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意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意義意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娜恩‧雪柏德寫的 山之生:一段終生與山學習的生命旅程 和楊冰陽(AYAWAWA)的 別拿男人不當動物:用生物學×社會學×進化心理學,解開完美愛情的祕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意義とは - コトバンク也說明:精選版 日本国語大辞典 - 意義の用語解説 - 〘名〙① 言葉などの表現によってあらわされる意味、内容。※日本詩史(1771)一「雖二造語不一レ合、意義自全」② 言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經典文化 和今周刊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陳世明所指導 黃一中的 臺南市舊城歷史區域再生的參與式規劃與實踐-以社區及學校的參與操作經驗為例 (2020),提出意義意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歷史區域、文化資產再生、參與式規劃與實踐、在地參與、平台運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研究所 陳鼓應、蔡耀明所指導 洪嘉琳的 苦痛之意義及其反思:以《阿含經》與《莊子》為依據之哲學研究 (2009),提出因為有 苦、苦痛、阿含經、莊子、聖、俗的重點而找出了 意義意味的解答。

最後網站色彩象徵意義和世界各地顏色背後代表的意涵與文化則補充:色彩象徵意義| 色彩在設計上一向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且強烈的呈現出設計者所要傳達的情感與理念,於是在運用色彩前,你需要先了解到色彩象徵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意義意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山之生:一段終生與山學習的生命旅程

為了解決意義意味的問題,作者娜恩‧雪柏德 這樣論述:

  ★自然寫作名家 羅伯特‧麥克法倫 萬字導讀推薦   ★肖像印在英鎊上的蘇格蘭傳奇作家 娜恩‧雪柏德塵封30多年的傳世之作   ★台灣中文版首度引進,登山達人 詹偉雄、李美涼 特別推薦。   塵封30多年的自然文學經典,影響英國當代自然書寫之作,   長達數十年捕捉流水、霜雪、鹿鳴和光影變化的感官之旅,   登山不為攻頂寫紀錄,而是深入身體的學習探索。   【肖像登上英鎊的傳奇女子】   娜恩‧雪柏德在二戰時期就完成了這本關於自己長年與山共生的札記,卻因故將書稿塵封30年,1977出版後,被英國衛報推崇為有史以來最好的英國自然寫作。英國知名作家們艾莉‧史密斯、羅伯特‧麥克法倫、珍妮特

‧溫特森….等都陸續成為娜恩‧雪柏德最忠實的讀者。2016年,蘇格蘭銀行更將娜恩的肖像印在英鎊上,紀念這位思維不凡的傳奇女子。   【獻給山的頌歌】   寫詩也寫小說的娜恩‧雪柏德,在歐戰紛亂之際將自己投身山中,成了山的終身遊客,吃野果、飲河水,泡湖水游泳、在山腰入眠;清晨醒來覓食的鳥爪碰觸她赤裸的手臂;有時喚醒她的是野鹿吃草時的呼吸……   她寫山間河水――   河水清澈的程度難以言表。照在裸露的樺樹上、剛被大雨刷洗過的仲春陽光或許可以相比。但這種描述太感覺式了,河水只是單純的白,帶著天然的透明。它們的特質和圓潤、靜默一樣均源於自然,卻很難以純粹的狀態出現,一旦被發現,人便為之驚歎。

  她寫湖――   只有真正走進湖中才能發現湖水有多麼透亮,看進湖裡能更了解湖的特質。在水下看到的世界遠比透過空氣所見更清晰。我們繼續在明亮的水中行走,水面變得開闊起來;只要漂在水上或踏進水裡總會有這種感受。因此,湖看上去不再狹窄,我們距另一端似乎還很遠很遠。   她寫山岳光影――   有一次,我們在洛赫納加山(Lochnagar)看到晨光灑向凱恩戈姆山的畫面,滿山好似開遍李樹的藍色花朵。每一個陡坡、每一處溝壑都透出半透明的顏色,所有微小的細節都清晰可見。純淨明澈的陽光湧入每一個角落。然而當我們向南望去,不禁屏住了呼吸。整個世界都隱去了蹤跡。除了一望無際的雪堆,那裡一無所有。或許,那其

實是海?它發出微弱的白光,像海水拍打岩石一般沖刷著高高的山嶺,然後又像大多數海一樣在某座山前停下腳步。   她寫霧――   陽光穿透稀薄的霧氣,賦予大山脆弱、鬼魅般的美麗;不過,一旦霧氣漸濃,走起來就和盲行一樣糟糕,這陰森的氣氛裡有種隱密的刺激感,如果人沒走丟也許能獲得充分的滿足。辨明方向需要清醒的頭腦,還要會用手中的地圖和指南針;即使團隊中有人因驚慌失措想走往錯誤的道路,自己也要保持鎮定。   她寫鳥獸的敏捷――   猛禽、游隼、馬鹿、山兔,山中鳥獸的迅捷常常會攪動你的想像。它們之所以如此迅捷,是出於實際考量:這裡的食物短缺,只有那些能在廣闊天地間快速移動的動物,才有望倖存。而牠們的

移動速度所激起的漩渦和急流,事實上都出自山本身的需要。一舉一動中的優雅則並非必需,如果牠們在如箭一般俯衝時、在獸蹄和雙翼劃出抛物線的軌跡時呈現出了美感,都是源自對嚴格遵守了生命的功能――那就能印證山的本質。這種美並非出於偶然,而是一種必須。   她寫花――   這些有著天使般的花序、藏著惡魔般根莖的植物,牠們可是狡猾地熬過了整個冰河時期,而非一個冬季。   她寫那些山中的人們――   在這些山間的角落,滿足基本需求的方式依然緩慢、費力、因人而異。從井裡抽水,你和那一汪閃閃發光的井水之間沒有別的,甚至連個水泵都沒有;此外,你得從樹林裡收集樹枝,一一折斷,自己生火架壺,而所有這些簡單的行動

都能帶來深深的滿足感。不管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這些都是在觸摸生活,而你內心是懂的。   【透過身體認識山,認識自己】   冷靜精準的文字,分別描寫了她所踏入的高地、山谷、群山、水、雪霜、空氣與光、植物、鳥獸蟲和人類;把自然寫作融入私人自我的哲思,寫出她如何觀看、如何傾聽、如何觸摸和感受,乃至於--如何存在。從外而內,道盡生命本源。麥克法倫在導讀文中說:《山之生》他讀得次數越多,收穫就越多。他讀過十幾遍,每一次重讀都能發現新的視角。   全書12章中,雪柏德的敘述從岩石水空氣光線寫到植物與蟲鳥,最後才是人,她像山的忠貞守護者,守護的不是任何一種體系、程式、精神或者宗教信仰。書裡也沒有故作高深或

莊嚴的宣言,沒有道德規訓。她只是如實呈現山的原貌,不以知性掩蓋身體的感受性,把生命體驗的深度找回,她所提供的知識是非直線式的,充滿踏入山者對山林的敬意,對探索生命本源真正的尊重。 好評推薦   英國有史以來最好的一部自然寫作――《衛報》   這本書,改變了我對山的看法。――羅伯特‧麥克法倫(《故道》作者)   《山之生》之於蘇格蘭的重要性,就像《尤利西斯》之於都柏林,《戴洛維夫人》之於倫敦。書中凝視的山景細節,充滿熱情的生命哲思。——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作家   《山之生》是一次詩意的地理學探索,閱讀它……你會重新懂得閱讀為什麼這麼重要。——珍妮特

‧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作家   有如禪宗式的登山朝聖之旅,讀來充滿享受,寫法極具啟發性,融合了哲思和紀實報導,在作者筆下的山水,處處是生命力量。——艾莉‧史密斯(Ali Smith),作家   表面這本書只有一百多頁,事實它讀起來有一千多頁,因為你至少會讀十遍以上——而且,每一遍都有新收穫。——尼可拉斯‧拉札德(Nicholas Lezard),書評人  

意義意味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ホリエモンチャ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 http://goo.gl/xBEoj4

メルマガ「堀江貴文のブログでは言えない話」から大人気コーナーQ&Aが動画になりました!vol.163では「社会全体の仕組みについての質問です。社会全体を見ると、資本主義が流行ったり、時代によっては共産主義が流行ったりと仕組みは時代によって移っていると思っております。物を増やせばそれに比例して幸せが増えるような、物不足の時代では資本主義が最も確からしい形であったと思っております。しかしながら、今はものがあふれ、物を最大化させるよりは、どちらかといえば、「意義」「意味」みたいなものを求める流れが先進国では来ていると思います。堀江さんは一、資本主義という形は今後も続いていくと考えるか二、社会全体の幸せが最大化するにはどういった仕組みが確からしいかまた、それはなぜかの二点についてお伺いできればと思っております。よろしく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という質問。ホリエモンの回答はいかに!?

Youtubeホリエモンチャネルで採用しています質問はホリエモンのメールマガジン「堀江貴文のブログでは言えない話」のQ&Aコーナーからピックアップしています。
メールマガジンでは毎週、読者から寄せられる質問全てにホリエモンが答えてくれます。あなたの悩み・疑問をホリエモンにぶつけてみませんか?
■堀江貴文メールマガジンの登録はこちら!
http://horiemon.com/magazine/

臺南市舊城歷史區域再生的參與式規劃與實踐-以社區及學校的參與操作經驗為例

為了解決意義意味的問題,作者黃一中 這樣論述:

歷史區域再生是一個整體性的都市發展議題,面臨複雜且多樣的挑戰。隨著當代社會的大環境改變及都市空間變遷,場域內多數的歷史性元素及其周遭空間,因過去使用機能和定位已不再符合當下需求進而被忽視,部分甚至被視為影響都市發展之阻礙而移除。觀察近年來各類歷史區域再生計畫的堆動,多半為個單一業主導之硬體式保存,但似乎無法有效帶動在地生活者與周邊歷史場域產生新的連結,且一直圍繞在易處理的公有用地或古蹟周邊的導覽設施改善、反覆施作,其面臨:(1)歷史場域的當代意涵再生困難,與當代社會關係脫結;(2)單點式保存偏重文化觀光化的硬體需求,忽視場域周邊之生活關係,無法引發在地集體認同或共鳴;(3)大範圍的重建式更新

使得過去保有的街廓紋理抹滅及場所感消逝;(4)單一組織自力執行再生工作困難,缺乏協力機制等課題。 檢視歷史區域內部的生活環境,其涵括多樣不同層次的元素、細膩且豐富,尤其是大範圍的舊市區中心,除了已被指認的古蹟、歷史建築等元素外,更廣泛涉與日常生活層面息息相關的巷弄場域與都市紋理關係。國際文獻強調,文化資產的意義是隨著當下生活者的創造力與活動持續進行,又「空間」與「人」的關係再建構是其重要的關鍵。不同時間和空間有著不同的解讀意義,意味著透過在地參與的形式,是能於過程中賦予新的生活使用內涵和空間意涵。近年來,臺南市舊城區開始著手相關區域型整合計畫、都市更新規劃及街廓駐地,企圖用平台運作模式,

牽引在地團體互動,亦嘗試對應不同類型場域,媒合周邊在地組織互動,就歷史區域的再生操作實驗各種可能的解決對策。 本研究藉由參與區域型環境再生計畫、都市更新規劃及社區駐地工作等操作,透過不同區域層級之參與者對象和環境背景,一步步剖析臺南市舊城歷史區域軟硬體環境整備之要件。過程中,致力扮演觀察紀錄、專案規劃設計、駐地媒合協力之角色,找出能啟動歷史區域再生的關鍵,其歸納之重點包括:(1)搭接不同層級場域中能持續研議地區軟硬體發展的參與平台,牽引各類型在地組織能持續交流、對話自身相關的環境營造議題,形成能凝聚彼此共識的互信關係;(2)建置據點式駐地工作,連結在地公/私有網絡,牽引周邊居民集體關心自

身周邊環境,進一步媒合促成歷史區域內原本不易處理之環境整備,轉化成供給居民活動使用可能;(3)回歸在地互動主體的文化資產關係再生,從生活者集體參與的活動過程中醞釀看法,賦予區域內老街巷弄、古蹟本體及周邊場域新的空間內涵及機能,找出能連結在地常態使用,更積極、貼近居民日常之可及性。 以上述觀點,進一步作為牽動人與空間關係再生之活動支持性及空間支持性,同時在軟體與硬體的交替循環營造下,形成能因應在地公共發展需求、融入周邊文化脈絡共構的平台運作機制,展現由在地組織、社區、學校參與共作的實驗性態度。本研究觀察,透過參與式規劃與實踐之關連性作為,持續整合各種歷史性元素和在地生活者的關係重構,有潛力

讓各層級的歷史場域在保全既有文化脈絡的前提下呈現新的樣貌,並體現在地豐富的生活文化涵構及包容性,成為延續文化發展之能量。關鍵詞:歷史區域、文化資產再生、參與式規劃與實踐、在地參與、平台運作

別拿男人不當動物:用生物學×社會學×進化心理學,解開完美愛情的祕密

為了解決意義意味的問題,作者楊冰陽(AYAWAWA) 這樣論述:

  相遇是運氣,相愛靠實力!   一本全面剖析兩性關係的戀愛講義。   詳解潛藏於基因中的擇偶策略,   以理性化解戀愛及婚姻的現實焦慮。   未讀此書,別說妳懂男人、懂戀愛、懂婚姻!   讓達爾文教妳攻敵必克的戀愛基因進化論   致還懷著少女心的妳──   妳以為愛情是命中注定,   殊不知處處充滿基因演化的痕跡,   打開本書,補修偶像劇和情歌沒教的理性學分。   那些愛情順遂的人,未必長得美或天生迷人,   只是更懂得婚姻市場的真相。   ──給女孩們的愛情金句──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熱愛兩性關係的生物進化史。   →任何行為的背後都是我們的基因在暗中操縱,對於

人類自認的「理智」,基因只會發出竊笑,就像我們要死要活愛上某個人,那只是基因告訴我們「你和他很配,你們的後代會很強壯」。   →漂亮和年輕的生物學意義遠遠大於社會意義,意味著更好的基因和更好的生育能力。   →長期擇偶策略讓男人選擇更需要他的女人,因為更強的女人可以獨自把孩子養大。   →挽回男友很簡單,妳應該用最快的速度消失在他的生活中。   →對於女孩而言,妳需要小心提防對妳講述離奇悲慘歷史的傢伙。   →只要經濟獨立,一位女孩完全可以不用附和男性對於女性外在的偏好,不用刻意地吸引男性,只做最真實的自己。 本書特色   Point_1  用「生物進化論」了解男女區別   人類

長久以來一直強調愛情,若從生物學的角度看,所謂「愛情」和黑猩猩追逐雌性發情的紅臀部並無不同。   Point_2  用大量理論歸納婚姻市場的真相   從親代投資理論、長期擇偶策略、伴侶價值……論述,以學理了解婚姻市場中男女所扮演的角色和採取的策略,重新檢視自己的市場定位。   Point_3  用「應用心理學」遠離壞男人   為什麼女人這麼好騙?以各種常見心理學實驗,識別愛情騙子的伎倆,解析女性不願面對的各種真相。   Point_4  搜集大量實例,用男性視角揭露雄性動物的本性   將男人的動物本性放到適當的位置,站在女性角度,理智地應對父系社會的種種難題,並提供化解之道。 專業推薦

  律師娘  林靜如、人氣作家  螺螄拜恩   真心推薦 好評推薦   ★「未讀此書,別說妳懂。懂什麼?懂男人、懂戀愛、懂婚姻這些事。」──友竹   ★「這本書是作者『達爾文主義戀愛論』的一份系統闡述。絕對不是什麼溫和的心靈雞湯,這是一劑猛藥。不加修飾的,把血淋淋的現實擺在妳面前。」──我動   ★「兩性關係在婚姻市場的角逐就是一場戰爭,數萬年動物進化中,男女的社會分工和生理差異早就註定,婚姻市場中男女所扮演的角色。女人選擇伴侶的依據在哪裡?一切都是自私的基因在作祟。科學的動人之處就是能讓妳撥開雲霧見青天。放下成見,少看幾部電視劇和感情小說,客觀地分析問題,讓妳不再死死綁在感情的死

角裡。」──蒸汽機  

苦痛之意義及其反思:以《阿含經》與《莊子》為依據之哲學研究

為了解決意義意味的問題,作者洪嘉琳 這樣論述:

本文乃以「苦痛」之概念為探討對象,並以《阿含經》與《莊子》為經典資源,檢視「苦痛」之意義及其反思。經審視之後,本文以為「苦痛」主要是指困境或障礙,且可區分為「聖道」與「俗行」兩層面來觀察。「聖道」謂以成聖為目標所開展出來之道路,「俗行」謂不以成聖為念者之所作所為;順此,「聖道苦」乃就從事聖道修行者而言之苦痛;而「俗行苦」乃就俗者而言之苦痛。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目的、題目、架構及方法。第二章「基本說明」:提出對顯閱讀法作為選取文獻材料的方法之一。透過此方法,本文指出:於《阿含經》以「苦諦」為首之四聖諦中,其所欲止息、滅除之苦,主要為生死流轉。此外,亦可發現《阿含經》於苦樂議題上,

有著某種聖俗層次之別。再者,藉由探討《莊子》之「逍遙」概念,可以發現其對於「苦痛」之理解,當以「困縛」、「受限」為基本意義。透過「至樂」所對顯出來的苦痛,則有聖與俗之別,且可分為苦痛情境、苦痛情感及非聖境界等三面向。基於上述之討論,本文提出聖道苦與俗行苦之區別,作為本文之基本架構。第三章「俗行苦之意義及其反思」:對於無意修習聖道之俗者而言,其所認知的「苦痛」,大抵可以分為苦痛情境與苦痛情感二面向。若無後者,前者未可定位為「苦痛的」情境;若無前者,後者亦無由生起。二者雖密切相關,但卻有分別論述之可能。就苦痛情境而言,本文借用了《阿含經》於「苦諦」中之說法,將之歸類為相關於生存的與相關於價值之苦痛

情境;前者如生、老、病、死,後者如怨憎會、愛別離等情境。透過分析此等情境,可發掘出兩階段的苦痛情感:初時情感與後時情感。前者為一開始經驗到某情境之感受,包括自己親身感受到的,及聽聞或目睹他人經驗而知的感受;如被燙傷時所遭遇到的疼痛。後者為透過對前一情境、經驗、感受之認知或思考後,對該情境而有之情感或心態;如對貧賤、生死等等所持有的悅惡之情。大抵而言,《阿含經》多著墨於初時之苦痛情感;《莊子》則兼論此二階段之情感。本文所關切者,不在於如何改變或避免俗行苦之苦痛情境,毋寧是聚焦於此二階段情感表現之間的層次、異同,乃至過渡地帶,冀能有助於生命體觀察其認知、思考某情境之角度或態度。此外,本文主張不僅應

釐清苦痛情感中之初時情感與後時情感,甚至應該利用此二情感,以為追求聖道、擺脫聖道苦之用。第四章「聖道苦之意義及其反思」:分別就潛在面與實現面談論聖道苦。就潛在面而言,可以《阿含經》之「苦諦」為代表,而作如下之理解:首先,根據「苦諦」詞組中「諦」之意義,意味著此處之「苦」,乃作為一種真實、正確無誤的斷言;而本文以為,「苦諦」或為「『一切皆苦』是正確斷言」之簡稱。其次,「一切皆苦」可說來自「一切無常」與「無常則苦」二命題合作之結果。其中,「一切」可以指稱所有緣起而成的身心現象。「無常」指出緣起之身心現象、知覺經驗等,作為因緣和合而成者,沒有恆常不變之性質,故曰無常。最後,「無常則苦」者,或應解讀為

「凡無常者皆會導致生命體苦受」,此命題所側重者,乃導致生命體苦受之傾向(disposition):一旦因緣條件配合,便會使生命體生起苦受。就《阿含經》之主張而言,若非從事聖道、修行以致涅槃者,此致苦傾向終有現前為苦受之時。可以說,《阿含經》之論聖道苦,主要乃在於潛藏於無常現象中的致苦傾向。就聖道苦之實現面而言,《莊子》以「受限」為核心意義,呈現出三種層面之聖道苦:一,受限於形軀、感官:滿足生理基本需求與追求感官欲望之滿足,可謂不同層次之事;《莊子》強調感官欲望乃使生命體受限的面向之一。二,對於價值、規範之執著:就《莊子》的角度來觀察,此可謂非聖境界。如該生命體以為未達致該標準、價值,或未符合某

規範,則生起苦痛情感,從而以此等「不足」為苦痛情境。三,終身對於自己之受限與盲從無所覺察:《莊子》指出,生命體不僅盲從於感官欲望或世間價值、規範等等,甚至終身因而汲汲營營、疲於奔命而無所自覺。如此終身無所覺察、隨波逐流,乃「心死」之說可傳達出來的聖道苦。由此三層面觀之,《莊子》所提供聖道苦之例子,毋寧是就生命體當下之生命狀態、境界而言的,即當生命體之現狀是受限的、有所困縛的,即可視為聖道苦。綜合觀之,《阿含經》與《莊子》一方面豐富了聖道苦之層次,一方面也指出了生命體可留心之處,不僅在於當下之生命狀態,也應在於傾向層面。進而,二者更關心的是如何使生命體擺脫聖道苦。就此而言,二者所指出之聖道苦──

傾向面與實現面──,一方面可視為對生命體之警示,一方面又指出了生命體脫離聖道苦之著手處。第五章「結論」:分別設「本文核心觀點」與「各章要點」以總結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