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畝小學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半畝小學堂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月治等寫的 微光成炬──微光成炬-慈濟教師聯誼會三十周年 和林美琴的 讀寫棒棒堂(中階):從閱讀達人到寫作高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竹竹北] 半畝院子(若山茶書院),綠意盎然 - 沒有洋蔥的食記也說明:半畝 院子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381號電話:03 668 5700 營業時間: ( 週一~週五)10:00-22:00 ( 週六~週日)09:00-22:00 每人低消2.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布克文化 和天衛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 范丙林、俞齊山所指導 林佳橞的 桌上遊戲對發展遲緩幼兒社會技巧之人際互動影響之個案研究 (2021),提出半畝小學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發展遲緩幼兒、人際關係、人際互動、溝通表達、合作同理、桌上遊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班 許炳煌所指導 張家綺的 桃園市國小生活領域雙語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雙語教學、生活雙語課程、雙語教師的重點而找出了 半畝小學堂的解答。

最後網站【竹北】半畝院子(原若山茶書院)在隱藏於叢林中舒適安靜的 ...則補充:半畝 院子 ·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381號 · -電話: 03-6685700 · -營業時間:10:00-18:00(週六、日-19:00) · -可以刷卡 · -沒有停車場,有路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半畝小學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微光成炬──微光成炬-慈濟教師聯誼會三十周年

為了解決半畝小學堂的問題,作者王月治等 這樣論述:

慈濟教聯清淨愛 三十有成悲智行   「老師心,菩薩心。愛之深,教之切。」慈濟教師聯誼會成立三十年,讓奉獻教育的老師們,都能像是黑暗裡一點一點的螢火蟲之光,群起飛翔在為人引路的方向上。   ------------------------------------- 欣逢慈濟教師聯誼會三十周年,感恩老師們步步足跡串成「三十教聯」。全臺慈濟教師融入社區,成為慈濟大海中的一滴;靜思語也隨慈善國際化的腳步,走入歐、美、東南亞,成為當地學校品格教育的教材。 ——靜思精舍 釋德宣 ------------------------------------- 證嚴上人以《法華經》裡的菩薩四法「大慈悲為室,柔

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而說法」,期勉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們春風化雨、自利利他。感恩慈濟教師們樹立典範,蔚然成林。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顏博文 ------------------------------------- 本書滙集了教聯會老師的「聞、思、修」與「信、願、行」。祈願「教育愛」的火炬代代傳承,念念不滅,師師如意,生生不息。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慈濟大學榮譽校長 王本榮     證嚴上人開示〉師親生三方都是贏家 釋證嚴(慈濟創辦人)   老師的角色就像殷勤的播種者,「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盡己心力栽培下一代就對了,無所求的付出方能輕安自在。不要以為孩子年幼不懂事,他們純

真的心如明鏡,將老師的言談、形象、行為,一一攝入自己的心田裡。期待老師們也要以身作則,古人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為了責任無懼辛苦,為了孩子的未來更不能停止去付出,付出才是福。   没有人天生就會作老師,其實也都是從模仿學習和為人師表的憧憬中,慢慢察覺自己的責任。初為人師,剛站上講堂可能有點兒稚嫩拘謹,但假以時日,就能收放自如,傳道、授業、解惑,不只傳達知識給莘莘學子而已,還要發揚聖賢之道,更在孩子迷惘徬徨時用心陪伴,才不會迷失方向。   《靜思語》讓老師們打開「發現優點」的雙眼,樂意給予孩子真誠的讚美和鼓勵,讓孩子在壓力外有被愛的鼓勵和溫暖。   有心加入教聯會的老師都是自我期待很高,且

創意無限,同樣的《靜思語》,竟能衍生出千變萬化的教案,適合各個年齡、性情不一、根器有別的孩子,都能浸潤在愛的春風裡。   書中執筆的幾位老師都是負有使命感來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固一樂也;能將調皮搗蛋,或者行為乖張的孩子帶回到正軌,成就感更大。   孩子的改變,家長感受最深刻;有位家長專程趕到學校向校長請命,希望新學期開始,他兩個兒子都能進入有教《靜思語》老師的班級。理由是不曾接觸靜思語的長子,習氣頑劣,會跟長輩頂嘴;次子在老師引用《靜思語》薰習下,變得很懂事又體貼聽話,回到家還會幫媽媽做家事。   書中介紹好幾位足為人品典範的老師,像林秀霞老師。每天上課前先講五分鐘的靜思語故事,慢慢陶冶

孩子的性情、找到人生的方向。實施一段時間後,孩子的品德、功課都有很大的進步。家長不僅認同,也樂意承擔班上的愛心媽媽、愛心爸爸。   大愛媽媽也救度過無數的家庭;包括想和過動兒同歸於盡的媽媽,也有因先生外遇而萬念俱灰的妻子……。都因為加入大愛媽媽,而翻轉自己的人生。   靜思語像一帖良藥,孩子回家了,就將靜思語貼在衣櫃上。這孩子的父母天天都在鬥嘴,彼此開口都没有好話。有一天夫妻倆又在吵架,吵一陣子了,爸爸就指著衣櫃上的靜思語說:「妳看妳看,孩子怎麼說……」媽媽轉頭一看,口裡唸著:「要比誰更愛誰,不要比誰更怕誰」,夫妻倆相視而笑,立時化干戈為玉帛。   屏東的徐雲彩老師用靜思語教學對孩子進行品格教

育,連校長都很認同。像掃地時,她跟孩子們說:「伸個手彎個腰,把別人不要的福報撿起,就是我們的。」孩子心地純潔,也覺得把別人丟掉的福報撿起來也很不錯。   在我們花蓮的慈小,孩子必得成績、品性都優,才有資格清掃厠所。孩子們對於打掃厠所很有榮譽感,這是培養孩子學習如何為人服務的精神。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學生不是不可教,是老師没有方法教。有幸身為老師,就是孩子心靈的園丁;希望孩子的本性、智慧可以隨著年齡成長,將來才能真正做一個對人類有貢獻的人。   不抱任何希望,不求什麼成果;無所求的付出方能輕安自在。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他們純真的心如明鏡,將大人的行動映照得十分清楚。「經師,人師」,

作經師之前,老師必得以身作則,凡是看得到的形象、聽得到的叮嚀,都要很用心!老師們都有一分使命感,為了責任無懼辛苦,為孩子的未來更不能停止去付出,懂得享受辛苦才是福。   今值慈濟教師聯誼會成立三十年,很感恩慈濟老師用「靜思語」呵護國家幼苗、用鼓勵代替責備,師、親、生三者緊密連結,一句好話,三方都受益了。這些成果都可以分享,但願真善美的種子深植在每個人的心底,社會必然更為祥和美好。

半畝小學堂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集美學村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位於廈門集美半島坐落於集美村。它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傾資創辦,享譽海內外。學村總建築面積達三千餘畝,擁有在校師生十萬餘人,形成了由學前教育至小學初中高中、從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原集美學村包括:廈門水產學院、集美航海學院、集美師範專科學校、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專科學校(現已全部併入集美大學),集美歸國僑學生補習學校(華僑大學華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校、集美中學、集美小學、集美幼稚園等學校,還包括福南大會堂、圖書館、體育館、音樂廳、龍舟池、航海俱樂部等設施。它既是鐘靈毓秀之地,又是凝集眾美的觀光風景區,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爐,體現了典型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學村中的龍舟池節假日常舉行賽龍舟。鼓樂齊鳴,南音悠揚,人聲鼎沸,把平日寧靜的校園變成歡樂的海洋,集美學村也就成了廈門旅遊的一個熱點。2016年9月,集美學村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1894年,創辦惕齋學塾。
1913年,辦集美小學。
1917年,辦女子學校。
1918年,辦師範和中學。
1918年,成立集美師範 。
1919年,辦幼稚園。
地標性建築中學部南熏樓由主樓及兩側附樓組成,呈Y字形矗立與於潯江西岸的制高點上,1957年6月建成。樓名取自虞舜時南風詩:"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慍兮",以示陳嘉庚一生興學造就後代的心願。主樓為高15層的西式建築,屋頂為中式方亭。塔樓頂部有“集美”兩字。兩側附樓似展翅的雙翼、淩雲騰飛。南薰樓全部用細紋花崗岩建造,綠瓦飛簷,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立面裝飾,都為集美標誌性建築。集美學村在陳嘉庚先生親自指導下創立,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爐,體現了典型的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無論是高大壯觀的校舍堂館,還是小巧典雅的亭台廊榭,無一不是琉璃蓋頂、龍脊鳳簷、雕樑畫棟,人們稱其為“嘉庚風格”。建築特點是:一是穿西裝,戴斗笠。二是三曲燕尾脊。三是彩色出磚入石。四是梁檁桁柱不油漆。五是創新嘉庚瓦。陳嘉庚先於1950年在海灘上築堤圍墾外、中、內三池。1953年,他親自督造龍舟10艘,組織村民和師生進行正規訓練和划船技術。為提供良好的競賽場地,1955年,陳嘉庚先生親自選址,在臨海風景優美之處,開闢了一個規範的大龍舟池。外池俗稱“龍舟池”,寬300米,長800米,總面積24萬平方米。池畔建有式樣各異的“啟明”、“南輝”、“長庚”及“左”、“右”、“逢”、“源”七個亭子。集美學村龍舟賽幾乎年年端午節在此隆重舉行,舉辦龍舟賽除了追思屈原、紀念屈原外,還特別是宣導“誠毅”精神,一支龍舟隊要爭取好成績,隊員之間必須以“誠”相待、誠心努力,同時必須“整齊劃一”,堅持到底。
嘉庚故居坐落於集美鎮後尾角,今嘉庚路149號,是陳嘉庚先生居住過的地方,1918年建成。故居是一座兩層小樓房,1938年被日本飛機炸毀,後重修,直到完工後才重修居宅。現故居是1980年按小樓原來格局修繕的。故居按先生晚年居住情況陳列,並珍藏有手稿、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具等遺物。二層的會客室、餐室、工作間、臥室等,均按陳先生生前原樣陳設。故居西側的一座三層樓房為“陳嘉庚先生生平事蹟陳列館”,共以“經商南洋,情深鄉國”,“傾資興學,百折不撓”,“赤誠愛國,鞠躬盡瘁”三部分陳列。
1992年,為完成陳嘉庚先生的宿願,在鼇園的北面建設“嘉庚公園”。與鼇園相連,是陳嘉庚建築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傳統園林自由佈局的形式。公園占地面積30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於1994年10月陳嘉庚先生誕辰120周年竣工,向遊人開放。公園內紅柱飛簷琉璃瓦的亭臺樓閣,它們一個連著一個隨著曲折回廊成一條龍展布。嘉庚公園以中國式的庭院為主體,公園內還有水池、曲橋、石欄、草地,結構排列。公園西側正中有大型人物群雕《桃李芬芳》,展示了陳嘉庚先生創辦教育。莘莘學子仰望著"集美解放紀念碑",緬懷校主恩澤。園內的東邊有一個尊師重教榮譽碑,雕塑巨型蠟燭一根,石碑上鐫刻著捐資興學的個人和單位姓名。公園裡有著地毯式草坪、市樹和市花。位於集美東南海邊的鼇園原為一座小島,形似海龜、故為鼇園。1950年,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回國定居時,將這一島嶼擴填成園,於1961年完工,歷時十年,占地近九千平方米。園中共有650多幅青石雕,是閩南石文化的主要代表作。鼇園門廊兩側中國古代和近代史的青石鏤雕。集美解放紀念碑是鼇園的主體建築,碑高28米。陳嘉庚先生墓坐落在集美解放紀念碑正南面,1961年8月20日,國家為陳嘉庚先生舉行了隆重的國葬。1988年,陳嘉庚墓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桌上遊戲對發展遲緩幼兒社會技巧之人際互動影響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半畝小學堂的問題,作者林佳橞 這樣論述:

學校為幼兒的第一社會化環境,無時無刻都需要與同儕、師長互動或相處,溝通表達便是首要進行聯繫的動作,進而出現合作或同理行為,當這些行為無法順利進行時,幼兒的學習將受到限制,亦無法擁有健康的身心理,對於發展遲緩幼兒而言,更會影響他學習發展的狀況。在幼兒園教學中,我們常使用繪本、布偶進行人際互動教學,多為被動無法直接主動參與。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一位發展遲緩幼兒,探討進行桌上遊戲活動,對發展遲緩幼兒的人際關係的影響,研究工具為市售的「水瓶座」桌上遊戲,內有五種生活元素:天空、水、草地、火焰及太空,並以研究者每次的觀察記錄與省思、學前兒童社會行為評量系統和導師的回饋進行整合與分析。研究對

象為一名幼兒園六歲的發展遲緩幼兒,亦有其情緒困擾。研究期間共六週,每週一、三、五進行,每次約三十分鐘,以「水瓶座」桌上遊戲進行一系列的互動。以本個案研究的歷程作為本研究範圍,得到的研究結果為:在進行桌上遊戲活動以後,能影響發展遲緩幼兒的人際關係,促進良善的互動行為。

讀寫棒棒堂(中階):從閱讀達人到寫作高手

為了解決半畝小學堂的問題,作者林美琴 這樣論述:

  ◆從「讀什麼」到「怎麼讀」,開發深度閱讀力:提供閲讀與寫作教學的具體方案,每堂課均有閱讀理解提問設計和多元有趣的寫作活動。     ◆從「寫什麼」到「怎麼寫」,預約靈活作文力:22堂創意讀寫課,一課一能力的學習地圖,鞏固各種文體的寫作力。     國際閱讀教育培訓講師林美琴老師繼針對低年級學生規畫的《讀寫棒棒堂(初階)——創意玩寫作》後,再度推出適合中年級學生的《讀寫棒棒堂(中階)——從閱讀達人到寫作高手》。     您可以這樣做,一起搭建教學鷹架——     一、讀寫力評估與教學思考:評估孩子的先備能力,設定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和內容。      二、今天讀了沒:精選各類文本示例,靈活搭

配國語課本相輔相成,搭設閱讀到寫作的通暢途徑。      三、讀寫聯繫教學五步驟     (一)暖身活動:整理先備知識,順利接續隨後的主題學習。     (二)從閱讀理解導入寫作主題:藉由循序漸進的層次提問,發展記憶層、理解層到回應層的深入學習,從孩子回應的狀態掌握「學習點」,因勢利導,達成學習目標。     (三)學習寫作技能:學習文句修辭與文體結構等相關的寫作技能,接應立意取材,發展「寫什麼」到「怎麼寫」的途徑。     (四)發展寫作活動:藉由一篇相關議題的作文題目發展寫作的具體實踐,綜合上述的學習。     (五)鞏固學習:檢視學生的作品,了解讀寫的狀況,知道孩子會了什麼,還不會什麼,

強化寫作的優點,提點需要改進之處,或者補強尚未學好的能力,確認達成這堂課的學習目標。        四、學習觀察站:檢視學生的學習狀況,提醒常會遇到的問題,提供解決方向,期能順利完成每一堂課的學習目標。     【本書關鍵字】   閱讀策略、寫作教學、構思力、文字力、結構力、教學實作、核心素養、閱讀指導、記憶層、理解層、回應層     【本書資料】   無注音   適讀年齡:教師、家長、閱讀推廣者    本書特色     1.專業性100%   作者以其專業的語文學識,規畫中年級學童「讀什麼」到「怎麼讀」的學習地圖與教學策略,涵養閱讀實力,再從閱讀汲取養分,從「寫什麼」到「怎麼寫」,學習立意取

材、遣詞用字、結構布局等作文基本功,開發深度閱讀力,預約靈活作文力。     2.功能性100%   規畫一課一能力的學習地圖,設計22堂創意讀寫課,從閱讀理解到感思發想,引入寫作技能的學習,鞏固記敘文、抒情文、論說文、日記、書信、故事及創意寫作等各種文體的靈活寫作力。     3.實用性100%   實際提供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具體方案,每一堂課皆有閱讀理解提問設計與多元有趣的寫作活動,在閱讀的自信與寫作的玩興裡,會讀也樂讀,能寫也愛寫。   得獎紀錄     國際閱讀教育培訓講師林美琴最新力作   專業推薦     林浣心MH JP/香港前英華小學校長   林怡辰/圖書館推動教師   洪玉蕊/

資深兒童讀書會帶領人   許慧貞/花蓮縣閱讀推動教師   黃毅娟/香港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會長   黃淑珍/馬來西亞弘文館教育中心創辦人、馬來西亞半畝天光創辦人   黃曉萍/高雄市楠陽國小圖書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張清榮/前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   楊裕貿/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圖書館館長   蔡英惠/高雄市立圖書館燕巢兼永安分館主任   好評推薦     洪玉蕊/資深兒童讀書會帶領人   從事閱讀帶領已十幾年,無時無刻總是思考如何讓孩子的學習更加紮實穩固?   「讀寫棒棒堂」系列,從初階低年級的「創意玩寫作」,到中階中年級的「從閱讀達人到寫作高手」為帶領

教學的利器,可以順利帶著學生從閱讀衍伸討論,達到理解與思考的重點,以繪本、短文作為開始,循序進入橋梁書、兒童小說,以閱讀與寫作連接相繫,架起階梯。   推薦你善用這本書,一起扶著孩子起步攀登寫作高樓,直到他們能穩健前行。也將此書推薦給許多迷惑於孩子的閱讀量頗大,但卻無法產生輸出能力的老師與家長,循著本書步伐,漸次引導學生進入從閱讀到寫作的祕密通道,打開任督二脈,啟動源源不絕的靈感。     黃淑珍/馬來西亞弘文館教育中心創辦人、馬來西亞半畝天光創辦人   我曾邀請美琴老師到馬來西亞演講,短短的三小時裡,我感受到什麼?老師嫺靜優雅,無時不想著把正確的概念傳達給我們。老師熟識教學法、各種策略,但是

她不從技術面來切入,不強調自己的操作有多精準,她堅持用心品味文本、人和生活。   這個背後的思維判斷是什麼?我想,美琴老師內在期盼我們為師者跟上她的步伐,閱讀不可以是支離破碎的,不管你如何解構,到了學生面前,我們責任在引導他們看見文本的全貌。閱讀的完整性在於閱讀者全心地投入,打開感知,在文本思維力與內在各層次悠遊。   美琴老師在生活中落實她的情懷,用學識、經驗、關懷與熱情,不斷與人正向連結。誠摯推薦《讀寫棒棒堂(中階)——從閱讀達人到寫作高手》,請你打開感受力,你會知道什麼是功力。     黃曉萍/高雄市楠陽國小圖書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寫作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該如何下筆?

要寫些什麼呢?或者寫了一大堆卻寫不到位。其實在國小階段,孩子的寫作能力就需要一步一步的奠基。一篇好的作文就從有想法開始,能表情達意、善用修辭法並鮮活地寫出內在感受。在此推薦林美琴老師的《讀寫棒棒堂(中階) ——從閱讀達人到寫作高手》書中精選22堂課的教學示例,每一堂課搭配一本書,從閱讀理解導入寫作主題,以提問的方式掌握孩子的學習點,幫助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還示範如何在文章中加入不同的修辭,讓你的文章更加出色。只要跟著書中的22堂課,從讀到寫,就能輕鬆學寫作!     張清榮/前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   林美琴女士的《讀寫棒棒堂(中階) ——從閱讀達人到寫作高手》是理論、實務並重的讀寫指導

燈塔。本書的設計從具體漸入抽象,從記敘說明到抒情論說,可說是由淺到深的「編序教學」教材。深信「開發深度閱讀力,預約靈活作文力」必可如期達成,本書值得家長、教師、學生參酌使用。     蔡英惠/高雄市立圖書館燕巢兼永安分館主任   兒童閱讀是公共圖書館的重點推廣工作之一,數年前我開始規畫校園班級讀書會,由一群跟著林美琴老師學習如何引導兒童讀寫技巧的閱讀推手,深入校園進行實作推廣,期盼公共圖書館與學校攜手有策略性共同打造兒童讀寫教育新天地。   很高興國際閱讀教育培訓講師林美琴老師繼針對低年級學生規畫的《讀寫棒棒堂(初階)——創意玩寫作》後,再度推出適合中年級學生的《讀寫棒棒堂(中階)——從閱讀達

人到寫作高手》。誠心推薦老師及家長們這本優質教學書,這是一本打通孩子讀寫任督二脈的工具書,老師們只要藉由書中五個階段的引導,還有22堂課的實作,便可帶領孩子一步步跨越寫作的藩籬,讓讀寫變得有趣且全方位。

桃園市國小生活領域雙語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半畝小學堂的問題,作者張家綺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了解與探討三位服務於桃園市某公立國民小學之雙語教師於110學年度使用教育部審定版低年級生活領域教科用書規劃與實施生活雙語課程之現況、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法以及其對於生活雙語課程之意見和看法。本研究為質性研究,以半結構式訪談三位雙語教師蒐集研究資料,另輔以蒐集其所提供之生活雙語教學簡報及學習單對應訪談所得內容,進行後續研究資料之分析與歸納。根據資料分析與歸納,本研究之結論分為五點,敘述如下: 一、雙語教師以教育部審定版生活領域教科用書之教師手冊選取相關教學目標自編生活領域學科知識課程,共同備課,互相參考所規劃的教學活動。目標語之規劃較為彈性,以與該單元主題相關為主;評量之規劃為

學生對生活領域學科知識內容之理解,而其目標語之使用則不在評量規劃範圍內。二、雙語教師無現成的生活雙語教材可以使用、學生之目標語程度落差大及有部分教學目標為高認知層次能力的學習,但雙語教師之教學節數有限。對此,雙語教師詢問學科教師或參考之前教師所設計的內容,也朝符合學生現階段認知層次能力規劃,同時於教材安排中放大量圖片、呈現實際物品或使用學生之母語輔助。三、雙語教師會以講解的方式讓學生學習生活領域學科知識內容,再進行相關動手操作的學習活動。為增進學生理解目標語之能力,雙語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口語和非口語的跨語言溝通策略,同時也觀察學生上課的反應和相關學習內容練習情形,隨時調整中文和英文之使用比例,確

認學生是否理解所學內容。四、學生無法完全以目標語學習生活領域學科知識內容,且目標語程度較弱的學生對生活雙語課程不感興趣。為解決此困難,雙語教師在教學中使用與學生於該學習階段程度相符的目標語,並輔以母語說明。另外,雙語教師安排多元的教學活動,也讓目標語程度較好之學生作為課堂小幫手。五、雙語教師認為生活課程適合以雙語授課,而自己的雙語教學模式則偏向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現在,雙語教師認為自己更能夠以學生的立場規劃課程,同時也期望自己在課程規劃和使用雙語授課之能力可以更為精進。最後,研究者根據上述之研究結論提供相關教育主管機關、學校、雙語教師和後續研究者相關建議,作為後續生活雙語課程規劃與實施及未

來研究之參考。關鍵字:雙語教學、生活雙語課程、雙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