蘚苔孢子繁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蘚苔孢子繁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DK編輯部寫的 FLORA英國皇家植物園最美的植物多樣性圖鑑:深入根莖、貼近花果葉,發現生命演化的豐富內涵 和さとうち藍的 自然冒險圖鑑雙書:日本長銷30年經典收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積木文化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國立宜蘭大學 園藝學系碩士班 高建元所指導 林政緯的 荷葉鐵線蕨綠球體之誘導及其植株再生 (2019),提出蘚苔孢子繁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蕨類植物、原葉體、植物組織培養、植物生長調節劑、馴化。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自然科學系碩士班 甘漢銧所指導 陳志春的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對蕨類植物概念之研究 (2006),提出因為有 國小學生、概念、蕨類植物概念、學校地區、另有概念的重點而找出了 蘚苔孢子繁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蘚苔孢子繁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FLORA英國皇家植物園最美的植物多樣性圖鑑:深入根莖、貼近花果葉,發現生命演化的豐富內涵

為了解決蘚苔孢子繁殖的問題,作者DK編輯部 這樣論述:

植物在地球生存已經超過20億年,快來一探它們的演化奧祕吧! 從根、莖、葉到花、果、種子,從微小的苔蘚到參天巨木,植物王國裡埋藏著不可思議的知識寶庫。 「以絕佳而具藝術性的定格展現,從菩提葉的滴水尖到琉璃苣振動傳粉的孔裂花藥,從乘風遠颺的蒲公英果實到精緻的植物科學繪圖,鉅細靡遺的帶領讀者領略植物和植物學之美。」──胡哲明︱臺大生態演化所教授 ★隨書附贈植物圖鑑卡4 款(28.5X20.5cm)★   由圖鑑權威DK出版社與舉世聞名的英國皇家植物園科學專家合作,以栩栩如生的巨幅植物攝影為主角,從演化科學出發,融入精彩的歷史與人文闡述,是植物愛好者一定要收藏的經典。   森林裡,明爭暗鬥,複

製大師以量取勝,寄生植物爬上高高樹冠,花兒費盡心思勾引昆蟲來訪、用陷阱困住牠們;為了搭便車,果實長出翅膀或爪子……。土壤下,辛勤的根莖為子孫儲糧存本,咬一口營養美味的蘿蔔你便能感受到。為了適應環境,植物演化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多樣性,各式各樣的精巧機關、生存本事,不禁讓人反思,它們才是地球的主人。   植物學,是知性與美學的結合,本書完美地證明了這一點。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國際知名的科學機構,因為其傑出的收集以及其在全球植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發展方面的科學專業而享譽國際。邱園是倫敦熱門的旅遊景點,佔地132公頃,每年吸引超過150萬人次

的造訪。 演化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北鳥︱大人的自然美學時光 杜蘊慧|美國傳統植物繪畫師認證 胖胖樹(王瑞閔)|作家、插畫家 植物分類學|【植物分類學】(Facebook) 「有一本書,我不介紹會死。因為太好看、太受用。我為它傾倒。」──北鳥︱大人的自然美學時光 「清晰的科學特徵和活潑的版面設計,輔以古今知名植物畫作,堪稱畫冊級的植物學圖鑑。」──杜蘊慧|美國傳統植物繪畫師認證 「認識植物最佳方式,是透過真實的照片或圖像來理解複雜或抽象的植物形態與生態,Kew Gardens這本書做到了。從章節、選材、照片與古典繪圖使用,或相關的歷史文化典故。」──胖胖樹(王瑞閔)|作家、插畫家

荷葉鐵線蕨綠球體之誘導及其植株再生

為了解決蘚苔孢子繁殖的問題,作者林政緯 這樣論述:

荷葉鐵線蕨(Adiantum reniforme var. sinense)為鐵線蕨科(Adiantaceae)、鐵線蕨屬(Adiantum),乃原產於中國重慶萬州一帶的多年生草本特有種蕨類植物。一般傳統繁殖方法以孢子繁殖、分株繁殖為主。荷葉鐵線蕨最特別之處在於葉柄不具分支且單葉,其外型如同荷葉般的典雅別緻而得名。荷葉鐵線蕨除了特殊的外觀之外,在民間是已有百年歷史的藥用植物,可用於治療黃疸型肝炎、泌尿系統感染等症狀。目前,荷葉鐵線蕨因受到過度採摘與棲地破壞的困境,已列為中國瀕危植物。本研究以荷葉鐵線蕨具幼胚 (embryo)的原葉體 (Prothallium)作為培植體,進行組培再生繁殖研究

,觀察到添加BA 0.1 mg/L與NAA 0.15 mg/L的MS培養基有綠球體 (Green globular bodies, GGBs)的產生,綠球體誘導率可達100%,試驗結果清楚指出,其誘導綠球體的效果,隨著BA濃度的增加而降低,而NAA則無明顯的影響。本研究進一步試驗出綠球體在鹽類種類與濃度、糖類濃度、pH值、凝固劑與不同種類、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對於綠球體增殖與分化的影響,結果顯示,以花寶一號(F1)的處理下對綠球體增殖與分化的效果明顯優於MS培養基,綠球體培養在 2 g/L F1的培養基有最多的綠球體平均鮮重,達1.

72±0.63 g,且培養於含3 g/L F1的培養基有最高的芽體形成率達100%,每瓶平均產生7.25±1.89個芽體。在蔗糖濃度試驗中以15 g/L 蔗糖培養時可得最高的綠球體平均鮮重,可達1.01±0.25 g;在pH 4.8-6.8的範圍之間,pH值不影響綠球體的增殖與分化;不同的凝固劑種類對綠球體增殖有明顯的差異,在水晶洋菜4 g/L時有最高的綠球體平均鮮重,可達 0.31±0.11 g。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結果顯示,不論濃度高低,以植物生長調節劑組合培養綠球體明顯優於單一植物生長調節劑。從綠球體增殖效率而言,以BA 0.05 mg/L與NAA 0.3 mg/L的3/2 F1培養基可作為

最佳綠球體增殖培養基;而綠球體分化培養基則是以無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對照組,每瓶芽體平均生成數可產生6.6±1.15個芽。本研究以幼胚與綠球體作為培植體建立完整荷葉鐵線蕨綠球體再生系統。經由組織石蠟切片,分析幼胚發育與綠球體分化芽體之形態發生。最後再試驗出以輕石砂:水苔混合比例10:1下的介質進行馴化,出瓶的荷葉鐵線蕨再生苗有最佳的存活率與發根率。

自然冒險圖鑑雙書:日本長銷30年經典收藏

為了解決蘚苔孢子繁殖的問題,作者さとうち藍 這樣論述:

  ★日本長銷30年圖鑑系列★   ★自然繪本大師松岡達英代表作★   觀察力躍進、應變力突破!   走出家門與大自然相遇,登山、露營再不是難事!   野外露營、探險知識、生態探索、生物知識一次學會!   ◎自然圖鑑:   ★600種動植物的觀察法,探索自然輕易上手!   除了介紹8大類常見的生物知識,並且傾囊相授600種觀察動植物的方法,教你如何依場所、高度或是時間的不同,順利尋找與觀察牠們生活型態的方法。無論是觀察植物在夜晚與白天的變化,或是尋找一棵樹的高低枝頭棲息的不同鳥類……,隨時隨地都能讓你觀賞到神奇又有趣的自然奧祕。   ★3000幅插圖,自然觀察入門寶鑑!   蒐羅

3000幅精美插畫,包含昆蟲、鳥類、哺乳類、爬蟲類、兩棲類、魚類、貝類,以及植物等實物素描,親切而平易的傳授你親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祕訣,帶領你去看、去聽、去聞、去辨別、去動手,進而教你從觀察一樹一鳥的過程中,來了解、欣賞自然周遭的各種生物。   ★暢銷多年,自然繪本大師代表作!   繪者松岡達英曾獲國際安徒生獎、繪本日本獎、日本厚生省兒童福祉文化獎、日本科學讀物獎等多項榮譽,是聞名世界的自然圖畫書作家。本書透過松岡達英洗鍊的筆鋒,將各種生物的特徵與神韻精彩重現,日文版自1986年出版即造成轟動,至今仍是眾多日本家庭必備的自然經典。 名人推薦   張彬  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所長  

 張文亮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誠摯推薦   好評推薦   「觀察自然界是上帝賦予人類永續經營管理自然界的首要工作。本書透過圖文並茂且用漫畫情節來說明如何安全友善的深入觀察600種動植物,令人著迷。真心推薦本書, 尤其是對最近正夯的露營瘋們。」——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所長 張彬   ◎冒險圖鑑:   ★999招探險求生技能,輕鬆學會野外冒險需知!   7大項野外生活的必要事項,999招冒險求生需知。從出發前的計畫擬定,到在自然探險中的安全需知,教你在野外生活時遇到不同的環境因素,或遇到無法預期的意外時該如何靈機應變,做好避免失敗的準備,提升獨立及應變能力!   ★5

000幅插圖,野外生活一切搞定!   記載了野外生活的必要事項,包含步行、飲食、睡覺、面臨危險的應對方式等,製作讓野外生活更有趣的遊玩器具,以及和動物、植物的接觸……帶你享受在大自然中冒險的樂趣。   ★暢銷多年,自然繪本大師代表作!   繪者松岡達英曾獲國際安徒生獎、繪本日本獎、日本厚生省兒童福祉文化獎、日本科學讀物獎等多項榮譽,是聞名世界的自然圖畫書作家。   ★實用資料,豐富收錄!   本書前後頁列舉:戶外生活攜帶物品清單、測量生物大小的標準,以及自己步行的時間、距離;還附有「平均氣溫與平均降雨量」、「月亮盈缺表」、「星座名稱總表」、「台灣百岳排行表」、「台灣常見的野生鳥類與植物」等

多項實用的資料。 名人推薦   亮哲  停不下來的冒險奶爸     ——熱血推薦 好評推薦   「冒險圖鑑,是夢想的開瓶器,波一聲,盡情豪飲身體和心靈對冒險的渴望吧!」——停不下來的冒險奶爸 亮哲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對蕨類植物概念之研究

為了解決蘚苔孢子繁殖的問題,作者陳志春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採取質量並重的研究。發展一份國小高年級蕨類植物概念問卷及半結構式晤談大綱,以臺北市9所包括市區及市郊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共489名為研究樣本,再從中選取其中28名學生為晤談對象於測試後進行晤談,以了解臺北市高年級學生對蕨類植物概念的認知情形。本研究結果如下:一、 臺北市高年級學生對蕨類植物概念並不完整,高年級學生的蕨類植物概念會隨年齡而增長,且呈顯著差異。二、 臺北市高年級學生在不同性別、使用不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版本教科書的學生對於蕨類植物概念並無顯著差異。三、 臺北市高年級學生不同學校地區中,蕨類植物概念以市區學生優於郊區學生;不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程度中,蕨類植物概

念隨著學生程度愈高而愈完整:不同接觸認識蕨類經驗中,學生認識的蕨類植物經驗和吃過蕨類菜餚經驗愈高對蕨類植物概念愈完整。學生最認識的蕨類中以山蘇花、筆筒樹、腎蕨為最常見。四、 學生辨識蕨類的方式最主要以有無開花、複葉、孢子有無及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區為辨認標準。五、 學生的另有概念有:1. 「分類與演化」概念中,認為蕨類均為複葉、無主幹、蕨類的消失為人為的破壞。2. 「構造與功能」概念中,將複葉的葉柄認為莖;地下走莖為根;假根為根;複葉的小葉為葉。3. 「繁殖」概念中,將孢子囊群認為孢子或孢子囊;孢子和種子的分別為大的為種子,小的為孢子;孢子發芽後即成為蕨類植物;蕨類

只能以孢子繁殖。4. 「生長環境與生態」概念中,學生都知道陰暗潮濕處最多蕨類,但乾旱處、太高的山、海邊沒有蕨類及無水生蕨類,但有寄生性蕨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