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特有 海洋生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台灣特有 海洋生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拓寫的 高雄屏東:海岸線與山景 和張崑雄的 看見台灣的海洋世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特有海洋生物 :: 全台ATM分佈網也說明:2015年3月26日—2014年,E.C.M.PARSONS等人選出海洋保育的71個問題(分成8大類),刊登在《生物保育期刊》,許多物種的消失已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以台灣為模式產地所命名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快樂遊 和文經社所出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生物研究所 陳義雄所指導 方威廷的 臺灣東北角瑪鋉溪之洄游型臺灣特有種臺灣吻鰕虎的生殖生物學與全粒線體基因研究 (2018),提出台灣特有 海洋生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生殖生物學、繁殖力、Rhinogobius、完整的基因組、系統發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生命科學系所 施習德所指導 李亦騏的 東沙島、小琉球、墾丁的皺紋陸寄居蟹 (Coenobita rugosus) 對貝殼之利用 (2017),提出因為有 皺紋陸寄居蟹、非洲大蝸牛、破碎抗力、東沙島、小琉球、後灣、殼利用、殼選擇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特有 海洋生物的解答。

最後網站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地球生態環境 - 科技大觀園則補充:為了保有這些高比率的台灣「特有」物種,並推動台灣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行政院 ... 開始有系統的進行海洋生物調查,1982年接下農委會櫻花鉤吻鮭保育計畫,研究生物資源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特有 海洋生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雄屏東:海岸線與山景

為了解決台灣特有 海洋生物的問題,作者林拓 這樣論述:

★ 台灣導遊最推薦的一套旅遊書! ★ 高雄、屏東一本包辦。 ★ 最多的私房景點,最完善的路線規劃! ★ 最佳旅遊、攝影、打卡工具書。 ★ 獨特設計捷運座標地圖讓你旅遊更便利。   最多的私房景點,最完善的路線規劃,讓你不錯失美景。   墾丁聞名中外,但你知道沿著海岸線繞一圈約有120公里,共有20多個景點?一天可暢遊三大洋(太平洋、巴士海峽、台灣海峽),並在太平洋觀賞日出美景,在台灣海下看夕陽美景?   駁二特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景點,但你知道還有一個絕密景點柴山祕境海灘?再往裡走還有柴山漁港,可到此吃海鮮、看夕陽?   你知道墾丁的新玩法是在高雄租車,一路從高雄經過東港、大鵬灣、枋寮到

墾丁,在東港、枋寮漁港買新鮮海鮮,晚上在墾丁住宿區烤肉和海鮮?   告訴你何時到景區可以看到最美風光、獨家報導汽車旅館傳說中的八爪椅、獨家揭穿墾丁水上活動陷阱、墾丁四大管制私房景點(龍坑、溪仔口、南仁湖、九棚草原)、高雄最美田園風光美濃中正湖、高雄最有人氣的瑞豐夜市、高雄最有人氣最大的景點——駁二藝術特區等,讓你一次看個夠,玩個過癮!   人文氣息的錫安山,在這裡可以真正體會到封閉式的社會生活型態,大孩小孩上課同一班,小小孩在樹下上課,大小孩爬到樹上這樣的畫面,與我們所認知的小孩,不是學校就是安親班迥然不同。把眾所皆知的名景點,與周邊的私房景點規畫出一條旅遊路線圖,在旅遊書中極為罕見,這便

是為什麼台灣導遊最推崇《高雄屏東海岸線與山景》的原因。作者40多年的旅遊經驗及具有方向感的本能,每個景點都是親身走過體驗過多次,並以規劃詳細的旅遊路線,方能編出這樣的旅遊聖經。除了是最佳旅遊書外,更是愛好攝影者、喜歡打卡者的必備寶典。 作者簡介 林拓   旅遊有二難:1. 不知當地有何漂亮景點、2. 知道景點所在不知如何搭車去。   筆者擁有有40年自助旅遊經驗,每個景點都親自跑過,寫下這套《台灣快樂遊》。因為親自跑過,所以能解決愛旅遊者的二難。同時也收錄台灣很多私房景點,並且規劃完整的路線圖,讓愛旅遊者不錯過美麗的景點,這就是眾多台灣導遊最推薦《台灣快樂遊》這套書的原因!

林拓帶你暢遊高屏的海岸線與美麗山景…002 高雄屏東海岸線與山景目錄…004 高雄小港機場國際線出境與入境…008 墾丁四大神秘景點高雄柴山二處秘境…010 高雄六大特色景區…012 台灣特有的汽車旅館文化…014 你也可以出版個人專書…018 省錢遊台灣5大秘招…022 林拓帶你豪遊台灣…024 台灣醫療、購屋旅遊…028 逗陣去旅遊路線45—高雄市的海岸風光—駁二特區一日遊…030 駁二特區第一站—真愛碼頭…32 駁二特區第二站—大義倉庫…36 駁二特區第三站—大勇倉庫…40 駁二特區第四站—香蕉碼頭…48 鼓山輪渡站…52 打狗英國領事館…56 西子灣風景區…62 西子灣海水

浴場…64 柴山祕境海灘(神秘景點)…68 柴山漁港…70 壽山情人觀景台…72 壽山動物園…74 逗陣去旅遊路線46—高雄市的海岸風光—旗津紅毛港一日遊…082 高雄燈塔…84 旗津砲台…88 旗津海產大街…92 旗后觀光市場(旗津海水浴場)…94 旗津彩虹教堂…96 旗津貝殼博物館…100 陽明高雄海洋探索館…104 紅毛港文化園區…112 集盒•KUBIC貨櫃園區…118 夢時代高雄之眼摩天輪…122 大魯閣草衙道…126 逗陣去旅遊路線47—高雄市區鳳山衛武營愛河一日遊…130 高雄愛河…132 天主教玫瑰聖母堂…138 捷運美麗島站…140 六合夜市…142 愛河之心(如意湖) …1

52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156 澄清湖風景區…162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168 鳳儀書院…172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176 逗陣去旅遊路線48—佛光山田寮月世界美濃中正湖二日遊…182 大樹舊鐵橋…184 高雄佛光山…188 旗山老街…202 美濃中正湖(中圳埤)…208 美濃中正湖到錫安山…216 錫安山…218 田寮月世界地景公園…224 瘦身洞、石母乳、一線天…230 岡山之眼…234 新太陽谷…238 烏山頂泥火山…242 新養女湖…244 太陽谷(燕巢月世界)…246 逗陣去旅遊路線49—左營蓮池潭、橋頭糖廠一日遊…248 左營鳳山舊城…250 蓮池潭風景區…254 橋頭糖廠藝術

村…260 高雄橋頭十鼓文創園區…266 瑞豐夜市…274 逗陣去旅遊路線 50—東港買海鮮+暢遊大鵬灣一日遊…280 東港--黑鮪魚…282 大鵬灣--嘉蓮社區濕地公園…286       大鵬灣--跨海大橋…290 大鵬灣--青洲遊憩區…292 大鵬灣--遊艇、濕地、大鵬灣國際賽車場…296 數百隻白鷺鷥棲息在林梢…298 逗陣去旅遊路線 51—屏東枋寮、墾丁秘境三日遊…300 枋寮鐵道藝術村(枋寮F3藝文特區) …302 枋寮漁港…306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310 萬里桐--潛水…324 關山夕照…330 紅柴坑--半潛水艇…334 白沙灣海灘…336 貓鼻頭…340 後壁湖遊艇碼頭…

344 南灣遊憩區…352 墾丁大街…356 墾丁海水浴場(大灣)…360 墾丁森林遊樂區…362 小灣海水浴場…370 船帆石…374 砂島貝殼砂展示館…378 鵝鑾鼻燈塔…380 臺灣最南點碑…386 龍坑(墾丁神秘景點)…388 龍磐公園…392 港口溪(漁村公園)…398 佳樂水風景區…402 溪仔口(墾丁神秘景點)…406 南仁湖(墾丁神秘景點)…414 鼻頭草原(墾丁神秘景點)…418 恆春出火…426 保力休閒農場(私密景點)…430

台灣特有 海洋生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紀實節目「地球的孤兒」,2021年推出全新紀錄片《台灣的精靈》系列,記錄台灣陸域、空域、海域數量最稀少、目擊率最低、拍攝難度最高的瀕危特有種:台灣草鴞、台灣白海豚,以及台灣穿山甲。

《台灣的精靈》系列,參與台灣保育界最艱辛的動物救援任務,以及最權威的科學調查計畫,並呈現台灣最多樣的地景環境以及特有生物,從不同的視角和觀點,從空中救援、海上調查到地底挖骨,全方位記錄台灣陸、海、空特有種的保育與復育。

節目團隊參與海保署白海豚海上族群調查計畫,拍攝到極為罕見的白海豚族群,深入探討海洋精靈消失的主因;此外,全程記錄長達56天、動員兩千人次,史上規模最大的小虎鯨救援行動;並隨研究團隊前往蘭嶼,挖掘深埋地底的抹香鯨幼體骨骸。節目亦記錄瓜頭鯨和藍鯨的擱淺悲劇,透過多種鯨豚的生死轉折和衝擊,帶觀眾看見海洋環境惡化的現況與問題。

標題設計: 黃一峯 李維娜
音樂提供:音韶文化
影像提供: 王建平 王浩文 李宗翰 張容嘉 蔡嘉陽
特別感謝:
海洋保育署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
台灣大學獸醫學系
中華鯨豚協會&志工
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的精靈 #地球的孤兒 #台灣白海豚 #白心儀 #台灣1001個故事 #海洋保育署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 #四草鯨豚搶救站 #台大獸醫系 #蘭嶼 #小虎鯨救援 #自然科學紀實節目

臺灣東北角瑪鋉溪之洄游型臺灣特有種臺灣吻鰕虎的生殖生物學與全粒線體基因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特有 海洋生物的問題,作者方威廷 這樣論述:

台灣吻鰕虎Rhinogobius formosanus Oshima,1919為台灣特有種淡水鰕虎,屬於降海洄游物種,在台灣北部分佈較窄,被列為近瀕危物種。本研究目的為調查台灣北部新北市瑪鋉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台灣吻鰕虎每月之生殖研究。本次實驗共調查到355隻台灣吻鰕虎,包括180隻雌魚和155隻雄魚。 雌魚的總長範圍為21.17至70.76毫米,雄魚的總長範圍為28.54至72.12毫米。雌性和雄性的性別比為1.16:1。根據GSI的每月變化,估計產卵季節發生在2月至4月。成熟雌魚的絕對孕卵數為806至2955,平均為1,489±468,隨著魚的長度和體重顯著增加。卵母細胞平

均大小為0.51mm。初次成熟時的雌魚長度為44.18mm,雄魚為47.48mm。長度 - 重量關係描述了這種鰕虎的生長模式是異速生長的。魚類粒線體基因對於了解它們的分子演化和系統發育關係非常重要。台灣吻鰕虎的完整粒線體基因組序列長度為16,502 bp,含有37個基因,其中22個tRNA,2個rRNA,13個PCG,一個複制起點(OL)和一個控制區域。DNA鹼基組成為A 26.2%、C 30.5%、T 25.6%、G 17.7%。依據完整的粒線體序列,利用最大似然和貝葉斯推斷方法構建演化樹。兩種樹狀拓撲都高度支持台灣吻鰕虎Rhinogobius formosanus和大吻鰕虎Rhinogob

ius brunneus之間的關係。

看見台灣的海洋世界

為了解決台灣特有 海洋生物的問題,作者張崑雄 這樣論述:

  看見台灣,就從海洋開始   台灣的陸地資源並不多,被稱為寶島的理由,其實正是因為它在海中,但這卻常被人忘記。早年因戒嚴跟海防,一般民眾不太可能去到海邊、親近海洋,更何況是認識海洋與愛上海洋了。   在中小學課本只有國立編譯館一種「部編本」的年代,小學三年級下學期的國語課本裡,「海底奇觀」與「拜訪張教授」這兩課,一篇選錄自他的這本書,一篇則是採訪他的新聞,成為這一世代台灣人認識海洋的啟蒙教材。   本書將台灣海洋與海邊的各種生物,分成三大單元:(一)海裡的各行各業(二)海裡的社會現象(三)海裡的自然現象,讓讀者能更認識我們最該熟悉卻又最陌生的海洋世界。   盼望藉這本書

讓大家認識海洋、認識海裡的魚,認識台灣的海洋資源,然後,再一起來保護台灣的海洋、保育海洋中的生物多樣性。 本書特色   國際知名的海洋學家,帶你潛入海中,認識一直圍繞與陪伴我們的水中朋友   你相信嗎?海裡有醫師、魔術師、模特兒、裝甲兵與砲兵   也有藝人、殺手,狩獵者、清道夫、密醫等各行各業   還有房東、房客、背包客、千面人等社會群像   金鼎、金馬與金穗三大獎作家,以科學角度與幽默筆觸   成為你悠游海底的最佳導覽,帶你體驗《海底總動員》   四面環海的台灣,要看見她,當然不能只從空中俯瞰,更不能只在陸上觀察。台灣位於全球最大的地歐亞陸塊和最大的海太平洋交接地帶,黑潮

帶來了世界一流的海洋資源,尤其是多樣生物性,這裡的魚類種類佔全球十分之一、鯨類四分之一、海龜二分之一……可惜大多數的台灣人並不知道。   更可惜的是,這個擁有一千多公里海岸線的島嶼,因為長期戒嚴與教科書裡的大陸意識形態,讓此地的民眾不知海、不親海,甚至害怕海。如今我們的海岸,多數已被堤防、消波塊、工業區、發電廠甚至垃圾場佔據了。   國際知名的海洋生態與漁業生物專家張崑雄,為了讓海洋子民的視野能真正擴及海洋,讓我們的思維不再受限於陸地,立志要經由簡明舉例、圖文並茂的解說,讓6歲以上閱讀程度的讀者,就能透過本書,從另一個角度看見台灣。

東沙島、小琉球、墾丁的皺紋陸寄居蟹 (Coenobita rugosus) 對貝殼之利用

為了解決台灣特有 海洋生物的問題,作者李亦騏 這樣論述:

陸寄居蟹 (Coenobita 屬) 在自然環境下最常使用蠑螺屬 (Turbo) 的殼, 然而東沙島的皺紋陸寄居蟹 (Coenobita rugosus Edwards, 1837) 卻較常使用外來種非洲大蝸牛 (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的殼, 且體型顯得比台灣其他地區的還大。小琉球為一珊瑚礁島, 島上有許多類似蠑螺的螺殼可供陸寄居蟹使用。墾丁後灣屬於珊瑚礁地形, 在後灣有保育志工釋放各種殼型的殼, 包括食用的鳳螺屬 (Babylonia) 空殼等。本研究藉由比較東沙、小琉球和後灣的非洲大蝸牛殼破碎抗力、皺紋陸寄居蟹大螯長高比、大螯對身體的異速成長、性成

熟體型、殼可用性、食性、抱卵量及皺紋陸寄居蟹的殼偏好, 來探討東沙島皺紋陸寄居蟹是否偏好使用非洲大蝸牛殼, 以及非洲大蝸牛殼是否影響其形態特徵與體型。殼破碎抗力檢測顯示, 相同大小的殼中, 東沙的蝸牛殼破碎抗力比小琉球和後灣大 (平均破碎抗力分別為 195 牛頓、179 牛頓、63 牛頓), 說明東沙島的非洲大蝸牛殼較硬, 推測較能抵抗捕食者的攻擊而較適合陸寄居蟹使用。三個地區的殼偏好實驗結果顯示, 在可選擇的情況下, 皺紋陸寄居蟹均偏好使用蠑螺殼 (偏好順序為蠑螺 > 鳳螺 > 非洲大蝸牛)。在大螯長高比和異速成長的分析中, 發現三個地區大螯和前盾長的成長均為等速成長, 顯示殼對皺紋陸寄居蟹

成長的影響有限。然而東沙有大螯形狀偏向長形及異速成長偏向負異速的趨勢, 而小琉球則有大螯形狀偏向圓形及異速成長偏向正異速的趨勢。此外, 藉由異速成長推估獲得的性成熟體型, 與實際採集到的抱卵體型差異較大 (前盾長分別為 8.2 mm 和 6.7 mm), 無法以此推估性成熟體型。殼可用性中, 發現小琉球和後灣均缺乏足夠大的蠑螺殼, 可使皺紋陸寄居蟹成長到大體型 (東沙陸寄居蟹最大樣本為前盾長 17.4 mm, 迴歸分析顯示其需要殼長 75.0 mm 的蠑螺殼)。最後, 胃磨及胃含物的分析, 發現三個地區的皺紋陸寄居蟹胃含物中, 以植物碎屑最多 (分別佔 85.67%、98.86%、97.53%

), 但是在胃含物中亦發現到動物碎屑。由於不同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不同, 因此無法單純以食用海草做為解釋東沙島皺紋陸寄居蟹體型較大的原因。總結來說, 東沙島皺紋陸寄居蟹可能因當地資源缺乏蠑螺殼, 且當地非洲大蝸牛殼的破碎抗力較高、殼體較大, 而經常使用非洲大蝸牛殼, 並得以成長至較大的體型。皺紋陸寄居蟹所背負的殼型, 對螯的形狀、異速成長、性成熟體型等形態特徵的影響方面, 在各項分析的測量結果中, 發現均無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