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芯絨脫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燈芯絨脫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凱特琳.道堤寫的 從此刻到永恆:一場身後事的探索之旅,重新叩問生命的意義 和吳京淼的 洗衣技術300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灯芯绒衣服怎么洗?也說明:金舵纺织向您介绍灯芯绒衣物如何清洗及注意事项! ... 其实用自带烘干的滚筒式洗衣机洗灯芯绒衣物是最好的,用冷水洗完脱水后直接烘干,能更好保持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究竟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最後網站羊绒、灯芯绒、羽绒、牛奶绒等物件的保养,你真的会吗?則補充:羊毛不耐碱,因此要用中性洗涤剂或皂片洗涤,建议使用羊毛专用洗衣液。 3避免脱水. 晾晒时,羊毛织物尽量避免用脱水机脱水,若有需要使用时长以30~60秒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燈芯絨脫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此刻到永恆:一場身後事的探索之旅,重新叩問生命的意義

為了解決燈芯絨脫水的問題,作者凱特琳.道堤 這樣論述: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暢銷好書 美國亞馬遜排行榜長銷不墜,讀者4.8顆星好評推薦   為什麼遇到死亡,我們就渾身不自在?   為什麼我們會以重重的偽裝,讓自己遠離死亡的現實?   或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生命的意義,所以對死亡避之唯恐不及。      眼見大眾對死亡和屍體如此恐懼,阻礙了我們應對及悼亡的能力,《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凱特琳.道堤決定遊歷世界,探索其他文化如何面對死亡、怎麼思考生命。   她以無邊無際的好奇心及黑色幽默,生動描繪所見所聞:   在印尼,他們定期清理逝世親人的遺體,再次見到家人讓人心感寬慰。   在墨西哥,他們點燈設宴歡迎重返陽世的親人,與死亡做最密切的互動。   在西

班牙,他們利用玻璃棺材做為與死亡間的緩衝,毫不掩飾直接面對死亡。   在日本,他們運用高科技進行悼念儀式,預留空間讓家屬感謝逝世的親人。      她將我們心中與死亡有關的恐懼、難堪、哀痛,統統拖出來,拿到有消毒作用的陽光底下曝曬,透過許多與眾不同的文化儀式,讓我們知道:   唯有正視生命、了解面對死亡的不同方法,我們才能理解死亡並非句點,而是另一種存在的開始。而從理解的此刻,你將逐步體會生命的永恆。 各界推薦   怪奇事物所所長   曾煥棠(北護大生諮系主任)   許伊妃(送行者)   ──好評推薦   鄧不利多曾經說過:「對心智成熟的人來說,死亡只是下一場偉大的冒險。」在理解了人類

究竟為前往來生付出了多少準備,相信你也會同意,每場屬於已逝之人的冒險,都是無比的精彩華麗呢。──怪奇事物所所長   即使再怎麼帶著喜怒環遊人生,最後依然無法抵擋世界的拆散。踩在人生裡頭我們誤以為路還很長,但站在世界那端,才發現生命不過是一絲線芯。   透過身邊隨手的故事閱讀自己的生命,書裡說的沒錯,火葬場燃點一閃,那是生命最後唯一的光束,而留下來是無駄的灰燼還是溫暖記憶的陽光,就是自己走在世界留下的痕跡。──許伊妃(送行者)   這是一本周遊世界看看各地喪葬儀式的書。想認識世界各地殯葬文化的意義與傳統,本書是很好的讀物。──曾煥棠(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主任)   充

滿好奇與對死者的敬意,這段旅程凱特琳是最佳的生命嚮導!─ Library Journal   凱特琳對死亡的描述鞭闢入理,清晰又獨具個人魅力。這本書既是有趣的旅遊紀實,也是一本動人的書,重新教會讀者死亡對我們的意義。─ Dylan Thuras,怪奇地圖網站創辦人   這是一本令人深思的書,討論了世界各國複雜又吸引人的死亡文化。除非你們長生不死,不然這本書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A‧J‧賈各布斯《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作者   作者在其他國家發現的這份「與死亡的良好關係」,似乎是我們所缺乏的。─賈斯丁‧卡夫勒,《VICE》雜誌記者   作者的語調非常親切,不管你是作者的粉絲、對於死亡文化

十分著迷,或是從來沒想過死亡議題,這本書都能讓你學會不少東西。─ The Gothic Library   這是一趟引人入勝的旅程!翻開書頁,你會跟著學到一些關於死亡的知識。─Kirkus   這不僅只是遊覽各地的旅遊紀實,相反地,你能夠跟著作者深度體驗對死亡社會與宗教的尊重。─Booklist 讀者無負評大推薦   ■ 多虧了作者,我現在已經比較能接受死亡了(走上接受死亡的道路)。這並不表示我已經放棄了,而是接受死亡是終究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管我們如何努力。死亡與稅收都是一定會到來的。   ■ 我真的覺得她減輕了我對死亡的恐懼,並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   ■ 這實在是一本迷人

的好書,讓我讀到放不下。我不斷推薦給其他人,而且覺得這本書對我的人生、我對死亡的看法,都有正面的影響。   ■ 這本書讓我很想死在日本,這是我給過最高評價的書評。   作者簡介 凱特琳.道堤  Caitlin Doughty   美國知名作家、部落客與網紅。八歲時因目擊孩童在意外中身亡,導致對死亡一直有揮之不去的恐懼。多年後她坦承,若當年能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可以更早脫離這樣的陰影。   後來她進入芝加哥大學主修中世紀歷史,專研死亡與文化。因為想要親自接觸現代葬儀的相關習俗,畢業後便一頭栽進殯葬產業之中,負責接送、整理、火化遺體。後來也進一步到殯葬學校進修,並獲得禮儀師證照。  

 2011年,凱特琳在YouTube開設個人頻道「禮儀師給你問」(Ask a Mortician),以幽默風趣的方式,探討世界各地百無禁忌的死亡奇特風俗,在3年間累積158萬以上的瀏覽數。她表示:「我非常認真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整個改革死亡態度的活動。我以幽默架構出這些影片,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與死亡相關的正面積極訊息能夠散發出去。」   凱特琳致力於改變大眾對於死亡的態度,並不斷尋找更多葬禮安排的替代選項。因此,她與死亡學專家、藝術家、作家和學者們一同創辦「善終制度協會」,以求改革西方對於死亡、葬禮和哀悼儀式的態度。她的上一本作品《煙霧迷漫你的眼》即將由派拉蒙影視公司改編拍成電視影集,並由凱特

琳親自擔任顧問製作人。   現居洛杉磯,在當地經營非營利葬儀社「洛杉磯禮儀社」。 繪者簡介 蘭迪斯‧布萊爾Landis Blair   鋼筆插畫家,以充滿奇思妙想的暗黑繪本,以及圖像小說《打獵事故:罪與詩的真實故事》聞名,現居芝加哥。 譯者簡介 謝忍翾   師大翻譯所口譯組畢,譯有《聖堂的獻祭》《我從死人那裡學來的把戲》《黑色的故事》《艾倫‧ 狄波頓的人生學校:喚醒感官的大自然練習》《生理時鐘決定一切!》。喜歡舌尖上的文字,口齒生香。懇請賜教:[email protected]。   前言:從此刻參與死亡,才能體會生命的永恆 高尚或野蠻,誰說了算? 參與死亡的過程

,能使你更強大   望向蒼穹的柴堆火葬:美國科羅拉多州 大火燒去歧見 死亡之前,談錢就傷感情了? 一份骨灰外帶,謝謝!   死亡也無法斬斷親情緣分的馬聶聶:印尼 踏上祖先之道,深入頭骨墓穴 另類觀光:葬禮、牲禮與屍體的無限美好 打開屋型墓的前一夜 再見摯愛親人骷髏,思念不停歇 人人都是業餘人類標本師 亡者住我家,生死無邊界 離世親人,現在死得怎麼樣?   歡迎重返陽間!死者的亡靈節:墨西哥 我們一直跟死亡與哀痛玩捉迷藏 在這裡,讓我們得以與死亡直視 點上蠟燭,歡迎死者回家 待在死亡終點等候的小天使   加入人類堆肥,你也能是有價值的屍民:美國北卡羅萊納州 人體變堆肥,死亡再利用 腐朽的是屍體,

滋養的是萬物   有點近,又不會太近的玻璃棺材:西班牙 與死亡恰到好處的距離   高科技讓你與過世親人更靠近:日本 納骨堂的貼心高科技燈光秀 坦然面對自己即將來臨的死亡 用筷子撿起親人的遺骨,拾起平靜、放下悲傷 到屍體旅館Check-in 死神的凌晨三點鐘發明—大都會墓葬 克服對屍體的恐懼   萬世皆可問,凡事皆保佑的通靈頭骨:玻利維亞 在那提塔面前,你的事就是它的事 夾在天主教與原民信仰之間,通靈頭骨卡卡! 「可憐小東西」的死者崇拜 親人的頭骨,成為弱勢者的科技   屍落沙漠,和自然融為一體的自然土葬:美國加州 包容一切的沙漠 禿鷹短缺,天葬寂靜塔關靜音 不加修飾的死亡—天葬   後記:好好

與死亡面對面,找到能獲得慰藉的容身之處   致謝辭   序 從此刻參與死亡,才能體會生命的永恆   電話聲鈴鈴響起,我的心跳也撲通撲通加快。   開了這間葬儀社之後,頭幾個月,每回電話一響就足以令人心情激動。我們不是很常接到電話。「萬一⋯⋯萬一有人死了怎麼辦?」我常會這麼邊想邊倒抽一口涼氣。(嗯,沒錯,親愛的,這裡可是葬儀社—這是重點。)   電話另一頭,說話的是位安寧病房的護士。十分鐘前,她宣告約瑟芬死亡。現在遺體摸上去還有點溫度,而護士正坐在死者旁邊,和死者女兒爭執。女兒選擇打電話到我的葬儀社,是因為她不想要母親才剛嚥下最後一口氣,就馬上被人帶走,而是希望能把媽媽的屍體留在家裡

。   「她這麼做,是可以的嗎?」   「當然可以。」我回道。「事實上我們還鼓勵這麼做。」   「這樣做不犯法?」護士又問,口氣十分懷疑。   「不犯法。」    「通常我們會打電話給葬儀社,然後他們一小時內會來把遺體載走。」   「對遺體有掌控權的是死者的女兒,不是安寧病房,不是醫院,也不是療養院,更絕對不是葬儀社。」   「嗯,妳確定的話,好吧。」   「我確定。」我說。「麻煩妳告訴約瑟芬的女兒,她可以今天稍晚一點再打給我們,想要的話,明早打也可以。她什麼時候準備好,就什麼時候打。」   晚上八點,我們去接約瑟芬。此時離她死亡時間已經超過六個小時。第二天,她女兒傳了一段用自己手機拍的影

片。在這段三十秒的影片當中,死者躺在床上,穿著自己最喜歡的毛衣、披著圍巾。床畔的梳妝檯上燭火搖曳,屍體上覆蓋著玫瑰花瓣。   即便手機影片的畫質粗糙,也能看出約瑟芬在世上的最後一晚容光煥發。她女兒真心對於自己所完成之事感到自豪。以前一直是母親照顧她,現在由她來照顧母親。   我這種經營葬儀社的方式,並非所有同業都支持。有些人認為死者遺體應該進行防腐才安全(事實並非如此),還認為屍體應該交由有證照專業人員處理才對(這也不是事實)。這些有異議的人認為較年輕、追求進步的殯葬從業人員已經開始「把這行搞得像齣鬧劇」,更心想:「要說現在殯葬服務變成什麼樣子,或許以馬戲團這個詞來形容正合適。」有名男士更

保證:「哪天要是屍體可以不防腐,放在家中供人瞻仰三天,我就不幹殯葬業了!」   我住在美國。自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死亡就是這裡的一項大產業。一個世紀,恰好足以讓美國人忘記葬禮曾經的模樣:那曾經是家人以及鄉里間的事情。十九世紀時,沒有人會質疑是否該由約瑟芬的女兒來打理母親的遺體—如果她不做,那才叫奇怪;也不會有人質疑竟然是妻子替丈夫的屍體淨身更衣,或者疑惑怎麼是做父親的將兒子放在自製棺材中再抬至墓地。不過轉眼間,美國的殯葬業就變成比世界上其他地方更昂貴、更企業化經營,也更為官僚主義的產業。真要說我們殯葬業最擅長什麼,那就是拆散喪家和死者。   五年前,開一間葬儀社(以及寫這本書)還只是我眼裡

的一絲嚮往。那時我是火葬場的員工,也是運送遺體的司機,日子過得是光鮮亮麗,在貝里斯鄉間的潟湖地區租了一間小屋—那小屋可沒有多高貴。那裡連不到手機,也沒有無線網路,離最近的小鎮約有十五公里遠,只有開車才到得了。負責駕駛的是小屋管理人,名叫盧西亞諾,三十歲,貝里斯人。   為了方便各位想像盧西亞諾是怎樣的人,這麼說吧:無論他去哪裡,身後都跟著他養的一群忠心耿耿(不過有些瘦弱)的狗。小屋沒有人住的時候,他就會穿著夾腳拖、帶著大刀到貝里斯的叢林裡去,狗兒們還跟在身後。他一去就是好幾天。獵捕鹿、貘、犰狳,每抓到一隻,他就會宰殺再剝皮、開膛取心直接吃下肚   盧西亞諾問我是做什麼的。我告訴他,我在火葬

場替死者服務,他一聽立刻從吊床上坐起來。「你把他們拿去燒?」他問,「你把人拿去當烤肉?」   聽到這種說法,讓我想了一想。「這個嘛,那臺機器溫度更熱,可以到攝氏約九八○度以上,所以一燒就超過『烤肉』的階段。不過,差不多是這意思啦。」   在盧西亞諾住的地方,鄰里間如果有人過世了,家人會把遺體帶回家中,守靈一整天。貝里斯的人口多元,夾在加勒比海以及拉丁美洲的影響之間,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盧西亞諾自認是麥士蒂索人,也就是馬雅原住民與西班牙殖民者的後代。   他祖父是地方上的禮儀師,當地人需要找人來打理遺體時就會找上他。有時,等他到的時候屍體肌肉的僵硬攣縮狀況已經很嚴重了,難以替屍首更衣淨身。據

盧西亞諾說,若是這樣,他祖父就會跟屍體說說話。   「聽著,想要在天堂漂漂亮亮的嗎?你如果非要這樣渾身硬梆梆的,我就沒法幫你穿衣服喔!」   「也就是說,你爺爺會說服屍體不再屍僵?」我問道。   「這個嘛,也得抹一點蘭姆酒讓肌肉鬆下來。不過,對,他是會跟屍體說話。」他回道。   他爺爺說服屍體放鬆之後,就會把屍體翻面,肚子朝下,擠壓出因分解而產生的氣體。有點像是幫寶寶拍打嗝—先幫他嗝出來,免得他吐你一身。   「你在美國的工作也是這樣嗎?」他好奇地問,一面遠眺潟湖。   當然,貝里斯的大城市裡也有葬儀社採用美國商業模式,總是要家屬多花錢升級成桃花心木棺還有大理石墓碑。同樣地,這波現代化

的推力也推向貝里斯的醫院。現在無論家屬是否願意,醫院都可能要求進行解剖。盧西亞諾的奶奶去世前就不肯被開膛剖肚。   「正因為這樣,我們就把她的屍體從醫院偷走了。」盧西亞諾這麼告訴我。   「啊,什麼?」   我沒聽錯:他們把她的屍體從醫院偷走了。裹了張床單就抱走。   「醫院能拿我們怎麼辦?」盧西亞諾問。   他有個朋友溺死在這片潟湖裡。盧西亞諾的說法也很類似,他並沒有費事打給主管機關,通報有人溺死在這裡。「人都死了,他們能怎麼辦?」   盧西亞諾希望自己死時,身上能包裹著獸皮,墳壁上鋪著葉子,挖個簡單的洞把他埋起來就好了。裹屍的獸皮,他打算自己設計。   他表示自己「時時刻刻」都和朋

友談論死亡。大家會問問彼此:「欸,你死的時候想要怎麼樣?」   盧西亞諾問道:「你們那兒不這麼說嗎?」   很難跟他解釋。沒錯,大抵來說,大家不這麼說。   我幹這一行,心裡一直有個大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自己的文化在碰到死亡時要這麼渾身不自在?為什麼我們不肯聊這些事?不肯問問親朋好友他們過世時希望怎麼處置自己的遺體?」如此逃避,最後吃虧的是我們自己。對於人生的必然結局避而不談,於是導致荷包岌岌可危,也可能剝奪我們追悼亡者的能力。   我相信,如果自己能第一手見證別的國家如何處理死亡,或許就能證明面對死亡時並沒有一套規定的做法,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或是該怎麼理解。過去幾年間,我周遊世界

參加了各地的喪葬儀式,我去了澳洲、英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印尼、墨西哥、玻利維亞、日本,也到了美國各地。   不論是印度的火葬柴堆,還是迦納天馬行空的棺材,都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但是,我選擇造訪的地方,他們的故事一樣精采,而且說的人比較少。我希望自己所發現的事物,能幫助大家重新找回屬於自己這個地方的意義與傳統。將這些重新找回來,對於我身為葬儀社老闆來說很重要,但對於我為人子女、朋友的身分來說更為重要。     高尚或野蠻,誰說了算?   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兩千多年前曾經寫下這麼一件事,這是史上第一次有人描述一個文化如何因另一個文化的喪葬儀式而大感震驚。故事中,希臘人會將死者火葬,而波

斯王國的統治者因好奇,召來一群希臘人到他的座下問道:「要付出什麼代價,(你們)才肯吃掉自己死去的父祖?」希臘人不願回答,表示世上再豐厚的獎賞都不可能讓他們吃人。接著,國王又傳來一群素以吃掉死者屍體而聞名的加拉太人。國王問道:「要付出什麼代價,(你們)才肯拿火去燒自己死去的父祖?」這群加拉太人請求他別再提「如此駭人」之事!   故事中描寫了我們對於其他族群如何處置死者覺得反感的態度,已然延續千年。要是你曾經走進現代葬儀社方圓一百公尺內,一定知道葬儀社業者很愛下面這段引言,據稱這是出自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威廉.格萊斯頓。   一邦一國何以待其死者,吾若得見,便能以數學之準確,測其國人之仁厚良善,之

敬律尊法,之忠於理念。   葬儀業者引用了這段話,刻了牌匾掛到牆上,還放在網站上顯眼的地方。一旁美國國旗的動畫圖檔飄揚,奏著《奇異恩典》當背景音樂。可惜的是,格萊斯頓從未提供他所說的那套公式,好讓我們能以他承諾的「數學之準確」,算出某一種處置死者方式的野蠻程度是七九.九%,而另一種方式的莊重程度則是六二.四%。   事實上,格萊斯頓可能從未說過這段引言。最早的紀錄顯示,這句話出現在一九三八年三月號的《美國墓地》雜誌中,一篇名為〈成功的墓地廣告術〉文章裡頭。我無法證明格萊斯頓沒說過這段話,但是某位研究格萊斯頓的專家曾跟我說,他從未讀過這句話,最多只能說這句話「聽起來像是格萊斯頓會說的話」。

  即便認可其他文化的儀式有其好處,但我們還是往往讓偏見削弱了這種接納的情緒。一六三六年,有兩千名加拿大原住民溫達特族人聚集在現今加拿大休倫湖岸邊的一個公用墓地四周。這座墓地有近兩公尺深、七公尺寬,能容納七百人的屍骨。   這些骨骸死後的第一站並不是這座墓地。剛過世不久的屍體先以河狸皮製的皮裘包裹,再放到離地三公尺高的木頭棚架上。大約每十年,四周零零星星的聚落會去收屍準備公葬,並將這種葬禮儀式稱為「死者的饗宴」。在準備的過程中,會將屍體從棚架上移下來,由家屬(大多是婦女)負責把骨頭上剩餘的肉刮乾淨。   骨頭有多難清理,取決於這個人死了多久。有些屍體已經腐化,只剩下風乾、薄如紙片的皮膚還

附著在骷髏上;有些屍體保存了下來且快要變成木乃伊,這時就得把乾燥脫水的肌膚一條條撕下來燒掉。最棘手的屍體,則屬新死不久的人,屍身上還滿滿都是蛆的那種。   法國的天主教傳教士若望.貝巴親眼見證了這種清理儀式,並將之記錄下來。他不但沒有大為驚駭,還以深感讚嘆的口吻寫下家屬對待遺體的方式有多麼親暱。有一回,貝巴從旁觀察一戶人家解開屍體外頭裹的衣物,裡頭還滲著腐水。但那家人並沒有被嚇到,反而開始動手清理骨骸,然後再用新的河狸皮裘包裹屍體。貝巴問,這難道不是「能對基督徒有所啟發的高尚榜樣」嗎?對於在墓地舉行的葬禮,他同樣也表現了讚賞。當沙土及樹皮覆蓋了屍體,他覺得能看見如此「善行」實在令人寬慰。

  我確信,在那個當下站在墓地的墳坑邊緣,溫達特人的喪葬儀式必定感動了貝巴,但卻沒有因此改變他最終的熱切目標:希望溫達特人能廢棄自己所有風俗儀式,並以基督教儀式取而代之。這麼一來他們就能變得「莊嚴神聖」,而非「愚蠢無用」。      我必須說,對於貝巴傳教士提出的替代儀式,加拿大原住民們並非都敞開胸懷接受。歷史學家艾瑞克.席馬曾寫道,第一民族(編注:數個加拿大境內民族通稱,指現今居住加拿大境內的北美原住民,但不包含因紐特人和梅蒂人。)與歐洲人對於彼此常有「令人不寒而慄的曲解」。法國天主教徒可是大大大方承認自己吃人,還吹噓自己在某個稱為「聖餐禮」的儀式中喝血吃肉(而且還是自己的神之血肉),這種狀

況你要溫達特人怎麼相信這些教徒都抱持著高尚的目標。   由於宗教是許多喪葬儀式的源頭,因此我們在貶損其他人的做法時,往往也會訴諸信仰。晚近至一九六五年,作家詹姆斯.福瑞澤都還在他的作品《火葬:這符合基督教精神嗎?》(讓我爆個雷:不符合)當中寫道,火葬是「野蠻行徑」,而且「助長犯罪」。在正經的基督徒看來:「想到友人的遺體被人像是烤箱中的烤牛肉一樣對待,油脂流瀉,組織滋滋作響,便覺思之欲嘔。」   我逐漸認為,一種喪葬風俗的好,根據的並不是數學(比如計算出其「野蠻行徑」的占比是三六.七%),而是情感,是相信自身文化有其獨特的高尚之處。也就是說,覺得某些喪葬儀式野蠻,只是因為這些儀式和自己文化中

的儀式不同。     參與死亡的過程,能使你更強大   我在貝里斯的最後一天,盧西亞諾帶我去埋葬他祖父母的墓園(包含他們偷走的那位祖母)。墓園裡滿是高出地面的水泥墳垛,有的照料完善,有的年久失修。雜草中有一座倒下的十字架,上頭包著一條女人的內褲。還有兩座墳墓則遭人以黑色噴漆草草寫下「迦薩大地」與「懺悔吧世人」幾個字。   遠遠的另一個角落,一棵大樹底下,他祖父母的兩具棺槨疊放,四周砌上水泥墳。「我奶奶,她並不想要這些水泥。她只想要塵歸塵,在地裡挖個坑。可是,你也知道⋯⋯」   盧西亞諾深情地拂去墳頭上的落葉。   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祖母死亡的每一個階段盧西亞諾都參與了:從醫院偷走屍體

、舉辦守靈時全家人喝著蘭姆酒,聽著蘭伽拉音樂(那是奶奶的最愛),再到多年後打理她的墳墓。   相較之下,西方的喪葬業則要喪家在每次失去至親後糊里糊塗地走過一遭,而這糊里糊塗其實有其目的。大部分的人都沒法說出在屍體防腐的過程中,注射在母親身上的到底是什麼化學藥劑(答案:甲醛、甲醇、乙醇、苯酚的混合物),也沒辦法回答為什麼要買一個三千美元(約新臺幣九萬元)的不鏽鋼棺槨擺在墓園裡(答案:這樣方便維護草皮的人員除草)。二○一七年,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對葬儀社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制度令人一頭霧水、對人沒有幫助,其設計目的似乎是要讓一般消費者無法看穿,只得在滿心哀慟、財務吃緊時一次次做出擲下大把銀子的決

定。   喪葬業必須要改革,必須引進新的做法。一方面不該再那麼唯利是圖,另一方面也要更鼓勵家屬參與。但若我們表現得像是若望.貝巴的翻版,誤以為自己做對了,而其他那些「非我族類」都野蠻而無禮,就不可能去改革(甚至是質疑)我們現有的喪葬體制。   這種嗤之以鼻的態度,可能會出現在你始料未及的地方。全球最大旅遊指南出版社孤獨星球,曾在介紹峇里島的旅遊書中,提到特魯揚村一派田園風光的墓園。村民們編織竹籠,將死者放進去任其腐化,再把屍骨拿到外頭,堆放在青蔥蓊鬱的景色當中。書中並沒有解釋這些古老風俗背後的意義,反而建議明智的旅人「最好跳過這般殘忍駭人的景象」。   像加拉太人那樣把親愛的老爸吃下肚,

你可能永遠做不來。我也做不來,因為我吃素—開玩笑的啦,老爸!然而,宣稱西方的喪葬儀式優於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仍然是大錯特錯。況且,由於「生死關懷」企業化、商業化的緣故,若是要比較談到死亡時的實際距離、心理情感上的親近程度,還有相關的儀式,美國可是遠遠落後其他地方。   好消息是,我們並不是非要對死亡避而遠之或感到晦氣不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現身、要在場、要參與。大抵而言,我在東京及巴塞隆納等大城市都看到家屬整天陪在遺體旁邊,並且留下來看火葬過程。在墨西哥則看到家屬在親人過世多年後仍然去墓園獻上祭品,不讓任何人因死亡而被大家遺忘。   本書中的許多儀式很可能跟你所奉行的不同,但希望你能

在差異中看到美好之處。或許你曾經真真切切體驗過死亡帶來的恐懼和焦慮,但你也走到這裡了,就像你即將在書中碰到的那些人一樣,一起親臨死亡的現場。   死亡也無法斬斷親情緣分的馬聶聶:印尼 踏上祖先之道,深入頭骨墓穴 幾個月後,我們在印尼最大的城市雅加達降落。印尼由一萬七千多個島嶼組成,人口是世界第四多。(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 為了搭下一班飛機,我們拖著腳步穿過護照檢查區。 「要去印尼哪裡?」櫃檯的年輕女性問道。 「塔納托拉查縣。」 她臉上露出一抹促狹的微笑。「你們要去看死屍?」 「對。」 「喔—真的嗎?」她似乎有點嚇一跳,彷彿一開始的問題只是客套聊個兩句。「那些死屍,你知道他們是不是自己

走路嗎?」 「不是,是由家裡的人扶著。跟殭屍不一樣。」保羅回答道。 「我很怕那些!」她轉過頭,對著旁邊隔間的同事緊張地笑了兩聲,一面蓋章讓我們通過。 等到好不容易抵達南蘇拉威西島的首府望加錫時,我已經三十九個小時沒睡了。離開機場大廳,走入濕凝沉重的空氣,一路上保羅就像明星一樣受人簇擁著。剛才忘了說,保羅本人看起來就像他的屋子一樣特立獨行—我這麼說,是秉持著最崇高的美學敬意。他頂著濃密的雷鬼頭,留著一把鑲著串珠的巫師鬍,身上有好些刺青。旅途中,他一身紫天鵝絨長禮服,頭戴高頂禮帽,帽沿一顆白鼬骷髏頭。沒人知道他到底幾歲。我們倆有位共同朋友,曾形容他像是「經提姆.波頓重新演繹的十八世紀公路劫匪」,保

羅則自稱是「歌手『王子』與羅馬尼亞大公『弗拉德三世』的混搭」。 本來瘋狂搶客的計程車司機都不搶了,紛紛湊近想看一眼保羅的刺青跟骷髏頭帽。無論是上鎖的門還是祕密的修道院,別人進不去的地方,保羅都能靠這身怪異的打扮無往不入。其他人被弄得一頭霧水,沒法拒絕他。 我們連在旅館小睡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找到司機後就一路連開八小時往北奔去。道路兩旁,翠綠的稻田延綿不絕,水牛懶洋洋地撲通跳進泥巴中。 在南方低地當中行駛,聽到路旁清真寺的播音喇叭傳來呼喚信徒禮拜的通知。印尼人口以穆斯林為主,不過在塔納托拉查縣的深山之中,一直到二十世紀初荷蘭人傳入基督教之前,當地人信仰的是一種「祖先之道」(Aluk to Dol

o)的泛靈信仰。

洗衣技術300問

為了解決燈芯絨脫水的問題,作者吳京淼 這樣論述:

隨着這些年市場上服裝服飾的進步與變化,各種洗衣技術方面的新問題也逐漸增多。《洗衣技術300問》作者經過對洗染業四十多年實踐經驗的提煉,將300余個問題按服裝洗滌方式、紡織纖維與服裝面料、服裝與服飾、洗滌工藝、去漬技術、熨燙與整理、洗滌去漬化料、常見事故處理、皮革衣物護理與服裝保管收藏等方面分類羅列出來。 《洗衣技術300問》可作為洗染行業的培訓教材,也可為普通讀者排難解問。 一、關於洗衣店1 1 洗衣店與家庭洗衣究竟有什麼不同?1 2 什麼是干洗?干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1 3 洗衣店的「干洗」是怎樣洗衣服的?2 4 干洗符號中不同字母所表示的含義是什麼?3 二、服裝洗滌方式

5 5 服裝干洗有多少種方法?5 6 干洗溶劑是怎樣發展到今天的?5 7 四氯乙烯干洗有什麼優缺點?6 8 怎樣檢驗四氯乙烯是否發生了酸化?如何防止?7 9 什麼是石油干洗?8 10 四氯乙烯干洗和石油干洗有什麼區別?8 11 怎樣保證干洗的洗滌質量?9 12 為什麼有些服裝明明標注要干洗,而洗衣店非要水洗?11 13 要知道,干洗也是機洗!12 14 干洗以后的拉鏈為什麼會那麼澀?怎樣解決?12 15 漂白或極淺色的衣物干洗后為什麼灰蒙蒙的,甚至不如原來干凈?13 16 怎樣干洗漂白色和極淺色衣服才能保證質量?13 17 干洗也會改變衣物的顏色嗎?14 18 什麼是干洗機內污染?怎樣防止干洗

機內污染?15 19 干洗后的衣物為什麼會有靜電?怎樣消除?15 20 干洗過程中是否需要水?16 21 干洗機內的水分是從哪里來的?17 22 衣物干洗為什麼也會抽縮變形?18 23 怎樣判斷干洗機內水分過多?19 24 什麼是干洗機內的游離水?有什麼危害?20 25 什麼是干洗機內環境濕度?20 26 干洗機可以代替烘干機嗎?21 27 人造革的衣物可以干洗嗎?22 28 內衣內褲和襯衫T恤適合干洗嗎?23 29 干洗衣物能夠殺死細菌嗎?23 30 氈帽可以干洗嗎?24 31 干洗和水洗有什麼區別?24 三、紡織纖維與服裝面料27 32 什麼是化學纖維?27 33 什麼是合成纖維?哪些屬於

合成纖維?27 34 你對滌綸纖維知道多少?28 35 為什麼把腈綸稱為「合成羊毛」?29 36 你知道什麼是氨綸嗎?30 37 你知道難以和棉花區分開的維綸纖維嗎?31 38 你知道丙綸比水還輕嗎?32 39 什麼是人造纖維?人造纖維都包括哪些品種?32 40 什麼是黏膠纖維?33 41 什麼是醋酸纖維?34 42 什麼是銅氨纖維?35 43 什麼是新型纖維素纖維?36 44 麗賽是什麼纖維?36 45 天絲是什麼纖維?37 46 莫代爾是什麼纖維?38 47 維勞夫特是什麼纖維?38 48 竹纖維(邦博纖維)是什麼樣的纖維?39 49 玉米纖維(英吉爾纖維)是什麼樣的纖維?39 50 天絨

(大豆蛋白纖維)是什麼纖維?40 51 什麼是牛奶纖維?40 52 蛹蛋白纖維是什麼樣的纖維?41 53 甲殼素纖維是什麼樣的纖維?42 54 什麼是金屬纖維?有什麼用途?42 55 金屬纖維面料為什麼不能熨燙平整?43 56 為什麼金屬纖維面料表面有刺?44 57 什麼是超細纖維?44 58 什麼是海島纖維?45 59 什麼是復合纖維?46 60 什麼是中空纖維?47 61 什麼是絲光?什麼是絲光面料?48 62 什麼是液氨整理面料?49 63 什麼是絲光羊毛?什麼是拉伸羊毛?50 64 什麼是塗層面料?52 65 塗層面料都有哪些類型?怎樣正確洗滌它們?52 66 什麼是復合面料?55 6

7 什麼是防皺防縮面料?56 68 什麼樣的面料叫做純紡面料?56 69 什麼是混紡面料?57 70 什麼是交織面料?57 71 你知道天然彩棉嗎?57 72 天然彩棉有多少種顏色?58 73 什麼是塗料印染面料?怎樣識別?59 74 什麼是新雪麗高效暖絨?60 75 什麼是九孔棉?61 76 什麼是新保適保暖防寒襯層?61 77 為什麼有些衣服洗后邊角棱都磨白了?(什麼是硬挺型面料?)62 78 怎樣防止出現硬挺型面料的磨損磨傷事故?63 79 靜電植絨面料可以干洗嗎?65 80 純羊毛標志和羊毛混紡標志表明什麼含義?66 81 彈力面料上的白毛是哪兒來的?67 82 羊駝毛織物是什麼樣的紡

織品?68 83 為什麼把絲綢服裝說成是人的「第二皮膚」?68 84 為什麼說山羊絨是「軟黃金」?69 85 羊絨衫和羊毛衫有什麼不同?所謂「綿羊絨」是什麼纖維?70 86 人造革、人造絨面皮和人造毛皮是什麼樣的服裝面料?71 87 你知道天然纖維的吸濕放熱特性嗎?72 88 你知道棉花和純棉衣服的特點嗎?72 89 你知道燈芯絨衣服的洗滌、熨燙和收藏方法嗎?73 90 你知道有多少種麻類纖維?74 91 你會鑒別毛紡織品嗎?75 92 仿絲綢服裝是什麼樣的產品?76 93 馬海毛是什麼樣的毛?77 94 怎樣識別真絲面料?78 95 織錦緞和古香緞是什麼樣的面料?怎樣洗滌這類衣物?78 96

為什麼有一些面料「起毛起球」?79四、服裝與服飾81 97 西服為什麼會起泡?81 98 怎樣判斷衣物的面料有塗層?81 99 真絲面料的服裝都會掉色嗎?怎樣防止?82 100 哪些衣物不怕日曬?82 101 「可機洗」羊毛衫是什麼樣的產品?83 102 「免燙襯衫」是不是不用熨燙?84 103 有顏色的服裝為什麼會褪色?84 104 衣物只要洗得干凈,怎麼晾曬都無所謂嗎?85 105 什麼樣的衣服里子會抽?85 106 怎樣保持淺色衣物的鮮艷度?85 107 為什麼有些休閑褲容易掉色?86 108 什麼是休閑西服?它的面料和結構有什麼特點?87 五、洗滌工藝89 109 有些衣服為什麼要求

手工水洗?89 110 手工水洗有哪些技法?89 111 衣服洗后怎樣漂洗最為省時省水?90 112 什麼是潲色?91 113 沾在衣服上的油點怎麼會變成了長長的一條?92 114 為什麼棉布襯衫洗滌后變了顏色?93 115 怎樣洗滌天然彩棉衣物?94 116 怎樣洗滌人造毛皮服裝?94 117 羊毛衫水洗以后為什麼會發生抽縮?95 118 怎樣避免洗滌羊毛衫抽縮變形?如果發生抽縮變形怎樣修復?95 119 羊絨衫可以水洗嗎?怎樣水洗羊絨衫?96 120 怎樣洗滌綢緞被面?97 121 鑲有羽毛鑲條飾物的服裝怎樣洗滌?97 122 怎樣洗滌反光窗簾(一面是黑色,一面是銀色的窗簾)?98 123

怎樣洗滌布藝沙發套?99 124 羊剪絨汽車坐墊怎樣洗滌?99 125 怎樣洗滌絨毛玩具?100 126 什麼樣的衣服洗后不能甩干?101 127 水洗衣物甩干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101 128 比較臟的衣物應如何洗滌?102 129 絲綢服裝手工洗滌后怎樣脫水?103 130 亞麻衣物應該如何水洗?103 131 怎樣洗滌黏膠纖維紡織品衣物?104 132 裝有珠光片和水鑽的服裝應該怎樣洗?104 133 綉花服裝可以下水洗滌嗎?105 134 使用洗衣刷刷洗衣物和用手搓洗衣物相比哪個磨損重?105 135 什麼樣的衣物不適宜使用洗衣機洗滌?106 136 絲綢服裝洗滌之后可以在陽光下曬干

嗎?107 137 棉毛衣褲怎樣洗穿起來更舒服?107 138 絲綢襯衫怎樣洗滌才能保證不受損傷?108 139 怎樣洗滌襯衫效果更好?109 140 香雲紗襯衫應該怎樣洗滌才能洗干凈?109 141 全棉襯衫的領子怎樣上漿?110 142 怎樣洗滌綉花襯衫?111 143 什麼樣的襯衫不能水洗?112 144 怎樣才能保持白色襯衫、T恤不發黃?112 145 怎樣洗滌地毯?113 146 怎樣正確洗滌網扣衣物?113 147 怎樣洗滌蠟染服裝才能保持它的姿色?114 148 仿鹿皮的服裝怎樣洗滌?114 149 石磨藍的牛仔服裝為什麼越洗越白?115 150 怎樣正確洗滌牛仔服裝?115 1

51 休閑西服是否可以水洗?116 152 領口袖口的汗黃漬怎樣洗掉?116 六、去漬技術117 153 什麼是去漬?去漬技術都包括哪些方面?117 154 什麼是去漬劑?常用去漬劑都有哪些種類?117 155 使用去漬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119 156 去漬所使用的工具都有哪些?120 157 怎樣充分發揮去漬台的功能和作用?122 158 怎樣去漬是最有效的?123 159 污漬(漬跡)有多少種類?它們各有什麼特點?123 160 從表面看漬跡都是什麼樣的?怎樣識別?125 161 如何把握去漬過程中對於衣物的保護?125 162 去漬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錯誤(去漬禁忌)都有哪些?126 1

63 去漬技法都有哪些種?127 164 衣物沾染了油污怎麼辦?129 165 含有油脂的菜餚湯汁灑在襯衫上怎麼辦?130 166 口香糖粘在衣物上面怎麼辦?131 167 白襯衫沾上復寫紙的藍色印跡怎樣洗凈?131 168 圓珠筆油沾染在衣服口袋里怎麼辦?132 169 簽字筆放在口袋里干洗時忘記取出怎麼辦?132 170 藍墨水灑在衣物上能夠洗滌干凈嗎?133 171 水性彩色筆的印跡能夠洗滌干凈嗎?134 172 彩色蠟筆划在衣服上的痕跡怎樣去除?134 173 油性嘜頭筆的痕跡怎樣洗滌干凈?135 174 衣服上沾上了辦公用膠水怎樣洗凈?135 175 墨汁灑在衣服上怎樣去除?135

176 紅印泥沾在衣服上有什麼辦法洗干凈?136 177 淺色褲子蹭上黑色皮鞋油怎麼辦?137 178 502膠灑在衣服上結了一塊硬疤怎麼辦?137 179 不小心把瀝青濺到衣服上,怎樣去除?138 180 沾染到衣物上的油漆漬跡怎樣去除?138 181 清漆沾到衣服上面能夠去除嗎?139 182 水性內牆塗料沾在衣服上面還能夠去掉嗎?139 183 怎樣去除鐵銹漬?140 184 怎樣去除銅銹漬?140 185 野外旅游時蹭上了青草漬,怎麼洗掉?140 186 下雨天褲腿上面濺了一些泥點,怎樣才能洗凈?141 187 衣服上面沾了番茄醬怎樣才能洗滌干凈?142 188 衣物上沾上醬油漬怎樣去

除?142 189 衣服上面沾上了紅色辣椒油怎樣洗凈?143 190 衣服上的芥末醬怎樣去除?144 191 麻辣燙的油湯灑在衣服上面如何洗滌干凈?144 192 蠟油落在衣物上面怎麼去除?145 193 灑在衣物上的紅酒如何洗滌?145 194 白酒灑在衣服上也會留下印跡嗎?怎麼辦?146 195 怎樣洗凈灑在衣物上的啤酒?146 196 怎樣去除可樂漬?146 197 怎樣去除茶水漬?147 198 怎樣去除牛奶漬?147 199 怎樣去除咖啡漬?147 200 植物蛋白飲料(杏仁、核桃、花生、荸薺等)漬跡怎樣去除?148 201 牛奶巧克力沾在衣服上面怎麼去除?148 202 蛋糕上的花

式奶油抹在衣物上怎樣洗凈?149 203 冰淇淋的漬跡如何洗滌干凈?149 204 水果的汁水怎樣去除?149 205 糖果的汁水灑在衣物上面怎麼洗滌干凈?150 206 柿子的汁水能夠洗滌干凈嗎?150 207 青綠色的核桃皮流出的汁水抹在衣服上形成的污漬怎樣才能洗凈?151 208 香水在衣物上留下的黃圈怎樣洗凈?151 209 唇膏蹭在衣服上怎樣洗滌干凈?151 210 衣服上的指甲油怎樣去除?152 211 衣物上灑了紅藥水怎麼洗凈?152 212 衣物上灑了紫藥水怎麼洗凈?153 213 衣物上沾上碘酒怎麼辦?153 214 消毒藥水灑在衣服上,還有辦法挽救嗎?154 215 中藥湯

劑灑在衣服上能夠洗滌干凈嗎?154 216 傳統膏藥沾在衣物上能夠洗干凈嗎?155 217 衣物上的血漬怎樣徹底洗滌干凈?155 218 大男孩在被單上面「畫了地圖」怎樣徹底洗凈?156 219 怎樣去除衣物上的嘔吐物?157 七、熨燙與整理159 220 服裝為什麼要熨燙?159 221 怎樣根據面料選擇熨燙溫度?159 222 熨燙時為什麼需要水分?160 223 熨燙時墊上一層布起什麼作用?160 224 服裝熨燙都有哪些熨燙技法和技巧?161 225 怎樣燙平綉花襯衫?163 226 如何熨燙柞絲綢衣物?163 227 熨燙衣物時不慎出現了多余的線條怎麼辦?164 228 水洗西服如何

熨燙?164 八、洗滌去漬化料165 229 84消毒液是什麼?165 230 怎樣正確使用84消毒液?165 231 哪些衣物不能使用84消毒液?166 232 市場上的家用消毒劑怎樣使用?166 233 什麼是無磷洗衣粉?167 234 服裝干洗為什麼要使用干洗梘油?梘油是什麼樣的助劑?167 235 怎樣正確使用干洗梘油?168 236 洗衣粉和肥皂可以在一起使用嗎?169 237 衣物柔順劑(織物柔軟劑)是什麼樣的制劑?169 238 怎樣正確使用衣領凈(領潔凈)?170 239 洗衣粉有多少種?它們都適合洗滌哪些衣物?171 240 洗衣粉用得越多就洗得越干凈嗎?173 241 使用

洗衣粉需要注意什麼?173 242 怎樣正確使用肥皂?174 243 衣用液體洗滌劑和洗衣粉有什麼區別?174 244 干洗精能把衣服洗干凈嗎?175 245 洗滌靈(洗潔精)能夠用來洗衣服嗎?175 246 鹼面可以用來洗衣服嗎?176 247 肥皂與洗衣粉的洗滌效果一樣嗎?176 248 衣用中性液體洗滌劑是什麼樣的洗滌劑?177 249 使用洗衣粉有哪些禁忌?177 250 熒光增白劑有什麼用途?178 251 加酶洗衣粉有什麼用途和特點?179 252 草酸有什麼特點?在洗滌過程中有什麼用途?179 253 醋酸都有哪些特性?有什麼用途?180 254 燒鹼(氫氧化鈉)可以用來洗衣服嗎

?181 255 檸檬酸有什麼用途?182 256 氨水有什麼用途?怎樣使用?182 257 什麼是氧化劑?氧化劑都有哪些種類?183 258 次氯酸鈉有什麼特性?怎樣正確使用?184 259 什麼是彩漂粉?怎樣使用彩漂粉?184 260 雙氧水有什麼用途?怎樣使用?185 261 你知道高錳酸鉀嗎?它有什麼用途?185 262 什麼是還原劑?洗衣店可以使用的還原劑都有哪些?186 263 保險粉是什麼樣的助劑?怎樣正確使用?186 264 什麼是海波?它有什麼用途?187 265 有機溶劑是什麼?在洗衣去漬時有可能使用哪些有機溶劑?187 266 使用有機溶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188 267

溶劑汽油可以用來做什麼?188 268 松節油能夠去除哪些污漬?189 269 酒精(乙醇)有什麼用途?189 270 香蕉水能夠用來作什麼?怎樣正確使用?190 271 什麼是丙酮?有什麼用途?190 272 常見專業去漬劑都有哪些種類?190 273 Go系列去漬劑可以處理哪些污漬?191 274 西施系列去漬劑可以處理哪些污漬?192 275 克施勒系列去漬劑可以處理哪些污漬?193 九、常見事故處理195 276 什麼是搭色?195 277 什麼是串色?195 278 什麼是洇色?196 279 什麼是咬色?197 280 深色的真絲和純棉衣物洗后為什麼會出現白霜?怎樣去除?197

281 羽絨服經過水洗以后為什麼會有不同顏色的圈漬?怎樣處理?198 282 為什麼有的羽絨服水洗以后會有臭烘烘的氣味?如何解決?199 283 衣服表面發亮是怎麼回事兒?怎樣處理?200 284 領口袖口的汗黃漬怎樣洗掉?201 285 衣物發霉是怎麼回事兒?怎樣把霉斑洗凈?201 286 怎樣及時發現純毛衣物的蟲蛀現象?202 287 什麼是織補技術?怎樣把衣物上殘破的洞口恢復原樣?203 288 織補衣物使用什麼樣的工具?204 289 什麼樣的衣物發生殘破可以采用織補修復?206 290 經過織補后的衣物應該是什麼樣的?207 十、皮革衣物護理209 291 皮和革是同一種東西嗎?20

9 292 怎樣識別真皮革和仿皮革?210 293 皮革都有哪些種類?210 294 各種不同皮革制品各有什麼特點?211 295 皮革衣物經過清洗保養后為什麼會變得發硬?213 296 皮革衣物在洗滌過程中為什麼會掉色?213 297 皮革衣物洗滌之后為什麼會抽縮?214 298 皮衣可以改色嗎?214 299 什麼樣的皮革衣物可以水洗?215 300 什麼樣的毛皮衣物可以水洗?216 301 怎樣防止皮革配飾干洗搭色、洇色?216 十一、服裝保管收藏219 302 如何防止服裝被蟲蛀?219 303 絲綢服裝怎樣保養與收藏?219 304 羊毛服裝怎樣保養與收藏?220 305 洗滌干凈的

衣物也會發霉嗎?怎樣防止?221 306 怎樣讓裘皮衣物安全度過夏天?222 307 怎樣正確保存皮革衣物?223附錄225 附錄1 常見服裝標志詞匯中、英、日、韓文對照表225 附錄2 世界各國合成纖維的商品名稱對照表227 附錄3 常見服裝衣物中英文名稱對照229 附錄4 皮革及皮革衣物用品詞匯中英文對照233 參考文獻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