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客家姓氏分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台灣客家姓氏分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游永福,許毓良寫的 臺灣踏查記(2冊套書)尋找湯姆生+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和謝瑞隆的 濁水溪流域彰化縣東南區客家文化傳衍之研究:以田尾鄉、田中鎮為主要的考察空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客家人姓氏 - Yrcd也說明:《台灣人的祖籍與姓氏分布》依據的統計資料,當時調查時的抽樣方式是“四抽一”。按照這一標準,理論上由4人以下的姓氏有可能被漏查,僅管如此,列入1姓只有1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足文化 和萬卷樓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林修澈所指導 周士煌的 台灣民族學的發展與意義 (2021),提出台灣客家姓氏分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族學、台灣民族學、台灣學、台灣國學、學術史。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應用中國文學系 游秀雲所指導 劉姝慧的 閩臺文創產業發展比較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福建文創產業、台灣文創產業、文創比較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客家姓氏分佈的解答。

最後網站福佬客: 放棄使用台灣客語而改用台語的台灣客家人則補充:福佬客(白話字、台羅:hok(hô/ho̍h)-ló-kheh,四縣腔台灣客拼:hog loˋ. ... 另例為分佈於臺中西屯一帶的張廖姓,係詔安客家人之後,然今日該區完全是臺語的使用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客家姓氏分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踏查記(2冊套書)尋找湯姆生+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為了解決台灣客家姓氏分佈的問題,作者游永福,許毓良 這樣論述:

  《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   1871年湯姆生南臺灣路線實地踏查,   250張珍貴圖像盡收眼底。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隨著1860年臺灣開埠,眾多西方人相繼來到亞洲,有官員、牧師、軍人、商人、探險家……。在這股熱潮中,英國攝影家湯姆生開始了亞洲漫遊。   1862年到1866年,他以新加坡為基地,遊歷了馬來亞、蘇門答臘、麻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1870年到1871年4月,他又進行第二次亞洲旅行,從香港出發開始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造訪廣州、福州、廈門、汕頭、潮州、臺灣等地,拍攝了大量照片。   

1871年4月1日,湯姆生跟隨馬雅各醫生從廈門搭輪船到臺灣,隔天兩人在打狗(高雄)上岸,然後到臺灣府城(臺南)、拔馬、木柵、柑仔林、火山、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再回到木柵。他從不同的角度為臺灣寫歷史,臺灣的面貌因此變得清晰了。湯姆生記錄了平埔原住民的生活細節,留下一張張涵蓋地景、風景、維生、產業、植物、動物、房屋、服飾與人物等樣貌的照片。   在湯姆生踏上臺灣這座島嶼130年後,本書作者發現了他心目中的「徐霞客」。湯姆生不僅為臺灣寫遊記,還留下珍貴的照片。自2001年起,他開始統整家鄉甲仙的史料,經過十多年的研究與踏查,仔細整理湯姆生現存60張南臺灣的照片,並根據當時湯姆生的行

程,從打狗到木柵,依序編寫和現地比對。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他希望藉由《尋找湯姆生》的書寫,建構出臺灣第一條「線性文化遺產」的路徑。   《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一段清末開山撫番的歷史追尋》   ◎本書透過130年前清朝光緒《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以及實際田野調查和歷史文獻考證,重建十九世紀新北山區「開山撫番」中的泰雅族舊社與地名演變。   ◎近300張地圖和照片彰顯新北山區今昔對比,重現清末至今新北山區的發展史。   臺灣原住民的歷史是臺灣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當今研究偏重二十世紀之後的發展,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因為受限於史料,現已公開的史料絕大部分是日

治時期的調查資料,而清代官方對於臺灣原住民的認識,特別是高山原住民的認識,到底有多少?   現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地圖──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解答了作者對於這個問題的困惑。該圖是清廷統治臺灣二百餘年時(1684-1895)所繪製的第一張全島高山原住民聚落與道路分佈圖。繼2013年作者以該圖研究今桃園市復興區泰雅族並發表成果之後,本書的焦點轉移到新北市新店、烏來、三峽區,內容有兩個重點:其一,考證並尋找烏來「內外馬來大八社」、三峽「大埧(豹)七社」與其他四社,以及五條清軍修築的越嶺道路。其二,針對前述田野調查所記錄的手記。   上述議題源自清末(1875-1895

)重要的治臺政策──開山撫番。這原是臺灣原住民史上重要的篇章,之前學界的研究成果累積有限,因此本書從最基本建構歷史舞臺開始,深入討論清末北臺灣泰雅族的歷史。 本書特色   《尋找湯姆生》   ◎全書收錄近250張珍貴圖像,圖文並茂。   ◎作者近二十年深度踏查和研究,根據湯姆生1871年4月南臺灣的行程,從打狗到臺灣府城、拔馬、木柵、柑仔林、火山、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再回到木柵,依序編寫,並將現在與150年前的影像對照比對,輔以現地豐富的文化、產業與生態資源,建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線性文化遺產」之內涵。   ◎全書編排設計別出心裁,大開本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 名人推薦

  《尋找湯姆生》   王雅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林志明|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張蒼松|攝影家、策展人   張美陵|攝影藝術家、教師、策展人   黃明川|電影導演   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   劉克襄|作家   謝佩霓|藝評家、策展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李力庸〡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林蘭芳〡暨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許雪姬〡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溫振華|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張素玢〡師大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鄭安晞〡臺

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依姓氏筆畫)   《尋找湯姆生》   「十八歲時開始寫詩,差點成為詩人的游永福,以質樸(如同湯姆生描述他在南臺灣山林間所遇到的人的感覺一樣),又如壯碩的山林一般的開闊心胸,在沒有補助的情況下,獨力又細膩地完成這本大作,在這紛擾喧囂的時代,特別映照出一股清流與書香。對照起部分西方學者,總是以他者之眼或東方主義來理解或質疑湯姆生拍照的動機以及他所拍攝的東方圖像,在閱讀這本書之後,或許應該說,湯姆生的知音晚了148年才出現吧!」──王雅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讀者閱讀游先生的新書以及書中的豐富圖像時,不但能夠知道湯姆生1871年取景地點

在哪裡,還會看到同個地點的現在面貌,知曉湯姆生路徑中每個地帶的植物、食物與特產,並能了解南臺灣平埔族群1870年代的房屋、武器、衣服等器物是如何構成的,等等。……欣賞十九世紀英國攝影家的風景照片與人像時,必須記得湯姆生是依靠英國帝國主義在臺灣擴展的機制(包括英國長老教會的協助、英國海軍部的海洋測量等)以及當地的臺灣嚮導與村落居民的協助等,才能夠取得這些圖像。游永福先生的新書也有助我們認清這個事實。」──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   「湯姆生於十九世紀晚期,提倡革新寫實主義攝影。著眼編輯異國文化和生活細節為發想的圖誌,以攝影家的毅力航向南臺灣,踏查甲仙四社

平埔族親及其自然風土。上世紀七○年代,美國《Life》雜誌將湯姆生定義為國際上「六十八位偉大的攝影家」。「開發生命情境的極致」是詩人的特質,十八歲開始發表新詩的游永福,反芻敏感、纖細與想像力,行吟湯姆生的步履鴻爪,省視故人疼惜過的每一吋大地,游永福誠摯地描繪了這條古道的骨架與神采,呼應湯姆生對母土的愛。」──張蒼松,攝影家、策展人   「游永福是高雄甲仙、杉林、六龜地區的文史專家,長期研究1871年湯姆生的南臺灣之旅,致力於推動建立「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台灣線性文化遺產」。從當今聯合國的「世界遺產名錄」(World Heritage List),找不到臺灣這個島嶼有任何「世界遺產」。《尋

找湯姆生》這本書,不但意圖將湯姆生的南臺灣路線,推動成為臺灣的文化遺產,也希冀從湯姆生的攝影檔案,發現與追憶大武壠族的生活歷史文化。」──張美陵,攝影藝術家、教師、策展人   「從約翰.湯姆生所留下最早的旅行攝影影像,到游永福窮畢生之力挖掘出故鄉歷史縱深,並共造社區情感,臺灣走過顛跛的殖民歷史與認同vs.族群的翻攪。本書的地方誌與地方心回應了整個臺灣,及亞洲十六世紀末以降的變動史觀。」──黃明川,電影導演   「十九世紀西方旅行家的踏查非常多樣,各個域區又有不同挑戰。作者藉由湯姆生的南部旅行,以在地文史嫻熟又細膩的田野訪問,逐次展開探索。日後再以豐富的生活風物見聞,親臨現場比對、爬梳,一點

一滴地分析研究,終而走出了截然不同於其他譯註者的蔚然壯觀風格。此一寫作方式,無疑地,可為臺灣早年旅行的記述打開一個新面向,同時也提示鄉土文史工作者諸多可能。」──劉克襄,作家   「1871年4月2日,已經在亞洲旅行滿十載,以相機紀錄下所到之處的風土民情的約翰.湯姆生,在馬雅各醫師義助下,決定在返英定居前一探福爾摩沙。他從打狗港(今高雄)上岸,風塵僕僕行路難的兩週間,行腳直至荖濃溪盡頭。一路帶著沉重無比的器材,踩踏攝影鏡頭從未捕捉過的挑戰極限秘境,其艱辛不足與外人道,卻留下了劃時代的貢獻,從此台灣正式晉入影像信史。 為了一償夙緣,游永福十八年來勤勤懇懇考掘探勘,孜孜不棄地逐步聚沙成塔,成就了

《尋找湯姆生》一書,其刻骨銘心的心路歷程令人動容。八八風災毀山斷水滅村,所幸大師精湛的紀實攝影采風,已將昔時風采化作永恆。天災屆滿十週年之際,此書終於能夠付梓出版,意義非凡。這不只讓湯姆生近一個半世紀前的身影行止,立體化又具體化,也讓游永福與有心人士,持續推動線性文化遺產被認可的時機,更加指日可待。」──謝佩霓(藝評人/《玻光流影湯姆生攝影展》策展人)   《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地圖在歷史瞭解上,至為重要。它提供我們歷史事件在空間上的景況。作者以1888年《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考證新店、烏來、三峽一帶泰雅族的部落,並實際從事考察地圖上的資訊。

透過文獻與踏查,讓我們對這個地區過去族群的歷史,能有較清晰的瞭解。   作者是位充滿行動力的研究者,看到他不斷的探究些過去不為人所關注的課題,而屢有新見解與著作出版,內心至為高興。作者文中提及的林士雀隘丁首等是我在新店市圖書館籌畫一次展覽時,透過該館館長在市府內的一位同仁提供契約文書,後為高賢治收入《大臺北古契字二集》。在整個新店、烏來的族群關係中,這張契字最能說明當時緊張的程度。後來我在臺北縣發行的《北縣文化》就發現相關的契字,寫成〈安身立命赤皮湖:廖鑿在粗坑一帶的拓墾〉。廖鑿三個兒子,一個為泰雅族所殺,一個回去原鄉音信全無,一個在赤皮湖定居。   作者本書中地圖的考證,有豐富的檔案文獻

之資料探討,加上實際路線的踏查,是一本認識大臺北山地地區重要的論著,值得細細研讀。」──溫振華(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本書作者透過各類文獻之解讀與實地踏查,交叉比對《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的地名、番社,考證其演變、正確性,以及現今所在位置,讓學界與社會大眾不必再為古地圖中似曾相識的名詞所困惱。書中觀察了地圖所繪新店、烏來、三峽地區歷經清代開山撫番,日本統治的策略開發,以迄今日風貌,重現新北山區的發展史。特別的是,作者記錄了多處新北秘境的穿越方式、行前準備、所需時間、沿途見聞與鄉野奇談,對容易迷路的人,這本書不啻是古道尋奇的導航與探險秘笈。」──李力庸(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開山撫番』,是和平政策或戰爭?學界研究論斷不一。本書另闢新徑,以圖、文獻交互比對考證,暨說明清末官方在北臺開山撫番的征剿、入山開路,又就文獻所載越嶺古道,述說活躍在歷史舞臺裡泰雅族群的腳蹤。   以研究軍事史見長的作者,帶著圖走入田野現場,用專業眼光定位泰雅族群所處山河位置,並以照片彰顯今昔對比,側寫泰雅族群曾生息、遷徙的廣闊場域。令人發現:鑲嵌在空間裡的蛛絲螞跡,蘊涵豐富的歷史過往,帶我們走向末來。──林蘭芳(暨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清代臺灣山區原住民的資料原本就屬缺漏狀態,在過往的史料中也僅殘留奏摺、方志、輿圖與少量的契約文書等,作者透過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

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意圖重建十九世紀的新北山區的「開山撫番」中的泰雅族舊社與地名樣貌,採取了歷史文獻考證,並透過地圖比對與實際田野調查的方式來進行,試圖重建出數條當年開山撫番的軍事道路與泰雅舊社位置,也顛覆與補充了吾輩對於清代末年的山區想像,也替原住民研究提供另一條路徑,故推薦之。」──鄭安晞(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台灣民族學的發展與意義

為了解決台灣客家姓氏分佈的問題,作者周士煌 這樣論述:

民族學ethnology研究「民族ethnos,及附著於其身的文化」,台灣的民族學,研究對象是台灣諸民族/民族集團:原住民族、客家、Lán-lâng/Holo、外省人。其中,學科傳統領域研究的首為台灣原住民族,在政策的支持下,客家研究亦開始展現成果。原住民族研究和客家研究,已有整體性「知識體系」的建構。台灣其餘民族的學問,則以民俗學或地方學來表達,其體系尚待發展。作為近代學術的民族學,在台灣有其特別的歷史發展過程。由日本治理台灣時,為了施政所進行的大規模調查、與稍後的學術研究開始,累積成果。國民政府來台之後,以誌書的編寫及審查圈錮地方知識份子,確立「以本土為地方」,以台灣為學科的練習場,並橫

殖入文獻學研究的中國邊疆民族史。民主化之後,台灣主體性漸漸展現,本土研究開始興盛,教育系統與學術系統對台灣的觀點也開始正常化。對自身生活環境的興趣,則以「地方學」的樣態出現。台灣為一多民族的國家,清楚了解諸民族及其文化,為「屬族」的學問,以國家的文化主體性為學問的對象,可以稱為「台灣學」。台灣學為「屬國」的學問,為台灣的國學,其核心應該為台灣的民族學。台灣學或國學的發展,尚待觀察,但並非空想。

濁水溪流域彰化縣東南區客家文化傳衍之研究:以田尾鄉、田中鎮為主要的考察空間

為了解決台灣客家姓氏分佈的問題,作者謝瑞隆 這樣論述:

  濁水溪流域彰化縣東南區聚合了各種時空背景的客裔居住,清代閩粵客家移民以及二十世紀上半臺灣北部桃、竹、苗遷徙過來的客家二次移民皆先後入墾定居本區,他們在這塊土地傳衍著各種極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本書考察彰化縣田尾鄉、田中鎮以及鄰近鄉鎮客裔聚落的分佈,並進一步地分析彰化縣東南區客裔聚落民居與土地信仰空間以及民俗信仰的地域特色。

閩臺文創產業發展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客家姓氏分佈的問題,作者劉姝慧 這樣論述:

  泛數字創意時代,利用科技創新,復興傳統文化受到了全球的關注。「文化+創意」、「文化+科技」的跨界融合讓文化與科技融合,成為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新語境。我國傳統文化藝術與現代科學技術之間具有很大的相互融合性,二者的深度融合,能不斷增強文化的時代性和感召力,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在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推動下,閩臺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也逐步跨界融合,科技創新將成為閩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主要採用比較分析法,從六個部分展開論述:  第一章簡要陳述了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借鑒了前輩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並就研究方法、內容框架、研究目標、預期貢獻與創見作簡要說明。重點通過文獻探討和名詞範疇

界定,具體對文化與科技融合,文化創意產業之相關政策進行相關領域的文獻分析;以及文化,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名詞定義及範疇進行解讀和界定。  第二章對閩臺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進行實證研究。分別就閩臺博物館文創產業的發展現況,進行調研和市場分析,同時選用典型的博物館文創案例深入剖析,制定兩岸博物館文創產業創新路徑。  第三章對閩臺文創園區展開實證研究。分別就閩臺文創園區的類型特徵和發展現況,進行調研和市場分析,同時對閩臺文創園區典型案例,展開實證研究,找出閩臺文創園區規劃新思路。  第四章對閩臺文創旅遊產業實證研究。分別就閩臺文創旅遊產業發展現況及優勢資源、典型案例分析,制定閩臺文

創旅遊產業對接的創新發展路徑。  第五章分析閩臺文化創意產業的資源環境差異及其合作機制。分別對閩臺文創產業的文化資源稟賦、經濟發展基礎,進行詳細的分析,同時通過對兩岸的科技手段的創新能力和文化底蘊發掘的創新能力,探討閩臺文創環境差異及其誘因。重點分析兩岸在人才交流培養、平臺共用互助以及政策支持共贏方面,建立合作機制。  第六章為全文結論,嘗試在「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大背景下,為「閩臺文化創意產業」找出更具體化、更深度化的合作機制和發展路徑,為閩臺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具體的建議和做法,以俾益相關課題研究。  文章整體通過理論研究——實例研究——方法研究的系統論述,以期為閩臺兩地文創產業研究

提供有益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