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鎳薄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氧化鎳薄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子潤等(主編)寫的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實訓 和張勇陳明彪楊瀟的 先進高熵合金技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出版社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碩博士班 盧陽明所指導 許晉嘉的 石墨烯與氧化物複合多成份奈米結構元件的紫外光感測特性探討 (2021),提出氧化鎳薄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石墨烯、氧化鎳、氧化鋅、紫外光感測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半導體工程系 張順雄所指導 翁嘉呈的 不同晶種層成長氧化鋅奈米柱應用於濕度感測元件 (2021),提出因為有 氧化鋅、氧化鋅鋁、奈米柱、感測元件的重點而找出了 氧化鎳薄膜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氧化鎳薄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實訓

為了解決氧化鎳薄膜的問題,作者楊子潤等(主編) 這樣論述: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實訓》收集了金屬材料、材料成形專業本科教學常規實驗專案,按照材料製備與加工、組織控制與分析、材料性能以及腐蝕與防護的主線,將整個教學過程的實驗實訓環節串聯匯總,有利於使學生形成系統的金屬材料學工程觀。《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實訓》依據多年教學實踐和探索編寫,內容包括綜合性、設計性與創新性實驗,融合了金屬材料學科發展的成果。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實訓》可用於金屬材料、材料成形等專業本科教學,也可供金屬、冶金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石墨烯與氧化物複合多成份奈米結構元件的紫外光感測特性探討

為了解決氧化鎳薄膜的問題,作者許晉嘉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在銅箔基板上成長石墨烯(Graphene)。石墨烯採用PMMA轉移技術,將它轉移到單晶矽基材上做為後續使用。CVD 沉積的石墨烯使用拉曼光譜儀、光學顯微鏡、四點探針分析其材料特性與電的特性。 氧化鋅奈米結構以水熱法成長在CVD-石墨烯上面,再以射頻磁控濺鍍法(RF Magnetron Sputter)沉積NiO薄膜在氧化鋅奈米結構上,形成p-n異質結合的結構。材料的結構與特性以SEM、EDS、XRD分析。製備完成的元件則測試其對UV光的光敏特性。 在UV光敏的感測研究中,發現奈米異質結構感測器,暴露於

紫外光(波長365nm)展現快速良好的響應,與採用純氧化鋅奈米結構感測紫外光相比較,響應提升了3倍,這與N型氧化鋅和P型氧化鎳(NiO)所形成的P-N異質結構及石墨稀的高導電特性,有很大的關係。

先進高熵合金技術

為了解決氧化鎳薄膜的問題,作者張勇陳明彪楊瀟 這樣論述:

高熵合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合金材料,有望突破傳統材料的性能極限,已經成為近年來材料科學發展新的熱點和方向之一。   本書綜合了大量作者多年在國內、國外發表的寶貴科研成果,共分為11章:第1章介紹高熵合金的發展過程;第2章介紹高熵非晶合金的一系列性能;第3章~第4章對高熵合金進行系統介紹,進而更好地預測其性能;第5章~第7章介紹高熵合金的設計理念、製備方法等;第8章對高熵合金性能進行深入介紹;第9章主要介紹高熵合金的相形成規律;第10章重點介紹高熵合金的抗輻照性能;第11章介紹其應用的新領域與新技術。 全書內容以作者深厚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長期科研實踐經驗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理論性、科學性、系

統性和實用性,視野獨特,體系齊全,充分反映了該領域的前沿和關注的問題,是適應于高熵合金研究及其知識普及和應用的重要著作。本書可供廣大新材料、非晶材料、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科研人員、技術人員閱讀或參考,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大專師生的教學參考書或教材。 張勇,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導,現為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材料學博士生導師。國家863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專案、青年基金專案、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新教授基金等評審專家。兼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分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理事;《中國物理學報》和《Chinese Physics》特約審稿人。

並擔任了《中國有色金屬學報》,《金屬學報》,《中國科學》等期刊審稿人;外文期刊《Intermetallic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Electro Chemistry Communication》等期刊的審稿人。 第1章緒論/001 1.1材料的發展001 1.1.1材料的定義及其分類001 1.1.2金屬材料的發展簡史003 1.1.3高熵合金的發現003 1.2高熵合金的發展007 1.2.1高熵合金的歷史背景007 1.2.2

高熵合金的相關發展007 1.2.3高熵合金的研究成果009 1.3高熵合金的熱力學基礎010 1.4高熵合金及其定義013 1.5高熵合金的特性015 1.5.1高熵效應015 1.5.2晶格畸變效應016 1.5.3緩慢擴散效應018 1.5.4“雞尾酒”效應018 1.5.5熱穩定性020 1.6高熵合金的製備023 1.6.1塊狀高熵合金024 1.6.2薄膜高熵合金026 1.6.3絲狀高熵合金027 1.6.4粉末高熵合金029 1.7高熵合金的研究熱點030 1.8對高熵合金現存問題的闡述041 1.8.1高熵合金定義問題041 1.8.2相形

成問題042 1.8.3緩慢擴散效應問題044 1.9高熵合金的未來研究方向045 1.9.1理論研究045 1.9.2應用方向047 1.10高熵合金與“材料基因組”計畫048 參考文獻050 第2章高熵非晶合金及相關材料/054 2.1非晶合金概述054 2.1.1非晶合金形成判據及體系分類054 2.1.2非晶合金熱學性能和弛豫056 2.1.3非晶合金力學性能057 2.1.4非晶合金磁功能特性057 2.1.5非晶合金化學功能特性058 2.2高熵非晶合金概述和分類058 2.3高熵非晶合金的力學性能062 2.4高熵非晶合金的化學性能及生物相容性06

5 2.5高熵非晶合金的磁性能069 2.5.1高熵非晶合金的磁熱性能069 2.5.2高熵非晶合金的軟磁性能071 2.6小結與展望074 參考文獻074 第3章高熵合金的概念/076 3.1高熵合金的定義076 3.1.1高熵合金的狹義定義076 3.1.2高熵合金的廣義定義078 3.2高熵合金的表達方式079 3.3高熵合金的分類079 3.3.1按微觀結構劃分079 3.3.2按元素組成劃分080 3.3.3按維度劃分080 3.4典型的高熵合金結構模型080 3.4.1面心立方結構080 3.4.2體心立方結構080 3.4.3密排六方結構081

3.4.4非晶結構081 3.5高熵合金的四大效應081 3.5.1熱力學上的高熵效應081 3.5.2結構上的晶格畸變效應083 3.5.3動力學上的遲滯擴散效應084 3.5.4性能上的“雞尾酒”效應085 參考文獻087 第4章第一性原理方法在高熵合金中的應用/089 4.1第一性原理方法的簡要介紹089 4.2第一性原理方法在高熵合金中的應用090 4.2.1高熵合金可計算模型090 4.2.2高熵合金的電子密度091 4.2.3高熵合金的相穩定性094 4.2.4高熵合金熱學量預測094 4.2.5高熵合金的力學性質094 4.2.6高熵合金層錯能計

算098 4.3高熵合金的晶格畸變101 4.4高熵合金的緩慢擴散102 參考文獻104 第5章高熵合金的設計/106 5.1概述106 5.2多主元高熵固溶體合金的設計107 5.2.1多主元高熵固溶體合金設計依據理論107 5.2.2多主元高熵固溶體合金設計考慮因素109 5.2.3多主元高熵固溶體合金設計方法109 5.2.4多主元高熵固溶體合金的合金化理論111 5.2.5合金元素選擇與合金系設計113 5.3高熵合金設計研究實例118 參考文獻123 第6章高熵合金的製備方法/124 6.1高熵合金製備需要考慮的問題124 6.2熔鑄法製備高熵合金12

4 6.2.1高熵合金熔鑄方法124 6.2.2高熵合金液凝固技術方法124 6.2.3高熵合金真空電弧熔煉法124 6.2.4真空感應熔煉125 6.2.5定向凝固製備高熵合金單晶126 6.2.6真空熔體快淬法製備非晶高熵合金薄帶126 6.3機械合金化法製備高熵合金128 6.4製備高熵合金薄膜129 6.5“高通量法”製備高熵合金131 6.6高熵合金複合材料的製備131 6.6.1原位自生合成反應製備薄膜131 6.6.2機械合金化法製備陶瓷高熵合金複合材料132 6.7高熵合金的熱加工132 參考文獻132 第7章高熵合金的組織特徵/133 7.1高

熵合金的凝固原理133 7.2高熵合金的組織134 7.2.1單相單晶組織134 7.2.2單相多晶組織135 7.2.3單相非晶組織138 7.2.4多相共晶組織139 7.2.5多相其他組織143 參考文獻149 第8章高熵合金的性能特點/151 8.1力學性能151 8.1.1室溫力學行為151 8.1.2高溫力學性能152 8.1.3低溫力學性能154 8.1.4疲勞性能155 8.1.5斷裂韌性155 8.1.6鋸齒流變行為156 8.1.7影響力學性能的因素157 8.2耐磨性能159 8.3抗氧化性能159 8.4抗腐蝕性能160 8.5物

理性能161 8.5.1電學性能161 8.5.2磁學性能163 8.6抗輻照性能165 參考文獻166 第9章高熵合金的相形成規律/169 9.1多主元合金的相平衡條件169 9.2多主元高熵合金的微觀結構特徵170 9.2.1高熵合金的相結構170 9.2.2高熵合金的組織172 9.3影響多主元高熵合金相穩定性的因素175 9.3.1混合熵175 9.3.2混合焓176 9.3.3原子尺寸176 9.3.4電負性差177 9.3.5價電子濃度177 9.3.6其他因素177 9.4多主元高熵合金的相形成規律177 9.4.1多主元固溶體形成準則178

9.4.2非晶形成能力判據185 參考文獻186 第10章高熵合金的抗輻照性能/188 10.1引言188 10.2高熵合金抗輻照性能研究初衷188 10.3高熵合金的抗輻照性能190 10.3.1堆外離子輻照是高熵合金抗輻照性能研究的重要課題190 10.3.2高熵合金輻照行為研究概述192 10.4傳統核結構材料199 10.4.1鋯及鋯合金199 10.4.2不銹鋼及高鎳合金200 10.5未來高熵合金抗輻照材料展望200 10.5.1納米孿晶材料200 10.5.2SiC陶瓷202 10.5.3新型高熵合金複合材料展望203 參考文獻204 第11章高

熵合金的應用前景/206 11.1高熵合金應用研究206 11.1.1高性能高熵合金塗層206 11.1.2高溫高熵合金210 11.1.3焊料或焊絲212 11.2高熵合金的發展趨勢213 11.2.1抗輻照材料213 11.2.2選擇性吸收塗層214 11.2.3低溫結構材料215 11.2.4熱電材料215 11.2.5超導材料216 11.2.6大磁熵材料216 11.2.7高熵軟磁材料225 參考文獻226 索引228

不同晶種層成長氧化鋅奈米柱應用於濕度感測元件

為了解決氧化鎳薄膜的問題,作者翁嘉呈 這樣論述:

本實驗使用氧化鋅鋁(AZO)薄膜與氧化鋅(ZnO)薄膜兩種晶種層(Seed Layers)應用於導電玻璃基板上(Indiun Tin Oxide , ITO)並成長氧化鋅奈米柱,製作氧化鋅奈米柱濕度感測元件,探討在不同晶種層架構對於濕度感測的靈敏度及響應度。在實驗中,將氧化鋅鋁(AZO)與氧化鋅(ZnO)利用DC濺鍍系統(DC Sputtering System)沉積於ITO基板上形成薄膜,之後將其浸泡於環六亞甲基四胺(C6H12N4)及硝酸鋅(Zn(NO3)2)的混和溶液中後放置恆溫水槽內以80°C成長6小時,使氧化鋅鋁(AZO)與氧化鋅(ZnO)薄膜表面形成氧化鋅奈米柱,再利用氧化鋅奈米

柱作為感測元件,並濺鍍保護層及指叉電極,設計出包含阻抗式結構、金氧半場效應電晶體(MOS)結構、p-n接面結構的濕度感測元件。透過濕度環境測量儀器量測濕度感測元件的I-V特性、回滯特性(Hysteresis)與時飄特性(Time Response),其中,回滯特性是感測元件受相對濕度影響的電阻值、電容值、與電感值,而時飄特性則是利用感測元件之電阻、電容及電感特性了解時間變數對響應度影響。根據結果得知,在MOS結構中,氧化鋅(ZnO)晶種層在I-V特性量測的靈敏度為2.36x10-1Ω/%RH,氧化鋅鋁(AZO)晶種層在電容回滯量測的吸附靈敏度為2.57x10-3pF/%RH;去吸附靈敏度為2.

41x10-3pF/%RH,在時飄量測的吸附時間為109秒;去吸附時間為100秒。針對不同的晶種層成長氧化鋅奈米柱,製作出較適合的濕度感測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