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樹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身是菩提樹意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日本の仏とお寺研究会寫的 日本的佛像與寺院(插畫版完全指南) 和HermannHesse的 流浪者之歌/悉達多:赫曼.赫塞傳世之作,出版100週年紀念版【歌德金質獎章譯者典藏譯本】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足文化 和方舟文化所出版 。

南華大學 宗教學研究所 呂凱文所指導 潘紫瀅的 正念與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交涉 (2018),提出身是菩提樹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正念、三十七道品、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研究所 林鎮國所指導 莊朋的 「空」與「解脫」- 印順中觀思想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印順、中觀學、緣起、空、解脫論、漢地佛教的重點而找出了 身是菩提樹意思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身是菩提樹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日本的佛像與寺院(插畫版完全指南)

為了解決身是菩提樹意思的問題,作者日本の仏とお寺研究会 這樣論述:

◇⊱—代表性的138尊佛像、45座寺院—⊰◇ 透過插畫探究各尊佛像的主要特徵與寺院名勝的觀覽重點!! 走訪日本名勝景點,最佳旅遊隨身導覽! 理解日本佛教文化與建物古蹟,就從這一本開始!   參訪日本各地的寺院、參拜佛像,會有「上癮」的樂趣。   然而,每每一進入寺院:   「那尊佛像有什麼特徵,又會帶來什麼利益功德呢?」   「寺院內有好多建築物,到底有什麼不同呢?精彩之處在哪呢?」   「在寺裡看到過,但其實不很瞭解,這到底是什麼?」   「這個寺院的起源是什麼?為什麼供奉那尊佛像?」   相信許多人腦中應該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問題吧!   本書藉由全彩插畫,透過簡單易懂的方式說明,從

日本寺院裡供奉的佛像,到各寺建造的起源、各建築物的名稱與製作方式,以及諸尊佛菩薩帶來的利益功德、觀賞重點等。帶著本書遍訪佛像、寺院,相信您的世界將會更加開闊喔! 本書特色   運用彩色插畫呈現各類型佛像的特徵,讓讀者快速掌握辨別的要領;精要介紹供奉各尊佛像的知名寺院及其歷史,除了理解日本佛教及延伸文化,更是日本旅遊走訪各地最佳的導覽手冊。  

身是菩提樹意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傳說中的植物 #傳說植物 #HenHenTV奇異世界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我們在不少的武俠小說或是玄幻小說裡面都有聽過一些植物的名字,例如說在神鵰俠侶裡面的情花和斷腸草,或者是在一些玄幻小說裡面的彼岸花,那究竟世界上有沒有這些植物呢?今天我們就來看十個傳說中的植物,而事實上是存在在這世界的。
好!我們開始吧!
1. 天山雪蓮
在金庸的書劍恩仇錄裡面的陳家洛為了救香香公主咯絲麗,攀爬懸崖峭壁就是為了拿到天山雪蓮,而另外一本武俠小說雲海玉弓緣裡面也有說到:用天山雪蓮所煉製的解毒靈丹,不但可以解毒,而且還可以給人增強功力,天山雪蓮真實的名字為雪荷花,傳說它是瑤池王母在天池沐浴時,由仙女們灑下的,所以高山游牧民族視這為吉祥的徵兆,就連只是喝下雪蓮花瓣的水滴也可以避邪益壽。這是新疆特有的珍貴草藥,生長於天山山脈,就是大概海拔4000米左右的懸崖峭壁上,那裡常年積雪,非常寒冷和空氣稀薄的環境下,應該沒有任何的植物可以生長在那裡,但天山雪蓮這種獨特頑強的生命力,讓它可以生長在冰鋒中,或是峭壁上。而且大部分的天山雪蓮是野生的,而且現在已經被列為二級的保護植物。
2. 斷腸草和情花
在神鵰俠侶裡面,有講到的斷腸草和情花。先說情花,情花雖然是在金庸小說裡面虛構的植物,但是裡面是這樣形容的:見樹枝長滿小刺,花瓣卻是嬌豔無比,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艷。果子或青或紅,還生著茸茸細毛,好像毛蟲一樣。如果說毒性來講,白色曼陀羅的卻是有點像,它是一種中藥,全株都有毒,蒙古人用它來製作迷魂藥,聽說中了曼陀羅毒過後就不會出汗,所以迷魂藥也叫蒙汗藥。但是並沒有像小說裡面,一想到情人就會痛。曼陀羅也可以用來製作鎮定劑,也可以幫助睡眠。而斷腸草是真的有這種植物的,中藥名字叫鉤吻,也叫胡蔓藤和山砒霜(shuang)有可而見它的毒性可不是一般,聽說神農氏也是誤食斷腸草而死。誤食斷腸草的人,腸子會變黑,並且腹痛不止而死。但是這些毒性很強的中藥需要經過另外的提煉方可以當藥物試用,是可以鎮痛抗炎的作用。
3. 忘憂草
忘憂草又名為萱草,或叫做金針和黃花菜,在詩經。衛風。伯兮裡面有講到: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這裡的諼草指的就是萱草,而諼這個字也有忘卻的意思,北堂是指母親居住的地方,後來代表母親,在古代當遊子需要出遠門時,會在家裡種諼草,希望可以讓母親減輕對兒女的思念,忘記憂愁,這就是忘憂草的由來。它過後也成了中國的母親花,而它的花語就是:永遠愛你,母親。
4. 彼岸花
傳說中是開在冥界道路兩旁的陰間花朵,雪白色和血紅色代表著死亡,但是事實上真的是有這一種花,它的名字叫曼珠沙華 (Manjusaka),在法華經裡面的天雨四種之華,曼珠沙華就是其中一種,在中國這種花稱之為無義草,彼岸花在日本是對於金燈的譯名,而剛好日本人掃墓的時間是在春彼岸,就是春節的前三天,還有秋天的前三天,也就是秋彼岸,這種花剛好開滿在這個時節,在墳墓地的兩旁盛開,所以在日本也稱之為死人花,或叫黃泉之花,是去到陰間前唯一的風景。韓國和日本對於這種花也視之為死亡之花。
5. 九死還魂草
在武俠小說裡面也出現過幾次的可以讓主角起死回生,現實中是真的有這種植物,但是它的名字叫還魂草並不是因為他可以救人或可以還魂的功效,而是它本身是非常長壽的植物,並且可以忍受長期乾枯之下還可以活命的植物,有個日本的植物家用這個還魂草做成標本,但是11年放進水里,它竟然奇蹟‘還魂’了,而這種植物並不是稀奇的植物,它叫做卷柏,在海拔2000米的懸崖上可以找到,它可以止血,而且聽說還可以美容。
6. 曇花
大家也有聽過一句成語叫曇花一現,意思是美好的事物只出現一下子就消失了。傳說中曇花是一個花神,它每天都開花,四季都燦爛,但是他卻愛上了為他除草的小伙子,後來就被玉帝知道了過後,把它貶為一年只可以看一瞬間的花,不讓他再和他喜歡的人見面,還把那個小伙子送去出家,賜法號為韋陀,多年過去了,韋陀忘記了花神,但是花神還是無法忘記他,它知道每逢暮春時分,他一定會下山採集朝露為佛祖煎茶,花神就累計了一年之力,就在那時開花,希望韋陀可以轉身看她一眼,希望他能記得她。。有點悲慘這個故事。
7. 菩提樹
傳說中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樹成道的,在梵文裡面Bodhi就是覺悟的意思,這種樹本身是桑科榕屬植物,生長在印度,斯里蘭卡和緬甸地區,它的樹汁可以做硬性橡膠,菩提花可以做藥,可以解熱。
8. 見血封喉
聽名字就知道厲害了,這個樹又叫做箭毒木,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只有它的樹汁進入你的血液裡面,血液會凝固並且血管阻塞,會讓你心跳加速後停止跳動,當地的獵人用這種樹汁沾在箭頭上,射中的動物跑不到七步就會倒下,除了他的乳汁有毒之外,它的果實也是有毒的。看到這種樹木記得遠離它。
9. 玉樹
整天聽人家講玉樹臨風,那麼究竟玉樹是長怎樣的,可以用來形容風流倜儻的男士啊?玉樹,屬於多肉植物的一種,它的樹葉肥厚,蠻有古樹的風韻,而這句話是源自於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的其中一句: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玉樹看起來比較像是盆栽,如果人講你是玉樹臨風,很可能他說了:一綠木。。。
杜甫只是喝大左~
10. 食羊草
在西歐的傳說裡面有一種樹叫,植物羊,在中古世紀的文獻裡面有描述過這種植物羊,它是活生生的羊肚臍連接植物的根部,並且會去吃身邊的其他植物。現實中的確有一種植物好像這種生物,但是卻是會‘吃’羊的,在智利有一種樹木叫普亞菠蘿,名字聽起來沒有什麼,但卻是非常危險的植物,它身上會散發出羊喜歡的氣味,當羊接近它時,就會被它身上的刺鉤著,無論怎樣掙扎都無法脫離,最後就會餓死在植物旁邊,而植物就會吸收它屍體的養分。除了它會吃羊之外,它會流出一些易燃的植物油,而它生長的地方剛好是炎熱乾燥的地區,很容易就會引起火災。
世界的植物大概有40多萬種,而每一種好多不同的分類,植物可以吸入二氧化氮,吐出我們所需的氧氣,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佔地大概5百萬km2,佔世界雨林的一半,它橫跨了8個國家,包括巴西,玻利維亞,哥倫比亞等等,在最近的幾年裡面,非法伐木在這10年裡面【破壞力接近17%的雨林,加上最近的森林大火,更是嚴重的破壞有地球綠肺稱號的亞馬遜雨林。
大家真的需要醒覺,好好保護我們僅有的森林,我們的地球。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最近Youtube對於我們的創作非常嚴厲,動不動就給黃標,黃標就是沒有廣告,等於就是沒有收益咯,所以在之前寫好的稿或是一些想做的題材,都會因為這樣而止步,但我相信還有很多題材是可以做的,那會中黃標的題材有色情,爭議性的案件事物,恐怖等等,但是我很多影片裡面都沒有這些元素,都會中黃標,過後申請上訴後就變回可以有廣告,只是之前的開頭收益就沒有咯~~
不止是我而已,很多大咖也是中,有些甚至是頻道被停了或是盈利被取消等等。
對於我來說,我的頻道算是健康,而且兒童可以看得,又有教育性吧!
如果大家有什麼題材想我做,歡迎大家留言給我,記得盡量符合Youtube的準則就行了。
好!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正念與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交涉

為了解決身是菩提樹意思的問題,作者潘紫瀅 這樣論述:

  近四十年,西方將正念去除宗教色彩,以廣泛運用,協助病患降低疼痛感、減壓、戒癮、預防憂鬱症復發等。西方正念療法之根源,取自於佛教典籍,擷取佛法中一小部分有利身心之元素。然而,其正念的定義、修習方法以及目的,與佛陀教導之正念,皆有極大差異。  正念是2500多年前佛陀教導之禪法,為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由身、受、心、法四個面向,以穩固的覺知與智慧法眼,來洞察萬事萬物之生、住、異、滅。三十七菩提道品分為四正勤、四念住、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七組系統,為佛法之精隨,三學之擴展,道諦之延伸,是由凡轉聖、通往覺悟之法,解脫生死輪迴之道。  本研究旨在探討正念與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

覺支、八正道等,相互之間的緊密交織,及其彼此的輔助強化之關係性。正念貫穿佛陀所有法教,與各道品互為增上,使菩提道次第得以充分發揮其力,去除五蓋無明,解脫五欲執取,斷捨身見,以慧眼觀照一切顯像皆依緣而生,無常亦無自性,破除常、樂、我、淨之顛倒想,親證三法印,斷盡諸漏,達涅槃境。

流浪者之歌/悉達多:赫曼.赫塞傳世之作,出版100週年紀念版【歌德金質獎章譯者典藏譯本】

為了解決身是菩提樹意思的問題,作者HermannHesse 這樣論述:

「你的靈魂,就是整個世界!」 ☆ 出版100周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代表作 ☆ ☆ 德國歌德學會金質獎章獲獎譯者,精彩詮釋! ☆ 獨家收錄赫塞〈我的信仰〉與獲諾獎時之生平自述 帶你一窺「浪漫主義最後一位騎士」的心靈世界   知識可以用言語傳遞,但智慧不能   為了不留遺憾的探索,為了真正的領悟   所有快樂與悲傷,正道與歧途,我必須親自走過……   「我有時會在散文裡表露我的信仰,更有一次,大約十年多前,嘗試將之寫進書裡。那本書叫《流浪者之歌》」──赫曼.赫塞,〈我的信仰〉,1931   ▍鋒芒少年上下求索,滾滾長河宛如人生   儀表堂堂、德學俱佳的貴族之子悉達多,為追求真理

與自我的價值,決定與好友離家苦修,並一同前去聽聞世尊說法。好友聞法後深受震懾,加入僧團;但悉達多並沒有被那幾近完美的學說給說服,只因當中仍有無法解釋的破綻。執著於完美、執著於真知的他,就此孤身踏上求道的漫漫旅途。   他經歷了塵世生活所能享盡的富貴榮華,但隨之而來的,是精神的巨大空虛,腐敗的生活與逝去的歲月,在他身上,在他心裡,留下醜陋的痕跡,讓他對自己極其厭倦和鄙棄。在與愛人最後一次歡愛後,他拋棄自己世俗的一切,來到河岸邊,學習成為一名擺渡人,學習傾聽起滾滾長河的天籟歌聲……   ▍脫胎自佛陀求道故事的人生之書   《流浪者之歌》首次出版於1922年,是赫曼.赫塞流傳最廣也最具影響力的作

品,脫胎自佛陀求道的故事,並融入赫塞自身對古印度與中國道家哲學的理解,以詩化的文字與深刻的哲思,成就了這本精彩的人生之書。不論你正走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翻開書頁,你都將從中找到令你落淚的共鳴,找到最及時的啟發。   ▍智慧如詩,悉達多如是說   愛與美   ▶我所關心的,只是能夠愛這個世界,不蔑視這個世界,不憎恨世界和我自己,能夠懷著喜愛和欣賞和敬畏之心,來觀察世界,觀察我和萬物。   ▶他熱愛一切,對眼前一切都滿懷著歡樂的愛。現在他覺得,先前他病得那麼厲害,就因為他什麼都不愛,任何人都不愛。   ▶一切原本如此,只是他從前視而不見,因為他心不在焉。現在他成了有心人,他已是其中一分子。光和影

映入了他的眼睛,星星和月亮映入了他的心田。   錯誤與重生   ▶我想閱讀世界這本書,閱讀我自身存在這本書,卻為了迎合一個預先臆測的含義而輕視這些詞語和字母,稱現象世界為假象,稱自己的眼睛和舌頭為偶然和無價值的現象。不,這已經過去了,我已經甦醒過來。   ▶我經歷了那麼多愚蠢,那麼多罪惡,那麼多錯誤,那麼多噁心、失望和痛苦,只是為了重新成為一個孩子,為了能從新開始。然而這顯然是正確的,我的心對此表示贊成,我的眼睛為此歡笑。   智慧與真理   ▶知識可以傳達,智慧卻不能。人可以發現智慧,可以體驗智慧,可以享有智慧,可以憑智慧創造奇跡,卻不能講述和傳授智慧。   ▶每一個真理的反面也同樣真實

!一個真理如果是片面的,那就只能掛在嘴邊不停地講,不斷地形諸文字。能夠讓人思考和能夠言說的一切,通通都是片面的。   ▶在其他所有方面,凡夫俗子都與智者賢人不相上下,很多時候甚至還遠遠勝過他們,就像在頑強而堅定地完成必須完成的行動方面,動物有時還顯得勝過了人類一樣。 導讀推薦   蔣勳/作家   鐘穎/諮商心理師、《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   詹慶齡/資深主播、《名人書房》主持人 感動好評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馬欣/作家   陳文茜/《文茜的世界週報》主持人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謝旺霖/作家   謝哲青/作家、旅行

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名人讚譽   赫曼.赫塞是浪漫主義的迷人行伍中,最後一位騎士。──雨果.巴爾,德國詩人、作家、達達主義運動創始人   在我要去就讀表演藝術學院時,有人送了我這本書。表演,對我來說,是發現自己是誰、究竟為何而生最有力的途徑,而這本書肯定了這點,告訴我:是的,我走在對的道路上。   本書講一名循規蹈矩的年輕男子,質問起何為真理的故事,不是對他的父親或這個社會,而是對他自己。悉達多的旅程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永遠都要找到自己的真理。──休.傑克曼,國際知名演員   這本書會讓你更聰明,帶給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智慧,為管理生活的複雜與挑戰提供想法,並促進我們對世界更深入的理解。

──詹姆斯.克利爾,《原子習慣》作者   任誰都有陰暗的、羞恥的、不那麼美的一面,而本書的溫柔之處,就在於不教你追求「正確」。──中谷美紀,日本知名女星   因為赫塞,我喜愛上一種獨白式的文體,像日記,也像書信;像孤獨時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赫塞的文學可能影響了一代的青年走向追尋自然、流浪、孤獨,追尋自我的覺醒。──蔣勳,作家  

「空」與「解脫」- 印順中觀思想研究

為了解決身是菩提樹意思的問題,作者莊朋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研究當代中國佛教泰斗,印順法師 (1906-2005)的中觀思想。本論文就特別將焦點放於印順法師中觀思想的主要內容、其來源以及對漢傳佛教復興和佛教理想之實現所發揮的作用上。換句話說,本論文意圖回答研究印順思想或更寬闊而言,當代漢地佛教的學者所面對的問題:甚麼意義上,原本受到漢傳佛教教育並過著傳統漢傳佛教出家人生活的印順法師,反對此長時間以來否認《阿含經》之價值,忽略初期大乘本意而弘揚「法界圓覺」的傳統,而且自己提倡回歸中觀與《阿含經》的本意?換言之:他在甚麼意義上將追溯佛陀本懷看成佛教在現代世界中恢復其合法性的主要方法?印順法師經常被視為純粹以太虛大師所提倡的「人生佛教」為基礎的「

人間佛教」推廣者。因此也被視作為稟承太虛所提倡佛教三種革命的重要人物。不過,事實上印順思想的特色並不在於「人生/人間佛教」上。他雖然十分佩服太虛的努力,而且確實花了不少功夫秉承太虛的基本「人生佛教」思想,但其對太虛所推動的佛教革命方式與深度並不完全滿意。他指出,中國佛教問題的原點,即思想上巨大的誤解,就是對佛法缺少正確的研究與理解。想要真正改變佛教就需要「回歸印度之佛教」:恢復正確的佛法(正法)並奠定佛的本懷為弘道的重要指標。印順後來收到另外一位太虛弟子,法尊法師所進行西藏經論典翻譯工作深刻深遠的影響,並著眼於這些論文的內容。最後,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日本佛學界現代化運動的薰陶,很明顯地表示:佛

陀的根本教義記錄——《阿含經》為弘揚初期大乘精神的基礎。因此想要得到對佛陀本懷的體驗,不但需要追溯印度大乘佛教教理,而且需要深入《阿含經》的本意,以其為基礎追求並弘傳初期大乘佛法的主要教義的根本意義。很顯然:印順法最後不回歸漢地的傳統佛教,而主張回溯到根本,還而言之:印度佛教的本意。至於我們在此關心的中觀學,印順就認為:龍樹的中觀學,在他眼裡是等同於初期大乘的主要教理,貫通《阿含經》所代表佛陀在菩提樹下的根本經驗,乃重視知識的佛教跟重視眾生經驗與有其順應眾生之必要的大乘佛法。因此印順接著主張:龍樹中觀學是以大乘學者的眼光弘揚《阿含經》的核心教義,不僅超越大小對立,而且表現佛陀本懷、標榜佛陀教誨

之根本意思:解脫之道。正確把握龍樹中觀學的含義,是掌握佛陀菩提下的正覺(此為《阿含經》的根本內容)完成的詮釋。換言之,中觀學價值的重要原因在於:《中觀論》以比較寬闊的大乘學者眼光來重複弘揚《阿含經》所紀錄的佛陀原來體驗與其主要意義:解脫之道。印順指出:根據龍樹所論的重要意義,眾生無始在生死狀態中是以缺乏對事實正確的認識(無明)為主要原因。接著,眾生對自己「真性」的誤解,其不正確的知識,乃各種錯誤概念的來源。這些就把眾生束縛在慾望世界裡。解脫都如「三乘聖者」般皆體悟同一的法性空寂,同樣覺悟到「無我,我所」的事實。「三藏」多討論「無我」、「無常」,並對大乘多發揮的「空」、「真相」這些概念沒充分留意

。聲聞學者,據原始佛教的經典多從「緣起」、「無我」、「無常」入手,大乘學者則為了反駁「自性緣起」故提倡「不生不滅」,而從「空」著手。據印順所主張的:這兩套概念的內容同樣確實並沒有甚麼本質上異議,根本符合佛陀的原始教誨——證「緣起空寂」的真相。「空」與「空性」是代表「緣起」,而此為佛陀的根本教誨的核心。印順的解脫論都是回應之。他否認密宗以及如來藏各種教義的主要原因在於這些教義失去了「緣起」與「空」的「正覺」。佛陀的究竟覺悟,如印順所述「正覺」為「緣起性空」。因此佛教的正確解脫論也以此為據。「空」是「緣起假名」之道理的另外一個表達,同時也是解脫,涅槃的異名。《阿含經》以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

與「出世界空」及「無相界」表達此意。《般若經》則說「一切法皆空」,而以《阿含經》中表示緣起與四諦的「真如」、「法界」、「法性」等詞彙為《般若經》--慧體悟的根本對象。它們所用的詞彙以及這兩個體系的根本旨意有所不同。此差異才造成大小之分歧。對印順而言,需要等龍樹來弘揚「即空即假之緣起」,重複詮釋佛教的根本立場,「大」、「小」此分歧方能被化解,而解脫之道為佛陀本懷才能得到充分重視與實現,而在中國的佛教的合法性如此才會復甦。關鍵詞:印順、中觀學、緣起、空、解脫論、漢地佛教、當代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