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咖啡比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濃縮咖啡比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申頌爾寫的 第一本從基底開始做!手調飲品BOOK【暢銷全新封面版】:自製果醬x濃縮汁x糖漿x飲品粉x水果乾基底,調出100款經典到創新的手作飲 和陳柏煜的 科學家(上下冊盒裝附贈精美序文海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請問義式濃縮咖啡,30ml要配合幾克的咖啡粉?也說明:客群不同, 如果nespresso依照一般esp粉水比1:2的比例來沖煮. 只煮出12CC的汁, 那機器應該是不好賣. 如果要煮出30cc. 用15g的粉球, 那球就會變大,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廣廈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輔英科技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碩士班 曾維昌所指導 許羽庭的 利用氣相層析質譜法同時檢測毒咖啡即溶包中的 4-Methyl-N-ethyl-pentedrone和N-Ethylpentylone 卡西酮類濫用藥物 (2021),提出濃縮咖啡比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氣相層析質譜法、毒咖啡即溶包、合成卡西酮。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食品科學系碩士班 陳炳輝所指導 任承德的 以UPLC搭配串聯式質譜儀測定西洋參殘渣中的人參皂苷並評估奈米乳化液與微脂體對大鼠抗疲勞之效果 (2021),提出因為有 人參皂苷、微脂體、奈米乳化液、西洋參萃取物、UPLC-MS/MS、抗疲勞的重點而找出了 濃縮咖啡比例的解答。

最後網站義式濃縮咖啡變奏曲:風味咖啡的作法(上) | 美式咖啡| 拿鐵咖啡則補充:濃縮咖啡 、牛奶、奶泡的比例為1:5:1。 ②將170ml冰牛奶倒入奶鋼備用。 ③開始萃取濃縮咖啡,並用270ml杯子來接。 ④將備好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濃縮咖啡比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第一本從基底開始做!手調飲品BOOK【暢銷全新封面版】:自製果醬x濃縮汁x糖漿x飲品粉x水果乾基底,調出100款經典到創新的手作飲

為了解決濃縮咖啡比例的問題,作者申頌爾 這樣論述:

  第一本從基底開始做!手調飲品BOOK【暢銷全新封面版】沁涼登場!   韓國人氣網路書店「YES24」5顆星好評、愛上早餐ilisaliu / 版主推薦!   簡單‧安心‧健康‧美味,學會5種基底,百變口味任你調製!   本書由韓國知名咖啡店店長兼專業吧台師親撰,   傳授飲品界不外傳的「關鍵調製訣竅」!   不論是手搖店熱門的葡萄柚綠、紅茶拿鐵、水果氣泡飲,   或是咖啡店人氣超高的冰摩卡、玫瑰草莓果昔、星冰樂,   只需學會「果醬、濃縮汁、糖漿、飲品粉、水果乾」基底,   在家就能輕鬆做出100款從經典到時下最夯的「開店等級」飲品!   不用出門、不必花大錢,  

 只需利用空檔時間做好適量的基底,   想喝時,依比例加入水、冰塊、紅茶或牛奶,   馬上就是一杯好喝又好看的清涼飲料!   還能自由調整飲料的濃淡與甜度,打造你的專屬口味。   更可以和家中小朋友一起享受調飲料的樂趣,增進親子感情! 本書特色   【特色1】韓國專業飲品調理師親授,教你在家DIY「吧台師等級」冷飲!   韓國人氣咖啡店店長、從事多年飲品研發的作者申頌爾,將他最多元的飲料清單通通放進本書裡!再也不必在炎熱的夏天揮汗如雨出門排隊,在家就能做出「職人級」的特色冷飲!   【特色2】開業職人祕密大公開!只要學會5種簡單基底,就能變化100種飲料!   史上第一本揭露「飲料達人祕

密」的珍貴工具書——先做好飲料基底,再加上其他配料,就能立刻變化出多種美味飲品!全書完整指導從果醬到水果乾等5種基底的做法,以及百款飲品調製祕訣,只要照著做,從果汁汽水到咖啡茶飲,通通學到位!   【特色3】從食材到做法全分享!不論新手老手都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飲品!   作者以開店角度,在本書中告訴你所有製作飲料需要知道的知識,包括:製作基底的水果怎麼挑、各種糖該怎麼用、基底的存放容器怎麼選、飲品調製所需的用具和杯具有哪些……;讓你準備起來省時、省力又省錢,即使是第一次做,也能成功調出漂亮又好喝的飲料!

濃縮咖啡比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Q彈三色地瓜圓、芋圓!
【食材】
①地瓜(木薯粉量為地瓜重量40%/太白粉量為地瓜重量10%)(紫肉橘肉地瓜比例一樣)
②芋頭(木薯粉量為芋頭重量30%/太白粉量為芋頭重量10%)
③蜂蜜或糖適量
【作法】
①先將地瓜、芋頭去皮,切小塊,放進電鍋蒸熟
②蒸好後趁熱壓成泥狀(芋頭本身無糖,自行決定是否趁熱加糖)
③漸漸成泥以後,加入木薯粉揉捏,再加入太白粉,最後可加入適量的熱水較好揉捏
④將地瓜團揉成條狀切一段一段的塊狀(自行決定大小)
⑤放入滾水中3分鐘後即可起鍋(紫色地瓜圓可分開煮較不易染色)
⑥立即放入冰塊冰鎮就完成了
*沒有吃完可以冷凍存放*

香Q地瓜球
【食材】
①地瓜100g(影片為橘肉紫肉地瓜各半)
②木薯粉70g
③砂糖20g
【作法】
①先將地瓜去皮,切小塊,放進電鍋蒸熟
②蒸好以後趁熱加入砂糖並壓成泥狀
③漸漸成泥以後,加入木薯粉揉,揉到不黏不沾手成團狀
④將地瓜團揉成條狀切一段一段的搓成球狀
⑤熱油鍋,溫度約120~130度,下鍋後翻動它們,約1分鐘後,可用漏勺擠壓
⑥重複大約5-6次,地瓜球才會有內部空心口感,表面金黃即可瀝油起鍋

酸酸甜甜的西西里(氣泡)咖啡!
【食材】(濃淡自行調整)
①糖漬檸檬片(砂糖、蜂蜜、檸檬片、檸檬細絲)
②濃縮咖啡2杯(大概50~60ml)
③冰塊、水or氣泡水
④蜂蜜(已有糖漬檸檬片後可自行決定加或不加)
⑤檸檬汁(已有糖漬檸檬片後可自行決定加或不加)
【作法】
①先製作糖漬檸檬(蜂蜜、砂糖、檸檬細絲和檸檬片稍微攪拌,冰冷藏兩到三天讓檸檬出水,變成糖漿狀。檸檬細絲可以避免白色的部分較不苦,檸檬片也可以留果肉就好,自行決定!(糖漬檸檬糖漿做出來的西西里咖啡比較濃郁!)
②冰塊、水or氣泡水、濃縮咖啡跟糖漬檸檬糖漿放至瓶中,搖到產生氣泡就完成了!

#西西里咖啡 #芋圓 #地瓜球 #氣泡咖啡

利用氣相層析質譜法同時檢測毒咖啡即溶包中的 4-Methyl-N-ethyl-pentedrone和N-Ethylpentylone 卡西酮類濫用藥物

為了解決濃縮咖啡比例的問題,作者許羽庭 這樣論述:

背景和目的: 據警方的統計,近年來毒品即溶包查獲件數占毒品查獲 件數比例逐漸提升,已成為警方打擊毒品犯罪的重點項目之一。卡西 酮 類 濫 用 藥 物 的4-Methyl-N-ethyl-pentedrone (MEAPP) 和 N- Ethylpentylone (NEP),在臺灣屬於第三級毒品,現今仍無醫療用途, 短期或長期服用會造成身體的危害,所以發展準確快速分析的檢測方 法有其必要性,本研究的目的即是利用氣相層析質譜法 (GC-MS)發 展檢測毒咖啡即溶包中的 MEAPP 和 NEP 卡西酮類濫用藥物的分析方法。方法: 在本研究中,即溶包樣品在注入 GC-MS 分析前使用 2N KOH

和 Ethyl acetate (EA) 進行萃取並用氮氣濃縮,接著使用 Heptafluorobutyric acid (HFBA)和 EA 衍生化,最後使用氮氣濃縮並用 EA 回溶,作為上機樣品,過程中會探討適合的內標、進行衍生化以 及衍生化時間和基質干擾等問題,在最適化的條件下討論線性、偵測 極限(LOD) 、定量極限(LOQ)、回收率、精密度(同日內和異日間分 析) 、準確度,建立方法並驗證其穩定性後,進行真實樣品測定,驗 證其方法的可行性。結果: 結果顯示MEAPP與NEP的內標為4-Methylethcathinone(MEC); 而未進行衍生化 MEAPP、MEC、NEP 皆無

法達到最佳分離結果,故 需使用衍生劑 HFBA 進行衍生,時間選用 30 分鐘可達到最佳分離結 果; 比較甲醇與咖啡液為基質的 MEAPP 及 NEP 離子強度,發現甲醇 與咖啡液並無基質干擾之問題,可利用甲醇建立檢量線以進行咖啡液 的分析; 方法線性範圍為 1 μg/ml-10 μg/ml,MEAPP 的 LOQ 為 0.7 μg/ml,LOD 為 0.5 μg/ml; NEP 的 LOQ 為 0.8 μg/ml,LOD 為 0.7 μg/ml,MEAPP 和 NEP 的回收率分別為 89%-106%及 100%-120%, 皆在可接受範圍內,兩者精密度(RSD%)與準確度(RE%)均低於

10% 內,模擬樣品及真實樣品之濃度誤差也在可接受範圍內。結論: 依結果證實,本研究開發之 GC-MS 同時偵測並定量毒咖啡即 溶包中 MEAPP 和 NEP 的方法是可以用於臨床毒藥物實驗室,有助於協助警方維護社會治安。

科學家(上下冊盒裝附贈精美序文海報)

為了解決濃縮咖啡比例的問題,作者陳柏煜 這樣論述:

  ★一次收齊新銳作家陳柏煜散文與評論合集   ★隨書附贈字字珠璣美到不科學海報(尺寸50 X 43cm)      備好你的文學顯微鏡   看抒情散文與評論訪談如何上下夾擊   陳柏煜玩心大發力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丈量世界的方式,丈量的刻度或許是情緒,或許是理性,陳柏煜以文字丈量世界的方式向來十分精準,從《弄泡泡的人》的懺情感傷,《mini me》的精巧奇趣,這回他更化身文壇小小科學家,同時推出兩冊文集,如同顯微鏡下的蓋玻片與載玻片,具體而微放大萬事萬物,展現似真似幻的不同姿態。     上卷「蓋玻片」以純粹的抒情散文寫童年與成長,也檢視了

作者的寫作起源。娓娓道來像似《追憶似水年華》,鉅細靡遺的描寫讓讀者幾乎產生錯覺讀到的是自己的童年,正如普魯斯特認爲人只有在回憶中才形成「真實的生活」,無可辯駁。文中他一邊對天賦、家庭關係、記憶進行考察,一邊也對寫作形式進行實驗。其中〈另一種語言〉曾獲得入選《九歌108年散文選》的肯定。     下卷「載玻片」不但回答了作者對自己童年志向的勘驗結果,確認了「寫作的天分」,並展示了非虛構創意寫作的另一面:亦即評論、訪談與其他介於其間的文體。在這些篇章中,作者的聲音與個人經驗並未隱沒於材料之下,反而與之討論、混音,形成某種開放的場域,介於評論人(採訪者)與作品(受訪者)之間。而下卷評論的

挑選與配置,也可看見對上卷內容的回聲與補充。     《科學家》套書同時端出散文集與評論、訪談文章集,丟給讀者另一個問題──創作與評論如何相互奪取或者縫合?陳柏煜以「佛蘭肯斯坦」為喻:由於翻譯與電影改編的挪用(以及誤導),人們常把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的標題當作怪物的名字,而實際上那是屬於創造它的科學家維克多.佛蘭肯斯坦所有。維克多用四處收集的死人屍塊縫補起來施以電擊製造出一個人工的生命。同時,在故事外,科學家和怪物爭奪著一個名字(而且怪物似乎大獲全勝?)。這場精心設計的實驗既發生「化學反應」亦表現「獨立精神」,當散文的玻片與評論的玻片在《科學家》相互

乘載時。   名人推薦      李桐豪、葉佳怡 專序推薦     藝術家 川貝母、阿力金吉兒、郭鑒予   作 家 王盛弘、伍軒宏、房慧真、凌性傑、馬翊航、孫梓評、陳柏言、陳栢青、黃崇凱、楊佳嫻、鍾旻瑞、顏訥   一致熱愛推薦(依姓氏筆劃序排列)     被低估的第一號創作《弄泡泡的人》寫民生社區男孩周旋在兩個男孩之間,兩個都愛,愛得振振有詞、愛得無賴無恥,卻又無比哀傷純情。他的文字精美,愛的矽砂鹼土在青春的烈焰熔焰中燒出一尊華美的琉璃,但他又把琉璃無情摔碎,通篇文章只寫那美麗的、殘缺的感情碎片,那樣冷而孤絕的修辭在《弄泡泡的人》原本只是劈瓦

、雙倍奉還的小招,但在《科學家》卻被他修練成真氣彈、爆裂拳的大絕招。──李桐豪   讀柏煜《科學家》,腦海中不斷浮現某個童年場景:我盯著一顆冰塊,試圖看見冰融化成水的那一刻。這本書從其令人驚喜的概念,便令我找回某種兒時的玩心。〈蓋玻片〉裡世界是如此嶄新,自我仍在發展流動,萬事萬物皆充滿奇觀。〈載玻片〉則透過作品與訪談,去剖析理解另一個體,他們內心的迷霧。兩種眼光都是某種微觀的凝視,而文字作為上下兩層玻片,夾在中間、那無比窄小的空間裡,便藏著超越物理、可無限探問的心智。──鍾旻瑞     小小科家學觀看之道是水族缸外的。儘管世界井然在玻璃另一頭佈置成無甚驚奇的秩序,微觀

的獸也會於科學家不可告人的天賦中悄悄走闖出來,曳著一條尾巴,在水缸裡攪動出只他見得到的風暴。   柏煜在《科學家》裡向我們展示的,是寫作者如何冷靜突刺,細密拆分恐懼,羞恥,權威,幸福,失敗,藝術,與觀看本身,直到知覺碎裂成零件一地。因著他獨特的看,樂於暗中撫觸「生在檯面下的小疙瘩」,創造出內向與外拓的多維度空間,存在的真實與虛幻昭然若揭。   讀著讀著才發現,科學家原來同時坐在水族缸裡,瞅著自己如同陌生人。會不會很寂寞呢?幸好我們有了《科學家》,幸好柏煜一直在讀,一直在寫。──顏訥     把所有事物夾在「蓋玻片」與「載玻片」之間,隱含著陳柏煜顯微一切的追問,

  彷彿所有記憶、知識、生物、器具都可以縫補成一個小小佛蘭肯斯坦。   這些小小佛蘭肯斯坦自我裂解另外組隊,在他腦中不停修築著始終未完工的聖家堂,朝向不斷分岔的未來。──黃崇凱     從「弄泡泡的人」到「科學家」——陳柏煜看似透過職稱變換,昭示其寫作主題的更移,實則是一趟有關「裡面的裡面」導覽。我們看過「莖」的姿態,此書則展露男孩的根部,且招搖其枝葉。當萬物夾進玻片,同一雙聰穎透徹的眼瞳貼緊目鏡,以其獨有的倍數顯微,在模糊與清晰的拉鋸中,作者藉由高濃度文字,不斷遙控調整我們腦中物像與實物的關係。──孫梓評     讀《科學家》,使我想起相同的童

年志向,以及求之不得的童年小物:芭比屋、萬能麥斯、gameboy。記憶在「蓋玻片」被二度包圍,團團封鎖。缸、瓶、艙、室、腔、窗、管、罐、罈、櫥櫃、教堂、沙漏。它們自成一格,又難以完全密合。柏煜更像步登公寓裡的人類學家:生物與食物、節日與儀式、謊言、證詞、禮物、遠行、魔法、危險事物、死亡。是小人之家裡,躲進一個更小的人,那小人還要證明更小的心臟必須是更大的星球——核心家庭模範模型內部,似乎更緊實,又更空蕩,使人酸楚。但「載玻片」的書、人、寫作,不也是如此這般,應允後相互為難,在信服中用計用情?讀《科學家》,也像在讀《柏林童年》、《鱷魚街》,邊想像他的未來志向。即使那未來,時常以其幽深,聲東擊西、

攻其不備,他仍敢於對決眾多實情與虛想。──馬翊航     明朗輕快的敘述與觀察,如同在顯微鏡底下,那些被我遺忘的微小不可見的記憶,以及也曾好奇或無解的事物,都更清晰可見了。──阿力金吉兒(畫家)     科學家   這場實驗裡   沒有無關變數   全都是細心經營      包含而不止於   玻片間刻意夾藏斑斕   細小的泡泡   都值得被觀察仔細   ──郭鑒予(畫家)

以UPLC搭配串聯式質譜儀測定西洋參殘渣中的人參皂苷並評估奈米乳化液與微脂體對大鼠抗疲勞之效果

為了解決濃縮咖啡比例的問題,作者任承德 這樣論述:

隨著生活步調加快和社會激烈競爭,疲勞已成為普遍的現象,近年來罹患癌症的人數節節攀升,癌症疲勞的治療也越來越被重視。人參是全世界廣為消費者喜好的營養補充品和中藥,許多研究已發現人參中的皂苷有許多健康功效,例如抗腫瘤、抗氧化、抗發炎、降血糖、抗憂鬱、恢復受損記憶及抗疲勞,然而人參皂苷的生物利用率偏低限制了其應用。近年來奈米乳化與微脂體技術的開發提升了機能性成分的生物利用率和生物活性。本研究的目的是以超高效液相層析搭配串聯式質譜儀開發西洋參殘渣中人參皂苷的分析方法,同時製備奈米乳化液及微脂體並探討其對於大鼠的抗疲勞功效。結果顯示,以80%乙醇萃取西洋參殘渣可得最高含量的人參皂苷,使用Acquity

UPLC® BEH C18管柱配合梯度動相 (A) 0.5 mM醋酸銨水溶液與 (B) 氰甲烷,流速為0.4 mL/min,管柱溫度為50oC,可以在7分鐘分離出 8 種人參皂苷,此法具有良好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各種人參皂苷的回收率範圍為82.11%~116.18%,重複性偏差係數為 1.44%~7.08%,中間精密度偏差係數為3.76%~8.31%,西洋參中皂苷以Rb1含量最高,次為 Re、Rd、Rc、Rg1、Rb2、Rg3 及 Rf。將西洋參萃取液與大豆油、卵磷脂、Tween 80及去離子水以適當比例混合可製備出奈米乳化液,另外將Tween 80、磷脂膽鹼、膽固醇、PEG 400及去離子水

以適當比例混合可製備出微脂體,以動態光散射粒徑分析儀與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奈米乳化液平均粒徑分別為10.4 nm與12.3 nm,微脂體平均粒徑為53.5 nm與61.2 nm,奈米乳化液與微脂體之界面電位分別為-56.4 mV與-56.5 mV,同時在4oC與25oC具有良好的儲藏安定性,但奈米乳化液在80oC與100oC之熱穩定性較差,而微脂體則有良好的熱穩定性。抗疲勞實驗,結果顯示,以咖啡因作為正控組,並給予大鼠西洋參萃取液、奈米乳化液及微脂體之高低劑量組別皆可延長其力竭游泳時間、增加游泳後肝臟肝醣含量、降低游泳後血尿素氮含量和血乳酸升高比值,奈米乳化液與微脂體的抗疲勞功效顯著較佳,兩

者皆具有開發成保健食品或植物藥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