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二手市集擺攤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所 倪晶瑋、曹拯元所指導 顧德偉的 復甦中的大觀園—一個由環境劇場觀念推動的社區改造經驗 (2019),提出桃園二手市集擺攤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環境劇場、都市針灸、社區營造、大觀園、庶民記憶。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許傳陽所指導 饒婉利的 文化市集與地方認同感之研究:以天母生活市集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文化傳播、地方認同、空間、文化市集的重點而找出了 桃園二手市集擺攤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桃園二手市集擺攤,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復甦中的大觀園—一個由環境劇場觀念推動的社區改造經驗

為了解決桃園二手市集擺攤的問題,作者顧德偉 這樣論述:

社區的集體記憶是社會中庶民記憶的一部分,但隨建物的老舊,社區常走向衰亡的命運,庶民記憶也汲汲可危。大觀園是戰後中原大學師生與社區居民的共同生活場域,目前也正面臨垂亡的命運。本研究藉由行動研究的研究方法、R. Schechner環境劇場概念作為環境塑造的概念,以都市針灸觀念檢視並療癒大觀園社區,以社區總體營造理念帶動大觀園的發展。將上述觀念與方法,在大觀園中導入軟硬體的活化策略,企圖挽救這一瀕臨消失的師、生、民的共同記憶場域。主要方法有文獻探討、田野調查、實驗性實作與訪談。主要研究成果:1)在行動研究方面,以行動力的直接參與、實作,改善大觀園1220㎡,並獲得第一手資料;2)在環境劇場方面,將

此觀念實際轉化為創造獨特大觀園的空間;3)在都市針灸方面,針對節點、區域做改善,燃起居民對大觀園的希望;4)在社區總體營造方面,藉由教學推廣、改善示範,影響師、生、民,亦即「人」,達到永續改造大觀園的初衷。本研究影響學生約240人、居民約15人、大眾18000人(臉書按讚數)、公部門約20人對大觀園的看法,並吸引8間小店一同經營大觀園。並將成果由老師介紹給公部門。

文化市集與地方認同感之研究:以天母生活市集為例

為了解決桃園二手市集擺攤的問題,作者饒婉利 這樣論述:

天母生活市集為地區性市集也是當地新地景,創辦人為台灣藝術市集協會理事長,2008年經由天母商圈發展協會自行接手,目的是促進天母商圈發展以及凝聚在地居民的意識與認同感。天母生活市集的活動是否實際達成效果,在參與市集的行動者眼中天母生活市集是否形成該認同感。本研究以採行質化研究的方式,已深入了解地景的建構與及影響。其主要研究問題為:1.天母居民的地方認同為何?2.天母生活市集對行動者象徵意義為何?3.行動者對於天母生活市集認同感為何?因此,做為文化生產者以及在文化場域的消費者如何共同形成地方認同,並產生歸屬感。   本研究由文化傳播的角度看待居民認同。訪談梳理之後,研究結論為總體來說,居民

地方認同與對生活環境的滿意度,不代表認同地區性活動,除非實際參與才能感受該活動傳播的文化意念與集體的意識與情感,變成特殊的文化空間場域作為該天母人的文化資本。天母居民的確對該地區有強烈的認同感且喜好程度高。由於大眾媒體與社會輿論對天母居民的刻板印象,使得他們在呈現居住身分時會顯得保守,較不敢於表態地方認同,表達實際上居住生活環境因素並非經濟能力多寡,而是從小居住地。天母生活市集文化多年的傳播之下,市集的地理環境與活動分為逐漸與天母居民形成一種空間上的認同感,亦從長久居住在此地的歸屬感,延伸成為一種與其他地區不同的主體空間,專屬於天母地區居民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活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