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機濾心更換頻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盧重興所指導 陳綱建的 南投縣國中小學飲用水水質問題剖析 (2008),提出飲水機濾心更換頻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飲用水管理、學校飲用水、水質。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飲水機濾心更換頻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南投縣國中小學飲用水水質問題剖析

為了解決飲水機濾心更換頻率的問題,作者陳綱建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探討南投縣各國中小學飲用水水質管理現況:瞭解各校飲用水設備、各校飲用水管理人員之飲用水管理專業認知及對上級機關後援資源之感受情形、瞭解各校飲用水管理人員第一線管理上所遭遇窒礙難行之處,以作為日後學校飲用水水質管理工作之品質改進之參考。 此次研究以南投縣各國民中小學為研究對象,共寄發問卷183份,中學回收72.7%,小學回收73.2%,平均回收率達73%。 本研究發現南投縣內國中小學有56%比例的學校使用非自來水,除了17.2%無自來水可用,其餘38.8%皆謹守不飲用、食用原則。建議應以自來水為唯一飲用水源,若自來水無法到達之學校,則應編足經費購買瓶裝水或蒸餾水。南投縣內

有18.2%國中小之老舊校舍普遍存在著管線老舊、位置不明、設計不良等問題,使得飲用水管理人對於學校用水設備現況掌握度不夠,增加用水危安事件發生的機率。 有80.6%的國中小飲用水管理人對於南投縣政府對於各校飲用水管理上的重視度及支援表示足夠,但在經費的補助上普遍覺得不足,包含設備新購、維護保養等,尤其1500人以下之中小型學校的經費更為不足,其維護的人力也不足。各國中小飲用水設備當中以RO逆滲透的採用為最多,佔56.0%,但此種設備的維護及耗材更換所費不眥,而飲用水設備需要定期維護、更換耗材才能發揮效用,在如此經費有限的情形下,建議改成過濾及煮沸。 南投縣各國中小有79.9%之飲

用水管理人表示在管理工作推行上遭遇窒礙難行之問題,其中41.0%學校有「人力不足」問題,其次29.1%有「經費不足」問題、18.7%有「假日時外人進入校園破壞用水設備」問題、17.9%有「老舊校舍舊有用水設備問題很多」問題、15.7%有「學校附近或地下有潛在的汙染源」問題等。而無自來水學校中有24%的水源常常出問題,如冬季枯水期缺水、夏季颱風毀損設備管線,且非自來水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建議南投縣政府應對此類型學校做通盤性的輔導與改進。 為確保南投縣各國中小飲用水之安全,除了南投縣政府加強給予學校足夠之各項支援外,建議可將飲用水管理納入各校之校務評鑑項目,以督促各校能夠確實落實各項飲用水

管理工作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