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 知道自己近視 幾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怎麼 知道自己近視 幾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尚方寫的 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 和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的 請問長庚醫生:頭好體壯愛學習,學齡兒身心教養100+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視力0 4 是幾度 - 拜月老復合要帶什麼也說明:近視 度數幾度算高度近視? - 媽咪拜; 4.0的视力大概是多少度啊? - 百度知道; 0-9歲兒童視力發展全攻略!如何養出不近視孩子? |【Fun科學】如何自己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遊讀會 和親子天下所出版 。

最後網站你知道自己近視幾度嗎? 全台竟有7成民眾不知正確度數則補充:台灣每10人就有9人近視,近視人口比例高居世界第一,近視大於500度即為高度近視,而台灣高度近視人口超過10%,為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睛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怎麼 知道自己近視 幾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

為了解決怎麼 知道自己近視 幾度的問題,作者徐尚方 這樣論述:

  以最真誠的視角,深入菜鳥記者在新聞產業中體會到的現實衝擊。   ★「新聞產業不是你想像的那樣」,新時代媒體人邀請各位一同踏入破除黑暗與迷思的英雄之旅。   ★帶領社會大眾到第一線的「新聞產線」,解除對基層記者──「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誤解。   我希望能陪著你一起走這一段路,用我在媒體叢林裡找尋出路的生命體驗,真切地與你分享這一階段的生命經驗。——尚方   ※※※   播出後,我興沖沖把電視影片截圖分享給朋友們,但我在大陸求學時的台灣籍室友卻用苦笑表情對我說,她覺得讓北京同學看到會很丟臉,因為他們可能會想:「原來台灣的新聞就是這樣。」回憶在清華的「電視新聞製作課程」中,同

學們做出來的作業品質,讓我無言反駁。   沉浸於期待及興奮,她完成了職涯的第一則新聞,卻發現和過往所學如此矛盾。   我們從螢幕中看見自己的模樣,有時幾乎認不得。在昂貴的機器和播送平台的包裝下,我們的初心是什麼?仍如第一天踏進新聞台時,對於探索真相持有高度的激情?還是漸漸淪為新聞產品製造機--負責的新聞不管誰來報導都一樣,唸過的名字不一定能代表品質,不似權威醫師以自己的名字做為醫術保證。   在忙碌疲憊的生活中,她仍不斷的反思,並樂於分享從中獲得的一切。   那麼真相到底是甚麼呢?在電視台裡當然畫面會說話,但是我們放給觀眾看的畫面就像是一盞探照燈,更重要的是我們沒給觀眾看的。   她

不畏懼真相背後的陰影,誠懇的保持初衷,想告訴大眾最真實的面貌。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當我們打開電視,透過這小小螢幕播放的「現實」不再是被「篩選過」的片面資訊;不再是畫面中的人亂成一團、互相叫囂;新聞記者不再用臆測語言去包裝一則事件,以達到其他目的。   在離主播台僅有咫尺的那一刻,為了開拓更遠大的夢想,她選擇離開。   ※※※   她是徐尚方,是一名記者,也是個平凡人。   新聞為她帶來困難,也為她帶來成長,在電視台工作的七百三十天,即便流下淚水,她也不曾停歇,勇敢的邁出步伐,面對永不停歇的風暴,以身為媒體人的自己感到驕傲。   而今,她選擇回到學校,這座希望萌芽之地,是她在新聞

這一座大型黑森林中,能夠看見曙光的一道絕美之路,她期許自己引領每一位有志進入媒體界的學生,並守望他們。   ──「這個工作很辛苦,但也有它迷人之處。」   作者簡介 徐尚方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北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碩士,同時雙修Global Business Journalism(全球財經新聞)學位,主要專長領域為新媒體營銷傳播、跨文化傳播、公共演說、城市品牌、創意產業設計。   2年北京修讀研究所畢業後,回到台灣擔任中天產經生活記者,曾連線播報Fii掛牌上海A股等財經新聞,也跟著政治人物全台跑透透,報導議題多元、即時,屢獲電視台內收視率冠軍,並奪得台內年度新聞之星獎,

善於設計新聞畫面,播報風格活潑且平易近人。   創作題材多元,包含職涯、求學、城市品牌,著有文章〈讀中文系的我們,到底在怕什麼〉、〈我從不夢想安逸,就算前方黃沙滾滾〉,及學術文章〈台南老屋再利用發展城市文化〉刊登於《城市管理與科技》期刊(2017年04期)。   ●推薦序 ●人物介紹 ●自序 ●致謝 ●楔子 /第1章/終‧於始 華人普立茲星光大道 受訓一個月把你丟上線 小姐,沒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 /第2章/新聞界最狂的龍王 新聞之龍是怎樣養成的? 職場不是學校,長官不是老師 文字又哭哭了 /第3章/前仆後繼做新聞 上電視就是「名人」 從北京回台灣「做新聞」 前仆後繼

做新聞 /第4章/新聞像打怪,怎麼打怎麼怪 瘋狂新聞台 我是記者也是個平凡人 到青海和陸媒一起做新聞 /第5章/新聞屬高風險行業 公親變事主 記者到底要什麼? Promo算不算新聞 /第6章/我們與惡沒距離 記者觀落陰的本事 跟新官市長上演玩命關頭 /第7章/比扯鈴還扯的新聞 有梗沒梗都是新聞梗 新聞擂台 韓市長請吃拉麵 /第8章/我把酸民當喪屍 記者箭靶 見證新聞台轉型之路 /後記/去留肝膽兩崑崙 離開,或者繼續披星戴月 再度成為「一般觀眾」 記者行話你會多少?   推薦序 哈遠儀/中視新聞主播、中視《改變的起點》主持人   跟著尚方的文字,我彷彿又回到菜鳥時期孤立無援

的時刻,從頭體會記者生涯的酸甜苦辣。   記者是還原真實的使者,但真實真的存在嗎?在人人有權解讀的網路時代,理解新聞如何被產製,或許能開拓您「看新聞」的視角,但願犀利的眼光仍含著溫柔。 李錫錕/前台大政治系教授,講授「政治學」、「大眾傳播媒體與政治」等課程   作者徐尚方的書名《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其實道盡了不只是媒體界,而是企業界、政府界、文化界、學術界甚至是宗教界的現象。也就是說,眼見為憑(to see is to believe)固然很重要,但是常常看到的只是曝光(exposure),未必是真相(truth)。   真相為何這麼困難得知?尚方從她的新聞採訪經驗得知:資

訊(information)採集已經很困難,更困難的是資訊經過人的處理(所謂政治介入political intervention)成為曝光的資訊(所謂新聞news),此時的資訊和真理可能產生差距,變成非故意製造的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或故意製造的假資訊(disinformation),亦即美國川普總統所稱假新聞(Fake News)。   本書可以說是一個現代年輕人就業後的甘苦心路歷程。尚方透過多年的採訪經驗,帶我們進入複雜的真相探索的世界,不只可以提供有志新聞工作者參考,更可以讓一般人(尤其社會新鮮人)對就業環境的詭譎多變得到更深的瞭解與體會。   如何在錯誤或造假資訊

世界中尋找真相?多數人採取消極的態度隨波逐流,如同李白詩「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不關心也不相信能看到長安(真相)。尚方正好相反,她採取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積極態度,從「良心、勇氣、耐性」的至高點去撥雲見日,終究會見到太陽(真相)!這不也是美國普立茲新聞獎所鼓勵的精神嗎?   我肯定尚方這種態度,所以很樂意為她寫序,更樂意向大家推薦她的書! 葉海煙/國立成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曾幾何時,昔日的「無冕之王」,如今已然身份更迭,角色劇變!   曾幾何時,定頻定睛的收視,如今竟似浮光掠影,甚至只以「點閱」為樂!   曾幾何時,現代傳播媒體已幾乎向網路繳

了械,而讓小眾崛起,直播當道!   然而,無論如何,老兵不死,祇是凋零有期;而記者乃傳媒所一直倚重的「新聞老兵」,他應該不會無端退場,除非真相已經不再引人注目,新聞也竟短命如昨日黃花,只是一味地移往歷史荒蕪的背景而終銷聲匿跡。   此刻,眼前突然有光耀現,有影移動,一個矯健之身猛然而起,就在螢光幕前現身,就在攝影機下發聲──她以「菜鳥」之姿,恍若有「超能力」般騰空而起,以短短兩年的時間,費盡力氣,用盡腦汁,為新聞工作者本有的絢麗與榮光,以及所可能遭遇的困頓、所必須面對的黯黑,做了精到的註腳,做了燦然的寫照。   纔二十五歲的尚方,自成大和北京清華學習了掌握文字與影像的卓越能力之後,便一頭

栽入喧嘩的新聞現場,纔兩年的時間,就有了讓人刮目相看的表現;更難得的是她邊走邊看,邊做邊學,還手腦並用,靈思迸發,在如無頭蒼蠅般的奔走與衝撞之際,仍然好整以暇地紀錄下這兩年「華麗冒險」(尚方自況)的點點滴滴 ── 其中,有血有汗,有言有行,有情有義,有心有感,有聲又有影,有本又有據,而在跳動如珠璣的精美篇章裡,為當前台灣媒體的最前線,做了一次前所未見的掃描與速寫。   這本精緻小巧的書是如假包換的青春記者的隨身筆記,其中句句是實言,字字是真跡,恰恰和那神出鬼沒、買空賣空的假消息全然對反;而尚方在出入新聞叢林(尚方自喻)之後,竟然還能夠心平氣和地和我們閒話家常,她的專業已然教人敬重,她的涵養更

是讓人佩服,值得所有門裡門外的有心之人疼惜憐愛。   曾經在課堂裡和那青春的臉龐、那無邪的眼神、那動人的笑語直接地面對面,而且印象深刻,銘感在心,因此身為人師的筆者,此刻只盼望這一心嚮往有一天能夠步上華人普立茲星光大道的尚方,依然能夠心中有夢,且始終熱情不減,初心不退,縱然不能成為「新聞界最狂的獅子」,也絕不會變作一隻小病貓喵喵於眾聲喧嘩裡。   在此,謹邀請所有對台灣的媒體仍然不灰心不喪志不絕望的朋友們,一起來品味這本生動活潑的記者現形記,一起來欣賞一個初生之犢如何生猛地高高跳起,又緩緩落下,而悠然照落下的美麗身影。 許復/資深媒體人   願新一代新聞鐵娘子手持「尚方寶劍」幫助觀眾與

讀者撥雲見日。   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擇善固執的特質,猶如熾熱無比的「赤鐵」 ; 德國總理梅克爾沉著冷靜的一面,則更像冰凍千年的堅硬「冷鐵」。人如其名的尚方,就是一個綜合這兩種特質的女孩,面對赴湯蹈火的新聞任務從不畏懼、使命必達,而心中卻永遠實實在在地保有自己的初衷念想。   我所認識的尚方,不願妥協的不只是逐漸往畸形發展的傳媒環境、酸民的各種雜音,更還有這一個紛擾時代為年輕人寫下的種種考題 ; 而她靜下心來面對的,除了自己身為媒體人或KOL的定位,更還有自己為媒體產業、台灣以及這個時代創造什麼價值。   多年前,我還在香港的電視媒體任職,除了擔任採訪中心主管兼播新聞之外,在某個農曆過

年後竟接到來自高層的最新任務:「協助招聘台灣籍記者與主播。」究其原因,是因為「台灣特色」的新聞呈現方式/播報方式,能夠為觀眾帶來不同的趣味。   事實上,外媒管理層未必通透的是,台灣所謂的「媒體自由」,事實上早已經嚴重變形,錯綜複雜的政治惡鬥與商業利益,已讓不少媒體成為煽動民眾情緒、製造對立的源頭,而新聞工作的華麗外衣,更常常讓許多原來抱有理想的年輕人,常常在追逐時間的高壓與短暫的「成就感」中,逐漸忘了自己原有的初衷,接著就「變了質」。   尚方就是當時用心準備並成為最後一輪主播候選人的台灣年輕人之一。雖然最後她並未赴港發展,但我看到在往後多年她卻更精彩地用自己深厚的文學功底、社會科學家的

血液、以及思想家的細膩與媒體人的熱情,在兩岸發光散熱。   一面書寫這篇推薦序文的當下,我不禁回想起,大約數月前我們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相遇,她興奮地分享已確定與台灣遊讀合作出書的喜事。女孩的笑容依舊如平時的鏡頭上ㄧ樣甜美,但是比起過去又多了一份更強大的堅毅與柔韌,我當下就在心裡預言,她很快會在電視產業之外的地方綻放更多光彩。   此刻已然來到,而且只是起點而已。願尚方的新書《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就是一把尚方寶劍,說斬妖除魔太沈重了,但女孩善良、用心又帶點叛逆的起心動念,卻能揮去一片霧霾,幫助更多讀者、觀眾們能夠撥雲見日,與時代共進。 黃宗成/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校長   「花若

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徐尚方老師才華洋溢、創意無限,為台灣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北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及全球財經新聞雙碩士,主要專長領域為新媒體營銷傳播、跨文化傳播、公共演說、城市品牌、創意產業設計,因此被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網羅為管理學院Knowledge management(知識管理)課程授課教師,亦負責教務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重要業務,深受修課同學愛戴與工作同仁肯定。   本書《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可比擬為美國幽默大師及小說家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是徐尚方老師在本校教學與工作之餘,感受到畢業同學需要有一本有關於求職與就業歷程的勵志課外讀物,因此發表了這

本新書,記錄了大學畢業生在社會職場勇於任事、無懼艱難、使命必達的熱忱與衝勁。本書亦可比擬為英國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系列小說,描述記者是私家偵探與小說家的化身,處理事情要有靈感與創意,並要有生動活潑、思路流暢的文筆對社會大眾作有溫度的報導。   本書之出版對於台灣當下大學生與社會新鮮人,在讀書、求職與就業方面,都有相當之影響及貢獻,謹於書首以此文為序,表達恭賀與推薦之意。 鮪魚(劉俊佑)/生鮮時書主理人   流量是把雙面刃,當你身處聚光燈下,任何事都會被放大。   記者,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職業,大多數人談起他們,還是厭惡的心情多一點,像網路用語:「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就是一句會一秒惹怒記者朋友的話。   但記者之所以討論度高,也是因為每日新聞都會看到他們,他們是社會事件的轉接頭,手握極大的流量分配權。   流量就是話語權,在這個時代掌握話語權的人,總是讓人羨慕嫉妒恨。   因此,當記者在電視上不小心問了蠢問題,說錯了話,在每天被上司催稿,擔心「獨漏」新聞的壓力下做錯事,發生每個上班族都會犯的錯,更容易被攻擊。   流量是把雙面刃,當你身處聚光燈下,任何一件事情都會被徹底放大。   我大學唸大眾傳播系,除了自己跑過一兩年的校內電子報,受過新聞訓練,我的老師、同學和學長姐學弟妹,很多也都是新聞工作從業者,有記者、主播、編輯和媒體公關等等。   我對

記者比一般人熟悉不少,更能深刻體會,這職業的難處與痛苦,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有幾位記者朋友,但透過本書,透過作者用如臨現場的生動筆法,寫下記者的無奈,相信能增進你對這職業的瞭解。   有趣的是,因為作者在北京清華念過書,經歷過十分嚴謹的「新聞訓練」。   她曾為了一個新聞作業,在零下十幾度的寒冷天氣下,排隊買紀念幣,再到網路上購買紀念幣,將兩者拿去銀行鑑定,發現原來是銀行有內鬼,偷偷大量出貨給網路店家。   一個多月的辛苦努力,就為了一則新聞,一個作業,追蹤真相的戲劇過程與破案的痛快感,讓當時還是學生的她,對新聞產業心生嚮往。     等到自己開始跑新聞,第一則新聞卻是幫「蕭敬騰找

狗」的新聞,她將畫面傳給北京的朋友,卻被嘲笑:「這也算新聞?」   這有兩層諷刺,一層是職業的記者職涯,完全戳破學生時期的對記者的想像,但我想這就是產學差異,或許每個職業都會遇到。   另一層則是在言論比較自由的台灣,新聞卻是綜藝節目多過嚴肅新聞,作者也提及,自己有外國的朋友覺得台灣新聞太好看,好看到連來台灣玩,都在旅館看新聞。   除了在北京念書的背景,身為前線新聞工作者的她,更待過中天電視台,在選舉期間因為上意,報導過多則韓國瑜的新聞,這期間也讓她遭受許多鍵盤酸民的攻擊。   這時的她發現,許多明明是按照正常程序做出來的新聞,卻被鄉民攻擊的體無完膚,甚至連她自己的國小同學都加入撻伐

的戰場。   真相是什麼?真相其實藏在冰層之下,我們每個人只看見一小部分,就認為我們發現了真相,並且深信不已,甚至放棄和不同立場的人溝通。   而這也是我推薦你看這本書的原因,如果你對記者存在著無奈或是誤解,作者用730天的記者生涯,能夠讓你用從業者的角度,來理解新聞、理解真相。   更重要的是,本書可以讓你理解,雖然聚光燈放大了記者的曝光量,但記者跟你我一樣,都是為了理想、為了生計奮鬥的「普通人」。看世界不是只有一個角度,持續的溝通,相互理解,雖然不見得能讓我們掌握世界的全貌,但只要一直做下去,肯定能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劉人豪/頂呱呱餐飲集團--副總特助曁行銷部主管   記得大學

上公關實務課程時,一位公關業界資深的老師,在第一堂課,拿了一份當天的報紙,詢問全課堂同學,「你們知道這份報紙,有哪些地方是假的嗎?」   一如往常地,課堂上的同學們一片鴉雀無聲,包含我在內,一部分是我們確實不太清楚問題的答案,一部分是大學生確實都不太跟老師互動(咦?!離題)。   老師接著說:「跟你們說,這份報紙,除了日期以外,全部都是假的,或者說,可以是假的。」   那個時代背景,是12年前的一堂課,當然同學們對於這樣的開頭還非常不解,開始議論紛紛想要說哪些地方是真的,最後,新聞報導能被操作、廣告更是充滿操弄、美食報導可能是置入、甚至連電影時刻表的版面都可能被安排過。   壓垮駱駝的

最後一根稻草是,我原本站起來呈現戰勝的姿態想說出:「老師,除了日期,天氣也是正確的!」沒料到,報紙上寫著晴天,而教室外烏雲籠罩似乎要下雨了,於是我只能悻悻然坐下。老師接著更說:「抱歉,我忘了說,有時候日期可能也會印錯。」   那是我開始認識媒體的第一步,而後的日子裡,我無法確切地說,當年老師的那一段定論,是真,或是假。但確實的是,我們確實能夠接種媒體的力量,幫我們完成些事情。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來到電信三雄之一做公關,那時候開始跟媒體實際互動,才發現媒體記者跟企業公關是如此密切依存的關係,大概跟小丑魚與海草的關係類似,當時公關部門人很多,那也是後來我才意識到的龐大,每天前輩們的工作大概

就是跟記者聊天,真的是聊天的那種,但,也就是如此,我發現我們在競爭對手發出新聞稿的隔一秒大概就能收到新聞稿,也因此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反應,通知資費部門作出對應方案,並在中午就發出對應,在下午第一波的晚報先跟上,隔天的早報也會同步曝光,當年的電子媒體還沒這麼旺盛,報紙媒體的曝光依然是我們的成就與KPI,而企業公關也就這樣和媒體記者保持者,你好我好的友好關係。   近年常常聽網路上再說「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網路興盛,大家開始在網路上流傳那些新聞媒體的錯誤,比如採訪戴著眼鏡的小女孩問說「妳有沒有近視」或是採訪翻車的豬仔車問豬說「你為什麼跳車」這類的蠢問題,但是,長越大,認識越多記者之後,才發現能

當記者真的是不容易的事。   我認識的記者,大部分都是相當博學多聞的,各線路的記者有其各自的專業,並且是通透整個產業的,從大趨勢到小祕辛,都能侃侃而談,無論是充滿熱情抱負的小記者,到經驗豐富的老記者,各自都非常有故事,我心裡面,記者的工作是無時無刻的,因為我們永遠生活在資訊裡面,而任何的資訊都能成為記者取材的素材。   「記者的工作是迷人的,因為工作的內容就是不斷地接受訊息、梳理資料、總結歸納,長時間下來,就會成為一位博學而迷人的人類。」 賴正鎧/中天《神秘52區》記者,知名創作者Mr. 錯別字-啊閒   我哭,不是因為廁紙用完。   而是邊上廁所邊哭著看尚方寫的書!   我也是一位

記者,工作量大到壓縮了假日的時間,所以沒辦法一杯咖啡一個午後,坐在沙發上愜意看書;也因此一捲衛生紙一段破碎的時間,蹲在馬桶看書成了現在的習慣。   解釋了為什麼人在廁所裡看書,現在解釋為什麼哭!因為書裡的字句平實地捏緊了我的心臟,讓我頻頻拭淚點頭。   當媳婦看了《82年生的金智英》,會哭;當運動員看了《KANO》,會哭,那是因為他們懂說故事的人在表達什麼,這本書對記者來說,也會哭。   當尚方說到,趕不及做新聞又找不到採訪車夥伴又不給力時的無助;當尚方說到,長官高壓的斥責再踢入修帶輪迴的自我否定,這些都是當過記者才會知道,新聞下的畫面。   很多人都覺得記者像是專櫃裡的精品,卻不知轉

身回到公司後的我們,是燒到焦頭爛額被壓著頭擰的菸蒂。那為什麼還要作賤自己當記者,給長官罵給網友酸?那是因為……我不爆雷了請你自己看。   如果你對記者的工作憧憬、如果你常把「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打在網路留言、如果你好奇記者到底在幹什麼,你應該翻一翻,或許你不會跟我一樣看到哭,但書中某些段落一定會給你的觀念不小的震盪。   其實會邊看尚方邊流眼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之後也打算寫一本記者的書,結果現在被尚方搶先一步了……   我知道新聞要搶快,沒想到出書也是!真的沒尚方優秀,嘖…… 紅豆Q粉粿(周育信)/ETtoday新聞雲「鍵盤大檸檬」編輯   菜鳥記者必學關卡:無視「喪屍」般的

酸民。   進職場第一個「讓粿哭光一包衛生紙」的,不是被惡魔般的主管盯得滿頭包,我也沒被冷漠的同事排擠成邊緣人物,當然,更沒有電視劇情般的「潛規則」找上我;而是螢幕那端的……一般民眾。   不對,正確來說是,鍵盤酸民。   粿對於新聞的熱情,可以回溯至高二加入校刊社那一年,我可以自豪地說,堪比老虎伍茲之於高爾夫球,又或者音樂家朗朗之於鋼琴吧!當時我就深深察覺自己對文字的熱愛、對傳遞訊息給更多人的使命熱忱。   「我想當一個為弱勢發聲的人。」   「我想當一個把社會角落資訊傳遞到大世界的人。」   我在新聞系的面試官面前,也是如此自豪地說。然而,一切的美好情懷,在我進入職場,對「第一篇

完成的新聞」按下發布鍵後,重摔至谷底,那天我大哭,在辦公室裡,也在小小的租屋處裡,哭光了不只一包的衛生紙。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你這樣的爛妓者。」   「你媽知道你在當妓者嗎?」   「無腦記者!」   好多好多傷人又刺進我心的網友留言,在我所寫的新聞連結底下滾動著,我不斷重新檢視,想找出自己是否哪個段落、哪句話寫錯了,但找不著,最後坐我隔壁的前輩語氣平淡地給瞭解答,「因為你這篇牽涉到政治立場問題,一定會有相對的另一方一直來罵,就算你寫的沒有錯。」   最後,前輩還說,「你這個算還好啦!你怎麼哭成這樣。」當下我像被釋放般地呆坐著,淚眼汪汪地羨慕著前輩那副宛如「鋼鐵不壞之身」的堅強模樣

。   那時,我便看見了「酸民」的存在。   在同樣是記者的尚方書裡,不同於身為網路編輯/記者的我,她更是經常得走到戶外、站在人群第一線面對民眾的不滿和斥罵,我更佩服她的勇氣和耐心。   想知道被人們稱為「小時不讀書」的我們,如何練就「打怪、打喪屍」的能耐嗎?尚方的書裡,為此解開了謎團。 黃士修/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2018年發起以核養綠公投並擔任領銜人   2016年,唐納•川普贏得美國總統選舉,帶起假新聞(Fake News)和事實查核(Fact Check)的顯學。台灣大約從2018年起,也陸續出現許多事實查核單位。但是對於防堵「假新聞」與言論自由的取捨,我始終持保留態度。

  當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帶有政治立場和背後有資源支持,帶有「真實惡意」的職業人士,看似開放協作的機制掩蓋了機會成本的剝削。我當年就向幾位媒體界的友人預告:「有一天我們需要對事實查核做事實查核。」   在台灣,記者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卻得到「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罵名。社會大眾譴責媒體亂象,是否想過自己身為閱聽者的喜好,如何影響新聞產製的過程?   本書《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揭露了一部分的答案,你可以透過尚方的文字,瞭解她身為第一線記者跑新聞的經驗。當中有許多艱難與無奈,但只有體認到業界的生態,才能開始談什麼是媒體識讀。 Metta(許維真)/《自媒體百萬獲利法則》作者

  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被網路酸民「霸凌」以及她認識的朋友並未支持她的部分,因為類似的情緒感受我也曾經經歷過。   身為一個意外FB有藍勾勾常常被誤認為KOL的平凡人,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天天會遇到對妳滿懷惡意言語文字攻擊的人,特別是在妳看不到的地方,儘管我覺得他們所認為的我是平行時空,真實的我並非如此。   「很多人總是期待公眾人物或是KOL可以溫良恭儉讓回應自己很無禮的言行。」   這是我提過覺得當名人有名氣其實是CP值很低的一件事情之一。而且人性總是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希望的事情。   畢竟有權力或有專業你一定會有錢,但是名氣帶來的不一定是一定會有錢,更多的是對於女生的「妳應

該怎麼做」的人際剝削還有情緒勒索,但是為什麼我們「應該」要如此?   又到底什麼是「應該」?   而且在父權的社會下更別提仇女或是厭女情節還有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的狀況……我在自己的書中也曾經提過女生與男生在社會中遇到的問題與壓力不同之處。   同時我覺得在現在社會中,帶著正念溝通真的是一門藝術。特別是在於清楚自己溝通的過程中到底想要獲得的是什麼,畢竟我們無法要求陌生人理解自己,很多時候偏見也無法在短時間消除,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放下說服對方的情緒,好好的活在當下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珍惜自己愛的人。   也謝謝作者讓我們知道女性在傳統媒體領域中遇到的挑戰。 作者序   一個剛畢業初踏入社

會的新鮮人成為電視台的記者,外人看來從此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風光得很。但表面越是光鮮亮麗,背地裡其實更是酸苦;你很難想像一位鏡頭前樂呵呵又開懷說學逗唱的記者,前一晚可能會因為獨家難產而哭著熬夜工作到半夜。   每年8月一到菜鳥紛飛,各自落在不同處所開啟事業的旅程;然,有一群菜鳥——無論認真與否、聰明機伶與否還是學歷為何,只要他們一落腳,到了台北的這一間辦公室裡,就有著與其他行業菜鳥們截然不同的命運。分秒必爭、飛速穿梭於城市大街小巷,和資歷比他們年紀還多上許多的攝影大哥、大姊們一起並肩作戰,他們不但要佯裝是指路人,約好受訪者、安排好妥當採訪地點及拍攝畫面,必要時還得自己出鏡演繹一番。

  每天一上班,這群菜鳥就要跟上天賭運氣,因為他們的工作要完成,總靠天時、地利、人和,但就算這些通通不到位,也得費盡心機克服萬難,將每天午間新聞、晚間新聞準時送達新聞部編輯台。短短5分鐘,在他人眼裡就是零碎的、多餘的時間——即使是上班偷閒耗掉可能也無所謂;但對於這群忙碌的新鮮人而言,這五分鐘的差別就是新聞能不能趕上播出的關鍵!趕不上等於你前端作業是白忙一場,更重要的是——你給編輯台播什麼呢?   進入新聞台工作讓這群人有著不同身分,一躍而成半個公眾人物,作為數十萬觀眾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就算你是個20幾歲的小毛頭,也得擺起40歲大人的架子,時而圓滑、時而霸氣地壓著嗓子說話。   這一份工作

讓人每天腎上腺素飆高,我想到小時候的遊戲超級瑪莉——關關難過關關過,而且怪物只會越來越難搞。不過這兩年的歷練,在我事後回想起來,特別珍貴——給我一把掀開新聞潘朵拉寶盒的鑰匙。   當我們從螢幕中看見自己的模樣,有時幾乎認不得。在昂貴的機器和播送平台的包裝下,我們的初心是什麼?仍如第一天踏進新聞台時,對於探索真相持有高度的激情?還是漸漸淪為新聞產品製造機——負責的新聞不管誰來報導都一樣,唸過的名字不一定能代表品質,不似權威醫師以自己的名字做為醫術保證。   一如往常的台呼掛名成囫圇吞棗的流水帳,更詭異的是時至今日電視台所稱的「觀眾」到底為何人?是有知情權的社會大眾?是新聞產品消費者?還是與新

聞台站在同一陣線的「同溫層」盟友?這問題關係到我們做新聞給誰看、從何著手、角度怎麼切;當我想到這一層面時,我想我已失去了新聞工作倫理中該保持公正客觀的專業素養。   每天遇到的新聞議題使我感到惶恐、矛盾,腳下踩著的界線不斷被突破,難道藉此能說服大眾說——「這樣的勇敢是被視為傳統夕陽產業懂得改變、轉型、與時俱進嗎?」用「放棄公道」交換電視、平面新聞的未來,代價恐是持續惡化的媒體生態與偏頗的第四權。   作為一個公民與媒體從業人,我認為有義務將自己所見所聞做成紀錄,第一線帶讀者到「新聞產線」現場,力求解除社會大眾對於基層記者的誤解。如果本書還能起到一點正向作用,那便希望讀者能從中認識及瞭解一點

每日新聞取向背後的意義,在閱聽時得以明辨是非。   這本書還希望能起到另一點作用——無論你正在經歷第一份工作所帶來的震撼教育,抑或是在求學階段後期進入職場前的迷惘階段,我希望能陪著你一起走這一段路,用我在媒體叢林裡找尋出路的生命體驗,真切地與你分享這一階段的生命經驗。   我覺得在菜鳥進入職場的階段,就像是從小看過的英雄傳奇故事,你會遇到許多關卡,但卻不能夠退縮,這讓我想到:美國神話學者約瑟夫.坎伯在名著《千面英雄(TheHerowithaThousandFaces)》中,講述每一個人都有著英雄歷程,首先你必須從滋養你的溫室中出走,來到一座充滿危險的黑森林,在這森林中克服一切困難後,迎來勝

利的果實。如果你在進入黑森林前因為害怕而跑回家,那麼你永遠無法完成你的英雄歷程,並且無法取得勝利的果實。   從神話看我們的生命階段,溫室就像是養育我們的家,黑森林是社會、職場,勝利的果實我則解讀成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階的「自我實現」,所以想要成為夢想中的樣子,面對眼前艱辛而又艱難重重的旅程,我們必須義無反顧背起行囊啟程!   我選擇媒體這一條路,從赴陸讀書到回台灣在全時段新聞台當記者,將近兩千個日子,在這之中我經歷許多自己從小到大不曾想像過的事——穿著俐落女式西裝在星級飯店試完菜後,就躍上採訪車與最當紅的政治人物在高雄往北的高速公路上演出追車戲碼;或者,上午才聽辛苦的路邊菜販阿姨陳情

菜價讓她沒有活路,下午就到米其林摘星酒店大啖龍蝦料理,採訪主廚們的追星歷程。在工作中,我看見社會角落各行各業的人們用疲憊的、開心的、興奮的、傷心的、憤怒的或激動的表情向我們訴說他們的故事,把渴望社會聽眾能夠給予的回饋寄託在我筆下的文字。   有著一支麥克風和一台攝影機狐假虎威,我的生活隨著新聞工作豐富而多彩。不過每天為了幾分鐘的影片忙碌,經常趕得連飯都沒時間吃,所以前輩們總會交代菜鳥要隨身帶營養餅乾在身上,以免三餐不定時搞壞了腸胃。   除此之外,與辦公室白領族們一年四季都吹著恆溫空調不同,我們在酷熱的豔陽天跟著打選戰的政治人物東奔西跑;在颱風天風狂雨驟的凌晨,克服萬難去上班;在趕新聞的時

候,逼著採訪車司機大哥們超速飛奔在大街小巷……為了工作,我們甚至能夠將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辛苦的工作,並不總是有成就感伴隨,有些時候在鏡頭前,幾句本應該無傷大雅的話一講出去,竟會引起網友論戰甚至攻擊,在晚上回到家的寂靜時刻,強大的內心就是必須要培養的。   新聞為我帶來困難,也為我帶來成長,作為新世代的媒體人,我想要傳達我對於新聞的觀察及經驗;如果你願意,我希望能夠邀請你一起和我來一場英雄的歷程。   “Youweregiventhechoicebetweenwaranddishonour.Youchosedishonour,andyouwillhavewar.”(在戰爭和屈辱前,

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然得面對戰爭!)――WinstonChurchill溫斯頓‧邱吉爾   楔子 2020年1月11日是台灣的大日子--第15屆正副總統、第10屆立法委員及政黨票選舉。這一天,正是距離我20歲拿到選舉權後,七年來第一次行使這項權利。 一大早約莫才8點多,我和爸爸一起散步到了我曾就讀的國小,同時也是戶籍地分配的投票所,沿途有五間教室開放作為民眾投票處,我們是最裡頭的一間。在路過其他教室時,大排長龍的人群從教室內延伸至教室外走廊,並繼續一路排到走廊盡頭轉彎處的中庭。 最討厭排隊的爸爸一看到眼前的景象就對我說:「糟了,忘記把手機帶出來滑!」不過幸好待我們找到我們那一

區的投票所,排隊狀況不如其他教室誇張,等個十分鐘就順利完成程序了。 為什麼我七年來不投票,直到今天才拿著身分證執行權利呢?除了之前總是遇到出國、工作沒有及時回家投票之外,還有一種因為不知道要投誰就乾脆都別投的心態。直到這一次選舉,我真切地參與過、吶喊過,然後再跳出權力體制外成為一個觀眾,我看見這次政壇最詭譎的形式、媒體最瘋狂的傳播,而這些現象已無法再由我們過往的傳播學理論來解釋及看待,台灣也許進入了一個言論最自由,卻同時也最被輿論緊箍咒所牽制的奇妙地帶,新聞媒體儘管不能說是始作俑者,也絕不可能置身事外。 距離總統大選一年多以前,台灣政壇新星--韓國瑜崛起,一夕之間爆紅,我從一位生活線記者變為得

天天追著韓國瑜跑。不知從何時起,再也不必報生活線的獨家新聞議題了,只要和韓市長相關的,不管什麼芝麻蒜皮小事,都能是好題材。有時,我感到自己似乎有點「不務正業」了,我身為產經生活中心的組員,對於台灣哪家公司正面臨什麼危機、台灣股市概況等一概不知,倒是韓國瑜的家庭成員有誰、兒女分別讀什麼學校、他平時保養身體的撇步、與夫人的相處概況等瞭若指掌⋯⋯ 在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中,我像是一個激情的帶動者,鏡頭前與韓市長一同在十萬人群中大進場,當時的我也被這樣的氣氛感染,並全心全意相信這是一場有意義的革新戰役。在新聞課堂上,我知道客觀公正就應該是記者不變的信條;然而,當我到了造勢場,聽著上萬人齊聲唱著愛國歌

,心裡一股熱血如萬馬奔騰而出。此時,我只是一個有著記者身分的人,我也會被感動、也會被動搖。

怎麼 知道自己近視 幾度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是這次QnA的題目喔!

0:00 影片開始
0:47 為甚麼叫尼亞斯?
2:11 以前在哪裡打工過,現在是全職YT嗎
3:27 今年幾歲?
4:01 生日幾月幾號?
4:10 有沒有女友?
4:39 你的學歷?
5:12 亞斯異性緣好嗎?
5:45 起床第一件事情會做甚麼?
5:55 為何會想拍片?
6:16 為甚麼會玩FF?
7:14 為甚麼現在都用模擬器玩?
10:20 有沒有考慮拍攝Switch影片?
16:52 有懷疑過自己的未來嗎?
18:53 除了當YouTuber外都在做甚麼?
20:19 都自己一個人剪片嗎?
20:46 用甚麼牌耳機跟麥克風?
22:12 用甚麼軟體直播?
24:56 近視幾度?
25:08 以前常拍麥塊為甚麼現在很少拍?
26:53 頻道成立以來最困難的點是甚麼?
29:23 怎麼認識各種YouTuber的?
30:27 做YouTuber目標是甚麼?
32:26 做YouTuber需要具備甚麼條件?
35:40 做YouTuber該注意甚麼?
42:48 有沒有要拍多一點生活系列影片?
43:23 會罵髒話嗎?
45:28 考慮玩更多遊戲嗎?
46:17 以前成績怎麼樣?
47:18 最喜歡哪個YouTuber?
55:42 常拍片剪片已經很累,又被屁孩酸民嘴會不想玩遊戲了嗎?
57:30 甚麼時候會退休?
57:53 未來影片要走甚麼風格?
58:30 遇到酸民怎麼面對問題呢?
1:00:49 在音樂舞台表演要怎麼展現台風並減少出錯?
1:03:18 亞斯電腦配備?
1:03:43 對剛起步小YT有甚麼建議?
1:07:55 大陸朋友想問亞斯有沒有打算入駐B站?
1:09:12 20萬訂閱許個願望?
1:09:36 喜歡的食物跟飲料?
1:10:39 因小孩而知道你算是遊戲界的文青,有想要出唱片嗎?

-----------------影片資訊-----------------

#20萬訂閱 #尼亞斯 #QnA
#麥塊 #FreeFire

-----------------觀眾必看-----------------
尼亞斯直播頻道(通知幾乎不會出問題):
https://www.twitch.tv/studio_niaz
尼亞斯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CNiaz?fref=ts
尼亞斯翻唱頻道:
https://reurl.cc/YlDMxa

請問長庚醫生:頭好體壯愛學習,學齡兒身心教養100+

為了解決怎麼 知道自己近視 幾度的問題,作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 這樣論述: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X親子天下攜手策劃 由24個兒童內外次專科X45位權威醫師黃金陣容 量身解答孩子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大小困擾   著眼於現代父母遇到育兒難題時,通常會以「請問網路大神」為解方,《親子天下》與「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於2015年9月攜手合作,共同架設「請問醫生」線上諮詢平臺,讓家長心中千迴百轉的大小疑惑,獲得專業醫生最即時且可信的諮詢與解答。此平臺推出後,已突破百萬瀏覽頁次,更獲得眾多家長與網友的一致好評,長庚醫師們的專業解答不僅傳達許多重要的健康觀念,更釐清許多似是而非的常見迷思,幫助無數家長在專業醫生的協助下,安心陪伴孩子成長。   本套書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黃璟隆醫

師全新策劃,採分齡分冊,彙整家長最夯提問與最迫切的疑惑,由長庚醫療團隊共24個兒童內外次專科醫師撰寫而成,幫助家長從頭到腳了解孩子的身體系統,掌握孩子的日常照護與常見疾病對策。書中以Q&A方式呈現醫師專業建議,搭配清晰容易理解的圖示,將生冷的醫學知識圖像化;從跨科的角度思考問題,更能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迷思,見樹更見林!   《請問長庚醫生》,最輕鬆就能讀懂的Q&A輕百科,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健康學習書,獻給所有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的用心家長!   家有學齡兒,你是否正面臨以下困惑……   Q 如何判斷孩子得到腸病毒?流感和一般感冒有何不同?如何居家照護?   Q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用「補骨、轉

大人」的藥方,有效嗎?   Q 孩子常喊腳會痠痛,就是常聽到的「成長痛」?   Q 恆齒已經冒出來,但乳齒還沒掉,是否會導致恆齒長歪?   Q 學齡期孩子一定要睡午覺嗎?   Q 有散光與近視,需要一直點散瞳劑嗎?聽說打桌球可以預防近視,是真的嗎?   Q 為學齡期孩子選購書包,拖拉式或後背式較好?……   別擔心,本書為您完整解答寶寶從頭到腳、從生理到心理,各種成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疑惑。   ★若你對孩子的健康問題有任何疑慮,也歡迎前往全天候開放的「親子天下×長庚兒童醫學中心 請問醫生線上諮詢平臺」(www.parenting.com.tw/ask/doctor),由長庚兒科團隊醫師

提供專業、可信賴的解答。 本書5大特色   ●議題廣泛,內容實用,蒐羅孩子成長各階段的疑難雜症   一網打盡孩子從出生以來的大小問題:飲食營養、成長發育、睡眠困擾、常見疾病等,有效掌握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黃金關鍵期。   ●直切痛點,權威醫生為家長提供專業建議   搜羅家長最常見、在診間不知如何說、不方便說的提問,結合林口長庚醫院共24個兒童內、外次專科權威醫師,提供最權威可信的醫學知識及因應對策。   ● 從頭到腳,了解孩子的身體系統   孩子的身體結構、症狀皆與大人不同。本書完整介紹孩子不同身體系統的發展狀況與常見問題,提供家長一定要知道的身體衛教知識。   ● 特別企劃「跨科看問題

」專欄,見樹更見林   面對孩子的疾病,不僅要看部分,更要看整體,本書特地邀請專業醫師從整體角度分析問題,提供家長就醫時的參考。   ● 特別企劃「圖解身體」、「急症速解」、「請問醫生」,圖文並茂一目瞭然   運用圖解方式,提供家長最輕鬆易讀、最切中需求的醫學知識與解答。   作者簡介 黃璟隆/總策劃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等。   學經歷:長庚兒童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兒童風濕病學研究員、長庚紀念醫院兒科住院醫師、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學會理事長 林口長庚醫院醫學中心   全台灣醫學陣容最完整的兒童醫學中

心醫療團隊,共結合了24個兒童內、外次專科的醫學菁英,平日除了貢獻心力於兒童健康照護醫療外,並於2015年起與《親子天下》攜手合作,共同搭建「請問醫生」線上諮詢平台,從懷孕、新生兒到青少年發展,提供家有0~18歲孩子的家長,從頭到腳,包括身心疾病、健康維護與兒童成長發育等全方位諮詢。未來將持續透過各種與時俱進的方式,推廣有關兒童健康衛教活動與新知。   推薦序1  每個家庭必備的健康學習書 李石增 推薦序2  兒童是傳家寶,社會的資產,國家的未來 呂鴻基 推薦序3  因應時代的需求,善盡兒科醫師的社會責任 林其和 自  序    每一個大人都是兒童健康的守護者 黃璟隆 作

者群簡介 【圖解身體】學齡兒健康狀況的 8 大觀察重點 【找對科別】孩子不舒服時,該看哪一科? 【急症速解】學齡兒的3大急症對策:流感、腸病毒、肺炎 PART 1. 感染篇:感染疾病大作戰,病毒退散不要來 【01 學齡兒常見的感染性疾病】 孩子為什麼會發燒?發燒時需要退燒嗎? 如何判斷孩子得到腸病毒? 孩子得到腸病毒時該如何照顧? 學校和家庭該如何做,才能有效預防孩子得到腸病毒? 該怎麼增強孩子的抵抗力,減少感冒頻率? 每天補充維生素,可以預防感冒嗎? A 型、B 型流感和一般感冒有何不同?如何從症狀上做判斷? 扁桃腺炎是什麼?會傳染嗎?扁桃腺炎跟喉嚨發炎有什麼差別? 如何預防長水痘?長水

痘時居家如何照護? 孩子接種過水痘疫苗,為什麼還會長水痘呢? 孩子罹患急性腸胃炎,如何進行居家照護? PART 1. 發展篇:打造學齡兒的好腦力與好體力 【02 養出健康學齡兒的飲食守則】 學齡期兒童每日鈣質攝取量應為多少?如何促進鈣質的吸收? 孩子經常早餐沒胃口或錯過正餐時間後大量進食,對身體會造成哪些不良影響? 什麼是乳糜瀉?為何吃麵包也會拉肚子?無麩質飲食治療是否可信? 聽說孩子常吃甜食容易導致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真的嗎? 孩子很容易感冒生病,如果想提高免疫力,是否有推薦的食物或營養品? 需要給孩子食用表飛鳴或益生菌嗎?該如何選擇?如何觀察食用益生菌後的效果? 塑化劑對成長中的孩子有

哪些影響?能藉由哪些方式為孩子檢驗? 【03 讓孩子長得高、睡得好的必備心法】 我的孩子長不高,該怎麼辦?什麼情況下該帶孩子去看醫生? 想要孩子長得高,打生長激素或用「補骨、轉大人」的藥方有效嗎? 睡眠對孩子的重要性有哪些?學齡期孩子的睡眠時間多久才夠? 學齡期孩子一定要午睡嗎?午睡會不會影響晚上就寢的時間? 孩子常因叫不起床而遲到,如何養成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 孩子躺在床上經常翻來覆去睡不著,怎樣的程度才叫做失眠? 孩子偶爾會熬夜,導致隔天會賴床,如何幫孩子調整生理時鐘? 【04 讓學齡兒耳聰目明的照護重點】 孩子有一點鬥雞眼,長大後是否會恢復正常? 孩子經常揉眼睛導致睫毛倒插,有需要開

刀治療嗎? 孩子經檢查後發現有 100 度散光,請問散光需要治療嗎?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弱視與近視有何不同?弱視可以矯正嗎?平日在家可以透過何種方式鍛鍊孩子較弱的一眼? 聽說 6 歲以下兒童最好不宜戴太陽眼鏡,因為會影響其視覺發育, 甚至造成弱視,這種說法正確嗎? 國小階段的孩子可以配戴隱型眼鏡與瞳孔放大片嗎?會不會影響眼睛發育? 「滑世代」孩子長期使 3C 產品,會對眼睛造成什麼負面影響? 孩子多次感染中耳炎,會影響聽力嗎?為何會反覆發作呢? 感染了中耳炎,可以游泳嗎? 孩子最近常喊著出現耳鳴,但躺著休息一陣子又說沒事了,為什麼? 孩子很容易暈車,是身體哪一個部位有異常?孩子合適吃暈車藥嗎?

【05 牙齒與骨骼:孩子身體的重要梁柱】 如果父母將孩子的雙手同時往上拉,使其懸空,對孩子的手臂是否會有不良的影響? 如何幫學齡期孩子選購合適的書包?應選擇拖拉式或後背式呢? 孩子平常走站會駝背,經檢驗有脊椎側彎。以年齡來看,現在矯正適合嗎?還是要等長大呢? 孩子常在固定的時間喊腳會痠痛,是否是一般人說的「成長痛」? 孩子常喊膝蓋痛,小孩也會有風濕病?如何分辨風濕病與成長痛? 建議孩子一天該刷幾次牙?何時刷牙比較好?應及早讓孩子學習自己刷牙嗎? 牙齒塗氟的效用是什麼?如果已定期塗氟了,還需要吃氟錠嗎? 聽說乳牙遲早會換,蛀掉了也沒關係,這是真的嗎? 乳牙蛀牙嚴重的話,需不需要抽神經? 孩子

蛀牙了,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乖乖就醫不害怕? 倘若肉眼已見恆齒冒出來,但乳齒還沒掉,恆齒會長歪嗎? 矯正牙齒是愈早愈好嗎?何時開始矯正比較合適? 聽說後面臼齒的凹溝可以封填起來預防蛀牙,要怎麼做呢? PART 3. 健康篇:從頭到腳,認識孩子的身體系統與常見問題 【06 認識學齡兒的神經系統】 KEY WORDS:記憶力、專注力、妥瑞症、暈眩、頭痛 孩子經常忘東忘西,如何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孩子經常分心,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孩子會頻頻眨眼、擤鼻子、裝鬼臉,出現這些動作會是妥瑞症? 為什麼孩子會罹患妥瑞症?日常生活上該如何照顧? 孩子常說會頭暈,不知道是否是兒童暈眩症?如何改善頭暈狀況

? 為什麼孩子常會說頭痛?是不是壓力太大而造成? 孩童也會有偏頭痛嗎?聽說食物也會容易引起偏頭痛? 孩子常喊頭痛,何時需要就醫? 【跨科看問題】 孩子晚上睡覺時經常會有叫喊和睡不安穩的情況,怎麼辦? 【07 認識學齡兒的呼吸系統】 KEY WORDS:鼻竇炎、打鼾、流鼻血、鼻塞、胸悶、PM2.5 孩子的鼻涕有時黃有時綠,顏色代表什麼病徵呢?會有鼻竇炎嗎? 孩子平常愛用嘴巴呼吸,睡覺也常打鼾,是哪裡出了問題? 孩子為什麼會經常流鼻血,流鼻血時理想的處理方式為何? 孩子上學後常會感冒、鼻塞,導致張嘴呼吸,經醫師診視後認為是「鼻咽腺樣體增生」造成,究竟是哪裡出問題? 孩子只要躺下來睡覺,鼻塞會變得

特別明顯,是哪裡出問題了? 孩子時常說胸口悶悶、痛痛的,去心臟專科檢查卻說沒問題,究竟怎麼了? 當孩子的呼吸道有異物梗塞時,該如何處理? 什麼是 PM2.5?PM2.5懸浮微粒對孩子的身體可能造成哪些傷害? 若真的無法避免在外,戴口罩可以阻絕PM2.5嗎? 【08 認識學齡兒的免疫系統】 KEY WORDS:過敏體質、氣喘、過敏性鼻炎 孩子晚上睡覺時經常鼻塞,而且有熊貓眼,是過敏了嗎? 孩子感冒痊癒了,但仍然經常咳嗽,是感冒沒完全康復還是過敏? 過敏兒可以吃冰嗎? 過敏兒可以吹冷氣嗎?幾度比較適宜? 雞蛋、牛奶、海鮮、花生、有毛的水果等致敏食物,過敏兒都不能吃嗎? 過敏能不能治得好?是否有什

麼療法、保健食品能調整或改變過敏體質? 孩子因過敏症狀而使用類固醇藥物,長期使用會有副作用嗎? 氣喘病童可以運動嗎?要如何預防因運動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孩子晨間起床後或外出接觸到冷空氣,經常會有連續打噴嚏、噴出鼻涕的症狀,這是過敏嗎?若置之不理,可能會有併發症嗎? 孩子有異位性皮膚炎,將來也會過敏和氣喘嗎?該怎麼保養照顧? 【跨科看問題】 孩子經常眨眼睛、清喉嚨,究竟是過敏還是妥瑞症? 【09認識學齡兒的循環系統】 KEY WORDS:胸痛、心悸、先天性心臟病、川崎氏症、嗜中性白血球低下 哪些小兒疾病可能侵犯孩子的心臟? 孩子經常喊胸痛,跟心臟有關嗎? 聽說有心悸、心律失常或心慌的感受,可

能是心臟缺鈣。心臟也會缺鈣嗎? 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上學後可以進行體育運動嗎? 孩子小時候曾罹患川崎氏症,長大後還會復發嗎?需要做心臟方面的追蹤檢查嗎? 孩子的脖子出現一小球硬塊,壓了不會痛,很擔心會不會是長了壞東西? 孩子有「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症狀,請問如何改善? 【10認識學齡兒的消化系統】 KEY WORDS:腸胃吸收不良、脹氣、腹痛、便祕、腸胃炎型感冒 孩子吃得不少,卻始終瘦巴巴,是腸胃吸收不好嗎? 孩子為什麼會常脹氣?脹氣了不舒服時該如何處理? 學齡兒還會腸絞痛嗎?腹痛時,如何判斷是消化不良或腸胃感染? 孩子半夜肚子痛,可能是哪裡出問題了?該如何處理急性腹痛及後續照顧呢? 孩子

突然肚子痛,如何判斷是不是得了盲腸炎? 什麼是腸胃炎型感冒?究竟是得了腸胃炎還是罹患感冒? 孩子拉肚子時,喝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好嗎 ? 孩子排便困難,經常便祕,該怎麼辦才好 ? 觀察糞便的顏色可以反映出身體的狀況嗎? 【11認識學齡兒的內分泌系統】 KEY WORDS:骨齡、生長遲緩、生長激素、兒童肥胖 擔心孩子過於矮小,若去門診需要做哪些檢測? 什麼是骨齡?若孩子骨齡超前,需要擔心孩子性早熟嗎? 孩子小二就有胸部,會不會太早發育?孩子說胸部會痛,正常嗎? 什麼是性釋素刺激測驗?什麼情況下需要做這個檢查? 孩子才 6 歲就過度肥胖,該如何解決? 【跨科看問題】 孩子為什麼會生長遲緩?孩子生長遲

緩該看哪一科? 【12認識學齡兒的泌尿系統】 KEY WORDS:生長遲緩、泌尿道感染、電解質不平衡、孩子夜尿、血尿 孩子常會憋尿,導致泌尿道感染,如何預防?為何泌尿道會反覆感染? 孩子長得很瘦小,會是腎臟方面有問題嗎? 【跨科看問題】 孩子國小了還是會尿床,怎麼辦? 孩子在學校健康檢查有一項是潛血檢驗,潛血是什麼? 小男孩包皮過長,需要開刀處理嗎? 哪些情況下必須為孩子進行割包皮手術? 【13認識學齡兒的皮膚系統】 KEY WORDS:病毒疣、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蚊蟲叮咬、口角炎、痣、少年白 學齡期孩子常見的皮膚問題有哪些?一般會如何進行治療? 孩子為什麼會有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後會康復

嗎?要如何居家照護與預防? 為何孩子會突然出現蕁麻疹?是否是飲食導致?如何避免日後再次出疹? 孩子被蚊子叮咬後皮膚很誇張的紅腫,該如何處理?有哪些方式能為孩子有效止癢? 孩子經常會嘴脣破裂或嘴角兩邊反覆潰爛流血,是身體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孩子在學校有時會跌倒導致破皮流血,該如何治療才能避免留下疤痕? 孩子突然長出白髮,正常嗎?吃維他命能讓白髮轉為黑髮嗎? 為什麼孩子的臉上、手上不定時會長出平面咖啡色的痣?如何避免孩子長痣? 【跨科看問題】孩子常說身體會癢,外觀無紅腫也無疹,是皮膚問題還是過敏? PART 4. 心理與學習篇:適性而教,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14 探索學齡兒的心理世界】 孩子從

小就不吃奶嘴但愛吃大拇哥,是怎麼一回事?該如何改善? 孩子經常觸摸自己的生殖器,已經長達兩年的時間,該怎麼改善孩子的行為? 孩子非常愛生氣,有時會無理取鬧的耍脾氣或大聲尖叫,該怎麼引導孩子? 我家的孩子好像跟其他孩子不一樣,如何判斷是不是亞斯伯格症? 孩子進入幼兒園就讀後,幾乎天天都會哭,該如何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孩子有咬手指甲的習慣,是否呈現出某種心理問題?該如何改善? 孩子在學校被霸凌,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 【15學習起步走,快樂去上學】 什麼是感覺統合?對孩子有什麼重要性? 為什麼孩子 4 歲多了還會流口水? 對於學齡期孩子來說,需要多少運動量? 小孩有「臭乳呆」怎麼辦?何時需要接

受治療? 孩子已經上小學,口吃卻愈來愈嚴重,怎麼辦? 孩子幾歲適合學寫字?   推薦序1 每個家庭必備的健康學習書    身為腦神經外科醫師,我深知適性的早期教育對於寶寶發展的重要性,因為腦科學研究早已證實,孩子從出生到3歲是大腦發育最重要的關鍵期,當家長具備正確的教養及育兒觀念,以及與時俱進的健康醫療知識,不僅能順應孩子的發展階段,養出頭好壯壯、情緒穩定的寶寶,更能促進其日後各方面的發展與能力,為孩子的美好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然而放眼台灣社會對於兒童健康資訊,卻充斥著諸多迷思:皮紋檢測指紋能測出大腦發展?某些業者聲稱教具可以促進右腦或左腦開發等,父母在缺乏基本醫學常識與教養觀

念的情況下,常額外花費大筆的金錢,卻忽略從孩子最根本的生活作息、飲食營養以及疾病照護進行妥善照料,甚為可惜。現代父母經常一遇到育兒問題就上網找答案,在茫茫網海中,其實並不缺乏育兒及教養資訊,但父母真正需要的是值得信賴的諮詢對象,並以正確的育兒觀念,安心養育下一代。   當我知道「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與《親子天下》攜手合作,共同搭建了「請問醫生」線上諮詢服務平台時,我感到既欽佩又感動。欽佩的原因在於,此平台的成立目的在為現代父母面臨育兒難題時,提供最即時、最可信的諮詢服務;感動的原因在於,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結合了二十四個兒童次專科、共四十餘位的醫學菁英,利用平時繁忙的看診工作之餘,仍自

願且無酬提供貼心的線上諮詢服務。對於這個平台的發起者與諸位駐站醫師們,我個人著實寄上無比的敬意與謝意!   在《請問長庚醫生》這套書中,重新企劃整理「請問醫生」諮詢服務平台上網友最感困擾、孩子最常見的健康問題,完全以「現代父母的需求出發,全方位解答兒童健康問題」為目的而編寫。其中,總策畫更體貼的將整套書以分齡分冊方式,完整介紹從孩子出生到18歲,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中可能面對的大小問題,相當方便家長查詢,非常實用!更為難得的是,書中的文字雖然專業嚴謹,卻一點也不艱澀,除了運用簡單易懂的說明圖表介紹重要衛教知識,吸引目光的可愛插圖更增添了本書的親切感。這種體貼的、易懂的醫學書,能幫助讀者在最短的時

間內,吸收到最寶貴的衛教知識。   我衷心的推薦這套《請問長庚醫生》Q&A輕百科,期待這套書能成為每個家庭必備的醫療工具書,提供每位家長在照護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最貼心的支援力量。 文/ 李石增(長庚紀念醫院醫務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腦神經外科醫師) 推薦序2 兒童是傳家寶,社會的資產,國家的未來   2015年,台灣終於誕生了第一部由國人撰寫的育兒寶典《華人育兒百科》,該書是由現任衛生福利部部長林奏延醫師領銜策劃,由長庚兒科醫療團隊專業醫師聯合編撰,是一本特別針對華人體質與生活習慣編寫而成的育兒指南。其後,長庚醫療團隊與《親子天下》雜誌合作,共同搭建「請問醫生」線上健康諮詢平台,該平台結

合了超過40位兒童醫學菁英擔任駐站醫師,為所有面臨育兒困惑的父母,提供即時的線上回答服務。   如今,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的黃璟隆醫師,全新策劃這套《請問長庚醫生》,將網友最想知道、最感困惑的常見問題,以專業可信的文字,搭配豐富易懂的圖表,編寫成一套三冊的育兒套書,內容豐富,相當適合所有父母親及兒童照護者在親職教育上的參考。   兒童是父母的傳家寶,更是社會的資產與國家的未來。今天的兒童是明天的建設者,正因如此,兒童需要父母、社會和政府給予保護,提供食、衣、住、行、家庭、教育、醫療、福利及良好的環境等,讓所有兒童能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兒童期是人生歷程中的關鍵時刻,

可塑性最高,目前全世界的父母、社會及政府的心中,都把守護及促進兒童健康視為最重要的課題,孩子能健康幸福,長大成人才會對家庭及國家效勞。當今的台灣社會,少子化問題相當嚴重,如何提升兒童的醫療及健康水平加倍重要。   黃璟隆醫師多年來從事於兒童醫療及教學研究,成就斐然。他懷抱著醫師應自許為「兒童健康守護者」的信念,領導我國兒科醫學會,呼籲社會及政府重視兒童,提升我國兒童健康與福祉措施,現在又策劃編撰本書,令人敬佩。謹此為序。 文/呂鴻基(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理事長、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推薦序3 因應時代的需求,善盡兒科醫師的社會責任     照顧兒童健康是兒科醫師的基本職責,當孩子出

現任何健康問題,家長最方便、最可靠的諮詢對象一定是兒科醫師。隨著醫學的進步與疫苗的發展,以往兒童常見的急性傳染病和先天性疾病等已經不再是健康的主要威脅,於是家長對子女的關心逐漸擴大到兒童行為、發展、學習、心理等各個層面,兒科醫師在診間被問到的問題也愈來愈多樣化。   因應時代的需求,兒科醫師所扮演的角色在過去一、二十年間已經悄悄地由為兒童「治病」、「維護身體健康」的醫療者,轉變成更積極的「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守護者;兒科醫學的研究領域除了疾病外,與育兒相關的各種面向,包括:飲食、營養、睡眠、安全、生長、習慣等也愈來愈多。   身處資訊發達的時代,家長很容易取得各種育兒相關的知識,但家長

畢竟不是專家,如何在眾多的資訊中擷取正確、適用的部分是困難所在。兒科醫師既擁有家長的信賴,又掌握專業的育兒知識,絕對是家長遇到這些問題時最可靠的求助對象。   2015年,臺灣兒科醫學會黃璟隆理事長率領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的醫療團隊,成立了「請問醫生」線上諮詢服務平臺,為臺灣的父母提供各種兒童健康問題的解答。這個服務平臺總共結合二十四個次專科、四十幾位專家,同心協力的免費提供線上諮詢服務,這種回應家長需求的積極表現,非常值得喝采。   如今他們與《親子天下》出版社共同策劃,整理出這套《請問長庚醫生》,依照兒童的發展階段規劃為一套三冊,其中有將近一半的問題無關疾病,而是提供日常育兒的正確知識

及做法,相信家有0~18歲孩子的父母心中各種育兒困惑都能在書裡得到適當解答。   我個人認為長庚兒童醫療團隊於醫務繁忙之餘,主動提供線上諮詢服務平臺,因應時代的需求,善盡兒科醫師應擔當的社會責任,已樹立了醫界典範。很期待這套書的出版除了提供兒童照顧的正確資訊,更能激發臺灣的醫療體系正視社會大眾的需求,落實全人醫療照顧,以保障全民的身心健康。   文/ 林其和(臺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主任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 作者序 每一個大人都是兒童健康的守護者   三十年前,我還是一個新手兒科醫師,懷抱著滿腔熱情、鎮日學習兒科診療與研究。當時的我,經常透過平日兒童門診時,仔細觀察病

童與家長,始終不斷思考著:「如何能夠幫助家長早期發現孩子的健康問題?做為兒科醫師,如何能夠帶給孩子更美好的未來?」   我認為身為第一線守護孩子身心健康的兒科醫生,不能只是會治病,更應該進一步做「兒童健康的守護者」,積極進行預防性的家長衛教宣導,因為兒科醫師必須親身做衛教,才會知道一般家長生活中的疑惑與需求,進而教導他們應具備的基本醫學知識,陪伴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唯有如此,身為兒科醫師的角色才算成功。   我早年主要研究的領域是當時還稱不上顯學的AIR(免疫相關疾病),A代表Allergy(過敏),I代表Immunology(免疫),R代表Rheumatology(風濕);簡單

來說,是一種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是一種用肉眼看不到,卻對人體來說影響甚鉅的疾病。   近年來,隨著數位化時代的來臨,大家漸漸理解什麼是免疫相關疾病,而「請問網路大神」是現代父母遇到育兒難題時最主要的解方之一。根據我的觀察,相較於上一代的父母,現在的家長們雖然獲得醫學資訊的來源更迅速、更多元,但並未因而減少了育兒上的焦慮,因為網路內容謠言充斥,反而無法精準地判斷醫療知識與教養資訊的真偽。在門診時,我時常看到很多孩子吃了好多好多的藥、家長買了昂貴的補充營養品,卻無法對症下藥,讓孩子徒然吃了不少苦,又白白浪費金錢。   有鑑於此,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與臺灣在教育及教養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親子天下」雜誌攜手合作,於2015年,由現任衛生福利部部長林奏延醫師,領銜編撰國內第一部專為國人體質與生活習慣打造的全方位育兒巨著《華人育兒百科》,並共同搭建了「請問醫生」線上健康諮詢平臺,由各科駐站醫師即時線上回答父母遇到的兒童健康和教養問題。期待父母們都能在育兒百科及諮詢平臺的專業協助下,釐清健康迷思,解決育兒難題,更安心、更有智慧地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如今我們進一步將線上服務具體落實為《請問長庚醫生》這套出版品,希望透過文字出版的方式來貢獻社會,實踐衛教工作的理念。這套書共規劃為一套三冊,內容彙整了「請問醫生」平臺中網友最頻繁的提問、最迫切的疑惑,同時經過全新的企

劃與架構,再交由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二十四個次專科(subspecialty)權威醫師群精心撰文,以專業可信的文字內容,搭配有趣易懂的圖表知識,是一套相當實用、讀來絲毫無負擔的醫學輕百科。   本套書採分齡分冊,依照孩子的不同發展階段分為三本,分別是:0~2歲嬰幼兒、3~9歲學齡兒、10~18歲青春期孩子,每一冊書中的題目都是每個家庭中最常遇到的孩子健康問題,不僅囊括孩子的生活照護、病症介紹,更完整提供孩子從頭到腳的身體系統、從生理到心理的基本認識。我希望這套淺顯易懂、圖文並茂的醫學輕百科套書,能夠幫助所有家長培養必備的健康觀念,讓每一個孩子在父母的耐心守護下安心成長。   本套書得以

完成,首先要感謝四十多位醫師在辛苦看診之餘,仍貢獻心力埋首於書稿撰寫。其次要感謝幾位審閱者的大力協助,使得書籍內容能以最專業嚴謹的面貌呈現,審閱者分別為(依照姓氏首字筆劃排序):朱世明、江東和、江明洲、李立昂、林光麟、邱政洵、施一新、張嘉獻、趙舜卿、趙偉傑、蔡蔭玲、賴申豪、葉國偉、劉顥筌、羅福松、曾敏華、黃玉書、陳志榮、陳嘉玲等醫師。其中,特別感謝林光麟與葉國偉醫師的運籌帷幄,以及祕書胡家睿小姐的協助。若非大家眾志成城的貢獻心力,絕無法順利完成,謹此誌謝。   感謝《親子天下》何琦瑜執行長的全力支持,以及該團隊世耀、碧芳等優秀編輯群的協助,老朋友《康健》出版總編輯張曉卉小姐的一路相伴,都是這

套書能順利問世的重要助力,不勝感激。   孩子是造物者的奇異恩典,也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需要為人父母的細心呵護,需要兒科醫師能視病猶親,更期待國家與社會的整體護持,把每一個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來看待。然而令人難以想像的,在少子化的今天,社會中仍有許多兒童遭受家暴虐待,暗自在角落哭泣,亟待救援。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近年來兒虐問題日益嚴重,平均每30分鐘就有一個孩子受虐,受虐兒遭受身心上難以抹滅的傷害,更是嚴重的公共衛生與社會問題,非常需要社會大眾凝聚對兒童福祉的重視,一同思考解決問題的配套措施。   期許醫療體系除了提供良好的兒童醫療照護外,更要多一份關心孩子的心,共同守護臺灣兒少,給他們一個

安全健康的生長環境,呵護他們順遂成長。大家群策群力,攜手齊心為守護孩子的美好未來而努力。 文/ 黃璟隆(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