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lysis paresis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林聖軒所指導 黃子晏的 神經監測甲狀腺手術之術後音聲障礙研究 (2021),提出Paralysis paresis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甲狀腺手術、甲狀腺術後音聲障礙、術中神經監測、聲帶運動、主客觀音聲分析、高頻音聲障礙、甲狀腺手術音聲吞嚥障礙指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語言治療與聽力研究所 陳維佳所指導 劉虔欣的 聲門閉合不全個案之發聲氣壓、氣流與功率閾值 (2021),提出因為有 發聲氣壓閾值、發聲氣流閾值、發聲功率閾值、聲門閉合不全的重點而找出了 Paralysis paresis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aralysis paresis,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神經監測甲狀腺手術之術後音聲障礙研究

為了解決Paralysis paresis的問題,作者黃子晏 這樣論述:

隨著檢查工具及健康意識的提昇,越來越多甲狀腺疾病被診斷,需要執行甲狀腺手術的病人也逐年增加。因甲狀腺所在的位置鄰近喉返神經、上喉神經外支及喉外肌等結構,甲狀腺手術後經常伴隨不同程度的術後音聲障礙。近年來,標準化術中神經監測逐漸被甲狀腺外科醫師廣泛採用,運用術中神經監測,醫師可針對神經損傷定性(機械性損傷、熱損傷)及定量(訊號損失比例),並且常規以術前及術後的喉內視鏡檢查、主觀音聲評估、客觀音聲評估,以分析病人之音聲狀況。本系列研究為首次報導以標準化神經監測及音聲數據,以統計分析建立喉返神經受傷機轉與音聲參數變化、術後聲帶運動障礙與音聲參數變化之關聯性,並提供手術醫師盡力避免嚴重機械性損傷及熱

損傷之音聲證據及預後指標。在未傷及喉返神經及上喉神經外支之情形下,主客觀高音頻損傷仍是音聲障礙重要議題,主觀及客觀高音頻損傷不完全相等,影響主觀高音頻損傷的因素更為複雜,需要考慮到音聲穩定性,也需考慮病人的特徵選擇介入方式。

聲門閉合不全個案之發聲氣壓、氣流與功率閾值

為了解決Paralysis paresis的問題,作者劉虔欣 這樣論述:

許多喉部病變與嗓音異常均會造成聲門閉合不全,並對溝通功能、生活品質帶來負面影響。氣體動力學測量中的發聲氣壓閾值(Phonation Threshold Pressure, PTP)、發聲氣流閾值(Phonation Threshold Flow, PTF)和發聲功率閾值(Phonation Threshold Power, PTW)可能可以有效反映聲門閉合不全。本研究欲探討發聲氣壓閾值、發聲氣流閾值及發聲功率閾值如何於聲門閉合不全患者中反映不同程度的聲門閉合不全。本研究之受試者為30 名經診斷為聲門閉合不全者(嗓音障礙組)與30 名正常嗓音者(控制組)。發聲氣壓閾值藉由受試者以最輕柔的聲音發

出連續的「啪」(/pa/)以測量口內壓;發聲氣流閾值藉由受試者對著呼吸氣流流速計(pneumotachograph)持續發出「啊」(/a/)並逐漸將音量降至最低以測量;發聲功率閾值藉由把發聲氣壓閾值及發聲氣流閾值相乘以計算。而聲門閉合不全程度藉由喉部內視鏡檢查,並使用影像分析方法及標準化聲門間隙面積(normalized glottal gap area, NGGA)於受試者持續發出「一」(/i/)的過程中計算。研究結果發現,獨立t檢定顯示嗓音障礙組與控制組的發聲氣壓閾值及發聲功率閾值達中度效應值的顯著差異(p < 0.05, Cohen’s d = 0.564 - 0.672),而發聲氣流閾

值並未於兩組間達顯著差異。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分析顯示發聲氣壓閾值的ROC曲線下面積(AUC)為0.682,發聲氣流閾值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572,發聲功率閾值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619,指出發聲氣壓閾值對於區辨是否具聲門閉合不全有較高的診斷準確度。皮爾森相關係數(Pearson’s r)的結果顯示發聲氣壓閾值、發聲功率閾值與標準化聲門間隙面積呈顯著的中強度正相關(r = 0.506;0.438),而發聲氣流閾值與標準化聲門間隙面積呈低強度相關(r = 0.309)。本研究結果發現發聲氣壓閾值比起發聲氣流閾值或發聲功率閾值可能對於

反映聲門閉合不全程度具更高靈敏度,並建議未來研究可精確設計聲門閉合不全程度的測量方法,以深入探討三者氣動學測量方式對於量化聲門閉合不全的的相對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