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ninger文化照顧理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輔英科技大學 護理系碩士班 王琳華所指導 徐偲萍的 新住民婦女文化認同、憂鬱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 (2021),提出leininger文化照顧理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住民、文化認同、憂鬱、生活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吳考甯所指導 柯哲瑜的 實踐的GAYA: 水源文化健康站的太魯閣族文化照顧實作 (2020),提出因為有 實踐的Gaya、療癒的Gaya、Gaya與照顧、太魯閣族文化照顧模型、太魯閣族文化健康站實作、照護殖民與解殖的重點而找出了 leininger文化照顧理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leininger文化照顧理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住民婦女文化認同、憂鬱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

為了解決leininger文化照顧理論的問題,作者徐偲萍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新住民婦女文化認同、憂鬱、生活品質的現況,並探討三者之間的相關性,以及憂鬱之中介效果。採橫斷式相關性研究設計方式,以便利取樣選取南部的社區中的新住民婦女為研究對象,共計收案200位。使用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包括:一、人口學資料表;二、新住民文化認同量表;三、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中文版;四、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使用SPSS 22.0中文版套裝軟體程式進行統計分析與處理,包括描述性統計、單因子相依變異數分析、多元線性迴歸分析及路徑分析等。 研究結果顯示,200位新住民婦女平均年齡為40.69歲、來臺時間平均為16年、國籍為越南居多(119人,59

.5%)。在文化認同研究結果屬於中等程度,其中以文化投入4.76(SD=0.02)得分最高,其次為文化歸屬平均得分為4.75(SD=0.02),文化統合4.60(SD=0.03)得分最低,而在成對比較中「文化投入」和「文化歸屬」兩者間並無顯著差異。在憂鬱情形得分大於等於16分者只有3人(1.5%),且研究結果顯示生活品質以環境範疇3.86(SD=0.18)得分最高,生理健康範疇3.42(SD=0.21)得分最低。 此外,經控制個人基本屬性變項後,研究對象之文化認同與憂鬱呈負相關、憂鬱與生活品質呈負相關、文化認同與生活品質呈正相關。且控制憂鬱後,文化認同對生活品質之心理範疇、生理範疇為部分

中介效果、對環境範疇為完全中介效果。 研究結果可提供分析與具體建議,以供政府相關單位更加正視新住民生活及文化問題,並制訂政策之參考;以及讓相關醫療或社工單位增加對多元文化之認知,在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新移民女性時,即可提供文化適切性的護理照護。

實踐的GAYA: 水源文化健康站的太魯閣族文化照顧實作

為了解決leininger文化照顧理論的問題,作者柯哲瑜 這樣論述:

此論文談討的核心主軸為,太魯閣族人世代傳承的GAYA如何影響了當代的照護實作。藉由這個提問,我爬梳與太魯閣族相關的人類學研究及田野調查的回饋,歸納出與健康有關的GAYA(下稱健康GAYA),分別為:追求個人及集體的強盛、力氣(BIYAX)、勤勞(MDRUMUT)、細心的照護(KLAWA)、尊重長者(MDRUDAN)、性的禁忌與性別意識、社會關係致病的疾病觀。另外,我透過MADELEINE LEININGER創立的文化照顧模型,揭示了從日本到中華民國殖民政府對太魯閣族造成的結構性負面健康影響,並設定我的部落花蓮縣秀林鄉水源部落文化健康站為參與式觀察的據點,分別針對母語名字課程、古調音樂課程、運

動課程、營養餐食、安全環境等五個面向進行深度訪談,取得長者對課程的想法以及他們個人的健康受損歷程,連結至殖民所帶來的結構性負面健康影響層次。此論文的田野工作始於2019年結束在2021年,在照護需求與照護實作的來回對話裡,我們可以意識到健康GAYA如何影響著當代的照護實作,因而得到了提問的解答。此論文有五個研究發現,一是我們可以意識到GAYA未曾因為殖民而消失,GAYA會在實踐當中浮現並且為當代的需求產出解釋。二是GAYA對於太魯閣族人有著療癒性的力量,逆反GAYA的政策則會造成傷害。三則是奠基於一跟二的研究發現,討論照護殖民與照護解殖的哲學性議題。四是重新檢證MADELEINE LEININ

GER的文化照顧理論提出四大偏誤:上層七大因素比重、上層因素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及關聯、上層親屬結構影響應是考慮因素的尺度,而非其中一個因素。下層三元素比重問題。五是改善四大偏誤提出從個人、家族與部落,生理心理到靈性的太魯閣族文化照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