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仔居家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翔仔居家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嘉心寫的 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和朱夏的 一瞬、預見妳00:00(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睡覺就要睡最舒服的。MIT台灣製造”天絲床寢”-SIANG. APATO ...也說明:翔仔居家 "是我覺得產品質感很好,設計感也很棒的一家店~團購合作前我們還特地到他們店裡面去確認,看看到底有沒有像他們說的那麼好,對於床寢的材質,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游擊文化 和長鴻出版社所出版 。

樹德科技大學 生活產品設計系碩士班 陳文亮所指導 翁淑銘的 以品字用語建構新產品開發程序與實現之研究 (2021),提出翔仔居家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家用飲水機、新產品開發、通俗用語、生命週期、品設計程序。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簡博秀所指導 羅國瑛的 從淡蘭古道出發-讓文化觀光走入國際世界 (2021),提出因為有 古道、文化觀光、世界遺產、淡蘭古道、楊廷理、長距離步道旅行的重點而找出了 翔仔居家評價的解答。

最後網站翔仔居家,品牌旗艦- momo購物網則補充:翔仔居家,品牌旗艦,葉月竹蓆│保潔墊配件,100%精梳純棉,枕頭│棉被優惠便宜好價格!翔仔居家- 葉月,翔仔居家品牌推薦,並提供您完整規格種類的葉月竹蓆│保潔墊配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翔仔居家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為了解決翔仔居家評價的問題,作者謝嘉心 這樣論述:

  「不好好念書,長大就跟我一樣當黑手!」──父親   「父親用他的技術養活了一家子,為什麼卻把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女兒   工人女兒對於父親最深情的疼惜   深刻動人、具有台灣味的黑手師傅民族誌   看見技術工人的驕傲、自豪與矛盾   吳曉樂、張慧慈、謝國雄、林文蘭、宋世祥、劉清耿  感動推薦   身為工人之女,她與工人最近的距離,不是父親,而是父母親的告誡:「不好好念書,將來就跟你爸一樣做工!」   從小,父親的工作就隔絕在她的生活之外,父母親總是以父親的職業當作反面教材,「工人」、「黑手」是她必須依靠讀書全力避免的未來,而父親的職業,包含父親

本身,則成了展示不堪、讀書失敗的負面教材。   直到大學接觸了社會學,「工人」這兩個字浮出檯面,成為她認識自己的的線索,並促使她在研究所階段,開啟了認識父親與拖車師傅的旅程。   她以疼惜的口吻探問著:「父親用他的絕活養活了一家子,為何卻把自己與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   同時也思索著:「為什麼在台灣社會,技術的價值總是不如學歷?當人們認為取得好文憑是為了獲得好工作時,文憑真的可以做到這件事嗎?而什麼又是好工作?技術工真的就如此不堪嗎?」   本書以作者父親的工作與家庭為背景,描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史與生命史,書寫他們如何走上拖車師傅之路,又如何放棄向上流動,甘願做師傅就好。而在他

們以自身技術為豪時,回到自家屋簷下,為何又處處貶低自己的職業?   ★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   ★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碩士論文優秀獎★ 本書特色   翻轉工人悲情的刻版印象,呈現技術工人驕傲自豪的一面。   展現師傅的學藝經歷,從小學徒、半桶師到出師。   師傅可以辨識自己製造的產品,每台車子上面都有師傅的「胎記」。   內行看焊道,師傅可以透過看焊道,評價做工品質,而在工廠師傅之間則是透過「手路」,判斷彼此技術的高低。   在拖車產業,實力和品質,才是讓人衣食無虞的「鐵飯碗」。   在黑手的世界,跳槽與轉業是人人必走的加薪之道。   口碑和情報很重要,薪資低

的工廠吸引不到好師傅,打混摸魚的師傅,也難以一案接過一案。   技術為王道,師傅不用看老闆臉色,遇到亂砍價的雇主,還可以透過罷工來維持行情。 齊聲推薦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一個以技術為傲的車斗師傅,不時恐嚇女兒:如果不好好唸書,以後就像我一樣做工。這個女兒認真唸書了,拿到社會學碩士,然後寫了這本書。不像1970年代的成衣業、塑膠加工業等的受僱者,努力讓自己翻身成為頭家,這些有「工夫」底的車斗師傅,卻不想創業成為頭家,這是為什麼?這些師傅擁有一身絕活,為何回到家中,卻處處貶低自己的工作?作者以祖父母、雙親與自己的生命經驗來解開這個雙重的身世之謎。這是一本結合生命、

研究與寫作的社會書,全書以流暢的故事展開技術與文憑的對話,值得所有想了解台灣社會的職業與工作、家庭與親情、教育與產業的人一讀!   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父親的工作不光是一家的經濟收入來源,往往也成為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社會最重要的入口。謝嘉心不只用《我的黑手父親》說了自己父親的故事,也是高雄這個工業城市裡,乃至全台灣廣大勞工家庭與群體的故事。透過嘉心細緻又全方面的描述,勞工不只是髒兮兮的黑手,而是充滿勞動價值的黑金。   林文蘭(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人社院學士班合聘副教授)   在台灣這座「頭家島」上,不是每個黑手都想成為頭家,有些人「甘願做師傅」。本書描繪了以技藝自

豪的師傅,為何不願攀升流動階梯?更遑論讓孩子繼承父業。這本深刻動人有台灣味的民族誌,擁有社會學分析的質地,更蘊含豐富的文化肌理和生命印記。作者刻劃港都拖車師傅置身的勞動世界:他們如何在師徒制底下,從「做中學」鍛鍊手路;他們如何出師,精進技術、勇闖江湖,與頭家斡旋和互挺。本書讓我們看見擁有真工夫、打造經濟奇蹟的拖車師傅如何安身立命,更引領我們反思「技術王道」和「文憑主義」之間的永恆對話。   劉清耿(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這是一本可讀性高的社會書。寫作起點來自作者與父親在互動中萌生的困惑:為什麼擁有一技之長,專於製造、維修拖車的父親對自身的技術能力感到驕傲自豪,卻又時常以貶抑自己職業

的方式告誡子女:「不好好讀書,將來就跟我一樣做黑手」?圍繞著這個謎題,作者展開她的解謎之旅。可喜的是,這場解謎之旅一如刻印在黑手父親身體裡的鐵工技藝,豐富多彩。在流暢行文中,讀者除了可以認識一位平凡父親的生命故事,也可以了解黑手師傅在傳統師徒制裡的技術養成經驗,更得以一窺台灣傳統產業技術變遷的縮影。《我的黑手父親》不僅是精彩的技術研究,也是富有社會學想像的社會書。  

以品字用語建構新產品開發程序與實現之研究

為了解決翔仔居家評價的問題,作者翁淑銘 這樣論述:

隨著資訊科技發展與顧客意識抬頭,產品生產過程的資訊揭露、品質性與安全性,儼然成為顧客在現今消費市場的採購重點。因此,產銷履歷制度的推行,有助於產品生產製造過程資訊更加地透明化,同時能夠強化業者所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之辨識性與區隔性,對於產品品牌及消費者認同感的建立,可望創造雙贏局面。然而,現今生產產銷履歷僅用在農產品銷售上,對於生活產品類尚未能有完善管控制度,諸如與飲食安全相關的家電產品、烹煮產品等;殊不知,在人類過度開發下,環境破壞所引發的水質汙染日漸嚴重,危及國人健康,使得人們飲用水都必須仰賴淨水設備或飲水機等家電,經由過濾、消毒及煮沸等處理,方能安心飲用,顯見淨水或飲水設備逐漸成為國人居

家必備的重要家電產品。此外,目前產品設計開發過程中,從設計端、製造端、至銷售端,每個開發環節的專業用語,對消費者往往處在不易理解的情境與認知,對於產品生產履歷之推廣將受到侷限。藉由物品、作品、產品、半成品、樣品、成品、商品等相關通俗用語,提升消費者對於產品開發過程各階段的瞭解;並以家用飲水機為設計開發對象,說明此新產品開發程序之適切性。其中,在物品階段,首先以文獻回顧與專家訪談等,彙整飲水機設計需求因素,再以雙三角模糊德爾菲法,透過專家問卷篩選出設計需求因素,接著以二維品質模式、重要表現分析法、模糊層級分析法,將設計需求因素進行品質屬性分析與歸納,重要度與滿意度之感受評價,以及各因素權重值計算

等,以深入瞭解設計需求因素之差異性與優先改善要點。而在作品階段,則以品質機能展開將設計需求轉換至設計特徵,並搭配設計方法進行構想發展,且以電腦輔助繪圖軟體進行構想創作,以設計出數款作品;而後以模糊名次計分法進行作品篩選,以獲取最佳概念方案。在產品階段,則以電腦輔助設計軟體,建構出產品立體造形及各零組件,以完成產品具體化設計。而在半成品與樣品階段,則以細部化設計與原型模型製作為主,透過3D數位製程機具完成各零組件之實體加工。至於成品階段,是著重於各零組件之實體組裝與測試。最後在商品階段,是成品文宣製作與成果展示,以利於推廣與銷售。研究結果顯示:(1)在家用飲水機開發上,初擬38項設計需求因素,經

篩選後獲得20項因素,並依KJ法區分為「情感設計層、安全設計層、節能設計層、智能設計層」等4構面。(2)依二維品質模式進行品質屬性歸類,其中魅力品質有8項、必要品質有6項、一維品質有6項。(3)依重要表現程度分析得知,位於改善重點區有「外形美觀、去除異味口感好、無水警示提醒、具過濾殺菌功能以及出水口水質偵測」等5項因素指標。(4)依模糊層級分析法得知,權重值前5名依序為「安全制動裝置(0.138)、無水自動斷電(0.137)、防止無水乾燒(0.121)、兒童安全給水(0.120)、具過濾殺菌功能(0.112)」。(5)依品質機能展開法建構出設計需求與設計特徵之關係矩陣與相關矩陣,使之以結構化方

式呈現各因素之關聯性。(6)完成5款概念設計方案作品,以市場銷售角度與模糊名次計分法,進行概念設計方案篩選,並依評選結果進行產品具體化設計與原型製作等。藉此新程序模式的建立,可望讓新産品開發過程更易於理解與通俗,以有助於企業增加市場競爭力,及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資訊更具透明化。

一瞬、預見妳00:00(全)

為了解決翔仔居家評價的問題,作者朱夏 這樣論述:

  ‧金石堂網書讀友★★★★★滿分評價,作家[朱夏] 愛情輕幻想佳作   ‧每次失敗,他便再回到未來,用盡全力去改變注定……     我到了未來,但我的未來看不見妳。   於是,我成了一隻愛裡的蝴蝶,在生命的轉彎,不斷為妳振翅飛翔。   ──親愛的,妳,就是一切的答案。     「能夠再像現在這樣被你緊緊抱住,好像在做夢。分開了這麼久,我才知道我是這麼想你。」她靠在他身上流淚。     打從一開始,新來的轉學生李姝穎的眼睛就只注視著魏孟廷。   他身上總有大大小小的傷,讓她情不自禁想一探究竟。   她覺得倘若把心裡最深處的祕密告訴他,他一定不會說出去──

  因為,他也有不欲人知的祕密。     在魏孟廷再度被父親痛毆逃出家門的時候,李姝穎主動把自己的號碼輸入他的手機裡。她以為命運既已將他們緊緊繫在一起,便不會讓他們分開。     事實證明,她還是太傻太天真。   時光荏苒,李姝穎本以為不會再見的人,卻撥通了她一直沒有勇氣刪除的那個手機號碼,告訴她,她將活不過那一天……   她以為命運既已再將他們緊緊繫在一起,便不會再讓他們分開──     然而,有些事情早已注定了,是不是? 作者簡介   朱夏     容易陷入個人小劇場、喜歡幻想各式人生和情境的人。   對我來說,創作的每個角色都是某個

人的人生縮影,   因此比起擬大綱,更喜歡藉由角色的性格和互動,引導故事走向。   期許筆下的每個故事,都能成為讀者心中溫暖的力量。     FB:@shuka56   IG:@shukax54321     長鴻出版作品:   我,不喜歡你~與惡魔交易戀愛~(全)   牽手,不戀愛(全)   對稱缺角:總有一個人得寂寞(全)   一瞬、預見你00:00(全) 序幕   第一章、我好想知道在我死了之後,你會哭嗎? 1-1 重返案發現場 1-2 轉學生 1-3 前女友   第二章、我發誓2025年元旦午夜零時,我會找到妳。

2-1 祕密 2-2 線索   第三章、我能不能成為妳願意活下來的目的? 3-1 神探 3-2 真相 3-3 505──SOS   第四章、我們是沒有祕密就無法開始的關係。 4-1 重新開始 4-2 因與果   後記 序     十四年前的盛暑,那天開學日魏孟廷升上國中二年級,這日在他班上出現了一名轉學生,她一現身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因為在這之前她曾是新聞鎂光燈追逐的焦點,媒體稱呼她為「良善的曙光」,因為她的出現讓一件懸置六年的連續殺人案得到關鍵性的突破。她冒著生命危險指認凶嫌,使凶手落網,所有人為她的勇氣高聲讚揚。  

  「她的名字叫李姝穎。」導師站在臺上介紹她,「姝穎,妳到孟廷旁邊的空位坐下吧。孟廷,舉手。」     魏孟廷望著對方發愣,趕緊舉起手。李姝穎身上還穿著原先學校的制服,使她在眾人中顯得獨特。她走向他,怯生生地拉開椅子坐下。     魏孟廷好奇偷瞥她一眼,一張白淨的臉蛋和及肩長髮。其實和電視上給人的感覺沒差太多,但與螢幕上相比多了點真實感。     李姝穎注意到他的視線,轉頭望向他。     他慌張低頭翻課本裝忙,但他知道她正在注意他手臂上包裹的紗布。他拉起外套袖子遮掩,即使現在是夏天,根本沒人會穿外套。     下課時間,魏孟廷照例前往教師辦公室報到。

    「孟廷,傷口給老師看。」導師坐在座位上,面色凝重地看著他。導師是一位年近五十歲的男老師,從一年前成為魏孟廷的導師起便經常關注他的狀況。     魏孟廷早知道拗不過老師,因此這回也照例聽話將外套袖子拉高,露出一大截包裹手腕的紗布。     「你怎麼老和人打架?」   魏孟廷沉默不語。   「你和誰打架?哪間學校的學生?」   「沒什麼,不久就會好了。」   「不是傷口好不好的問題,你還小,不會保護自己,老師不希望看到你受傷。」     魏孟廷抿了抿嘴輕瞥導師一眼,見導師皺眉憂心忡忡,心裡過意不去,可是又不願回答。     「你爸呢?

看到你受傷難道都沒管你嗎?」   「他很忙。」魏孟廷低頭嘀咕。   「你媽……」導師話吐一半,想起魏孟廷是單親家庭,嘆氣改口:「這樣不行,我打電話給你爸,叫他過來。」   魏孟廷聽了倏地抬起頭:「和我打架的是我們學校的學生!」   「你知道對方幾年級嗎?」導師聽他招認才鬆了口氣。   他只是搖頭。沒發生的事,他也無從說起。     「怎麼會和我們學校的學生打架呢?你才不過國二,還是很單純的年齡,你受傷家人也會擔心。」從導師的口吻聽得出來他對學生的擔憂。     「我知道。」他低頭,用鞋底摩搓著地面。     「好吧。老師看你平常上課很乖,不像是愛打架

的人,只是這一年來你受傷的頻率實在太高,老師也有小孩,也是為人父母,看了很心疼啊。」導師站起來拍拍他的背。他忍住眼眶淚水,點頭道謝後離開,踏出辦公室的前一刻李姝穎和他擦身而過。他知道對方轉頭瞥了自己一眼。     他到廁所洗了把臉收起情緒,上課鐘聲響起才又拖著疲憊的步伐離開廁所,走回教室時李姝穎早已回到座位。     「大家趕快坐好。」歷史老師已經站在講臺前,準備開始上課。   魏孟廷拉開椅子坐下,抬頭望向黑板。   「新同學沒課本吧?孟廷,借她一起看。」   他低頭抬眼瞧老師一眼,不敢違抗,只好移動桌椅到李姝穎身旁。   「謝謝。」李姝穎小聲回答,目光不經意瞥

向魏孟廷左手上一大塊瘀青。魏孟廷見狀,將手藏進抽屜裡。     向來同班同學當他是打架慣犯,對他身上的傷見怪不怪,但李姝穎是新來的轉學生,她比起其他同學對他手上的傷多些留意。     放學時間,魏孟廷離開教室,抵達校門口見到一輛轎車停在路邊,大多數學生都是搭公車或騎腳踏車回家,很少看到轎車停在校門。     他駐足片刻,只見李姝穎從身旁擦身而過,向他轉頭說了句「再見」。待他回神,她已坐進轎車裡。他透過車窗,看見她的目光仍瞥向自己。後來他聽見同學閒聊,才知道李姝穎搭的車是警局的變裝車,原因是套頭連續殺人案才剛結束不久,為了保障她的安全,這段時間都會派警察接送。  

  他目送她離去,突然好奇最後一起套頭連續殺人案發生時,她是怎麼逃過一劫,又怎麼鼓起勇氣舉發犯人?在相同情況下,若換成自己,他有辦法採取一樣的行動嗎?     他低頭望著手腕上的紗布,只希望今天爸爸回家時心情很好。     魏孟廷回到家時,兩名就讀小學的妹妹已經返家,坐在客廳寫作業。大妹魏思婷小學四年級,小妹魏紹婷二年級,相較之下,他和妹妹們年紀相差較多,家裡很多大小事必須由他負責處理。     「哥哥,我已經洗好米,放進電鍋裡了。」大妹魏思婷說著跑向他,幫他拿書包。     他摸摸妹妹的頭,走進廚房裡開始煮飯。他會煮的菜色不多,冰箱裡有的食材也少,最好吃的菜是

罐頭。父親每個月拿到薪水會抽出幾千塊交給他,這些零用錢包含三個孩子的午餐費。剩下的他會拿去買菜,並且將一部分藏在房間各個角落,因為他很怕哪一天父親不再供錢讓他們吃飯。     他轉開水龍頭將手洗乾淨,紗布不小心沾到水,刺激手腕上的傷,傷口陣陣發疼。疼痛讓他想起導師擔憂的眼神,還有李姝穎的目光。他蹙眉轉身從貧乏的冰箱裡取出食材。     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受傷,因為他經常掛傷上學,小學時老師曾來家庭訪問,但當他們見到兩個妹妹毫髮無傷、父親總是笑臉迎人,看起來一切安好時,旋即抹除家暴的疑慮。在他人眼中,他們居住在一間坪數不大的小公寓,父親努力賺錢養大三個孩子,而他是那個頑皮惹事的長男

。這樣的美好形象,就連魏孟廷自己也想相信,但事實上父親毆打的對象一直都只有他,因為他是兒子、是老大。     他有時會埋怨兩個妹妹,覺得自己承受了三人份的責罰,但當妹妹們抱住父親哭喊不要打哥哥時,他又慶幸只有自己是兒子。     #     上學時間,魏孟廷走出捷運站步行至學校時,正巧看見李姝穎關上轎車門往校門口走去。開學過了一週,今天她已經換上同校制服,瘦而寬的肩將制服挺直撐起,以同時期的女孩來說,她身材算是修長好看的。從這個角度,他發現幾乎所有路過的學生都緊盯著李姝穎看。上過電視新聞、成為媒體寵兒,使她在眾人眼裡顯得十分特別。     他記得新聞曾連線報導,

法庭正式判決連續殺人案的凶手後,李姝穎踏出法院的瞬間。她臉上沒有太多表情,她不過十三歲,媒體將她形容成聖女貞德般純潔、勇敢,使她看起來和一般國中生不同,有股神聖的氣質。受害者家屬紛紛上前緊握她的手,雙頰滿是感激的淚水,沐浴在陽光下,她彷彿被神化。     魏孟廷跟在她身後走上樓抵達教室。他在她就坐後坐下,用眼角餘光瞥了她一眼。幾個女同學見李姝穎出現,隨即湊上前向她打交道。     「姝穎,妳習慣學校了嗎?」   「還可以。」她笑得靦腆。   「我看到送妳來學校的車子了,那是警車偽裝的吧?」   「嗯。」她簡短回應。   「妳好勇敢喔。要是我根本不敢說出凶手是誰,

凶手殺了好多小孩。」     「警察問我,我就把看到的事說出來。」從她的表情看來並不覺得這是件值得被讚許的事,或許是聯想到了當時毛骨悚然的景象,她反倒露出不安的神色。     「妳真的好厲害。沒想到殺人犯過了四年又出來殺人,能被抓到真是太好了。」     「嗯。」她點頭,笑容難為情地微顫。   看在魏孟廷眼裡,李姝穎就只不過是個普通女學生。   女同學注意到魏孟廷正看向這裡,低頭朝李姝穎說了幾句悄悄話,李姝穎微微頷首,目光又飄向魏孟廷的手腕。   魏孟廷見狀轉頭望向窗外,同時將手藏進抽屜。   她的目光,讓他的手感到刺痛。     下午體育課全班

在游泳池活動,這是魏孟廷最不喜歡的課程。他告訴老師自己手上有傷不能碰水,老師也不是第一次聽他這麼說,只是揮揮手叫他去教室自習。     他走進教室,卻見李姝穎也坐在座位上。他隱約知道李姝穎沒上課的原因,因為他第一次蹺掉游泳課時,幾名男同學嘲笑他大姨媽來了。     「你也沒上課?」李姝穎放下手中的書看向他。   「嗯。」他低頭回應。在班上大家當他是壞學生,沒人會開口和他說話,李姝穎向他搭話使他覺得不自在卻又有點新奇。     「本來婷芳和宇婕也在,不過她們溜出去了。」   魏孟廷搔搔頭在她身旁的座位坐下。   「你是因為手上的傷才沒上游泳課嗎?」   「對

。」他低聲回答。   「傷口痛嗎?」李姝穎轉身面向他。   魏孟廷聽到這句話只是愣神呆望著她。     李姝穎握住魏孟廷的手拉高外套袖子,露出自手腕包裹至手臂中段的繃帶。過了幾天,其實傷已經結痂,只是還留下一道長而深的疤不能見人。魏孟廷望著她修長的指尖,不知不覺竟無法抗拒她的碰觸。     「這個傷……應該不是打架來的吧?」李姝穎抬眼看他。   魏孟廷回神,趕緊抽手。   「要妳管,這是被高年級打傷的。」他心虛避開她的目光。     「如果你真的常打架,我想你也不怕在別人面前露出這些疤。而且,看看掛在你書包上的口哨,要是你真會打架,要這個口哨做什麼?」李

姝穎指向魏孟廷書包上的口哨,口哨尖端閃著銀光。     魏孟廷對上她的眼,不明白她對自己說這些話的意義為何?他的傷和她沒有關係。   「打架就打架,哪有這麼多問題。」魏孟廷別過頭不理會。   「我只是想,如果你需要幫……」李姝穎話尚未說完,剛才離開的兩名女同學折返教室,讓她無法繼續說完話。   兩名女孩湊上前和她說話,而魏孟廷只是背對她們,透過窗戶倒影望著李姝穎的臉龐。     他不曉得為什麼李姝穎不像其他同學會害怕自己,也不明白她為何會關注自己手上的疤,這讓他很擔心。他害怕父親家暴的事被發現的同時,李姝穎那黑白分明的雙眼便一直深印在他腦海中。     他心

想必須減少和李姝穎接觸,不能讓她知道家中的祕密,但當週六的一聲巨響卻又讓他和她之間的命運更加緊緊纏繞。     早晨七點,魏孟廷躺在床上熟睡,一旁睡著他兩個年幼的妹妹,突然玄關傳來玻璃敲碎的聲響,他吃驚地從床上跳起伸手搖醒妹妹。     「魏孟廷,他媽的,給我滾出來!」父親的咒罵聲傳進房間。     小妹魏紹婷嚇得發抖。魏孟廷慌張抓了書包,拉著妹妹打開房間的落地窗逃到陽臺,鄰居的一位老先生已經站在隔壁陽臺上等他。     「快、快!快點過來。」老先生接連從魏孟廷手中接過妹妹,並拉了他的手,協助他們逃到自家陽臺上。     這樣的景象對魏孟廷來說已經是常態

。隔壁鄰居是一位姓蔡的老爺爺,蔡爺爺獨自住在家中,妻子很早就過世,兒子長年旅居國外。在魏孟廷家搬來這裡之後,蔡爺爺時常聽到他們家傳來爭吵和摔碎物品的聲響,有一次他站在陽臺看見魏孟廷蹲在陽臺上哭,這才知道他們家的狀況。後來每次魏孟廷父親喝醉要打人出氣時,蔡爺爺都會讓他們逃到自家,直到碰撞聲結束為止。     「爺爺。」魏紹婷不懂事,緊握著蔡爺爺的手不放。   「紹婷,這樣不禮貌。」魏孟廷拉著妹妹的手,要她把手鬆開。   「沒關係,我也有個這麼大的孫子。」蔡爺爺和藹地笑,「吃過早餐了嗎?」   「吃過了。」魏孟廷說謊,眼神別過對方的目光。   「吃過了就好,有吃飽嗎?」蔡爺

爺輕拍妹妹的肩。   妹妹們不說話,因為很久以前就被哥哥囑咐過不能再麻煩鄰居。   「有。」魏孟廷回答,下意識將手覆蓋在手腕上的傷。     他因為著急逃難,來不及穿上外套遮掩傷痕。蔡爺爺注意到他手腕上的傷,不禁鎖眉。那道傷上次蔡爺爺還沒見過。     「啊,對了,我有個東西要給你。」蔡爺爺轉身拉開衣櫃抽屜,拿出一支造型老舊的手機放在魏孟廷手上。   「這支手機是我老伴的,她走了我也捨不得取消門號,你就拿著用,如果哪天有緊急狀況就打給我。」   「可是……」魏孟廷抬頭看向蔡爺爺,對他的好意感到過意不去。   「別客氣,這手機綁了五年約,每個月定期扣款,你有沒

有打也是扣一樣的錢。」     這時,房門敞開,另一位老先生駝著背走進房內,驚訝地看著三人。魏孟廷沒想到今天鄰居家有訪客,擔心家暴的事被說出去。     「老蔡,這你家孫子嗎?」蔡爺爺的友人問。   「蔡先生,我們先出門了,謝謝。」魏孟廷慌張將手機收下,拉著兩個妹妹走出蔡爺爺家。   「今天沒早餐吃了嗎?」魏紹婷可憐兮兮地望著哥哥。   「爸爸心情不好,所以沒東西吃。」大妹魏思婷代替他回答。看在他眼裡只有不捨。   「當然有早餐,爸爸給的錢還有剩。」魏孟廷伸手探入口袋,握住乾癟的零錢包。     他牽著妹妹們的手,走到附近的便利商店買了三顆茶葉蛋後,來到

對街公園坐著休息。兩個妹妹坐在鞦韆上吃茶葉蛋,而他坐在一旁的花壇邊發呆。他想起剛才蔡爺爺給他的手機,拿出來看,發現電話簿裡留有蔡爺爺的手機和住家電話,最後一組號碼寫著警察局。     他記得過去第一次蔡爺爺讓他們逃到自己家時,蔡爺爺態度強硬,說要幫他們打電話報警,但他死命搖頭拒絕。果然在別人眼中他們還是需要幫助。他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只是盯著手機上的小黑字,眼淚就快落下。     眼前出現小漩渦,景象開始模糊,突來的耳鳴聲逐漸加強。他心想,要是回到了媽媽離家的那一天,要不要叫住她?     「孟廷。」一旁傳來呼喚聲。他眼前的漩渦旋即消失無影。   他抬起頭

,只見李姝穎竟站在自己眼前。她穿著一身白色運動外套和牛仔褲,雙手插在口袋裡。   「妳怎麼會在這裡?」他問,同時望向四周,沒見到什麼疑似便衣警察的人。     「我偷溜出來的。犯人已經被抓走了,我想應該不會有危險。」她微笑在他身旁坐下,注意到他手臂上的紗布和瘀青。而他只能用手遮蓋傷疤。     「為什麼不找人幫忙?你書包上不是正掛著口哨嗎?」李姝穎輕聲問。   「妳管這麼多幹嘛?」他握住口哨反問。即便處在應當使用口哨的時機,面對自己的父親,他不敢求救。   「他們說我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實際上並沒有。我沒有那麼偉大。」李姝穎望向鞦韆。魏孟廷對她的話毫無頭緒,不明白她為

什麼要告訴自己這些事。     「我聽班上同學說你很愛打架,身上的傷是打架來的,但我不相信。愛打架的人會一大早帶著兩個妹妹跑來公園嗎?」李姝穎朝鞦韆的方向揮手。妹妹們的目光早就停留在兩人身上,對他們甜甜地笑。     「干妳屁事。」魏孟廷找不到理由反駁,望向她的雙眼。那黑白分明的眼睛就像是一口井,一不小心就會墜入黑色瞳孔之中。     「那時候我也像她們一樣坐在鞦韆上,雖然我媽總是叫我放學不要在路上逗留,偏偏我就是不聽話。我有時候會想,如果案發當天我再多一點勇氣就好了。」李姝穎說完,轉過頭望向身後小跑步向前的男人,急忙奪走魏孟廷手中的手機,快速撥號。     「

姝穎,妳怎麼自己跑出來?」來的人是她的父親,喘著氣責問。   「沒事,遇到朋友聊了一下。」李姝穎將手機塞回魏孟廷手中,跑向父親。   李爸爸瞥了魏孟廷一眼,注意到他手上的傷愣了兩秒才向他點點頭,摟著女兒肩膀往回走。     魏孟廷目送兩人的身影消失在轉角,剛才李姝穎的話他聽得一頭霧水,低下頭望向手機,發現螢幕上出現一條新的通話紀錄,明白李姝穎用他的手機撥給自己。他忍不住注意她手機號碼末尾的三個數字「505」。   ──505,SOS。     ◎◎◎     「哥、哥!起來了。」   魏孟廷趴在書桌上肩膀被大妹用力搖晃,使他倏地從夢中驚醒。殘留的淚痕使臉

頰發涼。   「思婷,現在是什麼時候?」他驚愕地坐直身,抹了抹臉頰,眼前妹妹已經不是過去的小不點。   「什麼時候……早上七點半呀。」   「我是問妳幾年幾月幾號。」   「2024年6月5日。怎麼了嗎?」魏思婷對他的問題不明所以。     「沒事,妳去忙吧。」魏孟廷在妹妹離去後,抹去淚水。他在睡夢中夢見了十四歲的李姝穎,夢裡的她和2025年躺在停屍間的她身影交錯。懷念的心情使他情不自禁地流淚。     魏孟廷從妹妹的回答明白自己已經成功返回過去。他記起前一刻在2025年發生的事,他多麼希望那只是場噩夢。他嘆氣,回想自己是怎麼得知李姝穎即將遇害。    

 當時事情發生得很倉促,就像過去他預知母親離家的情景,那日他夢到跨年當晚在家看新聞,多年不見的李姝穎突然打電話給他。他接起電話,對方恍惚半刻才回應。在人群歡呼倒數的背景聲中,他隱約聽見李姝穎用哭聲呢喃:「我好想再見你一面。」隨後通話中斷,他還沒來得及反應,新聞畫面不久出現人群躁動的影像,新聞插播報導有人在信義廣場遇害。   ※更多精彩內容,就在朱夏新書《一瞬、預見妳00:00(全)》中!

從淡蘭古道出發-讓文化觀光走入國際世界

為了解決翔仔居家評價的問題,作者羅國瑛 這樣論述:

雪山隧道,拉近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之間的空間與時間距離。常言道,路是人走出來的,回顧過往沒有公路的年代,原住民與來自閩粵兩省漢移民往來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之間,乃是以雙腳在雪山山脈北段山林裡走出一條條的山徑形成淡蘭古道。「文化」乃是人類在生活過程中,經過日積月累所創造出來的事物、經驗與傳承。文化觀光,為九十年代以降國際旅遊市場的趨勢。觀光旅遊事業的永續發展,如何引發旅客的「重遊意願」為關鍵要素。走馬看花的旅遊方式與旅遊行程,內容貧乏的觀光資源與觀光景點,缺乏「旅遊吸引力」,甚至因為「旅游形象」不佳,導致旅客的「旅遊滿意度」得不到高度評價。文化觀光,可以提供具有深度的旅遊方式與旅遊行程。為了保護世

界各地珍貴的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免於遭受天然災害影響或是人為的破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將世界各國及各地區擁有傑出普世價值的文化或自然資產,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藉由國際間的合作達到保護世界遺產的目的。做為文化資產以及觀光資源,古道是前人留給後人的文化遺產。淡蘭古道,曾經有凱達格蘭族與噶瑪蘭族的足跡。清嘉慶17年(1812),蛤仔難納入大清帝國版圖,設置噶瑪蘭廳隸屬臺灣府,楊廷理,做為關鍵人物之一,三度進出臺灣,多次出任臺灣知府(含署理),五次入蘭,擘劃開蘭事宜,以重要推手相稱當屬實至名歸。淡蘭古道蘊含豐富的歷史性、文化性以及自然生態的多樣性,結合國際間「長距離步道旅行」的風潮,藉由推廣淡蘭古道

引發旅客個人的「旅遊動機」以及觸動旅客個人的「旅遊意向」,帶動我國臺灣地區不同類型文化觀光資源建構的「旅游形象」和「旅遊吸引力」,成為國際旅遊市場境外遊客來臺旅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