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ea被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ikea被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DIY玩佈置編輯部寫的 DIY玩佈置NO.57 狹小空間的放大魔法 和Cindy Liao、 Frankie Liao的 阿姆斯特丹.我的理想生活 看、吃、住、用、穿、玩、享的創意好設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宜家被子价格 - 购物头条- 星期三也說明:大减价IKEA宜家罗特帕春秋被夏被冬被莱赛尔被子单人双人被芯. ¥199 ¥199. 主题:化纤被. IKEA宜家威特摩萨休闲毯空调被子午休盖毯正品国内代购包邮. ¥14.9 ¥14.9.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浩斯 和原點所出版 。

最後網站【體驗】讓你一夜好眠的IKEA GRUSSTARR 雙人涼被則補充:小布和Leticia兩個人很會流汗,即使是冬天也經常睡到踢被子,因此早在還沒正式進入夏天前,我就幫家中寢具換季了,儘管換上的是我覺得很輕薄的被子,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kea被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DIY玩佈置NO.57 狹小空間的放大魔法

為了解決ikea被子的問題,作者DIY玩佈置編輯部 這樣論述:

  每個人都嚮往能住在一個寬敞的大房子裡、有獨立的更衣間、三面書牆的工作室、可以放得下沙發的大浴室、種滿花的大陽台、10個朋友一起吃飯聊天也不顯擁擠的餐廳和客廳,但對於居住在都市的家庭而言,這樣的心願往往是奢侈且難以達成的。   然而,只要懂得規劃分配,還是能在有限的坪數裡讓生活過得舒適又愉快。   針對租屋族及單口、多口的家庭,提出各種佈置巧思和創意。   狹小的空間更需要良好的動線規劃和收納技巧,而牆壁空間的有效利用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從客廳、廚房、浴室、書房等…都可以做牆壁空間的有效利用,還有把收納變漂亮風景的魔法和偷吃步的空間放大術。   此外,小空間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特色品味,新婚小夫

妻善用IKEA的收納家具,把狹長型的小空間佈置得很有歐洲居家的Fu;即使空間有限,還是堅持要擁有一個夢幻小花園的花草創意家…,藉由這些精采的空間案例,學習別人的放大魔法術,一起打造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的幸福的小空間。 本書特色   1.針對租屋族及單口、多口的狹小空間,提出各種問極解決和佈置巧思。   2.同時邀集手作相關、喜愛佈置的達人們,提供讀者最詳盡的創意教學,以及多變化的改造點子。   3.另有特別企劃和小旅行單元,每次規劃不同的主題和採買路線! 作者簡介 DIY玩佈置編輯群   DIY玩佈置,第一本手工生活創意享樂誌。源起自對生活中所有物件的遊戲心情、想自己動手做的衝動;本系列集結全

台各領域的手作達人,滿載達人的創意巧思與清楚易懂的步驟示範,是一本對愛好者最實用的手作情報誌。   愛生活手記部落格:mylifestyle.pixnet.net/blog Column 米力家的生活道具.傳統工藝與設計並存的文化風景 不娘雜貨俱樂部.活跳跳的立晶窯手繪碗公 H*手作夢遊中.Salut!請多指教&再會名片夾 Zakka 去旅行吧! Design 設計的能量來自用心生活-品墨良行 科技與文創結合的新火花-Pikoi Deco Master 不需敲敲打打的佈置QA分享-德國室內佈置師.Iro Cover Story 【Lesson 小空間的放大技巧】 1.小空間的20個煩惱

2.拯救不良動線的處方籤 3.向上爭取的延伸魔法 4.聰明收納30 Ideas 【Case 徹底活用空間的完美案例】 Case 1.木工結合油漆 不動格局的雜貨工作室 Case 2.運用專業技能 營造夢幻花園空間 Case 3.妙用層板櫥櫃 擴大狹長舊公寓 Case 4.工拆除多餘隔間 打開視覺的延伸感 特別企劃 歡迎參觀!我家的便所 Handmade Life 玩趣手作 小雜貨的黏土變裝 木作俱樂部 自己動手做日雜感木收納 素材百科 不用設計師,也能玩出風格獨具的馬賽克創意 生活小課堂 梅雨季防潮除濕的居家提案 Shopping Map 就愛Junk Style Shop! 通過時間和生

活的試煉才是好設計.Atelire 50 在歐洲跳蚤市場尋找經典家具.KOKOKALA 專售20年代設計的的古董飾品店.DE STIJL 重現普普時代的光輝歲月.摩登波麗 小歸小,該有的佈置、機能不能少!責任編輯 王盈力   「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戶,陽光灑在地板上,也溫暖了我的被子..」。   在女歌手清亮愉快的嗓音之下,歌詞也傳達出人們對於「大房子」的夢幻嚮往。   然而對於居住在面積僅有36,192.8155 平方公里,人口數卻達23,224,912 的小島台灣而言,擁有獨棟﹢庭院的大房子,的確是多數人難以達成的夢想。   不過,轉個念,小空間也有小空間獨有的優點啊!   

因為小!不會老覺得房子空盪盪,心裡好生孤單,家人間的情感連結也更緊密。   因為小!才可以不斷激發自己的佈置潛能,挑選家具的眼光要練得更精準,還需要良好的動線規劃和高超的收納技巧,而牆壁空間的有效利用也是一個重要課題,光這樣想著,腦海裡就已經列出好多好多有趣的項目。   你看!比起大空間,小空間是不是有挑戰性多了。   這一期的特別企劃,要帶大家瞧瞧整個居家空間中最私密的便所。   我們每天都從這裡開始,也從這裡結束,這麼重要的地方,怎麼能不好好重視它!   不管是硬體部分的馬桶、洗臉盆、浴缸、花灑、收納的浴櫃..,乃至軟體部分的視覺陳列、搭配小物、薰香器具,每個小細節都兼顧了,才能讓身體與心

靈在這裡徹底被洗滌放鬆。   想為居家牆面來個大換裝?   不妨試試花色豐富的馬賽克磚,運用不同的拼貼技法,就能輕鬆營造多變的居家風情。   而老是望著日系雜誌裡,質感簡約的家具流口水的讀者朋友,快把書籍闔上,捲起袖子一起跟著「手作屋」的Chi 老師,親手打造專屬自己的木家具吧!   今年夏天,心底的「玩佈置」清單,還有一長串等著我們一起完成呢!

ikea被子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大家好我是Mara馬拉!這次新影片帶大家參觀我的房間,希望大家喜歡!疫情期間也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

♡商品資訊 ♡

https://www.ikea.com.tw/zh
IKEA的商品就不貼給大家了~

床單枕套-無印良品

https://reurl.cc/vq1p0e -方形編織枕套

彼得兔被子-南港車站city link C棟6樓

https://reurl.cc/dG5rZq
https://reurl.cc/a9vrMY -怪奇物語海報

https://reurl.cc/dG50pz -隨機黑膠

變色燈的賣家沒有賣了:(

https://reurl.cc/R0142D -Bose隨身音響(最新的款式)

♡Music♡
Naomi - Polaroids - https://thmatc.co/?l=B2BB58D8
@naomisato1998 - Love Confession via @hellothematic
Lian Kyla - Flower Tea via @hellothematic
@helloitsmrchase - Hibiscus via @hellothematic

♡find me here:)♡

Instagram | _linyc08_
TikTok | _linyc08_
Mail | [email protected]

Camera | canon g7x ii
Edit | imovie

THANKS FOR WATCHING:)

阿姆斯特丹.我的理想生活 看、吃、住、用、穿、玩、享的創意好設計

為了解決ikea被子的問題,作者Cindy Liao、 Frankie Liao 這樣論述:

  介紹世界創意之都的魅力生活  台灣作者實地採訪,超過70個啟發人心的經典人、事、物  原味體驗最自由、最生活化的阿姆斯特丹創意  看、吃、住、用、穿、玩、享,七大角度看盡生活好設計  既是最佳的獨特景點旅遊指南,也是創意生活實踐的最佳範例   就連荷蘭人都想看的一本書!   為什麼阿姆斯特丹人天天好心情?  生活不能只有設計,還要自由和創意!   美好的生活怎麼開始?一張設計精美的郵票可以寄出幸福感受、在溫室有機餐廳中品嘗陽光下的綠色健康、老舊鍋爐廠翻新成電影院打破看的體驗……   走入世界創意之都的迷人生活!  頂尖創意人士親自帶路 ﹢看、吃、住、用、穿、玩、享七大角度  Kessels

Kramer的天才創意、droog獨步全球的設計祕密、Tjep.顛覆傳統建築想像、Jamie Oliver +Marcel Wanders的美食空間   特別收錄  24hr創意生活不打烊  ONE FINE DAY IN AMSTERDAM   就連一張郵票都經過精湛無比的設計!   這不只一本旅遊書,而是一本觀察當地人生活的圖文備忘錄,提供讀者不同的角度體驗生活中的設計。   阿姆斯特丹是世界前五大的創意之都,創意產業占總經濟總額的15%,擴散效益(Spillover Effect)更是在一歐元中創造55-90分的額外產值。從2005年到2009年工作量有20%的成長率,公司數則是40%的

正成長(出自Department for Research and Statistics of the municipality of Amsterdam)。荷蘭1600萬人口中就有4萬6千位設計師,創造26億歐元的產值,讓他們的生活與設計密不可分。   從買張小郵票開始,有概念又精湛的設計,讓沒有收集郵票的人都想保留一套;吃除了可以很健康外,還可以很藝術,就怕你沒膽來嘗試;綠建築不但代表人類意識的覺醒,更象徵著居住的好品味;無論是自家客廳中的沙發,還是圖書館裡的閱覽桌椅,都是舒適又好看的產品;穿出個性,不盲目追隨流行,才是真正的自我;一年到頭有玩不完的活動,週末隨性選個藝文空間逛逛,才是享受

創意的真諦。   深入介紹阿姆斯特丹,真正傳達這座城市翻滾全球創意的自由精神指標。  看見了什麼?一本本被子彈射穿的書,邊看邊在彈孔找尋知識的奧秘  吃到了什麼?阿拉丁神奇美食,進行一場聽覺視覺嗅覺味覺的美食感官之旅  住到了什麼?獨一無二的垂直花園綠建築,體驗自然永續的空間美學  用到了什麼?媲美設計博物館的禮品店,能夠買到各式各樣的創意鬼點子  穿出了什麼?設計師與巨蜥蜴徜徉在印尼湖泊中,穿出自然界的野性靈感設計  玩到了什麼?六公尺高故事書玩具屋,每個小朋友穿梭奔跑+閱讀的快樂天堂  享受了什麼?激盪實驗的文創空間,看展時順便聽聽藝術家們犀利的爭辯   原始是人格的特質,自由是創意的根本

,尊重是多元化的開端!自我不再意味著孤芳自賞的個人主義,相反地,是出自於一種個人透過行動與創作,表達熱愛生命、關懷社會的無私理想主義。阿姆斯特丹座右銘I amsterdam,彰顯的不只這座城市的自豪、自信、致力,更象徵著新興的個人自由主義。   《阿姆斯特丹.我的理想生活》全書採取「看、吃、住、用、穿、玩、享」七大角度,徹底解剖阿姆斯特丹人如何悠然自得生活在創意之中!收錄這座城市七十多項啟發人心的設計人、事、物,從最貼近生活的角度,去發掘創意所能帶來的影響與改變。書中採訪了各個領域的專業創意玩家,讓他們親自告訴讀者城市中最值得造訪的地點與活動,讓人更能了解阿姆斯特丹的創意生活思維。   Wha

t did they say about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創意人士 × 城市私密地點  .I am a graphic designer平面設計師|Erik Kessels of KesselsKramer廣告公司  想要找好書跟雜誌?我最愛去Athenaeum News Centre和American Book Centre。   .I am an architect建築師|Ramin Visch of Studio Ramin Visch建築師工作室  Cafe Amsterdam,開放的用餐空間,有著最棒的花園,夏天用餐的最佳去處。   .I am a spatial d

esigner空間設計師|Frank Tjepkema of Tjep.空間設計公司  位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Brasserie Harkema空間使用尺度大膽,是一家十分有風格的餐廳。   .I am a food designer食的設計師|Marije Vogelzang of Proef食的設計實驗室  在Korenmarkt的有機市場,我可以在那找到新鮮又健康的創作食材。   .I am a fashion designer時尚設計師|Brigitte Hendrix & Jolanda van den Broek of And Beyond時尚設計工作室  星期一早上Noorder

market是最好尋寶的市集,各式各樣的二手衣與傢具任君挑選,走累了在露天咖啡廳買杯飲料提神,享受忙裡偷閒的早晨。   .I am an artist藝術家|Hugo Kaagman版畫塗鴉教父  我最愛街上隨處可見的Laser3.14詩詞塗鴉,非常有創意,以及迷幻畫家Aat Veldhoen,當然還有當代經典梵谷與古典派大師林布蘭。 作者簡介  一號 Cindy Liao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畢業,在台灣廣告界打滾數年後,投奔百無禁忌的荷蘭深造。2006年畢業於St. Joost, avans University平面設計碩士。成立DesignInOne平面設計工作室,繼續執著對創意產業的

熱誠。長年旅居荷蘭,學設計,玩設計,看設計,對設計不可自制地著迷。另外還擔任多本國內設計雜誌的撰稿人,將自己在生活中所觀察到有趣、具啟發性的人事物分享給讀者。 二號 Frankie Liao   年齡保密,家住台北,父籍貫雲林,自小嗜吃西螺米與瑞春醬油膏,彈珠、芭比與尪仔仙是兒時良伴。歷經兩次重考、末代聯考、轉學、延畢與教育本土化的血淚歷程,造就作者二號對社會、文化的奇特看法。就讀於文化大學景觀系期間,任性而為,自助遊覽多國。大學後出國攻讀碩士,棄芬蘭擇荷蘭,就讀AKV/St. Joost 設計學院平面設計所。兩年後,歷經荷蘭教育自由氣息之薰陶,卻也對台灣產生更多鄉愁下之期許,並意志堅定將誓死

效忠設計這條不歸路。對於城市與公共空間擁有不可言喻的迷與癮,設計多就相關主題發揮,隨心所致。 PART 0 special feature: one fine day in Amsterdam10:00 biking → 14:30 shopping → 18:30 partying → 02:30 sleepingHi, my name is Helen, I am from Amsterdam, this is my city and this is my life!我就是過這樣的生活! PART 1 頂尖創意人士 VS. AMSTERDAM平面、廣告、建築、空間、食材、時尚、藝術……

,在多元的創意和設計當中,我們看見阿姆斯特丹川流不息的生命力。這是個流行「跨界」的年代,要駕馭創意就要知道「創意劈腿」的法則,如何劈才閃?怎麼劈得炫?讓屬於這座城市的頂尖創意人士告訴你! A1|01 I am a graphic designer平面設計師KesselsKramer 廣告公司|熱愛「劈腿創意」的廣告天才A1|02 I am an architect建築師Studio Ramin Visch 建築師工作室|翻新老房子的建築守護者 A1|03 I am a spatial designer空間設計師 Tjep.空間設計公司|科技、藝術、生活完美結合A1|04 I am a food

designer食的設計師Proef食的設計實驗室|RE定義:吃得健康、吃得有趣、吃得藝術A1|05 I am a fashion designer時尚設計師And Beyond時尚設計工作室|穿出你的想法才叫風格時尚!A1|06 I am an artist藝術家Hugo Kaagman版畫塗鴉教父|畫板無所不在的街頭藝術家 PART 2 生活中的設計 VS. AMSTERDAM每個人一輩子都在「看、吃、住、用、穿、玩、享」,對於荷蘭人而言,設計的本質是解決問題、是生活態度、是應用美學,阿姆斯特丹人的生活又是怎麼過?這個單元提供你切入這座城市的七種全新角度,七十多項啟迪人心的美好生活提案,

而你會怎麼填充YOUR CITY的生命力! B1|看得到的設計|I Seei see therefore i am精湛聰明的設計都會讓人不經想多逗留幾秒、多看幾眼。B1|01 De Designpolitie平面設計工作室生冷的設計法則也能平易近人B1|02 Hansje van Halem平面設計師萬花筒效應的幾何複製美學B1|03 Largetosti平面設計公司在混亂中創造翻雲覆雨的美感B1|04 Lava Graphic Design平面設計公司  操弄視覺語言的好手B1|05 Lesley Moore平面設計公司平面視覺世界裡的魔術師B1|06 Mijksenaar視覺溝通設計公司創

造視覺資訊系統的妙手B1|07 Solar Initiative視覺傳達設計公司運用視覺電力大聲宣誓創意的存在B1|08 The Stone Twins 創意溝通設計工作室還有甚麼比這更犀利、驚人的創舉!B1|09 Thonik平面設計公司以設計將文化與社會接軌的使者 B2|吃得到的設計|I Eateat a hell of a lot of cake吃不再只是一種生理需求,更是理念的發揚與贊同。B2|01 AS健康飲食餐廳被芬多精圍繞的新鮮美好B2|02 Bazar Amsterdam異國料理餐廳感染東方氣息的神奇阿拉丁B2|03 De Bakkerswinkel麵包坊大麻風化區街角的溫馨麵

包坊B2|04 De Kas生機飲食溫室餐廳吃也能有著永續的概念B2|05 Fifteen Restaurant Amsterdam設計餐廳街頭混搭優雅的舒適用餐空間B2|06 Hotel de Goudfazant素人設計餐廳工業叢林裡的祕密餐廳B2|07 Nevy海鮮景觀餐廳用新鮮快活滿足饕客味蕾B2|08 Pont13船屋餐廳不完美中的完美B2|09 Trouw Amsterdam複合式藝文餐廳誰說夜店不能充滿文藝氣息 B3|住得到的設計|I Liveeveryone needs to stay alive老舊空間再利用,形成虛實交錯的異想世界,彷彿是場空間魔術秀。B3|01 Amste

rdam Loft Project私人宅邸理性與感性兼備的空間嘉年華B3|02 Borneo-Sporenburg住宅區總體計畫傳統運河屋的創新詮釋B3|03 F-zuid Amsterdam住宅區剛柔並存的衝突美學B3|04 House IJburg 私人住宅住宅區覆蓋都會垂直花園的綠建築B3|05 Westerdok Apartment Building 公寓大樓一切都以開放為設計原則 B4|用得到的設計|I Usebeing useful is simply useless設計巧思就在生活周遭,你是發現了沒?!B4|01 Droog Design Flagship Store旗艦店Dro

og設計完全攻略B4|02 The Frozen Fountain設計商店媲美當代設計博物館的獨家商店B4|03 Furniture for Station Amsterdam Amstel車站傢具如微型城市裡大樓的車站傢具 B4|04 HEMA Department Store平民設計百貨公司品質與創意兼具的老品牌B4|05 Kraanspoor辦公大樓豪華又粗獷的琉璃櫃B4|06 Mahler4 Amsterdam商用大樓象徵創新和非凡的辦公大樓B4|07 Openbare Bibliotheek Amsterdam (OBA) 阿姆斯特丹公共圖書館以天空與光影為裝飾的雕塑品B4|08 A

irportCity, Amsterdam Airport Schiphol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國際航空城首例B4|09 smool Designstudio產品設計工作室以順手時尚為最高指導原則B4|10 Springtime產品設計工作室充滿年輕活力的激動B4|11 Stadsarchief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市檔案館建築風格白派不死B4|12 Thinking of Holland - Dutch Design Souvenirs荷蘭設計紀念品專賣店想要來點特別的荷蘭紀念品嗎?B4|13 Virus病毒如病毒般流竄的設計產品 B5|穿得到的設計|I Wearnevermind

whatever style and taste這裡天空常陰暗無光,所以穿的、用的都要挑鮮艷到不行的色彩!B5|01 Bibi van der Velden珠寶設計師從旅行與自然界擷取靈感且不落俗套B5|02 Daryl van Wouw服裝設計品牌I am who I am強烈自我主義的街頭潮牌B5|03 INDIVIDUALS阿姆斯特丹時裝學院品牌學院氣息與年輕創意的時尚伸展台B5|04 Jantaminiau時尚設計品牌翻譯生活哲學的時尚鏡子B5|05 Orson + Bodil by Alexander van Slobbe時尚品牌剪裁立體的優雅演繹B5|06 Roswitha van

Rijn鞋的設計以自然為靈感的高級訂做鞋B5|07 Shoebaloo Shoe Shop設計鞋店步上超越時空的時尚之行B5|08 SPRMRKT/SPR+時尚品牌專賣店時尚+藝術+生活的概念空間B5|09 Viktor & Rolf House時尚拍檔童話又帶點惡搞氣息的時尚雙人組 B6|玩得到的設計|I Playplay play play play play play play play...設計玩得到的設計玩得到的設計玩得到的設計玩得到的設計B6|01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Fashion Week阿姆斯特丹國際時尚週閃耀一顆星、時尚新生代的伸展台B6|02

 Art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藝術祭豐富心靈的感官饗宴B6|03 DREAM AMSTERDAM夢阿姆斯特丹夢的解析與實現B6|04 Dutch Design Double by Premsela荷蘭設計無法無天的自由意念B6|05 ExperimenteDesign Amsterdam實驗設計雙年展當代都會文化與前衛實驗設計的混合方程式B6|06 The House of Aristoteles兒童創意博物館創意從小開始玩出來B6|07 Inside Design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設計展最具時尚指標的設計盛宴B6|08 Tijdelijk Museum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臨時博物館虛擬的概念、貼切的觸動B6|09 De Woonbeurs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家飾展家與生活哲學的交流平台 B7|享得到的設計|I Enjoydon’t mention enjoy unless you really enjoyed不想加班、不愁吃穿、不用大腦、不怕無聊。B7|01 Annet Gelink Gallery展覽空間聽新新人類對世界的新想法B7|02 CoBrA Museum 美術館藝術創作天行者的樂園B7|03 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我的學校就是音樂廳B7|04 De Appel Arts Cen

tre藝術中心遇見當今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好去處B7|05 Foam Fotografiemuseum Amsterdam攝影藝廊捕捉靈感、捕捉人生B7|06 Hermitage Amsterdam俄羅斯博物館氣派古典與精緻現代的結合B7|07 Lloyd Hotel Amsterdam設計旅館短暫旅程的永恆經典B7|08 Mendo bookstore設計書店由書築起的創意黑色王朝B7|09 moooi Gallery展覽空間一切與質感、美感相關的收集B7|10 Platform 21藝文設計平台把夢想當作審合資格的展示平台B7|11 SMART Project Space文創空間激盪創意文

化產品的公共實驗室B7|12 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市立美術館跟著我們到處旅行B7|13 W139當代藝術展覽空間延續藝術家精神與能量的勝地 推薦序 你可以一直玩下去!   2008年末,離開了學校畢業後任職了三年的建築師事務所,因為是外國人的身分沒了工作簽證就要離開荷蘭,正在打包行囊之際,聽說了一項針對外國人居留的新政策,鼓勵外國設計師在荷蘭創業。說也巧合,我竟也因為這政策留了下來並開了自己的工作室。   過了半年,手上唯一的小住宅設計案中途喊停,在傷腦筋之際,聽以前學校老師說荷蘭國家建築獎金(The Netherlands Architecture Fund

)要徵選新案子,於是就花了好幾個月去摸索門路和提案。第一次嘗試並沒有成功,畢竟沒有成熟的資歷可以說服評審。到了第二次,我決定以強調一個外國設計師不一樣的設計觀點來提案去說服評審:提議利用複合式空間使用來規劃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都市更新過程,區域性的打通街道櫥窗女廊上方閒置的樓層,改變產權並引進新的創意產業進駐,終於獲得想法上的肯定。到現在過了一年半,我的工作室還靠著這筆獎金在支撐著。   荷蘭設計主張開放式平台和創新,以荷蘭創意首都阿姆斯特丹為例,她不是一個設計精英主義城市,如果太過閉門深造,反而得不到這城市在玩耍間創新的精隨。深不深刻,有沒有徹底執行倒是不重要,反正打出來就對了!在這樣的氣氛下

,設計者永遠是自信的。但是不管你作的東西自認多好,總會有人覺得你不夠新,不夠批判,不夠大眾,不夠勇敢,所以設計者也永遠是謙卑的。   Cindy & Frankie的書寫來輕鬆易懂,內容豐富,我又看到了好多新的設計。讀者若問:造就這種百花齊放的設計生態背後的系統為何?荷蘭政府除了針對建築、工業設計、多媒體、美術、以及網站設計,設立專業的評委會審核以及合理資助創意項目的執行過程、擴大媒體效益之外,也補助篩選出來的青年設計者足夠的生活費、創作費以及宣傳費來完成單一項目或協助創業。社會的風氣相信年輕人,稱讚他們為Young Hero,並包容新想法的孕育過程。或許就是這種系統已經存在,讓設計者相信他們

的想法是值得的。簡單的說,荷蘭給設計者的感覺就是: 「你可以一直玩下去!」   記得某本暢銷書的書名叫作:「It’s not about how good you are, it’s about how good you want to be.」我覺得也可以改成:「It’s not about how good you are, it’s about how good the system is.」   當然好的系統並不是全部,任何一個有野心的設計者都應該知道要繼續創作下去還有很多挑戰和困境要克服,但是可能是因為自己曾是這種系統的受惠者,也希望別的年輕設計師可以在不太確定的時後和我一樣受到鼓勵

。   這個全球性城市競爭的年代,荷蘭的模式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輸出,希望台灣也很快的趕上,讓國內外的設計者在台灣好好的玩耍,創意才可以百花齊放,豐富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   鄭采和(荷蘭Boundary Unlimited建築事務所  創辦人暨建築師)   台灣建築師,1981出生,荷蘭貝拉格建築學院(Berlage Institute)建築碩士畢業,2004年「天井」(skywell)獲台灣行政院重建會頒發921重建感恩紀念公園國際競圖首獎。2009年創立個人建築及都市設計事務所 「Boundary Unlimited」,是首位在荷蘭開業的台灣建築師,作品獲得當地多個建築獎項肯定。2009年即

以「荷蘭阿姆斯特丹紅燈區改造工程規劃案」榮獲荷蘭國家建築獎金Nederlands Archfonds,隔年又以「荷蘭烏特列茲移民區住宅改造工程設計案」獲得歐盟青年建築師聯合住宅競圖Europan10評審入選獎,是備受矚目建築設計新銳。 前言 設計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設計=I amsterdam   每個人都知道荷蘭人是填海造地的專家,因為國土大塊面積處於低窪地區,迫使他們數百年來一直必須面對、克服大自然的挑戰,也因此培養出他們對自然絕對尊重的態度與超級務實的民族性。當自然資源有限時,人們就會去思考如何透過一種人為的方法,將其做最有效的利用,此時此刻「設計」就渾然天成地誕生了。   對荷蘭人而言:

設計的本質是解決問題;設計的概念是一種生活態度;設計的表象是一種應用美學。設計存在於他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從一盞太陽能發電的路燈到海埔新生地的城鎮,無一不是人工智慧下的創新設計。全國規劃良好的腳踏車專用道與完善的配套措施,讓腳踏車成了主力交通工具,不但減少城市中的空氣污染,更成了荷蘭人生活中獨一無二的情趣與文化。想像一下如果把台灣路上所有的摩托車都換成腳踏車,那會是什麼狀況?!又要花費多少金錢、人力、時間?!但現在的荷蘭已經辦到了!   Go Dutch效應   要了解荷蘭創意產業的特色與風格,不免俗還是要先提到點歷史大環境,這些歷史為荷蘭現代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深厚基礎。   時間拉到十六、

七世紀的歐洲宗教革命,荷蘭算是新教派的先鋒,宗教與政治分離,造就制度上的獨立、言論上的自由,是他們非常引以為傲的一點。發展至今,社會風氣開放、沒有包袱、思想前衛、言論尺度寬鬆,大家有話就直說,幾乎是百無禁忌,當然對創意產業有絕對的助力。   接下來的黃金海權時代,進出口貿易為荷蘭人帶來經濟上的富裕,異國文化的充斥,更是社會多元化的開端。大量吸收他人文化特色,經過自我反芻、重新詮釋,成為極有創意的新設計,世界知名的Delft Blue陶瓷就是最好的例證。曾經跟另一位韓國記者閒聊起荷蘭設計的特色,他說:「荷蘭設計就像掠食者,將所有其他文化中可取之處都吸收起來,再經過消化、轉換、融合成為自己的特色。

」仔細想想,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什麼叫做以之借鏡,不就是相同的道理!   除了人文歷史外,自然因素所造就的務實、理智也反應在他們的創意產業上,從古蹟改建的博物館到慢食概念的溫室餐廳,無一不是永續設計的經典代表。雖然常有人會開玩笑說:「荷蘭人是全世界最吝嗇的民族,Go Dutch就是由此產生。」但也因為小氣成性,將所有資源利用到極致,反而成了他們創意產業上的一大特色。   相關法令政策培育、提升產業在國際間的競爭力。眾多文創基金會不知提供多少機會,讓年輕創作者發展、表現自我潛能。每年政府力挺的Dutch Design世界巡回展,讓設計師們無後顧之憂地走向國際舞台。在這年代即便是文創產業,也需要商業

化的支撐,像是飛利浦設計中心就是個成功的案例。拿首都阿姆斯特丹來說吧!它是世界前五大創意之都,創意產業占總經濟總額的15%,擴散效益(Spillover Effect)更是在一歐元中創造55-90分的額外產值。從2005年到2009年工作量有20%的成長率,公司數則是40%的正成長(出自Department for Research and Statistics of the municipality of Amsterdam)。荷蘭創意產業的興盛,絕對是全民運動的效應。   體驗荷蘭的設計精髓   原始是人格的特質,自由是創意的根本,尊重是多元化的開端。當代的自我不再只是意味著孤芳自賞的個人

主義,相反地,是一種出自於個人,透過行動與創作來表達其熱愛生命、關懷社會的無私理想主義。阿姆斯特丹座右銘I amsterdam,不只彰顯著城市的自豪、自信、致力,更象徵著新興的個人自由主義。   撇開感性因素的理智寬容政策,實現以尊重為前提的自由體制,造就紅燈區、大麻店、國營賭場、同性戀大遊行等前衛的特殊現象,這就是一般人對阿姆斯特丹的映像。相同的特質也反應在當地生活機能上,像是:優渥的國際稅制吸引Ikea、Mexx等大廠牌來此設立企業總部,不只提供許多工作機會,更能塑造引領市場趨勢的優先地位;為改造社區利用時尚新銳設計師的櫥窗取代紅燈區女郎。烏托邦式的理想需要完整的配套政策,才有機會落實在城

市環境中 。   2009年市政府官方正式公民調查顯示(出自Department for Research and Statistics of the municipality of Amsterdam):九成的市民覺得他們與城市有密佈可分的關係;七成的人對地方政府感到滿意;七成的人認為與鄰居互動關係良好。2009年更在Mercer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年度生活品質指數中排行世界第13(共215個城市,漢堡28、巴黎33、倫敦38、巴塞隆納42)。   有別於倫敦、巴黎、米蘭、紐約等國際重量級城市,阿姆斯特丹更重視對本土文化的關懷,大規模發展ij河域西岸為創意產業

重劃區,城市南區有Platform 21設計中心、ONL建築事務所規劃的F-Zuid住宅區,市中心有MVRDV重新改建的Lloyd Hotel、象徵荷蘭經典產品設計的 Droog Design旗艦店、鬼才Tjep為國民啤酒海尼根設計的概念店,還有新建中的當代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數之不盡的設計主題餐廳……。從建築、藝術、設計、到時尚,阿姆斯特丹少了點國際重鎮的傲氣,多了點個人化、深植生活的零距離親切感。   書寫的感動和理由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就像是台灣的台北,充斥著最豐富、多元的人文風情,找設計靈感當然要到這裡。作者因學設計來到荷蘭,又因玩設計繼續留了下去,在生活中看到

許多精彩的設計,分享慾就由然而生,決定拿起相機、打開電腦把這一切記錄下來。   市面上已有不少介紹阿姆斯特丹的旅遊書,作者寫此書的初衷並不是要再重複那些已被講到爛的資訊。本書不只一本旅遊書,也是本觀察、紀錄當地人生活的圖文備忘錄,希望提供讀者不同角度來體驗生活中的設計。除此之外,採訪多位不同領域的專業創意玩家,讓他們親自告訴讀者,城市中最值得造訪的地點與活動,讓人更能了解阿姆斯特丹的創意生活思維。包羅萬象看、吃、住、用、穿、玩、享得到的設計,無論是注重環保意識的現代嬉皮,或是追求時尚風格的都會雅痞,都能在這擁有城市態度的大村落中,尋找到洗滌身心靈的個人品味淨土。   這本書可以拿來幹嘛?!  

 或許有不少台灣人去過阿姆斯特丹,做的事不外乎就是逛花市、吃起司、遊運河、看風車、買木屐等等,因為通常都是多國旅遊的行程,也沒太多時間逗留,又趕往下一個國家。很少有人能真正體驗到當地人的生活,更不要說是從生活中觀察到什麼可以讓自己借鏡的態度或觀念。就拿花來說吧!荷蘭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花市,十年一次的花博會更是國際盛事,每次場地選擇都會和造鎮計畫結合,活動過後,原地就多了一個新市鎮,戶外展覽空間既是城市中的公園,將所有建設資源利用到淋漓盡致,是個超級務實又聰明的都發計畫。在高速公路旁養了一群的羊,牠們就是隔音坡上的除草大隊。這些是不是代表某種程度的永續設計概念?!   本書包含城市中七十多項啟發人

心的設計人、事、物,從最貼近生活的角度,去發覺創意所能帶來的影響與改變。讀者要拿來當作一本另類的旅遊指南也好,要拿來當作尋找設計靈感的圖文書也好,從書中不難發現荷蘭人的創意思維都是來自於生活當中。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不同聲音的寬容,說是簡單,但反觀台灣社會又落實了多少?!書中簡單扼要的陳述只是個開端,是一把開啟思考大門的鑰匙,門後有什麼就得靠讀者們自己去摸索。   環顧四週就能找到的好品味   既然設計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一體兩面,找阿姆斯特丹的經典設計,只要環顧四周,就不難發現。從買張小郵票開始,有概念又精湛的設計,讓沒有收集郵票的人都想保留一套;吃除了可以很健康外,還可以

很藝術,就怕你沒膽來嘗試;綠建築不但代表人類意識的覺醒,更象徵著居住的好品味;無論是自家客廳中的沙發,還是圖書館裡的閱覽桌椅,都是舒適又好看的產品;穿出個性,不盲目追隨流行,才是真正的自我;一年到頭玩不完的活動,是根植產業最直接、快速的方法;週末隨性選個藝文空間逛逛,好好享受創意的真諦。阿姆斯特丹看、吃、住、用、穿、玩、享得到的設計,就在生活四周隨手可得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