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蓉蒸雞腿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蒜蓉蒸雞腿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陸秀庭寫的 小熊媽媽的雋永滋味:宴客菜篇 和我愛Staub鑄鐵鍋敘事大師群的 鑄鐵鍋做下飯菜:我愛Staub鑄鐵鍋,讓人胃口大開的常備菜譜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民 和境好出版所出版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食品安全管理研究所 林儒緯、吳明昌所指導 黎冠妤的 食品安全温度管理研究-以某國際觀光旅館西餐廳為例 (2018),提出蒜蓉蒸雞腿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確效、中心温度、TCS食品、初温、斜率。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羅中峯所指導 簡培賢的 呷好與呷巧──「掌上明珠」餐廳之飲食文化 (2016),提出因為有 掌上明珠、無菜單、創意料理、飲食文化、美術館的重點而找出了 蒜蓉蒸雞腿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蒜蓉蒸雞腿,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小熊媽媽的雋永滋味:宴客菜篇

為了解決蒜蓉蒸雞腿的問題,作者陸秀庭 這樣論述:

  熱愛做菜的小熊媽媽,   鑽研烹飪超過一甲子,留下數千道食譜手稿,   她燒的一手好菜永遠是親友賓客們最溫暖的活力來源。   為了將記憶中的美好食光保留下來,   重現小熊媽媽投注半生心血的每一道魔法美饌。   本食譜收錄58道宴客名菜,   分為牛、羊、豬、雞、海鮮、蔬菜豆腐、主食、湯品等八個主題,   食材多元,菜色豐富,   讓每一天的餐桌上,都能有不重複的美味。   期望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復刻小熊媽媽的精湛手藝,   品嚐母親的味道,感受到家的溫情。  

蒜蓉蒸雞腿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買【Tefal法國特福】 極致黑艷系列28CM不沾深平底鍋 按這裡→ https://lihi1.com/fgj22

蒜蓉花枝
材料:
花枝 600公克/ cuttlefish 600g
蒜末 40公克/garlic 40g
太白粉 適量/ potato starch

調味料:
醬油 1大匙/soy sauce 1tbsp.
米酒 1大匙/cooking rice wine 1tbsp.
細糖 1大匙/sugar 1tbsp.
水 1大匙/water 1tbsp.

醃料:
鹽 1/4茶匙/salt 1/4tsp.
白胡椒粉 1/2茶匙/ grounded white pepper 1/2tsp.
蛋白 1顆/egg white 1
太白粉 1大匙/ potato starch 1tbsp.

作法:
1. 花枝切花刀後切塊,與醃料的鹽、白胡椒粉、蛋白拌勻,加入1大匙太白粉拌勻。
2. 將醃好的花枝表面均勻沾上太白粉。
3. 熱油鍋至180℃,放入花枝塊炸約2分鐘,至表面酥脆。
4. 熱鍋,倒入適量油,放入蒜末爆香,接著放入所有調味料煮勻,再加入炸好的花枝,拌勻即可。

三杯雞
材料:
雞腿 1000公克/ chicken thigh 1000g
薑片 70公克/ginger 70g
蒜仁 40公克/garlic 40g
九層塔葉 40公克/ basil leaves 40g
紅辣椒片 15公克/ chili pepper 15g
胡麻油 2大匙/ sesame oil 2tbsp.
調味料:
醬油膏 3大匙/ thick soy sauce 3tbsp.
細砂糖 2茶匙/sugar 2tsp.
米酒 30ml/cooking rice wine 30ml

作法:
1. 萬用鍋選擇特殊行程-爆炒煎烤功能,設定15分鐘。
2. 開蓋倒入胡麻油,放入薑片炒香,再加入蒜仁、紅辣椒片,炒至表面微焦香,放入雞腿肉塊炒至肉色變白。
3. 加入所有調味料炒勻,煮至湯汁收乾,再放入九層塔拌炒均勻即可。

客家小炒
材料:
五花肉條 300公克/ pork belly 300g
豆干 150公克/ extra firm tofu 150g
乾魷魚(泡發) 1尾/dried squid 1
辣椒片 20公克/ chili pepper 20g
蒜末 20公克/ garlic 20g
芹菜段 60公克/ Chinese celery 60g
蒜苗片 60公克/ green garlic 60g
蔥段 20公克/ scallion 20g
調味料:
醬油 2大匙/ soy sauce 2tbsp.
鹽 1/4茶匙/salt 1/4tsp.
細砂糖 2茶匙/sugar 2tsp.
米酒 2大匙/ cooking rice wine 2tbsp.
白胡椒粉 1/2茶匙/ ground white pepper 1/2tsp.
作法:
1. 萬用鍋設定[爆炒煎烤]、12分鐘,倒入少許油,放入五花肉條,炒出油脂後放入豆干,炒至表面略金黃焦香。
2. 放入蒜末、蔥段、辣椒片爆香,再放入魷魚、醬油、鹽、細砂糖和米酒炒勻燒煮。
3. 燒至湯汁收乾後加入白胡椒粉、蒜苗片、芹菜段炒勻即可。

宮保雞丁
材料:
A
雞胸肉 500公克/ chicken breast 500g
蛋白 1大匙/egg white 1tbsp.
太白粉 1大匙/ tapioca starch 1tbsp.
醬油 1大匙/soy sauce 1tbsp.
B
蔥段 50公克/scallion 50g
蒜末 20公克/garlic 20g
宮保 30公克/dried chili pepper 30g
熟花生 50公克/ peanuts 50g
調味料:
醬油 2大匙/ soy sauce 2tbsp.
白醋 1大匙/ white vinegar 1tbsp.
米酒 1大匙/ cooking rice wine 1tbsp.
細糖 2茶匙/sugar 2tsp.
太白粉 1茶匙/ tapioca starch 1tsp.
作法:
1. 萬用鍋設定[爆炒煎烤]、8分鐘,倒入1大匙油,放入醃漬好的雞胸肉(marinated chicken 500g),炒至肉色變白。
2. 加入蔥段、蒜末、宮保炒勻,再淋入混勻的調味料,拌炒均勻。
3. 最後撒上熟花生即可。

蒜泥鮮蚵
材料
鮮蚵 600公克 oyster 600g
地瓜粉 適量 tapioca starch
蔥絲 適量 scallion
薑絲 適量 ginger
作法
1. 煮一鍋水至滾沸,立刻轉小火。
2. 鮮蚵沾上地瓜粉後,入鍋用小火泡煮5分鐘。
3. 待大部分鮮蚵浮起就能起鍋。
4. 淋上蒜蓉醬即可。
蒜蓉醬
材料
醬油膏 400公克 thick soy sauce 400g
冷開水 150ml water 150ml
蒜頭 200公克 garlic 200g
糖 50公克 sugar 50g
作法
所有材料混和,以調理棒拌打均勻就是萬用的蒜蓉醬。
多做一些冷藏 可放5天

梅干扣肉
材料:
五花肉塊 500公克
梅干菜 360公克
薑末 10公克
蒜末 10公克
紅辣椒末 10公克
調味料:
A
醬油 20㏄
B
醬油膏 2大匙
細砂糖 1茶匙
C
沙拉油 2大匙
醬油 2大匙
細砂糖 1大匙
紹興酒 2大匙
水 150㏄

作法:
1. 梅干菜泡水1小時後,再反覆清洗約2∼3次至菜葉無砂土,擠乾水分後切碎。
2. 燒一鍋水,水開後整塊五花肉入鍋,加蓋小火煮約25分鐘後取出,泡水至涼。(用筷子刺穿肉,若無血水流出就表示熟了。)
3. 煮好的五花肉均勻抹上醬油;熱鍋,倒入200㏄的油,加熱至約180℃,放入五花肉,中火煎炸至表面金黃焦香,撈起瀝油後,再次泡水快速降溫且去除油脂。(蓋上鍋蓋,避免油爆噴起。)
4. 炸好的五花肉切成厚約0.5公分、大小相近的厚片,加入調味料B拌勻醃漬約20分鐘。
5. 熱鍋,倒入2大匙沙拉油,小火爆香薑末、蒜末、紅辣椒末,加入梅干菜碎炒勻。
6. 加入醬油、細砂糖、紹興酒及水,中火燒煮約2分鐘至水分略乾取出。
7. 取一碗,將五花肉一片疊一片排放入碗底,炒好的梅干菜碎鋪至排好的肉片上,用湯匙鋪平壓緊實。
8. 電鍋內鍋加3杯水,加上蒸架,放上梅干扣肉,蓋上鍋蓋,蒸至開關跳起取出,再燜20∼30分鐘,倒扣至盤上即可。
-

楊桃美食網
http://www.ytower.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ytower0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tower01

食品安全温度管理研究-以某國際觀光旅館西餐廳為例

為了解決蒜蓉蒸雞腿的問題,作者黎冠妤 這樣論述:

預防食源性疾病在烹調肉類、家禽和蛋製品時,必須使用食品温度計,以防止食物中心温度不足,並確效食物內部最低温度以達到可殺死病原菌最低限度標準,從而確保食品安全。本研究量測收集了符合TCS食品特性的食材,即帶骨的肉類、厚度5公分以上禽畜肉類、水產類,如德國豬脚、香酥斑鳩、燒賣、蒜蓉蒸白蝦、紅酒燴牛肉、椒鹽白蝦、蕃茄青醬田雞腿、清蒸鱸魚、桂花子排、酥炸軟殼蟹、三杯嫩雞、麥年式煎魚,共12道菜餚總數89組的中心温度。為了防止過度烹調,也為預防菜餚中心温度不足,所以在烹調菜餚起鍋前,使用探針温度計量測確效食物中心温度,確保生產安全的菜餚供膳給顧客以維護。量測温度數據經SPSS統計分析初温(室温回温温度

)、室温回温時間與烹調時間與中心温度之線性迴歸,研究中發現AdjR2=0.949、室温回温時間斜率=-0.118 (p=0.543)、初温斜率=0.662✽✽ (p =0.003)、烹調時間斜率=0.420✽✽(p =0.001),由迴歸分析結果中顯示初温比烹調時間重要,因為初温斜率=0.662✽✽比烹調時間斜率=0.420✽✽值大。所以當初温未達預設值下限時,烹調時間固定下,會影響最終烹調中心温度。為了預防初温未達預設下限值,所以在冷凍、冷藏食材離開冷倉到室温時,以計時器開始計時回温時間,時間到自動聲響提醒廚師應先確認食材回温的中心温度(初温)是否達模組預設温度後再開始烹調菜餚。如此可預防回

温時間不足,初温尚未達預設目標就提早烹調而影響最終烹調中心温度。量測12道菜餚除了德國豬腳、麥年式煎魚除外,都能達到模組預設烹調肉類中心温度75℃、覆熱中心温度70℃,而麥年式煎魚量測7組温度中有4組中心温度未能達到模組預設覆熱70℃,不符合率達57.1%。量測期間發現放置烤盤在不同位置温度差異很大,可能原因為烤箱温度分佈不均所致。此一發現將對西廚房所有烤類菜餚重新監測温度,並重新訂定烹調温度及時間,並以不符合菜餚案例對廚師施以教育訓練,防止再發,以達確效菜餚品質,維護食品安全。將模組化原物料及模組化菜餚製程做危害分析,並對高風險食材或製程步驟,達成西餐廳所提供菜餚均未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關鍵字

: 確效、中心温度、TCS食品、初温、斜率。

鑄鐵鍋做下飯菜:我愛Staub鑄鐵鍋,讓人胃口大開的常備菜譜

為了解決蒜蓉蒸雞腿的問題,作者我愛Staub鑄鐵鍋敘事大師群 這樣論述:

超人氣料理社團「我愛Staub鑄鐵鍋」8萬 多社員敲鍋期待! 中式、西式、韓式、和風、南洋滋味, 和鑄鐵鍋達人群一同學習如何善用鍋具特性, 一起做出「好吃」得停不下筷子的開胃料理吧!   忙碌了一天之後,最期待的時刻,就是坐下來,用百嘗不厭的美味料理,治癒被日常繁瑣干擾導致的食慾不振。不論是一鍋到底的美味燒排骨、吮指回味的塔香胡椒蝦、鹹香有味的客家小炒……每道都讓人直呼「再來一碗」。   ▌愛上用Staub鑄鐵鍋做料理的原因 ▌   ◆儲熱效果佳,料理更快速──鑄鐵鍋的鍋蓋非常厚實,因此密封性高導熱快,可快速做出美味料理。   ◆保水效能強,食物保留原汁原味──鍋蓋內層凸出的

小圓釘是Staub 的獨家設計,好處是當蒸氣上升時,可讓鍋內上升的水蒸氣沿小釘再分流至食物之上,自動的幫食材補水,湯汁不易揮發。同等份的水烹調時間一樣,但食材保水率提升10%。   ◆不易沾黏、不易燒焦的保護塗層──透明霧面的琺瑯塗層的粗糙質感,煎炸能製造食物酥脆效果。另外琺瑯塗層的保護膜也能避免鍋具生鏽和產生異味。   ▌百道開胃下飯菜登場,天天出菜都不重複 ▌   本書收錄鑄鐵鍋達人群最有愛的經驗分享,他們是鑄鐵鍋的愛好者,也是日日下廚的實踐者,這些料理除了滿足家人的胃,也是社團爭相複製的熱門菜色。達人群用心加入滿滿說明書沒教的料理小祕訣,教你鑄鐵鍋這樣燉煮、煎炒、蒸炸,省時省力又保留

原味。   ◆超實用!新手必學的飯料理   簡易版上海菜飯、和風鯛魚炊飯、馬來西亞芋香飯……,有菜有肉又有飯,沒時間就靠這一鍋一次搞定。   ◆好鱻甜!海鮮系下飯菜   蔥燒鮭魚、茄汁燉小卷、炸海鮮佐惡魔辣醬……,來自海洋深處的誘惑,讓人忍不住吃到盤底朝天的美味食帖。     ◆大口吃!肉食系下飯菜   腐乳雞翼、十三香滷牛腱、燉香草豬肋排……,豐腴鮮香多汁,促進多巴胺的快樂分泌,一起大聲說出我愛吃肉。     ◆真想念!親切家常味下飯菜   梅干蒸肉、豆干炒肉絲、三杯米血糕杏鮑菇……,最稱職的白飯殺手,居家美味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神還原!日韓系下飯菜   海鮮煎餅、春川辣炒雞、日

式燉牛筋……,追劇配飯零時差,不能出國的時候,用味蕾感受想念的滋味   ◆好惹味!南洋風下飯菜   泰式涼拌海鮮、綠咖哩椰汁蝦、香蘭葉烤雞……,酸辣開胃的熱帶風情,讓人忍不住分泌唾液的迷人滋味。   ◆最暖心,配飯也好吃的燉煮料理&湯品   魷魚螺肉蒜、蛤蜊麻油雞湯、博多雞肉水炊鍋……,胃暖了心也開了,不論晴天雨天,有飯有湯就是好天。   ▌敘事大師群心中的下飯菜 ▌   ☉Alice愛麗絲──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香滷料理,用鑄鐵鍋燉煮完美保留食物風味,輕鬆變大廚。   ☉Anny Chuang──我心中鑄鐵鍋下飯菜是香菇瓜子肉,可以直接淋上白飯,真的會一口接一口,還會續飯吃

。   ☉Coco Chang──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孩子們最依戀的家的味道   ☉Cherie Wong──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日復一日的堅持、用心,把那些最不起眼的菜色做出家的味道。   ☉Eddi魏嘉昌──我心目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燉香草豬肋排。   ☉Erica Wu──我心目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讓人無法放下筷子的料理。   ☉Fendi姨婆 ──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糖醋排骨,配飯小酌皆適宜。   ☉Jane莊鈞媛──我心目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辣炒肉末,不論拌飯或拌麵都超美味。   ☉Jessica潔西──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就是讓人舒服安心的好味道。   ☉Quenn

a葵娜(李函紋)──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就是看見孩子家人把我煮的菜吃光光,對我來說就是最幸福的下飯菜。   ☉方愛玲──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剝皮辣椒排骨。   ☉江佳君──我心中的鑄鐵下飯菜是吃了歡喜丶吃了健康。   ☉林雨澄──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會讓人口水直流的吮指料理。     ☉花奶/康韶玲──在花奶家,孩子們最愛的下飯菜是炒雪裡蕻,當然還有炒桂竹筍、三杯雞、白切三層肉。   ☉孫夢莒──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梅干蒸肉、打拋肉。   ☉張誦芬──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就是讓家人喜愛、吃到碗盤見底的可口料理!   ☉甜媽鍾鋗──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辣椒燒雞,傳承自外省老

奶奶的好手藝,用紹興酒香提味,搭配紅、綠辣椒香的雞肉,實在是太美味了!   ☉湯聖偉──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一鍋料理超方便,白飯就能吃好幾碗。   ☉馮英嵐──我心中的鑄鐵下飯菜是全家人都說好吃的料理。   ☉黃芬──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能讓家人時時想念,縈繞在心的──家的味道。   ☉謝宜澂──我心中的鑄鐵鍋下飯菜是下班後與家人朋友一起在餐桌上,大口下肚的療癒食物,不僅療癒身體,也療癒心靈。   【特別收錄】   ●鑄鐵鍋使用的常見Q&A──針對清潔、烹調、收納各種疑難雜症,一一說明。   ●幕後花絮──真粉絲見面會、最強法寶現身、夢幻鍋友會、社團最閃CP、有愛應援團、真實美味

員工餐、拍攝殺青開瓶大合照,讓人忍不住想先睹為快的社團超有愛拍攝花絮,你不能錯過。 本書特色   1.清楚註明鍋具尺寸及料理時間,步驟簡單,輕鬆料理出一鍋好菜。   2.每道料理在地製作,食材取得容易,還有作者溫馨提醒,小祕訣超貼心。   3.一次收錄中式、西式、日式、韓式、和風、南洋料理,每日一上餐桌就是美食旅行。 推薦人   Amanda  (A Styleお弁当日記版主)   比才  (《家酒場》《小聚會》作者)   朱曉芃  (「我愛Staub鑄鐵鍋」社團直播老師)   肉桂打噴嚏  (生活療癒料理達人)   金老佛爺  (韓妞藝人)   娜塔  (「我可是生活家」臉書版主)

  蔡佩珊  (莎莎的手作幸福料理 )   (以上依首字筆畫排列)

呷好與呷巧──「掌上明珠」餐廳之飲食文化

為了解決蒜蓉蒸雞腿的問題,作者簡培賢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宜蘭地區無菜單創意料理餐廳為主要探討對象,並進一步以「掌上明珠」餐廳作為個案研究。本研究除採用文獻探討外,亦採深入訪談法,尤其著重文化工作者對於「掌上明珠」餐廳作為人文藝術類餐廳的看法。宜蘭地區自雪山隧道通車以來觀光人口不斷提升,而在飲食文化的消費上也受到觀光的推波助瀾,引發一場無菜單創意料理美食運動。宜蘭地區自2004年「武暖」與「客人城」先行採取無菜單創意料理的飲食模式後,開始群起仿效,流行起無菜單創意料理。2004年至今,已有52家無菜單創意料理開業。以時間脈絡而言,餐廳開業先歷經了醞釀發展期與蓬勃發展期,並可能漸次進入緩步發展期。若以空間分布看來,雖然全縣皆有無菜單創意料理餐

廳的分布,但北宜高速公路沿線則產生了幾處的群聚現象。無菜單創意料理餐廳的在這10多年的發展中亦產生其經營體系與分類。而位於壯圍的「掌上明珠」餐廳則屬於人文藝術類餐廳,「掌上明珠」由吳英賢於2008年創立,其建築環境係以其寬廣的腹地以及中、日式庭園景觀為特色,室內餐飲空間的部分則以經營者收藏之骨董加以布置,理念係期盼創造一處具有人文底蘊的餐飲空間,其員工皆必須學習插花、泡茶、書法,與宜蘭地區其他創意料理餐廳大異其趣。故而「掌上明珠」的員工皆以分享人自稱,除了和客人分享經營者的收藏品外,也分享自身所學的藝文技能,體現其待客之道。而「掌上明珠」更於2013年成立美術館,除了陶冶食客的文化素養外,也提

供藝術展演的平臺,而文化界人士則期盼其有進一步成為文化沙龍的可能。「掌上明珠」的餐飲以日本懷石風格為基底,搭配西餐技法加以變化,食材選用以當令、當季為原則,並以海鮮為主,除了重視味覺外,亦重視擺盤的視覺美感。筆者期盼此研究能為宜蘭地區的無菜單創意料理美食運動留下一筆記錄,並藉由以人文藝術作為其特色的「掌上明珠」餐廳,突顯其在宜蘭地區無菜單創意料理餐廳中之飲食文化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