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冰箱市佔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台灣冰箱市佔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田文寫的 海爾集團張瑞敏生意經 和戴國良的 行銷企劃最佳實戰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文經閣出版社 和商周出版所出版 。

淡江大學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李志強、蔡青蓉所指導 林宸誼的 中國大陸國產家電自有品牌轉型升級-以格力電器為例 (2018),提出台灣冰箱市佔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家電產業、格力電器、轉型升級、中國製造。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管理學碩士在職專班 高人龍所指導 陳榮春的 台灣家電之電冰箱製造競爭策略 -以個案S公司為例 (2016),提出因為有 家電產業、電冰箱、競爭環境、競爭策略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冰箱市佔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冰箱市佔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海爾集團張瑞敏生意經

為了解決台灣冰箱市佔率的問題,作者田文 這樣論述:

  近30年來,海爾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1984年,在張瑞敏就任青島電冰箱總廠時,該廠虧損147萬元(人民幣),瀕臨倒閉。   10年之後,在1996年,海爾已經成為一家以國內生產、銷售、經營為主的公司,營業收入60億元,建設了一個工業園。   又過了10年之後,海爾已經擁有15個工業園,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廠商,在30個國家設有生產、設計和行銷中心,全球規模超過了千億元。   自2002年以來,海爾品牌價值連續7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目前,海爾集團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白色家電製造商、在全球已經建立了29個製造基地,8個綜合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

數超過5萬人,已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   2007年,海爾在中國家電市場的整體市佔率達到25%以上,在家電行業中排名第一依;在高端產品領域,海爾佔有的市場佔有率甚至高達30%以上。   2008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營業額1190億元,在中國家電市場的整體市佔率達到26.2%以上,佔據行業第一位。在《福布斯》「全球最具聲望大企業600強」評選中,海爾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海爾參與了15項國際標準的制定,其中3項國際標準即將發佈實施,是參與國際標準最多的中國家電企業。   在創新實踐中,海爾探索實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場鏈」管理及「人單合一」發展模式引起國際管理界高度

關注。美國、瑞士、法國、日本多所大學和商學院專門對此進行了案例研究。海爾「市場鏈」管理還被納入歐盟案例庫。   2009年,在由《環球企業家》雜誌與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公司聯合主辦的2009年度「最具全球競爭力中國公司」評選活動中,海爾集團名列第三,居中國家電業第一位。   ……   許多人認為,海爾的成績與張瑞敏一開始就具有的品牌使命感和全球化意識密切相關。早在1984年,張瑞敏就已經樹立了創建世界名牌的目標。20世紀90年代,張瑞敏還說過一句:「如果不在國際市場上有所作為,國內的冠軍很快就會變得毫無意義。」這意味著,從那時候開始,他就已經把最終的對手定為跨國公司,而不是本土廠商。   在

國際大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大部分的中國廠商只能在低端市場生存,只有海爾例外,不僅例外,還進入了國外高端市場。   不錯,目前海爾還算不上一家很成功的國際化公司,但更重要的是,張瑞敏已經成功地把他的全球眼光賦予了每一個海爾員工,在他們的思想上樹立了國際化的意識。這是海爾與其他中國企業相比最顯著的差別。在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時,憑藉著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力量儲備,海爾顯然從容、大氣。   20世紀90年代,張瑞敏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海爾是海》。全文如下:   海爾應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懷納百川而不嫌棄細流,容污濁且能淨化為碧水。正如此,才有滾滾長江、濁濁黃河、涓涓細流,不惜百折千回,爭先恐後

,投奔而來,匯成碧波浩淼、萬世不竭、無與倫比的壯觀!   一旦匯入海的大家庭中,每一分子便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個團結的整體,隨著海的號令執著而又堅定不移地衝向一個目標,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因此,才有了大海摧枯拉朽的神奇。   而大海最被人類稱道的是年復一年默默地做著無盡的奉獻,袒露無私的胸懷。正因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不求索取,其自身也得到了永恆的存在。這種存在又為海中的一切提供了生生不息賴以生存的環境和條件。   海爾應像海。因為海爾確立了海一樣宏偉的目標,就應敞開海一樣的胸懷,不僅要廣攬五湖四海有用之才,而且應具備海那樣的自淨能力,使這種氛圍裡的每一個人的素質都得到提高和

昇華。海爾人都應是能者,而不應有冗者、庸者。因為,海爾的發展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來支撐和保證。   要把所有的海爾人凝聚在一起,才能迸發出海一樣的力量,這就要靠一種精神,一種我們一貫宣導的「無私奉獻、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團結同心,不分你我;比貢獻,不唯文憑」。把許許多多的不可思議和不可能都在我們手中變為現實和可能,那麼海爾巨浪就能衝過一切障礙,滾滾向前!   我們還應像大海,為社會、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只要我們對社會和人類的愛「真誠到永遠」,社會也會承認我們到永遠,海爾將像海一樣得到永恆的存在,而生活於其間的每一個海爾人都將在為企業創一流效益、為社會做卓越奉獻的同時得到豐厚的回報。海爾人將

和整個社會融為一個整體。   海爾是海。   確實,海爾是海,有海一般偉大的抱負,海一般遼闊的胸襟,海一般包容的情懷。   海的底色是真誠。   在編寫本書時,我們一直在想,假如沒有這樣這種海一樣包容、理解、奉獻的智慧和情杯,張瑞敏的海爾是否能夠在近30年的時間裡一直保持著持續創新精神?假如沒有「真誠到永遠」的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個性化需求,張瑞敏的海爾是否會像很多當年風雲一時的家電企業一樣,在邁向國際化的道路上拆戟沉沙,又是否會像很多進軍歐美市場的國際品牌一樣無功而返?   有一些事實,我們必須正視——   市場競爭的法則一定是優勝劣汰,弱肉強食。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曾經面對過混亂的無序

競爭,為無序競爭買單的正是消費者。   在進入國際化的時期,我們又經歷了更為波折和動盪的市場變化,消費者在波折和動盪中再一次受到市場法則殘酷的教育的洗禮。   到了資訊化的21世紀,儘管世界的圍牆已經被推平,但是,在很多行業領域,消費者已然掌握了一部分的市場主動權,但不可否認,消費者仍然會遭遇資訊不對稱的欺詐。   在以次充好、劣幣驅逐良幣的惡劣市場環境中,商家的「真誠」往往是圈套。但是,海爾卻以「真誠到永遠」的企業精神,以及「創造資源,美譽全球」的實際行動,贏得了世人的尊敬,成為全球最受尊敬的中國企業;而海爾的靈魂——張瑞敏,也成為了最受尊敬的中國企業家。   不錯,真誠是一個奇蹟。   我

們需要這樣的奇蹟。   但我們不能只有這一個奇蹟!不管昨天,今天,明天,還是未來…… 作者簡介 田文   廣西人,現居北京。記者,作家,文化學者。研究視域廣泛,遍及社會、歷史、文學、哲學等學科,以及房地產、影視、廣告、品牌等等。

中國大陸國產家電自有品牌轉型升級-以格力電器為例

為了解決台灣冰箱市佔率的問題,作者林宸誼 這樣論述:

會選擇格力電器為個案研究公司,在於世人普遍對「中國製造」仍抱有負面印象時,該公司董事長董明珠親自上陣代言「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為中國製造正名」,並打出環保的口號,鎖定正抬頭的環保意識,推出光伏(太陽能)空調。翻閱1996年至2018年財報,格力電器業績增長又快又穩,加上常年穩定的現金流,已累計分紅20次,分紅總額為人民幣544.25億元,代表該公司經營良好、體質健全,也成為眾多投資者青睞的最佳投資標的。本研究重心放在格力電器於2013年進軍智慧裝備領域,朝智慧製造轉型升級,並以轉型升級理論等作為理論架構基礎,藉由質性研究、上市公司年度財報,以及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與、相關高管進行訪談,藉由

訪談進一步比對該公司實際執行轉型升級過程,最後歸納出格力電器轉型成功與持續獲利的關鍵。然而台灣學術界尚未對中國大陸家電產業做系統性研究,產業動態只散落在零星的報導,因此本研究乃針對中國大陸家電產業,如何掌握轉型的契機,來因應急遽變化的經營環境,強化企業體質、提升整體競爭力,並以格力電器為案例,藉由SWOT的策略分析進一步實證研究。本研究希望能掌握中國大陸家電產業轉型成效,提供台灣家電廠商不同思考方向,與其恐懼紅色供應鏈的殺價競爭,不如知己知彼,觀察中國大陸這個經濟巨人的成長,督促自身不斷研發進步,才能做出差異化,才能在互動過程中,健康、有效增進兩岸經貿之交流。

行銷企劃最佳實戰

為了解決台灣冰箱市佔率的問題,作者戴國良 這樣論述:

  作者本身擁有豐富行銷工作經驗及企業管理學識,在本書裡完整地介紹行銷實務理論,並整理介紹海內外數十個行銷實戰的成功案例,歸納出成功關鍵因素、以圖示列出完整架構。以及附有實務報告及提案時應如何撰寫大綱架構、販促時應如何規劃設計等參考用範例。是企業工作者必備的工具書與參考書。 本書五大特色 (1)實戰特色 ──全書以實戰(實務)為取向,很少有人討論。 (2)個案特色 ──全書以企業實例或模擬案例為取向,從個案中,學習到更多實戰作法。 (3)本土特色 ──全書案例以本土企業為主,具有高度熟悉性及易學習性。 (4)國際觀特色 ──但只有本土觀也不夠,必須兼具學習國外知名大企業人家的行銷作法及行銷

策略,才能與世界接軌。 (5)工具書特色 ──本書有一些如何撰寫企劃報告、檢討報告、營運報告或促銷活動案設計等,具有參考使用之工具書特色。 三、本書培養出六大行銷能力 培養出本書讀者們的六大行銷能力: (1)如何分析、評估、思考、形塑及規劃出一個正確與有效的行銷策略之能力。 (2)如何以邏輯性、全方位觀、完整面向的迅速圖示出行銷架構化之能力。 (3)如何增強及提升對各種行銷作法之能力,知道有效的解決行銷問題,達成行銷目標。這有賴行銷作法及行銷Know-How。 (4)如何知道下手寫一個上級交辦的行銷報告案之能力。這可能是一個分析案、檢討報告案、未來精進改善案、營運企劃案或販促活動案等。 (5)

如何有效洞察行銷商機之能力。老闆最需要的行銷人員不只是原有的業務活動,而是新的商機在那裡。 (6)如何歸納出每一件行銷舉措的行銷關鍵成功因素(K.S.F)之能力。 (7)最後,總結出為希望一定要培養出每一位讀者朋友們的整體行銷企劃力、行銷策略力、及行銷思考力。這就是您們的『行銷企劃競爭力』。 六大行銷企劃競爭力 (1)具備「行銷策略」能力marketing strategy (2)具備「行銷架構化」能力marketing framework guidelirt (3)具備「行銷報告撰寫」能力marketing report writing (4)具備「洞察行銷商機」能力market oppor

turity (5)具備歸納行銷「關鍵成功因素」能力marketing K.S.F. (6)具備「行銷作法」能力marketing how to do 卓越頂尖「行銷企劃主管」 四、借鏡個案公司∕案例公司,充實自己   克蘭詩、薇姿、味全、LG、舒潔、青箭、統一、統一7-11、肯達基、凱諾媒體、香港旅遊員、歐米茄、LV、白蘭氏、花王、P&G、ZARA、Walgreens、COACH、小林製藥、資生堂、ESTEI日用品、麥當勞、Family Mart、Dr.Cilabo、Uriqlo、Yodohashi、可口可樂、NAUTICA、新光三越、維他露、捷安特……等。 1.擴大視野 2.豐富知

識 3.延伸常識 4.增強判斷 5.避免犯錯 6.提高前瞻 7.問題解決 8.做對的事 9.舉一反三 10.融會貫通 作者簡介 戴國良 博士 現職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專任副教授暨管理學院兼任副教授   <經濟日報>企管副刊專欄作者   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市營企業考核委員   企業界經營管理諮詢顧問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企管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企管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企管學士   國家考試   民國74年高考企管人員及格   民國71年普考財務行政人員及格 經歷   曾任職民間「策略規劃」及「行銷企劃」部門副總經理、策略長、首席顧問等16年實務資歷 著作   企畫案

管理實務   行銷管理─理論與實務   行銷策略─分析與實務   行銷企畫完全攻略   國際行銷管理─台商進軍國際市場寶典   組織行為學─從企業觀點出發   經營策略企畫全書   問題解決完全攻略   策略管理   企業概論   管理學   整合行銷傳播   國際企業管理   廣告學   電視媒體經營管理   服務業行銷與管理   企業管理   品牌行銷與管理

台灣家電之電冰箱製造競爭策略 -以個案S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台灣冰箱市佔率的問題,作者陳榮春 這樣論述:

  近年來,家電市場在通訊、電腦、消費性電子結合的趨勢影響下,無論是在通路上、經營策略上、產品設計上都因此有所改變,目前家電產業已面臨在銷售及生產衰退的環境下,還必須面對進口及大陸競爭對手之成本競爭,所以如何提升技術力與滿足客戶品質優先之要求下,實有必要加以探討。  冰箱在現今家庭之各項電氣產品配備中,又是不可或缺的項目,面對進口廠商之高技術能力及高單價銷售的條件下,更加使得冰箱產品在經營面上倍感壓力;在大環境主客觀因素及市場規模、人口因素限制下,台灣市場之冰箱銷售量從近兩年之銷售台數來看,已有明顯下降中;個案公司之冰箱產品面臨的市場是愈來愈競爭,在國內規模較大型本土型家電廠商,包含個案公司

目前共有五家,此五家在台灣市場分別各自佔有一席之地。但隨著冰箱銷售量下滑的趨勢,各廠商為顧及自身生存的壓力下,已開始逐漸引進大陸SKD 產品及降低自製產品來提升冰箱產品之競爭力,個案公司也必須重新調整競爭策略來因應各本土廠商的威脅,以維持個案公司之競爭力。  本研究提出整體的研究結論,供個案公司參考如下一、重新整合電子與家電研發人員資源,加速推出物聯網冰箱產品。二、透過高層整合兩大營銷部門,配合完善服務體系,擴大市佔率。三、持續與大陸家電大廠策略聯盟,提高產品競爭力。四、借助工廠南遷淘汰老舊設備及整併產線,以提高生產效能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