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山散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元山散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正江寫的 誤治挽救錄 和崔俊,倪韻捷的 圖解嶺南建築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元山仁武廠擴充產線拚3年內啟用汽車電子產能將大增 - 中央社也說明:元山 科技總經理劉賢文今天在法人說明會表示,取得高雄市政府規劃仁武產業園區3000 ... 用於營運總部、研發中心、汽車電子及高階散熱風扇與模組製造中心。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和香港中和出版所出版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化工與材料工程系 蔡明瞭所指導 吳柔萱的 聚氨酯導熱薄膜製備之研究 (2021),提出元山散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聚氨酯、氧化鋁、導熱係數、填料、紫外線固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研究所 林翰謙所指導 陳予卉的 柳杉壓縮層狀構造材之物理機械性質及熱傳導 對節能效應的評估 (2021),提出因為有 壓縮緻密化、乾燥定型處理、柳杉壓縮層狀構造材 (WCLS)、尺寸安定性、熱傳導率、節能效益的重點而找出了 元山散熱的解答。

最後網站Moto7汽機車則補充:2022 SYM 全新迪爵125發表,首購價58,500元起:一級油耗63.9km/L!主打闔 ... 而除了上述特點外,EnMIS引擎也優化了散熱系統以及汙染排放,讓騎乘更加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元山散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誤治挽救錄

為了解決元山散熱的問題,作者劉正江 這樣論述:

中醫近代名家眾多,“奇巧絕倫”之技蘊藏在浩翰的醫案著述中。其中不少救誤醫案詞義深奧,隱晦艱澀,難以窺其真邃。為了獲得名醫大家臨證經驗的真諦,編者通過對大量救誤醫案查閱、考證,“窮失誤之原委,舉成功之所以”,進而發現:失誤有原因,救誤有規律。只有把這些原因分辨、解析透徹了,臨床失誤就會相應減少。   有鑑於此,編者選擇臨床內科具有代表性的救誤驗案,歸真返璞地逐案加以辨析、探討。由此採集到大量的、實踐性很強的、富有智慧和靈感的醫案結晶,以及進而引出的新見解,新思路,並得到許多在臨床及其他專著中所學不到的豐富知識。這對開拓思路、啟迪靈感、開發我們的智力資源,提高臨床辨治水平,大有裨益。

劉正江,生於1946年,師承孫郁芝教授、沙洛教授。曾任柳林縣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山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三、四屆理事會理事,山西省中醫藥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 第一章 感冒(例) 案例一、體虛感冒誤用麻黃湯 案例二、表虛傷風誤汗亡陽 案例三、陽虛外感,顧實不治虛 案例四、產後血虛傷風誤用祛瘀發汗 案例五、感冒發熱誤為裡熱 案例六、感冒發熱錯服寒涼 案例七、少陰虛寒,營衛失和,濕阻氣機 案例八、風邪不解、早進葷膩 案例九、發熱汗後,汗出熱不解 第二章 風溫(例) 案例一、風溫誤用辛溫解表 案例二、溫病,錯投桂枝、柴胡 案例三、風溫誤表,津傷液竭 案例四、溫病誤為“傷寒”

案例五、風溫誤汗,逆傳心包 案例六、風溫,誤治入營 案例七、陽明溫病誤投真武湯 案例八、產後溫病誤用熱藥發汗 第三章 冬溫(例) 案例一、冬溫肺熱,誤投辛溫 案例二、冬溫誤汗,神昏痙厥 案例三、冬溫誤治真陽外越 第四章 春溫(例) 案例一、春溫晚發,誤汗傷津耗氣 案例二、伏熱內發,寒邪外束 案例三、春溫夾濕,誤用辛溫發汗 案例四、春溫重症,誤服辛溫發表 案例五、春溫誤汗,熱陷心包 案例六、春溫誤汗,陽明腑實 案例七、春溫腑實,只用辛涼 案例八、痰火發狂誤為熱陷心包 案例九、春溫初愈,恣食葷腥 第五章 濕溫(例) 案例一、濕溫挾痰誤表化燥,誤下氣虛 案例二、濕溫誤進滋膩 案例三、濕熱滯留

,熱入心營 案例四、濕熱交並誤用清熱解表 案例五、濕熱鬱遏肺胃,誤用解表散熱之品 案例六、濕溫誤用溫補而成昏迷痙厥 第六章 暑溫(例) 案例一、暑溫誤表誤下 案例二、暑溫誤服術、附 案例三、熱鬱傷暑,誤為虛寒。 案例四、傷暑腹痛誤作經治 案例五、暑溫熱病誤用表散 案例六、暑溫誤治併發呃逆 第七章 痢疾(例) 案例一、暑濕作痢,誤用表散、通下 案例二、虛痢誤下 案例三、濕熱兼陰虛痢誤用清熱、發散、固澀 案例四、暑熱入營誤以清熱解毒、行血調氣(中毒性菌痢) 案例五、濕熱紅白痢,誤用虛寒 案例六、虛寒痢誤為濕熱痢, 案例七、虛寒痢誤用清法 案例八、脾腎兩虛痢疾誤投苦寒 案例九、假熱血痢、水極似火

誤以苦寒 第八章 咳嗽(例) 案例一、風寒閉肺咳嗽誤為痰熱壅肺 案例二、燥咳誤以清燥導痰 案例三、脾腎陽虛咳喘只治脾不溫腎 案例四、陰虛咳嗽反用發表、苦寒之劑 案例五、肺氣不降咳嗽,反予大補氣血 案例六、痰多黃稠、舌苔灰黑多津,誤以清化 案例七、肝胃氣滯,木火刑金,誤為寒邪蘊肺 案例八、中氣下陷、痰瘀阻絡,誤為瘀血阻絡(肺泡蛋白沉著症) 第九章 哮喘(例) 案例一、風寒閉肺誤以燥濕化痰 案例二、風寒閉肺致喘,誤用清熱涼肺 案例三、外寒內飲、陰血虛弱 案例四、上盛下虛,誤用溫肺化飲。 案例五、腎虛失納、金為火爍 案例六、腎不納氣,服藥時間辨誤 案例七、喘脫亡陰誤為亡陽 案例八、宗氣下陷而喘,

誤以降氣 案例九、過汗傷陽,水淩心肺 案例十、支氣管痙攣用藥辨誤 案例十一、河車大造丸培補治咳喘宿疾 案例十二 、痰飲內盛、脾腎陽虛 第十章 咽痛(則) 案例一、少陰受寒咽痛,誤用苦寒清熱 案例二、外感風寒誤用苦寒 案例三、虛損喉癬誤用退火清熱 案例四、陰虛咽痛誤用辛散燥熱 案例五、 陰虛喉痹誤進苦寒 第十一章 胃痛(例) 案例一、中焦虛寒肝邪乘脾,誤用疏肝瀉熱 案例二、胃寒似熱,誤投苦寒 案例三、肝脾失和誤為虛寒 案例四、木鬱化火,橫逆犯胃,不解鬱則不效 案例五、肝胃陰虛誤為肝氣犯胃 案例六、氣滯瘀阻絡脈,誤為虛寒 案例七、只辨其虛,不辨陰陽 案例八、脾胃素虛過投溫燥 第十二章 腹痛(

例) 案例一、脾胃虛寒誤為血瘀氣滯 案例二、上熱下寒誤為脾腎虛寒。(胃下垂) 案例三、寒積腑實誤為實熱 案例四、氣滯腹痛,腑氣不通失於因勢利導 案例五、陽虛腹痛誤辨 案例六、寒飲內停腹痛,誤為實熱(急性膽囊炎、膽結石待排除) 案例七、熱毒不解,腹痛不止(胰腺炎術後) 案例八、寒實腹痛誤用苦寒泄熱通便 案例九、反復發作腹痛誤而剖腹探查(血紫質病) 案例十、肝旺淩脾腹痛未詳病機 第十三章 嘔吐(例) 案例一、火熱嘔吐誤為氣虛陽微 案例二、濕熱脘痛嘔吐誤為寒證 案例三、膠痰內結嘔吐,誤用和解 案例四、痰飲內阻誤為脾胃虛寒 案例五、腎陽虛衰嘔吐,誤診為脾虛中寒 案例六、氣血瘀滯嘔吐,誤為中焦虛寒、胃

虛氣逆 案例七、痰飲奔豚嘔吐辨誤(幽門痙攣) 第十四章 呃逆(例) 案例一、實熱內結呃逆,誤為裡虛寒證 案例二、熱結陽明呃逆,誤為虛寒(敗血症休克) 案例三、腑氣不通致呃,誤為脾胃虛弱 案例四、中氣不足呃逆辨誤 案例五、三焦失調,呃逆卄載辨誤 案例六、胃陰不足肝氣橫逆而呃,誤為脾虛不運 案例七、血瘀呃逆誤為氣機鬱滯 案例八、秋燥誤汗致呃誤為濕溫 案例九、中氣大虛呃逆誤辨溫腎(風濕性心臟病) 案例十、上越下脫醫誤用橘皮竹茹湯 第十五章 反胃(例) 案例一、肝氣鬱結,痰濁內停,誤予黃芪建中(十二指腸潰瘍合並幽門不完全梗阻) 案例二、瘀血結閉而反胃,誤用行氣散結 案例三、脾腎虛寒反胃誤用降逆止吐

案例四、痰火內結反胃誤用旋複代赭湯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繼發幽門不全梗阻) 案例五、胃失和降,食物夾飲交阻中焦而反胃辨誤(幽門梗阻) 第十六章 泄瀉(例) 案例一、脾腎陽虛夾濕泄瀉,誤用溫腎固澀 案例二、暑濕蘊熱,傷及腸胃泄瀉,誤投補澀 案例三、肝強痰盛泄瀉誤為虛寒 案例四、火熱泄瀉,諸醫治以食滯、暑濕、虛寒不效,坐以待斃 案例五、產後風溫、暴泄津傷 案例六、風乾胃腸泄瀉辨誤 案例七、腸風飧泄辨誤 第十七章 便秘(例) 案例一、冷秘誤為熱秘 案例二、陰結便秘誤為瘀熱內滯 案例三、陰結便秘辨誤 案例四、年高體虛便秘誤為熱結 案例五、津虧便秘,誤為實熱 案例六、熱結旁流誤從虛辨 案例七、氣虛便

秘誤為血虛便秘 第十八章 水腫(例) 案例一、“腎炎”以腎虛誤治 案例二、肝氣鬱滯誤為腎虛 案例三、濕濁浸漬水腫,誤為腎陽衰微 案例四、脾腎兩虛水腫,誤用峻下逐水 案例五、腎陽衰微水腫,誤為下焦濕熱 案例六、肝鬱氣滯,經行水腫誤為脾虛濕盛 案例七、脾虛不暖命門(慢性腎炎) 案例八、濕毒浸淫水腫,誤為風水氾濫(急性腎炎) 案例九、脾濕腫滿誤治 案例十、肺氣失宣辨誤 第十九章 淋病(例) 案例一、氣分熱盛,陰分受傷,誤服苦寒(泌尿系感染) 案例二、氣虛淋誤診為熱淋(急性尿路感染) 案例三、虛實夾雜誤為實證(右腎結石) 案例四、膏淋兩載,肝腎虧虛,誤用通澀 案例五、腎陽虛憊,反用清熱利濕 案例六

、氣淋誤為熱淋 案例七、中氣不足,誤為腎虛 案例八、腎結石不辨證誤用排石湯(腎結石) 案例九、泥於“淋不可補”誤用通利 第二十章 癃閉(例) 案例一、風寒犯肺,清肅失職 案例二、濕熱蘊阻下焦癃閉辨誤 案例三、熱結下焦,無陰不化 案例四、熱盛肺燥,肅降無權 案例五、肺燥源枯,誤用滲淡通利 案例六、陰虛火旺、孤陽不化 案例七、元氣大虛,誤用通利發表 案例八、土虛木鬱,尿閉腹痛 案例九、氣滯癃閉,誤以通利 案例十、陰結陽陷,寒凝不化 案例十一、寒凝下焦,小便不通 案例十二、少陰陽衰、腎關不開 (急性腎功能衰竭) 第二十一章 遺精(例) 案例一、濕熱遺精誤補 案例二、濕熱內蘊誤診為腎陰虧虛 案例三

、濕熱內淫誤為虛勞 案例四、心火內盛誤為腎氣不藏 案例五、脾虛不攝遺精,誤為腎虛不固 案例六、陽虛兼瘀,溫陽不祛瘀 案例七、痰濕熱盛誤用補澀 案例八、脾胃濕熱,誤為腎陰虧虛 第二十二章 陽痿(例) 案例一、壯陽不顧滋陰 案例二、三髒俱衰,只補腎壯陽 案例三、濕熱內蘊、誤為腎陽虛 案例四、肝鬱犯脾誤為腎陽虛 案例五、陰虛陽亢誤用壯陽 案例六、忽略病、證結合,濕熱邪毒蘊結陽痿誤辨 第二十三章 耳鳴、耳聾(例) 案例一、水濕內停誤為濕濁內阻 案例二、寒濕內阻少陽誤為腎虛。 案例三、痰火鬱結誤為肝腎虧虛 案例四、不辨標本先後 案例五、少陽閉阻誤瀉肝火 第二十四章 眩暈(例) 案例一、血虛肝旺眩暈

,誤進辛溫 案例二、壯火爍陰,肝風上擾,誤服補中益氣 案例三、脾腎陽虛,濕停絡阻,誤投攻伐 案例四、肝陽上亢誤為痰濁上逆 案例五、肝風挾痰,上冒清竅,誤以補虛 案例六、瘀血眩暈、錯投平肝熄風 案例七、風火相煽誤為虛證 案例八、產後痰火眩暈,實證誤補 案例九、痰飲內阻,誤為陰虛 案例十、肝旺挾痰、上逆眩暈,誤以抑肝扶脾、潛陽熄風。 案例十一、中氣虛衰、痰火上擾誤用苦寒清火 案例十二、痰飲內阻誤為風痰上擾(美尼爾氏綜合症) 案例十三、肝寒犯胃,濁陰上擾,誤以半夏白術天麻湯(內耳性眩暈) 第二十五章 中風(例) 案例一、風痰中絡、未入於經,誤為口僻 案例二、心肝積熱上沖,誤為氣虛偏枯 案例三、痰盛

絡痹,誤用溫補 案例四、猝中閉證,風火痰熱、三焦壅塞,誤以羚羊勾藤(腦溢血) 案例五、痰壅氣閉,腑濁內結,錯投牛黃、小續命湯。 案例六、氣虛陽脫,痰濁閉阻,誤用防風通聖 案例七,中風脫證,氣陰大虛,陽亢化風,損及血絡,反投平肝潛陽之劑(腦溢血) 第二十六章 不寐(例) 案例一、肝膽火盛誤用養血安神 案例二、徹夜難眠誤服養血安神 案例三、心肝熱盛,挾痰上擾,誤從虛辨 案例四、瘀血內阻誤用安神補心 案例五、胃有燥火誤用鎮靜安神 案例六、但見苔白,誤為虛寒 案例七、肝膽鬱熱、擾及心神誤為肝血不足,虛熱擾神 案例八、脾胃虛弱誤用安神鎮靜 案例九、陰陽失調,誤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案例十、陽盛陰衰、心

腎不交。醫反用疏肝、化痰、鎮靜安神 案例十一、陽蹺為病,膽失清寧,誤用安神鎮靜 第二十七章 心動悸(例) 案例一、痰火擾心誤為心虛膽怯 案例二、陽明腑實心悸誤為心血不足 案例三、陰陽兩虛,氣滯血瘀,一味用補(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案例四、膽病心動悸誤為心病 案例五、脈遲誤為陽虛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案例六、心陽不振,氣滯血瘀,誤為“心腎陽虛”(心房纖顫) 案例七、過汗傷陰,過用補氣養血,痰濁擾心 案例八、心腎陽虛兼表邪誤以益氣養陰(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 第二十八章 胸痹心痛 (例) 案例一、心陽不宣誤以活血化瘀(冠心病,合併高脂血症) 案例二、心陽不振誤為心血瘀阻 案例三、心脈痹阻誤為宿

食停滯(左心前壁供血不足) 案例四、寒痰阻滯經絡辨誤(冠心病,後壁供血不良) 案例五、心絡瘀阻,心神失養,治無定見而誤 案例六、心脾陽虛,水氣上沖,誤以活血化瘀(心肌梗塞) 案例七、心腎陽虛,陰寒上逆,誤用活血、理氣 案例八、心病日久,陰陽大虛,誤以活血化瘀(變異性心絞痛等) 案例九、風痰客肺、心脈瘀阻,單用通陽化濁 第二十九章 厥證(例) 案例一、食厥誤為亡陽 案例二、食厥屢誤,諸法不效 案例四、氣虛痰厥、誤為癇證 案例五、氣厥誤用開竅醒神 案例六、血虛致厥誤為癇病 案例六、血虛致厥,誤為陽虛 案例七、陽虛厥逆、誤用疏肝祛痰化瘀(夜間排尿性暈厥) 案例八、妊娠嘔逆致厥 第三十章 脅痛 (

例) 案例一、脾胃虛弱脅痛,誤為肝膽濕熱 案例二、寒實內結脅痛,誤診為熱實 案例三、痰飲脅痛辨誤 案例四、肝鬱脾虛誤為瘀血停滯 案例五、肝陰不足脅痛,誤為肝氣鬱結 案例六、肝膽濕熱脅痛,未辨有無結石 案例七、本屬膽脹(膽結石)而脅痛,誤辨為肝胃不和 第三十一章 鼓脹(例) 案例一、腹膨脹如甕誤以峻下 案例二、鼓脹喘滿誤用大黃 案例三、肝硬化腹脹如甕辨誤 案例四、肝硬化腹水本虛標實誤用實脾飲 案例五、肝硬化腹水肝鬱脾虛誤用清熱健脾利濕 案例六、陰虛鼓脹誤用甘淡滲利藥 案例七、氣虛中滿誤攻 案例八、鼓脹陰虛忌用熱藥辨 案例九、瘀血內停鼓脹誤為氣血兩虛 第三十二章 鬱症(例) 案例一、情志不舒、

肝鬱痰凝誤為心脾兩虛 案例二、偏信病家,氣郁誤為氣虛 案例三、氣鬱化熱誤為痰鬱化熱 案例四、肝鬱化火反屢服苦寒 第三十三章 髒躁(例) 案例一、髒躁誤為精神病 案例二、心神惑亂而髒躁,誤用甘麥大棗湯 案例三、肝鬱痰瘀髒躁只用益氣健脾、溫膽寧心 案例四、百合病,誤投栝蔞薤白半夏湯 第三十四章 血症(例) 一、鼻衄(例) 二、咳血(例) 三、吐血(例) 四、便血(例) 五、尿血(尿血例) 第三十五章 紫癜病(例) 案例一、紫斑(過敏性紫癜)表裡俱熱,誤用藿香正氣 案例二、陰斑(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誤用涼血止血 案例三、囿於紫斑皆辨熱,脾虛誤為血熱 案例四、寒濕凝滯誤以清熱利濕 案例五、只辨氣虛

不計陽虛 第三十六章 汗症(例) 案例一、表虛自汗服藥法辨 (甲狀腺瘤摘除後) 案例二、標實峻補,陽鬱汗泄 案例三、氣虛感寒自汗誤用九味羌活 案例四、濕熱盜汗誤為陰虛 案例五、邪閉少陽,化熱迫津自汗,誤為氣虛 案例六、肺熱盜汗誤為陰虛 案例七、瘀血自汗誤為陽虛 案例八、暑熱傷氣,汗多畏寒,誤服術、附 案例九、濕熱大汗似亡陰,誤用“獨參湯” 案例十、心腎不交自汗誤予清潤甘寒 案例十一、虛火浮越,合目汗出,誤以半夏瀉心湯 案例十二、戰汗辨誤 案例十三、無汗辨誤 第三十七章 消渴(例) 案例一、腎陽虛誤為胃熱陰虛 案例二、腎陽虛消渴,誤為陰虛燥熱 案例三、脾虛濕盛誤為陰虛燥熱 案例四、脾胃陽虛誤

為胃火 案例五、因脾腎陽虛消渴,誤為腎陰虧虛 案例六、腎虛兼中氣不足之口渴多飲 第三十八章 內傷發熱(例) 案例一、內傷發熱誤為外感發熱 案例二、瘀血發熱證誤為陽明經證 案例三、氣虛發熱誤為膀胱濕熱 案例四、氣虛發熱誤為陰虛發熱 案例五、血虛發熱誤為肝腎陰虛 第三十九章 虛勞(例) 案例一、陽氣不足誤為陰虛內熱 案例二、腎陽衰誤為脾胃虛 案例三、氣脫誤為虛勞 案例四、虛勞誤用峻補 案例五、只辨肝腎陰虛,不辨脾胃不足 案例六、補虛忽視後天脾胃 案例七、濕阻誤為貧血”投歸脾湯 案例八、肺腎虛損誤服辛燥 第四十章 痞滿、積聚(例) 案例一、郁怒成痞,誤用攻下 案例二、見塊醫塊,不究其源 案例三

、實證誤補 案例四、肝鬱氣滯過用疏肝理氣 案例五、患肝硬化七年,泥于西醫診斷投中藥 案例六、積聚誤用溫補 第四十一章 頭痛案(例) 案例一、風寒頭痛,誤作肝經風邪 案例二、厥陰頭痛,誤以風寒發表 案例三、陽明經頭痛,誤作肝陽上亢 案例四、陽明頭痛、誤為厥陰 案例五、腎陽虛頭痛誤為脾氣虛。 案例六、濕濁上蒙清陽誤為外感風寒 案例七、火鬱頭痛誤為陰虛 案例八、氣虛頭痛,誤為痰瘀 案例九、清陽不升、陰火上沖兼夾肝陽上亢,誤為氣陰不足、肝陽上亢 案例十、陽虛頭痛,不補氣血 案例十一、陰血不足,肝風上擾,誤為瘀血阻絡 案例十二、痰瘀頭痛,誤為肝陽頭痛 案例十三、血虛挾瘀頭痛,誤為風寒瘀塞經隧 案例十四

、套用西醫診斷,不加辨證 案例十五、肝陽頭痛失治釀成危證(蛛網膜下腔出血) 第四十二章 痹證(例) 案例一、痛痹誤為行痹 案例二、熱痹誤用風藥 案例三、血痹誤用三痹湯。 案例四、頑痹日久,不辨痰瘀 案例五、痰阻經絡誤為寒濕痹證 案例六、風濕熱痹傷陰辨誤 案例七、陽虛寒濕痹誤用祛風、散寒、除濕 案例八、陰虛痹誤為寒濕痹 案例九、虛痹誤為風寒濕痹 案例十、寒濕痹阻誤為熱痹 案例十一、寒凝經脈誤為肝經濕熱 案例十二、寒痹過用發散風寒 第四十三章、痛風(例) 案例一、寒濕痹阻誤為濕熱 案例二、痰瘀互結痛風誤以大活絡丹 第四十四章 痿證(例) 案例一、陰虛濕熱誤為肝腎虧虛(神經軸索營養不良症) 案

例二、虛證治實,肝腎虧損誤為濕熱浸淫(結腦併脊髓蛛網膜粘連) 案例三、實證大補,痰瘀阻絡誤為肝腎虛損(小腦疾患?) 案例四、濕熱浸淫誤為外感風寒兼暑濕 案例五、濕熱浸淫誤為產後體虧 案例六、肺熱津傷,誤為濕熱浸淫 第四十五章 腰痛(例) 案例一、脾腎陽虛、中氣下陷腰痛,誤以風濕、瘀血 案例二、外感寒濕腰痛誤為腎虛腰痛 案例三、妊娠血熱瘀滯腰痛誤補 案例四、脾濕腰痛誤為寒濕、瘀血 案例五、寒濕腰痛誤為腎虛瘀血

元山散熱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汽車電子化的趨勢明確,包含ADAS、自動駕駛等等,傳輸資料的速度與用量需求也增加,這些都驅使散熱元件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備受關注。

元山科技,股號6275,是台灣的散熱風扇大廠,汽車電子相關的營收佔比接近3成,去年公司內部組織進行重大調整,將兩大事業部分隔為六個事業單位,調整營運腳步,不論是在生產效率,或者進料成本上,都有機會達到綜效。今年東莞塔崗新廠也開始投產,預計將續拓車用市場與散熱模組事業,到底元山接下來的營運策略是什麼? 我們帶你一起了解。

#元山 #散熱風扇 #散熱模組 #汽車 #東莞 #新廠 #車用電子 #趙慶翔

訂閱我們的Telegram頻道 最新節目不漏接
https://t.me/moneydjnews

聚氨酯導熱薄膜製備之研究

為了解決元山散熱的問題,作者吳柔萱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探討聚氨酯導熱薄膜的製備,因此可被應用在電子元件、EMC封裝材料、散熱膏等,需要有散熱導熱的地方。 本研究利用表面改性的方法,採用環境友善、低成本、操作方便等,並嘗試藉由改性氧化鋁、雜化導熱填料、填料含量變化以及攪拌時間等變數,來探討對聚氨酯複合材料導熱性的影響。實驗結果證實後續以光學顯微鏡、SEM、導熱儀、TGA、拉伸等試驗儀作材料性能測試。 實驗結果證實使用表面改性與雜化填料對導熱性是有效的。本研究製備之聚氨酯導熱薄膜EBEC-2022 ,其導熱性高於純PU 的76.40%,為0.4433 W/m.K。另外在機械性質與熱穩定性上,實驗證實添加雜化填料是優於純PU與僅添

加單一填料的效果,如拉伸率、抗拉強度、熱膨脹係數、耐溫性等。 在選用基體上,我使用光固化型的聚氨酯,其好處是固化時間很快速,只要幾分鐘即可固化,且對環境友善,不需要高溫加熱固化。

圖解嶺南建築

為了解決元山散熱的問題,作者崔俊,倪韻捷 這樣論述:

  以實景圖和配合輕鬆手繪圖說明各樣嶺南建築;   每個建築都有標號說明,方便讀者閱讀了解;   內容以圖為主,以文字配合說明,適合對傳統建築學有興趣的青少年讀者閱讀;   文字說明清晰簡單易明:介紹建築形式,到說明建築佈局,亦建築帶出嶺南文化傳播。   本書挑選了嶺南建築中的民居、園林、學宮、古塔、宗祠等類型, 並以西關大屋、騎樓、圍龍屋、清暉園、揭陽學宮、廣濟橋等經典建築為例,用圖解的形式向讀者呈現出嶺南建築清新明快、中西合璧、務實求變等鮮明的特點,從建築物中了解嶺南建築文化的價值和歷史地位。 本書特色   1.以實景圖和配合輕鬆手繪圖說明各樣嶺南建築;   2.

每個建築都有標號說明,方便讀者閱讀了解;   3.內容以圖為主,以文字配合說明,適合對傳統建築學有興趣的青少年讀者閱讀;   4.文字說明清晰簡單易明:介紹建築形式,到說明建築佈局,亦建築帶出嶺南文化傳播。  

柳杉壓縮層狀構造材之物理機械性質及熱傳導 對節能效應的評估

為了解決元山散熱的問題,作者陳予卉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不同厚度之柳杉 (Cryptomeria japonica) 為試材,於不同溫度與時間進行壓縮緻密化,且結合不同乾燥定型處理時間之方法,從而研製出柳杉壓縮層狀構造材 (Wood Compression Layered Structural Materials, WCLS)。  研製WCLS透過熱壓溫度測定及厚度回彈率,選擇最合適的熱壓條件,包含熱壓溫度及熱壓時間,而於緻密化過程中熱壓內部溫度測定需達50 min以上者為最佳,以熱壓時間 60 min 為試材條件,各壓縮定形率之厚度回彈率約 0.40-1.34%。此外,厚度回彈率隨著熱壓溫度增加而減少,以節能做為考量,選擇溫度 18

0℃ 作為熱壓條件,且年輪傾斜角判定,以 61-90º 者具較低厚度回彈率。乾燥定型處理部分,以時間為 12 h 之壓縮定形回復率約 17.35-23.34%,相較 6 及 24 h 者低。  比較各壓縮定形率之不同乾燥定型處理時間下,吸水率、體積膨脹率及平衡含水率,隨著處理時間的增加,有減緩的趨勢,其中抗膨脹及抗吸濕效能於 12 h者分別為 13.20-36.46% 及 15.18-19.58% ,依此乾燥定型處理可有效增加尺寸安定性。而各 WCLS 強度性質方面,壓縮定形率為 17.96、24.90 及 33.22% 之抗彎強度值分別增加 9.98、13.39 及 20.87% ,而抗彎彈

性模數者分別增加 9.87、17.37 及 22.40%。玻璃轉移溫度與熱重量損失分析可知,柳杉於 289.85℃ 產生初始熱裂解,隨著壓縮定形率增加,其玻璃轉移溫度 (Tg) 亦有低溫區移動的趨勢,壓縮定形率由 0 至 33.22 %,其 Tg 由 232.90 下降至 183.63℃,此為經過高溫高壓後柳杉產生塑化現象,其細胞黏彈性曲緩,可達到有效之尺寸安定性。此外,對照組柳杉與各 WCLS 之熱傳導率分別為0.1863、0.1520、0.1817 及 0.1423 W/mK,而在於不同濕度條件之試驗中,熱傳導率會隨著相對濕度升高,而環境溫度50℃及相對濕度提升至90%時,壓縮定形率由低至

高之WCLS之熱傳導率分別為0.1126、0.0964 及 0.1016 W/mK,而耗電量則為3.71、2.96及1.80 kWH。又以模擬臺灣近十年溫濕度變化下,低溫15℃ 及相對濕度 65% 時,對照組柳杉與三種不同壓縮定形率者之WCLS 於模擬室內環境下之溫度分別為22.65、22.57、22.11 及 22.39℃,當於高溫 35℃ 及相對濕度 90% 時為26.38、26.07、26.03 及 26.03℃,且評估24 h後之總耗電量分別為30.50、29.83、29.57 及 29.4 kWH,有減少趨勢。  綜上,各研發之WCLS,無論是在表面、物理機械性與節能效益方面均有增加

柳杉中小徑木之使用多元化,不僅可提升國產材之利用率,且可提供後續利用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