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最新新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緬甸最新新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obertS.Boynton寫的 北韓非請勿入區:北韓綁架計畫的真實故事 和楊照的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緬甸政變近半年,國際特赦組織跨國連線籲東協行動 ...也說明:立委范雲嚴厲譴責緬甸軍政府的行為,呼籲世界各國應對緬甸實施武器禁運,以保護和平示威者和消除性暴力。先前立法院已通過決議,要求政府提供緬甸人民協助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足文化 和聯經出版公司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 林泰和所指導 劉超文的 川普政府印太戰略的起源與政策之探討-2017至2021年 (2021),提出緬甸最新新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川普、習近平、印太戰略、軍事戰略、地緣戰略、外交戰略、四方安全對話。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政治學系 邱延正所指導 劉俊雄的 中共發展海權之戰略意涵-以建立海外基地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海權、能源、海洋戰略、海外基地、海上交通線的重點而找出了 緬甸最新新聞的解答。

最後網站烏克蘭及其他衝突令被迫流離失所總人數首次超過一億 - UNHCR則補充:... 布吉納法索、緬甸、尼日利亞、阿富汗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等。 ... 根據境內流離失所監測中心的最新報告,這包括了難民、尋求庇護者及5,320萬名因衝突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緬甸最新新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北韓非請勿入區:北韓綁架計畫的真實故事

為了解決緬甸最新新聞的問題,作者RobertS.Boynton 這樣論述:

北韓當代史中最令人震撼的篇章   一場北韓綁架事件的探索之旅,揭開日韓百年歷史的愛恨情仇。   1868年,日本推行明治維新運動,從此進入現代化國家之列。日本挾現代化強權之姿侵略亞洲,便是以韓國為首要目標。1910年日本便吞韓國,直到1945年戰敗為止。二戰後,美蘇託管的朝鮮半島爆發內戰,之後南北分裂。1978年,南北韓政經局勢開始反轉,曾經是亞洲最令人稱道的共產主義政權北韓,逐漸步入貧窮。在共產革命化為餘燼前夕,北韓政府開始採取綁架計畫,首要目標便是曾經統治朝鮮35年的日本。   1977年秋,日本濱海城鎮開始出現失蹤案件。由於這些人失蹤的地點非常分散,而人數也不多,因此日本幾乎

沒有人將這些失蹤案件聯想起來。這些失蹤案一開始被日本媒體當成都市傳說來談論,就像外星人綁架地球人一樣。當時大家不知道,這些人其實是遭到北韓菁英突擊隊員綁架。受害者不局限於日本人,在1977年到1983年間,亞洲其他地區、東歐與中東有多達數十人失蹤,其中最知名的是南韓明星崔銀姬與導演申相玉。北韓政府將被綁架者集中在平壤附近「非請勿入」的區域,讓北韓情治人員與他們朝夕生活,觀察、學習他們國家的習俗和語言,藉以訓練北韓特工。直到1987年11月大韓航空發生空難,人們才從北韓間諜金賢姬身上找到端倪──她承認自己從一位1978年6月遭綁架的日本女性那裡學習日語。   當日本政府與警方發覺這些是綁架案件

時,他們卻拒絕正式對外承認,因為這麼做就不得不採取行動,日本當局總是用「無計可施」這句話來合理化他們的不作為。因此,往後四分之一個世紀,數十名被綁架者注定在北韓過著淒苦的日子。被綁架者一般都是成年人,但仍有極少數的孩子亦遭綁架,原因不明。橫田惠與寺越武志遭綁架時都只有十三歲,心智發展還很脆弱,難以面對北韓這樣的異國生活。   北韓厲行共產主義之初,這個新的政治路線似乎帶來一片希望。而昔日的殖民者日本,戰後的一代因遭遇戰爭、國家頹敗,而產生嚴重的失落感,共產主義因此成為不再信奉天皇、厭斥資本主義的日本苦悶年輕人的另一條明路,以日本大學生為主要成員的日本赤軍便為其中之一。1970年,由於日本官方

大規模掃蕩,迫使日本赤軍決定劫機飛往北韓,未料北韓強制留置他們進行思想改造與婚姻計畫。在1970年代末期綁架計畫時期,北韓也出現為數不多的美國人,幾乎都是來自協防三十八度非戰區時投誠的美國士兵。北韓不僅表示歡迎,還善加利用這些不速之客,讓他們以異國聯姻生育下一代,為北韓培養出「完美的間諜」。   日本戰敗後,境內近兩百萬「在日韓國人」面臨了艱難的生存現實。這時北韓提出「歸國計畫」,在國際社會和輿論的支持下,許多在日韓國人選擇自願歸國,於是開始了大規模的遷徙行動。他們到了北韓才發現,原來這裡的生活比日本還要艱苦。金日成嚴密控制下的北韓,對每個人民劃分階級身分,而被綁架者的身分偽裝,便成了夾縫中

求生存的必要手段。諷刺的是,當年日本殖民下的產物「在日韓國人」,卻成為被綁架者以「在韓日本人」隱藏身分的最佳說法。   日本國內對於北韓的綁架行動一直抱持被動而低調的姿態,直至1990年代,在日歸國韓人的生活處境與日本人遭北韓綁架等實情才見諸報導。日本電視製作人石高健次是挖掘這些事件的重要人物。他透過紀錄片和田調訪問的專書,填補了長久以來日本在北韓議題上的空缺。1990年代末,日本為了區域和平,開始尋求與北韓關係的正常化,而北韓則利用這個外交新局取得金援,以緩解北韓的經濟危機。其中雙方亟待解決的,正是近三十年北韓綁架日本人的疑案。2002年9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受邀訪問北韓是歷史性的

一刻。不過北韓道出對於此事件的態度與被綁架日本人的統計數字,讓小泉祭出的這帖挽救民調支持度的「猛藥」不但未竟成功,反而對日本民眾投下了一枚震撼彈。   北韓與日本會談之後,對綁架事件進行後續處理。弔詭的是,北韓對於綁架日本人這件事絲毫不帶歉疚,反而為他們被綁架到北韓找尋更多粉飾的說辭。睽違二十多年,第一批返國的被綁架者終於再踏上家鄉的土地,但又必須擔憂形同人質留在北韓的家人,因此隨時都要謹言慎行。無論留下來或依約定返回北韓,都是一個艱難的決定。而對於生死未卜的被綁架者家屬而言,看到返國的人是另一種難以承受的傷痛。   《北韓非請勿入區》的作者博因頓當時因為看到《紐約時報》一張五位遭綁架日本

人返國的新聞照片,而對這個荒誕離奇的故事感到好奇。他追隨這些年輕時被強行帶離家園的人的生命足跡,他們在陌生、封閉且受監視的環境下生活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並結婚生子。他試圖解開綁架事件背後的原因,對被綁架者進行廣泛的訪談,也與民族主義者、左派分子、在日韓國人、間諜、脫北者、外交人員、漁夫等人對談,藉此重建被綁架者在北韓的生活樣貌,探討此事件對其個人的傷害及對日本的影響,並一路追溯一百多年來韓國與日本之間文化與歷史的關係。   最後,博因頓說:「我常形容這本書是一項『極限新聞工作』,身為記者的我所做的事就像不使用救生索的攀岩者一樣。我報導的一連串事件跨越數十年,分布在三個國家,使用兩種我完全不懂的

語言,我有時覺得自己要不是瘋了,就是極度愚蠢。但我相信,如果正確地加以處理,報導文學確實能在擁有完全不同世界觀的人群間搭起溝通的橋梁,而這本書就是針對這個信念所做的測試。」   重要事件: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1910-1945年日本統治韓國、1950-1953年韓戰、1955-1975年越戰、1952年反對日美安保條約運動、1959年在日韓國人返回北韓、1965年南韓與日本關係正常化、1969年日本赤軍成立、1970年淀號劫機事件、1987年大韓航空空難事件、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1991年蘇聯瓦解、1994年金日成逝世、1995-2000年北韓大饑荒、2002年金正日與小泉純一郎平壤

會談 本書特色   ★第一部完整描述北韓古怪綁架事件的作品,日韓觀察者最值得選讀的優秀專書。   ★宛如《陰陽魔界》、《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深入讀下去會看到歐威爾式的超現實情節。   ★作者歷時十年在日本與南韓等地採訪和調查,在本書中呈現客觀的研究與詳實的紀錄,帶領讀者深入金日成與金正日嚴密監控的國度,進而揭開北韓與日本之間深刻不安的表象關係。   ★拉長視角,帶入歷史脈絡,不僅呈現日韓近現代歷史及兩者之間的衝突,也追溯到殖民時代的愛恨情仇。   ★書中收錄數十張珍貴歷史照片,見證日韓歷史。 名人推薦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東亞研究中心召集人)、涂豐恩(「故

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大人的世界史」網站創辦人、《大人的日本史》作者)專文推薦     「《非請勿入區》是很罕見的調查報告傑作。羅伯特.博因頓鍥而不捨地追查日本民眾被綁架到平壤市郊,這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故事,引領我們進入金日成與他的兒子金正日所嚴密監控的國度。」──蓋伊.特立斯(Gay Talese),美國知名作家與評論者   「《非請勿入區》令人信服地檢視了北韓當代史中最令人震撼的篇章。這本書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與詳實的紀錄,凡是想了解北韓政權的行為及其為何讓鄰國(尤其是日本)如此恐懼與怨恨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史蒂芬.博斯沃斯(Stephen Bosworth),前美國駐南

韓大使與前北韓政策特別代表   「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一樣,被綁架者的故事透露出一個邏輯與外界完全相反的社會。羅伯特.博因頓高明的報導技巧,將一個包裹著神秘與偏執的世界生動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勞倫斯.萊特(Lawrence Wricht),《九月裡的十三天》(Thirteen Days in September)作者   「《非請勿入區》讀起來就像《陰陽魔界》裡的故事,不同的是,《非請勿入區》完全是真實的。」──馬克.伯登(Mark Bowden),《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作者   「文字流暢、引人入勝,羅伯特.博因頓這部發人深省的著作,或許是英語世界第一部描

述北韓古怪綁架事件的作品。」──安德烈.蘭科夫(Andrew Lankov),《真實的北韓》(The Real North Korea)作者   「博因頓對於這些謎樣般綁架事件的故事,描繪得十分精彩。他聯想到日本對於綁架事件的反應,就像美國對911事件,兩者都突然理解到,『世界比我們所想的還要危險』這句話讓人信服。他對於被綁架者受到的待遇所做的考察令人感動。」──希拉.三好.賈格爾(Sheila Miyoshi Jager),奧伯林學院東亞研究的副教授,《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書評   「博因頓做足了功課,將一些人的悲慘遭遇轉化為啟發人心且非常動人的敘事。」─

─《出版社周刊》(Publishers Weekly)書評   「關於北韓有計畫性、持續數年綁架日本人的行動,在本書中有透徹的調查研究。這不只是一個軼事,博因頓進而確實揭開北韓與日本之間深刻不安的表象關係,深入讀下去會看到歐威爾式的超現實情節。」──《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書評   「北韓綁架日本人是一個極端的故事,令人難以置信,而本書對此事件有著清晰而客觀的描述……博因頓專業的書寫,成功地在個人故事與廣泛分析下的歷史脈絡取得平衡。而本書真正的價值在於,作者試圖客觀看待近代歷史種種已過濾的角度。這是一本合時宜而且重要的書。」──《日本時報》(Japan Times)書

評   「對北韓與日本觀察者而言,這是一本最值得選讀的優秀專書。」──約書亞.華萊士(Joshua Wallace),《圖書館月刊》(Library Journals)書評

川普政府印太戰略的起源與政策之探討-2017至2021年

為了解決緬甸最新新聞的問題,作者劉超文 這樣論述:

川普總統自2017年就職第45任美國總統以後,美中之間即產生巨大變化,兩國的交往從歷任美國總統的時而合作、時而競爭,演變至川普總統執政時,對峙與衝突取代了合作與競爭。尤其以印太區域整體情勢,在川普總統強勢作風影響下,印太地區亦正因中國的崛起現象,彷彿是危險光譜上正散發恆光的一點,讓世界各國不得不重視與正視此一充滿危機與衝突的光譜跡象。本研究旨在探討川普政府印太戰略的起源與政策探討,特別是針對中國崛起造成美國與世界各國無論在軍事、地緣與外交戰略帶來的衝擊與挑戰。本研究主要含括三個部分之探討:第一是探討「印太戰略」的起源,對照歐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試圖說明兩者間異同並闡述其他國家的「印

太戰略」,以追溯其起源;第二是中國的崛起對美國帶來的威脅,尤其當習近平2012年掌權後,挾其改革開放後整體國力大幅發展成果,帶動在印太區域軍事、地緣及外交戰略的擴張,對美國與其盟邦所造成衝擊與挑戰;最後則是循上述脈胳與基礎,進一步探討川普政府如何以「印太戰略」之軍事、地緣與外交政策應對中國的崛起,探討美中兩國關係是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並足以因應威脅。研究發現,面對中國崛起所造成的挑戰,川普總統因敗選而中止連任,「印太戰略」政策亦無法繼續落實。其各項政策與作為亦隨政權轉移而有所調整,惟觀察接任的拜登總統以「自由與開放」的印太用語,取代原有「安全與繁榮」來推測,拜登政府的美中關係政策仍延續川普政

府路線。對中國或印太區域安全影響仍待後續觀察。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

為了解決緬甸最新新聞的問題,作者楊照 這樣論述: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轉得我們眼花撩亂   但始終固定在不變的支點上      楊照解讀,結構主義人類學開山經典《憂鬱的熱帶》     梳理人類學百餘年發展系譜     進入人類學宗師克勞德‧李維史陀的心靈深處     建立在共同基本結構上千變萬化的綜合思維     結構主義開枝散葉的創見根源      李維史陀認為,社會和人一樣,會做夢,會將其群體意志無法完成的事,投射到夢裡。藝術就是社會集體的夢,集合了社會的挫折與滿足不了的慾望。從這個角度看,他所進行的知識活動,是社會的精神分析。      我們必須停止自欺,我們要承認:隨時都活在文明的投影下的人,意識不到、感覺不到在異文化、在野蠻中生活

了八個月後產生的領悟。正因為遇到了太多稀奇古怪的現象,逐漸地,現象再也刺激不了稀奇感,所有的稀奇古怪都變得不稀奇、不古怪了,於是現象退位,「結構」浮凸了出來。      人類的文化多樣性不可能是無窮的。這是李維史陀的信念,是他到遠方想要證明的。他會不斷在多樣中看出規律,也就無可避免在多樣中找出了千篇一律,找出了「野蠻」的共同邏輯,找出了「文明」的共同結構,也就等於找出了自己大可不必跑那麼遠來的理由。      李維史陀之後,有了拉岡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有了傅柯的結構知識史,有了羅蘭.巴特的文學結構主義……從結構主義衍伸出後結構主義,再到德希達的解構主義、李歐塔的後現代主義,來自法國的一波波思想

浪頭,持續衝擊全世界。      從哈佛大學人類學課程出發,楊照披露其多年來學習人類學的經驗,細細解讀最重要的人類學經典──《憂鬱的熱帶》,引領讀者踏上李維史陀的思路歷程,展現李維史陀融合科學規範與藝術想像的卓越成就。      如果人類學(anthrology)指的是「研究人類」的學門,那麼它和同為「人類研究領域」的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等等學門有什麼不一樣?      楊照清楚指出,李維史陀在人類學領域中的鮮明特質與特殊之處,在於他為這門學科開闢了新方向,超脫於細碎繁瑣的民族誌紀錄之外,致力追尋對人類社會的整體性、全面性解釋,重在涵括與貫串,而非個別的細節或特例。唯有具備巨大勇氣與想像力的

卓越心靈才能勝任這樣的任務,《憂鬱的熱帶》正是最能呈現李維史陀學思精髓的經典著作。      閱讀李維史陀的著作,猶如朗誦以科學寫就的詩歌,《憂鬱的熱帶》是其中最出色的傑作。楊照認為,即使人類學門在這半個多世紀以來已有長足進展,此書依然是屹立不搖的經典,因為它不只提供了當年遠遠走在時代之先的學術思維,更展現了宏大深邃的智慧與企圖心,那是永遠不可能過時的學習典範。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靜宜大學、政治大學、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台北之音廣播電台《台北話題》主持人、傳訊電視大地頻道《大地藏無盡》主持人、東森廣播網《

1200領先開講》主持人、年代電視台《探索台灣》主持人、公共電視《公視論壇》主持人、《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News98新聞網FM98.1《一點照新聞》主持人、BRAVO 台北都會休閒音樂台FM91.3《閱讀音樂》主持人、公共電視《人間相對論》主持人,並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富邦講堂」及「天下文化人文空間」長期開設人文經典導讀課程。其著述橫跨劇本、小說、散文、文學文化評論、經典導讀等領域,已出版近百部作品。 自 序   第一章 在哈佛遇上李維史陀 詩、結構、普遍真理 魔術師的咒

語 這才是自由討論 垃圾變黃金   第二章 人類學大轉向 離開安樂椅 馬林諾斯基革命 雙重焦距 從普遍轉向獨特 忘了我是誰 從獨特轉向結構   第三章 進入憂鬱的熱帶 地質學、佛洛伊德、馬克思 向語言學取經 探索基本結構   第四章 曖昧如詩 只能用詩來描述 詩學式成就 曖昧歧義的力量 從除魅開始 永遠來不及 詩不須被證明   第五章 穿梭於個別現象與基本結構之間 挑戰「存在主義」熱潮 兩種結構主義 誇富宴的功能與意義 是詩還是科學? 大師風範   第六章 人類學家是創造者 尋找「總意義」 跨越疆界的基本樣式 用人類學取代哲學 女店員式的形上學 別鬧了,存在主義! 以創造超越蒐集 得魚不忘筌

  第七章 大知識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 無盡的名單 拒絕化約 類比式思維才是主流   第八章 野性思維 不受科學因果證明所侷限 生活在現代藝術的黃金年代裡 一起向野蠻人學習 跨越學科壁壘   第九章 前往新世界 萬物還來不及命名的新世界 新興的衰敗/熟成的滋味 誰的「日常生活」? 種姓制度與素食主義   第十章 不再理所當然 鎖定野蠻人 從民族學到民族誌 異文化不必遙遠 顛覆必然性   第十一章 二元對立──李維史陀的思想核心 誰才比較像「人」? 分析心靈功能 對稱的不對稱 執著於二元論 建立文化元素表 結構與多樣性的曖昧矛盾 真正的洞見   第十二章 承先啟後 為什麼是蕭邦? 所有的經驗都是

當下的 「現代偏見」的用處   第十三章 遠行的意義 成神就不再是人 為了證明黑天鵝不存在 去一次就夠了 在遠方尋找自己   第十四章 不停擴大的結構 不斷修補、不斷包納 科學其實是特例 結構主義開枝散葉   自序(節錄)    只有骨頭、骨頭、骨頭!      我第一次接觸李維史陀,是在一九八二年年初,大一寒假,從圖書館裡借了Edmund Leach寫的、黃道琳翻譯的《李維史陀:結構主義之父》。      二○○七年英年早逝的黃道琳,是最早將李維史陀與結構主義介紹給台灣讀者的重要人物,事實上也就是他將Levi-Strauss譯為「李維史陀」。雖然另外一位英年早逝的人類學才子王志明翻譯《憂

鬱的熱帶》時,將作者名譯為「李維—史特勞斯」,但至今我都還是維持用黃道琳譯的「李維史陀」,一來習慣難改;二來誌念這位曾經短暫有過一段交誼的前輩友人;三者,在法文中,Levi-Strauss的最後兩個ss是不發音的,「李維史陀」比「李維—史特勞斯」更接近原音。      那個寒假,除了《李維史陀:結構主義之父》之外,我還借了一本Elvin Hatch的《人與文化的理論》,在那個慣例潮濕寒冷的台北冬天,這兩本書卻讀得我處在一種忽忽如狂的頭腦過熱狀態中。      從高中時開始自以為對「文化」有了特別的關懷,也自以為讀了許多談「文化」的書(《中國文化史》、《西洋文化史》、《東西哲學及其文化》、《中國

文化的前途》、《佛教與中國文化》……),卻從來不知道可以用這種方式來看待「文化」、解釋「文化」,進而透過「文化」來探索人類行為。      我第一次真正接觸了一門過去陌生的學科—「文化人類學」,因而對「人類學」有了徹底翻轉的不同看法。      我們那個時代,高中考大學時要填志願,但說老實話,對於擺在我們眼前的大學科系,絕大部分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文科志願中最奇怪、最難理解的,首推全台灣獨一無二的「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就此一家,別的大學都沒有這種怪系,但偏偏又開在台大,不是任何其他大學。如果是台大以外的任何一所大學單獨開了這個系,我們的反應可以很自然、很直接—不理它,當作它不存在就算了。然而這是

台大文學院的最後一個志願,絕大部分考生還是覺得不能放棄任何可能上得了台大的機會。      於是我們難免要對「考古人類學」這幾個字多看幾眼,難免要嘟噥討論一下這幾個字的意義。不知從多久以前,建中文組班的學長們就傳留下來對「考古人類學」的簡單定義—用台語說「挖死人骨頭的」。      就算我年少時興趣廣泛,也不可能會對專門學習如何「挖死人骨頭」動念的。自己認定了就是要讀歷史,連外文系、中文系都沒填進志願裡,當然不會考慮「考古人類學系」。      沒想到依照自己的志願進了台大歷史系,大一的必修課中,赫然出現了「考古人類學導論」。我高中時蹺課就蹺得厲害,上了大學更是變本加厲,大部分時間寧可耗在圖書

館裡找書讀書,課堂能不去就不去。開學好一陣子,都還沒好好在「考古人類學導論」的課堂坐過,也就一直沒搞清楚這究竟是如何一門學問。      我不急、不在乎,歷史系的直屬學姊比我急、比我在乎。她好心地翻找出自己大一時用過的筆記祕笈,硬塞給我。我花了一、兩個小時在圖書館翻了翻上學期的筆記,哇,「考古人類學」還真的是「挖死人骨頭」的啊!      陳奇祿老師教的「考古人類學導論」,先列出了「考古人類學」的分項內容,包括:「體質人類學」、「考古學」、「民族誌」和「文化人類學」,然後就進入對於「體質人類學」的說明。筆記上密密麻麻都是人體結構的繪圖、骨骼形狀、還有關於人骨的種種專有名詞。乍看之下,很像醫學系

學生的課程內容,唯一最醒目的差別是:不教肌肉、不管內臟,就只有骨頭、骨頭、骨頭!      寒假之前的「考古人類學導論」期末考,我考得一塌糊塗。考卷上有一整大題完全空白。陳老師上課時交代過,一定會考關於人類頭骨的相關名詞,大部分同學都知道要特別準備,只有我不知道。「請寫出『頭寬』、『頭高』、『頭長』的定義及其學名」,這樣的題目我只能望而生嘆。考試成績公布,我的「考導」(「考古人類學導論」的簡稱)真的「考倒」了,拿了班上倒數的六十二分。看完成績走回文學院,我記起了筆記上說:下學期「考導」的主要授課內容是「文化人類學」,為了避免又被「考倒」,我決定到圖書館借幾本「文化人類學」的書,放假時好好提前進

入狀況。      大開眼界      這一讀,竟使我狀況大亂。文化人類學開展的視野,逼我重新思考歷史、史學與歷史系的訓練。相較於文化人類學那種結合科學、理論、荒野冒險與文學記錄的研究方式,歷史,尤其是我當時所了解的傳統歷史與史學,顯得如此狹隘、如此平板且古板。      大一下學期,和上學期徹底相反,「考古人類學導論」成了我最感興趣的一門課。我還是沒有花太多時間在陳奇祿老師的課堂上,不是因為對他教的沒興趣,而是嫌他教得太少、教得太慢了。我拿著那份筆記,把下學期「考導」課程中提到的每個人名、每本書名都抄記下來,然後到圖書館裡抱回一堆又一堆的書。      兩、三個月的時間中,我認真讀了Edmu

nd Leach寫緬甸高原社會原住民結構的書,讀了Bronisław Malinowski和E.E.Evans-Pritchard的民族誌,還找到了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的英譯本,在台北逐漸熱起來的日子裡,開始閱讀。      然後我確信自己喜愛人類學遠勝過喜愛歷史。於是我鼓起勇氣,到「洞洞館」的考古人類學系系辦,詢問如何轉系。      系辦的助教聽不懂我在講甚麼。前面三分鐘,他認定我要問他如何從考古人類學系轉出去,因而帶點不耐煩地反覆聲明:「你想轉哪個系,就去問那個系,有的系有轉系考,有的系沒有。」我再三跟他說我就是想轉入考古人類學系,所以才來問的,這話好像無論如何都敲不進他腦袋中。終於,

他弄懂了,驚呼一聲:「怎麼會?」      考古人類學系沒有固定的轉學規定。助教幫我問了之後告訴我,因為已經多年沒有遇到有學生要轉入了。所以,把成績單交來,然後跟系主任談談,應該就可以了。      那年考古人類學系的系主任,是李光周老師。約好時間,我去辦公室見他,見面第一個問題當然是:「你為什麼會想轉來我們系?」我早準備好了答案,立即將我對文化人類學的一點點認識全盤掏出,說了一大串話,甚至還狂妄地比較了英國的「結構功能學派」和法國的「結構學派」。      李光周老師很有耐心地帶著微笑聽我講,沒有打斷。等我講完了,他才幽幽地問了一句:「這個系叫做『考古人類學系』,但你都沒有講到『考古學』?」

我愣了一下,還真沒防備到會有此一問。我以為顯現了自己對於文化人類學的熱情與理解,系主任應該會立即讚許地點頭說:「很好,歡迎加入我們!」      沒防備、沒有預想的答案,不到二十歲的我,就只能從心底掏出真話來。我不喜歡考古學,覺得考古是一門很無趣的學問,而且其研究方法與知識推論,大有問題。甚麼樣的東西會留在地下,甚麼樣的東西會被挖掘出土,充滿了偶然,要如何靠那麼偶然又那麼稀少的材料,來推斷過去的人類文化與歷史呢?      李光周老師還是很有耐心地帶著微笑聽,也沒有打斷。又等我講完了,李老師仍然帶著微笑,給了我他的答覆:「這位同學,現在我明白你『考導』成績為什麼會那麼奇怪了。很抱歉,我無法接受

你轉系,不是因為你剛剛說的話,你來之前,我們在系務會議簡單交換過意見,系裡有老師提醒我:一個『考導』只考了六十二分的學生,實在不適合轉進我們系。」      我想爭辯說:「那是上學期,下學期我一定會考出全班最高分!」卻沒說出口。李老師多加了一句:「不過我個人很歡迎你多到系裡來上課,尤其是上上考古學的課,你對考古學很有偏見啊!」      三十年後回想這段往事,我都還是忍不住對自己的無知感到滿臉臊熱,我非但不瞭解考古學,也不了解中國考古學的驚人成就;我非但不認識代表中國考古學最高成就的學者如李濟先生,也不知道李光周老師就是李濟先生的公子!      但李光周老師非但不以為忤,而且後來幾年親切待我

,讓我有機會接觸、學習考古學,扭轉了原先的無知與荒唐態度。   第三章 進入憂鬱的熱帶 向語言學取經李維史陀認識的語言學家,是雅各布森。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一個從法國流亡、一個從俄羅斯出走,在美國紐約巧遇。雅各布森精通十多種語言,包括法語,能夠用流利的法語授課(當然也能用流利的法語和李維史陀聊天),而且他還是個詩人。 雅各布森引領李維史陀認識了由偉大的語言學家索緒爾開創的「結構語言學」。李維史陀在訪談中曾說:「雅各布森所鑽研的學科就像偵探小說一樣把我深深迷住。我覺得自己參與了一場偉大的心靈探險。」 「參與」、「探險」,人類學家的關鍵詞,李維史陀竟然是用來形容他和「結構語言學」的相遇! 索

緒爾將語言分成la langue 和la parole,後者是我們實際說出的語言,裡面有著各種字詞和各種語意,千變萬化;前者則是語言的抽象系統,管轄語言與意義關係的基本規則,相對而言是固定、有限的。後者是語言的現象,前者則是語言的結構,兩者很不一樣。孩童在母語環境中學習語言,和大人學習外國語,最能具體顯現la langue和la parole 的差異。孩子的學法絕對比大人快得多,有效得多。因為孩子的學法,是直覺地吸收了la langue,一條條的語法模式,然後將各種不同詞語套進模式中,去試驗這樣產生的句子有沒有意義。孩子不是一句話一句話學的,他們是先學會了構成一句話的基本結構,學會了不同字詞的

結構位置與功能,然後在自由的拼湊試驗中,掌握了愈來愈豐富的表達能力。大人失去了學習la langue 的本能,只能從la parole 著手,這句話怎麼說、什麼意思,那句話又怎麼說、什麼意思,如此辛苦累積,當然學得慢,而且常常還邊學邊忘。 孩子可以快速領會語詞和語詞間的結構關係,不需要具體的語詞,直接領會結構。他不需要理解「爸爸」、「湯匙」、「手」、「喝」、「湯」每一個詞的意思,藉由聆聽大人說「爸爸用手拿湯匙喝湯」時,小孩一面對應這句話所描寫的動作(語言的la parole 部分),一面領悟這個句子排除掉具體語詞後仍然存在的抽象結構關係。幾分鐘之後,他聽到「國家用戰爭要脅人民要服從」,這句話他

百分之百不可能了解其意思,但對他學習語言卻絕非沒有作用,他會從大人說話的方式、語氣,辨識出這句話和前一句話之間的結構共通性。這種結構語言學主張的「天真的能力」,後來就被李維史陀挪用來描述「野性心靈」,說明他們和文明人之間最大的差別。

中共發展海權之戰略意涵-以建立海外基地為例

為了解決緬甸最新新聞的問題,作者劉俊雄 這樣論述:

馬漢在《海權論》(Sea Power Theory)的論述中,發展海權必須以強大的海軍來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權。21世紀全球化經濟快速繁榮,而奠定全球化的基礎亦是航運的蓬勃發展。航運是現今海權的一個環節,全世界的貿易流通,大多是依靠航運來運作,海權儼然已成為全球化的心臟。因全球可開發的資源減少,導致先進國家進而轉向海權擴張掌握能源。 中共海權發展隨著航空母艦遼寧號及山東號的正式編隊服役,逐步邁向遠洋海軍的目標,並朝向海外延伸發展而變成全球的焦點矚目。這也衍生中共的海洋戰略制定與海軍現代化建設之下,建立海外基地為中共現今發展海權之重點。 2017年非洲吉布地海外基地的啟用,是中

共首座在海外具有經濟與軍事功能的基地,對中共發展海權開啟新的里程碑。本研究是以馬漢和其他學者的海權概念論述,分析中共海權發展的戰略意涵模式,以海外基地建立來探討中共在「政治」層面上國內政策轉變、「軍事」層面軍事兵力變革及「經濟」層面能源貿易戰略等面向,維護國家核心利益與保障海上交通線安全,進而向外發展海權,並結合經濟發展、貿易交流、軍事擴張及能源掌握,達到「海洋強國」與「世界大國」戰略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