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無線監視器推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戶外無線監視器推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蜂鳥網寫的 蜂鳥攝影學院Canon EOS 5D Mark III單反攝影寶典 和MaryRoach的 打包去火星:太空生活背後的古怪科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貓頭鷹所出版 。

長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林炆標所指導 張書榮的 基於影像比對之低功耗遠端監控網路的研究 (2015),提出戶外無線監視器推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LoRa、低功耗、FFmpeg、影像比對。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戶外無線監視器推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蜂鳥攝影學院Canon EOS 5D Mark III單反攝影寶典

為了解決戶外無線監視器推薦的問題,作者蜂鳥網 這樣論述:

蜂鳥網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影像生活門戶網站,擁有400萬注冊網友。蜂鳥網的器材頻道以專業嚴謹而著稱,其中蜂鳥數碼影像評測室是國內最為專業的評測室。《蜂鳥攝影學院Canon EOS 5D Mark III單反攝影寶典》蜂鳥網集中了器材頻道的優勢技術力量,並集合了眾多版主和網友的優秀作品做成此書。本書對Canon EOS 5D MarkIII進行了徹地地剖析。並從使用者的角度從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講解5D Mark III的使用和拍攝。  《蜂鳥攝影學院Canon EOS 5D Mark III單反攝影寶典》共分為20章,細致講解了5D MarkIII的最新技術特點和基礎設置,深入解讀了相機的6種拍攝模

式設定的特點及使用方法。對於拍攝至關重要地對焦、測光、曝光、感光度、白平衡、照片風格、圖像質量等逐一進行專業剖析。針對專業單反相機的實時取景和高清短片攝像功能的設置和拍攝技巧也做了詳細地介紹。另外,《蜂鳥攝影學院Canon EOS 5D Mark III單反攝影寶典》還對相機的圖片管理和處理技術、閃光燈拍攝技術以及鏡頭、附件的選擇和使用進行了細致入微地講解。本書還專門對佳能隨機軟件的功能和使用進行闡釋。  根據攝影愛好者的需求,《蜂鳥攝影學院Canon EOS 5D Mark III單反攝影寶典》不僅以大量的篇幅系統講解了攝影的用光、構圖和色彩三大黃金法則。還將常見的風光、人像、花卉小品、夜景

、建築、旅行紀實和創意攝影等7大題材進行逐一闡述。 第1章 認識EOS5DMarkⅢ 14 1.1 佳能EOS5DMarkⅢ數碼單反相機的特點與定位 16 1.1.1 高性能的准專業級全畫幅數碼單反 16 1.1.2 EOS5DMarkⅢ令人矚目的新特性 19 1.2 圖釋佳能EOS5DMarkⅢ(機身各按鈕與撥盤) 26 1.2.1 機身正面 26 1.2.2 機身背面 27 1.2.3 液晶監視器 28 1.2.4 回放信息顯示 28 1.2.5 機身頂面 29 1.2.6 速控屏幕 30 1.2.7 模式轉盤 30 1.2.8 機頂液晶屏 31 1.2.9 機身側面

32 1.2.10 機身底面 33 1.2.11 取景器 33 第2章 新機上手的第一步 34 2.1 基礎設定 36 2.1.1 設定語言——方便理解相機各項功能 36 2.1.2 設定日期/時間——保留圖片的最重要信息 36 2.2 拍攝設定 36 2.2.1 提示音——對焦完成或自拍時發出提示「滴」聲 36 2.2.2 未裝卡釋放快門 36 2.2.3 圖像確認時間 37 2.2.4 液晶監視器亮度 37 2.3 存儲設定 37 2.3.1 格式化存儲卡 37 2.3.2 文件編號 38 2.3.3 選擇文件夾 38 2.3.4 版權信息 38 2.4 電源管理與個性化設置 39 2.4

.1 自動電源關閉——節省用電量的保證 39 2.4.2 電池信息 39 2.4.3 注冊電池信息 39 2.4.4 啟用「我的菜單」,加入經常使用的功能選項 40 2.4.5 設定自定義的個性化「C」模式 41 2.5 讓操作更便捷——速控屏幕的啟用(Q鍵) 44 2.5.1 適於初學者入門的速控屏幕 44 2.5.2 速控屏幕的使用方法 44 2.5.3 速控屏幕功能 46 2.6 拍攝前的檢查 47 2.6.1 拍攝前必須檢查的設置 47 2.6.2 設定后應及時還原的項目 48 第3章 開始創作——相機拍攝模式的特點與適用場景 50 3.1 全自動化的操作——A+場景智能自動 52 3

.1.1 A+場景智能自動模式的特點 52 3.1.2 A+場景智能自動模式適用的拍攝場合 52 3.1.3 A+場景智能自動模式使用技巧 52 3.2 輕松進入創作狀態——P程序自動曝光 54 3.2.1 P模式特點 54 3.2.2 P模式適用拍攝場合:無需進行特殊設置的題材 54 3.2.3 深入理解P模式:自動曝光曲線 56 3.2.4 P模式進階:程序偏移 56 3.2.5 P模式下可用功能全解 57 3.3 凝固高速瞬間或表現動感——Tv快門優先自動曝光 57 3.3.1 Tv模式特點 57 3.3.2 調節快門速度的方法 58 3.3.3 Tv模式適用拍攝場合:根據主體運動速度可

以呈現不同效果 58 3.3.4 Tv模式下可用功能全解 59 3.4 控制畫面景深范圍——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 60 3.4.1 Av模式特點 60 3.4.2 調節光圈的方法 60 3.4.3 理解光圈與景深 60 3.4.4 Av模式適用拍攝場合:需要控制畫面景深 61 3.4.5 Av模式下可用功能全解 64 3.5 特殊題材的創意效果——M手動曝光 64 3.5.1 M模式的特點 65 3.5.2 M模式下調節光圈和快門速度的方法 65 3.5.3 M模式適用的拍攝場合:攝影師需要完全自主控制曝光 65 3.5.4 M模式的擴展使用 66 3.5.5 M模式下可用功能全解 67 3.

6 長時間曝光——B門的使用 68 3.6.1 B門的特點 68 3.6.2 B門適用的拍攝場合:超過30秒的長時間曝光 68 第4章 技術進階——深度解析EOS5DMarkⅢ的功能特色 70 4.1 細致入微——玩轉自動對焦 72 4.1.1 自動對焦的基本原理 72 4.1.2 自動對焦的啟動與焦點鎖定 73 4.1.3 自動對焦的不同模式:根據主體的運動狀態合理選擇 75 4.1.4 自動對焦點的操作 81 4.1.5 自動對焦容易失敗的幾種情況及對策 88 4.1.6 手動對焦的經驗總結 91 4.2 精准掌控光線——測光與曝光 92 4.2.1 測光:准確曝光的基礎 92 4.2.2

EOS5DMarkⅢ的4種測光模式及其適用場合 94 4.2.3 自動曝光與曝光控制 107 4.2.4 優化曝光效果 127 4.2.5 進一步拓展動態范圍——HDR功能 131 4.2.6 多重曝光創意攝影 137 4.3 拓展視界——ISO感光度 148 4.3.1 ISO感光度——感光元件CMOS對光線的敏感程度 148 4.3.2 預知高感光度帶來的噪點現象 153 4.3.3 影響曝光量的第三變量——自動感光度ISO的使用 155 4.3.4 合理啟用高感光度降噪功能 162 4.3.5 啟用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抑制噪點 168 4.4 色彩由心——色溫與白平衡 172 4.4.1

白平衡與色溫 172 4.4.2 白平衡的設定 174 4.4.3 創意使用白平衡設定,表現攝影師意圖 178 4.4.4 白平衡偏移:進一步細微調整照片偏色 179 4.4.5 白平衡自動包圍曝光:一次拍攝不同色彩表現的多張圖片 182 4.5 數字膠卷——照片風格的設定 183 4.5.1 設定照片風格的方法 183 4.5.2 不同照片風格的特點和適用對象 184 4.5.3 圖片風格的微調:銳度、反差、飽和度、色調 189 4.5.4 下載佳能官網的創意圖片風格:懷舊、清晰、黎明和黃昏、翠綠、秋天色調 191 4.5.5 使用佳能隨機軟件PSL創建屬於自己的圖片風格 193 4.5.

6 拍攝出色的黑白照片——單色照片風格的進階應用 193 第5章 畫質是關鍵——圖片存儲的相關設定 202 5.1 了解與圖片品質相關的術語和概念 204 5.1.1 數字影像最基本的單位——像素 204 5.1.2 CMOS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與最高像素 204 5.1.3 像素與分辨率 204 5.2 設定圖片畫質:決定圖片后期放大尺寸和品質的關鍵 205 5.2.1 圖片畫質的設定項目 205 5.2.2 根據照片的用途設定圖像畫質 205 5.3 深入剖析JPEG格式 206 5.3.1 最常用的有損壓縮格式——JPEG格式 206 5.3.2 JPEG格式圖像的適用題材 206 5.3

.3 使用JPEG格式存儲:可以成倍增加可拍攝的圖片數量 206 5.3.4 使用JPEG格式高速連拍:可以獲得最大連拍數量的圖片 207 5.3.5 設置JPEG格式拍攝:優先考慮圖片壓縮比為優等級 208 5.3.6 JPEG格式拍攝需要注意的關鍵設置 209 5.4 進入RAW的廣闊空間 210 5.4.1 RAW格式能最大限度發揮相機的拍攝性能 210 5.4.2 RAW格式的適用題材 210 5.4.3 RAW能夠在后期處理的拍攝設置 211 5.4.4 RAW無法在后期處理的拍攝設置 215 5.4.5 在相機上進行RAW格式轉JPEG格式的圖像處理功能 218 5.4.6 RAW

格式圖片無法直接展示或輸出,需要轉成JPEG或TIFF等通用格式 218 5.4.7 RAW格式文件數據量適中 218 5.4.8 優先選擇最大尺寸圖像存儲RAW格式 218 5.4.9 佳能RAW格式應用進階 219 5.5 了解色域模式——sRGB與AdobeRGB 220 5.5.1 圖像的色彩空間選擇隨用途而設定 220 5.5.2 sRGB色彩空間適用於網絡展示和擴印照片 221 5.5.3 AdobeRGB色彩空間適用於專業攝影領域 221 第6章 所見即所得——實時顯示拍攝 222 6.1 數碼時代獨有的實用技術——實時顯示拍攝 224 6.1.1 實時取景拍攝的優勢:讓對焦和構

圖更直觀便利 224 6.1.2 如何啟用實時取景拍攝 225 6.1.3 實時顯示取景屏幕中的信息 225 6.1.4 使用按鈕,讓液晶監視器取景更簡潔 225 6.2 實時顯示拍攝的特色功能 226 6.2.1 顯示網格線,輔助精確構圖 226 6.2.2 開啟電子水准儀,保證建築攝影的橫平豎直 227 6.2.3 開啟曝光模擬,實際觀察曝光的明暗效果 228 6.2.4 實時感受白平衡與照片風格的效果 228 6.2.5 實時顯示取景3種自動對焦模式的不同適用場合 230 6.2.6 放大顯示確認是否合焦 233 第7章 拍攝自己的電影——高清短片功能 234 7.1 拍攝短片的基本設置

236 7.1.1 短片的幀頻與視頻制式 237 7.1.2 拍攝短片的尺寸設定:全高清、高清和標清 237 7.1.3 控制短片的記錄時間 238 7.1.4 拍攝短片的啟動按鈕 238 7.2 簡便的短片拍攝 238 7.2.1 簡便的短片拍攝——使用自動曝光拍攝短片 238 7.2.2 「手動曝光+ISO自動」——攝影師參與短片拍攝的曝光控制 239 7.2.3 拍攝短片的快門速度設定原則:防止「卡」片現象出現 240 7.2.4 利用鏡頭的光圈控制短片的景深 241 7.3 視頻拍攝的操作技巧 241 7.3.1 拍攝短片的對焦方法與實時取景相同,但不能在拍攝中進行對焦操作 241

7.3.2 使用手動對焦追焦拍攝運動主體 242 7.3.3 一般用途的短片拍攝,使用相機內置麥克風錄制聲音 243 7.3.4 拍攝風光、花卉等素材短片,可以將錄音設為「關閉」 243 7.3.5 另配3.5mm的外接麥克風可以錄制高品質的現場同期立體音效 243 第8章 相機的暗房——圖片的管理與后期處理 244 8.1 圖像的回放 246 8.1.1 液晶監視器 246 8.1.2 回放和瀏覽已拍攝的圖片 246 8.1.3 按按鈕顯示圖片數據 246 8.1.4 放大與縮小圖片:仔細確定圖片的清晰度 251 8.1.5 開啟高光警示:防止亮部層次丟失 251 8.1.6 顯示自動對焦點

:確認合焦點的位置 251 8.2 圖片庫的管理 255 8.2.1 使用幻燈片播放功能:輕松分享已拍攝的圖片 252 8.2.2 將圖片跳轉功能設置於「日期」選項:快速定位圖片 252 8.2.3 啟用自動旋轉照片功能:保持橫拍和豎拍照片的回放角度一致 253 8.2.4 對重要的圖片進行保護:防止誤刪除操作 253 8.2.5 慎重!刪除圖片的3種方式 254 8.2.6 連接打印機直接打印照片 255 8.2.7 對圖片進行評分操作:現場完成圖片的整理工作 255 8.3 在相機上進行圖片處理 256 8.3.1 調整尺寸 256 8.3.2 將RAW格式轉成JPEG格式:在相機上完成圖

片調整 256 8.4 短片的播放 258 8.4.1 回放短片的各種操作 258 8.4.2 簡單的短片剪輯 259 第9章制造光線——閃光燈拍攝技巧 260 9.1 閃光燈的基本功能原理 262 9.1.1 閃光燈的閃光指數(GN) 262 9.1.2 佳能E—TTLⅡ閃光的優勢 262 9.1.3 E—TTLII閃光系統操作流程 262 9.1.4 在相機上設定E—TTLII 263 9.1.5 設定閃光燈的同步速度,合理使用最高閃光同步速度 263 9.2 外接閃光燈的基本功能設定:實現明暗由心的進階閃光攝影 264 9.2.1 外接佳能EX系列閃光燈主要功能參數一覽表 264 9.2

.2 外接閃光燈的配備原則 265 9.2.3 設置快門同步模式:創造虛實結合的閃光效果 265 9.2.4 使用閃光曝光補償:拍攝逆光人像時進行合理補光 266 9.2.5 使用閃光曝光鎖功能 267 9.2.6 設定使用多次閃光模式:利用頻閃效果拍攝運動物體的多重影像 267 9.2.7 旋轉外接閃光燈頭角度,利用牆壁反光實現跳閃 268 9.2.8 啟用高速閃光同步功能(FP):突破「最高閃光同步速度」 269 9.3 功能強大的無線閃光功能:實現單燈與多組閃光燈的同步 270 9.3.1 外接閃光燈離機閃光 270 9.3.2 設置閃光燈組,進行多燈聯閃 271 第10章第三只眼——佳

能EF鏡頭的選擇與使用技巧 272 10.1 佳能鏡頭名稱的解讀方法 273 10.2 佳能鏡頭的核心技術特點 274 10.2.1 高品質的光學鏡片 274 10.2.2 EF鏡頭的結構特色 276 10.2.3 佳能鏡頭上各個按鈕的作用 277 10.3 啟動鏡頭像差校正功能,告別「圖像暗角」與「色差」 278 10.4 查驗相機中注冊的佳能鏡頭數據 278 10.5 常用EF變焦鏡頭的配備推薦 279 10.5.1單機單頭的配備 279 EF24—105mmf/4LISUSM 279 EF28—300mmf/3.5—5.6LISUSM 280 10.5.2單機套頭的配備——經典的EF三劍

客 281 EF16—35mmf/2.8LⅡUSM 281 EF24—70mmf/2.8LUSMⅡ 282 EF70—200mmf/2.8LISIIUSM 283 10.5.3備選鏡頭 284 EF17—40mmf/4LUSM 284 EF70—300mmf/4—5.6LISUSM 285 第11章一個都不能少——相機配件的選擇與使用技巧 286 11.1 三腳架與獨腳架 288 11.1.1 三腳架的結構 288 11.1.2 三腳架的選擇要點 289 11.1.3 推薦配置 289 11.2 攝影包 291 11.3 濾鏡之選 292 11.3.1 保護鏡 292 11.3.2 偏振鏡 2

93 11.3.3 漸變鏡 294 11.4 使用保養常識 295 11.4.1 使用與保管 295 11.4.2 維護與清潔 296 第12章強大的數字暗房——EOSD系列隨機軟件詳解 298 12.1 相機與計算機的基礎通信軟件——EOSUtility 301 12.1.1 使用前的基本設定——首選項 301 12.1.2 把圖片從相機轉存到計算機中——開始圖像下載 303 12.1.3 轉存指定的圖片到計算機——允許選擇和下載圖像 303 12.1.4 重要的相機設定與輕松的計算機遙控拍攝——相機設定/遙控拍攝 304 12.1.5 監視文件夾——遙控拍攝的圖片在計算機上存儲位置 314

12.1.6 相機附件的控制 314 12.2 圖像綜合管理軟件——ZoomBrowserEXVer.6.7 315 12.2.1 認識ZoomBrowserEX的界面功能區 315 12.2.2 圖像管理與處理功能的使用 316 12.3 RAW圖像編輯處理軟件——DigitalPhotoProfessional 324 12.3.1 DPP軟件的處理界面 324 12.3.2 深入的RAW+JPEG調整功能 325 12.3.3 DPP軟件菜單欄項目一覽 332 12.4 PhotoStitch接片軟件——3步接出一幅全景圖片 333 12.4.1 STEP1選擇圖像與排序 334 12

.4.2 STEP2初步合並草圖,細致檢查接縫 334 12.4.3 STEP3完成拼接作品,進行剪裁和保存 336 12.5 PictureStyleEditor——創建屬於自己的照片風格 337 12.5.1 調入特定題材圖片,進行初步調整 337 12.5.2 以已有的圖片風格為基礎,調整圖像銳度、反差、飽和度 338 12.5.3 了解HSL色彩——細致調整色彩的准備步驟 338 12.5.4 調整特定色彩的表現力——創建圖片風格的關鍵步驟 339 12.5.5 保存照片風格文件 340 12.5.6 在EOSUtility軟件中,把創建的圖片風格文件加載到相機中 340 第13章攝影

的三大黃金法則——用光、構圖與色彩 342 13.1 光線——攝影師的畫筆 344 13.1.1 光線的類型 344 13.1.2 光線的方向 347 13.1.3 光線的角度 350 13.1.4 光線的強度 350 13.1.5 光線的色調 352 13.2 構圖——畫面的結構 354 13.2.1 構圖的基本法則 354 13.2.2 構圖的要素 358 13.2.3 常用的構圖形式 361 13.2.4 構圖中的對比關系 364 13.3 色彩——視覺的語言 365 13.3.1 色彩概論 365 13.3.2 色彩來自光線 365 13.3.3 色彩的基本傾向 366 13.3.4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飽和度 367 第14章 風光攝影 370 14.1 廣袤遼闊的風景——曝光補償(增加曝光量)·手動選擇對焦點·電子水准儀 372 14.2 氣勢恢弘的西部風光——小光圈大景深·高光色調優先·特定照片風格 375 14.3 日落的輝煌——評價測光·曝光補償(減少曝光量)·包圍曝光 377 14.4 捕捉天際的余暉——點測光·曝光補償·核准曝光數據 380 第15章 人像攝影 382 15.1 唯美風格女性人像——大光圈虛化背景·手動選擇自動對焦點·閃光燈補光 383 15.2 時尚另類風格——廣角鏡頭的誇張透視·轉換拍攝視角 385 15.3 抓拍兒童的活潑瞬間——長焦

鏡頭特寫·連拍功能·「人像」圖片風格 387 15.4 街頭抓拍——自動選擇對焦點·高速連拍 390 15.5 隨心所欲的光線——強制閃光·無線引閃·多燈聯閃 391 第16章花卉小品攝影 392 16.1 花朵上的昆蟲——長焦鏡頭·AIFOCUS對焦模式·高速連拍 393 16.2 拍攝戶外花卉作品——手動選擇自動對焦點·周邊光量校正·高光色調優先 394 16.3 拍攝室內靜物花卉——外接閃光燈·無線引閃·利用白紙反光補光 395 第17章夜景攝影 396 17.1 斗轉星移——B門(B模式)·長時間曝光降噪·閃光燈補光 397 17.2 拍攝建築夜景——啟用實時取景拍攝·開啟輔助線·啟用

自動亮度優化功能 398 17.3 弱光拍攝——手動對焦·高ISO降噪·長時間曝光降噪 400 第18章 建築攝影 402 18.1 對稱與平衡——顯示網格線·電子水准儀 403 18.2 構圖的必備工具——實時顯示拍攝 403 18.3 利用鏡頭透視感營造畫面——超廣角鏡頭·特殊視角·前景與背景的配合 405 18.4 利用不同光線的特點——點測光·手動設定色溫 406 18.5 充分利用工具——三腳架·高ISO值·防抖鏡頭 408 第19章旅行紀實 410 19.1 輕松隨意的拍攝形式——程序自動(P)模式·自動感光度·防抖鏡頭 410 19.2 充分發揮相機的高性能——人工智能伺服AF·

高速連拍 411 19.3 拍攝野生動物——超長焦距望遠鏡頭·高速快門·高速連拍·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AISERVO)·自動亮度優化 412 第20章創意攝影 414 20.1 雲霧彌漫的海濱——長時間曝光·黑白色調 415 20.2 強烈明暗對比——散點式構圖·剪影造型·強化鏡頭暗角 416

戶外無線監視器推薦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現在科技愈來愈進步,小巧的監視器不但不像傳統機種要安裝超厚工,自己就能DIY好安裝,還可以連有線、無線網路WIFI來使用,如果要裝在戶外還有高防水係數機種可以選擇,【FAMMIX】300萬畫素全彩夜視戶外照明WiFi監視器D2就是目前市面上價格平實CP值高的機種之一,主打高HD1288P、全彩夜視-10m視線距離、智慧偵測-移動聲音、IP66超高防水係數、3種智慧模式選擇【智慧、紅外、彩光】,剛好可以為家中環境多設一道防護,售價才不到2000元真心覺得很可以喔!
圖文:https://dannisamy.pixnet.net/blog/post/36052798

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coco940816/
加入LINE@ ➡ https://goo.gl/CjJNq3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opsale123/

-----------------------------------------
️魯蛋妹愛用旅遊訂票工具:
訂房間|AGODA :https://www.agoda.com/zh-tw/?pcs=1&ci...
訂旅遊票券|
KKday:https://www.kkday.com/zh-tw?cid=7242
KLOOK客路: https://www.klook.com/zh-TW/?aid=2832
️魯蛋妹購物折碼碼分享:


❗️Nordgreen手錶官網85折折扣碼: amy77

官網: https://bit.ly/31acitS
❗️DW手錶官網85折折扣碼: amy77

️DW官網: www.danielwellington.com
❗️德國NaSaDen納莎登行李箱全系列團購特惠價格:https://nasaden.liteshop.tw/?u=ZMF7Hd


❗️想省錢購物趕快註冊Shopback
註冊下單領100獎勵金: https://goo.gl/emJNgW
((推薦人與被推薦人各回饋100元))
️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及FB私訊喔️!


希望你喜歡這隻影片囉,喜歡的話別忘了訂閱或按個喜歡喔!
/ HOPE YOU ENJOYED AND SUBSCRIBE

基於影像比對之低功耗遠端監控網路的研究

為了解決戶外無線監視器推薦的問題,作者張書榮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 Windows 的平台,使用Fast Forward 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跟VLC (Video Lan Client) 套件,成功開發影像程式系統,除了相容於市售的IP Camera,亦可同時間處理來自4台IP Camera的影像畫面。透過IP Camera擷取畫面後進行影像比對,即時判斷出環境中的差異變化,立即將當下的環境畫面放大並傳送給使用者確認實際的環境變化。本研究也建立並驗證完成LoRa WAN (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無線雙向傳輸控制架構,利用LoRaWAN展頻技術及低功耗系統,完

成電池供電之長時間與遠距離的控制系統。LoRa的靜態消耗電流量、接收消耗電流量與傳送消耗電流量,分別平均僅有WiFi的10.9%、13.36%與37.81%,驗證了LoRa WAN優秀的低功耗特點。實際測試LoRa WAN的戶外傳輸距離可達650M與大樓環境的傳輸距離可達7層樓高度,完全優於WiFi於相同環境下的傳輸距離。因此LoRa WAN的確符合低功耗與遠距離無線傳輸這兩種特點,更證明了Lora WAN技術完全可以實際應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上。

打包去火星:太空生活背後的古怪科學

為了解決戶外無線監視器推薦的問題,作者MaryRoach 這樣論述:

「休士頓,我們發霉了!」最令NASA太空人抓狂的搞怪研究大公開   歡迎來到太空!你的身體飄了起來,進入無重力的奇異空間。踏出太空艙,緩緩漫步,感受無垠的宇宙,探索前所未有的世界……   太空如此令人著迷,但想要來趟太空旅行,你得先做好心裡準備。太空缺乏我們賴以生存的一切,那裡沒有空氣,沒有重力,沒有新鮮的食物,也沒有啤酒!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難題:坐太空船會不會暈機?在太空中怎麼洗澡跟上廁所?如果一整年都無法落地走路,會怎麼樣呢?或是一年都沒有性愛,吃不到新鮮蔬果?如果在太空漫步時,不小心嘔吐在頭盔裡該怎麼辦?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各國航太總署絞盡腦汁設計了各式各樣的太空模擬實驗,古怪的程度

令人瞠目結舌:   .變身人體烤肉串,瘋狂旋轉逼吐的暈眩大挑戰「動暈症研究」  .連續一個月不換衣服不洗澡,挑戰人類忍受骯髒極限的「最低個人衛生實驗」  .NASA付錢讓你連續賴床三個月的超幸福實驗「臥床飛行模擬」  .測試食物脹氣係數與造成人體甲烷產生量的「豆類餐點實驗」  .從最高時速兩萬八千公里的座艙中逃脫的「太空跳傘任務」   本書作者瑪莉.羅曲是美國最幽默的科普作家,繼暢銷書《不過是具屍體》《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之後,這次她要帶你一窺所有為了宇宙科學獻身的神奇事蹟。從太空梭的馬桶使用訓練,到三萬六千公尺高的跳傘逃生測試,這是一趟絕無冷場的超現實科學之旅。   ◎ 最搞怪的暢

銷科普作家——瑪莉.羅曲最新著作  ◎ Amazon年度百大圖書,讀者四顆半星推薦(213篇書評)  ◎ 《舊金山紀事報》暢銷書榜 No. 1  ◎ 《紐約時報》編輯選書 作者簡介 瑪莉.羅曲(Mary Roach)   瑪莉.羅曲(Mary Roach)的暢銷著作包括《不過是具屍體》《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活見鬼:靈魂和來世的科學實驗》。其作品散見於《戶外》雜誌、《連線》雜誌、《國家地理》雜誌、《紐約時報雜誌》以及其他出版刊物。瑪莉.羅曲現居於加州奧克蘭,關於更多她的資訊,請造訪她的個人網站:www.maryroach.net 譯者簡介 鍾沛君   台大外文系、輔大翻譯研究所畢業,

專職中英同∕逐步口譯、書籍文件筆譯,譯有《大腦、演化、人》《魚翅與花椒》《與神共餐》。 倒數計時第 一 章 他很聰明,但是他的鳥很隨便——日本選擇太空人的方式第 二 章 盒子裡的生活——隔離與幽閉的危險心理第 三 章 星際瘋狂——太空會讓你失去理智嗎?第 四 章 你先請——無重力生活的未來堪慮第 五 章 拉不住——在NASA C-9飛機上逃離重力第 六 章 丟上丟下——不為人知的太空人慘況第 七 章 太空艙裡的屍體——NASA造訪墜毀測試實驗室第 八 章 人類毛茸茸的一步——漢姆與艾諾斯的奇異生涯第 九 章 下個加油站:三十二萬公里——籌畫遠征月亮很難,但籌畫模擬遠征更難第 十 章 休士頓,

我們發霉了——太空衛生與為了科學不洗澡的男人第十一章 水平的二三事——如果你再也不能下床怎麼辦?第十二章 三隻海豚俱樂部——無重力交配第十三章 萎縮的高度——從太空脫身第十四章 分離焦慮——永垂不朽的零重力淘汰迷思第十五章 無法撫慰人心的食物——獸醫負責做菜,以及其他航太測試廚房的悲慘故事第十六章 吃你的褲子——火星真的值得嗎? 致謝太空紀事年表參考書目中英對照表 推薦序 倒數計時   對火箭科學家來說,你是個問題。你是他(她)得處理的機器中最麻煩的一台:你的新陳代謝不時變動,你的記憶體超小,你有一百萬種不同的配置架構,你不可預測,你反覆無常,你出了問題需要好幾周才能修好。工程師得為了你在太

空中需要的飲水、氧氣、食物費盡心思,要注意為了送出你要的蝦仁沙拉與墨西哥牛肉餅需要多少額外的燃料。太陽能電池或火箭推進器既穩定又不難搞,這些東西不會排泄、恐慌或是愛上任務指揮官。它們沒有自我,結構成分也不會因為沒有重力就故障,就算不睡覺還是能運作良好。   對我來說,你是火箭科學裡最美好的一件事。因為有人類這部機器,所有的努力才具有無窮的吸引力。要把一個身上所有特徵都是以在有氧氣、重力、水的世界上生活與繁殖為目的演化的有機體,丟到荒蕪的太空裡一個月或一年,是既違反常理卻又讓人神魂顛倒的一項工作。所有在地球上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都必須重新思考、重新學習、一再演練——成年男女要學習上廁所,黑猩猩穿

著飛行服被發射到太空軌道上,還有一個仿冒版的外太空在地球上,形成一個奇異的宇宙。從來沒有發射過的太空艙,健康的人在床上躺好幾個月的醫院病房,偽裝的零重力,還有用墜落的屍體模擬太空船降落海中情況的撞擊實驗室。   幾年前,我有一位朋友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詹森太空中心九號大樓進行一項工作。這棟大樓集結了各種模擬空間,一共約有五十多樣模擬設施:各種模組(譯注:構成太空船整體結構的各個獨立構造單元,例如乘員艙、指揮艙、駕駛艙等)、氣閘艙、艙蓋、太空艙等。我朋友雷尼連續好幾天,都聽見斷斷續續的「嘎吱嘎吱」噪音。最後他終於去找聲音來源,結果發現「一個可憐的傢伙穿著太空衣在跑步機上跑步,而且為了模擬

火星重力,跑步機還懸吊在一個複雜的儀器上方。許多寫字板、計時器、無線電耳機,以及一張張憂心的臉龐團團圍繞著他。」當時我讀著他的電子郵件,突然覺得他所描述的場景,讓我不須離開地球就彷彿造訪了外太空;或者也可以說是某種胡鬧版的,超現實的,卻又要人信以為真的另一個版本的外太空。而我過去兩年大致上就是在這樣的地方度過。   對我來說,在數百萬頁為了第一次登陸月球而撰寫的文件與報告當中,最生動的莫過於一份在北美旗幟協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上發表的十一頁報告。雖然旗幟學是研究「旗幟」而不是研究「麻煩事」的學科(譯注:旗幟學的原文為 Vexillology,「惱人的」原文為 vexing,作者取其字首之雙關),不

過在這場會議上,這兩項主題倒是都很適用。這份報告的名稱是〈旗幟未曾到達的地方:論在月球上插旗的政治和技術層面〉。   在阿波羅十一號發射前五個月舉辦的多場會議為這一切揭開序幕。新成立的「首次登陸月球象徵活動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在月球上插國旗的適當性。美國為簽署國之一的「外太空條約」禁止任何國家在天體上宣示主權,而「插國旗」有沒有可能不讓人覺得是某位委員所說的「主張擁有月球」的舉動呢?有人提出一項比較不適用於電視轉播的方案:使用盒裝的各國迷你國旗。但這項提議在經過考慮後被駁回了。美國國旗將在月球飄揚。   不過要是沒有NASA技術服務部門的幫忙,國旗也飄不起來。沒有風,旗幟就不會飄揚。月球上沒

有所謂的大氣層,所以也沒有風。雖然那裡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但已經足以讓旗幟不體面地垂頭喪氣了。所以他們在旗杆上方裝了一根橫桿,縫在國旗上緣,撐起整面國旗,這樣一來星條旗看起來就像在風中飄揚了——逼真到引發了後來數十年關於登陸月球是一場騙局的爭議。事實上這面國旗比較像是一幅縮小版的愛國窗簾,而不是一面旗幟。   挑戰還沒結束。你要怎麼把旗杆塞進登月艇狹窄、擁擠的空間裡?於是工程師動手設計了可摺疊的旗杆與橫桿,但即使如此,空間還是不夠。這個由國旗、旗杆、橫桿組成的「月球旗幟組」最後只能裝在登月艙的外側,但這也表示它必須能夠承受旁邊下降引擎產生的華氏兩千度高溫。為此他們展開許多測試,因為國旗在

三百度時就會融化,所以結構與機械部門也被找來,用多層鋁和鋼做出了一個隔熱保護殼。   就在這面國旗看似終於準備妥當的時候,有人指出太空人因為都要穿加壓的太空裝,所以手部抓取的力量有限。他們到時候有沒有力氣把旗幟組從隔熱殼裡拿出來呢?他們會不會在數百萬人的注視下,想抽出旗幟組卻徒勞無功地站在那裡?他們有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撐開摺疊的構件?只有一個方法能知道答案:製作旗幟組的原型,召集登月團隊來進行一系列使用旗幟組的模擬訓練。   這天終於來了。國旗在品管主管的監督下以四個步驟打包完成,再以十一個步驟裝上登月艙,出發前往月球。但折疊橫桿在月球上無法完全伸展,而且月球的土壤又太硬,阿姆斯壯只能把旗杆插進

土裡十五到二十公分深,因而引發揣測,認為國旗可能被上升模組的引擎給吹爛了。   歡迎來到太空。我要說的不是你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成功與悲劇,而是中間的那些小小的喜劇以及日常的勝利。我之所以有興趣寫「太空」這個主題,不是因為那些英勇的冒險故事,而是背後那些人性化,有時甚至顯得荒謬的辛苦努力。一位阿波羅號的太空人因為早上練習太空漫步時嘔吐,所以擔心自己會拖累美國在登月競賽中成為輸家,引來是否擱置此計畫的討論;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蓋加林走在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團前的紅地毯上,接受成千上萬人的喝采時,突然發現自己的鞋帶沒綁好,於是腦袋一片空白。   在阿波羅計畫的尾聲,太空人接受訪問,針對各種主題提出他

們的想法。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一名團隊成員在船艙外太空漫步時死亡,你該怎麼做?其中一個選項是:「切斷他的連結繩。」大家都同意這個答案。因為試圖從太空中救回屍體,將會危害到其他成員。只有親身體驗過穿著加壓的太空衣,千辛萬苦進入太空艙的人,才能毫不猶豫說出這樣的答案。只有曾經毫無束縛地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漂浮過的人,才能了解太空葬禮之於太空人,如同海中葬禮之於水手,代表的是榮耀而非不敬。在軌道上的所有事物都與地球上全然不同,流星在你下方呼嘯而過,留下一道痕跡,太陽會在午夜升起。就某些方面來說,探索太空是探索這個行動本身對人類的意義。人願意為此背棄多少「常態」?這種狀態能維持多久?對他們又有什麼樣的影

響?   在研究初期,我碰巧讀了雙子星七號的任務紀錄——第八十八個小時裡的四十分鐘。對我而言,這段紀錄不僅總括了太空人的經驗,也說明了我為什麼對此深深著迷。太空人洛威向任務控制中心回報他拍攝到的一個影像,任務紀錄這麼描述:「一張美妙的照片:滿月掛在漆黑的天空中,下方是地球雲系的高層結構。」片刻的沉默後,洛威的同伴鮑曼按下了通話鍵:「鮑曼要去倒尿液了。大約一分鐘後排出。」   在後面兩行,我們看到洛威說:「真是奇景!」我們不知道他指的是什麼,但他說的很有可能不是月亮。多位太空人都在回憶錄裡提到,太空中最美的景象,是迅速凍結的廢水滴飛散在太空中被太陽照亮的模樣。太空不只同時包含了壯麗與荒謬,還抹去

了兩者的界線。 第一章他很聰明,但是他的鳥很隨便日本選擇太空人的方式就像進入日本人的住家時一樣,你要先把鞋子脫掉,再穿上一雙特製的隔離室用拖鞋。淺藍色的乙烯基拖鞋上印著「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標誌,前傾的JAXA字體像是要快速衝進太空裡一般。隔離室位在JAXA筑波科學城總部的 C-5 大樓裡,是一個獨立的建築結構,對某些人來說,這裡勉強算是一個家,例如過去一個禮拜裡,這裡就住著爭取成為日本太空人的十位候選人,而正式名額只有兩個。我上個月來的時候,這裡沒什麼好看的,只有一間放著幾個附簾子的「睡覺盒」的臥室,相鄰的類似房間裡放了一張長餐桌和椅子。這地方其實是要「被看」的,五部閉

路攝影機裝在接近天花板的地方,好讓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JAXA管理階層組成的評選團隊能觀察這些候選人。他們的行為和評選團隊對他們在此居住期間的印象,將會大大影響最終的決定,哪兩位能夠穿上有JAXA標誌的太空裝,而不是拖鞋。評選團隊這麼做是為了更了解這些男女是什麼樣的人,以及他們多麼適合在太空中生活。雖然面試或填寫問卷能夠刪去那些有顯著個性問題的申請者,但一個聰明積極的人也許會在這兩項關卡隱藏他不欲人知的某些面向。不過在長達一周的觀察期裡,隱藏本性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用JAXA心理學家井上夏彥的話來說:「一直扮演好人是很困難的。」隔離室生活也能用來判斷一個人的團隊合作精神、領導能力、衝突管理等特

質,這些都是在一對一的面試中無法評估的團隊技巧。觀察室就在隔離室樓上。這天是周三,七天隔離期的第三天。觀察員面對一整排閉路電視,帶著自己的筆記本和茶坐在長桌前。現在這裡的三位觀察員是大學裡的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們就像在大賣場思考要買什麼電器的顧客一樣盯著電視看。井上坐在調整攝影機遠近以及麥克風位置的控制台,他的頭上有第二排小的電視監視器。現年四十歲的他成就斐然,在太空心理學領域備受敬重,但不知怎麼著,他的外表與氣質卻會讓你想靠過去捏捏他的臉頰。他和這裡很多男性員工一樣都穿著露趾拖鞋和襪子。身為美國人,我對於日本的拖鞋禮節有相當的理解障礙,不過我覺得這表示JAXA對他來說,就像他家一樣,讓他

覺得很自在。現在攝影機拍到一名申請人從一個紙箱裡拿起一疊約二十二乘二十八公分的信封,每個信封上都有申請人的代號,從甲到癸,裡面放了一張指示,還有一個扁平、方形、用玻璃紙包好的東西,井上說這是用來測試耐心與抗壓性的材料。候選人打開信封,抽出一疊色彩繽紛的色紙。「這個測試是關於……抱歉,我不知道這英文該怎麼說,是一種紙的手工藝。」「摺紙?」「摺紙,對!」今天稍早我使用了走廊洗手間裡的殘障專用間,牆壁上有一個令人困惑的控制面板,上面有拉桿、拴扣、可以拉的鎖鍊,就像一個小太空艙一樣。我拉了一條鎖鍊,以為是沖水用的,但卻觸發了醫療呼救警報。我現在的表情大概就是那樣,一副「啥?」的表情。這些互相競爭成為日

本的下一位太空人的男男女女,國家的英雄,居然要在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裡摺紙鶴。「一千隻紙鶴。」JAXA的醫療主管小池右向我自我介紹。他一直站在我們後面,這是他想出來的測試。日本傳統認為一千隻紙鶴能帶來健康與長壽。候選人要在周日前完成這些紙鶴。色紙散布在桌上,在這個單調房間裡,這些鮮豔的色彩顯得更加突出。除了鞋盒般的建築和倚放在地面上的火箭之外,JAXA也成功複製了NASA內部常見的,獨一無二且毫無吸引力的灰綠色牆壁。這是我在其他地方或是油漆色卡上都沒看過的顏色,但卻在這裡出現了。「千紙鶴」測試的美妙之處在於能以時間順序記錄每位候選人的作業,因為他們每摺好一隻,就會把紙鶴串到一條長線上,所以在隔離

期結束後,每個人的那串紙鶴都會被收走進行分析。這是摺紙鑑識學:隨著截止日期接近,壓力愈來愈大,候選人會不會摺得愈來愈隨便?前十隻紙鶴和最後一隻比起來怎麼樣?井上說:「精準度惡化顯示此人在壓力下會失去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