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廢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電鍍廢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晉,劉力(劉澤融)寫的 公職考試講重點【水處理工程(下)污水篇】(2版) 和劉翠溶的 台灣環境史【台灣史論叢 環境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碩教育 和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所出版 。

銘傳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李開遠所指導 高楚安的 污染環境犯罪與刑法第190條之1適用探討 (2021),提出電鍍廢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刑法第190條之1、行政從屬性、環境污染、日月光廢水案、環境刑法。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 陳建隆所指導 林佩欣的 以旋轉電極去除含銅、鎳及有機物之電鍍廢液可行性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電化學、電鍍廢液、金屬回收的重點而找出了 電鍍廢水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鍍廢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公職考試講重點【水處理工程(下)污水篇】(2版)

為了解決電鍍廢水的問題,作者張晉,劉力(劉澤融) 這樣論述:

  本書之觀念與解釋由淺而深,內容豐富,除保留傳統污水工程之基礎觀念及相關內容,亦納入最新污水處理工程等相關知識,包含新穎污水處理技術、環境新興污染物、生物脫氮除磷合併處理技術、以及半導體業等工業廢水處理之觀念,另亦就近年之重要高級處理程序-活性碳、離子交換樹脂、薄膜等設計與應用觀念多加著墨,可說將污水工程所有內容涵蓋於本書。   本書係針對高普特考應試方向而編撰,以過去各種考試之考題納為經典例題,並提供詳盡而明確的解答,以提供同學掌握未來水處理工程之考題出題趨勢。本書之編排上,除了顧及未具環工背景之學員,更要緊的是使具環工背景之學員,對當前熱門議題更為精進,以更符合考試

實際所需,本書除以準備高考、技師考及研究所入學考試為主,亦可為教科書選用之參考。   ※本書的修正與勘誤,可至大碩教育書城books.tingmao.com.tw/【資料增補】下載。  

電鍍廢水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公視新聞網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新聞實驗室 (http://newslab.pts.org.tw)

污染環境犯罪與刑法第190條之1適用探討

為了解決電鍍廢水的問題,作者高楚安 這樣論述:

由於地球暖化及人為破壞造成的環境危機日益嚴重,我國於1999年增訂刑法第190條之1流放毒物罪,成為刑法中唯一的環境犯罪規範。然因該罪之構成要件,除須行為人污染環境行為造成環境媒介污染外,尚須致生公共危險,始能成立犯罪,為雙重結果結構,因此,本罪向來不易成罪,直至日月光廢水案判決結果,引發輿論極大反彈及產生對司法不信任等效應,促成本條文於2018年修法。修正條文刪除「致生公共危險」要件,成為抽象危險形式,而環境問題涉及高度專業性,本應考量環境刑法之行政從屬性特徵,本次修正並未加入行政先行的危險評價基礎,致引發條文內容諸多解釋疑義。臺灣高等檢察署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即以研討會方式作成「刑法第19

0條之1適用參考原則」,以法體制外之便宜措施作為因應對策,益加凸顯本條文仍有再加以修正之必要。本論文透過日月光廢水案之剖析,整理本條文修正前、後相關學說及實務判決,探討我國現行環境刑法面臨之問題,並參考外國環境刑法立法例,提出政策及修法建議。

台灣環境史【台灣史論叢 環境篇】

為了解決電鍍廢水的問題,作者劉翠溶 這樣論述:

  本書是劉翠溶院士多年來研究台灣環境問題的成果。內容豐富多元:從漢人到台灣拓墾及聚落的形成說明台灣的環境變遷;從自來水的建設討論台灣的淨水供應問題;從近百年來台灣產業發展脈絡探討水污染的防治與管理;以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為契機,探討台灣中部山坡地的開發利用及其透露的警訊;比較1935年新竹台中烈震和九二一大地震之災情、救災和災後重建;以中華肝吸蟲在台灣感染情況為例,探索環境與疾病的關係;剖析近年來台灣氣候災害對原住民的衝擊及其災後的調適等等。對於1970年代以來,環境保護觀念在台灣的推廣、環境法規的訂定與執行,以及全球永續發展理念,作者也有深入的析論。本書為台灣環境研究

提供了兼具高度、廣度與深度的視野。

以旋轉電極去除含銅、鎳及有機物之電鍍廢液可行性研究

為了解決電鍍廢水的問題,作者林佩欣 這樣論述:

台灣於1970年代因政策推動,電鍍產業快速增加,而工廠所排放之廢液中含有高濃度的銅、鎳和有機物,若未經妥善處理就排放至環境中,會對人體及環境生態造成危害。電鍍廠常使用化學沉澱法或混凝法處理廢液中之金屬離子、有機物質等,此方法化學藥劑需要量大、污泥產生等,且無法將廢液中高濃度金屬離子進行回收。使用電化學法,除了可改善藥劑添加及污泥產生等問題外,亦可對廢液中之金屬離子進行回收再利用,以提高經濟效益。本研究目的為以實廠電鍍廢液為目標,評估使用電化學技術選擇性回收銅、鎳並去除有機物及總氮之可行性。實驗採連續電解方式,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回收銅及鎳,使用鈦板鍍上氧化銥鉭作為陽極,不鏽鋼旋轉電極作為陰。

第二階段去除TOC及TN,為使用具孔洞之不鏽鋼管內填充石墨作為陽極,鈦板鍍上氧化銥鉭作為陰極。第一階段實驗結果顯示添加0.25M硼酸可獲得較佳之去除效率,而其對銅去除的影響微乎其微。回收的銅和鎳產品表明,銅和鎳的主要形態分別是零溫銅和氫氧化鎳。這與以前的研究不同,以前的研究使用了實驗室製備的銅和鎳廢水,並採用了相同的技術。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回收的產品分別是零價銅和鎳。第二階段處理結果表明,KHP等簡單的有機物可以被降解,但不能有效去除實際電鍍廢水中的有機物。這可以歸因於電鍍過程中添加的有機物的複雜性。根據結果,本研究中使用的技術可用於處理實際電鍍廢水並以最少的污泥產生量回收銅和鎳。回收的銅鎳

產品溶解在硝酸中可達到94%以上的銅鎳純度。因此,本研究中使用的技術可用於處理含有銅、鎳和有機物的現實生活廢水,並回收銅和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