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舍急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農舍急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宏澔寫的 賺大錢靠土地(暢銷增訂版) 和焦鈞的 走出島國農業困境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苗栗農舍,苗栗農舍出售,苗栗農舍出租 - 房屋平台,土地平台,法拍 ...也說明:在找苗栗農舍可以更簡單,House-Info房屋網給您各種苗栗農舍買賣、苗栗農舍出售一把抓; 全台各房仲品牌一起聯賣,想要買苗栗農舍、賣苗栗農舍的您,不要錯過全台案件最多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創見文化 和巨流圖書公司所出版 。

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 施正權所指導 曾明斌的 臺灣海事軟實力之建構與運用---以海巡署為例的分析 (2021),提出農舍急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軟實力、海洋治理、海洋政策、海巡外交。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柯格鐘所指導 郭芝明的 論我國新制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兼論與土地增值稅之比較及關係 (2018),提出因為有 房地合一、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實價課稅、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稽徵程序的重點而找出了 農舍急售的解答。

最後網站花蓮買房子 - 艾優房屋聯賣網則補充:花蓮房屋- 專售-美崙民意華廈. 專售-美崙民意華廈 ... 花蓮房屋- 吉安綠蔭大道~優美農舍. 吉安綠蔭大道~優美農舍 ... 急售~近市區前庭後院雙車庫別墅~1760.00萬.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農舍急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賺大錢靠土地(暢銷增訂版)

為了解決農舍急售的問題,作者林宏澔 這樣論述:

  土地投資門檻其實並不高,有些土地幾百萬就能買得到,此外,也比我們認為得更貼近我們,想組建家庭就會需要買房、老家太破舊想重新翻修、都更後的權利變更怎麼解、祖輩的共有土地怎麼分才公平等,都有可能是我們會遇到的問題,本書帶您認識房地產投資,掌握都市更新及危老最新商機,輕鬆進入投資房地產的天堂!   有地沒地都要看,6大主題讓您秒懂何謂房地產投資!   Topic 1.奠定基本觀念,贏在起跑點   Topic 2.做好身家調查,以免踩陷阱   Topic 3.都更做得好,土地更有價   Topic 4.地主出地建商出資,合建雙贏   Topic 5.投資標的前,先分析利潤成本

  Topic 6.危老重建貸款,政府給您靠   投資商機大解密,一次搞懂土地開發×都市更新×合建×危老商機箇中奧祕!   【本書適合對象】   ★房地產投資者   ★建設公司相關人士   ★房仲公司相關人士   ★地政士   ★對投資土地有興趣者   【行銷活動】   ★LINE ID搜尋@twret,加入後跟協會打個招呼,即贈送價值1500元的「房地產投資線上課程」。   ★憑本書報名課程,另享九折優惠!

農舍急售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191106TVBS+民視+台視 庶民買豪宅?韓國瑜2011年花7200萬置產南港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BCX8zeZWLvI

【TVBS記者 林旼叡 / 攝影 楊清波】

打著庶民形象在競選總統的韓國瑜,被媒體爆出曾在2011年置產台北,而且是南港號稱第一豪宅,建案內都是大坪數,即便韓國瑜買了最小的一戶還是花了7200萬,也因為設計氣派、環境不錯,藝人彭佳慧、黃國倫還有立委蔡正元都是鄰居,韓辦表示,韓國瑜購入時是預售屋,隨後認為房貸壓力太大,在建案完工還沒搬進去就轉售,庶民形象卻能買第一豪宅引發爭議。

記者林旼叡:「韓國瑜被爆出花7200多萬買的豪宅,就是位於南港的這一棟,過去曾叫做無雙,疑似因為訴訟有多起糾紛,現在改名字了。而以現在的南港房價來看,平均南港房價一坪是50多萬,這一棟確實是比較貴,因為曾經號稱是南港最大建案,現在一坪還是要70多萬元。」

氣派大門,戒備森嚴,這2棟有21層樓高的建案,是庶民等級嗎,以韓國瑜2011年購入預售屋狀況看,當時他已經買社區最小房型,權狀還有90.73坪7200多萬,直到2014打算賣掉,但當時建案預售成績太好,隨後房市又萎縮,到2015他才賠本200多萬賣掉,轉手一名台北知名醫學中心的孫醫師。

豪宅內裝奢華,周遭緊鄰中信大樓園區和南港軟體園區,打著南港第一豪宅,請來知名建商日本設計師,建造當時還是南港最大基地,共2554坪,好環境有隱私引來政商名流,傳出蔡正元、彭佳慧、黃國倫都置產,但入門等級不低,似乎對庶民們來說有難度。

房仲陳泰源:「因為它確實是滿氣派,而且公設也很多元,你只要經過都會有一種戒備森嚴的感覺,所以比較注重門面,注重氣派的,注重隱私的,都會選擇在南港重劃區,會優先選擇那棟豪宅。」

如此環境韓國瑜卻是任職北農總經理前就購買,當時也沒有擔任民意代表身分,韓辦對此表示,當時韓國瑜夫婦打算北上,為了一家人生活空間夠而置入,但也因為貸款壓力負擔太大只能脫手,相較一同購入的李佳芬好友高美蘭夫婦,如今還在為了這戶豪宅跌價頭疼,雖說只賠200多萬出手,但打著庶民形象卻闊綽買豪宅,引發爭議。

新聞網址→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229741

【民視新聞/徐紹芸、黃啟豪 台北報導】

韓國瑜夫妻倆被爆出在南港重劃區也曾買入豪宅,而這棟豪宅其實大有來頭,當年被封為南港第一豪宅,還創下三天完銷記錄,但交屋後陸續爆發爭議,加上房市下修,也讓豪宅身價一路走跌,甚至有住戶寧願慘賠3700萬也急著脫手。

咖啡色外觀,低調不失氣派,豪宅社區就佇立在南港重劃園區,除了韓國瑜夫妻倆曾買下其中一戶,裡頭住戶許多都是政商名流、演藝圈名人。

記者/徐紹芸:「由台肥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豪宅建案,當時一度被封為是南港第一豪宅,還創下了3天完銷紀錄,但後續陸續爆發了廣告不實、品質不良等爭議,也讓豪宅的身價一夕暴跌。」

這棟號稱南港第一豪宅,是由台肥所興建的,一樓有大面積花園廣場,豪宅建案占地2500多坪,一共136戶,每戶70到170坪,當年預售屋階段,每坪單價9字頭起跳,吸引不少政商名流,除了韓國瑜夫妻倆,前立委蔡正元、藝人黃國倫夫妻檔、許傑輝、知名造型師王俐人還有金曲歌后彭佳慧都是住戶,但交屋陸續爆發爭議,原先廣告主打1500坪室外花園,實際上連500坪都不到,還傳出二次施工違建、漏水瑕疵,讓住戶提起訴訟,也讓豪宅蒙上陰影。

房仲業者陳泰源指出:「時間拖越久,然後就是賠越多的情況之下,才會導致住戶有聽說,想要串聯起來說,那就去告建商,看能不能不付任何違約金的情況之下,完美退場。」

加上當初豪宅就蓋在房市最高點,隨後奢侈稅上路,房價一路下修,也讓豪宅身價走跌,2017年至今,一共16戶急著脫手,但每戶都賠上千萬,其中17樓203坪房型,原先入手價1.64億,最後以1.27億賣出,一口氣慘賠3700萬。韓國瑜夫妻選在2014年交屋前就轉手,小賠200萬相對幸運,如今豪宅從搶手貨淪為賠售地雷,也讓不少屋主被套牢。

新聞網址→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19B06F01M1

【台視/葉庭 採訪報導】

記者/葉庭:「豪宅社區就位在南港重劃區,韓國瑜被爆料在2011年的時候以7200萬元買下其中1戶,而這一棟也被認為是南港的第一豪宅。」

根據了解,韓國瑜和李佳芬在2011年也就是韓國瑜在失業期間花了7200多萬買下一戶權狀約90坪再加上2個車位,不過2013年韓國瑜出任北農總經理,隔年決定在交屋前拋售,並在2015年脫手賣出還賠了200多萬元。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實價登錄行情今年陸續成交幾筆1坪都是在7字頭,這個社區還能夠維持接近80萬元,還是相對抗跌。」

豪宅建案占地2500多坪一共136戶,每戶70~170坪,當年預售階段每坪房價更是超過9字頭,號稱庶民的韓國瑜過去靠著一碗滷肉飯、一瓶礦泉水打選戰的形象恐怕因此破功。

民進黨抓到議題猛攻擊,陷入豪宅風波的韓國瑜競辦親上火線。

先有雲林農舍違建問題,再被爆出7000萬買南港豪宅,隨著選戰進行,韓國瑜的不動產話題,屢屢躍上新聞版面。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11/191106tvbs-20117200.html

臺灣海事軟實力之建構與運用---以海巡署為例的分析

為了解決農舍急售的問題,作者曾明斌 這樣論述:

總統蔡英文女士於2019年3月21日至26日率領內閣成員至南太平洋邦交國進行國是訪問,並將此行取名為「海洋民主之旅」,以海洋與民主為主軸,拜訪大洋洲的友邦帛琉、諾魯及馬紹爾等國,以實際行動穩固邦交,並與前揭國家簽訂《海巡合作協定》(Coast Guard Agreement)。海巡署近年展現的海上執法與救難成果似乎正幫國家開啟另一扇大門,吸引其他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海巡外交(Coast Guard Diplomacy)也成為臺灣新的對外交流模式。海巡署對外所展現的吸引力,似乎與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在80年代提出的軟實力(Soft Power)概念相契合,強調國家除

了能運用軍事與經濟等硬實力外,仍有其他能力足以影響其他國家決策,不論是議程的設定或國際建制的建立,藉由彼此均認同的價值與系統,達到權力運用的效果與影響力。在奈伊的研究中,認為軟實力主要源於文化、政治價值與外交政策,惟本研究認為除了前揭三種來源以外,隨著非傳統安全與全球治理的議題逐漸被國際社會重視,國家在海洋事務各種層面的卓越表現,將成為新的軟實力來源,本研究將其稱之為「海事軟實力」。本研究將以奈伊所建立的「軟實力」理論為基礎,輔以海洋意識與行動等要素,結合權力分析的概念,進行理論推導與修正,建立「海事軟實力」概念架構,並分析「海事軟實力」可能的權力資源與行動,建立相關的評估指標與方法,並以海巡

署為例進行實際操作。

走出島國農業困境

為了解決農舍急售的問題,作者焦鈞 這樣論述:

  你今天吃「飯」了嗎?   當米飯不再是三餐首選,背後帶來的問題絕不是:今天中午要吃什麼?   而是稻作生產面積逐年遞減,大量依賴進口黃豆、小麥、玉米,   進而引發的糧食自給率偏低的國家安全問題!   農業發展的根本,就是要維護一國的糧食主權,其重要性無可取代。失去了糧食主權,要如何在對外經貿談判上,與其他國家大聲說話?作者從對糧食主權的高度探討開始,一路從自由化、全球化、氣候變遷,到產銷失衡問題、農業政策、食品安全、農業科技等不同範疇與角度為文,以貼近庶民的語言來向社會大眾進行理性的溝通對話,讓讀者對農業課題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也能從中真正關心臺灣農業的未來。   唯有打破框架,才

能真正走出困境,讓臺灣農業看見新希望! 好評推薦   本書著眼於三年來的農業大事,前半站在糧食主權、小農體制的觀點來論述農業政策,點出農民團體合作社化的重要,後半以作者親身經歷的熟稔度,解構三年來農產品國內外運銷迷思,對於農政有期許、有建議,是理解現今農業的不二好書。郭華仁(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暨研究所名譽教授)   「民以食為天」、「臺灣以農立國」、「穀賤傷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大家都可以講上幾句,農業、農村、農民,離我們很近,但是我們卻很陌生,聽聽焦鈞,從北農、雜糧基金會,深入農村,第一手對農業的調查與看法,或許會有不同的思考!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作者簡介     焦鈞   出生、求學於高雄市,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現併入公共事務學系)肄業,現就讀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工作生涯前十年,從記者到政治幕僚,南北二路轉戰基層與高層。十多年前因緣際會接觸農會體系,後任職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台灣肥料公司、雜糧發展基金會等單位。著有《水果政治學》。   推薦序/胡忠一 推薦序:農業何止二三事/潘靜怡 推薦序:重建全民生存基礎之公共大農業/曹偉豪 自序   引言 從糧食主權談起 稻米生產過剩的迷思 糧食主權、糧食安全與糧食人權 關於農業的二三事   第一部 農業二

三事 全球化 小農體系 農業政策 從川普當選談起 保守主義的蝴蝶效應 兼顧理想與現實的小農主義倡議 農民團體合作社化之探究:生產利益共享化之可行性 小農 青農 農民團體之辯證 將農業的定義與產值做大:農業是核心,不是邊陲 重農主義:兼談農地與農舍問題 看見臺灣|| 看見了臺灣農業什麼問題 活化農村經濟的深層思考 看見臺灣農業新希望   新農業 食品安全 農業科技與未來 農業南向 水果國家隊 他山之石:紐西蘭奇異果模式 農業基本法 農業保險實施迫切與必要 扎扎實實的農業改革第一槍:稻穀保價收購政策可休矣 農業人才的向下培育 深度解讀友善環境耕作之納法輔導管理 深思臺灣農業現況的另一深層結構性問題

:地力的重新恢復 有機、無毒、零殘留!真的安全嗎? 農業大數據是擺脫看天田的一個契機 智慧農業是一條不可逃避的道路   菜價 臺北農產 產銷大問題 菜價飆漲誰之過? 農產品價格的起起伏伏 合作社有兩種:水果「產地價格」崩盤的正確解讀 周期性與結構性的農產品價格波動:從鳳梨價格走跌談起 高麗菜成為期貨概念商品之後……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菜市場經濟學:從農委會對農產品物價的五支箭談起 打破封閉性 以創新重建農產品運銷體系 微觀日本農業:從批發源頭到通路末端 《築地市場的一天》給了我們什麼啟發 豐洲市場啟示錄 建構大批發市場之倡議:藉日本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經驗為師 再論國家級農產品批發市場 看懂臺北農

產公司的獲利 臺北農產公司為何會成為政治角力場   第二部 《水果政治學》續篇 紅藍重新聯手 買辦大戲再登場 西進絕對不是解決臺灣農業問題的良方 從出口統計數字解構中國對臺虱目魚採購「契作合約暫時中止」 兩岸農產品貿易往來的誤會一場 藍八團的水果採購鬧劇 從香蕉出口中國市場掛零談起 芭樂、棗子怎麼外銷 談生鮮農產品市場出口風險分散:九二共識與農產品出口中國 中國宣傳大戲再度上場 貨出去等於農民賺錢嗎? 香蕉柳丁滯銷找中國 淪為政策採購下犧牲品 鳳梨出口超過九成仰賴中國市場,銷量三倍躍升是禍還是福? 釋迦成功模式可以被複製嗎? 除了出口中國還有哪一招 非關政治:香港是個什麼樣的市場?   結 語

 新農業的挑戰 農業路線的理性辯證 優質的農業產業環境 自序   距離二○一五年年底第一本著作《水果政治學:兩岸農業交流十年回顧與展望》問世,轉眼已經三個多年頭過去。這三年從小英政府上臺的意氣風發,到二○一八年年底地方選舉的慘敗,同時颳起「韓流」風,一路迄今不僅影響接下來的總統大選,也直接衝擊了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農業這個高敏感領域,一直沒有在兩岸博奕中退場,農業一直是兩岸舞台上的焦點。   從《水果政治學》一書出版後,兩岸買辦不再是晦澀的用詞,水果政治學的高牆被推倒,兩岸農產品貿易一度恢復正常、常態性的往來;如今韓流颳起,政治性採購訂單再起,對臺灣農業會造成何等衝擊,這就不是三言兩語

可以說得清楚的。   本人有幸從二○一六年起在《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網》開設「農業二三事」專欄,針對農業政策、農業時事與農業問題,提出針貶,累積超過十萬字的論述,以對小農體制的關心一以貫之,希望藉由各個專欄拋出的問題,讓更多社會大眾參與對農業的關心與討論。如今,這些評論(包括這段期間見諸其他媒體的評論文章或專題)全數收納在這本《走出島國農業困境》著作之中,雖是野人獻曝,但絕對出自對關心臺灣農業未來發展的一片赤誠。   當前許多農業問題就像溫水煮青蛙,農民並非無感,只是外在大環境的變化太過劇烈。不論是生產端的問題,還是銷售端的狀況,有太多需要重新爬梳整理,也非一篇文章專欄就能解釋與解決。在彙整近

百篇的專欄文章中,刪除了其中三分之一,系統性地保留個人長期關注的幾個農業議題,包括農糧安全、農產運銷、農產品出口,最後,加入了「《水果政治學》的續篇」,為正在持續上演的政治性農產品採購訂單,用統計數據說話,做出定調。   拜臺大農經所碩專班師長、同學的鼓勵與協助,這本書方得以順利出版;友人曹偉豪與中正大學王少君教授,給了我很多跨領域的觀念與想法。二○一八年年底的一場大病,自己從鬼門關走了一回,不僅差一點讓學業的學習中斷,也讓這本評論集差點無法付梓。   最後,感謝巨流圖書的志翰、瑜璇與如芷,您們在最短時間完成這本書的編輯與出版工作。再次謝謝這一路走來幫助我的友人,感謝您們!  

報紙斗大標題寫著:解放軍遼寧號組成的航母艦隊通過宮古海峽,繞行臺灣東部外海,花蓮空軍基地F十六戰機緊急升空戒備。 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一九九六臺海危機的翻版,是中國軍力已經有能力突破第一島鏈;臺灣,這個號稱西太平洋不沉航空母艦,國家安全正面臨巨大威脅--「糧食安全」一個被兩千三百萬國人長期所忽視的議題。 翻開臺灣的經貿統計數據,遠的不說,這十年的黃豆、小麥、玉米,俗稱﹁黃小玉﹂的雜糧進口量,黃豆約兩百五十萬公噸、小麥約一百二十萬公噸、玉米約五百萬公噸,佔全臺使用量的九成五以上。 同樣的,以熱值換算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已經下降到歷史新低的百分之三十一。農委會在二○一六年末,提出了這樣的預警;也

揭露了未來的政策調整方向,要以提高糧食自給率到百分之四十為目標。 這些不是冰冷冷的數據,是確確實實的臺灣國家安全問題。 鄰國菲律賓,遠在南半球的委內瑞拉,都曾因為糧食自給率問題,造成國家動盪。二○○八年,國際稻米價格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從一年前的十點零八美元/每百磅,漲到了二十點一七五美元/每百磅(每百磅約為四十五點三六公斤)。全球糧價飆升,嚴重威脅各國的糧食安全。菲律賓做為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之一,全國超過九千萬人每天要消耗三點三萬噸稻米;國際糧價在二○○八年的飆漲,讓菲律賓糧食儲量驟減,形成嚴重的「糧荒」。 糧荒,對臺灣而言,是個多麼遙不可及的話題。 二○○四年,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茲將該國

改造成以石油收入補貼一切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切物資由國家提供的結果,導致國內生產誘因不足,耕地荒廢、工廠關門,多數民生物資仰賴進口,並祭出﹁糧食等基本物資採固定價格﹂措施。多年之後,按經濟學供需理論,商品售價不能反映成本,物資也就愈來愈短缺。二○一三年接任的總統馬杜羅被迫宣布限購,二○一四年油價下跌為該國財政留下大洞,經濟狀況急轉直下,至二○一八年惡性通膨恐飆升到百分之一百萬。經濟衰退,終於導致委內瑞拉人民吃不飽(饑荒),預估二○一九年超過兩百三十萬人逃離至鄰國,避免饑荒挨餓。

論我國新制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兼論與土地增值稅之比較及關係

為了解決農舍急售的問題,作者郭芝明 這樣論述:

2016年1月1日實施「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以應近年大眾對於不動產交易所得課稅制度之高度關注。 本次修法:「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維持與土地增值稅並立制度,且仍依「土地漲價總數額」核課土地增值稅,但對土地漲價總數額以外之房地所得,則係依實際交易價格課徵「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相較於舊制,新制有許多重大突破:一、從房屋、土地完全分離課稅方式,改以「房地合一」課稅。二、以房屋、土地實際成交所獲之所得作為所得稅稅基,更符合經濟實質及量能課稅原則。 雖然新制有上述重要變革,惟仍存有諸多爭議。首先,立法者保留土地增值稅,並與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雙制並行,除導致土地增值稅既存問題無法解

決,亦生兩法規範價值矛盾情形,因土地增值稅與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兩規範體系不完全相同。其次,硬將一次交易所獲取的不動產交易所得,分成「土地漲價總數額」以內所得繳納「土地增值稅」、「土地漲價總數額」以外所得繳納「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將使同筆所得適用不同稅目,進而適用相異稅率、稅捐優惠等,此種差別待遇除違反平等原則,亦背離經濟實質。 因此,本文認為應修正現行制度中土地增值稅與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並立稅制:廢止土地增值稅,改依實價課不動產交易所得稅,理由如下: 首先,土地增值稅毋庸必然存在,憲法第143條第3項為方針條款,立法者具體如何規範,有一定形成空間。再者,房地合一課稅具可行

性,縱使房屋、土地各自擁有獨立之所有權,但稅捐法有自己的規範目的,相關概念之適用民法不必然具優先性,必要時仍得依規範目的,即稅法中之量能課稅原則加以調整。此外,應維持現行法之實價課稅方式,因不動產作為課稅標的有其獨特性,其為眾人生存所需資源,應以實際交易所得作為稅基,方得正確反映納稅義務人的稅捐負擔能力。 因此,本文認為對於房屋、土地交易所得應採單一稅目「不動產交易所得稅」,並參考現行法之優點,例如:稅基以實際交易價格作為計算基準,並與一般所得分離課稅,實際上現行法之「房地合一所得稅制」即提供一值得參考之雛形。 故本文第四章「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制度:課稅構成要件」,重點即評

析「房地合一所得稅制」實體法規範。稅捐主體部分,維持自然人及營利事業作為納稅義務人。稅捐客體部分,本文認不應設計「日出條款」,稅捐客體應僅適用於新制施行後取得並出賣不動產所得者。另外,稅基部分,使用期間之房屋稅、地價稅應得作為所得稅之費用扣除額,方符客觀淨值原則。再對因贈與或繼承方式取得不動產所有權者,為避免現行法下「擬制所得額」現象,本文認應以原始所有權人取得不動產之成本,作為再次出售時之成本扣除額,而繼承人或受贈者曾繳納之遺產、贈與稅,亦得作為費用扣除。最後,就取得、持有及交易期間之認定,因持有期間之判定將實質影響稅基之計算,故不得徒以申報作業要點規範,而應由法律規範,或至少應有母法為明確

授權依據,才符稅捐法定主義。 另外稅率部分,於「個人以自有土地與營利事業合作興建房屋」情形,不應全然較一般短期持有適用較低之稅率,概出售合建分售之房地,不能完全排除非投機行為,故應個案以合目的方式解釋適用。此外,給予出售自住房地所得者稅捐優惠有其必要性,因自住房地與生存權、遷徙自由保障高度相關,但優惠內容仍須以定額免稅或房屋及土地面積限制方式加以節制。此外,應就持有期間長短調整適用不同稅率,長期持有者得適用較低稅率,目的為避免急遽、閉鎖效應;短期持有者適用較高稅率,目的為避免投機性行為,但應縮小現行法中稅率級距之差異,如此除簡化稅制也降低納稅義務人稅捐規避之誘因。另外,對於出售農業用

地及其農舍之所得,應以補助方式取代現行法之稅捐優惠。而對於被徵收前移轉之公共設施保留地之稅捐優惠,應僅限適用於公共設施保留地第一次移轉,因從第二次移轉公共設施保留地後,土地所有權人之經濟上犧牲已反映於土地取得成本,故無再予其稅捐優惠之必要性。 最後,第五章「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之稽徵現況及建議」。首論當事人協力義務,筆者認買賣雙方須於簽訂不動產契約後共同向稽徵機關申報,否則雙方當事人間不得移轉不動產所有權,同時應許買方作為代繳義務人,以免納稅義務人(賣方)遲不納稅,損及買方之權利。除了當事人之協力義務,稽徵機關亦應履行其職權調查義務,除向當事人調查交易情形及取得成本外,在符合補充性及必

要性之情境下,稽徵機關也得向第三人調查,而不動產交易中常見之第三人包括:金融機構、建設公司及實價登錄制度之義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