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園藝編輯組寫的 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 和陳振義、吳秀珍、林永發、吳菁菁的 香戀百分百:2011樂活臺東(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特45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文國書局 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改場所出版 。

輔英科技大學 保健營養系碩士班 陳中一所指導 張簡尹佩的 左手香葉部化學成分與生物活性之研究 (2021),提出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左手香、唇形科、黃酮類、氟嘧啶二酮。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醫藥大學 藥用化妝品學系碩士班 陳信君所指導 黃暐娟的 熟成條件對國產墨西哥香草莢(Vanilla planifolia)香氣生成之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香草莢、熟成、氣相層析儀質譜儀、感官品評、主成分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

為了解決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的問題,作者園藝編輯組 這樣論述:

  本書收錄常見的香草種類與品種,全本彩色圖片,介紹各種香草之栽培要訣及利用,解說詳明,簡單易懂,不但可增添生活情趣亦可供觀賞與利用。

左手香葉部化學成分與生物活性之研究

為了解決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的問題,作者張簡尹佩 這樣論述:

左手香Coleus amboinicus屬於唇形科(Labiatae)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本研究使用甲醇萃取物利用管柱層析及薄層色層層析法分離化合物,並以核磁共振光譜儀鑑定其結構。目的是將分離出的化合物做結構鑑定並做生物活性試驗。目前總共分離出八個化合物,其中含有五個黃酮類化合物:5-hydroxy-7,4'-dimethoxyflavone (1)、5-hydroxy-7,3',4'-trimethoxyflavone (2)、5,3'-dihydroxy-7,4'-dimethoxyflavone(3)、5,4'-dihydroxy-7,3'-dimethoxyflavone(4)以

及5,4'-di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 (5);一個苯環類化合物:p-hydroxybenzoic acid (6) 以及兩個固醇類化合物:β-sitosterol (7) 以及β-sitostenone (8)。生物活性實驗使用八種化合物,其中,5,4'-dihydroxy -6,7-dimethoxyflavone (crisimartitin) (5),較臨床癌症用藥氟嘧啶二酮Fluorouracil (5-FU)具更好抑制大腸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香戀百分百:2011樂活臺東(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特45輯)

為了解決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的問題,作者陳振義、吳秀珍、林永發、吳菁菁 這樣論述:

  香草植物具有香氣迷人的特色,除了適合風味料理及作為民生用品之製作原料外,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也是居家綠美化植栽的好素材。近年來臺東縣休閒產業蓬勃發展,民宿業者如雨後春筍到處林立,如將香草植物與休閒產業作結合,必能達到加分效果,豐富休閒空間增加樂趣。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等。

熟成條件對國產墨西哥香草莢(Vanilla planifolia)香氣生成之影響

為了解決香草植物栽培與利用的問題,作者黃暐娟 這樣論述:

香莢蘭(Vanilla spp.)為目前唯一具有可食用果實及商業價值之蘭科植物。因其果莢香氣及風味獨特,也是最受歡迎的香料之一,被廣泛應用於食品上。本研究旨在利用頂空固相微量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結合氣相層析儀(gas chromatography, GC)及氣相層析質譜儀(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鑑定不同熟成時間及溫度,以及不同萃取方法萃取之香草莢揮發性成分。並利用感官品評統計臺灣消費者對不同國家香草莢之香氣喜好度。主要研究內容為:1. 比較不同熟成

時間(0-6月)對臺灣香草莢之揮發性成分影響。2. 比較不同熟成溫度(20、25及30℃)對臺灣香草莢之揮發性成分影響。3. 分析不同熟成條件對香草莢色澤之影響。4. 探討不同萃取方法對香草莢揮發性成分之影響。5. 利用感官品評統計消費者對不同國家香草莢之香氣喜好度。 實驗結果顯示:以HS-SPME分析不同熟成期間香草莢樣品之主要成分皆為 vanillin,因此皆以醛類含量最多。p-hydroxybenzaldehyde及vanillin被認為是商業上香草莢品質指標。本研究中,於25℃下熟成3個月之香草莢,所測得之p-hydroxybenzaldehyde及vanillin相對含量皆較高

。由此可知,臺灣香草莢於25℃下熟成3個月具較佳香氣品質。本次實驗中,於25℃熟成3個月之香草莢其L值較低且a值較高,其色澤較接近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所定義之最高等級香草莢。綜合香氣品質與色澤分析結果,臺灣香草莢於25℃下熟成3個月為最佳香草莢熟成加工條件。 本研究藉由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可以發現不同萃取方法可以分成3個群體。其中3種不同濃度之酒精萃取為同個群體,成分組合較相似,主要皆由醛類、醇類、酮類及酚類組成。同步水蒸氣蒸餾溶

劑萃取(simultaneous steam distillation, SDE)可以萃出較多種揮發性化合物。此外,在PCA圖上可以明顯發現SDE位置與其他萃取相距最遠,可推測SDE萃取之揮發性成分與其他萃取方法差異最大。本次實驗中水蒸氣蒸餾萃取(steam distillation, SD)萃取並無法測出vanillin,因此,認為此方法不適合用於香草莢之分析。由此次結果發現,HS-SPME與SDE兩種方法皆適合用於分析香草莢,且此兩者是可以互補的萃取方法。於感官品評試驗中,馬達加斯加香草莢香氣最強,但是消費者喜好度分數最低。而臺灣香草莢香氣強度適中,且消費者喜好度分數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