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課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植物學課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崔娜寫的 植物學 和高寧等(主編)的 藥用植物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中生物】精選學測重點主題|植物生長全解析 - Snapask也說明:高中生物專題小教室!跟著李龍老師一起結合課本知識,了解植物的起源,如何生長、如何運輸,剖析其中構造,為多變的自然素養考題提前準備!本課程包含:《生物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科學 和科學所出版 。

佛光大學 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 周鴻騰所指導 羅淑棠的 成人鷹架探究教學於耐逆境可食野菜之學習成效研究 (2019),提出植物學課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氣候變遷調適、耐逆境可食野菜、6E 鷹架探究教學法、學習成效。

最後網站植物學 - 博客來則補充:書名:植物學,語言:簡體中文,ISBN:9787030616289,頁數:228,出版社:科學出版社,作者:崔娜, ... 《植物學》為遼寧省精品資源分享課“植物學”課程的配套教材。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植物學課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植物學

為了解決植物學課程的問題,作者崔娜 這樣論述:

《植物學》為遼寧省精品資源分享課“植物學”課程的配套教材。主要內容包括植物個體發育過程中的形態結構特徵、植物界的系統發育與演化、不同植物類群和代表性科屬的特徵與分類。各章內容以知識點的形式出現,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繫,每章還含有主要內容、學習指南、擴展閱讀和主要參考文獻。   《植物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圖文並茂、通俗易懂,體現了植物學的科學性、系統性、前沿性,又保持了農業院校應用性的特色。    《植物學》可供高等農業院校農學、植物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林學、園藝、園林、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環境保護、生態學和蠶學等專業的師生使用,也可以供綜合大學生物類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和相關工作人員使用。

緒論 第一章 植物細胞 【主要內容】 【學習指南】 知識點一 植物細胞壁 知識點二 植物細胞原生質體 知識點三 植物細胞的增殖 知識點四 後含物 知識點五 植物細胞的生長、分化與死亡 擴展閱讀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植物組織 【主要內容】 【學習指南】 知識點一 植物的分生組織 知識點二 植物的成熟組織 知識點三 複合組織和組織系統 擴展閱讀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種子植物的根 【主要內容】 【學習指南】 知識點一 根的生理功能和用途 知識點二 根的發生與根系類型 知識點三 根的初生結構 知識點四 根的次生結構 知識點五 根瘤和菌根 擴展閱讀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種子植物

的莖 【主要內容】 【學習指南】 知識點一 莖的生理功能和經濟價值 知識點二 莖的形態特徵與分枝方式 知識點三 莖的初生生長和初生結構 知識點四 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生長和次生結構 擴展閱讀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種子植物的葉 【主要內容】 【學習指南】 知識點一 葉的生理功能 知識點二 葉的基本形態 知識點三 葉的生長與結構 擴展閱讀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植物營養器官的變態 【主要內容】 【學習指南】 知識點一 營養器官間的相互關係 知識點二 根的變態 知識點三 莖的變態 知識點四 葉的變態 擴展閱讀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植物的花 【主要內容】 【學習指南】 知識點一 花的一般形態

知識點二 雄蕊的發育和結構 知識點三 雌蕊的發育和結構 知識點四 開花、傳粉與受精 擴展閱讀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章 植物的果實和種子 【主要內容】 【學習指南】 知識點一 種子的結構和類型 知識點二 種子的發育 知識點三 種子的萌發及幼苗的類型 知識點四 果實的發育和結構 知識點五 果實的類型 知識點六 果實與種子的傳播 擴展閱讀 主要參考文獻 第九章 植物界基本類群 【主要內容】 【學習指南】 知識點一 植物分類學基礎 知識點二 低等植物 知識點三 高等植物 知識點四 植物界的發生與演化 擴展閱讀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 【主要內容】 【學習指南】 知識點一 雙子葉植物

和單子葉植物 知識點二 離瓣花亞綱 知識點三 合瓣花亞綱 知識點四 單子葉植物綱 擴展閱讀 主要參考文獻 植物學既是一門傳統的基礎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又是一門隨著分子生物學等現代生物學技術發展而快速發展的學科。近些年,植物學在植物種質資源、作物高產育種、有機食品、生物能源及作物生長發育調控機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    “植物學”課程是高等農業院校農學、植物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林學、園藝、園林、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和蠶學等專業的基礎課。本書可作為該課程的主要教材,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植物細胞、植物組織、種子植物的根、種子植物的莖、種子植物的葉、植物營養器

官的變態、被子植物的花、植物的果實和種子、植物界基本類群及被子植物主要分科等。瀋陽農業大學的“植物學”課程是遼寧省精品資源分享課,因此本書為該課程的配套教材,也可以供綜合大學生物類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和相關工作人員使用。    在編寫過程中,編者總結了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參考了國內外有關教材、著作與論文,並根據遼寧省精品資源分享課的要求,使各章內容以知識點的形式呈現,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繫,每章還含有主要內容、學習指南、擴展閱讀和主要參考文獻。本書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圖文並茂、通俗易懂,體現了植物學的科學性、系統性、前沿性。同時本書還遵循植物學的發展規律,充分考慮學生的生物學知識基礎,按照大學生的認知規

律編寫,與農業院校相關專業緊密結合,為學生建立較為完整的植物科學知識體系,也為後續的專業課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書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緒論由範海延編寫,第一章植物細胞由劉豔萍、劉琛和周颯編寫,第二章植物組織由許存賓編寫,第三章種子植物的根由於志海、崔娜編寫,第四章種子植物的莖由季長波編寫,第五章種子植物的葉由李魯華編寫,第六章植物營養器官的變態由回晶編寫,第七章被子植物的花由範海延、武春霞、孟祥南、劉明超編寫,第八章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由劉曉柱、武娟編寫,第九章植物界基本類群由張春宇、王娟、曲波、邵美妮編寫,第十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由崔娜、于洋、苗青、翟強編寫。全書由崔娜、範海延統稿。   

本書得到了許多植物學教師和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瀋陽農業大學的林鳳、許玉鳳、孫權、李楠、陳旭輝等老師為本書的編寫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在此深表感謝,也非常感謝科學出版社叢楠等的辛苦付出。    由於編寫時間較為緊迫,加之編者的理論水準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以便進一步修訂和提高。

植物學課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植床板用來當產房很棒
但要怎麼用
讓熱血阿傑放大絕教您
『植物日記簿』已上市
可以前往博客來選購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983?sloc=main
這本書是每個植物人必要的裝備

📌阿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hijak0526/​​​
📌阿傑FB➤https://www.facebook.com/Huang0526/​​​
📌阿傑YT➤https://www.youtube.com/user/shijak05...

這裡有各種跟生態相關的影片
歡迎大家一起來上超狂生態課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熱血阿傑的演講與邀約
現在是三立都會台
外景實境節目『上山下海過一夜』主持人之一
演講對象: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教師研習,親職教育,社區再造,林務單位、國家公園教育解說訓練(在職與志工)。

➡️演講主題⬅️

特定生物專題:
昆蟲世界大驚奇
國內外鍬形蟲
國內外螳螂
神奇的角蟬
吃蟲行不行(昆蟲上菜)
昆蟲超能力
盔甲武士-甲蟲
不可思議偽裝生物
台灣原生蘭

世界各地生態旅遊:
跟著熱血阿傑找動物
秘魯
馬達加斯加
澳洲
東南亞各國

專論心得:
親職教育課程
生命態度教育
人生翻轉勵志
雨林探險

地區:台灣本島、外島皆可(交通費另計)
海外地區由「自然野趣」統籌辦理。
自然創作專題:私訊細節

親子共學班可組團報名:每堂課兩小時(看課程內容排定,室內課程與戶外觀察皆可),親子上限8對(小朋友上限10人),學員年齡限制三歲以上,最好的配置就是三到五歲 or 四到六歲、六至九歲、九至十二歲這樣,雖然混齡也可以,但平均年齡較能均衡學習。室內需自行準備場地(需有投影機或播放設備,黑板或白板)。
(目前開放新竹以北,或搭配我的其它行程)

時間細節請私訊聯絡也可Email:[email protected]

2019個人介紹
姓名:黃仕傑 人稱:熱血阿傑
入圍第53屆金鐘獎最佳兒少節目主持人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不愛念書成績總是吊車尾,只喜歡觀察自然、飼養動物,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即投入就業市場。金門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戾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台灣原生動、植物知識。十多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紀錄森林現況,並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影片於網路各社群平台推廣生物之美。曾任科學委員會生態影片昆蟲行為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昆蟲館計畫助理、生態節目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生態節目「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並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經典雜誌
遠流科學人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各林區管理處、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訓練講師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自然野趣教育機構昆蟲 講師
野性中國 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 導師

著作:
2008『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2012『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2『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2013『帶著孩子玩自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3『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2014『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2015『螳螂的私密生活』(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6『鍬形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7『好家在森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8『甲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8『昆蟲上菜』(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9『鍬形蟲日記簿新版』(紅樹林出版)、
2019『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幼福文化出版)、
2020『甲蟲日記簿二』(紅樹林出版)
2021/08『植物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22/01『大自然之隱身高手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22/08『鹿角蕨的栽培與觀賞』(中英文版)(紅樹林出版)
康軒文教-國小六年級下學期第五課課文「馬達加斯加 出發!」作者

阿傑的手怎麼了?
⬇️點入連結就知道⬇️
https://youtu.be/gV2GUQoVjug​​​

蘋果日報:
專家學者鑑定後,認為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從發現到採集研究貢獻極大,因此以其名命名。『仕傑擬迴木蟲』
新發現! 墾丁現3擬步行蟲 | 即時新聞 | 20150121 | 蘋果日報

  黃仕傑flickr:shijak0526
  黃仕傑頻道:熱血阿傑
黃仕傑微信:shijak0526
黃仕傑微博:黃仕傑TAIWAN


習慣使用攝影裝備:
佳能5D3
佳能100mm f2.8L 微距鏡
佳能17-40mm f4L 廣角鏡
佳能MP-E65 f2.8 五倍超微距鏡
圖立10-17mm 魚眼鏡
適馬150-600 f5.6 長焦鏡
佳能600EXII 閃燈
佳能430EXIII閃燈
佳能MT-24 微距雙閃燈
DCR-250 微距鏡片

習慣拍攝影片剪輯裝備:
iphone 8+
iphone X
iphone XS
MAC PRO

#甲蟲日記簿​​​
#鍬形蟲日記簿​​​
#好家在森林​​​
#昆蟲上菜​​​
#螳螂的私密生活​​​
#帶著孩子玩自然​​​
#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
#甲蟲軍團​​​
#霸王甲蟲小百科​​​
#昆蟲臉書​​​
#iphoneXS拍攝​​​
#自然野趣​​​
#shotoniphone​​​
#insect​

成人鷹架探究教學於耐逆境可食野菜之學習成效研究

為了解決植物學課程的問題,作者羅淑棠 這樣論述:

摘要 IAbstract II謝誌 III目錄 IV圖目錄 VII表目錄 VIII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背景 1一、 全球氣候變遷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1二、 學習耐逆境可食野菜與氣候變遷關係 2第二節 研究動機、目的與研究問題 6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6二、 研究問題 8第三節 名詞解釋與研究範圍界定及限制 9一、 名詞解釋 9二、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第一節 耐逆境可食野菜相關研究 11一、 可食野菜 11二、 耐逆境可食野菜 14第二節 鷹架探究教學法與學習遷移相關研究 20一、 鷹架探究6E相關教學研究 20二、

學習遷移理論 34第三節 運用6E鷹架探究教學模式於耐逆境可食野菜課程 36第三章 研究方法 44第一節 研究對象及研究場域 44一、 研究對象 44二、 研究場域 44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架構 44一、 個案研究法 44二、 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 45第三節 教材與教學設計 49一、 成人學習特性 49二、 教材設計與架構 49三、 教學設計與教學流程 51第四節 篩選個案訪談的工具 60第五節 個案訪談工具 62一、 焦點討論法心得寫作 62二、 個案訪談記錄 63第六節 質性資料處理與分析 64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66第一節 耐逆境可食野菜的基本

概念知識能力 66一、 具系統化的數位多媒體教材能提昇概念知識 68二、 科學研究與醫藥文獻能提昇學習興趣及食用信心 75第二節 戶外植物體驗學習能強化基礎概念知識,提昇自然觀察力 82一、 戶外五種感官體驗學習可提昇植物辨識能力 84二、 戶外體驗學習可增進植物耐逆境概念、環境污染與健康的警覺性 91第三節 小組體驗探究能提昇食品加工技能,引發自主學習動機 97一、 分組實作體驗教學能提昇食品加工技能 99二、 分組合作體驗學習能促進成人自主學習動機 105第四節 分享評析有助反思分析,促進知識內化 111一、 教師評析可以修正小組探究結果,學生本身隱性顯性知識相交流,有

助學習反思 112二、 同儕典範學習可以促進知識內化,提昇學習反思 114第五節 精緻內化作品發表,有助食品加工開發能力 117一、 作品發表,有助學習者統整所學進行發想與創作 119二、 期末作品發表會有助知識技能、情意提昇作用 123第六節 學習近遷移能力—學以致用在氣候變遷蔬菜作物調適執行力 134一、 運用在氣候變遷農業生產調適或減緩的實踐上 135二、 具氣候變遷危機意識及調適知識 145第七節 因應未來更複雜氣候變遷情境及不同情境之學習遠遷移能力 149一、 防災調適之學習遷移力 150二、 結合相關知識與經驗應用在其他領域之學習遷移力 154第五章 結論與建

議 158第一節 結論 158一、 系統化的數位媒體PPT教材能促進基本概念知識 158二、 在戶外植物體驗學習能強化概念知識,有助提昇自然觀察力 159三、 小組體驗探究能提昇食品加工技能,引發成人自主學習動機 159四、 在小組實作作品的分享評析有助反思分析,促進知識內化 159五、 精緻內化期末作品發表,有助食品加工開發能力 159六、 具延伸擴展應用在相同情境的學習近遷移能力 160七、 具延伸擴展應用在未來更複雜的氣候變遷及不同情境的學習遠遷移能力 160八、 結語 160第二節 建議 161第三節 教學反思 162參考文獻 163附錄 182圖目錄圖 1

-1 全球氣候變遷對糧食、作物的影響 3圖 1-2 耐逆境可食野菜與氣候變遷關係 5圖 2-1 「近側發展區」的動態本質示意圖 21圖 2-2 「ZPD」的動態本質 23圖 2-3 以學習者以活動為中心的「6E探究學習環」 34圖 2-4 「6E學習環探究模式」教學理念設計 36圖 2-5 「6E鷹架探究教學」各階段教學設計、目標與研究目之關聯圖 43圖 3-1 研究架構 46圖 3-2 研究流程圖 48圖 3-3 耐逆境可食野菜教材架構圖 50圖 3-4 成人學習耐逆境可食野菜之教學流程圖 59圖 3-5 研究個案篩選流程圖 61圖 5-1 6E鷹架探究教學研究於成人

學習耐逆境可食野菜之成效 161 表目錄表 2-1 蔬菜常見急性傷害之誘因與可能出現之症狀 15表 2-2 臺灣15種野外耐逆境可食野菜對不同逆境忍受能力 19表 2-3 「6E學習環探究教學模式」,各階段教學重點 37表 2-4 6E鷹架探究教學各階段鷹架種類及支撐情形 37表 3-1 6E鷹架探究式教學模式各階段之教案設計、教學內涵及目的 52表 3-2 耐逆境可食野菜單元課程設計 53表 3-3 「耐逆境可食野菜辨識能力評核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62表 3-4 個案訪談受訪者之背景資料 64表 3-5 個案訪談受訪者之質性資料編碼表 65表 4-1 數位多媒體PPT教材

講授對概念知識能力之質性資料統計分析 67表 4-2 戶外植物體驗學習對提昇基本概念能力之質性資料統計分析 84表 4-3 小組探究實作體驗對食品加工技能之質性資料統計分析 98表 4-4 小組作品之分享評析對反思修正能力之質性資料統計分析表 112表 4-5 精緻內化之期末作品發表質性資料統計分析 118表 4-6 學習近遷移-學以致用在氣候變遷執行能力統計分析 134表 4-7 學習遠遷移-防災調適能力以及應用在不同領域能力統計分析 149

藥用植物學

為了解決植物學課程的問題,作者高寧等(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包括:植物形態解剖學、植物系統分類學、藥用植物現代研究技術、藥用植物資源利用與保護及藥用植物學課程野外實習五部分內容。本書配套”愛醫課”網上教學APP,是國內首次應用數字化的《藥用植物學》教材。教材專業名詞均有英文對照,植物形態解剖部分增色英文小結。為方便學生查找相關內容,本教材的索引按漢語拼音順序排列,並增加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各章后列出復習思考題。本書可作為全國醫藥高等院校4或5年制藥學和中藥學相關專業本科生的課程教材,也可作為攻讀藥學碩士研究生的參考書。 緒論 一、我國藥用植物學的發展簡史 二、藥用植物學的研究內容及任務 三、學習藥用植物學的方法第一章 植

物的細胞 第一節 植物細胞的形態和基本結構 一、植物細胞的形狀與大小 二、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 一、植物細胞的分裂 二、植物細胞的生長 三、植物細胞的分化第二章 植物的組織 第一節 植物組織的種類和特點 一、分生組織 二、薄壁組織 三、保護組織 四、輸導組織 五、機械組織 六、分泌組織 第二節 維管束及其類型 一、維管束 二、維管束的類型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一節 根 一、根的形態和類型 二、根的變態 三、根的顯微構造 四、根的生

理功能 第二節 莖 一、莖的形態和類型 二、莖的變態 三、莖的顯微構造 四、莖的生理功能 第三節 葉 一、葉的組成和形態 二、葉序 三、葉的類型 四、異形葉『生與葉的變態 五、葉的構造 六、葉的生理功能 第四節 花 一、花的組成和形態 二、花的類型 三、花結構的描述 四、花序 五、花的生理功能 第五節 果實與種子 一、果實 二、種子第四章 植物分類概述 第一節 植物分類的目的和任務 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及分類系統 一、人為分類系統 二、自然分類系統 第三

節 植物分類的等級 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 一、植物種名的組成 二、種以下等級植物的三名法 第五節 植物界的基本類群 第六節 植物分類檢索表 一、植物分類檢索表的編制 二、植物分類檢索表的種類第五章 藻類植物 第一節 藻類植物概述 一、藻類植物特點 二、藻類植物的繁殖方式 三、藻類的分布 第二節 藻類植物的分類 一、藍藻門 二、綠藻門……第六章 菌類植物第七章 地衣植物門第八章 苔蘚植物門第九章 蕨類植物門第十章 裸子植物門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門第十二章 生物技術在藥用植物研究中的應用第十三章 藥用植物資源

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第十四章 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主要參考文獻藥用植物中文學名索引重點科藥用植物的精細解剖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