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季璇男朋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性別教育研究所 蔡麗玲所指導 林柔妤的 臺灣同志電影中的性別再現與性別平等教育意涵 (2020),提出吳季璇男朋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同志電影、同志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意識型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吳怡珍所指導 周千皓的 「身為一個腐女」:腐女的身份認同故事探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腐女、Boys’ Love、BL、認同、敘說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吳季璇男朋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吳季璇男朋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同志電影中的性別再現與性別平等教育意涵

為了解決吳季璇男朋友的問題,作者林柔妤 這樣論述:

性別平等教育的目標之一是認識同志及友善同志,因此臺灣的同志電影常被用來進行性別平等教育之教學。然而,同志電影是否一定符合性別平等教育之精神,可以毫無疑慮地直接使用呢?本研究從性別平等教育的視角出發,以《十七歲的天空》(2004)、《盛夏光年》(2006)、《刺青》(2007)、《女朋友。男朋友》(2012)、《滿月酒》(2015)及《誰先愛上他的》(2018)六部臺灣同志電影作為分析文本,以高中以上各級學校、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場合為適用對象,旨在探究臺灣同志電影在性別平等教育中的性別平等教育意涵及性別再現。本研究採用文本分析,拆解臺灣同志電影中的情節,藉此探討同志電影中具有的性別平等教育意義

之處,並進一步分析同志電影文本中的性別再現,以釐清臺灣同志電影中所呈現的性別樣貌。本研究發現,同志電影具有正面看見同志之意義。同志電影中角色魅力及引人入勝的情節,均蘊藏著豐富的性別訊息。舉凡人物的描繪、親密關係的建構、家庭關係的書寫、社會關係的描繪等等,都是可用以進行性別平等教育的素材。除了以同志議題結合情感教育及性教育的教學之外,同志電影亦能用來探討臺灣同志運動及同志公民權等性別平等教育的相關議題。但另一方面,本研究也發現,某些同志電影仍然可能藉由編排陽剛氣質與陰柔氣質的階序、呈現刻板化的女性形象,以及再製溫柔母親的樣貌、或展現了厭女的一面。同時,令人感動的溫情化結局也可能弱化同志處境或美化

其所面臨之衝突,進而淡化電影中對同志運動的訴求。因此,本研究認為,同志電影確實具有性別平等教育之價值,然而在觀看同志電影時,仍應持續留心性別刻板印象的再製及潛藏的性別意識型態。在進行性別平等教育時,需轉化其中的負面教材並適時地加以指正,才能藉由同志電影,達成性別平等教育欲消弭性別歧視、尊重性別差異之目標。

「身為一個腐女」:腐女的身份認同故事探究

為了解決吳季璇男朋友的問題,作者周千皓 這樣論述:

以描述男性間的愛戀為主軸的文本類型 Boys’ Love(簡稱 BL),是有一定受眾的次文化,近年更隨著相關媒體的風潮,以及網路紅人的帶動,越發躍上檯面,作為BL 的閱聽人,腐女一詞也逐漸為人所知。研究者對於腐女如何成為一個腐女?腐女身份帶來了哪些酸甜苦辣?腐女這個身份對腐女自身有何意義?等問題感到好奇。以此一問題意識為起點,本研究以敘說探究作為方法論,與三名腐女進行數次深度訪談,並透過故事文本,呈現其以腐女身份為主軸之生命故事,讓人得以理解腐女之身份認同軌跡、歷程中重要的人事物,乃至此身份的意義。研究結果先呈現三位受訪者個別敘說之故事,據以揭示每位腐女之獨特性與其所處脈絡。而後進行跨個案分

析和對話,發現腐女之身份認同歷程有十三個階段,並有七個重要因素,且對腐女而言,腐女身份皆已成為其人生的一部份。根據本研究結果,進而提出針對腐女、師長、助人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