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聲電子歌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憶聲電子歌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佳樺寫的 守宮在唱歌 和蕭青陽的 有一天,我會和我的偶像一同老去(軟精裝)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有鹿文化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洪馨蘭所指導 賴彥君的 屬於我這客家世代的「民歌」(民聲)採集與創作——從臺灣雲林詔安客來的田野訊息與歌曲製作 (2021),提出憶聲電子歌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客家、雲林詔安客、客家歌曲、詞曲創作、民族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文貞姬、陳懷恩所指導 羅嘉惠的 活化臨場:臺灣裝置藝術(1980-2005) (2021),提出因為有 臺灣裝置藝術、臺灣當代藝術、裝置性、活化臨場、複合媒體的重點而找出了 憶聲電子歌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憶聲電子歌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守宮在唱歌

為了解決憶聲電子歌林的問題,作者林佳樺 這樣論述:

// 一個女人在感情裡對自我的尋覓 // // 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不孕求子的奮力 // // 卻打不倒想要去愛的渴望! // 守宮是壁虎,是庇護守家的隱喻, 她豢養守宮,也豢養祝願: 祝有願的女子,能唱出自由之歌。 ★★本書收錄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中文學奬散文得獎作品 〈玫瑰與獸〉〈守宮〉〈量身〉★★   小時對媽媽說愛,換得一句「三八」,懵懵懂懂,不知該怎麼牽手;   婚前情人是躁鬱症患者,無疾而終的戀情滿是遺憾;   婚後在外省夫家與本省娘家找榫接,   才發現名為婚姻的大床上躺了六個人:夫妻、公婆、父母。   求子之路多崎嶇,中藥調身,西醫人工受孕,   經歷多次流產

、不孕療程,終迎來新生兒。   但小兒子氣喘,大女兒脊椎側彎四十度,   育兒之路且慢且走,為母更堅強。   《守宮在唱歌》林佳樺以個人經驗,擴及一個女子在婚姻體制內的長征與跋涉。原生家庭對「愛」的原型學習、婚前戀愛史、婚姻經營奔波、職場對生孕的不友善、親子育兒等議題,由線及面慢慢鋪展,緩緩道出女人為了走上紅毯那一天所費盡的尋覓,以及從紅毯一端走下後,每一天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磨合,那是時而灰黯沮喪,時而鼓舞亮麗的心情。   「守宮代表安穩守家,俗稱壁虎,諧音『庇護、必福』。我誠懇地書寫如何想在家庭中得到平靜快樂卻一路跌撞,仍想守護家的心意。」林佳樺寫下的不僅是個人故事,也是某些擁有相似經歷

的女人的生活、心境,她坦率不閃躲的筆,彷如從記憶藤蔓裡闢開一條新路徑,拋出一條繩索——你/妳並不孤單。奮戰是為了愛,也是為了守宮般庇護所愛。   ■■本書架構   輯一|粉紅泡泡的裡與外   - 轟轟烈烈戀愛的少女時代   - 求學時母親對交往對象的監控、婚前情人躁鬱病症,女孩對感情的懵懂要花歲月來梳理。   輯二|由白紗換成家居服   - 婚姻這張床上躺著六個人   - 如何適應外省夫家?如何兼顧家庭與職場的衝撞?娘家婆家小家庭,每一處都是家。   輯三|聽著腹肚裡的海潮聲   - 流產、凍卵、不孕之身   - 體弱及醫生手術疏失,生完第一胎卻被宣判不孕,八年求子路,及生育在職場上的困

境。   輯四|女力媽媽養成記   - 母親的肉身與鋼鐵不壞的心   - 成為人母後,彷徨該如何扮好母親角色,也回想自己年少對父母的頂撞,如今才知親恩。 名人推薦   王盛弘|作家   李欣倫|作家・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吳曉樂|作家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凌明玉|作家   張瑞芬|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   許榮哲|華語首席故事教練   劉冠吟|作家・台灣文創品牌長   潘家欣|詩人   ——歌唱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這並不是一本賣慘的書。佳樺的文字平心靜氣,娓娓道來,比苦楚敘說得更多的,是她把日子努力過下去的韌性,其間甚至摻雜些許幽默。帶著幾乎是溫柔與憐惜

,佳樺注視她自己,也注視著別人的不幸。受苦沒有讓她堅硬,反是讓她柔軟。——袁瓊瓊(作家・編劇)專文推薦   林佳樺在文學路上前行的每一步,我都密切關注著。她對寫作的熱情與堅持,超乎尋常,令人刮目相看。她獨特的作品風格正在成形,可以說,她如今已經是個嚴格定義上的作家。——阿盛(作家)   佳樺的文字以素筆為美,尤其顯出散文的誠心。《守宮在唱歌》,是唱盡童年寂寞、女子身世、與生活百味的啾啾之鳴。——吳妮民(醫師.作家)   做為「寫作素人」,林佳樺屢屢創造驚奇,得獎與發表不斷。在情節調動的基礎中,給予散文核心,故事與細節並存、特性與通性俱在,為萬千女子平反,發抒她們的原有面目。——吳鈞堯(作

家)   能把女人的處境寫進骨髓的痛與甜蜜,只有佳樺的《守宮在唱歌》。——李儀婷(小說家.親子教養暢銷作家)   林佳樺是近年散文創作名家中,鏡頭語言使用得最好的一位。想學習寫作的朋友,你怎能不讀林佳樺?——蔡淇華(作家)   我讀到新時代裡的舊靈魂,斑駁有它倡議的植物學。一本書也是一幢老屋,裡面住著我們所有人都應該認識的母親。——嚴忠政(第二天文創執行長.詩人)  

屬於我這客家世代的「民歌」(民聲)採集與創作——從臺灣雲林詔安客來的田野訊息與歌曲製作

為了解決憶聲電子歌林的問題,作者賴彥君 這樣論述:

        當客家族群在臺灣這片土地,一面辨識自身的族群樣貌、一面建構屬於臺灣的在地認同,擁有臺灣客家意識的各類型創作成了作為描繪當代客家族群的另一種可能。屬於臺灣客家的音樂創作,已然自許多當代客家流行音樂的討論中得以窺見與聆聽。但回顧過去,屬於臺灣客家亞族群的雲林詔安客歌謠、歌曲的發展情形,卻顯得少數又隱形。        筆者藉由製作六首新創客家歌曲的過程認識當代雲林詔安客家族群,使用民族誌田野的方式進行音樂創作,並藉由本文將實踐過程與成果記錄下來。        藉由這項實踐探討何謂使用民族誌田野的方式進行音樂創作?如何從雲林詔安客來的田野訊息完成歌曲創作?採用民族誌田野創作的思索

與建議為何?        2000年起,有關臺灣詔安客的學術研究持續增加,主題不外乎關於詔安客語、臺灣詔安客認同等研究,在這些研究當中也能了解臺灣詔安客面臨了幾項困境:詔安客語嚴重流失、世代間嚴重的文化斷層、族群認同危機等,因此透過客家歌曲的創作實踐,希冀能增進大眾對臺灣客家亞族群議題的重視與行動。        雲林詔安客目前較多居住於雲林縣二崙、崙背一帶,本文以民族誌研究與田野調查的視野進行原始資料的採集,以參與觀察作為研究策略。本文透過在2020年夏季於二崙、崙背的實際田野,以及2021年離開田野後進行的創作歷程,彙整後完成本文的基本架構內容。        本文研究發現:1.    

    使用民族誌田野的方式進行音樂創作是進入田野對當地文化與民聲進行採集,並透過田野訊息分析進行音樂創作的方法。這個創作方式能夠瞭解族群樣貌、記錄族群聲響,也能使創作者貼近相對陌生的亞族群議題。2.        由雲林詔安客來的田野訊息創作,描繪當代雲林詔安客家元素的存在場景,是以歌曲再現當代雲林詔安客真實的樣貌與記憶,建構具有在地性、異質化客家表徵的雲林詔安客家新創歌曲。也藉由這樣的歌曲創作歷程「將個人置身於當地,書寫歌謠民族誌的方式」視為當代客家文化的一種社會實踐。3.        民族誌田野創作歷程是研究者透過「看見族群差異、與族群差異對話」來參與「雲林詔安客找尋自身當代意義」的現

場,進行「突顯差異的傳統—歌謠民族誌創作」的過程。

有一天,我會和我的偶像一同老去(軟精裝)

為了解決憶聲電子歌林的問題,作者蕭青陽 這樣論述:

  蕭青陽近30年來第一本唱片設計作品集  挖掘圖像背後隱藏的故事  是他的個人設計史,也是台灣流行音樂文化史   華人世界唯一四度入圍葛萊美獎的唱片設計大師蕭青陽,自1986年入行以來迄今,累積近千張唱片設計創作,從台語天王天后到金曲獎歌王歌后,從原住民部落音樂到搖滾電子音樂,縱橫各領域玩創意,連史豔文和陳水扁都逃不過他的「設計」。   這是他費時三年,精選創作生涯102張最具代表意義的唱片設計,細說每張設計的背後的故事。從與唱片公司溝通開始,如何與攝影師合作、製作甘苦、創意來源或遇到瓶頸時如何解決、與歌手之間的互動,一直到今日回顧的不悔少作或懊悔前作……貼身採訪設計師的心路歷程,挖掘圖

像背後隱藏的私人密碼。每一章均附唱片封面,以及蕭青陽親筆所寫注解,他以自己的設計,為台灣流行音樂留下最具份量的見證。 作者簡介 蕭青陽   2011年四度獲美國葛萊美獎提名的蕭青陽,1966年出生於台灣新店鎮務農的麵包店家庭,從小學時期開始,就愛混在夜市裡的唱片行看著一張一張新奇的西方唱片封面,十八歲高中畢業在南勢角菜市場裡違章加蓋頂樓公寓開始唱片設計。設計生涯橫跨八○、九○年代,至2012年已近千張唱片作品。作品中展現出熱愛土地與人文關懷風格,把台灣本土關懷轉化成創作作品。其中《故事島》唱片作品自發行以來,已經獲得德國紅點best of the best設計大獎、中國華語傳媒大獎、美國芝加哥

Good Design設計獎、全美獨立音樂大獎和葛萊美獎提名,作品並獲得德國紅點博物館,以及芝加哥建築與設計博物館的收藏。《故事島》的作品當中蘊含著他對全世界美麗與災難的關懷,而在2012年以作品《75年後》再獲頒全美獨立音樂大獎肯定時,更堅定要踩著原創精神前往更遠的海邊、更高的山上創作的信念。

活化臨場:臺灣裝置藝術(1980-2005)

為了解決憶聲電子歌林的問題,作者羅嘉惠 這樣論述:

臺灣1980年代,「裝置藝術」被視為藝術發展的新途徑,藝術家試圖以此展現臺灣在地藝術的特殊性,這段歷程給予後來的藝術家一種啟發的作用,成為臺灣藝術史上和意識型態上的連續關係,對臺灣藝術從現代藝術跨入當代藝術的發展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但「裝置藝術」始終存在著定義模糊與其他藝術類型交疊的情況,難以探究其發展途徑與趨勢。因此,本論文以西方理論及臺灣裝置藝術作品交叉比對為基礎,獲得相關概念與知識框架,來設定「裝置藝術」的判定標準,探究「藝術裝置」與「裝置藝術」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發展。了解裝置藝術如何汲取「新前衛」的精神及策略來轉化傳統觀眾「觀看」藝術的方式,並通過「活化臨場」的意圖:即「場所」、「物件

」、「觀者」之活化來擴張「藝術家」、「作品」、「觀眾」與科技社會的關係。本研究通過後現代的審美視野來討論「活化臨場」的美學,了解後現代主義美學對多元性的衷愛及形式主義美學從視覺「感知」到身體「感知」再到「認知」的轉折。研究設定臺灣裝置藝術形成時間為80年代,乃因臺灣60年代的複合藝術並不影響80年代裝置藝術的形成,且裝置藝術的趨勢與國際潮流之對應十分明顯。限縮在2005年以前,乃因官方美術館的支持影響著裝置藝術內容的轉變。國外:威尼斯雙年展自2000年後漸增加媒體科技發展帶來的複合媒體裝置,2007年後已屬跨領域創作。國內:臺北雙年展展覽題旨改變,原本強調本土的內容在2000年後出現追逐「國際

化」傾向,但2006年後轉向反全球化運動。此外,替代空間轉型與比賽獎掖制度均在2005年左右擴展成跨域等新模式。本論文旨在提供一個去西方中心的分析方法,從藝術史及美學脈絡演變的角度和「臺灣」自身的觀點來檢閱裝置藝術出現於後現代社會之途徑與趨勢,為臺灣裝置藝術建立起一個相對清晰的歷史。了解1980-2005年間,藝術家如何接收及反應西方「裝置藝術」的概念,進行在地知識、在地關懷的轉譯。「裝置藝術」屬傳統藝術範疇與場域擴張下的實驗成果,也是藝術及藝術機制自我批判下的産物。藝術家藉此混融其他藝術系統,打破既定框架限制,防止自身藝術實踐或概念僵化。以一種具有彈性與靈活度的類型學概念來分析並重繪裝置藝術

在臺灣當代藝術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建構其歷史脈絡,有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