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地毯多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波斯地毯多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olleenTaylorSen寫的 北與南的美食物語套書 《印度美食史:盛宴與齋戒的國度》+《俄羅斯美食史:包心菜和魚子醬》 和黃怡的 擠迫之城的戀愛方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巨龍角| TikTok也說明:光芒 #多肉植物#巨龍角#波斯地毯今年第二輪開花味道非常的臭. 光芒 使用✨ 진심어린목소리 ✨ 的original sound - 당신이기에. 光芒 #靜坐#冥想#靜坐#巨龍角#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培 和聯合文學所出版 。

靜宜大學 中國文學系 李立信所指導 王晴慧的 六朝漢譯佛典偈頌與詩歌之研究 (1998),提出波斯地毯多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六朝、漢譯佛典、偈頌、六朝詩歌、佛教文學、宮體詩、山水詩、佛理詩。

最後網站多肉植物-蘿藦科[波斯地毯&巨龍角] @ cowmama168的部落格則補充:學名:Edithcolea grandis 英名:Persian Carpet Flower 蘿藦科波斯地毯花屬的肉質多年生草本,原產非洲東部衣索比亞、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至索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波斯地毯多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北與南的美食物語套書 《印度美食史:盛宴與齋戒的國度》+《俄羅斯美食史:包心菜和魚子醬》

為了解決波斯地毯多肉的問題,作者ColleenTaylorSen 這樣論述:

  《印度美食史:盛宴與齋戒的國度》     [印度]就像一卷古老的皮紙手稿,其上記載著想法與幻夢,由於反覆書寫、擦除而留下殘跡,一層疊過一層,但每一層又不能完全掩蓋或消除之前留下的紀錄……雖然從外表看來,我們的人民組成多元多變、無窮無盡,但每一處卻又存在著強大的一致感,帶我們一同走過各個年代,經歷各式的政治風雨和命運的磨難。──賈爾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發現印度》(The Discovery of India,1946)     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七大的國家。然而,沒有其他國家擁有像印度一樣多元的氣候型態與土壤環境、種族與語言、宗教

與教派、種姓與階級、習俗──以及飲食文化。     由於印度內部歧異之大,琢磨印度飲食中究竟是什麼因素讓人能辨識出印度風格,而這樣的風格又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有某種烹飪文化對所有印度人而言都是常見習慣,就成了饒富興味的工作。為了探討以上疑問,本書將追溯歷史上的印度飲食,縱觀史前時代至今的歷史、社會、宗教與哲學發展。本書大致上按照時間順序,唯編排上稍留彈性,因為許多古老的印度經典文獻無法確定實際的成書時間,只能粗略地劃分為某世紀的作品,有些寫作時間定位甚至可能以千年為單位。     這本書中,食物的宗教、哲學意涵占有重要篇幅,因為印度跟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相比,更看重食物的意義,視之為身分認同的標記

物。英語俗話說:「吃什麼就像什麼。」在印度則是:「你是什麼才吃什麽。」佛教徒、耆那教徒、印度教徒、錫克教徒、穆斯林,以及其他宗教的信徒,都各有飲食戒律得遵守。住在這座次大陸上的人民們,看遍於各式各樣的節慶盛宴、伴隨生命重要事件的筵席場面,也熟稔各種出於修行或醫療因素的齋戒。     《俄羅斯美食史:包心菜和魚子醬》     我們的祖先做出美味的蔬菜湯,肥美的烤鵝、雉雞與火雞,烘烤的餡餅、蜜酒、果汁甜酒……他們不是細緻的美食家,只喜歡吃飽,滿足於加了鹹肉或牛肉的包心菜湯、烤網油肉捲、各種烤肉、餡餅、圓薄餅、花式大麵包科羅法耶。     每當人們想到俄羅斯食物,浮現的往往是兩種彼此矛盾的景象;一是

貧窮與匱乏,年景最好的時候也不過是少量馬鈴薯或者粥,最糟的則是大規模饑荒,另一種景象則是豐足,甚至是過剩,以壓榨自由為代價:在過去,沙皇與貴族吃著魚子醬、喝著香檳,這種奢侈來自幾百名甚至幾千名農奴的勞動;後來則是共黨上層階級享用特供商店裡種種充裕豐盛的物資,而群眾在門外排著長隊購買麵包與馬鈴薯。     與法國烹調的細緻成對比,俄羅斯人擁有強健的俄羅斯腸胃,食物的做法較簡單、更濃郁飽足,也比較便宜。最窮的農民則利用三樣基本食物做出許多不同菜餚:洋蔥、克瓦斯、麵包與鹽。上層階級的豐裕奢華,以及農民的單一乏味,俄羅斯飲食的兩個不同世界始終存在,並且貫穿了整個蘇聯時期。然而,整個俄羅斯帝國的差異錯綜

複雜,不僅在階級,在地緣政治上也是如此,當地的許多民族──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波蘭人、猶太人、俄羅斯人──擁有相互重疊類似的烹調傳統,盛產各種湯與餃子,只是製作方法略有不同,名稱也不同。此外季節時序,以及宗教行事曆與齋期,左右了俄羅斯人飲食方式與內容,在夏季帶來一定程度的充裕豐富,在齋期帶來一定程度的限制。     本書探討範圍從北方森林第一批斯拉夫定居者的飲食習慣開始,到最近針對飲食方式的制裁與反制裁浪潮所造成的種種情況。要界定俄羅斯烹調,會遇上困難,總而言之,俄羅斯境內食物的歷史是豐富、匱乏、多樣、簡單、連續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也許是變化。   本書特色     ★ 南方大國印度組成複雜

,不論是種姓制度、階級、宗教、種族等等,影響力之根深柢固,遠超過我們的想像。珂琳.泰勒.森從繁複的表象中抽絲剝繭,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多彩豐富的印度飲食文化經緯,令人目不暇給。     ★ 北方大國俄羅斯幅員廣大、組成多樣,俄羅斯帝國史專家艾利森.K..史密斯綜覽經緯,化為文字,讓讀者建立清楚的架構,理解複雜的俄羅斯飲食與其特色。     ★ 兩本書皆收錄精彩圖文,對照陌生又拗口的食物名稱,一目了然。   媒體讚譽     《印度美食史:盛宴與齋戒的國度》   ★The Best Cookbooks of 2015   在餐飲廚藝主題書架上絕對不可或缺的一本書,其中歷史,比任何一道你所嘗過的印度食

物都要豐富許多。──《時尚》(Vogue)     ★The Best Books About Food of 2016   印度可說是這個星球上最多彩、最多變、最豐富的料理,而美國人對其所知僅有微小的一部分,實在很可惜。在《印度美食史》一書中,食物歷史學家珂琳.泰勒.森試圖通過其複雜的宗教、道德、社會和哲學,內部運作網絡深入了解次大陸的食用歷史,從而拓寬我們的烹飪視野。內容含括印度素食實踐的起源,以及香料在烹飪和醫藥領域的演變等等。閱讀之後,還會讓人食指大動。──《史密森尼學會雜誌》(Smithsonian mazgine)     本書對印度飲食有相當全面的介紹,從歷史和文化人類學中爬梳出

獨有的脈絡,不論是否為專家,都會受此書吸引。在印度政府對人民飲食習慣干預甚深而引發激辯的時代,或是穆斯林可能會因為吃牛肉而被右翼印度教原教旨主義者處以私刑,森強調的是印度飲食文化中驚人的多元性,而此種多元性在歷史上孕育了豐盛和緊縮、享樂主義和極簡主義,在透過運用來自世界各地的食材和烹飪手法的同時,卻又能維持印度固有的烹飪傳統。──《泰晤士報週日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作者     一本雄心勃勃的巨著,探索了印度各個時代的各種飲食習俗和宗教。──《獨立報》(Independent)     內容豐富、細節詳盡的書,有豐富多彩的歷史圖像、詩歌和古老的食譜。 它從

史前時代開始,接著是宗教影響、一二九二年馬可波羅的到來、地區差異的發展、一九四七年的印度分治,以及印度餐桌上相對較新的唐杜里雞的出現。──《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這本書不僅考察了印度從史前時代到當今的歷史和烹飪發展,它還交織了文學作品和現在世界各地依然使用的食譜。森探索對現代印度美食的各種影響,包括宗教、氣候和殖民主義,並以一章節結束印度影響在世界各國的料理同化現象,深入了解世界上最多樣化的美食之一。──《風味雜誌》(Saveur)     《俄羅斯美食史:包心菜和魚子醬》   這本引人入勝的書──適合老手和新手──呈現了俄羅斯飲食歷史的複雜、古怪與趣味。─

─Caroline Eden(《泰晤士報文學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在俄羅斯美食盛行的時刻──擁有廣受好評的餐廳、名廚和流行的食譜──史密斯的《俄羅斯美食史:包心菜和魚子醬》是了解它的千年歷史的最佳指南。在這本既博學又通俗易懂的書中,史密斯再次證明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俄羅斯飲食學者之一。──Stephen V. Bittner, 《白酒與紅酒:沙皇與人民政委土地上的葡萄酒史》(Whites and Reds: A History of Wine in the Lands of Tsar and Commissar)作者     史密斯對跨越數十世紀的

俄羅斯美食歷史的概述,對首次遇到這個話題的讀者,以及對俄羅斯美食演變感興趣的烹飪歷史學家,極有幫助。──Sharon Hudgins, 《帶骨牛排與魚子醬小點》(T-Bone Whacks and Caviar Snacks: Cooking with Two Texans in Siberia and the Russian Far East)作者     透過食物、包心菜和魚子醬的稜鏡,對俄羅斯十二個世紀以來歷史進行了豐富的調查……史密斯展現了無論是在富足的時期還是悲慘的饑荒時期,飲食方式如何模糊和加強社會區別。史密斯的書既是視覺盛宴,也是烹飪想像力的盛宴,讓我們品嚐到令人垂涎的食譜,並生

動地欣賞俄羅斯日常生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Diane P. Koenker, 倫敦大學學院俄羅斯與蘇維埃歷史系教授

六朝漢譯佛典偈頌與詩歌之研究

為了解決波斯地毯多肉的問題,作者王晴慧 這樣論述:

漢譯佛典偈頌與六朝詩歌的關係,歷來在詩歌史上為人所忽略,就文學史而言,亦少見全面性論述。然綜觀漢譯佛典中的偈頌,將會發現其數目何其繁多,且表現出自身特有的文學風采,這不僅是佛典的文學特色之一,亦是一歷史現象;如此的現象,置於中土文學、乃至思想、文化間考量,實值吾人重視彼此間的共性與別性之交集面貌。再者,這些漢譯偈頌「近於詩」的面貌,及其尚未漢譯前,本就是「詩」的性質,更進一步使我們對它與中國詩歌的關係,引發探究的興趣。本文範疇鎖定六朝時期,乃因此時期,佛教隆盛,為佛典翻譯的鼎沛時期,在譯經史上,有其深刻的代表性;而中國詩歌類型,亦大多建基於六朝時期,可以說,在詩歌史上,六朝詩歌有其承上啟下的

象徵意義。故本文遂將此一研究路向,設定為六朝時期,期能藉由此研究,明瞭六朝漢譯偈頌與詩歌間的關連性與否,並進而補益二者關係在文學史、詩歌史上的闕如。故凡《大正藏》之六朝佛典中,出現偈頌者,皆為本文研究範疇;而比對此時期的經、律、論三藏,由於並未發現各藏之間的偈頌形式或內容有何特異之處,且此經藏部分已佔五百餘部,相當於六朝漢譯佛經的五分之四,故擬以三藏中最為一般人重視的經藏,為本文漢譯佛典偈頌的索引範疇。 本文開展前,先將《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一冊∼第廿一冊經藏偈頌,予以地毯式搜索,作成統計表格,以求初步瞭解漢魏六朝時期的漢譯偈頌,究竟為何型態及其數量多寡,再比較分析其與六朝詩

歌的關連性。並藉由佛教經典目錄,如《祐錄》、《房錄》、《內典錄》、《開元錄》等,對當時的佛典進行一番基礎考定,以求所引資料能臻於信實。此外,並參考梁《高僧傳》、唐《續高僧傳》、《弘明集》、《廣弘明集》等原始資料,以明六朝佛教譯經者及其時代概況。 在章節安排上,第一章『緒論』乃是說明本文的研究進路與章節架構。第二章『東漢至六朝漢譯佛典概述』分二節概述:第一節為東漢至六朝漢譯佛典背景介紹,主要是將六朝譯經盛況作一剖析,以明當時佛教譯經之盛況,及朝野間釋教風行的氛圍,並以此作為本文主題之一--漢譯偈頌--的背景瞭解;第二節則陳述漢譯偈頌的定義、種類及其作用,以明本文所引漢譯偈頌為

何,並以之作為開展第三章的前置作業。第三章『六朝漢譯佛典偈頌之文學特色』則銜接第二章基礎,分析六朝漢譯偈頌的文學特色,分別由其「形式」、「內容」及「文字」三大方面著手,探析漢譯偈頌於此方面所展現之面向。以此作為探勘六朝漢譯偈頌與中土詩歌,彼此間是否有所寖染、借鑑、影響之立論基礎。第四章『六朝詩歌之佛教文學特色』則探揭六朝詩歌中的佛教文學特色,亦即將那些洋溢濃厚佛教文學特色的詩歌(例如佛理詩)、帶有佛教色彩的詩歌(例如山水詩、玄言詩)及取材於佛典文學,而並無完全表現佛教思想之詩歌(例如永明詩、宮體詩)列入討論;故是章並非陳述六朝詩歌的文學特色,僅是針對六朝詩歌中帶有佛教色彩者,作一探討,計分三節

:首節擬先由時代背景切入,以說明詩歌的外緣因素;後二節則分別說明詩歌於形式、風格及內容上染有佛教因子的文學特色。第五章『六朝漢譯佛典偈頌與詩歌之關係』則藉由前二章(第三、四章)的鋪敘,分析、比較六朝漢譯偈頌與詩歌之關連性與影響,歸納二者間相互影響、彼此浸潤的風貌所在;是章計分五節,首節主要說明六朝漢譯偈頌與詩歌間於形式上的相因相承;其後四節則由內容、修辭角度、寫作精神上,分別說明六朝詩歌中的「玄言詩」、「佛理詩」、「山水詩」、「宮體詩」等,與漢譯偈頌間的關係。第六章『結論』則總結各章之研究成果;將六朝漢譯偈頌與詩歌的關連性,概括為幾個方面:一是形式上的會通;二是內容上的寖染;三是修辭風格上的借

鑑。茲歸納各項大要於下。 一、 形式上的會通 六朝漢譯偈頌與詩歌在「形式」上,彼此浸潤、互有影響,其關連性可分述為下列二點: (一)漢譯偈頌取鑑於中土詩歌形式 綜觀本文表14,我們可發現漢譯偈頌的體製形式,基本上是脫胎於中土詩歌形製的,試看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等偈頌的形式呈現,皆為中土詩歌中本有的形式。 此係因外國譯經僧至中國翻譯佛典時,為求使所譯經典深入人心,達到傳教的目的,在翻譯「伽陀」或「祇夜」(即本文之偈頌)時,遂以當時已普遍流行於中國的詩歌形式,去詮釋、翻譯所持原典

中(或所默誦經文中)詩歌之部分。我們之所以認為漢譯偈頌是採用當時中土所流行的詩歌形式,除了偈頌的言數形式與中土詩歌的言數形式相同外;另一理由是:偈頌於形式上的主要類型,與中土詩歌互相吻合。例如四、五、七言在中土詩壇中,向來佔較大市場,而當代譯經者亦廣泛延攬這幾種言數形式於翻譯過程中,使漢譯偈頌於每一時期中,幾皆出現四言、五言、七言的偈頌形式,此無疑說明了偈頌形式借鑑於當代詩壇之形式。 另一方面,由漢譯偈頌的形式中,我們亦得以探析漢魏六朝的詩歌發展:東漢時的漢譯偈頌,已有許多完整且篇幅甚長的七言偈頌,可見七言詩於東漢譯經僧翻譯佛典時,似應已是一種普為大眾應用的詩歌體製,故為譯

經者加以運用,以收傳教時普及人心之效。統合漢魏六朝的偈頌觀之,其中以「五言偈頌」最受譯經者青睞,表現最頻繁,此正可相應漢代以來五言詩於詩壇流行的趨勢。由附錄表14中,可知七言偈頌於六朝每一時期,亦皆有之,且數量上,似僅次於四言偈頌,並且隨著朝代更迭、時間推移的過程中,七言偈頌有愈來愈多的趨勢發展,這與中土詩歌中的七言詩歌發展,不啻遙遙相應。 (二)中土長篇敘事詩的形式借鏡 佛典中的偈頌漢譯之後,所採用的文體乃是以中國當時本有的詩歌形式作為基礎,並據以發揮之,以符合所需。故我們可發現漢譯偈頌的形式,雖近於詩,但卻不囿於一般我們所理解的詩,因其句數多寡並無一

定規則,少則三句,動輒百句以上,甚且千句以上者,所在皆有,且長篇偈頌的數量,於六朝佛典中,佔極大份量。 大抵而言,漢譯偈頌的篇幅較為長卷者,其內容性質多半為「敘事性」,此可說是其特色。可見佛典偈頌中,敘事內容好以長篇形式搭配之,以達鋪陳效果。 而中國詩歌中,無論是古體詩或近體詩,篇幅渝越百句者,並不多見。再者,中國詩歌的敘事性色彩向來不發達,長篇敘事詩更是零星,要尋找如〈孔雀東南飛〉及〈木蘭詩〉的長篇敘事詩,實極罕見。在此二篇之前,幾乎除了先秦時的〈離騷〉及東漢時的〈悲憤詩〉之外,再無其餘。然自東漢以至六朝,漢譯偈頌往往有長篇巨製的形式,幾至不勝枚舉。那

麼,在《佛所行讚》的漢譯本出現後,及六朝其他漢譯佛典中,常態性頻繁展現的長篇敘事偈頌下,我們實很難否定在這些大量的長篇敘事偈頌環繞中,〈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等長篇敘事詩的成型,完全沒有受到漢譯長篇偈頌、乃至漢譯長篇敘事偈頌絲毫的影響。但必須說明的是,長篇敘事偈頌與中土長篇敘事詩的關連性,與其說是內容上的轉移,倒不如說是形式上的轉移,更具文學史上的意義。 二、 內容上的寖染 六朝詩歌於「內容」上,某些詩歌類型,受到漢譯偈頌的影響,綜合言之,分述為下列三點: (一)漢譯偈頌對玄言詩興盛的推波助瀾 玄言詩通篇說理的呈

現方式,使鍾嶸形容它為「理過其辭,淡乎寡味」,亦即缺乏藝術感染力。然而,形容玄言詩的「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實際上,亦適合於形容大部份的漢譯偈頌。因為漢譯偈頌本就是以宣說佛理為目的,故蘊含「說理性」當然是其特色,其與玄言詩之間的「理性訴求」,容或顯示出彼此間的關連。 再者,玄言詩誠然是建基於對老莊玄學的闡發上,然此詩歌所呈顯的說理風味,在其前的詩歌中,無其因循來源;而自晉以來,玄言詩人與僧侶相與交遊的社會現象,已是不爭的事實;加以當時譯經事業的蓬勃發展,亦為佛教史中確然之事;由《世說新語》〈文學〉門中,我們可以得知當日玄言詩人與名僧交遊頻繁,且好以玄佛互參、讀誦佛經及研討佛

理,而這些佛典皆有許多偈頌,其間純屬說理者誠多,而含藏說理者,亦不乏列舉。試問,這些說理偈頌在文學社會學角度下觀之,是否對「玄言詩」完全無意義? 綜上所論,漢譯偈頌近於詩的形體表現,及其以「理」敷陳全篇的表現,本是中土詩歌中未曾有的現象。而玄言詩所呈現的「理過其辭」,在其前的詩歌中,亦無此種風格。那麼,玄言詩借鑑於此種「近詩」偈頌的「說理精神」,或亦有其可能;抑或漢譯說理類偈頌的存在,對於玄言詩的興盛,有其推波助瀾之效。 (二)佛理詩的偈頌化 漢譯偈頌於內容上的表現,無論是說理、勵志、勸誡、讚頌及宣誓等,皆可於佛理詩中,見其仿效。可以

說,六朝佛理詩,不僅在「說理精神」上與漢譯偈頌相通,在內容、形式上,亦皆與之密切相關。 總體而言,六朝佛理詩,或徑以佛教名相入詩、或援引佛教典故入詩,這些現象,都與漢譯偈頌不謀而合。且此種興發佛理的詩歌內容,在東晉以前,幾乎不見於書面。可知詩人們創作佛理詩,主要仍是在佛教傳入後,方有如此形貌出現於詩歌中,這在中國本土文學中,亦可說是純然中國佛教文學的創舉。而受時代風氣的影響,我們於東晉佛理詩中,仍可看出其玄、佛交糅的面貌。除此之外,南北朝的佛理詩,則與漢譯偈頌慣以佛教名相充斥於字裡行間的風格,緊密重疊,此正說明漢譯偈頌中,通篇陳述佛理的內容特質,對中土佛理詩偈頌化的面貌,具

有顯著的的催化作用。 (三)宮體詩對漢譯偈頌淫豔內容的借鑑 在被閱漢譯偈頌的過程中,我們發覺宮體詩興起前的漢譯佛典中,偈頌所呈現的某些題材內容,與宮體詩傾力刻畫女性姿容的特點,似有其呼應、會通處。 佛典本是述說佛理,以探究實踐宇宙人生真諦的典籍,故其宗教說理性的莊嚴虔敬度,應係可推測的;然佛典中亦有一些淫豔情態的鋪寫,例如《普曜經》〈降魔品〉、《佛所行讚》〈離欲品〉、《佛本行經》〈與眾婇女游居品〉等。之所以如此,乃是欲藉由講述、書寫世間淫豔情態的面相,以說明或襯托出「梵行清淨者的自在莊嚴」及「不修佛道、縱情五蘊者的招致惡報」。是經中,

凡描摹情慾畫面者,皆著力於刻畫女子的身姿麗顏,突出女子身段儀態的動態畫面,予人餘波蕩漾感,且用字遣辭流於香豔色彩,與宮體詩中描摹女姿的畫面,有其相通處。 再者,宮體詩之前,專力於刻畫女姿者,實未曾有,即便如〈碩人〉、〈陌上桑〉者,詩中所歌詠莊姜與羅敷之美姿,亦是呈顯出「溫柔敦厚」的詩旨,而非如宮體詩所呈顯的濃豔色澤。反觀齊梁宮體詩興起之前的佛典,對於女子身姿容顏,已有細膩露骨的刻畫,而六朝時佛教的盛行,已屬事實,那麼,佛典中的豔語是否在某一層面上影響了宮體詩、為宮體詩所取鑑,或亦無法完全否定的。 三、 修辭風格上的借鑑 六朝詩歌於「修

辭風格」上,亦有借鑑於漢譯偈頌之處,綜合言之,分述為下列三點: (一)山水詩與漢譯偈頌共通的窮型盡相 六朝山水詩的共通特色,即是「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如此的詩歌風格,並未在山水詩興起前尋得,反觀山水詩之前的漢譯佛典,在文學表現上,我們可見著許多「窮形盡相」、「極貌寫物」的偈頌。這些漢譯偈頌細緻入微地寫實筆法,與山水詩「尚巧似」、「極貌寫物」的寫實風格,實有雷同處。 再者,若以山水詩中普遍「未能忘興諭」的特點而論,其與漢譯偈頌旨在「藉景言理」的典型風格,實是一致的。故漢譯偈頌與山水詩究竟有無關係,我們雖不敢斷言主之;然二者

之間,除了與之相關的佛教背景相同外,其寫景體物的窮形盡相風格,亦有極大雷同,且在山水詩興起前的漢譯佛典中,又已有許多體物入微的偈頌,故或亦無法完全否定二者間的關連性。 (二)漢譯偈頌對永明清麗白話詩風的影響 永明詩人代表家沈約的文學主張,為「易見事、易識字、易讀誦」,此亦可說是他的詩歌主張;其中的「易識字」、「易讀誦」,皆可說是佛典文學的特色。大體而言,永明詩風格清新,力圖展現出詩歌用語的淺顯流暢,擺落晉宋以來典正麗藻的詩風,使詩歌具有清新雋永的特色。 齊梁之際,佛教興盛,且帝王崇尚佛教者多,直接帶動了朝野間崇佛風氣,故文人信佛者頗多

,而永明詩人中的沈約、蕭子良、王融、陸倕等,亦皆棲心內典,信尚佛教。其時的佛典翻譯文體不僅口語白話,亦文辭遒麗,例如西晉竺法護所譯《普曜經》;東晉佛馱跋陀羅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姚秦鳩摩羅什所譯《大莊嚴論經》、《妙法法華經》;劉宋寶雲所譯《佛所行讚》及失譯經《佛所行經》等,是經之長行、偈頌,皆和諧流暢、白話流麗。 故若參酌當時的佛典翻譯主張及永明詩人的佛教背景,再將漢譯偈頌與永明詩這兩種文體置於當時的文化背景中去比較,我們或亦可說漢譯偈頌的文學表現,對永明詩體清麗淺白、和諧流暢的詩風展現,有其一定程度的關連。 (三)讚佛偈對宮體詩寫實白描風格的影響

佛典中有大量的「讚佛偈」,是屬於漢譯偈頌中的一型,其特點為歌詠讚歎佛菩薩、乃至天人的妙行殊德:或寫其功德,或繪其相貌;對於以圖繪手法將佛菩薩的莊嚴相貌描摹而出者,可以發現其工筆雕繪的寫實刻畫風格與白描技巧,此特色與宮體詩的女姿描摹,二者雖於對象題材上完全不同,然於精神上卻有其相通處。 雖然在宮體詩之前,亦有對女子美貌的描寫作品,然欲如宮體詩一般,通篇將女性肉體各部、乃至衣著姿態等,皆作細微而具體的白描雕繪,實不多見,即便偶有歌詠女性美的詩篇出現,也多是點綴性質,比例上未盡全篇,且寫實成分少。反觀讚佛偈,其所描摹的對象,雖大多非女子;然其由頭至腳,工筆刻畫的

寫實技巧,及其白描語言的風格,與宮體詩的創作精神,有其相通處。此外,讚佛偈中寫實描摹人物的白描技巧,在宮體詩之前即已存在,而東漢至齊梁,佛教興盛是社會現象,文人士子乃至貴族帝王,喜讀佛典,也是一歷史事實;而宮體詩的寫作群中,為佛教徒者實為不少,不僅於史籍中見諸記載,於其詩歌中,我們亦可看出佛教對這些詩人的影響;則宮體詩與佛典偈頌的會通,似亦無法斷然否定。再者,歷來多以山水詩、詠物詩的寫實精神,作為宮體詩寫實精神的來源,然三者間,所針對對象不一,之所以關連,乃是就三者間一脈相傳的寫實精神而為立基點;而偈頌中描摹佛菩薩、天人容像的類型,不但寫實、白描技巧與宮體詩相通,且各自所針對的主題,皆為「人像

」,加以此類型讚佛偈繁多,那麼,在宮體詩興起或興盛的緣由中,讚佛偈或亦為其間接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可知六朝漢譯偈頌與詩歌之關連性,並非僅是單向的影響,乃是彼此間相互寖染的互動呈顯,或為形式上的會通、或為內容上的相因、或為修辭風格上的借鑑。

擠迫之城的戀愛方法

為了解決波斯地毯多肉的問題,作者黃怡 這樣論述:

要認識一座城市有簡單的方法, 就是去看民眾怎麼工作,愛戀與死亡。 ──卡繆   地狹人稠、生活空間緊縮、行事節奏迅速,這一切形塑了香港獨特的價值觀,以及戀愛方式。生活在空隙中的人們如同打不死的蕨草,總能在最不可思議的狀況下變通、生存,並開出各種奇異之花。   本書以香港這座奇特之城為展開,作家在擁擠的城市裡,為虛構的戀人們裝置了不同的障礙賽和規則,觀察他們如何因應限制找到談情說愛的獨特方法,探知他們的逃避與迎合,生動地描寫了戀人的千姿百態,各種背景、性格和性取向的都盡錄其中。   情緒被動員起來的戀人們,在髮膚之間的距離裡便能引燃一場戀愛,上演一幕又一幕溫柔、狂野、信任、猜忌、

寬容、嫉妒、期待、絕望、愛惜、冷淡的「感情思想實驗」。   「寫小說對我來說,常常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方法,而愛情小說作為方法,讓我能以有時抒情、有時搞笑的角度重新審視這座城市的不同面貌。」──黃怡 專文推薦   董啟章(作家):在隨時而至的死亡面前,戀人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身體交給對方,讓對方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地一一記認。記認的結果是把身體化為文本,把生命化為書寫,供戀人互相閱讀,並且一再重讀。作者以戀愛作為方法,終於到達小說這個目的。我們閱讀小說的行為,也倒過來成為愛的實踐。這就是黃怡發明的,奇妙的戀愛方法。 掛名推薦   西西(作家、詩人、瑞典蟬文學獎及紐曼華語文學獎得主)   潘國

靈(小說家、文化評論人) 好評推薦   陳夏民(出版人):小說語言充滿當代活力,小說家目光則凝視著時代的皺摺——無論是當代藝術經典或是街坊鄰里毫不起眼之物事,無論是發生在香港之內或外的歷史痕跡,都與黃怡展開一場有來有往的細膩對話。以各樣愛情關係切面,直探世界運作的真理與荒謬,《擠迫之城的戀愛方法》絕對是上乘之作!   許迪鏘(資深編輯):就小說來說,她出版了三部結集,這最新的一部,與她過去的作品一樣,承載著對人間世態種種的關懷,有時雖略帶反諷而無時不隱含她對人情的暖意及對其缺失的介懷。她小說技法日趨成熟,情理交融處至足動人。   謝曉虹(作家):那些與小說並置的名畫,是擠迫之城向外張望

的窗口,也是反身自照的鏡子,令人遙思九七前夕,西西與René Magritte在〈浮城誌異〉裡的對話。黃怡有心向前輩致敬,但一座城市的危與機,如今不再取決於時間零的絕對時刻;一張張畫作翻開成塔羅,城市的骰盅顛來倒去,黃怡讓我們聽見,戀人的私語如無數骰子晃動。   韓麗珠(作家):在黃怡筆下,城巿的憂傷也帶著一種精緻和靈巧。在她的小說裡,灰暗的人,也能閃現出內蘊的彩色。那些慧黠又灰諧的意象,之所以令人想笑,因為文字提醒我們,由疫症或時代帶來的憂鬱雖然厚重,但人在其中也可以有微笑的餘裕。   顏訥(作家):小說家寫親密關係的物質條件拳拳到肉,迫人深深望進唐樓劏房,海灘洶湧人潮,街市資訊爆炸,戒

嚴與疫病蔓延時,戀愛如何困在蒙德里安的方格裡施展不了拳腳。不能見光的愛在我城難以躲藏,爭取曝光的愛只能隱匿行跡,但這絕不是一本無愛故事集,而是在擠迫與限制中對愛的維護與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