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爾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乎爾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曾婷芝寫的 愛的高音直笛曲集(樂譜版) 和羅惠齡的 當代《孟子》人性論的省察:以漢學家的詮釋所展開的反思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恩友文化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一貫道崇德學院 一貫道研究所 謝居憲所指導 鄭清榮的 一貫道 「 孔子 明傳詩書暗傳道」之研究 (2018),提出乎爾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論語、明傳詩書暗傳道、孔子、性與天道、一貫道、三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陳逢源所指導 郭哲驊的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陳天祥、《四書辨疑》、朱熹、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的重點而找出了 乎爾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乎爾,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愛的高音直笛曲集(樂譜版)

為了解決乎爾的問題,作者曾婷芝 這樣論述:

以國民樂器直笛,簡單吹奏出感動人心的優美旋律,輕鬆走進音樂的世界。   ◎充滿愛與溫暖的直笛曲集,10童謠曲集、6首古典樂曲集、9首讚美詩歌曲集,適合初學者或已具備音樂基礎者演奏的曲目。   ◎以放大直笛指法圖示對應於樂譜下方,指法清楚、閱譜清晰,配合耳熟能響的旋律,使小小朋友與爺爺奶奶都能輕鬆學習與入門!   ◎本書附獨家精彩吹奏教學影片頻道,並持續更新中。   直笛——「高音直笛」可說是家家戶戶都有的國民樂器,也是多數人在學齡期第一種啟蒙樂器,其淳樸、典雅、優美且純淨的聲音,受到當代大眾的喜愛,並被推廣至兒童及青少年的學校音樂教育,由於直笛的入門門檻與成本較低,演奏技巧相較於其它種

樂器較為簡單直接,在世界各國常成為學習音樂的入門樂器。      然而高音直笛雖相當普及,但針對高音直笛所編著的樂譜曲集卻不多見,因此這本曲集編輯了多首童謠、古典樂曲與詩歌,將其音域移至適合高音直笛吹奏的調性,並在樂譜中同步標示「高音直笛指法」,方便讀者參照,以降低吹奏的難度,使人人都能簡單上手!   耳熟能響的旋律、適合居家吹奏、親子同樂,小小朋友與爺爺奶奶,都能輕鬆地在遊戲中學習與入門! 只要動動手指、順順呼吸,便能透過直笛旋律創造親子交流、家居同樂音樂環境。   註:本書中所使用的指法,皆為「英式直笛」的系統。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www.pressstore.com.tw/fre

ereading/9789869926904.pdf    

乎爾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血源詛咒 播放清單:https://tinyl.io/3XYc

0:00 蘇美魯衣乎爾 第2層
3:46 放血怪獸
17:29 蘇美魯衣乎爾 第3層
29:54 雅南蘇美魯女王
43:49 DLC研究大樓NPC劇情
1:08:40 第一輪收尾
1:30:52 第二輪閒逛

腰子實況台:http://www.twitch.tv/narancia
Discord群組:https://discord.gg/nbNh7cM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ochinarancia
扯屁用噗浪:https://www.plurk.com/iochinarancia
#腰子

一貫道 「 孔子 明傳詩書暗傳道」之研究

為了解決乎爾的問題,作者鄭清榮 這樣論述:

孔子「明傳詩書暗傳道」是一貫道道內對於孔子「傳道」模式的普遍認知,甚且在一貫道「天人共辦」的神聖傳道歷程中,聖佛菩薩臨壇開沙飛鸞顯化,乃應時應機應運的天啟式教化。是以,仙佛臨壇飛鸞指示是一貫道教化道親的重要依憑。民國九十九年,歲次庚寅六月十三日,在一貫道道場埔里天元佛院,至聖先師孔子透過三 才臨壇飛鸞一篇聖訓,訓中垂示 「吾之一生實為明傳詩書暗傳道,意欲化人心歸於良善,端正社會風俗而力挽狂瀾兮。」聖訓中孔子明確提出其自身「明傳詩書暗傳道」之命題,和流傳於一貫道道內的普遍說法完全一致。就此而言,至聖先師的傳道方式似乎即是「明傳詩書暗傳道」,然而在儒家思想史卻找不到這個命題。是以,這是一個值得探

討的議題。孔子繼往開來,刪《詩》、《書》,訂《禮》、《樂》,作《春秋》,贊《周易》,此歷史昭著之聖德成就,乃眾所周知。至於「暗傳道」則鮮有聽聞,甚至《論語》一書亦未見「傳道」一詞。然而,孔子為一代聖人是眾 所推崇之至聖先師,果真無傳道之事實乎?苟有之,則其傳道模式是為何?其「明傳詩書」之教學內容及目標又為何呢?研究這個議題最大的挑戰是在儒學思想史找不到明確的文獻根據,不過一貫道透過孔子臨壇開沙所飛鸞的訓文中,提供我們一些重要線索,依據這些線索,再回頭重新解讀分析《論語》的文本時,確實有進一步深入探討此議題的必要性。子貢曾感慨地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是否孔子所暗傳之道,正與子貢

不得而聞之「性與天道」有關呢?又孔子之「一以貫之」及「朝聞道夕死可矣」等關鍵性歷史公案,是否可以進行更周延的解釋,從而證成孔子「明傳詩書暗傳道」之議題呢?然而,「明傳詩書暗傳道」之命題,到底要如何理解呢?據筆者之研究發現:有人認為孔子沒有傳道這件事,故此命題根本不存在。此外,也有學者認為孔子的所有教化都在公開場合說,無有隱藏,因此有明傳《詩》、《書》,但無暗傳道一事。一貫道是如何理解這個概念呢?筆者研究發現,「明傳詩書暗傳道」可以有兩層概念。其一,「明」著無隱地傳詩書,「背後(暗)」隱藏著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傳道」這件事情。換言之,不僅僅只是一個詩書禮樂的教化或人道而已,隱藏著更重要的「正法眼藏

」之「教外別傳」。其二,這裡的「暗傳道」有登堂進一步「入室」的密授,授「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道」。子貢感嘆「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之同 時,事實上也是在感嘆要「入室」密授「性與天道」之不易。以上「明傳詩書暗傳道」之解釋也許不見儒家思想史,但是禪宗五祖弘忍印可六祖惠能後,三更不令人見入室授法 暗傳道 是不諍的事實。故至聖先師在傳道授法的教學之中,無不隨時隨地在啟發弟子,盼弟子能悟入不可說,說即不是之「聖聖相傳的一貫之道」,但弟子未必人人可得而聞悟。顏、曾契合聖意,得以「入室」密授宗風,是謂「暗傳道」。然而孔子「暗傳道」的時空背景與當今一貫道已然不同。前者,乃經過一番修德契仁方能「登堂入室」,屬「先

修後得」;而後者適值大開普渡,種種因緣成熟, 得以先「登堂入室」而後起修,乃屬「先得後修」。顯然得道之背景是不同的。儘管如此,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筆者研究發現,先聖孔子之心傳與一貫道真傳之義理是可以相會通的。一貫道明師一指所傳授之道,正是此三教真傳的「一貫之道」,得受者可出三界,了六道輪迴生死,故「朝聞道者夕可矣!」得受明師一指真傳,即知生死出入之門戶;「性與天道」雖說不可得而聞,然而求道之後,再觀「夫子之文章」,無不了然於心,得知明師乃「正命正傳」,故「入室得道」儀式不可公開,三寶天機不可泄漏。更知夫子「無隱乎爾」、「天何言哉」,明師一指乃知「道」在無言之中。足知孔子除了公開傳授《詩》、《書》

以教導弟子盡孝合禮契仁之外,尚有「入室」得此不可得而聞 即聞詩書教化之外 之「性與天道」。《論語》可說是孔子「明傳詩書暗傳道」之語錄,極其平實,貼近生活,但須知《論語》不止談人道,更談「性與天道」。故一貫道濟公活佛說:「《論語》篇章指心性」,實無異於佛之大乘經典。準此,一貫道言孔子「明傳詩書暗傳道」實乃有跡可循、真實不虛。如是,孔子的歷史定位也將有所調整,孔子不僅是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更是奉天承運傳道的天命明師。

當代《孟子》人性論的省察:以漢學家的詮釋所展開的反思

為了解決乎爾的問題,作者羅惠齡 這樣論述:

  勞思光、牟宗三、葛瑞漢、華靄仁、安樂哲   探究當代孟學家學術理解之差異,   透過思想省察及文獻分析等方式,   重釋及廓清《孟子》研究的爭議性課題。   ▍省察當代孟學詮釋並對比論述脈絡,疏理傳統與當代及西方詮釋孟學引發之爭議。   中國儒家經典《孟子》,向來被研究得最廣泛、透澈卻又似乎未能獲致研究者共同認定的一致性成果。由於研究者的學養背景相異,援引的哲學路數不同,使得《孟子》研究呈現出理解上的莫衷一是及多元歧見的情況。   本書針對當代學者有關《孟子》研究的爭議性課題,試圖透過思想史的省察及文獻分析等方式予以廓清與重釋。首先,作者立基於《孟子》的歷史發展脈絡,並掌握經典文獻

語義及架構價值。其次,藉由學術研究成績斐然的勞思光先生與當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對於《孟子》詮釋的差異性作比較與省思,深刻觸及了儒家哲學的內在問題。接著,探究葛瑞漢、華靄仁以及安樂哲三位漢學家,何以因為迥異的思維而產生不同的學術理解。最後,疏理傳統與當代及西方詮釋孟學所引發的爭議。全書既省察當代孟學詮釋,並對比其論述脈絡,是一本孟學及儒學研究者必備專書。 本書特色   1.探究當代孟學家勞思光、牟宗三學術理解之差異,深刻觸及儒家哲學的內在問題。   2.廓清及疏理西方漢學家葛瑞漢、華靄仁、安樂哲《孟子》研究之爭議課題。   作者簡介 羅惠齡   台灣台北人,淡江大學中國

文學博士。國中、高中國文教師及導師,博士後行政主管,浙派名師經典課程教學講師,目前任教於浙江省湖州師範學院文學院。   著作:愛要《莊子》才完美。   喜馬拉雅音頻專輯:愛要《莊子》才完美、羅惠齡導讀《孟子》、羅惠齡品讀《論語》。   第一章 《孟子》人性論的省察 第一節 省察前緣動機 第二節 當代孟學代表 第三節 創造性的詮釋 第四節 省察範圍限制 第二章 當代孟子學詮釋的爭議問題 第一節 關於「心」、「性」、「天」、「命」的文獻解讀 第二節 勞思光「德性我」的肯認 第三節 牟宗三「道德主體」的建構 第四節 即命立義以彰其心性天 第三章 葛瑞漢的《孟子》詮釋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

二節 文獻的依據 第三節 詮釋的重點 第四節 批判和反省 第五節 承西啟東的立論疏理 第四章 華靄仁的《孟子》詮釋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詮釋的重點 第三節 批判和反省 第四節 承前啟後的價值廓清 第五章 安樂哲的《孟子》詮釋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詮釋的重點 第三節 批判和反省 第四節 繼往開來的新構釐定 第六章 由義命之歷史律動以言心性天 第一節 關於心的能動性以及命的動態義 第二節 關於善性源自天賦的肯斷 第三節 關於善性有其先天善端的肯定 第四節 心性天命之意義無盡藏 第七章 保留一份豐富蘊藉的生命缺口 參考書目   序 省察前緣動機   「包羅天地,揆

敘萬類,仁義道德,性命禍福,粲然靡所不載。帝王公侯遵之,則可以致隆平,頌清廟,卿大夫士蹈之,則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厲操者儀之,則可以崇高節,抗浮雲。有風人之託物,二雅之正言,可謂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亞聖之大才者也。」以上是趙歧在〈孟子題辭〉中對孟子推崇備至,由此可見孟子在儒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但,究竟是什麼理由使得孟子在中國文化長期的衍流過程中,始終保持著活力,甚至越來越受到後人的推崇呢?面對此一時代命題,必須扣緊著孟子之學的內容與精神,方能獲致答案。   筆者在撰寫此一章節時,時光悠悠,遙想多年前初次聆聽袁老師在〈中西哲學比較研究〉的課堂中講演孟子的神情。時而道以所如者不合,不惜與

之風潮破裂;時而講傳統文化的深情憂思,時而言自我期許的時代使命。那種雖與孟子不同的時空背景,卻是截然有著然而無有乎爾的悵然,則亦無有乎爾的浩歎,更甚是若傷天地心之歷史心境亦同的襟懷。此一哲人風範,深深吸引並撼動了筆者想一窺究竟的企圖。此後,老師和孟子竟順理成章的架構了我的生命之學。《孟子》一書,於焉成就了筆者著力著文的發軔。   中國哲學中的《孟子》,向來是被研究得最廣泛、透徹卻又似乎未能獲致研究者共同認定的一致性成果。承前賢傳述,於今漢學家對中國哲學做為西方或進一步融攝中西之深入的研究,使其中國哲學得以綿延不絕,推陳出新,璀璨豐富。不過,由於研究者本身的學養背景相異,援引的哲學路數不同,是

故,面對同樣的一部《孟子》經典,往往卻釀出了與經典迥然不同的風味,迫使孟子研究,呈顯出理解上的莫衷一是及多元歧見的異常混亂情況。換言之,對於當代孟學詮釋的分化,表面上是對於文本的解讀不同,事實上,則是無不與詮釋者自身所持之問題意識與使用的概念工具有關。由於筆者關切的主題落在當代《孟子》人性論的省察的現代性意義上,因此揀擇的系統也以當代儒學研究的重要成果為範園。雖說是當代《孟子》人性論的主要核心在於研究「性」,但作為「性」的延伸必將論及到「心」、「天」、「命」等諸概念之間的關係。因著「盡心」才能「知性」,「知性」始能「知天」。而其「命限」,即是關鍵,是天命所賦予責任的命限義。逃無所逃的面對「命」

限,才能是盡「心」、知「性」而知其「天」。因此,面對孟學的詮釋差異,我們首先要釐清的就是詮釋者在價值主張背後的問題意識與思維脈絡,一旦問題意識與思維脈絡獲得疏解釐清,則價值主張的成立與否之探究,才能夠從如何可能之中, 進而成為可能。   在傳統的中國哲學中,心性論無疑是最具特色的重要課題。以此為其論題所提出的最原始心靈的孟子,其文言簡意賅卻一直是作為近代學者闡幽發微的依據。回顧孟子心性論在當代儒學研究領域發展,牟宗三先生致力於傳統儒學詮釋和現代儒學重建,以及通過中西哲學對比所做的義理判教,其思想體現並代表了當代國際漢學界和比較哲學界的共識,誠然復活了孟子文獻,尤以所著的《心體與性體》望重於世

,也將孟子心性論納入了一個更開闊、更具時代性的思考脈絡中。與此同時,當代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獨立學術研究,成績斐然,其中又以勞思光先生堪為代表,在《新編中國哲學史》中,對於儒學有著獨到的見解,其觀點既有別於前人定論,更與新儒家有所分歧。兩人都將儒學理解為道德心性之學,理論特質歸結為「主體性」學說。然而彼此間對儒家思想所體現的「主體性」之實質卻有著不同的理解,分歧的焦點在於是否承認道德心性與形上實體的關聯性。就牟氏看來,儒學的根本特徵在於建立了「天道性命相貫通」的「道德的形上學」,基本特點是「即存有即活動」、「即內在即超越」。而勞氏則斷然否認孔孟思想中有形上學的延伸,僅認為完全走向內在的道德心性一

路堪為儒學的正宗,並認為任何形式的形上學或宇宙論都不能對道德行為產生理論效力,因此儒學在本質上是以心性論為中心的哲學。簡而言之,牟氏以其「天人合德」述之,勞氏則認為「德本於人、無涉於天」。牟氏思辨地證立儒家自始具有道德的形上學,並以此為道統從而分判宋明儒學;而勞氏則是質疑任何訴諸存有價值學說的理論效力。又,在面對孔孟思想的認定上,牟氏認為孟子拓展道德性的心來知天,具有一種超越意識和形上追求,這種由人而天的理路正與《中庸》、《易傳》由天而人的理路相得益彰;而勞氏則認為孔孟的義命分立將宗教意識轉化為純粹的主體實踐之人文精神,這種心性論與《中庸》、《易傳》所體現出混雜的宇宙論和形上學的思想根本不相類

屬。然而即便是意見相左的兩人,在西學東漸,當代中國心靈普遍眩惑於西方知識傳統的氛圍下,通過了中西哲學的對比,作為突顯儒家心性論特質的努力,不僅別具慧眼,亦基於這樣的的問題意識,對於進一步釐清《孟子》中的「心」、「性」、「天」、「命」諸概念間之關係,更是深具啟發性的時代意義。   自十六世紀末西方耶穌會士(Jesuits)登陸中國,發展出真理與謬見雜糅的傳教士漢學,至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西方專業漢學於焉形成,直到今天專業漢學的多維展開,西方漢學已經走過了四百多年的漫長歷程。學術界越來越多人所意識到的,因著問題意識及文化背景差異,中國哲學在其產生之初,注定走上與西方哲學完全相異的道路,從而形成了

自我鮮明的特質。2005年由江文思、安樂哲所合編的《孟子心性之學》,紀錄了近十多年來漢學界關於如何理解孟子「心」、「性」、「天」、「命」諸概念間之關係所展開的一場爭論,雖有其價值觀點貢獻,卻也生動反映出漢學界在不同哲學背景下研究儒學所遭遇的諸多困難。確切來說,這些漢學家正嘗試透過評論來做為對於儒學核心中「心」、「性」、「天」、「命」等諸概念間之關係的範疇與課題。文中記載了英國漢學家葛瑞漢(Graham,A.C.)於1967年在《清華中國研究雜誌》上所發表的《孟子人性理論的背景》一文,考察了中國古代文獻中「性」的概念,解釋孟子所面對的「人性」問題。此文發表後,引發了近二十多年來西方漢學界對孟子人

性概念的爭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夏威夷大學的安樂哲(Roger T.Ames)教授與哥倫比亞大學的華藹仁(Irene Bloom)教授之間的爭論。葛氏關於孟子的人性概念是事實的和規範的觀點激勵了安氏和華氏,二人從比較哲學的視域來作為對於孟子人性概念的解讀,對於我們理解孟子的人性概念,深具重要的啟示意義。   安氏作為當代著名的漢學家,涵泳於儒道各家,貫通古今中西,是中西比較哲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對於中國哲學獨特的解讀和詮釋,成就非凡,獨步當代,大力推動了中華文化並走向世界。其博士論文不但是在葛氏的指導下完成,亦曾受教於牟氏與勞氏。是以上述淵源之故,對於當代詮釋的爭議,筆者擇其牟氏和勞氏

二人在儒學觀點各顯其內在問題對諍為其起點。其次,本文通過了葛氏、華氏及安氏等一批卓有影響的漢學家參與其中,對於《孟子》核心中「心」、「性」、「天」、「命」等諸概念間之關係的批評,揭示了理論背後所隱含的整體論述預設及其可能導致的理解差異,提出不同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激蕩的可能途徑,對儒學的創造性闡發,做為後代學人提供可資借鑒的思想資源。最終,筆者對此一研究並解碼漢學家的接受語境、問題意識以及視域融合的具體表現,嘗試做出自己的價值評判,探究漢學家之間在思維上的深刻關聯,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啟動了經典中的《孟子》,並藉以攬鏡自照,使《孟子》成為西方乃至現代中國自身思想建構的力量,成就活著的中國哲學經典。

  本書的目的與其說是要直接證成漢學家們對於詮釋當代《孟子》人性論的省察,所獲致在現代文明中的價值意義,倒不如說是提供了另一種原本就忠於孟子文獻的一種客觀上的理解。因為,只要我們肯認了孟子思想本有其內在的整體性與一致性,亦同時與所置身的傳統和時代的環境息息相關。那麼,對於當代學者為文本發聲的率先導引及其研究成果,便能消弭所形成的爭議性問題。接著,筆者再以其漢學家不同的理解系統,所展開的反思構建,並經由義理比較分析,推演箇中問題,分判其中得失優劣,企圖讓爭論及拘泥焦點的核心概念,還原至自身文獻及其歷史脈絡。尤有進者,澄清研究孟子所引發的爭端,重新提供心靈洞見的參考資藉,也為所有關懷當代文明方向及

其人性動態實踐的現代人,提供了忠於孟子思想,俾使經典發光的價值系統。   【第二章 當代孟子學詮釋的爭議問題】 孟子的詮釋思想是中國詮釋思想中的經典,雖然前人已從多方面對其理論內涵進行了深入的開掘,但其思想之精微處尚未被完全意識到,其隱藏的邏輯關係也還有待進一步的展開。重要概念之「心」、「性」、「天」、「命」仍需被進一步去認識中國傳統哲學中的豐富內容,又因為需要從實踐中體會屬於如何安頓的生命哲學,所以透過孟子文本及其歷代注疏去瞭解當代詮釋的爭議是有其必要性的。 本章首先列舉《孟子‧盡心》中「心」、「性」、「天」、「命」的文獻解讀為其發軔。接著,作為中國傳統哲學的立場,為了要應對西方文化的衝

擊,必須要能夠提出一種說法,將其知識化、理論化,使得西方人能夠看懂的詮釋。因為中國哲學只有方向,並沒有一成不變的內容,在生活歷程中去體現創造性的詮釋,在面對他的生活問題上,才能夠反求諸己,才能夠盡心。經由盡心,知性、知天,來做為賦予心性天命意義的內容。接著,關於當代《孟子》人性論的省察,中國哲學家的研究,是對這塊領域研究最為豐碩的成果。今藉由當代學者勞思光及牟宗三對於《孟子》人性論的詮釋爭議,歸結出當代《孟子》人性論詮釋差異的諸多問題,做為接下來漢學家們分章論述的文獻對比參酌及反省,是否有其方法並做出妥善的回應和處理。 第一節 關於「心」、「性」、「天」、「命」的文獻解讀 孟子曰:「盡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 盡心知性反映出人在修養操存過程中,對於心的潛能開顯以及對萬物之性的領納。而知天,則是通過了內在的操存修養得以達到的超越。「此三者看似分層次而論,實則為統一整體,盡心的過程即為知性的過程,而盡心知性也就是與天為一之知天的過程。性存於心中,心不僅具有其思維認識的功能,而且具有與生俱來的道德觀念,此種道德觀念與天的道德屬性相符或等同。」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為了解決乎爾的問題,作者郭哲驊 這樣論述:

朱子可說是中國近古學術史上的代表人物,其所散發出的理性光輝,燦爛耀眼,不惟奠定了近古以迄近代的學術規模,更留給今人發掘無盡的可貴寶藏。然而,以朱子之崇高地位,亦難免招來反對之聲,最為引人注目者即是「理學」與「心學」的對立,甚至於清初,有好事者編派鬼聲啾啾之聞,細聽之下,原來正是辯論朱陸異同,諷刺意味十足,但也反映出一個事實:檢討朱子學術者,多半聚焦於其理學思想(諸如心、性、理、氣、格致窮理等內容),彷彿這是朱學中最重要的議題。這種情形時而令筆者思索,如果僅僅從這種角度理解朱子,是否顧此失彼?畢竟朱子畢生所為,是讀書窮理,所以朱子遍注群經,苦心求索,而並未只侷限於理學概念之建構。職是之

故,拙文選取陳天祥《四書辨疑》為觀察文本,陳氏之身分,乃為一元代北地學者,其以《四書》經文意旨為探求重點,不同以往專研義理思想的論著,以此為題,主要是希望能通過《四書辨疑》對於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的批評,求得一較為宏觀的視野,使吾人對朱子學的反省,能夠更為整全而豐富。 拙文共分六章,首章〈緒論〉分別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前賢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次章〈《四書辨疑》之作者、成書以及時代背景〉則是進行「知人論世」的工作,依據各家所述之傳記資料,整理出陳天祥的詳細生平,以使吾人能遙想其道德風采;此外,也討論了《四書辨疑》一書的相關問題,如版本、卷數之疑等,最後,則必須交代陳氏所處之時的學術背景,

若不詳加考索,則將無法理解元代的學術概況與該書的撰作環境。第三章〈道德修身之思想基調〉,正式進入該書之思想世界,本章主要論析陳氏畢生所看重的道德修身觀念,並強調實踐與體證,分為兩節,首節為對聖人氣象之衡定,此有助於後人取法乎上,故立意從高;次節則轉向道德概念,分以「學」、「忠恕」、「仁恕」以及「誠」四者言之。第四章〈務實精神之追求〉,從道德實踐層面轉開,自「崇高偉岸」轉向「尋常往來」,首節論述日用所需之實行實事的省思,次節則論人倫關係,兩者的共通點,就是必須加以「務實」,若不能確切地將之落實於待人接物之間,則立身處世便顯得困難重重,又遑論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第五章〈義理論述之反思與建構〉即交代

陳天祥的理學思想,陳氏於《四書章句集注》的檢討過程中,每每於理學議題有所觸及,其所論又與朱子異趣,故專立一章以明之。其所論及精神亦頗能與前二章通成一氣,形成一個意義整體。最末章〈結論〉,首先將拙文所得,精簡呈現,其次則就《四書辨疑》之思想得失作出暫時性的定位,以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