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 育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鳳仙花 育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常美花寫的 花卉育苗技術手冊 和徐幫學(編)的 綠植病蟲害防治與水肥管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園藝學系所 宋妤所指導 陳可薇的 番茄莖葉資源化再利用於蔬菜栽培之研究 (2014),提出鳳仙花 育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番茄莖葉、栽培介質、袋式堆積、快速處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園藝學研究所 張育森所指導 張采依的 薄層屋頂綠化植物選擇與應用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薄層屋頂綠化、篩選屋頂綠化植物、高溫逆境、灌溉頻度、出貨前馴化、育苗容器型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鳳仙花 育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鳳仙花 育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花卉育苗技術手冊

為了解決鳳仙花 育苗的問題,作者常美花 這樣論述:

本書詳細、系統介紹了各種花卉育苗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繁殖方法和技術要點等,並按照各種花卉的繁殖特性,分類介紹了各種花卉的繁殖技術,包括播種繁殖、扡插繁殖、嫁接繁殖、組織培養等核心技術。   全書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較強,是生產一線花卉育苗企業技術人員、專業花農、園藝等專業師生的良好參考讀物。 常美花,河北北方學院副教授,20年來一直從事《花卉學》《無土栽培學》《藥用植物栽培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承擔花卉方面的科研課題4項,發表相關論文近20篇。多次應邀到河北省花卉生產基地、園林養護公司進行培訓授課。 第一章 花卉育苗的作用 1 一、花卉育苗

的內容 1 二、花卉育苗的重要作用 1 三、花卉繁殖方法 2 四、花卉育苗的生產現狀和發展趨勢 3 第二章 苗圃地的選擇與建立 4 第一節 苗圃地的規劃設計與建立 5 一、苗圃用地的選擇 5 二、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 7 三、苗圃設計圖的繪製和設計說明書的編寫 13 四、花卉苗圃的建立 15 第二節 苗圃苗木生產設施與設備 18 一、苗圃苗木生產設施 18 二、苗圃苗木生產設備與機械 27 第三章 花卉播種繁殖 32 第一節 種子的類型、採集和處理 32 一、不同類型種子的採集 32 二、采後種子的處理 38 第二節 種子的品質檢驗 42 一、種子的淨度 42 二、種子重量的測定 43 三、

種子的發芽力 44 第三節 播種前種子的處理 45 一、種子的貯藏 45 二、種子的休眠與催芽 52 第四節 播種繁殖 55 一、播種時間 55 二、播種方法 56 三、播種密度與播種量計算 57 四、播種技術 58 第五節 播種苗的撫育管理 61 一、播種苗的生長發育特點 61 二、留圃苗的生長發育特點 62 三、苗期管理 63 第四章 花卉無性繁殖 71 第一節 扡插繁殖 71 一、影響扡插成活的因素 72 二、促進插穗生根的措施 74 三、扡插時期 76 四、插穗的採集與製作 77 五、扡插的種類和方法 79 六、扡插苗的撫育管理 84 第二節 嫁接繁殖 85 一、嫁接的作用和意義 8

5 二、影響嫁接成活的因數 89 三、嫁接育苗技術 90 四、嫁接的種類和方法 93 五、嫁接後的管理 102 第三節 分株繁殖 103 一、分株繁殖的主要類型 104 二、分株時間 108 第四節 壓條、埋條繁殖 109 一、壓條繁殖 109 二、埋條繁殖 112 第五章 育苗新技術 114 第一節 組織培養育苗 114 一、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概念及特點 114 二、組織培養實驗室的構建以及主要的儀器設備 115 三、培養基的組成及配製 120 四、滅菌 124 五、接種 126 六、組織培養程式 127 七、組織培養的應用領域 135 第二節 無土栽培育苗 139 一、水培方法 139

二、營養液的配製與管理 144 三、基質栽培 148 第三節 容器育苗 157 一、容器育苗的概況 157 二、育苗容器 157 三、營養土 158 四、容器裝土及排列 158 五、容器育苗 159 六、容器苗的管理 159 第四節 全光照噴霧嫩枝扡插育苗技術 159 一、全光照噴霧嫩枝扡插育苗技術簡介 159 二、全光照自動噴霧設備裝置 159 第六章 花卉繁殖技術 163 第一節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育苗技術 163 一、萬壽菊 163 二、金盞菊 165 三、翠菊 168 四、波斯菊 169 五、雛菊 171 六、金魚草 172 七、飛燕草 175 八、福祿考 176 九、一串紅 178

十、矮牽牛 181 十一、虞美人 183 十二、三色堇 184 十三、羽衣甘藍 186 十四、雞冠花 187 十五、蒲包花 189 十六、瓜葉菊 190 十七、彩葉草 192 十八、報春花 194 十九、鳳仙花 196 二十、石竹 197 二十一、酢漿草 198 二十二、蜀葵 199 二十三、羽扇豆 201 第二節 宿根花卉育苗技術 202 一、芍藥 202 二、萱草 205 三、薰衣草 207 四、黑心金光菊 209 五、金雞菊 210 六、松果菊 212 七、花毛茛 214 八、非洲菊 216 九、香石竹 218 十、滿天星 219 十一、君子蘭 220 十二、菊花 222 十三、天竺葵

224 十四、紅掌 225 十五、鶴望蘭 227 十六、馬蹄蓮 229 十七、鼠尾草 230 十八、秋海棠 231 十九、文竹 232 第三節 球根花卉育苗技術 233 一、百合 233 二、風信子 236 三、鬱金香 238 四、唐菖蒲 239 五、水仙 241 六、仙客來 243 七、大麗花 245 八、美人蕉 247 九、朱頂紅 249 十、番紅花 250 第四節 木本花卉育苗技術 252 一、月季 252 二、牡丹 255 三、杜鵑 257 四、梅花 260 五、山茶花 262 六、桂花 265 七、米蘭 267 八、一品紅 268 九、朱槿 270 十、葉子花 272 十一、碧桃

274 十二、榆葉梅 276 十三、錦帶花 278 參考文獻 280

鳳仙花 育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1:13 花蓮 山月吊橋
09:55 南投 雙龍瀑布七彩吊橋
20:48 桃園 新溪口吊橋
31:23 嘉義 太平雲梯
41:13 苗栗 東河吊橋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吊橋 #金探號評鑑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番茄莖葉資源化再利用於蔬菜栽培之研究

為了解決鳳仙花 育苗的問題,作者陳可薇 這樣論述:

番茄莖葉兼具汙染性與資源性,需要經過適當的資源化處理,本研究透過袋式堆積或快速處理將番茄莖葉資源化後與泥炭土(P)及椰纖(C)混合,分析其物理及化學特性,並找出適當配方作為育苗或栽培介質再利用之。番茄莖葉乾燥粉碎與大豆粕及菌種混合後,於麻布袋中堆積發酵5週並以大量水淋洗之,袋式堆積番茄莖葉(TC)成品的粒徑分佈以中顆粒為主,總孔隙度90.90%,其中氣相比率高而容器含水量最低,總體密度為0.09 g/cm3,EC值為892 μS/cm,pH為7.3,總氮、有效性磷、鈣及鎂的含量高。總酚含量因經過淋洗僅151.3 mg/kg。快速處理番茄莖葉(TF)交由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系楊秋忠教授之微生物及生

化研究室進行,成品的小顆粒比率高而有較低的孔隙率及氣相,pH為5.8,且總酚含量高達3038.0 mg/kg,以HPLC分析得沒食子酸(gallic acid)的含量約3300 mg/kg,沒食子酸大於1000 mg/kg抑制胡瓜種子發芽,大於250 mg/kg則抑制番茄種子發芽。將TF與泥炭土混合後放置2週,促酚類含量降低約40%,再利用於育苗及栽培上。堆積或快速處理番茄莖葉與泥炭土以不同比率混合,並於培養皿進行胡瓜種子及番茄種子之發芽試驗。胡瓜種子發芽指數於TC混合比率至60%(PTC60)約90.4,番茄種子發芽指數則於TC混合比率至40%(PTC40)為75.39,因此胡瓜發芽試驗擇混

合比率20、40及60%,而番茄發芽試驗擇20、30及40%。快速處理番茄莖葉於泥炭土混合後則放置兩週使得較佳發芽指數,TF混合比率20%(PTF20)對胡瓜種子發芽指數為97.23,對番茄種子則為93.48,因此胡瓜及番茄育苗選擇的TF混合比率為10及20%。以堆積或快速處理番茄莖葉混合P及C做為胡瓜及番茄育苗介質,各處理對壯苗指數皆與P無顯著差異,其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處理PTF20,顯示各處理適合做為胡瓜育苗介質。各處理番茄壯苗指數亦與P並無顯著差異,碳水化合物含量甚高於P。顯示各處理適合作為番茄育苗之介質。以堆積或快速處理番茄莖葉混合P及C做為番茄‘小蜜’之袋耕栽培介質,番茄莖葉性狀與

果實品質均和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及趨勢,其中CTC30的果實最大、最重且總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最高。結果顯示番茄莖葉以袋式堆積可與椰纖混合比率達約40-60%,而以快速處理可添加至20%,成為良好的育苗及栽培介質。

綠植病蟲害防治與水肥管理

為了解決鳳仙花 育苗的問題,作者徐幫學(編) 這樣論述:

本書詳細介紹綠植病蟲害防治常識和水肥管理相關知識,包括綠植病蟲害防治基本技巧、花草病害常識以及病害診治、花草蟲害常識以及蟲害診治、家庭花卉營養需求常識等。本書還介紹了觀花類植物、觀葉類植物、多肉類植物、果蔬植物的土壤、澆水、施肥方面的管理經驗。 本書通俗易懂,圖文並茂,融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為一體,適合廣大花卉種植戶、花木培育企業員工、園林工作者閱讀使用,也適合高等學校園林專業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室內設計師、室內植物裝飾愛好者及所有熱愛生活的讀者學習參考。  第一章綠植病蟲害防治基本技巧/1 第一節病蟲害預防指導/1 一、認識花卉的常見病蟲害/1 二、花卉遭受“侵

害”的原因/3 三、識別花卉病蟲害/4 四、防治花卉病蟲害的最佳辦法/5 五、花卉病蟲害化學防治技巧/7 六、降低花卉病蟲害的妙招/8 第二節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9 一、不同種類的化學藥劑/9 二、正確使用農藥/12 三、稀釋藥劑學問大/13 四、必不可少的施藥防護裝備/13 五、施藥時安全措施要做好/14 六、藥劑功效要記牢/15 七、手把手教你配製農藥/16 八、環保農藥DIY/17 第二章花草生病如何“看病開方”/20 第一節花草病害的診治/20 一、花卉綠植常見的病狀/20 二、不能忽視的花卉“斑點”/22 三、冷熱引起的花卉病狀/23 四、營養不良引起的花卉病狀/24 五、植物病

害發生的過程判斷/26 六、植物病害的傳播途徑/28 第二節常見葉、花、果病害診治/29 一、文竹黃化病的診治/29 二、水仙大褐斑病的診治/29 三、長春花炭疽病的診治/31 四、富貴竹炭疽病的診治/31 五、觀賞絲瓜疫病的診治/32 六、月季畸花病的診治/33 七、月季灰黴病的診治/34 八、一品紅灰黴病的診治/35 九、一品紅細菌性葉斑病的診治/36 十、綠蘿細菌性葉斑病的診治/37 十一、八仙花葉斑病的診治/38 十二、蘇鐵白斑病的診治/39 十三、杜鵑褐斑病的診治/40 十四、步步登高白星病的診治/41 十五、觀賞南瓜花葉病的診治/42 十六、朱蕉枯萎病的診治/42 十七、菊花枯萎病

的診治/43 十八、月季(玫瑰)病毒病的診治/44 十九、紅掌病毒病的診治/45 二十、月季(玫瑰)白粉病的診治/46 二十一、菊花白銹病的診治/46 二十二、紅掌細菌性疫病的診治/48 二十三、春羽葉腐病的診治/49 二十四、碧綠椒草炭瘟病的診治/49 第三節常見的根莖病害診治/49 一、棕竹幹腐病的診治/50 二、金錢樹疫病的診治/50 三、福祿桐菌核病的診治/50 四、非洲菊菌核病的診治/52 五、仙人掌莖腐病的診治/52 六、君子蘭白絹病的診治/53 七、非洲菊白絹病的診治/54 八、梅花流膠病的診治/55 九、桃樹流膠病的診治/56 十、月季(玫瑰)根瘟病的診治/57 第三章花草蟲

害滅殺攻略/59 第一節危害花草的小動物/59 一、認識昆蟲的生活習慣/59 二、為害綠植的五大害蟲/60 三、害蟲“侵犯”花卉的方式/62 四、如何甄別各種花卉害蟲/64 第二節常見的食葉害蟲/65 一、曲紋紫灰蝶的防治/65 二、青鳳蝶的防治/66 三、擬短額負蝗的防治/67 四、二十八星瓢蟲的防治/68 五、月季長管蚜的防治/69 六、薔薇三節葉蜂的防治/70 七、月季金龜子的防治/72 八、美洲斑潛蠅的防治/73 九、菜粉蝶的防治/74 十、星白雪燈蛾的防治/75 十一、褐邊綠刺蛾的防治/77 十二、玫瑰莖蜂的防治/78 十三、點蜂緣蝽的防治/79 十四、黃楊絹野螟的防治/80 十五、

桑褐刺蛾的防治/81 十六、茶長卷葉蛾的防治/81 十七、甜菜白帶野螟的防治/82 十八、斜紋夜蛾的防治/83 十九、黃鉤蛺蝶的防治/84 第三節刺吸、鑽蛀害蟲大滅殺/85 一、鵝掌柴薊馬的防治/86 二、蘇鐵蚧殼蟲的防治/86 三、巴西木蔗扁蛾的防治/87 四、杜鵑網蝽的防治/88 五、月季白輪盾蚧的防治/89 六、仙人掌盾蚧的防治/91 七、三點盲蝽的防治/92 八、山楂葉蟎的防治/93 九、菊花蚜蟲的防治/94 十、菊花潛葉蠅的防治/95 第四節常見地下害蟲大滅殺/96 一、螻蛄的防治/96 二、蠐螬的防治/97 三、地老虎的防治/98 四、金針蟲的防治/99 五、種蠅的防治/100 六

、鼠婦的防治/101 七、白蟻的防治/102 第四章學做家庭花卉的“營養師”/104 第一節花卉植物的營養需求/104 一、花卉生長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104 二、植物根系與營養吸收/106 三、不可忽視的葉部營養/106 四、年生長週期的營養調配/107 五、花卉的生命週期/108 六、花卉營養如何診斷/109 第二節花卉栽培土壤要求/112 一、花卉栽培土壤的類型/112 二、乾淨簡潔的土栽培/114 三、花卉對土壤的要求/115 四、學會自製花卉營養土/116 五、常用營養土簡易配方/118 第三節花卉植物的水分管理/119 一、你會給植物澆水嗎/119 二、如何判斷花卉是否缺水/12

1 三、怎樣增加花卉周圍的空氣濕度/122 四、不同時期的花卉如何澆水/123 五、掌握花卉澆水的情況/124 六、日常生活中的澆花妙招/124 第四節花卉施肥的經驗與方法/125 一、肥料的種類及效用/126 二、花卉的四季需肥特性/126 三、把握花卉施肥的要點/127 四、花卉施肥八不宜/128 五、簡單易行的自製花肥/129 六、製作花肥的原材料/130 第五章綠植花卉營養管理經驗分享/132 第一節觀花類植物的營養管理/132 一、虞美人的水肥管理要點/132 二、鳳仙花的水肥管理要點/133 三、紫羅蘭的水肥管理要點/134 四、矮牽牛的水肥管理要點/134 五、石竹的水肥管理要

點/135 六、君子蘭的水肥管理要點/136 七、月季的水肥管理要點/138 八、米蘭的水肥管理要點/139 九、蝴蝶蘭的水肥管理要點/140 十、石斛蘭的水肥管理要點/141 十一、卡特蘭的水肥管理要點/142 十二、兜蘭的水肥管理要點/143 十三、一品紅的水肥管理要點/144 十四、茉莉花的水肥管理要點/145 十五、含笑的水肥管理要點/146 第二節觀葉類植物的營養管理/147 一、迷迭香的水肥管理要點/147 二、綠蘿的水肥管理要點/148 三、富貴竹的水肥管理要點/150 四、巴西木的水肥管理要點/151 五、變葉木的水肥管理要點/152 六、文竹的水肥管理要點/153 七、一葉蘭

的水肥管理要點/154 八、豆瓣綠的水肥管理要點/155 九、合果芋的水肥管理要點/155 十、花葉芋的水肥管理要點/156 十一、吊蘭的水肥管理要點/157 十二、萬年青的水肥管理要點/158 十三、含羞草的水肥管理要點/159 十四、蘇鐵的水肥管理要點/160 第三節多肉類植物營養管理/161 一、虎尾蘭的水肥管理要點/161 二、石蓮花的水肥管理要點/162 三、仙人掌的水肥管理要點/163 四、曇花的水肥管理要點/164 五、金琥的水肥管理要點/165 六、令箭荷花的水肥管理要點/166 七、蟹爪蘭的水肥管理要點/166 八、仙人球的水肥管理要點/167 九、水晶掌的水肥管理要點/16

8 第四節果蔬類植物營養管理/169 一、火棘的水肥管理要點/169 二、草莓的水肥管理要點/170 三、五色椒的水肥管理要點/171 四、金橘的水肥管理要點/172 五、枸杞的水肥管理要點/173 六、佛手的水肥管理要點/174 七、石榴的水肥管理要點/175 八、葡萄的水肥管理要點/176 參考文獻/178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逐步提高,花卉綠植已經成為當代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養花也因此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大愛好。各種花卉千姿百態、色彩斑斕,可以把人們的生活環境裝點得更美好。除此之外,花卉賞心悅目,可以振奮精神,消除疲勞,淨化空氣,有益於人們身心健康。 人們的生

活離不開花卉綠植的陪伴。一個安全舒適、空氣清新的家不是奢望,只要用心在家中栽培適合的花卉植物,就能擁有一個健康綠色的家。花草樹木等綠色植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很多綠色植物都可以吸收有毒的裝修污染物,是清除裝修污染的“清道夫”,而且能夠起到很好的“空氣淨化器”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很多花卉植物具有很強的空氣淨化能力,通過系統瞭解花卉植物的功效並懂得如何栽培它們,就能實現您的居室健康夢想。在生活中,如果我們用心去認識花卉,找對花卉綠植養護要點,精心照料花卉,就會發現養好花其實很簡單。不同的花就像是不同個性的人,都有其自己的喜好。因此,養花前我們要充分瞭解各種花卉的習性,瞭解花的澆水量、施肥量等具體的養

護知識,這樣才能做到科學合理的養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我們特組織編寫了《園藝花卉栽培養護叢書》。 《園藝花卉栽培養護叢書》包括以下分冊:《室內花卉佈置與栽培指南》《綠植花卉扡插移植與育苗》《綠植病蟲害防治與水肥管理》《環保花卉選育及栽培指南》和《陽臺花卉培育與庭院綠植》。 本叢書旨在為讀者打造一個家庭園藝栽培與養護的實用指南,以指導廣大讀者懂得如何選種適合自己居室的花卉綠植,如何擺放一些盆栽花木,如何養護花卉綠植,如何應對花卉綠植常見的生長問題等。本叢書各分冊內容深入淺出、圖文並茂,適合花卉綠植愛好者及所有熱愛生活的讀者閱讀參考。 本叢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行、朋友的幫助,

在此我們感謝為本叢書的編寫付出辛勤勞動的各位編者。參與本叢書編寫的人員如下:徐幫學、王輝、徐春華、侯紅霞、袁飛、霍美煥、李楠、時煥煥、羅振等。在本叢書編寫過程中還得到田勇、李剛、高漢明等的幫助,在此對他們表示感謝! 由於編者水準有限,書中疏漏和不妥之處懇請專家、同行及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我們及時改正和補充。 編者 2016年8月

薄層屋頂綠化植物選擇與應用之研究

為了解決鳳仙花 育苗的問題,作者張采依 這樣論述:

薄層屋頂綠化(Extensive green roof)具低承載需求、費用成本低及方便維護管理等特性,但屋頂環境嚴苛且介質層淺薄,故選擇和應用適合的屋頂綠化植物為重要之環節。本研究擬挑選適應臺灣氣候的屋頂綠化植物種類,並提升應用性相關技術為研究重點。植物材料選擇方面,藉由調查臺北地區屋頂綠化施作地點,尋求各季節適用的植物種類,並探討夏季高溫環境下適用之植物及其篩選方式。技術層面上,於臺灣北部不同季節氣候環境,調查適合之維護管理與出貨前馴化措施,最後探討不同育苗容器型式對屋頂綠化植物生長之影響。 臺北地區屋頂綠化植物應用現況方面,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怡心

草(Tripogandra cordifolia)、麒麟花(Euphorbia milii)及芳香萬壽菊(Tagetes lemmonii)等在不同季節下皆生長良好。而松葉景天(Sedum mexicanum)於春季開花後生長衰弱、小花馬齒牡丹(Portulaca oleracea)和小松葉牡丹(Portulaca gilliesii)低溫下生長較差,藍星花(Evolvulus nuttallianus)因當地環境雨量豐沛造成部分葉片腐爛,台北草(Zoysia matrella)則因後續維護管理不當導致植株枯萎;此外苗期品質亦影響定植後之表現,如黃金萬年草(Sedum acre)。整體而言,影

響屋頂綠化植物生長主要因素為植物特性、環境氣候、維護管理及苗期品質。 夏季高溫環境適用植物篩選方面,於夏季期間實際種植28種常見之屋頂綠化植物,生長表現良好者為垂盆草、小松葉牡丹、怡心草、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黃邊短葉虎尾蘭(Sansevieria trifasciata ‘Golden Hahnii’)等;而藉由模擬高溫環境篩選耐熱性較佳者為小松葉牡丹、大花松葉牡丹(Portulaca grandiflora ‘Jewel’)、怡心草、小蚌蘭(Rhoeo spathacea ‘Compacta’)和黃邊短葉虎尾蘭。篩選指標中多肉植物以相對葉片厚度與景觀效果相

關性較高;而地被植物與景觀效果相關性較高者則為相對葉綠素螢光,故建議不同植物特性可採用不同指標進行評估較為適當。溫度影響多肉植物株型與開花之表現,圓葉景天(Sedum makinoi)適合生長之溫度範圍較廣,萬年草(Sedum hispanicum )具耐寒性,於15/13℃下節間短、植株低矮且葉色轉紅較具觀賞價值;大花松葉牡丹和小花馬齒牡丹則耐熱性佳,於35/30℃外觀表現良好,且開花量多。 維護管理方面,於臺灣北部不同季節下探討灌溉頻度對屋頂綠化植物生長之影響,針對綠薄荷(Mentha spicata)、紅毛莧(Acalypha pendula)、繁星花(Pentas lanceol

ata)、麒麟花、圓葉景天和斑葉佛甲草(Sedum lineare ‘Variegatum’),以三種灌溉頻度:未灌溉(NI)、低頻度灌溉(LFI)及高頻度灌溉(HFI)進行試驗。結果顯示春季期間,繁星花、薄荷、紅毛莧灌溉處理六週後其常態化差異植生指數(NDVI)、光化學效率(Fv’/Fm’)和景觀效果較NI處理高,但灌溉處理間無顯著差異;而麒麟花、圓葉景天和斑葉佛甲草表現不受灌溉頻度影響;冬季試驗中所有植物景觀效果均維持7.0分以上,各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夏季則隨灌溉頻度增加,植物生長越佳。 出貨前馴化措施方面,屋頂綠化植物經馴化作業後有利於定植後之表現,以綠薄荷、麒麟花、越橘葉蔓榕(

Ficus vaccinioides)、怡心草於各季節進行增加澆水頻度組(Increase watering, IW)、降低澆水頻度組(Reduce watering, RW)、持續施肥組(Fertilize, F)和噴施抗逆劑(200 μM SA)組之馴化作業。秋季出貨馴化試驗中,綠薄荷、越橘葉蔓榕、怡心草定植後因連日下雨,以IW馴化處理之葉綠素螢光值(Fv/Fm)和景觀效果較高,RW最差。麒麟花則以IW和F馴化處理景觀效果較佳。於定植後F馴化處理初期下降,但後期雨量增加,處理間無顯著差異。於春季期間定植前,綠薄荷和越橘葉蔓榕經噴施200 μM SA和RW馴化處理,定植四週後Fv/Fm和景觀

效果表現較佳。麒麟花和怡心草則以F馴化處理生理和外觀表現皆較佳,尤以怡心草較為顯著。同樣於夏季定植前,綠薄荷和越橘葉蔓榕經噴施200 μM SA和RW馴化處理後生長較佳,怡心草則以定植前持續施肥組馴化處理生理和外觀表現皆較佳。 育苗容器型式影響方面,以綠薄荷、繁星花、怡心草、越橘葉蔓榕、麒麟花、圓葉景天和斑葉佛甲草進行不同育苗容器型式試驗,處理分為三寸盆(9 cm pot)、植栽槽(Planting container)和育苗盤(植栽毯, Vegetation mat)。使用植栽槽提前育苗可顯著提高薄荷的存活率和繁星花Fv/Fm表現較佳;越橘葉蔓榕以植栽毯或三寸盆定植,植株皆能生長良好;

怡心草則以三寸盆處理為佳;圓葉景天和斑葉佛甲草以植栽毯方式種植較佳,而麒麟花則不受育苗容器型式影響其生長。 綜合上述研究,於臺灣北部從事薄層綠屋頂綠化時,應選擇耐熱、耐旱性強之植物種類,以達到低維護管理之目的;利用相對葉片厚度、相對葉綠素螢光能快速篩選高溫逆境下耐熱性佳之植物。維護管理方面,冬季氣候環境下可不需灌溉、春秋季則建議每週灌溉一次即可;夏季建議可每週灌溉兩次以上,以維持植株之良好生長。出貨前馴化技術可依照不同季節做調整,如多雨季節可於出貨前增加澆水頻度馴化;而高溫乾旱環境則可於定植前四小時噴施200 μM SA或降低澆水頻度馴化處理有助於抵抗屋頂嚴苛環境。育苗方式上,一般植物以

植栽槽或植栽毯方式提前育苗較適宜,但生長快速之植物種類,則建議可採用三寸盆移植。總之,除了選擇適合當地氣候環境之植物種類外,應配合完整的育苗、馴化和灌溉管理相關技術,方可提升屋頂綠化植物之應用性,促進臺灣屋頂綠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