三氯沙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三氯沙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慶順寫的 餐桌上的偽科學系列 偽科學檢驗站:從食安、病毒到保健食品,頂尖醫學期刊評審的50個有問必答 和杭太俊的 藥物分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一心文化 和化學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系研究所 楊宏暉所指導 蔡和宏的 公害污染於侵權責任之再建構 (2021),提出三氯沙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微觀損害、疫學因果關係、比例因果關係、懲罰性賠償金、時效不完成。

而第二篇論文輔英科技大學 護理系碩士班 鄭立新、黃芷苓所指導 趙云瑄的 初探運行作業條件下船舶機艙逸散污染物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船舶、多環芳香烴化合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重點而找出了 三氯沙英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氯沙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餐桌上的偽科學系列 偽科學檢驗站:從食安、病毒到保健食品,頂尖醫學期刊評審的50個有問必答

為了解決三氯沙英文的問題,作者林慶順 這樣論述:

  「餐桌上的僞科學」最新系列,頂尖期刊評審分析上百篇醫學論文,破解各式健康謠言     精準分析上百篇論文,一次解答:瘦肉精、電子菸、太空人維他命、精油、泡菜、MCT油、塑化劑、新冠疫苗、次氯酸水、維他命D、牛奶、寶特瓶、不沾鍋、奎寧、泡菜、蜂蜜⋯⋯     *全系列版稅捐贈幫助台灣弱勢兒童及青少年,請搜尋:林慶順教授獎學金     網路有無數傳來傳去的誇大標題,書店裡也有琳瑯滿目的健康書籍,倡導各式各樣自相矛盾的理念,那一般民眾底該如何分辨這是個人見解、自然療法還是僞科學?還好,擔任過超過60間國際醫學期刊評審(含世界排名第一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的林慶順教授,運

用專業幫讀者解答各式各樣的健康謠言,分析的結果都以有做過大型實驗,有刊載在可信期刊上的實驗和結果為準。     林教授在本書中仔細分析了各式食安問題(塑化劑、瘦肉精、醃製食品、牛奶⋯⋯)的謠言;新冠病毒的各種誤解和最新研究(奎寧、疫苗、精油、維他命、次氯酸水),還有民眾花大錢購買的各式營養補充劑和直銷神藥效果;各種新科技或生活用品,如電子菸、不沾鍋、基因檢測、LSD等等。這本書不僅可以讓讀者遠離僞科學,並學習使用科學查證的方法,省下花大錢購買無效的健康產品,甚至誤信自然療法耽誤正規治療的寶貴時間。     科學驗證,詳細解答:   *養殖鮭魚含過多重金屬,對健康不利?   *瘦肉精到底有毒還是

沒毒?   *不沾鍋的塗料有毒,使用爽身粉會致癌?   *泡菜吃多會導致胃癌?   *補充維他命D,小孩會變高又變聰明?   *太空人維他命,一罐可以抵12罐?   *電子菸對身體比較健康,還可以幫助戒菸?   *LSD不是毒品,而是幫助情緒和增進工作效率的藥物?   *牛奶喝多會導致乳癌?   本書特色     口碑與暢銷兼具的「餐桌上的僞科學」系列最新作品!「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加州醫學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系教授,是網路上僞科學破解最認真、最專業的醫學院教授兼國際期刊評審,只要讀者提出疑問,他就會遍搜論文和實驗,用醫學專業+鍵盤柯南的角度破解各式各樣的健康謠言。   專業推薦     楊斯

棓(醫師、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   楊為傑(兒科醫師、白袍旅人)   謝明儒(乾針名醫.《醫學瑜伽 解痛聖經》暢銷作家)   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蔡明劼(醫師、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     打著太空人維他命的募資,短時間衝破三千萬。證明台灣是個富裕之島,島民渴求長生。FB、YT上跟LINE群組裡,關於健康的各種奇特觀點與兀自曲解,俯拾即是。謝謝林博士大作《餐桌上的僞科學》和《偽科學檢驗站》的撥亂反正。——楊斯棓(醫師、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     婦幼健康的領域裡,有數之不盡的「都市傳說」。而林教授總是單刀直入的,用科學證據去破解許多流傳在坊間的「傳說」

。字裡行間的邏輯推演,與引用證據的方式,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思考模式。這是可以讓人學到知識與思考模式的一本書!——楊為傑(兒科醫師、白袍旅人)     「林慶順教授的《餐桌上的僞科學》全套可以幫你打爆生活中各種偽科學,該看的書要看,不能只是放在家裡保平安。」——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人們總想要輕輕鬆鬆擁有健康,於是天花亂墜的保健產品乘勢而起。幸好林教授總能用科學打破迷思,也時刻提醒我們健康不假外求的道理。——蔡明劼(醫師、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     古代社會要保身,得學習功夫;資訊時代要保身,得學習「辨別偽科學」。感謝林教授一直為大眾查詢並精準分析科學文獻。——黃煜晏

(醫師、好日子診所院長)     在拯救疼痛重症的一路上,遇到很多患者誤信保健營養品或藥物誇大的廣告,以為吃了就會強健筋骨、痛就會好,因而延誤了乾針解救筋膜的時機,甚為心痛;幸好,很感謝在國際學術界令人景仰的林教授,毫不畏懼保健食品等廠商的打壓,只憑科學證據說話,和我一直秉持「只做對病人最有效率與幫助的治療」的精神如出一轍,我十分敬佩,因此將林教授的全套著作放在我的診所供患者閱讀,也得到很多人的回饋,大家都很開心透過林教授簡單生動的文字,就能獲得很多生活醫學新知、長年的疑惑因此豁然開朗。——謝明儒(乾針名醫.《醫學瑜伽 解痛聖經》暢銷作家/Dr. Victor)   讀者來信感謝      林

教授,我是一名藥師,看了您的前兩本書後覺得受益良多,顛覆了一些想法,也買了第三本《維他命D真相》準備拜讀。——讀者Simon Wang     林教授您好,首先要感謝教授無償為民眾傳達健康科學資訊,讓民眾不被無良商人蒙騙,人財兩失。——讀者陳先生     林教授能挺身而出,迎頭痛擊種種胡說八道,不止大快人心,也造福百姓。——讀者王小姐     感謝您平日在這個謠言及商業利益充斥的謊言世界中,堅持不懈為眾生破除迷思。非常敬佩您的為人,只談科學不談其他,真是濁世中一股清流。——讀者Ching So     前陣子偶然在一個討論串裡看到有人引用了您的文章作為另一個觀點,從此在電腦及手機上,將貴網站加

入我的最愛,有空就上來拜讀您的心血結晶,也在FB追蹤您,只為第一手得到正確的資訊。——讀者林小姐     謝謝林教授的這篇文章,因為之前拜讀過,所以讓我今天避開了關於鹿胎盤幹細胞直銷的騙局。再次感謝您!——讀者廖     拜讀教授的書與文章後,對市售的健康保健養生品都會特意小心不只看行銷文,也會求解真實性。——讀者廖潔米     林教授您好,已拜讀多次您網站上的文章以及著作,尤其在保健食品和補充劑部分更是解答了我許多迷思,現在只要有朋友推薦我吃什麼保健食品有感時,我都會上來您的網站搜尋相關資料,然後再複製連結給朋友,省了我很多錢,感謝!——讀者Ray     真心謝謝您出版的書,幫助我破除許多

似是而非的觀念!——讀者黃小姐     用淺白的方式解說很多養生保健的迷思,也用科學數據打破很多廠商的宣傳伎倆。——讀者土土     清楚簡單的解釋,且論述均有附上相關論文出處,以供有興趣的人進一步閱讀。——讀者frey.chang 作者簡介   林慶順教授(Ching-Shwun Lin,PhD)     擔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包含世界排名第一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教授生涯退休之後,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

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學歷:台灣大學獸醫學士/愛俄華大學微生物學博士/愛俄華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     經歷:台灣大學醫學院助教/愛俄華大學醫學院助教/來那斯保林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加州醫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帊羅阿托醫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分子泌尿學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學訪問教授/台灣輔仁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個人網站:科學的養生保健professorlin.com   個人著作:《餐桌上的偽科學》《餐桌上的偽科學2》《餐桌上的偽科學系列:維他命D真相》 Part 1 常見食材安全分析 1-1瘦肉精爭議與科學證據(上) 1

-2瘦肉精爭議與科學證據(下) 1-3養殖鮭魚和魚皮的健康分析 1-4牛奶的謠言與科學 1-5嬰兒與乳品的注意事項 1-6羊奶的營養成分分析 1-7塑膠袋與塑化劑的危害 1-8草菇、番茄、西瓜,論烹煮之重要 1-9醃製食品與泡菜的疑慮 1-10蜂蜜的健康分析 1-11MCT油、印加果油、亞麻籽油的營養分析 1-12鹽,趣事與謠言   Part 2 新冠肺炎謠言區 2-1老藥新用,瑞德西韋與奎寧分析 2-2  維他命補充劑抗新冠,真的嗎? 2-3新冠疫苗,基礎知識與優劣分析 2-4精油防疫的誤解與真相 2-5冠狀病毒恐慌與次氯酸水的分析(上) 2-6冠狀病毒恐慌與次氯酸水的分析(下)   Par

t 3 新科技還是偽科學? 3-1電子菸的安全分析 3-2從戒菸到戒命,電子煙的爭議探討 3-3LSD,是毒還是藥? 3-4精油騙局與詐騙首府猶他州 3-5不沾鍋和爽身粉,謠言與毒性分析 3-6精準醫學和功能醫學,名詞的濫用與真相 3-7皮膚炎的謠言:寶特瓶與基因檢測 3-8逆轉失智症,到底有多難   Part 4 保健食品辨真偽 4-1鹿胎盤幹細胞的直銷大騙局 4-2奇蹟海參與國寶牛樟芝的查證 4-3芝麻素與穀維素,吹捧與現實 4-4直銷神藥能抗老?SOMADERM和AgeLoc的真相 4-5石榴、咸豐草,降血糖分析 4-6維他命C與太空人維他命 4-7補充維他命D,嬰兒聰明又變高? 4-8

維他命D的活性和水溶性探討 4-9海藻鈣與鈣質補充劑的問題   附錄:資料來源 前言   偽科學,細說從頭     兩年前,我第二度接受「張大春泡新聞」的廣播訪問時,張先生指著我新書封面上的英文書名中的「Bad Science」,笑著問我為什麼會用這樣的壞英文(Bad English)。我跟他說,「偽科學」的正確英文是「Pseudoscience」,但因為出版社擔心一般民眾比較不熟悉,所以選用較通俗的前者來做為偽科學的英文對應。不過,我後來發現,其實有一本2008年出版的英文暢銷書,名字就叫做Bad Science,所以這也不見得就真的是壞英文。不管如何,偽科學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根據韋氏詞典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的定義,Pseudoscience是「一個在理論,假設和方法上被錯誤認為是科學的體系」。又根據「牛津參考書」(Oxford Reference),偽科學往往是源自於聲稱,民間智慧或選擇性閱讀,而沒有獨立的數據或驗證。     權威人士,也可能提倡偽科學     舉個例子好了,我在文章中提過多次的雙料諾貝爾獎得主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1901-1994,1954年化學獎和1962和平獎得主)從1970年代起就一直大力提倡維他命C,說它可以預防,甚至治療感冒。這個說法不但當年風靡全世界,甚至現在還有很多人相信。可是,儘管萊

納斯·鮑林信誓旦旦,還在1976年出了一本書《維他命C、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但事實上在那個年代根本就沒有任何臨床證據可以支持他的說法。縱然又經過了將近五十年的現在,所有的臨床試驗還是一樣無法證實維他命C可以預防或治療感冒。更重要的是,即使是他本人創設的「萊納斯·鮑林研究所」,現在也在專屬的網站上說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C可以預防或治療感冒。補充說明:該網站是在他去世後才成立的,所以內容當然不可能是經過他本人同意。     由此可見,任何聲稱,縱然是出自雙料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在沒有確切科學證據的情況下,都只不過是偽科學。可是,問題又來了,「沒有確切科學證據」又是什麼意思?醫學研究是循序漸進的。尤

其是要用來預防或治療疾病的藥物,就更需要通過嚴謹的實驗,再加上反覆的驗證,才能確保它是可以維護健康,不會造成傷害。嚴謹的實驗是需要從試管,然後到細胞,然後到動物,然後到人體,一步步的做。縱然到了人體試驗,也還是要從初步(Pilot)到第一階段(First phase),然後到第二階段(Second phase),最後到第三階段(Third phase),一步步地往上爬(而且是越往上爬就越困難)。還有,在完成第三階段實驗之後,所有數據仍然需要通過監管機構(例如FDA)的審核,該藥物才可正式上市。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裡,一個藥物是否有效的科學證據就會越來越明確,而嚴格來講,只有在FDA審核通

過之後,一個藥物的有效性才能算是有「確切科學證據」。但是,做為此書《偽科學檢驗站》的作者(也是「科學的養生保健」網站的站長),我的要求其實並沒有這麼嚴格。當我說「沒有確切科學證據」時,所指的都是那些頂多只做到初步人體試驗階段的藥物,而且絕大部分是連人體試驗都還沒做到。但是,儘管採取這樣的低標準,我從五年前成立「科學的養生保健」網站到現在,檢驗過無數的保健品,還沒看過一個是有確切科學證據的。     保健食品,偽科學中份量最重的課題     事實上,法律並沒有規定保健品需要有治療功效的證明,但法律卻有規定保健品不可以聲稱有治療功效。所以,只要保健品沒有聲稱有治療功效,我也就不會說它們是缺乏確切科

學證據。但是,保健品業者通常只是在文獻上看到有試管或細胞的實驗結果,就會用什麼增強免疫力、提升腦力、整腸健胃、強心顧肝、幫助睡眠、消除疲勞、延年益壽、護膚養顏等等花言巧語來暗示他們的產品是有治療功效。這還不打緊,由於直銷人士不受法律約束,他們就更是明目張膽地直接聲稱有效。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民眾往往就會掉進圈套,相信保健品真的是有治療功效。     無可奈何的事實是,真科學是藏在象牙塔裡,一般民眾根本就不會花功夫去找來看,而真的想看也實在看不懂。至於偽科學呢,那可都是有目的,都是為普羅大眾量身打造的,而且都是時時刻刻在我們周遭與我們做近距離接觸。所以,大多數人根本沒聽過「偽科學」這個詞,也不知

道有偽科學這回事。對他們來說,保健品廣告裡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醫學名詞就是千真萬確的科學根據。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在2021年2月發表一篇專家評論,作者是兩位醫生,他們說:「據估計,全球補充劑產業的價值約為三千億美元。儘管幾乎沒有證據可以支持它們的使用是有功效,但半數以上的美國成年人至少服用一種維他命或補充劑。」     三千億美元!這可是台灣政府2021年總預算的四倍有餘!而在世界各國政府總預算的排名更是能躋身第十六強呢!想想看,如果能把這些錢換成食物,世界上就應該不會有人餓肚子了。可是,這些錢換來的卻偏偏是「世界最貴的尿」。      另類療法,不乏醫師名人支持的偽科學

    上面所說的,是拿保健品當例子來解釋什麼叫做偽科學,而保健品的確是偽科學這門學問裡份量最重的課題。接下來我要介紹另外兩個份量較輕,但同樣重要的課題。2021年農曆新年期間,一位毫無醫學基礎的網紅在YouTube大力推薦「肝膽排石法」,此舉招來蒼藍鴿(吳其穎醫師)的批評。網紅也不甘示弱,辯說她的言論是根據一本暢銷書《神奇的肝膽排石法》,而這本書是有好幾位醫師和名人推薦。蒼藍鴿和幾位醫師再次還擊,引起台灣社會一陣騷動。可是,事實上我在2019年7月就已經發表文章,指出肝膽排石法是偽科學,而這篇文章也收錄在當月出版的《餐桌上的偽科學2》第192頁)。     《神奇的肝膽排石法》這本書的作者是

從未受過醫學教育,但是一位推薦這本書的醫生卻稱呼他為醫生。其他四位推薦人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但也都在推行各式各樣的偏方撇步。他們聲稱這些偏方撇步有神奇的療效,卻拿不出任何確切的科學證據。其實,類似這樣的另類療法和聲稱,是多不勝數,而縱然是有模有樣的醫院,也會提供各式各樣的另類療法,畢竟賺錢才是最重要的,管他有效無效。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民眾的恐慌,就更造就了許多神醫, 創造了無數商機。神醫們紛紛聲稱他們能百分之百治癒新冠肺炎,商家們則迫不及待地推出五花八門,無奇不有的抗疫消毒產品。甚至連川普總統都表示也許可以用漂白水注射來治療新冠肺炎。可是,新冠肺炎畢竟是一個才剛首次出現的疾病

,怎麼可能會有確切的科學證據來證明這些療法是有效,這些聲稱是可信的?果不其然,從疫情發生到現在,一年四個月了,一個個抗疫神醫都現出原形,回歸赤腳醫生本色,而一件件消毒神器也都留下臭名,成為歷史笑柄。     藉由散播恐懼訊息,獲取利益的「恐怖行銷」     2020年8月,蔡英文總統宣布要依據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訂定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值,並放寬三十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我立刻就在網站上發表文章,標題是「瘦肉精:科學似乎總算贏了一局」,一方面是在調侃科學的無奈,另一方面是要告訴讀者,早在2016年我就已經發表了十篇有關瘦肉精的文章,一再表明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美牛美豬有害人體健康。從2

020年8月到12月,我又發表了十篇有關瘦肉精的文章,一而再再而三地駁斥那些毫無科學根據的毒牛毒豬論調。     我在寫那十篇2016年文章的時候,就沒有期望會能改變多少台灣同胞對美牛美豬的誤解。我在寫那10篇2020年文章的時候,也只是抱著佛度有緣人的心態,希望能幫一個同胞消弭「疑慮」,就幫一個。「疑慮」⋯⋯沒錯,這就是有心人士最愛用的術語之一。其他還有什麼「恐將、恐會、恐令、恐增、恐致癌、無法排除可能、怎麼知道以後不會」等等,也都是這些人慣用的手法。我把這套「學問」統稱為「行銷恐怖」,也就是「藉由散播恐怖訊息,來獲取利益」。     要知道,我們打從娘胎,就已經是活在「恐」什麼什麼裡。人生

本來就是充滿不確定性,坐在家裡都有可能被掉下來的飛機壓死。關鍵是在於所謂的「可能」到底是是百分之一,還是百分之九十九。很不幸的是,縱然是百分之零點一,也會在有心人士嘴裡變成百分之百。     我絕無意鼓吹使用萊克多巴胺來餵養牛豬。事實上我有一再表示,基於人道考量我是反對使用萊克多巴胺。但是,「萊克多巴胺對牛豬的影響」是一回事,「美牛美豬對人的影響」則是完全另一回事。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就只是恐怖行銷,是百分之百的偽科學。 蜂蜜的吹捧與健康分析 #麥盧卡蜂蜜、胃癌、血糖、咳嗽、燙傷 蜂蜜有神奇的保健力? 2017年6月,朋友傳來標題為「蜂蜜的神奇保健力」的影片,這是2016年1月2日發布,已有

超過兩百五十萬個點擊。影片裡是一位台灣「名醫」在講蜂蜜的種種醫療功效。為什麼我要將名醫要特別括弧起來,相信我的讀者都知道,「名」不等於好。 有關這位「名醫」,我在2015年9月21日有發表一篇文章,說他是連鎖購物商舖的老闆,而他所提供的醫療資訊,無非就是在推銷自己的商品。有人更直接了當,說他是「違背科學的白袍商人」。更不可思議的是,儘管一再強調開商舖的目的是要濟世救人,而商品是「嚴格篩選、 零汙染」,他賣的鱈魚卻被驗出含有重金屬。不管如何,在這個影片裡,這位名醫說蜂蜜能治療下列這些毛病,包含:咳嗽、燙傷、胃癌、電療化療引起的口腔炎、高膽固醇/三甘油酯和糖尿病。 請注意,儘管標題說是保健力,但他

實際上講的是「醫療功效」。很顯然,大家心知肚明,明著講醫療功效是違法行為,所以就暗著說是保健力來規避法規。但是,這個影片確實出現以下的說法,例如「蜂蜜控制血糖,唯一可以作為糖尿病病人的代糖」「英國外科醫學會:蜂蜜,二級燙傷首選藥物」「對付久咳,蜂蜜效果更勝類固醇」「蜂蜜能抑制三酸甘油脂」「蜂蜜能緩解癌症治療中不適」「可以抑制胃幽門螺蜁俊,降低罹患胃癌風險」。 好,我們來看看這些「醫療功效」有幾分科學證據。有關咳嗽,一篇發表於2014年12月23號的綜合分析報告,標題是「蜂蜜對於孩童急性咳嗽的效果」(註1),有這樣的結論:沒有強力的證據贊成或反對使用蜂蜜。有關電療化療引起的口腔炎,一篇發表於20

17年2月的小型臨床報告有這樣的結論(註2):化療/電療誘發的兒科口腔黏膜炎可以通過局部應用當地沙烏地阿拉伯蜂蜜而大大減少。但是,像這樣的研究,難免讓人懷疑是否在替沙烏地阿拉伯蜂蜜做廣告。

公害污染於侵權責任之再建構

為了解決三氯沙英文的問題,作者蔡和宏 這樣論述:

我國自邁入重工業化之時代以來,開啟經濟起飛之亮眼成績,然而背後所隱藏之負面影響,便是對於社會大眾所賴以維生之環境與自然資源,形成日趨嚴重之污染侵害;更導致社會大眾之人格權(生命、身體權等)、財產權(所有權等),受有隱微性侵害行為與累積性損失結果;而多數情況下,污染行為之製造者,通常為具有資本與專業之企業經營者等法人組織,因此對於社會大眾而言,則可能形成地位上不對等之疑慮,因此本文針對公害污染所生侵權責任,就其相關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要件、損害賠償額之認定、短期消滅時效之起算時點等問題,進行分析與調整;並對於應否設計相關公害污染侵權責任之懲罰性賠償金制度,以及有關消滅時效制度之修正

與更新,提出本文對於立法上之建議。 有關侵權責任損害賠償請求權要件部分,首先,本於法人所具有之團體意思、過失客觀化或組織過失概念,承認法人自身得以成立侵權責任,藉以達到避免內部構成員之責任過重,以及減輕外部受害人求償對象認定之困境。接著,區分公害污染侵權之行為人主體之多寡,而異其不同請求權基礎為討論與分析。在單一污染主體中,主要以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民法第184條第2項、民法第191條之3規定,作為討論主軸,關於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而言,則以建立一般防治義務、擴大身體權(包括細胞DNA序列完整性)與健康權(包括客觀上合理反應之負面情緒等心理痛苦)、承認微觀損害(細胞或次

細胞層級,以及臨床上尚未產生病徵與疾病之微觀損害)、援用疫學因果關係,減輕事實上因果關係之舉證;並透過比例因果關係之一般性適用,達到衡平加害人所應負擔之賠償責任、採取違法性與過失合一判斷之看法,並以新忍受限度論,形塑類似嚴格責任之效果;而關於民法第184條第2項,則藉由公法上保護規範理論之看法,作為具體化判斷保護他人法律之概念;再有關民法第191條之3規定,則係透過比例因果關係之一般性適用,調整推定因果關係之內容,衡平加害人所應承擔之損害賠償責任。在多數污染主體中,主要以民法第185條第1項前段,作為討論重點,透過援用日本法上之客觀關聯共同強弱與否類型化理論,作為判斷加害行為共同性與否,以及合

理化解釋共同侵權行為人間之因果關係認定。 關於損害賠償數額認定,以及短期消滅時效起算時點之調整部分,就損害賠償數額認定而言,以交錯性質適用論之看法,解釋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損害數額酌定),使損害數額之認定更具彈性之空間。就短期消滅時效起算時點調整部分,則應採取侵害行為態樣與損害結果可分與否之兩階段判斷方式,作為認定主觀與客觀時效期間起算時點之標準。 而在後續本文亦舉出,於我國所發生之三件重大公害污染事件(台鹼安順廠、RCA公司、榮工工程公司),分別針對所案例中,涉及之實務判決進行討論與評析。 最後在修法建議上,本文認為應增訂有關公害污染侵權責任之

一般性懲罰性賠償金,與增訂公害污染侵權行為之時效不完成規定,以及延長侵害人格權所生損害賠償請求之客觀時效期間,以完善對於公害污染侵權受害人之保障。

藥物分析

為了解決三氯沙英文的問題,作者杭太俊 這樣論述:

《藥物分析》全書共分十二章,主要內容包括:藥物分析概論(第一章)、藥品標準與藥典(第二章)、藥物中雜質的檢查與分析控制(第三章)、原料藥的重點分析專案(第四章)、藥物製劑的重點分析專案(第五章)、藥物穩定性試驗與分析(第六章)、藥物的分析方法與驗證(第七章)、藥學研究的通用技術資料與要求(第八章)、藥物的體內評價(第九章)、中藥分析概論(第十章)、生物藥物的分析要點(第十一章)和典型藥物的分析特點(第十二章)。該書簡明扼要地介紹通用方法;結合實際的典型示例,重點突出,以點帶面;全面貫徹製藥工藝過程的關鍵工藝參數和關鍵品質屬性控制的現代製藥理念;重點突出現代藥物分析技術的實用性,使之符合國家對製

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精准要求。 《藥物分析》既可以作為高等醫藥院校和高等理工院校製藥工程、藥物製劑、藥學及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又可以作為藥品生產、科研、藥檢等相關部門從業人員的技術參考書。 杭太俊,中國藥科大學 藥學院,教授,藥物分析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藥學-英文版》、《藥物分析雜誌》、《中國新藥雜誌》等核心期刊編委。在化學藥品、中藥和體內藥物分析等領域均有研究探索。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和產學研聯合藥物分析研究專案多項。 第一章 藥物分析概論/1 第一節 藥物分析的主要工作1 第二節 藥品品質與管理規範2 一、藥品品質2 二、管理規範11 第三節

品質源於設計13 一、品質源于設計的起源與定義13 二、品質源於設計的主要控制因素14 三、品質源於設計與設計空間16 四、品質源於設計實施流程16 第四節 藥品品質控制的目的和意義18 本章小結19 參考文獻19 第二章 藥品標準與藥典/20 第一節 藥品標準與術語21 一、正文21 二、通則21 三、藥品名稱22 四、制法22 五、性狀22 六、鑒別24 七、檢查24 八、含量測定30 九、類別33 十、製劑的規格33 十一、貯藏33 十二、檢驗方法和限度34 十三、標準物質35 十四、計量35 十五、精確度37 十六、試藥、試液、指示劑38 十七、動物試驗38 十八、藥品說明書、標籤

、包裝38 第二節 藥品品質研究的主要內容39 一、品質研究40 二、分析方法驗證40 三、藥品標準制定工作的長期性41 四、藥品標準的類型44 第三節 《中國藥典》的內容與進展45 一、凡例45 二、正文46 三、通則——《中國藥典》四部46 四、索引47 第四節 主要外國藥典與作用47 一、 《美國藥典》47 二、 《英國藥典》49 三、 《歐洲藥典》50 四、 《日本藥局方》51 五、 《國際藥典》51 第五節 藥品監督與檢驗機構52 一、檢驗機構52 二、檢驗流程52 三、法律責任55 四、嚴禁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藥品55 本章小結57 參考文獻57 第三章 藥物中雜質的檢查與分析控制

/59 第一節 雜質與限度59 一、雜質的分類60 二、雜質的引入途徑60 三、雜質限度的表示方法61 四、雜質檢查項目的命名63 第二節 雜質的檢查原則63 一、雜質檢查項目的確定63 二、雜質檢查方法的選擇與驗證64 三、雜質限度的制定64 第三節 一般雜質的檢查65 一、氯化物的檢查法66 二、硫酸鹽的檢查法66 三、鐵鹽檢查法67 四、重金屬的檢查法69 五、砷鹽檢查法71 六、乾燥失重測定法77 七、水分測定法79 八、熾灼殘渣檢查法83 九、易炭化物檢查法84 十、溶液顏色檢查法85 十一、溶液的澄清度檢查法86 第四節 殘留溶劑測定法88 一、殘留溶劑的分類88 二、殘留溶劑的限

度要求88 三、殘留溶劑的測定條件88 四、測定法90 五、結果計算法91 六、注意事項91 第五節 有關物質的檢查與鑒定93 一、有關物質的研究要求93 二、有關物質檢查的方法與限度94 三、特殊雜質研究的策略102 四、特殊雜質鑒定實例102 第六節 基因毒性雜質的檢查110 一、基因毒性雜質的限度111 二、基因毒性雜質的分析策略111 第七節 金屬催化劑雜質的檢查113 一、金屬殘留的分類113 二、金屬殘留的限度與分析方法114 本章小結115 參考文獻115 第四章 原料藥的重點分析專案/117 第一節 原料藥的結構確證117 一、藥物結構確證的一般過程117 二、藥物確證的基本

內容119 第二節 原料藥的晶型與細微性132 一、藥物晶型控制的意義132 二、藥物晶型的分析方法133 三、藥物細微性控制的意義137 四、藥物細微性和細微性分佈測定法139 第三節 原料藥關鍵中間體質量控制的目的和意義143 一、原料藥關鍵中間體質量控制的目的143 二、原料藥關鍵中間體質量控制的要點144 三、原料藥關鍵中間體質量控制的意義148 四、程序控制的整體策略152 第四節 原料藥品質標準特點153 一、原料藥的特點153 二、原料藥品質標準制定的特點153 本章小結155 參考文獻155 第五章 藥物製劑的重點分析專案/156 第一節 藥物製劑分析特點157 一、性狀觀察

特點157 二、鑒別的特點157 三、檢查的特點158 四、含量測定的特點164 第二節 處方工藝與原輔料相容性168 一、原料藥的特殊處理與製劑特性169 二、體內-體外相關性172 三、原輔料相容性與製劑品質控制176 第三節 製劑品質關鍵控制點與對策180 一、關鍵控制點180 二、固體片劑工藝關鍵控制點181 三、注射劑關鍵控制點186 第四節 製劑品質標準特點186 一、液體製劑的品質標準186 二、固體製劑的品質標準186 三、滅菌製劑與無菌製劑的品質標準187 本章小結188 參考文獻188 第六章 藥物穩定性試驗與分析/189 第一節 藥物穩定性試驗189 一、藥物的穩定性1

89 二、藥物穩定性試驗的目的189 三、藥物穩定性研究的特點189 第二節 藥物穩定性試驗指示方法的選擇190 一、樣品的製備190 二、分析條件的建立193 三、分析方法驗證196 第三節 穩定性試驗的分類與要求197 一、穩定性試驗的分類197 二、穩定性試驗的基本要求198 第四節 原料藥物的穩定性試驗研究198 一、影響因素試驗198 二、加速試驗199 三、長期試驗200 第五節 藥物製劑的穩定性試驗研究200 一、影響因素試驗201 二、加速試驗201 三、長期試驗202 四、低溫(凍融)試驗203 五、配伍穩定性試驗204 第六節 藥物包裝材料的相容性研究204 一、藥包材種類

204 二、藥包材要求與標準205 三、相容性研究的重點考察項目205 四、相容性試驗的測試方法209 五、相容性試驗的條件209 第七節 穩定性試驗結果評估和穩定性承諾210 一、穩定性試驗結果的評估210 二、穩定性試驗承諾211 三、說明書/標籤211 本章小結212 參考文獻212 第七章 藥物的分析方法與驗證/213 第一節 常用質控方法的分類與特點213 一、容量分析法213 二、光譜分析法218 三、色譜分析法223 第二節 分析驗證指標與要求230 一、準確度230 二、精密度232 三、專屬性233 四、檢測限233 五、定量限234 六、線性234 七、範圍235 八、耐

用性235 第三節 分析樣品的製備240 一、分析目的與樣品製備240 二、常用的樣品製備方法242 第四節 分析方法的轉移與確認245 一、分析方法驗證、轉移和確認的定義245 二、分析方法轉移的基本流程和類型247 三、方法確認的具體內容249 第五節 標準物質的作用與研究建立251 一、標準物質的性質251 二、標準物質的分類252 三、標準物質品種的確定與選擇252 四、標準物質的製備252 五、標準物質的標定253 六、標準物質的穩定性考察254 本章小結256 參考文獻257 第八章 藥學研究的通用技術資料與要求/258 第一節 藥物的開發研究與分析控制258 一、QbD背景下的

藥物分析258 二、過程分析技術258 三、常用過程分析技術與典型應用259 四、展望268 第二節 通用技術資料269 一、CTD實施的意義269 二、通用技術資料的內容270 三、CTD小結289 第三節 藥品標準的建立與修訂289 一、品質研究內容的確定290 二、方法學研究290 三、品質標準項目及限度的確定290 四、品質標準的制訂291 五、品質標準的修訂291 六、總結291 第四節 藥品一致性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91 一、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意義292 二、我國藥品一致性評價現狀292 三、一致性評價內容293 本章小結294 參考文獻295 第九章 藥物的體內評價/296 第一

節 體內藥物分析的目的和意義297 一、生物樣本分析方法的建立297 二、生物樣本的測定298 三、藥物的體內研究評價298 第二節 常用體內生物樣本的製備與貯藏299 一、體內樣本的種類299 二、體內樣本的採集與製備300 第三節 體內樣本分析的前處理302 一、生物樣本預處理的目的302 二、常用生物樣本預處理技術303 三、生物樣本其他預處理技術309 第四節 體內樣本分析方法310 一、分析方法的選擇310 二、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程式311 第五節 生物樣本分析方法驗證的內容與要求312 一、選擇性312 二、殘留313 三、標準曲線與定量範圍313 四、精密度與準確度315 五、樣

本穩定性316 六、基質效應317 七、提取回收率317 八、分析方法的品質控制318 九、未知生物樣本濃度超出定量範圍的處理318 十、有內源性本底的體內藥物測定319 十一、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方法的驗證319 第六節 典型體內藥物分析應用320 本章小結323 參考文獻324 第十章 中藥分析概論/325 第一節 中藥分析的特點325 一、中藥的定義和分類325 二、中藥的特色與分析特點325 三、中藥分析的發展趨勢326 第二節 中藥分析的主要內容327 一、中藥的鑒別方法327 二、中藥材與飲片的檢查334 三、浸出物的測定340 四、含量測定340 第三節 中藥品質的整體控制344

一、特徵圖譜的定義和意義344 二、中藥特徵圖譜的分類345 三、特徵圖譜建立的方法與步驟345 四、中藥品質問題及處理對策347 本章小結349 參考文獻349 第十一章 生物藥物的分析要點/350 第一節生物藥物的特點與應用350 一、生物藥物的特點350 二、生物藥物的應用351 第二節 生物藥物品質控制的關鍵技術與方法352 一、生物藥物鑒別及一般雜質檢測352 二、生物藥物的安全性檢測356 三、生物藥物分子量測定359 四、生物藥物的含量及活性檢測360 第三節 生物藥物的工藝與品質指標362 一、生化藥物的工藝與品質指標363 二、生物製品的生產工藝與品質指標364 三、生物藥

物品質控制應用實例368 本章小結375 參考文獻375 第十二章 典型藥物的分析特點/377 第一節 青蒿素及其複方製劑的分析377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378 二、鑒別試驗379 三、有關物質檢查379 四、含量測定380 五、複方製劑青蒿素呱喹片中青蒿素部分的品質控制要點381 本章小結(一)384 第二節 阿司匹林及其製劑的分析384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385 二、鑒別試驗385 三、有關物質檢查388 四、含量測定390 本章小結(二)393 第三節 頭孢克洛及其製劑的分析393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394 二、鑒別試驗396 三、有關物質檢查398 四、含量測定401 本章小結(三)

402 第四節 醋酸地塞米松及其製劑的分析402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03 二、鑒別試驗406 三、有關物質檢查411 四、含量測定414 本章小結(四)417 第五節 氫溴酸東莨菪堿及其製劑的分析417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18 二、鑒別試驗418 三、有關物質檢查420 四、含量測定423 本章小結(五)425 第六節 鹽酸氯丙嗪及其製劑的分析426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26 二、鑒別試驗428 三、有關物質檢查429 四、含量測定433 本章小結(六)439 第七節 環丙沙星及其製劑的分析439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39 二、鑒別試驗441 三、有關物質檢查442 四、含量測定449 本

章小結(七)449 第八節 硝苯地平及其製劑的分析449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50 二、鑒別試驗451 三、有關物質檢查454 四、製劑有效性的控制與溶出度檢查457 五、含量測定461 本章小結(八)463 第九節 維生素A及複方維生素製劑分析463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63 二、鑒別試驗466 三、有關物質檢查468 四、含量測定472 本章小結(九)475 第十節 硫酸特布他林及其氣霧劑的分析476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76 二、鑒別試驗478 三、特殊雜質檢查480 四、含量測定483 五、動物組織中兒茶酚胺類藥物的殘留測定485 本章小結(十)486 參考文獻487

藥物分析學是研究藥物品質規律、發展藥物品質控制的科學。品質合格的藥品,不是依靠分析檢驗獲得(QbT),而是基於全面的藥學研究和生產過程的有效控制(QbD),遵照GMP規範製造產出(QbP)。 為滿足我國製藥工業發展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培育一批全面掌握現代藥物研發、具備藥物生產工藝過程品質風險控制能力的製藥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結合藥物生產工藝過程的特色,針對製藥工程專業人才加強藥物品質分析控制素養的培育十分重要。化學工業出版社組織編寫的《藥物分析》是滿足普通高等教育製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藥學基礎教材之一。教材編寫始終堅持化學工業出版社一貫的“嚴謹、創新、誠信、合作”的編寫理念,堅持以

滿足製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為宗旨。 本教材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藥物分析學”的通用技術和方法原理,及其在藥物研發(藥物註冊分類與申報)、製藥生產過程(製藥線上分析及藥物製劑分析)和典型藥物(中藥、化學藥物以及生物藥物)品質分析和控制中的應用;結合實際的典型示例,重點突出,以點帶面;全面貫徹製藥工藝過程的關鍵工藝參數和關鍵品質屬性控制的現代製藥理念。全書共分十二章,由藥物分析概論、藥品標準與藥典、藥物中雜質的檢查與分析控制、原料藥的重點分析專案、藥物製劑的重點分析專案、藥物穩定性試驗與分析、藥物的分析方法與驗證、藥學研究的通用技術資料與要求、藥物的體內評價、中藥分析概論、生物藥物的分析要點和典型

藥物的分析特點所組成。重點突出現代藥物分析技術的實用性,使之符合國家對製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精准要求。 本教材既可以作為高等醫藥院校和高等理工院校製藥工程、藥物製劑及藥學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又可以作為藥品生產、科研、藥檢等相關部門從業人員的技術參考書。 在本教材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國內知名高校長期從事藥物分析學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教師的大力支持與辛勤付出。本教材由中國藥科大學杭太俊任主編、狄斌任副主編,由四川大學徐小平、北京大學韓南銀、中山大學姚美村、海軍軍醫大學洪戰英、遼寧中醫藥大學王靜、哈爾濱醫科大學楊春娟、瀋陽藥科大學王淼、復旦大學李嫣、中國藥科大學李博和宋敏共同參編。該教材自2016年元

月編委會至2017年元月定稿會期間,各編委們研討商定編寫大綱,交流編寫內容,充分論證編寫過程中的共性和個性問題,並落實了所有問題的解決措施,以確保符合製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高品質《藥物分析》教材的出版。 此外,本教材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化學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各編寫單位同仁和家屬也給予了大力協助和支持,編者們在此表示誠摯謝意。 由於編者專業水準、能力和經驗所限,教材中的不足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E-mail:[email protected])。 編者 2018年10月26日

初探運行作業條件下船舶機艙逸散污染物之研究

為了解決三氯沙英文的問題,作者趙云瑄 這樣論述:

船舶排放廢氣主要致癌物質為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s)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許多研究證實船舶廢氣造成的沿岸區域長期空氣品質不良和影響居民健康,然而船員所面臨暴露船舶廢氣之健康風險應不下於沿岸居民,惟鮮有相關研究之探討。本研究之目的為初步探討船員暴露船舶廢氣之健康風險,藉由選定負責港口浚挖作業船隻A、B船進行船舶機艙內作業環境測定,分別檢測A船內可能的PAHs及VOCs,以及B船內可能的VOCs之成份及濃度,調查船員作業環境、作息時間,依長時間待海上及每日上下班船員的不同作業時間,分別設定暴露情境一、情境二及情境三共三種暴露情境,評估船舶機艙廢氣對作業船員健康風險,並分析可能污染來源

,以作為未來船員作業環境改善及健康保護之參考。PAHs檢測的結果表明,共測得10種PAHs,濃度介於0.526~160ng/m3之間,其中有6種為二、三環的PAHs(Nap、AcPy、Acp、Flu、PA、Ant),4種為四環的PAHs(Fl、Pyr、BaA、CHR)。PAHs健康風險評估結果表明,暴露情境一的工作者風險值最大,其PAHs及VOCs總致癌風險為3.7×10-3,暴露情境三的工作者風險值次之,其PAHs及VOCs總致癌風險為8.6×10-5,三種暴露情境風險值估算均大於10-6;PAHs的總危害指標HI在暴露情境一時為2.4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