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公孫策寫的 中文經典100句:資治通鑑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DSE中文範文】蘇洵《六國論》語譯及文章大意分析也說明: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秦國除了用戰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大的就獲得城池 ...

最後網站法律時事評論-【高宏銘專欄】2020直球對決之《六國論》的省思則補充:文中所言:「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就是凸顯一昧討好秦,非但無法終止秦的野心,更是不斷增長秦的實力,加速六國的滅亡。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文經典100句:資治通鑑

為了解決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的問題,作者公孫策 這樣論述:

學習名句100篇,輕鬆閱讀經典,深入中文堂奧   「中文經典100」是「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不再寫錯字、念錯音、用錯成語──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系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   本系列內容,精選中文經典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揉合現代風格,趣味

性高。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 【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 【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 【文章的背景】文章創作的背景故事,主旨的說明,或是題解。 【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 【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   《中文經典100句──資治通鑑》內容所介紹的名句有:有志者事竟成、窮達有命,吉凶由人、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糟糠之妻不下堂、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等等,其中多是大家耳熟能享之佳句。由當代知名歷史評論家公孫策執

筆所著,在其筆下,資治通鑑名句精華更顯神韻,更易讀能懂;著眼於歷史,也深刻註解歷史內涵。   《資治通鑑》是中國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內容涵蓋中國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其目的在於提出過往經驗,供當朝君王做為借鑑,在歷史與文學價值上,有相當的地位。 總策劃簡介 季旭昇   1953年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國文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著有:《詩經吉禮研究》、《甲骨文字根研究》、《詩經古義新證》、《金文單字引得》(合編)等。中華電視台雞蛋碰石頭「說文解字」撰稿1994年;中華電視台「每日一字」撰稿(六十篇)1996年;國語日報「字圓其說」專欄撰

稿2001年起。 作者簡介 公孫策   資深新聞人,《商業週刊》「去梯言」專欄作者,當代知名歷史評論家,擅長借古諷今評論時事,專欄文章膾炙人口。其實他最大的資產是一肚子歷史故事,所以能信手拈來對照古今而無窒礙之感,在其筆下所有的典故與人物,均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這一次公孫策不再「惹是生非」,更沒有「見血封喉」的毒辣文字,他展現了說故事的功力,娓娓道來名言佳句背後的精采典故。(《惹是生非》、《見血封喉》是公孫策已出版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