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溪鄉未來10天的天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孫振義、甯方璽所指導 陳筱元的 通學人行空間之熱舒適性研究 (2019),提出礁溪鄉未來10天的天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通學人行空間、熱環境、熱舒適性。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班 戴伯芬所指導 陳智豪的 「學生化」是地方發展的門票?-我國18個新設大學地區之發展變遷分析,2000-2015 (2016),提出因為有 學生化、新設大學、地方發展、高教擴張、臺灣的重點而找出了 礁溪鄉未來10天的天氣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礁溪鄉未來10天的天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通學人行空間之熱舒適性研究

為了解決礁溪鄉未來10天的天氣的問題,作者陳筱元 這樣論述:

  營造良好通學環境為臺灣政府長年持續追求且所欲達成之政策目標,其中,相關政策及研究多以步行上下學之學生作為主要研究群體。過去我國於通學環境之建構上多著重於道路平整、連續性等硬體設備、交通安全方面等問題,然而,由於臺灣近年來在全球暖化情境下,都市熱島效應使都市於熱季時高溫化問題日益嚴重,故安全通學之範疇若能考量外在熱環境之情形,將使通學環境之營造更臻完善,並有利於降低通學步行學生引發相關熱疾病之風險。  本研究以臺北市立興雅國民中學周圍之通學路線人行空間熱環境作為研究標的,透過微氣候監測站之量測及熱舒適性評估指標之分析,檢視人行空間之熱舒適性情形。並運用迴歸分析法解析熱環境因子與熱舒適性之關

聯性,梳理出影響熱舒適性之關鍵因素。最後搭配問卷調查法,調查臺北市國中生對於通學人行空間熱環境之經驗感受及熱環境改善方式之偏好,以作為研擬人行空間熱環境改善策略之參考依據。  透過實測數據針對高溫測點與低溫測點進行分析,可歸納出植栽蔭影、建築物陰影、交通發散熱、建築物密度及綠覆率為人行空間熱環境之關鍵影響因子。且於實測數據發現部分測點於通學時段具有高溫化之現象,恐增加通學步行學生發生熱疾病之風險。進一步藉由熱舒適性評估指標之最高溫情境數據進行比較,於多數熱舒適性評估指標之分析結果顯示放學時段多數測點之指標最高數值普遍大於上學時段,反映放學時段通學環境之熱舒適性較上學時段低,呈現對身體健康具有較

高風險的環境狀態。  而問卷調查結果亦顯示步行通學學生對於九月分通學人行空間熱舒適感受普遍未達舒適,但多數受測者願於通學人行空間熱環境進行改善後增加步行通學之意願,並以實施減少交通與建築物廢熱排放之改善方式可促進學生增加較高程度之步行通學次數。據此,本研究以人行空間熱環境之關鍵影響因子與問卷分析結果作為基準,提出提升人行空間熱舒適性之七項規劃建議,分別為提升綠化量、增加人行空間陰影及蔭影之遮蔽面積、選用低蓄熱之鋪面材質、降低人工發散熱、擴增水體、提升通風效果、降低建築物密度,可作為後續相關單位進行人行空間步行環境規劃與都市設計之施行方針。

「學生化」是地方發展的門票?-我國18個新設大學地區之發展變遷分析,2000-2015

為了解決礁溪鄉未來10天的天氣的問題,作者陳智豪 這樣論述:

  本論文利用史密斯(Darren Smith 2002)所提出之「學生化」概念,探討大學對於其周遭社區的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文化(cultural)、環境景觀(physical)的衝擊與改變。本研究選定18個具新設大專校院之鄉鎮市區,依據學生化四大面向訂定8項指標進行一地發展變遷情況的觀測。根據研究結果,發現臺灣不同地區發展變遷情況受大專校院設立的影響不一,且發展多集中在大專校院周邊既有城鎮地區,對於鄉村地區的發展較無明顯影響。從經濟、社會、文化面向,屬「軟體」方面的觀測結果,發現不同地區在此方面的發展情況較不明顯;另一方面,從環境景觀面向來看,則發現這些不同的

地區,大都屬「硬體導向」的發展模式。  最後,在我國特殊的國情下,比較臺灣與Smith根據英國本地經驗的學生化概念,發現英國與臺灣對於大學本身所賦予的使命與責任有所不同。亦因我國社會賦予大專校院具帶動地方發展的想像與期待,使我國呈現有別於英國、國外的臺灣學生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