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 訂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方格子 訂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施昇輝寫的 樂活大叔施昇輝【熱銷限量套書】(共兩冊):《只買4支股,年賺18%(全新加強版)》+《ETF實戰週記》 和施昇輝的 不窮不病不無聊:施昇輝的第三人生樂活提案(限量簽名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業周刊 和今周刊所出版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林孟彥所指導 蔡春菊的 進入全訂閱商業模式-歐茲克公司轉型之路—CAD軟體訂閱新購與續約之競合策略 (2020),提出方格子 訂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優惠新購、訂閱、固定期限、續約、競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 袁鶴齡所指導 張正儀的 以文字探勘資訊分析政治人物與政治形象特質之認知定位 (2020),提出因為有 政治行銷、政治領導者形象、文字探勘、情緒分析、認知定位圖的重點而找出了 方格子 訂閱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方格子 訂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樂活大叔施昇輝【熱銷限量套書】(共兩冊):《只買4支股,年賺18%(全新加強版)》+《ETF實戰週記》

為了解決方格子 訂閱的問題,作者施昇輝 這樣論述:

  《只買4支股,年賺18%(全新加強版)     樂活大叔暢銷經典‧全新修訂版   2020年ETF全新7大心法全揭露!   100%聚焦操作技術唯一代表作     2017年2月,當時台股指數約在9,800點,   2019年底,大盤一度看到12,000點,大盤漲幅高達22%!     這幾年來,樂活大叔提出只買4支股,年賺18%的無腦(無惱)投資心法   不僅在台灣掀起一股ETF投資熱潮,更廣受小資族、所有被動投資人的喜愛。     如果你3年前的2017年來不及看這本書,錯過了22%的大盤漲幅!   那你一定要看2020年全新修訂版,免得錯過了未來你錢包的漲幅!     全新修加強

版重要內容:   一、全數更新大盤指數、價格   二、操作4支股的最新體悟──「必勝7大心法」    1:「認命」才能賺到錢   2:「套牢」是投資人的宿命   3:該「無惱」投資?還是「無腦」投資?   4:該追求的是「安心」,而不是「報酬率」   5:差兩三元,真的有差嗎?   6:「我不知道」才是正確答案   7:其他ETF的教戰守則     ★為什麼只買4支股,就能狠賺18%?   第一、不必花時間精力去做個股研究;   第二、既然是一籃子股票,當然就有很好的分散風險的效果;   第三,根據長期的統計,要打敗大盤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如果你的投資績效與大盤漲跌能夠同步,   其

實就已經打敗八、九成的投資人了。     ★0050、0056   不能保證「短期穩賺不賠」,但能保證「長期套牢也不怕」,   因為都有價差可賺,又有穩定股息,而且絕對不會變壁紙。     ★T50正2、T50反1   適合做當日價差交易,適合對風險承擔能力較高,想發展更靈活操作模式的投資人。     ★選股太焦慮,就別再選股了!大不了套牢!   本書投資核心理念,任何股票都該停損,只有0050、0056不必,因為套牢有股息,照樣可以樂活過日子。不求最賺錢,只求最安心!      「施昇輝的方法,雖說罕見的簡單,但已經通過市場考驗,證明切實可行,連我家唸中學的小孩都能輕鬆執行。」──知名財經專

欄作家 黑傑克 專文推薦   本書特色     1.給小資族的存股指南、給退休族的樂活投資祕笈、給入門投資者的自學手冊    2.此書為施昇輝100%聚焦操作技巧的唯一代表作    3.ETF是現今最適合懶人的簡單投資術,不追求明牌,用簡單、安心、風險低的投資心法帶你入門ETF。    4.濃縮施昇輝15年證券業實務經歷、16年理財操作實績,絕對值得你擁有!    5.近年最夯的ETF、最多人關心的操作技巧完全解答!       《ETF實戰週記:樂活大叔的52個叮嚀》     在新的一年 不焦慮‧安心買‧睡得著   市面上唯一!股市進出場邏輯實戰操演   讓你戰勝心魔,利多利空都能賺!  

  每天打開看盤軟體,過著終日殺進殺出的忙碌股海人生,就是容易迷失心性的時刻。心志一旦動搖,便會迷失在數字當中。而選股的人始終在焦慮中過日子。回歸投資股票的初心,就是要能睡得著覺,好好工作,傻傻存錢。     面對2021瞬息萬變、驚濤駭浪的這一年,做最壞的心理準備,做最好的因應策略,永遠是投資人穩健獲利的保證。     ★只買4支股是最簡單的無腦投資法,但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做不到?   因為投資不難,難的永遠是心態。施昇輝用52篇溫馨叮嚀短文,探討2021年波濤洶湧的股市重要事件,帶你用樂活大叔的邏輯思維,走過股市的驚險急流,一起探究投資的本質、安定心神,讓你的每一年都是過得還不錯的一年。  

  ★0050、0056該在除息前買,還是除息後買?   萬一真的不能填息,也不用太擔心,它又不會下市,就算股息殖利率再差,都勝過定存及通貨膨脹率。     ★0056納入長榮,還可以買嗎?   每一支成分股對ETF的影響性都會被其他成分股稀釋,對於成分股的替換,建議大家真的不用太焦慮。     ★如何在股災來臨時,躲過一劫?   做好股災來臨時的準備,就不用再怕股災了。本書將提供股災來臨時的六種準備。       ★台積電實戰紀錄分享   15天短線進出護國神山台積電,「這樣買股會賺嗎?」實戰操作,特別採用「盤中零股」,讓小資族更有共鳴。     ★有了第一桶金,該買房,還是該投資?   

 樂活大叔話說當年買房決策要點,不敗的萬年議題──「買房?買股?」,總結這兩種投資方法的30年報酬率、風險管控。     ★日K   日K 一定要小於20,才能進場嗎?日K的價格比上次日K>80 的價格還高時,該進場嗎?日K的價格比上次日K>80 的價格還高時,該進場嗎?……最常見的日K實戰操作疑惑,一次全解析!   本書特色     1.行為投資學台灣版:在新冠疫情期間,投資人眼看起高樓,眼看樓塌了。內心難免波濤洶湧,思緒萬千。樂活大叔將以這一年所遇到的所有股市狀況為題目,以一生投資心法寫出最佳解。     2.理論與實作並陳:本書偏重實際的進場操作,以及心態掌握,書內以2021

年這一年波濤洶湧的股市實踐做法,說明這一年樂活大叔如何迷途知返,關鍵時刻下的決勝思維,回歸萬宗歸一的無腦投資術。   名人推薦      (依姓名筆畫序)   柴鼠兄弟 暢銷財經作家   黃大米  作家   好評推薦     看他的書跟著學習他的理財心法,你絕對不可能買到飆股或者一夜發大財,但你能透過時間的力量,看到積沙成塔、積少成多的力量。──黃大米  (作家)

方格子 訂閱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占卜 #通靈 #預約服務

**轉載影片須主動通知詢問,經同意後才能轉載,並標示清楚出處位置

**歡迎使用1.5倍速來看,我自己也喜歡用這速度看XD

原本我有兩個主題在猶豫著,
一個是這個,另外一個是「你需要放掉什麼信念?」,
很有趣的是,這次的答案就是結合了這兩個主題的內容,
而這就是這次我想帶給大家好好思考的機會,
人生是我們自己的,
只有你能療癒自己,
而我始終是陪伴以及引導、給予訊息的角色,
希望都能夠讓大家找回自己的力量!


快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測驗結果吧!!
要是喜歡我的測驗歡迎關注我,並分享出去~
以下附上時間軸:

00:06:30 第一個礦石(摩根石)訊息
00:26:00 第二個礦石(藍針黃水晶)訊息
00:47:20 第三個礦石(橘色片沸石共生方解石)訊息

-

想要支持我繼續分享,邀請你一起讓這頻道更好,
歡迎贊助我,我也會將贊助的部分收入捐出,一起創造善的流動。
戶名:陳宥穎 銀行:華南銀行華江分行 帳號:(008)159201141131

-
YoYo提供的服務內容:

自己在整理服務時,突然發現我會的真多啊😂
但每一個服務都是我傾盡真心的提供,
只為了替大家照亮一段路,讓你無懼前行,
歡迎有需要的朋友私訊聯繫:)

1.通靈療癒個案服務
https://reurl.cc/MkZa7K

2.捕夢網訂製
https://reurl.cc/jqkY0Z

3.寵物溝通
https://reurl.cc/L0pLE3

4.寵物溝通教學小班制
https://reurl.cc/e967rW

5.一對一靈魂溝通及療癒課程
https://reurl.cc/4ax2v2

-

可透過以下方式聯絡到我👇🏻
信箱:[email protected]
Fb:https://www.facebook.com/reibaishiyoyo/
IG:https://www.instagram.com/reibaishiyoyo/
YT:靈魂系男孩YoYo

也歡迎到方格子看我的靈性文章:
https://vocus.cc/user/@reibaishiyoyo

-

現代巫師

通靈、身心靈療癒、蛋糕烘焙、動物溝通、貓咪、捕夢網、水晶礦石、塔羅、宇宙法則

-

我是一名通靈師,
一個喜歡神祕學及美少女戰士的男孩(?)
使用塔羅牌及通靈已有十二年時間,
想要讓大家知道,
每個人都能掌握自己的生命,
只要願意改變,美好離自己不遠!

沈迷於甜點世界,
目標是打造一個療癒甜點店,
讓大家吃一口即可看見生命的奇蹟,
以及找回內在深處的勇敢!

育有三隻可愛小貓,
喜歡跟他們鬥嘴打鬧,
樂於建立人類與動物的良善互動,
從彼此身上感受與學習,
讓世界更好!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心靈發展,
對於神祕學這一塊可是想碰又害怕被冠上迷信一詞,
但真的是這樣嗎?就讓我用簡單的方式跟大家說說這些吧!
想把宇宙以及身心靈療癒的體驗傳遞給大家,
透過我的自身經驗將光與愛散播出去,
保持開放的心,一起來討論吧!

-

**我非常懶惰,要是真的需要字幕歡迎留言告訴我,我再看看要不要加XD
**喜歡我的影片幫我按個訂閱跟喜歡吧:)

-

字幕提供:
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

感謝你的協助。

-

音樂來源提供:

音樂: Soft serve
音樂家: Rook1e

音樂: See You
音樂家: @iksonmusic

進入全訂閱商業模式-歐茲克公司轉型之路—CAD軟體訂閱新購與續約之競合策略

為了解決方格子 訂閱的問題,作者蔡春菊 這樣論述:

軟體行業宣布將以訂閱制取代買斷制,如同對市場投進深水炸彈,引爆時衝起的巨浪自2012年至今推力仍持續著。舉凡Microsoft、Adobe、Autodesk、Tableau、PTC、Dassault Systèmes、Oracle、Amazon...甚至Apple都想耕耘這塊被認為具有潛力的田,播下訂閱種子那一刻,就能夠預期未來的豐收,持續享有甜美的果實。全球軟體大廠紛紛進場誰都不想缺席,由此就能看出訂閱制經濟是未來趨勢、銳不可擋。軟體訂閱制,指在固定期限內擁有軟體使用權的一種付費方式,約定的固定期限到期必須支付一筆續訂閱費用給開發者,以換取繼續使用軟體的權限,常見的固定期限有一個月、一季、

一年、二年、三年,三年以上較不常見。現實裡,訂閱制經濟商業模式就如龍捲風一般,所到之處只留下堅若盤石的客戶成功關係。訂閱制的優勢就是當固定期限到期時,是否要續訂決定操之在付費的使用者,使用者可以因任何原因隨時不再付費續訂。CAD軟體代理經銷商歐茲克公司面臨訂閱制大浪,公司所代理經銷的軟體商業模式產生劇變,過去銷售給客戶軟體買斷由改為訂閱之後,公司整體營收銳減、客戶退回保守態度,使得歐茲克公司面臨嚴峻的考驗。在環境艱困市場低迷之際,留住客戶是營收的基本面,該如何經營至關重要的客戶成功關係?使公司持續獲利並能開創新局,營運策略又該及時作何因應或調整?一波波海浪打上岸帶走沙子的同時陸地漸漸消失,歐茲

克公司的改變與轉型變得刻不容緩。

不窮不病不無聊:施昇輝的第三人生樂活提案(限量簽名版)

為了解決方格子 訂閱的問題,作者施昇輝 這樣論述:

第一人生,我們努力求學成長,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或多或少壓抑了年少夢想; 第二人生,我們為家庭、為事業四處奔走拚搏,肩上扛著拋卸不下的甜蜜負荷; 第三人生,終於不必再做「該做」的事,只要盡情揮灑「想做」的事就好。 從今以後,終於能為自己而活。 50+大好時光,你想好怎麼過了嗎?   當壽命愈來愈長,年金制度卻愈來愈靠不住,   退休後,如何活得自在又精采?   這一次,暢銷財經作家施昇輝不只教你管理有形的金錢,更教你管理無形的情感關係、人生閱歷、學習熱情,幫助你拆解第三人生常見的三大問題,打造豐富愉悅的老後。   /如何不窮?/   樂活大叔說──   ‧退休後的財務像一杯水,千

萬別不知節制,也別捨不得喝。只要靠兩檔ETF穩穩領股息,就能確保第三人生的安心泉源。   ‧別為子女留太多錢。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要懂得「養老防兒」。偶爾請客吃飯,剩下的放寬心,相信孩子能過得好。   /如何不病?/   樂活大叔說──   ‧不必追求「非常健康」。年紀大了,身體器官終究會出現各種小狀況,如果一發現小毛病就惶惶不可終日,反而無益身心。   ‧大叔大嬸健身去!重訓不是為了練成魔鬼終結者,而是養成未來的樂活資本。持續做下去,才能預約更美好的老後。   /如何不無聊?/   樂活大叔說──   ‧找個夢想或興趣,努力持續吧!若跟不上時代,每一天都將宛如「封城」。   ‧有些冒

險不必鼓起勇氣,去聽一場可能聽不懂的演講,看一場可能看不懂的電影,說不定也能發現日常中的驚奇藍海。   漫長路上,你已收獲了無盡美好,過去發生的一切都是禮物。   從今開始,讓我們一一細數人生,重拾生命中的火花,再造精彩。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各界好評|江育誠(前嘉裕西服副董事長)、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陶傳正(陶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 作者簡介 施昇輝   一九六〇年生於台北,畢業自台大商學系。曾任職雜誌業、百貨業及證券業,目前身兼專職投資人與暢銷作家的身分。   這是他的第

十三本書,除了有八本寫理財之外,還有三本寫人生,一本寫電影,一本寫旅遊,可謂既多產又多元的斜槓作家。   媒體向來形容他是「理財達人」,他卻更喜歡別人稱他為「樂活大叔」,其溫暖、正向的人生態度廣受讀者熱烈青睞。近年來更致力於透過書寫、演說等方式,分享對第三人生的深刻見解。   他認為,走過了為家人、為將來努力打拚的前半生後,第三人生就該真正為自己而活。樂活的意義不只在於遊山玩水或豐衣足食,只要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就能擁抱「不窮、不病、不無聊」的快意人生。   ●今周刊網站:第三人生任我行(同步轉載於臉書粉絲專頁「幸福熟齡」)   ●個人臉書粉絲專頁:「樂活分享人生」「一張全票,靠走道」  

 ●方格子付費訂閱網站:小資幸福講堂   Part1 關於生活──我的50+自在樂活提案 01  你的50+生活準備好了嗎? 02  你的第三人生,有幾個「第一次」? 03  勇敢離開舒適圈,發掘你的不老魂! 04  去聽一場可能聽不懂的演講吧! 05  你每天都有「行程」嗎? 06  現在,我是用「分享」來貢獻社會 07  防疫期間,學習如何與自己相處 08  你確定能一個人過日子嗎? 09  老伴啊,明天吃素喔! 10  你要選擇牽掛?還是孤獨? 11  開心祝福子女結婚吧! 12  常在臉書互動,告訴朋友你很好 13  值得交的新朋友,就認真交;不值得交的老朋友,就斷捨離 14  我

和李崗一路耍心機的古巴之旅 15  常常出國旅遊,就是樂活嗎? 16  情願細細品味,也不要走馬看花 17  跟團旅行不該再追求CP值 18  與好友露營,人生一大樂   Part2 關於理財──正確「錢」意識,人生更有意思 01  老了,對錢的態度應該是什麼? 02  第三人生還需要追求複利效果嗎? 03  退休後,到底該不該賺錢? 04  每天在股市殺進殺出,可能會成為健康的殺手 05  股災來臨時,該抱現金?還是該抱股票? 06  買股票,有可能穩賺不賠嗎? 07  該追求比0050、0056更好的ETF嗎? 08  外幣投資是必要的嗎? 09  把套牢N年的股票斷捨離   Part3

關於學習──第三人生,別害怕新陳代謝 01  活到老,學到老,還要學到精 02  重返校園,圓夢啟程 03  你給自己的第三人生打幾分? 04  戲劇治療課的神奇之旅 05  要欣賞年輕人的創意,更該好好學習 06  一日臨演現場拍攝記 07  不會上網,未來的人生將宛若封城 08  難道已經沒有真人在賣票了嗎? 09  找機會,讓自己充滿學習的熱情 10  大叔、大嬸健身去! 11  持續,就已經是一個很難達成的目標了 12  重訓一年多後,終於破解了我的三大迷思   推薦序 若愚原來是大智:我讀施昇輝《不窮不病不無聊》   老友施昇輝是我心目中的「最佳東山再起選手」(the bes

t comeback player),我指的是他峰迴路轉的人生經營。   四十四歲遭逢人生亂流「被失業」,他成為前途茫茫的徬徨中年,試著買股票賺錢,卻差點賠掉積蓄。有一天他突然體悟了一種不貪心的「投資心法」,以清楚的紀律重新進行投資,終於「只買一支股,勝過18%」,找到了自己的理財節奏,也成功地重新找回安穩的營生手段及樂觀的生活自信(連帶的,還找回了一個從心所欲的樂活人生)。   但故事的曲折高潮還不在這裡,二〇一二年,他把這個投資心法寫成專書分享給大家,不料(我猜作者自己可能也沒料到)竟觸動了許多不曾投資股票的讀者大眾,幾年內,他成為台灣近年最暢銷也最受歡迎的「理財作家」,演講、訪問的邀

約不斷,甚至激起了社會上投資ETF的熱潮,影響力不可等閒視之。   如果容許我動用「後見之明」來為我的老友所引發的社會現象做個詮釋,分析他的作品大獲人心的原因,我會說,作者是個有智慧之人,他的投資態度「樂觀寬厚,不忮不求」,承認自己沒有過人的選股能力,所以甘於採用「被動型投資」的ETF,嚴守進與出的紀律,收取穩定但「不超過」的利益;不用「加法投資」而用減法,不為短線追逐而憂煩苦勞,而是掌握大方向,放鬆心情,減少不必要的動作。他的投資態度與方法,套上施昇輝愛用的電影比喻(我這位老友是位看過五千部電影的超級影迷),我可以說它是:《奇愛博士:我如何學會停止憂慮,轉愛0050》。   選擇指數股票

型基金的0050(後來又加上0056),這本來只是個人的投資選擇,但施昇輝卻找到一種與大眾分享的溝通策略,他不像其他理財作家炫耀自己的高明眼光與聰明操作,暗示自己有獨到秘訣,相反的,他承認自己的愚昧,也承認投資活動的艱難本質。你不一定都能買低賣高,還很可能會套牢,但他說:「那就套好套滿。」你會急著想出比別人聰明的辦法,常常就做得太急或太多,所以他說:「不要相信腦袋。」   作者的理財心法幾乎都是基本概念,也都是老生常談,像個人投資者如果要購買股票,最好是買ETF,這句話股神巴菲特老早就說過了,但很多股民仍然不信邪地「追高殺低」,只希望自己能夠是個聰明的例外,施昇輝的溝通策略打破了這個心結,他

讓不敢冒險的投資人理解有限風險的概念;讓急躁的投資人理解「佛系投資」的意義;讓眾多讀者或聽眾找到了一個安心、明確且聽得懂的理財之道,我猜想這是他掀起巨大風暴的原因。   如果作者成功的原因是出於某種智慧,投資成功是他的理財智慧(選擇適才適性的方法與標的),著作暢銷是他的溝通智慧(其實很聰明卻裝作很笨),我其實是連帶的想知道他在其他領域的判斷與建議,事實上,施昇輝老早也從理財寫作中跳出來,涉足了電影、旅行、樂活人生的種種議題。理財題目其實不用寫了,寫來寫去不就是0050和0056嗎?   施昇輝的這本新書就是寫退休生活,也就是所謂的「第三人生」。他標舉退休生活的目標叫作「不窮、不病、不無聊」

,這句話我讀了非常佩服,平凡幾個字卻說到了很有內容的境界,也同時指出了幾個重要功課。你要「不窮」,得有一點理財的準備;要「不病」,得有健身的習慣;要「不無聊」,得有些生活安排。當中書裡頭說得更多,舉了各式各樣有趣的例子,讓你感覺無限嚮往,原來退休並不是人生賽事的終結(你以為要進入「垃圾時間」了嗎?),而是另一個無限寬廣、多彩多姿的主戲正要開場…… 詹宏志 (本文作者為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作者序 誰說只有窮,才會成為下流老人?   一般人對我的認知,應該是「暢銷財經作家」,但我比較喜歡我的另一個稱謂:「樂活大叔」。   「大叔」指的是年紀稍長的男人,我當之

無愧,畢竟已經年屆六十,早就開始在過「第三人生」。但前面的形容詞是「樂活」,而非「財經」「投資」,或「理財」,因為我希望分享的是「人生態度」,而不是「賺錢方法」。   大多數人把五十歲之後的人生稱為「人生下半場」,但我卻認為過度消極,好像在等待球賽計時器的倒數,告訴你時間愈來愈少。現在人類的壽命愈來愈長,我們不該等待結束,而該有更積極的期待,所以我喜歡用「第三人生」來稱呼這個人生時期。   我把求學階段稱為「第一人生」,就業階段則為「第二人生」,自職場退休、且完成子女教養責任,就進入了「第三人生」。這時,大家應該都還身強體健,或許能持續開創嶄新的生活,真正做到為自己而活。接下來,可能還有「

第四人生」「第五人生」「第N人生」,也未可知,這樣不是就能一直活在希望中嗎?   第三人生的課題主要圍繞在「金錢」「健康」「生活」三個面向,但三者絕無優先順序,而是環環相扣。沒有錢,當然焦慮,一定影響健康,讓生活很難安心;沒有健康,一定影響生活,龐大的醫療費用也會讓錢愈來愈少;如果生活了無樂趣,再多的錢、再健康的身體,也只是行屍走肉。   因此我認為只有在金錢上「不窮」、在健康上「不病」、在生活上「不無聊」──三者缺一不可,才不會變成下流老人。   身為台藝大電影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以下將透過六部電影,分享我如何經營「不窮、不病、不無聊」的第三人生。   一、《華爾街之狼》   《華

爾街之狼》(二〇一三)改編自美國傳奇股票經紀人喬丹.貝爾福(Jordan Belfort)自傳,描述其在華爾街發跡,最終入獄的瘋狂一生。   進入第三人生,絕對不可以是視錢如命的「華爾街之狼」。此時還是應該要賺錢,但不該「努力」賺錢。很多人形容退休後的積蓄像一杯水,有人不敢喝(非常節儉),結果水剩很多,人卻走了,好可惜!有人大口喝(盡情享受),結果水喝光了,人卻還活著,那就太可憐了!但如果每年都能有水流入(錢能進帳),就不必擔心喝水(花錢)的問題了,不是嗎?   不過,第三人生要追求的是「確定」的收入,而不該是「期望」的收入。前者來自於每年都有穩定配息、且大到不會倒的公司所配發的「股息」,

後者則是追求買賣股票的「價差」。前者確定可以增加水量,後者的話,一不小心還會把水打翻呢!   二、《高年級實習生》   《高年級實習生》(二〇一五)描述一位老年退休男子,應徵成為新創公司的實習生,與年輕的CEO之間相互帶來正面的影響。   進入第三人生,絕對不該妄自菲薄,認為自己已是無法再做出任何貢獻的無用之人。雖然創意、活力不如年輕人,但當年在職場上所累積的工作經驗、危機處理能力,甚至人際網路,都可以讓自己和片中的男主角勞勃.狄尼洛一樣,找回自信與肯定。   但也不能倚老賣老、拒絕改變,反而更該認真學習,才能跟上這個世界快速變化的腳步。舉例來說,當你不具備使用電腦或網路等基本能力時,很

可能就會讓生活完全停擺,然後造成像勞勃.狄尼洛在任職初期一樣的極度挫敗。   三、《一路玩到掛》   《一路玩到掛》(二〇〇七)講述兩位癌末病患無畏死亡,決心在剩下的日子裡盡情揮灑生命,相偕實踐夢想。   進入第三人生,只要經濟狀況無虞、子女均已長大成人,應該就有比較多的時間從事自己持續在進行,或是現在才有空發展的興趣,甚至一圓過去因現實考量而不得不放棄的夢想。   大多數人會把旅行當作第三人生的生活重心,這當然很好,但難道「樂活」就只能和「旅行」畫上等號嗎?其實,只要對任何新事物保持探索的好奇心,就會和旅行一樣,成為一趟充滿驚奇的有趣旅程。例如我五十八歲時去念了台藝大電影系,一方面圓了

我年少的夢,二方面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讓生命洋溢著滿滿的活力。   四、《三個傻瓜》   印度電影《三個傻瓜》(二〇〇九)的劇情主軸為三位好友的真摯情誼。三人結識於大學時代,在各自面臨困難的關頭,始終互相鼓勵、患難與共。   朋友絕對是第三人生最重要的生活支柱,而且他們和家人最大的不同,是自己享有選擇權,你可以離開生活理念已經南轅北轍的老朋友,也可以積極結交能讓生活更豐富的新朋友。   不要吝於在臉書上貼文或按讚,這樣至少可以讓朋友放心你還健在,也過得很好。對老朋友,千萬不要說「改天再見」,因為很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   老朋友終會漸漸凋零,所以結交新朋友更顯重要,特別是要多認識年輕

人,才有機會永保青春。結交新朋友最容易的管道,一是參加旅行團,二是共同學習。此外,交朋友務必要用心,甚至不妨花點「心機」努力建立友誼。   五、《飲食男女》   這部由李安執導、一九九四年上映的電影,劇情圍繞著一位退休男子與三位女兒,呈現兩代家庭間的衝突與親情。   我最不喜歡大家將「做自己」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因為即使到了該適時放手的第三人生,只要有家人,不管是父母、子女、另一半,你都永遠會牽掛他們。   此外,每個人都有可能和片中男主角郎雄一樣,成為沒有另一半的人。某次演講現場,我問所有男聽眾:「會用洗衣機的請舉手。」正如我所料,只有一半的人舉手。喪偶之後,你是否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

這將成為現實上不得不正視的問題,無論是先生或太太皆然。   對於父母,不要只有重要節日才相聚,只要有時間就該去探視,我們一定要有「見一次少一次」的心理準備。對於子女,不該過度保護,或想盡辦法留遺產給他們,而應該要相信他們具有足夠的生存能力與專業。   六、《魔鬼終結者》   提到《魔鬼終結者》(一九八四)這部科幻動作片,大多數人首先浮現腦海的,想必是男主角阿諾.史瓦辛格所飾演的人型機器人──不僅無堅不摧,更擁有一身完美的肌肉線條。   我本來很排斥到了花甲之年去做重訓,以為會把自己練成阿諾史瓦辛格,其實這是天大的誤解。經過擔任健身教練的女兒解釋,以及自己親身實證後,才真正了解到,重訓是在

加強熟齡男女的肌力和肌耐力,讓我們不易摔倒,即使摔倒也不會太嚴重,這也呼應了第三人生最重要的「預防重於治療」觀念。專業的教練指導,遠勝過自主訓練,因為後者有可能因為錯誤的施力而導致運動傷害,反而得不償失。   我們應該永遠保持正向、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可能非常漫長,也可能隨時結束的第三人生,千萬不要無所事事,任由時間流逝,當然也該避免最後徒留很多遺憾。   只要能做到「不窮、不病、不無聊」,就一定可以擁有精彩的第三人生,絕對不會出現在下流老人的行列中,就讓我們用這七個字來彼此共勉吧!   〈老了,對錢的態度應該是什麼?〉老了之後,對錢能看開的人,應該都是經濟無虞的人。但對錢看不開的人,可

能很有錢,也可能沒有錢。 我的基本態度是先善待自己,行有餘力再為子女著想,但很多人卻反過來,事事先想到子女,剩下的才給自己。 我應該算是經濟無虞,但還不算是有錢人。在子女念大學的時候,我就跟他們說,我只負擔他們的學費到大學畢業,以後要念研究所,甚至要出國繼續深造,請自己想辦法。他們大學畢業之後,我又跟他們說,我也不會資助他們創業,如果真的想創業,還是請自己想辦法。 很多父母狠不下心,怕子女吃苦受罪,所以想盡可能留很多錢給他們。我認為愈擔心子女,他們就愈無法獨立。他們的人生還很漫長,我們不可能陪伴一輩子,所以強迫他們早一點建立足以養活自己的能力,才是做父母最重要的責任。 我不會幫子女出大錢,平常

卻很樂意出點小錢,譬如全家人出去聚餐,或者和其中一位子女吃飯,都一定是我買單。很多人認為,養育子女這麼多年,是時候輪到他們出錢請父母吃飯。我反而認為,只要我請客,子女應該會非常樂意與父母吃飯,但要子女出錢,或許他們基於經濟考量,反而會降低與父母見面的意願。 對於某些大錢,我也會願意出,譬如幫子女投保二十年期的終身醫療險。只要我還活著,就會幫他們繳保費;一旦我不在了,之後的保費就由他們繼續繳(這樣不知道可否保證他們會孝順我二十年?)此外,子女若要買房,我會資助他們頭期款的一小部分,但絕對不可能是全額。 別太期待子女的報答。現在物價飛漲,薪水卻不漲,他們能養活自己都很不容易了,只要不跟你伸手要錢已

屬萬幸。所以我建議為人父母者,不要強求孝親費了。 和子女在金錢方面「劃清界線」後,就可以開心花錢了。而且在投資理財上也可以相對保守,因為這時已經不需要再積極努力賺錢。

以文字探勘資訊分析政治人物與政治形象特質之認知定位

為了解決方格子 訂閱的問題,作者張正儀 這樣論述:

社群媒體的普及對近年的政治行銷模式產生極大的影響,政治人物不僅可以透過傳統報章雜誌及電視報導等傳播媒介,更可以透過網際網路主動在社群平台上行銷。近年來政治人物網紅化隨之成為熱門話題,而YouTube正是孕育出最多網紅甚至發展出新興職業--YouTuber的影音平台,其用戶人數僅次於Facebook。網友根據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的結果列出前十大熱門的政治網紅,發現其中有三人本身即為政治人物,分別是柯文哲、蔡英文及韓國瑜,因此研究媒體對三人之評價及三人近年經營YouTube平台的方式及成效遂成為本研究之動機。 本研究以國外學者Loes Aaldering、Rens Vliegenthar之研

究為基礎將政治領導者形象分為六大構面,先採現有資料分析三人經營YouTube熱門影片之網路聲量、拍攝性質、內容及所欲傳達之意象或訊息。再透過文字探勘技術及情緒分析計算出三人在媒體及YouTube民眾各構面之情緒分數,觀察三人經營自頻道及與網紅合作所獲得之網路聲量及民眾反應有何差異?接著產製認知定位圖觀察三人分別受關注之構面,藉由情緒分數及關注構面之交互比對觀察三人在媒體及YouTube民眾心中形象特質有何差異?又不同傳播媒介其使用者之評價有何異同?  結果發現:一、媒體對三人關注構面各不相同,且對柯文哲及韓國瑜以負向評價居多。二、政治人物YouTube熱門影片以娛樂性質佔最多數,且皆以提升個人

形象為主要傳達意象。三、政治人物與網紅合作可以獲得較多網路聲量及民眾好感度。四、柯文哲與蔡英文之YouTube頻道皆成功彰顯其個人特質並獲得民眾高度認同,韓國瑜則應提升誠信構面之好感度。五、媒體與YouTube民眾對蔡英文及韓國瑜之關注構面皆相同,對柯文哲則聚焦不同關注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