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 枕 E 專家pt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床 枕 E 專家ptt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近藤麻理惠寫的 你值得每一天怦然心動的生活 和姬蓮恩.巴特勒的 社交零壓力:擺脫焦慮,重塑自信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床枕e專家E美枕"姐姐當家"錄影PART2 - YouTube也說明: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方智 和生智所出版 。

東吳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馬宗潔所指導 梁仲的 安置機構生輔員規範少年網路使用衝突之研究 (2021),提出床 枕 E 專家pt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安置機構、生輔員、網路規範、衝突。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新聞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李明哲所指導 曾鈺閔的 媒體如何再現「照顧悲劇」?─以《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敘事分析、框架理論、照顧悲劇、家庭照顧者的重點而找出了 床 枕 E 專家ptt的解答。

最後網站宜得利枕頭推薦ptt則補充:而市面上的床墊品項繁多,除了有老K、Sonmil乳膠達人ikea乳膠枕宜得利枕頭 ... 評價、枕頭保潔墊ptt、枕頭保潔墊優惠」聽更多專家或有經驗的前輩,貨比三家買了26.189.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床 枕 E 專家pt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你值得每一天怦然心動的生活

為了解決床 枕 E 專家ptt的問題,作者近藤麻理惠 這樣論述:

系列暢銷突破170萬本 真正的人生,從整理之後開始   全彩圖解典藏版‧適合天天執行的怦然心動居家魔法   超過百萬人,這樣改變了人生!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系列鼓勵上百萬讀者,運用心動就留下,不心動就丟棄的簡單辨別法,不僅整理房子,連工作、人生、感情生活……也都徹頭徹尾的改變了!   而本書,是要更進一步的告訴我們,如何在整理後的每一天都過著怦然心動的生活。   從具體的整理順序,到折疊衣服的方法,都以簡單易懂的全彩圖文解說,更能一窺這位堅持生活品質的日本新一代整理教主,如何徹底實現了她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請一起來親身體會,整理之後,你可以擁抱何等幸福的人生。

  ◎玄關是一個家的門面,也是最神聖的場所   ◎把客廳打造成「全家可以開心聊天的空間」   ◎廚房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讓「烹飪」變快樂   ◎勤於擦拭鞋底,好運就會降臨   ◎晚上睡前翻閱「怦然心動剪貼簿」   ◎按摩房子的「穴道」,讓家更健康   ◎盡情享受不方便的生活   ◎裝飾牆面,營造「理想風景」   ◎以擦地板取代冥想時間   ◎清潔劑的數量要減至最少   ◎睡衣要選擇棉質或絲質衣物   ◎每天清洗床單與枕頭套的舒暢感無與倫比 名人推薦   貴婦奈奈‧Phyllis‧曾寶儀  心動推薦 作者簡介 近藤麻理惠   整理諮詢顧問。將看不到地板的垃圾屋,整理成如飯店套房般清爽,擅長

施展戲劇性轉變的整理魔法,因此成為日本知名的「整理專家」。在一對一的專屬課程中,總計讓「學生們」丟掉超過一百萬件物品,成績斐然。從念幼稚園大班就開始閱讀《ESSE》及《Orange page》等主婦雜誌,熱愛打掃、整理、烹飪與裁縫等家事,小學六年都在享受「新娘課程」的樂趣。   國中三年級因閱讀暢銷書《丟棄的藝術》開竅,全心投入收納整理技巧的研究之中。大學二年級開始從事顧問服務,自創「麻理惠心動人生整理魔法」。「一旦學會就絕對不會再弄亂」的成效備受好評,在客戶口耳相傳之下打開知名度。專為女性開設的一對一課程大受歡迎,維持畢業生回流率零的優良成績。二○一一年出版的第一本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

法》創下百萬銷售佳績,並在二○一三年,由日本電視台改編成電視劇,邀請知名女星仲間由紀惠擔綱演出,再次掀起熱烈話題。   著有:《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實踐篇‧解惑篇》,此系列作品已暢銷突破170萬本。   ‧近藤麻理惠官方網站 konmari.com/   ‧麻理惠的整理課 konmari.okwave.jp/   ‧少女的整理收納課 ameblo.jp/konmari/ 譯者簡介 游韻馨   過去我從來沒想過整理可以幫助我們擁有怦然心動的人生,直到接觸了麻理惠的書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麼簡單!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必須成為那樣的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改變了我,也希望這一系列的書籍能讓更多人實現理想生活。   部落格:kaoruyu.pixnet.net/blog   e-mail:[email protected] 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003 推薦序  一直怦然心動,現在,永遠    貴婦奈奈      007 第1章 與自己對話      017 整理是否讓你心力交瘁?      018 你知道自己想整理的究竟是什麼嗎?      023 你希望如何度過早上起床到出門的這段時間?      028 晚上睡前你希望做什麼事?      032 如果夢想能成真,你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    

  037 你是否已經放棄追尋理想居家?      044 你預計什麼時候完成整理?      050 你決定從哪一天開始整理?      055 第2章 與你的家和物品對話      061 如果你的家有自己的個性,他會是個什麼樣的人?      062 你的物品是否多到無法呼吸?      065 到目前為止,你用得最久的物品是什麼?      068 最讓你愛不釋手的物品是什麼?      071 在過去的人生裡,是否遇過第一眼就讓自己怦然心動的物品?      075 第3章 想像理想居家      081 玄關是一個家的門面,也是最神聖的場所      082 把客廳打造成「全家

可以開心聊天的空間」      084 廚房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讓「烹飪」變快樂      086 工作室不能只追求實用性,玩心也很重要      088 臥室是療癒一整天的疲勞,為自己充電的基地      090 浴室絕對不放任何物品      092 隨心所欲整理廁所,讓人生更舒暢      094 第4章 享受整理節慶      097 1 一口氣在短時間內徹底完成整理      098 2 想像「理想生活」      099 3 掌握「哪些物品要留、哪些物品要丟」      100 4 以「拿在手裡是否能讓自己心動」為判斷標準      101 5 以正確順序按「物品分類」整理     

102 6 將「衣服」放在同一個地方,堆成一座小山      103 7 「書籍」不要翻閱,以觸摸來選擇      104 8 「文件」要全部丟掉      105 9 改掉不知道為什麼留著「小東西」的習慣      106 10 「紀念品」要留到最後再整理      107 11 物品要收在「固定位置」      108 第5章 全部折疊、直立收納      109 【T恤】折出「以衣身為中心的長方形」      112 【長袖上衣】袖子要對齊另一邊的側邊      114 【褲子】依褲長調整折疊次數      116 【裙子】將兩邊的三角形往內折成四方形      118 【洋裝】只要

折成基本的長方形就對了      120 【細肩帶背心】連同肩帶在內的衣身對折      122 【連帽外套】兜帽部分往衣身的方向折      124 【襪子與絲襪】絲襪要捲成海苔捲;襪子重疊折起即可      126 【胸罩與內褲】Bra要當VIP,內褲折得「小巧可愛」      128 【Bra Top胸罩衫】將衣服的部分收進罩杯裡      130 第6章 讓每天怦然心動的小習慣      133 勤於擦拭鞋底,好運就會降臨      134 玄關前的水泥地與神社鳥居同樣重要      138 晚上睡前翻閱「怦然心動剪貼簿」      142 按摩房子的「穴道」,讓家更健康     

146 盡情享受不方便的生活      151 裝飾牆面,營造「理想風景」      154 以擦地板取代冥想時間      158 清潔劑的數量要減至最少      162 大方穿著相同風格的衣服      165 睡衣要選擇棉質或絲質衣物      170 每天清洗床單與枕頭套的舒暢感無與倫比      174 內衣要注重「外觀的怦然心動度」      177 練習欣然接受贈禮      181 培養「努力十天」的新習慣      187 終章 在現有物品的圍繞下,過著怦然心動的每一天      191 結語 好好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197 推薦序 一直怦然心動,現在,永遠

  第一次看近藤麻理惠的書就讓我怦然心動至今,好喜歡她的浪漫和真心,好佩服她對環境的感知能力,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入微,看她的文字總是能被激勵、被療癒,往後的每一本怦然心動續集我都沒錯過,每一本每一本都讓我的心靈更堅定,生活更清澈。   跟麻理惠一樣,從國中時期就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的主婦魂。我熱愛整理,有些人抱怨被家務搞得筋疲力竭,我卻把家務當成獎勵犒賞自己。壓力大的時候更愛整理,一邊打掃一邊排解那些讓人裹足不前的情緒和關係,趁著身體勞動的時候讓頭腦徹底的放空,每次都會從整理中解套、找到靈感,神奇的是,屋子清爽,想法也變得樂觀,環境和心情的轉換馬上能讓人感到愉快,好像什麼都可以放手、什麼都可以

嘗試!這讓我對整理著迷不已。   可我卻從未想過:只留下讓自己心動的物品!當時這句話對我來說簡直是個閃電!震撼、照亮我的盲點。我老是留著一堆不心動卻覺得可能還有用的東西(嚇),覺察了問題就一定要改變,這模式千萬不能複製到其他的人、事上。兩年半前我認真照著書裡的腳步執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感謝不心動物品曾經的陪伴,爽快的跟緣分盡了的物品說掰掰,說做就做的馬上擺脫無法割捨的包袱,於是我的屋子變大,體重輕盈,家事變少,人生又進階了。   現在我正生活在被心動人事物包圍、每一天都充滿感謝和感動的日子裡。 每一本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都帶著讀者進入幸福世界,今年這本新書,麻理惠更細膩的分享她的生活細

節,完整的呈現她的Life style,讓讀者一窺她維持的生活(清潔)習慣,從早上的理想時光到晚上的睡前享受……統統揭露。麻理惠嚮往的生活也是我內心的渴望,看了停不住的點頭搗蒜,每天維持心動、幸福的習慣好重要!看完這本書,迫不急待的要開始持續一個幸福的新習慣:製作一本怦然心動的剪貼本(曾經做過)!我發現每個生活幸福的人都有一本這樣的剪貼本(近藤麻理惠、鄭多蓮、嗆口小辣椒,貴婦奈奈正式加入),拼貼著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靠近。 看完這本書,你一定可以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擁有讓自己怦然心動的每一天! 貴婦奈奈 前言 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整理不是單純整理家裡而已,   更有

改變人生的力量。   你覺得改變最多的是什麼?   有些人工作與戀愛如魚得水,   也有人決定步入禮堂,或是找到自己的夢想。   儘管整理有這麼多效果,   但最驚人的改變是,   它能讓你一天比一天更愛自己。   留下讓自己心動的物品,   丟掉不會讓自己心動的東西,在這樣的過程中   培養「選擇力」「決斷力」與「行動力」,   讓自己更有自信。   自己會對什麼感到心動?對什麼不會心動?   每天問自己這個問題,   就能發現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當一個人喜歡自己,   就會感到從容自在,   享受開心愉快的   每一天。 *想像理想居家玄關是一

個家的門面,也是最神聖的場所打開大門,心中便湧現出回家的安心感,一踏進玄關就想對自己的家說聲:「我回來了!」這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玄關。地面永遠保持潔淨,整齊排列著與家庭成員人數相符的鞋子,多出來的鞋子收在鞋櫃裡。空氣中有一股薰香或線香的淡淡香氣,地上鋪著玄關墊、旁邊裝飾著自己喜歡的畫、明信片與當季鮮花,一進家門就會看到令自己心動的物品。配合新年、萬聖節、聖誕節等節慶,點綴應景物品,享受四季更迭的自然流轉。有次我到客戶家中上課時,看到她家的玄關放著一個大型玻璃櫃,裡面是男主人親手做的大船模型;玻璃櫃的旁邊則擺著她親手做的應景花飾,完美的搭配令我印象深刻。由於他們的小孩已經長大搬出去住,夫妻兩人

便一點一滴地布置家中,如今他們每天都會跟自己的家打招呼。夫妻兩人面帶微笑地說:「每次從外面回來,一看到玄關就覺得很開心。」玄關是一個家的門面,也是最神聖的場所。基本上要以簡單裝飾為原則。把客廳打造成「全家可以開心聊天的空間」電視遙控器、報紙、看到一半的雜誌都有固定的收納位置,整個空間總是維持著乾淨整潔的模樣。在一角放著我最愛的觀葉植物,每次澆水就跟它說說話:「你今天還是這麼有精神。」「謝謝你讓家裡空氣這麼清新。」播放著喜歡的音樂,不用開電視一家人也能開心聊天。電視旁闢出一塊區域,擺上家人的照片,旁邊則裝飾著孩子親手做的作品,不時替換擺飾品,變換不同的居家風格。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客廳。有些人認

為「客廳是家裡最令自己怦然心動的地方」,我發現他們大多會在客廳窗邊放上以水晶或玻璃等材質製成,散發出閃亮光澤的擺設品。我曾在客戶家裡的客廳,發現一個相當漂亮的擺飾品,名為「彩虹製造機」。只要一照到太陽,下方的水晶就會旋轉,讓整個空間閃耀著七彩光芒,如夢似幻的場景讓我忍不住看到入迷。

安置機構生輔員規範少年網路使用衝突之研究

為了解決床 枕 E 專家ptt的問題,作者梁仲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安置機構生輔員規範少年使用網路之衝突,了解安置機構在制定網路規範的差異,並透過了解實務狀況,蒐集衝突的經驗,檢視其因應方式,以提出相關具體建議,來提升安置機構工作品質,並提供生輔員經驗分享。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收集,共邀請了8位安置機構生活輔導員進行訪談,將所獲得之訪談資料統整並加以分析後,得到以下結論與建議:一、 安置機構的網路使用規範差異  依據訪談資料,研究生發現五間機構的手機規範沒有一致性,像是年齡、獲得來源、討論規範或發表意見的形式等等。而對於電腦的規範機構較無制式規定,在實務上較會採取生輔員方便的模式。二、 生活輔導員之考量  作為和少

年相處密切的生輔員,能夠理解現在網路是如何影響到少年的生活,但同時也擔心少年面臨網路上的風險,會有很多面向的考量在他們的心中拉扯,正面的考量像是學業、獎勵性質、機構以外的同儕關係、從小學習控制、鷹架理論;負面的考量則有熬夜、情色資訊、暴力遊戲、網路交友、網路詐騙。三、 生活輔導員面臨之衝突與因應策略  即使以家人、師生關係相稱,生輔員跟少年仍易產生上對下管理。而本研究探討生輔員跟少年使用網路產生的衝突情形,像是遲交手機、藏匿備用機、少年不想被管控、內務還沒完成、少年渴望愛情;當面臨衝突狀況時,生輔員會用不同的方式去因應,比如與少年討論並制定規範、監督與巡視、機構同儕互相監督、生輔員軟硬兼施、

用網路管理網路。四、 生活輔導員面臨遠距教學之經驗  研究生發現,有些機構在疫情之前就準備好硬體設備,有些機構是花了一些時間才因應,少年在遠距教學的時候會聊天、上網,最常發生的衝突就是分心,生輔員會視情況、少年的特質來採用軟硬兼施、恩威並重的方式來因應。 基於上述的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從鷹架理論探討少年使用年齡下修,並適度限制瀏覽的內容;生輔員與工作夥伴的相互配合,討論好白臉黑臉的角色,就能讓主要負責照顧少年生活日常的生輔員降低和少年的衝突;對未來研究之建議,可從其他機構人員,比如少年、社工來進行主題探究,盼本研究可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依據。

社交零壓力:擺脫焦慮,重塑自信

為了解決床 枕 E 專家ptt的問題,作者姬蓮恩.巴特勒 這樣論述:

  Amazon UK 4.5顆星評價‧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好評‧   對於改變極有幫助的書籍   做你自己,再也不害怕別人的眼光   遇見了新朋友、換了新環境之後,你發現原本活潑外向的自己不見了,只想宅在家哪裡也不去,約了會、赴了約,總覺得自己很多餘,視線全放在如何逃離現場的路線上。   ◎如果你是這樣──   迴避任何大型的場合,尤其是人多的地方。   會想辦法做一些讓自己安心的事,只跟著你覺得安全的人進出。   害怕別人發現自己哪裡不夠好。   在每件事之前都預設立場,之後又不斷消耗自己、檢討自己。   腦海中常常浮現我「總是」那麼差勁、我「應該」沒辦法做好事情。  

 更重要的是,你發現別人都能安然自若的度過難關,自己卻像被遺棄在角落,做什麼都不對。   ◎你應該瞭解──   每個人都會經歷自己很愚蠢、很丟臉或是被批評的時刻,但當這一切阻礙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就是必須正視的問題了。   那麼,請幫助自己擺脫壓力……   姬蓮恩.巴特勒提供了大量真實的案例,讓讀者能夠輕鬆瞭解各種情況,並以實用又容易上手的方法,重拾你對自己的信心。   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解釋什麼是社交焦慮、害羞和社交焦慮有什麼不同、當社交焦慮發作時會是什麼樣子,以及這樣的問題究竟是從何而來,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這樣的情況。   ◎第二部分用實際的例子帶你一

步步辨認出自己的想法,改變行為,減少對自己的注意力,並且逐漸建立起信心。   ◎第三部分是你還可以進一步瞭解的領域,像是自我肯定、霸凌如何影響你,以及學習放鬆訓練。   ◎最後並提供空白表格,協助你記錄自己各種想法,並從中看到自己的改變。 名人推薦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許文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陳秀蓉   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  黃偉俐   ★我十年前就該讀這本書了!現在我要把它推薦給我所有的朋友──ILYA  SULEYMANOV(莫斯科)   ★對有這樣處境的人來說非常實用──villads(丹麥)   ★本書讓你從新的觀點看

待自己的問題,實際的一步步走向改變──John Pratt(倫敦)   ★有益於了解因害羞感到痛苦或有社交焦慮的人,他們怎麼想和怎麼感受──Mary Reynolds(美國) 作者簡介 姬蓮恩.巴特勒(Gillian Butler)   目前是英國心理學協會會員,也是英國認知治療學會的創始人之一,目前同時服務於英國全民醫療保健服務中心以及牛津大學認知治療中心。   姬蓮恩在十多年的臨床研究生涯中,於社交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症疾患在認知行為治療的發展與應用上,具有極卓越的貢獻。此外,更對於將認知行為治療應用在從創傷經驗中復原的兒童也充滿濃厚的興趣。   截至目前為止,姬蓮恩在

各類領域進行認知行為治療的實務應用上,不管在英國或是世界各地,已經舉辦過無數次的工作坊。不僅如此,姬蓮恩對能促進民眾心理健康的相關議題也有深入瞭解。   除身為本書的作者外,她同時也是《心智管理:心理健康自助手冊》、《心理學:初階入門介紹》的共同執筆作者。 譯者簡介 陳品皓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諮商組畢業。國家高考臨床心理師,長期從事社交焦慮與相關焦慮疾患之研究與治療。現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精神專科醫院臨床心理師、學校特約心理師及機關團體演講人。專長為心理評估、成人心理治療、焦慮症治療、兒童行為方案、親職教育、情緒管理等領域。   E-mail:power12h@h

otmail.com   FB:www.facebook.com/antisocialphobia   推薦序 害怕評價:社交焦慮的核心特性 許文耀    推薦序 讓自己重新站上舞台:社交焦慮者的自助手冊    陳秀蓉    推薦序 社交焦慮症:幫助他們克服內心深處無法克服的恐懼 黃偉俐    譯序 無法控制的焦慮感   前言 認知行為治療與社交焦慮   致謝   Part 1  認識社交焦慮 第1章  我有社交焦慮嗎?   找出問題所在/社交焦慮的症狀表現/如果有社交焦慮的問題,會……/社交焦慮的各種面貌/鎂光燈底下的人就不會感到焦慮嗎?/社交焦慮症有多普遍/世界

各地的社交焦慮 第2章  50%以上的人都會害羞   害羞大解密/害羞的症狀/害羞不見得就是內向/害羞的影響/充滿責難的想法/其實害羞還是有好處/害羞與魯莽/三分之二的日本人有害羞困擾/ 害羞的概念應用在社交焦慮上 第3章  一陷入思考,就是停不下來的焦慮   什麼是思考/注意什麼,心中就會有什麼/負向自動化思考/基本信念與假設/社交焦慮的心像:不斷驗證/心像會忠實反映價值觀 第4章  社交焦慮從哪來?   生物因子:天生而來/環境因子: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事/負面或創傷經驗/人生各個階段的課題/當下的壓力/交互作用/綜合評論 第5章  解讀社交焦慮:找出問題   社交焦慮的認

知模式/社交焦慮持續的主要過程/其他維持負向循環的例子/改變的主要方向 Part 2 克服社交焦慮 第6章  開始前的準備   自在做自己/確認你的目標/隨時掌握進度/用自己的步調嘗試新事物/有效及無效的問題因應方式/規劃無壓力的活動:均衡的概念/對付孤單或寂寞的首要方法/務必牢記的心法/常見的Q&A 第7章  改變你的思考模式   各種類型的想法/改變思考模式的策略/第一步:找出你在想什麼/第二步:找出替代性思考/綜合要領/用字卡記住新的思考方式 第8章  放膽去做,勇於犯錯   「改變行為」是什麼意思?/嘗試新行為:給自己的小型實驗/改變安全行為/勇於面對不再逃避/持續記錄

自己的小型實驗/我要學著把事情做對嗎?/常規之外,保持彈性/承擔風險並勇於犯錯/嘗試新行為的重點/如果做了反而讓我更焦慮怎麼辦? 第9章  降低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的影響/了解自我覺察的練習/降低自我覺察/學習控制注意力/善用觀察法:順從好奇心/自我覺察與安全行為的後記 第10章  建立信心   信心哪裡來/自信與信心一樣嗎?/用「貌似」的方式行動/找出成功經驗/ 潛在的信念與假設/改變潛在或暗中破壞的信念/尋找新資訊/建立更多正向信念/改變假設/字卡,幫助你記住重點 第11章  整合策略   克服社交焦慮的策略摘要/如何彈性搭配使用不同的策略?/牢記在心的原則/募集援助/常見

的困難 Part 3 更多選擇 第12章  邁向自我肯定   平衡順從與強勢/該改變的是你,不是別人/勇於說「不」/協商的相關技巧/面對棘手的時刻/尋找平衡點 第13章  被霸凌者的傷痕   霸凌:控制或排斥他人的企圖/霸凌的影響/受到霸凌不是你的錯/霸凌加害者的心態/克服霸凌帶來的後遺症/結論 第14章  放鬆訓練   放鬆訓練需要學習/第一步:預備/第二步:練習/第三步:應用/第四步:擴展 附錄  空白記錄表     推薦序一 害怕評價:社交焦慮的核心特性   我剛出道時,每逢對大眾演講,一定滿身大汗,會很在意聽眾的反應,若有人打瞌睡,心中會喚起一個聲音:「是

不是我講的不好?!」;幸好,我不會逃避,我並未因此拒絕演講,但我是有點社交焦慮。經過修正自己與對社交焦慮的了解及研究,我克服這些社交焦慮症狀。   是的,社交焦慮或害羞是可以修正與克服的。   於這十年間,我帶著自己的學生,進行社交焦慮的心理病理探討,並研發認知改變的方法與其效果探討。品皓就是這研究團隊之一。   目前我們的團隊發現,社交焦慮者的核心特性是「害怕評價」,他們不只在意他人的負向評價,也在意別人的正向評價。害怕負向評價是目前學者與實務者認為是社交焦慮者的核心特質,但是本研究團隊發現,害怕正向評價是區分社交焦慮與憂鬱的重要因子,亦即社交焦慮者具有害怕正向評價的特性,但憂鬱

者較不具此特性。   為何如此?社交焦慮者雖然與憂鬱者都具有自我聚焦(此書翻成自我覺察)的特性,亦即這些人於社交情境中,自動地將注意力投注在自己身體或心理的反應,而易於忽略外在互動訊息,再加上他們會偏誤性地將這些反應,解釋成不好或負向的意涵,且認為別人也可能這樣認為他是不好的,或他是表現不好的,因此就焦慮或憂鬱起來。不過,社交焦慮者對於正向評價訊息,會認為是別人對他有更高的要求,他認為他達不到這樣的要求,以至於往後的表現會不如別人的期待,因而害怕此種正向評價;對憂鬱者而言,他們在乎的是,此種正向評價會不會消失,而不是害怕。   本研究團隊認為認知偏誤是造成社交焦慮的主因,由於社交焦慮者

具有注意力與解釋的偏誤,使其面對社交情境時,容易有社交焦慮。這樣的特性意涵著,如果改善社交焦慮者的認知偏誤,就可以改善其症狀。   此書的理論基礎就是依據認知偏誤觀點,論述社交焦慮的成因以及改善的方式。它是一本自助式的認知改變技巧的書籍,這樣的走向是目前認知行為治療的推廣方向之一。它背後的哲學是,每個人面對自己的狀況,可以是理性的,可以是客觀的,只要個體清楚自己問題發生的原因,且積極面對,那其問題是可以突破的。再者,人之所以有情緒問題,乃肇因於對事情的看待與解釋,換句話說,換個角度想,另有一片天。由於認知行為治療者具有這樣的信念,因此他們的著書清楚,有結構,且易懂。   本研究團隊對於

社交焦慮的治療方式,基本上仍傾向認知行為治療。不過,考慮現代人非常的急切,常希望治療效果立即可現,因而不太願意依認知行為治療的練習作業,老老實實地進行。因此為了解決現代人的這種文明問題,本研究團隊正研發注意力偏誤與解釋性偏誤的改善方案,希望透過簡單的作業操作,就能對社交焦慮者的注意力偏誤與解釋性偏誤有所改善,且接續的認知行為治療能更有效的進行,並能改善其認知基模。   藉著此書,希望對那些具有社交焦慮或害羞的人,可以有些幫助。這畢竟也是本研究團隊的願望。 許文耀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推薦序二 讓自己重新站上舞台:社交焦慮者的自助手冊       以前在醫院精神科門診遇

見一位35歲的女性,她幫先生的公司擔任會計,她每次在客戶面前蓋章與簽名時都會感到極端的焦慮,包括心跳會加快、手會發抖、說不出話來,也覺得客戶會一直盯她看,自己一定會出糗,她深信客戶會覺得她很奇怪,事後更不斷猜測他們一定對自己有很負面的評價,但是她在鄰居或親戚面前並不會這樣,她不清楚自己到底怎麼回事。另一個例子是一位19歲大一女生,在高一出國留學,原來她吹的豎笛非常好,因此加入學校社團,可是一次演奏失常,影響學校代表隊的演出,自此她只要上台報告或表演都一再出現焦慮不安、緊張失常的狀況,這種情況使得她高中二、三年級變得擔心在人前困窘、不敢與人多說話、退縮、離開社團,還逃避許多上台報告的機會。直到回

台念大學,她仍明顯地覺察到自己努力地想避免與同學交往及上台等行為,甚至勉強進入教室都要選擇最角落不讓同學看到的位置,有一天她終於鼓起勇氣,找醫師想解決她社交焦慮的問題。這兩個案例前者是特定情境下的社交焦慮,後者屬於廣泛情境下的社交焦慮,他們的問題其實是可以調節的。   雖然,社交焦慮常開始於青年期,大約初發時期在13歲左右,但通常到職場或大學時期(18至29歲)才比較明顯被發現有此問題,人口群中流行率約為6.8%(Kessler, Chiu, et al., 2005)。這幾年學者已發展具有實證的治療方法,特別是認知行為(或團體)治療,此法能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減緩錯誤自動化知覺危險以及逃避社

交情境的問題,其追蹤五年仍有不錯的維持效果(如:Heimberg, Salzmzn, Holt, & Blendell, 1993; Clark, 2006)。   我想如果上述兩位個案在當時能看到《社交零壓力:擺脫焦慮,重塑自信》這本書,相信他們的社交焦慮問題會更快獲得幫助。本書作者姬蓮恩․巴特勒服務於英國全民醫療保健服務中心以及牛津大學認知治療中心,擁有十多年的臨床實務與研究資歷,尤其針對社交畏懼症以及廣泛性焦慮症疾患在認知行為治療的發展與應用具有卓越的成果,她將克服社交焦慮的有效方法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寫出,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而本書譯者陳品皓先生,他為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諮商組

碩士畢業,亦是國家高考臨床心理師,他長期從事社交焦慮與相關焦慮疾患之研究與治療,翻譯此書是最恰當的人選。因為國內完整介紹社交焦慮的書不多,本書為讀者揭開社交焦慮者的面紗,也提供有效的認知治療方法與程序來改善社交焦慮,它可以說是一本很棒的自助手冊。   這本書難能可貴的地方是兼顧知理與行易原則,這正如中國人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原則。本書共分為三大部分,作者先讓我們理解社交焦慮是怎麼回事,由哪些重要因素影響?這第一部分共分為五章:我有社交焦慮嗎、50%以上的人都會害羞、一陷入思考,就是停不下來的焦慮、社交焦慮從哪來、解讀社交焦慮:找出問題,上述五章解釋清楚,又有鮮明例子加以說明,對於本身有此

困擾或是周邊有認識的朋友有這方面的問題的讀者,都可以更理解社交焦慮究竟是怎麼回事。   第二部分作者提出如何幫助社交焦慮個案的認知治療方式,書中非常結構且有系統,一步一步介紹克服焦慮的方法,本部分包括:開始前的準備、改變你的思考模式、放膽去做,勇於犯錯、降低自我覺察、建立信心到整合策略綜合摘要,每章提供容易執行的一些建議,完整實用,而且在第七章開始都有親身實作的練習,這些練習搭配表格自我填寫與分析,之後再按照作者修正的做法進行調整,相信堅持力強的個人,可以愈來愈能減低過度注意、偏差認知與逃避社交的行為。     第三部分,則貼心地再補充其他選擇,包括:邁向自我肯定、被霸凌者的傷痕及放鬆

訓練。這是修正社交焦慮認知習慣後的大補湯或是升級版,提醒讀者在生活中若更能訓練自己勇於說不,找出協商合作的成功機轉與敢於面對批評,走出過去扭轉被霸凌的陰影與處境,更能放鬆培養彈性的身心靈,掌握全書相信社交焦慮者將能有機會重新站上舞台,做回生活中的主角。本書除了適用於想要認識或有社交焦慮問題的讀者,也很適合實務工作者像是醫師、護士、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遇見類似個案,可以提供他們作為自助閱讀的好書。 陳秀蓉 國立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臺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 推薦序三 社交焦慮症:幫助他們克服內心深處無法克服的恐懼   我是一個精神醫師,

但同時也是一個社交焦慮症患者,你相信嗎?很多認識我的人都覺得我在開玩笑,因為我總是讓人覺得能言善道,精於演講。   但是我小時候卻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小孩,印象最深刻的是不敢接電話。不知道電話是誰打來的,尤其是對著話筒講話,就會莫名地害怕。即使是熟人的聲音,聽起來也很奇怪,會因看不到對方的表情而焦慮。要是接到陌生人的電話那就更慘,害怕對方不知道會講些甚麼,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雖然那時還沒有詐騙集團。不僅講話結結巴巴,單單想到可能是陌生人的來電就超緊張,盡量讓家人去接。   我甚至不敢去雜貨店買東西!那還是柑仔店的時代,幫爸媽買東西是小孩最喜歡的任務。一來往往找來的零錢可以當報酬,二來還可玩撕

小紙牌或搓洞抽獎品的遊戲。但不知為什麼我就覺得看店的歐哩桑或歐巴桑很可怕,不敢跟他們講話,寧可把機會讓給弟弟。   發展心理學發現,青少年最重要的是同儕關係,一般提到是親密關係的需求。但這也意味著社交技巧的發展,還有如何融入一個團體的能力,最後則是學會團隊運作與如何領導。社交焦慮症患者在青少年這個階段往往是被動的,可以躲在書本與考試後面,台灣的父母大部分太在乎成績,甚至覺得足不出戶的小孩更有機會考上好學校。   所以在大學之前往往看不太出來有社交焦慮症,因為老師或同學不太會有異動,大家混熟了就不會緊張,也可以交到幾個朋友,除非被叫起來發言或上台報告。但是到了大學或開始工作,問題就會快速

浮現。包括交不到朋友,覺得疏離憂鬱,無法建立社交網絡,甚至成為失業的宅男宅女。   社交的能力其實是學校教不來的,我們是在不斷的人際互動中學會察言觀色,學會適當的談話技巧,最後再加上運用身體語言去強化溝通與親密互動,像是眼神的交流、擁抱。   社交焦慮症患者剛開始可以是一個很好的作業員、會計,學者。但是當他們被晉陞為主管,開始參與行政領導,這時問題便開始浮現。他們拙於管理屬下,在開會中也極為焦慮,表現大打折扣,職涯上就會遭逢困境。   對於兩性關係也是一大問題,尤其是往往需要扮演主動角色的男性。想想有兩個條件相似的男性,一個是害羞、木訥寡言,另一個則是活潑、談笑風生,一般女生會選哪

一個做朋友、先生。答案很清楚不是嗎?但這並不意味社交焦慮症女性患者就沒有兩性關係上的問題,往往她們容易在失戀後出現憂鬱症,難以進行有效的溝通,改善婚姻中出現的問題。   雖然我跟譯者品皓認識的時間並不長,但知道他長期關心社交焦慮症這個疾病,投入了很多的心力,也累積了很多的經驗。和其他一些精神疾病不同的是,往往藥物的效果比較有限,病患幾乎都需要認知行為治療的幫助,才能克服長年累積下來的社交恐懼。這本書有很好的理論與實作基礎,提供了心理治療與教育諮商工作者一個很好的架構。尤其建議學校中的輔導老師們多了解社交焦慮症,絕大多數的患者都默默在承受內心中無法克服的恐懼,需要你們的陽光去照亮他們心中陰暗

的角落。   現代社會的競爭非常激烈,年輕人的失業率屢創新高,更何況自動化趨勢更是必然,未來就業情況並不樂觀。而在台灣服務的要求極高,消費者的聲浪更是過度的高漲,這會造成社交焦慮症患者很大的壓力,以及就業的弱勢。大家注意到的是宅男宅女、網路成癮、低頭族、不婚族,啃老族,但經常潛藏背後的社交焦慮症卻被害羞、內向等形容詞一語帶過。他們需要幫忙自己,更需要專業的協助,才能戰勝那莫名的恐懼,迎接勝利的陽光。 黃偉俐 精神科專科醫師 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 譯序 無法控制的焦慮感   許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學生時期對上學或演講比賽這類公開的活動很抗拒,每天找盡各種理由推託,就是不想

出門上學。即使到了學校,也總是默默坐在角落,靜靜觀察同學,想要加入他們卻又害怕被拒絕。當被老師點名或上台回答問題時,心中總是特別焦躁不安,腦袋一片空白。發現自己只要跟不熟的人說話,便會緊張的舌頭打結、全身冒汗,一心一意只想趕快逃離那個環境,腦袋中冒出一堆自我詆毀的批評。又或者只要到一個陌生的新環境,便總是擺著一副苦瓜臉,眼睛不敢注視任何一個面向自己的人。   儘管隨著年紀的增長,大部分人可以逐漸擺脫這種面對人群就手足無措的困擾,坦然大方自然地面對群眾,但仍然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必須活在這種異常焦慮的陰影下。   在他人面前容易害羞,接觸人群就會感到極端焦慮;甚至只要想到必須在他人面前說話

、表演便驚慌失措的朋友們,很可能罹患了一種以焦慮為主的心理疾病,稱為「社交焦慮症」。許多人剛開始聽到這個名稱,第一個浮現的想法便是:「社交焦慮症?不就是比較害羞容易緊張而已嗎?難道比較害羞的人,有嚴重到要看醫生的地步?」社交焦慮到底是什麼?它跟害羞又有什麼關係?   近年在精神醫學、臨床心理病理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中,我們已經知道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同時在基因、大腦生化反應以及認知功能運作不良的焦慮型疾患,其中最典型的症狀,是當事人一旦進入社交場合中,便會出現無法控制的焦慮感、過度集中注意力監控自己、貶抑自己任何公開的表現,而且心中的焦慮感無法如正常人一般自然消退,繼而出現社交退縮,全面影響工作

、人際以及生活功能。   有些患者寧可終日待在家中也不願意外出與人互動,不少長期的社交焦慮患者甚至會出現嚴重的憂鬱情緒或藥酒癮問題。因此,我們了解社交焦慮症不僅對個人的身心會帶來損害,也會對生活與家人帶來廣泛的影響。   在美國,社交焦慮症是繼憂鬱症、酒癮後,全國第三大的心理疾患,依據官方統計,幾乎每八到十一個人之中,便有一人深受社交焦慮症所苦;在國內,非官方的醫學中心精神科門診統計顯示,高達將近一成的國、高中生有社交焦慮的煩惱,這數據顯示,國人對社交焦慮的重視與了解,已是刻不容緩的大眾心理健康議題。   譯者在進行碩士論文期間,訪談眾多此類困擾的受試者,發現社交焦慮的大學生,不管

在個人、課業、社團、同儕以及生涯規劃的品質上,皆出現廣泛而負面的障礙。   然而民眾多半因為缺乏對疾病的認識,輕忽當事人所承受的壓力,言談之間更不經意加劇了症狀的發展與干擾。而坊間針對社交焦慮的書目也尚付之闕如,讓有實際需求者難以掌握有效的求助管道。有鑑於此,譯者特別在國外眾多相關專業書籍中挑選本書進行中文翻譯以供讀者使用。   一來本書所依據的理論,是當前臨床心理界在社交焦慮症的主流思潮,擁有厚實的理論基礎以及豐沛的臨床研究支持,對於社交焦慮者的身心論述精闢而入理。再者,本書作者目前任職的英國牛津大學認知治療中心,擁有最前瞻先進的視野及思維,同時也是本書理論背景的發源地。   本

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社交焦慮及其相關概念,第二部分逐一說明克服社交焦慮的四個主要策略,第三部分則提供額外的技巧,協助讀者能更得心應手地應付眼前的社交困境。   本書不僅專為社交焦慮的朋友所設計,也非常適合親友中有此困擾的家屬、朋友閱讀,增進了解。盼望藉由此書的完成,對於常常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心生怯意而困擾不已的朋友,經由書中解說清楚的指引與建議逐步練習,帶來具體改善且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陳品皓 現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淡水長青精神專科醫院臨床心理師 前言 認知行為治療與社交焦慮   在過去二、三十年間,心理治療的領域出現了一些重大的變革。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

佛洛伊德以及他的弟子們,為心理治療帶來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精神分析師及精神動力治療學派也因此主宰心理治療的走向長達半世紀之久。精神分析學派強調長期的治療模式,療程是用來發掘深植於案主童年的個人議題,然而這樣的形式,通常也只有經濟能力許可的案主才能負擔長期的費用。而當時有一些提供健康服務的心理衛生人員,基於公民意識的立場,試圖修正這種治療的形式(比如改以短期治療或團體治療的形式),但由於治療的需求過於龐大因此影響了改革的效果,加上同時也有不少接受精神分析的案主堅稱,在治療中回溯個人發展史的確能帶來療效。因此,儘管短期治療或團體治療的形式有相當的效果,但基於上述原因,這些力求改革的治療師也因此對宣

傳新式療法感到意態闌 珊而趨於寂靜。   從50及60年代開始,基於對精神動力治療長期缺乏實徵證據的反動,一股結合諸多理論,統稱為「行為治療」的新技術型態開始萌芽茁壯。行為治療有兩個基本特徵:第一,它們的目標是透過對症狀的直接處理來移除症狀(如焦慮),而不是著墨於深埋在生命早期的問題起因;第二,認知行為治療與社交焦慮行為治療是一種技術,和實驗心理學家在研究室中,所發現的某些可測量的學習機制有關。更確切來說,行為取向的治療師堅信唯有透過技術的使用才能證明其價值,或者治療至少要透過某種可被客觀檢驗的形式進行。而在行為治療的應用中,針對焦慮疾患的治療技術被證實最有效果,尤其針對特定對象的畏懼症

(像是害怕動物或高度)以及懼曠症兩類,傳統的心理治療對它們完全起不了任何作用。   隨後,一股不滿行為治療取向的人道關懷思潮開始發展,這之中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也最為人詬病的是行為治療並不處理當事人的內在想法,然而這往往才是令當事人感到最難受的部分。在當時的社會氛圍與時空背景下,加上行為治療面對憂鬱症完全束手無策的不爭事實,在在凸顯了心理治療面臨大翻修的需求已迫在眉睫。60 年代晚期到 70 年代,一項針對憂鬱症的治療形式逐漸蓬勃發展,稱為「認知治療」。認知治療的創辦人是一位美國精神科醫師——亞倫.貝克(Aaron T. Beck)。他用來治療憂鬱症的模式,強調患者思考型態的重要性。貝克

帶來一種新型態的治療方式,對整個心理治療領域的進展帶來了劃時代的貢獻。現在,不僅僅是憂鬱症,任何其他形式的心理問題也都因為認知治療法而出現了一線曙光。   最近幾年,貝克的認知治療模式和早期行為學派所累積的實務技術及理論已融合為一體,成為我們所熟知的「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模式在現今心理治療的領域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主要原因有二:首先,經過長期嚴謹的科學檢驗,認知治療在憂鬱症的應用,已被證實具有顯著的療效。不僅被證實是憂鬱症最佳的正規療法(除了重度憂鬱症必須接受藥物治療以外),許多研究也指出,接受認知行為治療而緩解的憂鬱症患者,比起接受其他治療的患者(如抗憂鬱劑藥物治療)來說,症狀緩解

時間相對較久,也較晚復發。其次,許多不同的心理疾患都表現出特定的思考模式,而用認知行為治療來處理這類思考型態的效果非常好。因此,針對焦慮疾患的認知行為治療也被大量應用在臨床上,例如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疾患、特定對象畏懼及社交焦慮、強迫症及慮病症(健康焦慮疾患)等,或像是強迫性賭博行為、藥酒癮及暴食症、厭食症等飲食疾患。事實上,認知行為治療對特定的心理困擾能夠提供廣泛而具體的應用,並獲得良好的成效,像是能幫助自尊低落的案主或是出現婚姻危機的夫妻等等。   當前,正有高達10%的人們正受憂鬱症所苦,而超過10% 的民眾正面臨某種焦慮疾病的肆虐。也有許多人或許沒有上述問題,但卻有各式各樣的心理或個

人困擾。最重要的是,認知行為治療已被公認為當代有效的治療形式之一。但就算治療師們都已枕戈待旦,隨時可以提供必要的專業服務,我們還是面臨一個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接受治療的費用所費不貲,能夠提供治療的資源也並非隨手可得。   儘管透過當事人自我救助可以暫時舒緩資源不足的窘境,但通常人們紓解自己的方法,反而會讓原本的問題持續甚至更加嚴重,舉例來說:有懼曠症的人,自救的方法就是認知行為治療與社交焦慮前言 一直待在家裡不出門以免恐慌發作;暴食症患者則是拒絕任何疑似高熱量的食物等等。這些方法或許可以暫時化解一段立即的危機,但這麼做也只是把問題先擱置在一旁,對未來的適應完全無法提供任何實質的幫助。  

 所以,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雖然認知行為治療法已被證實有效,但它們卻不是唾手可得,而當人們想要試著透過自己的力量自救時,往往卻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近幾年來,認知行為學派的治療師們開始對這個現象試著做出某些嘗試與努力,他們依據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模式,針對特定的心理問題提出具體對應的處理規則與技巧,並製作成自助手冊。這些自助手冊將治療的概念予以具體的系統化呈現,讓患者能依照建議實際操作來克服自己的困擾。在專家們的嘗試下,認知行為治療技術的實用價值將能夠有更廣更深的基礎。   然而,自助手冊永遠無法取代正規的臨床心理師,仍有許多人需要有專業執照的臨床心理師提供更深入的協助,儘管認知行為治療獲得廣

大的迴響並累積了大量成功經驗,但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從中獲益,這些人需要尋求其他的治療方法。雖然有關自助手冊實際效用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但目前相關的研究多半指出許多人在使用自助手冊的過程中受益良多,並且能夠在沒有專業人員的從旁協助下克服自身的問題。   長年以來,許多人一直默默的忍受著心靈的苦痛,但資源並不會平白無故從天而降。有時候他們對於向外人袒露自己的問題感到羞恥與罪惡感,對這些朋友來說,認知行為自助手冊將會是他們邁向康復並展望明天的一線希望。 彼得.庫柏(Peter Cooper) 英國瑞丁大學

媒體如何再現「照顧悲劇」?─以《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為例

為了解決床 枕 E 專家ptt的問題,作者曾鈺閔 這樣論述:

我國自1980年代起發展長期照顧體系,將過往視為家務事的「家庭照顧」範圍納入國家課題,期望減緩國人長期照護壓力。然而,國內在日益完備的長照政策之下,卻仍見照顧者不堪照顧壓力而引發的「照顧悲劇」事件報導逐年增加。本研究分析《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自2005年至2020年之「照顧悲劇」報導,以敘事理論分析此類新聞報導,探究新聞媒體採用何種觀點「說故事」且敘事模式是否隨時間推演而有所變化?研究發現兩報在《長照法》於2015年立法通過後始有顯著變化,2003年甫進軍台灣的《蘋果日報》試圖普及照護常識,積極探究個案以理解其社會脈絡導致家庭照顧悲劇之關聯,但反觀《自由時報》作為本土報紙卻僅客觀陳述照顧

悲劇,僅限於當個「中立者」角色,缺少運用媒體力量減緩照顧悲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