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頭出水口零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水龍頭出水口零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AD/CAM/CAE技術聯盟寫的 Pro/ENGINEER產品造型及3D列印實現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PROFLO PFWSC5260 兩把盥洗盆龍頭安裝指南- 手冊+也說明:將出水口放在水槽的中心孔中。 如上圖所示固定水龍頭。 PROFLO PFWSC5260 兩把洗手盆- 塑料密封Cov2er; 從龍頭體上拆下組裝零件和塑料密封蓋。

長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李德美所指導 劉恆愷的 模組球型關節應用於內視鏡手術工具固定器之設計 (2014),提出水龍頭出水口零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球接頭、模組化、輔助手臂、創新設計、內視鏡手術工具。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陳財榮所指導 王藝茜的 沐浴水龍頭內水道模組化之研製 (2013),提出因為有 內水道模組、水龍頭、塑膠射出成型的重點而找出了 水龍頭出水口零件的解答。

最後網站浴缸水龍頭零件浴缸水龍頭出水口的零件問題! - Wvabaw則補充:1/5/2010 · 請問一下~ 家裡浴室裡,浴缸水龍頭的出水口,有個零件,可以讓出水變順一點那個東西是什麼阿? 因為我的那個零件~不見了~ 現在就是說開浴缸的水龍頭,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水龍頭出水口零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Pro/ENGINEER產品造型及3D列印實現

為了解決水龍頭出水口零件的問題,作者CAD/CAM/CAE技術聯盟 這樣論述:

基於Pro/ENGINEER 5.0軟件建模,通過3D打印機和3D打印軟件打印模型,並對模型進行優化修補得到最終模型。 第1章主要介紹3D打印概述; 第2章主要介紹Pro/ENGINEER軟件的建模基礎; 第3章主要介紹生活用品的建模及打印過程; 第4章主要介紹電子產品的建模及打印過程; 第5章主要介紹電器類產品的建模及打印過程; 第6章主要介紹機械類產品的建模及打印過程; 第7章主要介紹曲面造型的建模及打印過程; 第8章主要介紹電熱水器的建模及打印過程; 第9章主要介紹切割機中各個零件的建模及打印過程。 CAD/CAM/CAE技術聯盟是一個CAD/CA

M/CAE技術研討、工程開發、培訓諮詢和圖書創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協作聯盟,包含20多位專職和眾多兼職CAD/CAM/CAE工程技術專家。   CAD/CAM/CAE技術聯盟負責人由Autodesk中國認證考試中心首席專家擔任,全面負責Autodesk中國官方認證考試大綱制定、題庫建設、技術諮詢和師資力量培訓工作,成員精通Autodesk系列軟件。其創作的很多教材成為國內具有引導性的旗幟作品,在中國大陸國內相關專業方向圖書創作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1章 3D打印概述 1 1.1 3D打印基本簡介 2 1.1.1 3D打印發展歷史 2 1.1.2 3D打印的應用領域 3

1.1.3 3D打印技術五大發展趨勢 3 1.1.4 發展前景 4 1.2 3D打印機 5 1.3 3D打印的材料 7 1.4 3D打印步驟 8 1.5 3D打印技術 9 1.5.1 FDM打印技術 9 1.5.2 SLS打印技術 10 1.5.3 SLA打印技術 11 1.5.4 LOM打印技術 12 1.5.5 DLP打印技術 13 1.5.6 UV打印技術 13 1.6 3D打印機的分類 13 1.7 常用3D打印軟件 15   第2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5.0基礎 18 2.1 Pro/EN

GINEER Wildfire 5.0操作界面 19 2.2 初識Pro/ENGINEER Wildfire 5.0 20 2.2.1 文件操作 20 2.2.2 設置工作目錄 26 2.2.3 菜單管理器操作 27 2.2.4 窗口操作 28 2.2.5 顯示控制 29 2.2.6 刪除文件和拭除文件 34 2.3 設計環境 36 2.3.1 模型樹 36 2.3.2 操控板 40 2.3.3 界面定制 41 2.3.4 工作環境定制 45   第3章 生活用品設計與3D打印實例 48 ( 視頻講解:72分鐘) 3.1 果凍杯

49 3.1.1 創建模型 49 3.1.2 打印模型 60 3.1.3 處理打印模型 69 3.2 瓶蓋 70 3.2.1 創建模型 70 3.2.2 打印模型 77 3.2.3 處理打印模型 78 3.3 可樂瓶 78 3.3.1 創建模型 79 3.3.2 打印模型 86 3.3.3 處理打印模型 86 3.4 水龍頭 87 3.4.1 創建模型 87 3.4.2 打印模型 94 3.4.3 處理打印模型 95 3.5 暖水瓶 95 3.5.1 創建模型 96 3.5.2 打印模型 104 3.5.3 處理打印模

型 105 3.6 輪胎 105 3.6.1 創建模型 105 3.6.2 打印模型 111 3.6.3 處理打印模型 112   第4章 電子產品設計與3D打印實例 113 ( 視頻講解:60分鐘) 4.1 通訊零件 114 4.1.1 創建模型 114 4.1.2 打印模型 119 4.1.3 處理打印模型 120 4.2 BP機外殼 120 4.2.1 創建模型 121 4.2.2 打印模型 126 4.2.3 處理打印模型 127 4.3 耳麥聽筒 127 4.3.1 創建模型 128 4.3.2 打印模型 131

4.3.3 處理打印模型 131 4.4 耳麥 132 4.4.1 創建模型 132 4.4.2 打印模型 135 4.4.3 處理打印模型 136 4.5 話筒插頭 136 4.5.1 創建模型 136 4.5.2 打印模型 142 4.5.3 處理打印模型 143 4.6 電話機 144 4.6.1 創建模型 144 4.6.2 打印模型 156 4.6.3 處理打印模型 156   第5章 電器產品設計與3D打印實例 157 ( 視頻講解:60分鐘) 5.1 節能燈管 158 5.1.1 創建模型 158 5.

1.2 打印模型 163 5.1.3 處理打印模型 163 5.2 燈頭 164 5.2.1 創建模型 164 5.2.2 打印模型 167 5.2.3 處理打印模型 167 5.3 電飯煲筒身 168 5.3.1 創建模型 168 5.3.2 打印模型 174 5.3.3 處理打印模型 175 5.4 鍋體加熱鐵 175 5.4.1 創建模型 175 5.4.2 打印模型 180 5.4.3 處理打印模型 181 5.5 電源插頭 181 5.5.1 創建模型 182 5.5.2 打印模型 189 5.5.3 處理打印模型

189 5.6 開關盒 190 5.6.1 創建模型 190 5.6.2 打印模型 194 5.6.3 處理打印模型 195   第6章 機械產品設計與3D打印實例 196 ( 視頻講解:99分鐘) 6.1 內六角扳手 197 6.1.1 創建模型 197 6.1.2 打印模型 201 6.1.3 處理打印模型 206 6.2 皮帶輪 207 6.2.1 創建模型 207 6.2.2 打印模型 209 6.2.3 處理打印模型 210 6.3 發動機曲軸 210 6.3.1 創建模型 211 6.3.2 打印模型 220

6.3.3 處理打印模型 221 6.4 鑽頭 221 6.4.1 創建模型 222 6.4.2 打印模型 229 6.4.3 處理打印模型 229 6.5 撥叉 230 6.5.1 創建模型 230 6.5.2 打印模型 236 6.5.3 處理打印模型 237   第7章 曲面造型設計與3D打印實例 238 ( 視頻講解:69分鐘) 7.1 蘋果 239 7.1.1 創建模型 239 7.1.2 打印模型 245 7.1.3 處理打印模型 245 7.2 風車 246 7.2.1 創建模型 246 7.2.2 打印

模型 248 7.2.3 處理打印模型 249 7.3 飯勺 249 7.3.1 創建模型 250 7.3.2 打印模型 256 7.3.3 處理打印模型 257 7.4 鐵鍬 257 7.4.1 創建模型 257 7.4.2 打印模型 261 7.4.3 處理打印模型 261 7.5 水果盤 262 7.5.1 創建模型 262 7.5.2 打印模型 265 7.5.3 處理打印模型 265 7.6 燈罩 266 7.6.1 創建模型 266 7.6.2 打印模型 269 7.6.3 處理打印模型 270 7.7 塑料壺

270 7.7.1 創建模型 270 7.7.2 打印模型 281 7.7.3 處理打印模型 282   第8章 電熱水壺設計與3D打印實例 283 ( 視頻講解:48分鐘) 8.1 創建模型 284 8.1.1 創建熱水壺主體曲面 284 8.1.2 創建熱水壺出水口 286 8.1.3 創建熱水壺主體上端造型 288 8.1.4 創建熱水壺主體的修飾特徵 292 8.1.5 創建熱水壺的把手 294 8.1.6 創建熱水壺主體的底面 295 8.1.7 熱水壺底座的曲面 297 8.1.8 加厚倒圓角 303 8.2 打印模

型 304 8.3 處理打印模型 311   第9章 切割機設計與3D打印實例 313 ( 視頻講解:70分鐘) 9.1 砂輪 314 9.1.1 創建模型 314 9.1.2 打印模型 315 9.1.3 處理打印模型 316 9.2 把手 316 9.2.1 創建模型 317 9.2.2 打印模型 318 9.2.3 處理打印模型 319 9.3 砂輪蓋 319 9.3.1 創建模型 319 9.3.2 打印模型 322 9.3.3 處理打印模型 323 9.4 電動機 323 9.4.1 創建模型 324 9.4

.2 打印模型 330 9.4.3 處理打印模型 330 9.5 底座 331 9.5.1 創建模型 331 9.5.2 打印模型 346 9.5.3 處理打印模型 346 前 言 3D打印技術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實際上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3D打印機與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機內裝有液體或粉末等“打印材料”,與計算機連接後,通過計算機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中的藍圖變成實物。 有關3D打印的新聞近來在媒體上經常出現,如3D打印零件、3D打印房屋、

3D打印器官的新聞不停地刷新著民眾對3D打印的認識。有人把3D打印稱作一場新的革命,這種提法並不過分,3D打印在未來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將產生重要的影響。世界各國都在投入巨資發展3D打印。在2014年美國的國情咨文中,時任總統奧巴馬煞費筆墨地談論了3D打印的重要性,讓產業工人重視3D打印技術,學習這項有可能顛覆工業的新技術。日本政府在2014年預算案中劃撥了40億日元,將由經濟產業省組織實施以3D成型技術為核心的製造革命計劃。 2014年6月,韓國政府宣布成立3D打印工業發展委員會,並批准了一份旨在使韓國在3D打印領域爭取領先位置的總體規劃。該規劃的目標包括到2020年培養1000萬創客(M

aker),並在全國范圍內建立3D打印基礎設施。 2015年2月28日,我國工信部聯合發改委、財政部發文,制定了我國未來關於3D打印的戰略發展規劃。推進計劃指出,到2016年,初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增材製造(3D打印)產業體系,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保持同步,在航空航天等直接製造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市場上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Pro/ENGINEER三維實體建模設計系統是美國參數技術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簡稱PTC公司)的產品,已經在機械、電子、航空、航天、汽車、船舶、軍工、建築、輕工紡織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於其強大而完美的功能,P

ro/ENGINEER已經成為結構設計師和製造工程師進行產品設計與製造的得力助手。 Pro/ENGINEER在三維實體模型、完全關聯性、數據管理、操作簡單性、尺寸參數化、基於特徵的參數化建模等方面具有其他軟件所不具有的優勢。本書主要描述利用Pro/ENGINEER軟件強大的3D造型功能,並將設計的3D零件利用3D打印機快速打印出所需零件的原理過程。本書第1章主要介紹3D打印概述;第2章主要介紹Pro/ENGINEER軟件的建模基礎;第3章主要介紹生活用品的建模及打印過程;第4章主要介紹電子類產品的建模及打印過程;第5章主要介紹電器類產品的建模及打印過程;第6章主要介紹機械產品的建模及打印過

程;第7章主要介紹曲面造型的建模及打印過程;第8章主要介紹電熱水壺的建模及打印過程;第9章主要介紹切割機中各個零件的建模及打印過程。 本書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學習配套資源,可通過掃描書中和封底二維碼下載查看。掃描書後刮刮卡二維碼,即可綁定書中二維碼的讀取權限,再掃描書中二維碼,​​即可在手機中觀看對應教學視頻。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提升。需要強調的是,書中給出的是實例的重點步驟,詳細操作過程還需讀者通過視頻來仔細領會。 本書由CAD/CAM/CAE技術聯盟主編。 CAD/CAM/CAE技術聯盟是一個從事CAD/CAM/CAE技術研討、工程開發、培訓諮詢和圖書創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協作聯盟

,包含20多位專職和眾多兼職CAD/CAM/CAE工程技術專家。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趙志超、張輝、趙黎黎、朱玉蓮、徐聲傑、盧園、楊雪靜、孟培、閆聰聰、李兵、甘勤濤、孫立明、李亞莉、王敏、宮鵬涵、左昉、李謹、劉昌麗、康士廷、胡仁喜、王培合等參與了具體章節的編寫或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必要的幫助,對大家的付出表示真誠的感謝。由於時間倉促,加上編者水平有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還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編者將不勝感激。   編 者

模組球型關節應用於內視鏡手術工具固定器之設計

為了解決水龍頭出水口零件的問題,作者劉恆愷 這樣論述:

目 錄指導教授推薦書口試委員審定書誌 謝 iii中文摘要 ivAbstract v目 錄 vi圖目錄 viii表目錄 xiii第一章 緒論 11-1 研究動機 11-2 機構設計 21-3 微創手術 51-4 研究規劃 6第二章 文獻回顧 82-1 球面接觸設計 82-2 非球面接觸設計 182-3 文獻總結 22第三章 概念設計 243-1 設計方法 243-2 設計需求 253-3 CAD 設計 253-4 模組化球接頭機構之運動模擬

353-5 氣壓缸選配 39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34-1 球接頭模組之荷重計算分析 434-2 球接頭模組化之工作空間分析 544-3 連桿模組自由度分析 56第五章 結論 58參考文獻 60(附錄 A) 64(附錄 B) 67(附錄 C) 78圖目錄圖1-1機構與機械的組成關係 2圖1-2置換模組示意圖 4圖2-1 Kok-Meng Lee’s三自由度萬向接頭球型機構 8圖2-2 Yong Zhang’s改良式並聯機構 9圖2-3 Mark L. Guckert’s三自由度球型接頭 9圖2-4 Nevan C. Hanumara’s新

型設計 10圖2-5 Doru Talaba’s球接頭分析 10圖2-6 Michael Weyrich’s球型接頭原型 11圖2-7 Dan Wang’s改良設計 12圖2-8 Bonnell’s手術輔助工具支撐架 12圖2-9李乾坤之手臂定位架 13圖2-10王任昌之雙球接頭活動管 14圖2-11 Jochen Stefan’s手術輔助器械 14圖2-12周仁明之照明裝置轉向機構 15圖2-13林伯恒之分節式擺動燈具 16圖2-14吳明昌之定位之鎖緊機構 16圖2-15陳文斌之水龍頭出水口之結構 17圖2-16 B.

Braun手術器械支撐機構 17圖2-17 Clement M. Gosselin’s三自由度球型機構構造圖 18圖2-18 Li-Jie Zhang’s二自由度球型並聯機構 18圖2-19 Mitchell J. H. Lum’S微創手術設備 19圖2-20二自由度球型並聯機構 19圖2-21二自由度球型並聯機構 20圖2-22三自由度模型配置圖 20圖2-23邱敬軒之眼球之機構 21圖2-24等速萬向接頭機構 21圖3-1設計流程圖 24圖3-2機構本體CAD圖 26圖3-3肘節機構示意圖 27圖3-4夾持機構端組合圖

27圖3-5夾持機構爆炸圖 28圖3-6連桿模組爆炸圖 29圖3-7連桿模組-氣壓缸(輸入)組件爆炸圖 30圖3-8連桿模組-輸出組件爆炸圖 31圖3-9圓球座(205)設計搭配圖 32圖3-10圓球蓋(207)設計搭配圖 32圖3-11夾爪端組合圖 33圖3-12直線機構一般化鏈 33圖3-13夾爪端爆炸圖 34圖3-14夾持機構閉合運動示意圖 36圖3-15夾持機構開合運動圖 36圖3-16活動連桿端運動圖 37圖3-17球頭之旋轉角度運動圖 38圖3-18機械手夾爪端開合狀態 38圖3-19機械手

夾爪端閉合狀態 39圖3-20 PMCJT系列氣壓缸 40圖3-21 PJ2系列氣壓缸 40圖3-22氣壓設計迴路圖 42圖4-1夾持力分析示意圖 43圖4-2緊迫推板力學分佈圖 44圖4-3摩擦塊力學分佈圖 46圖4-4荷重分析力學分布示意圖 50圖4-5荷重分析力學分布簡化圖 50圖4-6機構之一般化鏈 55圖4-7笛卡爾座標圖 55圖4-8機構前視圖之工作空間 56圖4-9連桿模組桿件與接頭分布圖 57圖3-12夾持機構閉合運動示意圖 72圖3-13夾持機構開合運動圖 72圖3-14活動連桿端運動圖

72圖3-15球頭之旋轉角度運動圖 72圖3-16機械手夾爪端開合狀態 72圖3-18氣壓設計迴路圖 73圖4-1夾持力分析示意圖 73圖4-4荷重分析力學分布示意圖 74圖4-5荷重分析力學分布簡化圖 74圖4-6機構之一般化鏈 75圖4-9連桿模組桿件與接頭分布圖 75 表目錄表1-1常使用接頭表 3表1-2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之差異 6表2-1球面接觸機構與非球面接觸機構優點與限制比較 23表3-1夾持機構零件表 28表3-2連桿模組-氣壓缸(輸入)組件零件表 30表3-3連桿模組-輸入組件零件表

31表3-4夾爪端零件表 35表3-5 PMCJT系列氣壓缸規格表 40表3-6 PJ2系列氣壓缸規格表 41表3-7 FV403-03足踏閥系列規格表 41

沐浴水龍頭內水道模組化之研製

為了解決水龍頭出水口零件的問題,作者王藝茜 這樣論述:

傳統銅材質的水龍頭在近十多年來一直是市場的主流,然而其製程繁瑣且開模的時間冗長,鑄造的過程中耗費人力且易產生環境汙染問題。本研究研製一應用於水龍頭之內水道模組,利用所設計之多組管道結構來取代傳統水龍頭內部結構,同時將零組件共用化,使所研製之內水道模組可以直接應用在現有常用的水龍頭內。所提之內水道零組件係採用符合國際規範之工程塑膠射出成型來製造,可減少傳統生產之鑄造、拋光、電鍍等高污染製程,而且降低約67.4% 製造成本。而因零組件共用化可直接套入沐浴、面盆等家庭常用水龍頭內,縮短製造生產時程約37.5%,滿足客戶端開發時程需求。最後,本文以ASME A112.18.1 (American S

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規範內容,針對所研製的內水道模組進行功能和使用性能的測試,其主要針對耐壓強度、壽命及高壓爆破等進行測試。本文所研製之內水道模組配合外觀顏色多樣化處理,為一結構新穎、造型獨特、功能多元兼具平價、低鉛及環保之水龍頭,可提供一般家庭健康的用水環境,保護家人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