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控制原理pp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pid控制原理ppt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馮新宇寫的 ARM Cortex-M3體系結構與編程(第2版) 和周興華,岑巍,倪敏娜的 AVR單片機C語言高級編程設計(第三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PID 控制原理:看完这个故事你就明白了也說明: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 控制,又称PID 调节。PID 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 年历史,已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中國電力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張陸滿所指導 高慶揚的 廢棄污泥做成製程排氣除污利器之研究 (2018),提出pid控制原理pp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氟化鈣污泥、中孔洞材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進修部暑期課程與教學碩專班 何俊青、謝振裕所指導 邱暐心的 多媒體鄉土教材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提升四年級學童社會科學習成效之探究 (2017),提出因為有 多媒體鄉土教材融入教學、社會學習領域、學習成效、家鄉認同的重點而找出了 pid控制原理ppt的解答。

最後網站pid控制系統則補充:PID控制 具有原理簡單,魯棒性強和實用面廣等優點,是一種技術成熟、應用最為廣泛的控制系統。 [1]. 控制器的基本控制規律(P、PI、PD、PID).ppt, max.book118.com.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id控制原理pp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ARM Cortex-M3體系結構與編程(第2版)

為了解決pid控制原理ppt的問題,作者馮新宇 這樣論述:

本書從CortexM3處理器入手,詳細闡述了STM32微控制器的用法。本書從編程軟件的使用、STM32的IO口配置講起,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該處理器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基本IO接口、中斷、ADC、定時器等。最后幾章給出了多個案例,有的來源於學生的電子設計大賽作品,有的來源於科研課題,如平衡車設計、井下通信分站設計、四旋翼飛行器設計等,都較好地詮釋了STM32的典型應用,可以幫助讀者快速地入門並且上手操作。最后一章給出幾個設計案例思路,讀者在綜合前面的學習后,可以自行設計作品,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本書配套全部設計電路圖、源代碼和PPT素材以及在線答疑等,方便讀者學習。本書可作為電子、通信及控制等相關

專業的參考書,也可以作為相關技術人員的技術參考書。馮新宇(1978— ),黑龍江科技大學副教授,長期從事嵌入式系統項目開發和相關教學工作。曾主持或參與嵌入式相關課題與項目開發20余項;近10年來一直作為指導教師參與全國電子設計大賽、飛思卡爾電子設計大賽、黑龍江省電子設計大賽等工作,所指導的學生多次獲得各種賽事重大獎勵。個人代表性著作有《ADS2009射頻電路設計與仿真》《ARM9嵌入式開發基礎與實例進階》與《四旋翼無人飛行器設計》)。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學習說明第1章ARM Cortex—M3核介紹1.1Cortex—M3主要特性1.2典型M3核處理器特性1.2.1命名規

則1.2.2產品功能和外設配置習題第2章開發環境搭建2.1MDK安裝2.2新建工程2.3采用ST—Link調試仿真代碼習題第3章基本I/O端口控制3.1MDK新建工程3.2MDK工程配置3.3寄存器法操作代碼分析3.4時鍾配置3.4.1時鍾樹3.4.2時鍾源3.4.3APB2外設時鍾使能寄存器(RCC_APB2ENR)3.5I/O端口配置3.5.1I/O基本情況3.5.2GPIO配置寄存器描述3.5.3端口輸出數據寄存器3.6用庫函數操作流水燈3.6.1GPIO_Init函數3.6.2RCC_APB2PeriphClockCmd3.6.3控制I/O輸出電平3.6.4LED.h文件3.6.5軟件

調試易現問題3.7使用庫函數法控制數碼管3.7.1數碼管基礎知識3.7.2硬件電路設計3.7.3軟件說明3.8簡單按鍵輸入習題第4章中斷4.1STM32中斷和異常4.2STM32中斷相關的基本概念4.2.1優先級4.2.2中斷控制器NVIC4.2.3NVIC的優先級組4.3外部中斷4.3.1外部中斷基本情況4.3.2使用外部中斷的基本步驟習題第5章串口通信5.1串口通信基礎5.1.1基本概念5.1.2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5.1.3應用串行通信的數據采集結構5.2STM32串口操作5.2.1寄存器方式操作串口5.2.2庫函數方式操作串口習題第6章直接寄存器訪問6.1DMA基礎知識6.2STM32的

DMA操作6.2.1寄存器方式操作DMA6.2.2庫函數方式操作DMA6.2.3DMA操作實例習題第7章模擬/數字轉換器7.1ADC基礎知識7.1.1ADC主要特性7.1.2ADC框圖及引腳分布7.1.3通道選擇7.1.4ADC的轉換模式7.1.5ADC寄存器和固件庫函數列表7.2STM32ADC操作7.2.1寄存器方式操作ADC7.2.2庫函數方式操作ADC7.2.3ADC操作實例習題第8章定時器8.1定時器基礎知識8.1.1高級定時器8.1.2基本定時器8.1.3通用定時器8.2STM32定時器操作8.2.1寄存器方式操作定時器8.2.2庫函數方式操作定時器8.2.3定時器操作實例習題第9

章CAN總線設計9.1CAN總線基本工作原理9.2CAN協議的特點9.3CAN協議通信過程9.4CAN的報文格式9.4.1數據幀9.4.2遙控幀9.4.3錯誤幀9.4.4過載幀9.4.5幀間隔9.4.6優先級的決定9.5CAN總線錯誤處理機制9.5.1錯誤狀態9.5.2錯誤檢測9.6同步9.6.1同步類型9.6.2同步原則9.7CAN總線拓撲結構9.7.1STM32的CAN通信模塊9.7.2CAN控制器MCP2515介紹9.8CAN通信的軟件設計9.8.1系統程序流程9.8.2系統接收發送中斷處理9.8.3CAN總線初始化配置9.8.4報文的發送9.8.5報文的接收9.9CAN通信示例習題第1

0章倒立擺設計10.1設計內容與實現指標10.1.1倒立擺的選擇10.1.2系統設計指標10.2系統方案確定10.2.1系統結構組成10.2.2系統模型分析10.2.3系統控制方案確定10.3系統硬件設計10.4電機的選擇及驅動電路的設計10.4.1電機的選擇10.4.2電機驅動電路的設計10.5測量電路設計10.5.1擺桿角度測量電路的設計10.5.2旋臂位置測量電路的設計10.6通信電路的設計10.6.1上位機通信電路的設計10.6.2無線傳輸電路的設計10.7輔助電路設計10.7.1語音提示電路的設計10.7.2電源電路的設計10.8系統軟件設計10.8.1系統控制程序設計10.8.2起

擺程序設計10.8.3PID控制程序設計10.8.4電機驅動程序設計10.8.5上位機通信程序設計10.8.6無線通信程序設計10.9作品的制作與調試10.9.1倒立擺機械結構的制作問題10.9.2PCB設計應注意的問題10.9.3電路板的制作問題10.10PID參數的整定10.10.1比例參數整定10.10.2積分參數整定10.10.3微分參數整定習題第11章智能小車設計11.1硬件電路設計11.1.1硬件系統方案設計11.1.2最小系統電路設計11.1.3電源電路設計11.1.4電機驅動電路設計11.1.5環境檢測傳感器電路設計11.2人機交互電路設計11.2.1OLED顯示電路設計11.

2.2紅外遙控電路設計11.2.3蜂鳴器提示電路設計11.3總體軟件設計11.3.1道路基准采集模式軟件11.3.2PID尋跡模式軟件11.3.3迷宮模式軟件11.3.4OLED顯示軟件設計11.4PID控制軟件設計11.4.1PID介紹11.4.2比例(P)控制器11.4.3比例積分(PI)控制器11.4.4比例微分(PD)控制器11.4.5比例積分微分(PID)控制器11.4.6PID尋跡11.5迷宮算法設計11.5.1左手法11.5.2迷宮搜索11.5.3迷宮最短路徑算法11.6設計測量方法與數據處理11.6.1傳感器分布11.6.2五路模擬傳感器數據測量11.7傳感器軟件濾波11.7.

1軟件濾波處理介紹11.7.2軟件濾波的方法11.8調試方法11.8.1PID參數調試11.8.2迷宮模式調試習題第12章平衡車設計12.1硬件電路設計12.1.1硬件系統方案設計12.1.2環境檢測傳感器電路設計12.2人機交互電路設計12.3MPU—6050使用方法12.3.1引腳說明12.3.2SMPRT_DIV寄存器12.3.3CONFIG寄存器12.3.4GYRO_CONFIG寄存器12.3.5ACCEL_CONFIG寄存器12.3.6加速度計測量寄存器12.3.7TEMP_OUT_H和TEMP_OUT_L寄存器12.3.8陀螺儀測量寄存器12.3.9PWR_MGMT_1寄存器12.

3.10WHO_AM_I寄存器12.4總體軟件設計12.4.1車身狀態采集模式軟件12.4.2PID車身保持模式軟件12.4.3人機交互模式軟件設計12.4.4卡爾曼濾波算法習題第13章電子秤設計13.1設計指標13.2設計方案13.3硬件電路設計說明13.3.1主控制器相關電路13.3.2TFT液晶屏相關電路設計13.3.3AD芯片HX711相關電路設計13.3.4WT588D語音模塊相關電路設計13.3.5稱重傳感器相關電路設計13.4軟件設計思路及代碼分析13.4.1TFT觸控液晶模塊部分13.4.2WT588D語音模塊部分13.4.3HX711芯片部分13.4.4DS18B20芯片部分

13.4.5數據計算部分習題第14章井下通信分站設計14.1硬件電路設計14.1.1監控分站主要設計目標及參數14.1.2硬件電路設計方案14.2軟件方案設計14.2.1軟件總體程序的思路14.2.2RS485接口的使用及程序流程14.2.3CAN數據傳輸14.2.4OLED顯示14.2.5鍵盤輸入習題第15章無線電能功率傳輸系統的設計15.1設計內容與實現指標15.1.1設計內容15.1.2系統設計指標15.2無線電能傳輸的基本原理分析15.2.1無線電能傳輸的耦合方式15.2.2磁諧振耦合式無線電能傳輸的基本原理15.2.3磁場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的組成15.2.4實現傳輸的關鍵裝置15

.3無線電能傳輸的特性15.3.1頻率特性對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的影響15.3.2能量發射線圈設計對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的影響15.3.3電容補償對無線能量傳輸系統性能的影響15.4系統方案確定及電路設計15.4.1系統結構組成15.4.2主要拓撲電路的選擇與設計15.4.3MOS管驅動設計15.4.4線圈和電容的設計15.4.5接收端高頻整流的設計15.4.6控制電路的設計15.4.7程序的設計15.5調試與驗證15.5.1系統的調試15.5.2測量結果與結論分析習題第16章四旋翼飛行器設計16.1四旋翼飛行器的結構16.2四旋翼飛行器的運動控制方法16.3四旋翼飛行器各部分的工作原理16.3.1飛

行姿態與升力關系16.3.2飛行姿態的測量16.3.3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角度測量16.3.4陀螺儀傳感器工作原理及角度測量16.3.5磁力計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測量方法16.4硬件設計16.4.1總體設計16.4.2飛行器主控電路最小系統設計16.4.3姿態傳感器模塊16.4.4無線通信模塊16.4.5定高模塊16.4.6電機及驅動模塊16.4.7遙控器模塊16.4.8電源模塊選擇16.4.9四軸飛行器的組裝16.5軟件設計16.5.1軟件預備知識16.5.2主控程序初始化設置及說明16.5.3姿態傳感器軟件設計16.5.4氣壓計軟件設計16.5.5遙控器軟件設計16.6調試、問題解析及改進方

向隨想習題第17章案例設計17.1STM32的無線傳輸系統17.1.1設計任務17.1.2系統結構組成17.1.3主要設計思路17.2風力擺控制系統設計17.2.1設計任務17.2.2系統結構組成17.2.3主要設計思路習題參考文獻

廢棄污泥做成製程排氣除污利器之研究

為了解決pid控制原理ppt的問題,作者高慶揚 這樣論述:

半導體工廠的污染產出無可避免,尤其在日益提升的環境保護觀念之下,改善及降低污染顯得更急迫更重要。倘若能夠利用工廠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加工處理後當作製程廢氣的過濾裝置,那無疑一舉兩得,使廢物變黃金,兩邊同時減廢,若還能兼具節能的效果,那將會是極為值得研究的課題。本研究利用半導體工廠廢水廠產出的氟化鈣污泥,製成選擇性中孔洞材料與觸媒,將之置入製程排氣管道中吸附HMDS及當作廢氣焚化爐的催化劑,最終將可達成上述成效,解決半導體工廠廠務端的長期困擾。本研究是以溶膠-凝膠法來製備奈米級選擇性中孔洞材料,由於含有CaF2,簡稱為CF-MCM,此選擇性中孔洞材料用來專門吸附HMDS及silane等高

沸點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另在製備CF-MCM的過程中加入硝酸鐵製成觸媒,簡稱為Fe-CF-MCM,用以當作焚化爐內的催化劑,不但可以降低焚化爐的燃燒溫度,還同時提升VOCs的裂解效率。新製材料在使用前必然需要妥予實驗其適用性。取坊間最具代表性的中孔洞材料MCM-41當作比對標的,用來比較新製材料的物化特性。並架設VOCs及HMDS之連續反應實驗系統來測試新製材料的吸附功能及適用性。CF-MCM材料需具備高比表面積與高孔洞體積等特性,也需要具有良好的吸附HMDS等高沸點VOCs的能力。Fe-CF-MCM觸媒由於本身也是孔洞性材料,因此同樣必須檢視其特

性,並做壽命測試。本研究預期的效果是消納廢棄物、降低擾人的高沸點VOCs處理問題、降低沸石轉輪與VOCs焚化爐的維修負擔、同時又能達到節能效果。完成上述實驗後還必須在工廠實地做小型測試,驗證可行之後兩種新材料才能真正上線使用。

AVR單片機C語言高級編程設計(第三版)

為了解決pid控制原理ppt的問題,作者周興華,岑巍,倪敏娜 這樣論述:

《AVR單片機C語言高級程式設計設計(第三版)》以初學者為物件,從零開始,循序漸進地講述AVR單片機C語言程式設計方法以及AVR單片機的硬體結構和功能應用。   全書共27章,主要內容包括AVR單片機特性、AVR單片機開發語言及編譯器、AVR單片機開發軟體的安裝及初步使用、自製JTAG模擬器及AVR單片機程式下載器、I/O埠、中斷系統、定時計數器、模/數轉換器、與PC機的串列通信、內部E2PROM、I2C序列介面、看門狗計時器、風機測試儀、紅外線轉速儀、紅外線感應自動移門、PID溫度控制器、液晶即時曲線顯示監控系統、圖文混排指針型電子鐘設計、數顯超聲波測距儀、RS485遠端網路控制系統設計等。

周興華,單片機培訓中心首席培訓師,著名單片機培訓、教育專家,資深高級嵌入式工程師,從事單片機培訓和產品設計近20年,編寫出版了大量的培訓書籍,已發表的有關學術及專業方面的文章超過1000萬字。 前言 第1章 概述 1 1.1 AVR單片機特性 1 1.2 學習AVR單片機用到的實驗工具及器材 2 第2章 AVR單片機開發語言及編譯器 8 2.1 採用C語言程式設計的意義 8 2.2 C語言具有的突出優點 9 2.3 AVR單片機的C編譯器簡介 10 第3章 ANSI C語言基礎知識 11 3.1 C語言的識別字與關鍵字 11 3.2 資料類型 13

3.3 AVR單片機的存儲空間 14 3.4 常量、變數及存儲方式 14 3.5 陣列 14 3.6 C語言的運算 17 3.7 流程控制 22 3.8 函數 26 3.9 指針 28 3.10 結構體 32 3.11 共用體 36 3.12 中斷函數 37 第4章 AVR單片機開發軟體的安裝及初步使用 40 4.1 ICCAVR7.14C C語言編譯器安裝 40 4.2 AVR Studio整合式開發環境安裝 42 4.3 程式下載軟體安裝 42 4.4 創建AVR入門程式 46 第5章 AVR DEMO單片機綜合試驗板原理介紹及使用 62 5.1 AVR DEMO單片機綜合試驗板 6

2 5.2 ATmega16A單片機的主要特點與內部組成 64 5.3 使用JTAG ICE模擬器調試AVR DEMO單片機綜合試驗板 65 第6章 自製JTAG模擬器及AVR單片機程式下載器 70 6.1 JTAG的由來及簡介 70 6.2 傳統的線上模擬器與JTAG介面的片內調試系統的區別 70 6.3 AVR JTAG ICE模擬時注意事項 71 6.4 AVR JTAG ICE的特點 72 6.5 自製AVR JTAG ICE 72 6.6 自製AVR單片機並口程式下載器 82 6.7 自製AVR單片機USBASP程式下載器 83 第7章 ATmega16A的I/O埠及C語言程式設

計 86 7.1 ATmega16A的I/O埠 86 7.2 ATmega16A的I/O埠使用注意事項 87 7.3 ATmega16A的I/O埠程式設計實踐 88 第8章 ATmega16A驅動16×2點陣字元液晶模組 101 8.1 16×2點陣字元液晶顯示器概述 101 8.2 液晶顯示器的突出優點 102 8.3 16×2字元型液晶顯示模組(LCM)特性 102 8.4 16×2字元型液晶顯示模組(LCM)引腳及功能 102 8.5 16×2字元型液晶顯示模組(LCM)的內部結構 103 8.6 HD44780特點 103 8.7 HD44780工作原理 104 8.8 LCD控制器

的指令 108 8.9 LCM工作時序 110 8.10 ATmega16A驅動16×2點陣字元液晶模組的副程式 111 8.11 16×2LCM演示程式(一) 113 8.12 16×2LCM演示程式(二) 116 第9章 ATmega16A的中斷系統及C程式設計 120 9.1 ATmega16A的中斷系統 120 9.2 ATmega16A的外部中斷程式設計實踐 121 第10章 ATmega16A的定時計數器及C程式設計 129 10.1 ATmega16A的定時/計數器 129 10.2 ATmega16A定時/計數器的時鐘選擇 129 10.3 計數器的事件 130 10.4 

定時/計數器事件的處理 131 10.5 ATmega16A的定時/計數器程式設計實踐 131 第11章 ATmega16A的PWM功能使用——實現數/模輸出 139 11.1 ATmega16A的定時/計數器的特性及數/模輸出實現 139 11.2 ATmega16A的PWM程式設計實踐 139 第12章 ATmega16A的模/數轉換器及C程式設計 145 12.1 ATmega16A的模/數轉換器 145 12.2 模/數轉換器相關寄存器 145 12.3 模/數轉換器的使用 147 12.4 ATmega16A的模/數轉換器程式設計實踐 147 第13章 ATmega16A串口及

C程式設計——與PC機的串列通信 153 13.1 通用序列介面USART的主要特性 153 13.2 USART的主要寄存器及設置 153 13.3 ATmega16A與PC機的串列通信程式設計實踐 157 第14章 AVR單片機內部資源的C程式設計——ATmega16A的內部E2PROM讀/寫 177 14.1 ATmega16A的內部E2PROM 177 14.2 與E2PROM相關的寄存器 177 14.3 ATmega16A內部E2PROM程式設計實踐 178 第15章 ATmega16A驅動I2C序列介面器件24C01的程式設計 190 15.1 E2PROM AT24CXX的

性能特點 190 15.2 AT24CXX引腳定義 190 15.3 AT24CXX系列記憶體特點 191 15.4 AT24CXX系列E2PROM的內部結構 191 15.5 AT24CXX系列E2PROM晶片的定址 192 15.6 寫操作方式 193 15.7 讀操作方式 194 15.8 讀寫AT24C01的相關功能副程式 195 15.9 在AVR單片機綜合試驗板上完成AT24C01A的讀寫實驗 198 第16章 AVR單片機內部資源的C程式設計——實現兩片ATmega16A以SPI方式通信 225 16.1 ATmega16A的SPI序列介面特點 225 16.2 主機和從機之間

的SPI連接及原理 225 16.3 SPI的配置及使用 228 16.4 SPI的相關寄存器 228 16.5 兩片ATmega16A的同步串口資料高速通信實驗 230 第17章 ATmega16A驅動SPI序列介面器件93C46的程式設計 236 17.1 AT93CXX的性能特點 236 17.2 AT93CXX引腳定義 236 17.3 AT93CXX系列記憶體特點 237 17.4 AT93CXX系列E2PROM的內部結構 237 17.5 AT93CXX系列E2PROM的指令集 238 17.6 器件操作 238 17.7 ATmega16A驅動AT93C46的子函數 242 1

7.8 ATmega16A對AT93C46的讀/寫實驗 245 第18章 ATmega16A驅動128×64點陣圖形液晶模組 251 18.1 128×64點陣圖形液晶模組特性 251 18.2 128×64點陣圖形液晶模組引腳及功能 252 18.3 128×64點陣圖形液晶模組的內部結構 252 18.4 HD61203特點 254 18.5 HD61202特點 255 18.6 HD61202工作原理 255 18.7 HD61202的工作過程 259 18.8 點陣圖形液晶模組的控制器指令 259 18.9 HD61202的操作時序圖 261 18.10 ATmega16A驅動128

×64點陣圖形液晶模組的副程式 262 18.11 在AVR單片機綜合試驗板上實現128×64LCM演示程式 265 18.12 在128×64液晶屏上實現多級功能表的設計實驗 271 第19章 ATmega16A的系統控制、重定和看門狗計時器使用 275 19.1 ATmega16A的系統控制和重定 275 19.2 ATmega16A的復位源 275 19.3 看門狗計時器的使用 277 19.4 在AVR DEMO單片機綜合試驗板上,進行看門狗實驗(一) 278 19.5 在AVR DEMO單片機綜合試驗板上,進行看門狗實驗(二) 280 第20章 ATmega16A應用實例1——風

機測試儀 282 20.1 系統功能描述 282 20.2 系統方案及電路設計 282 20.3 測試類型、參數範圍及測試過程 285 20.4 程式設計 286 20.5 調試及應用 297 第21章 ATmega16A應用實例2——紅外線轉速儀 298 21.1 轉速儀錶的分類 298 21.2 轉速感測器 299 21.3 轉速測量的方法 299 21.4 紅外線轉速儀系統功能描述 299 21.5 系統方案及電路設計 300 21.6 程式設計 302 21.7 調試及應用 308 第22章 ATmega16A應用實例3——紅外線感應自動移門 309 22.1 紅外線感應自動移門的

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309 22.2 系統方案設計 310 22.3 電路設計 311 22.4 程式設計詳解 316 22.5 保養及維護 334 第23章 ATmega16A應用實例4——PID溫度控制器 335 23.1 溫度控制原理 335 23.2 PID控制原理 335 23.3 系統方案及電路設計 337 23.4 程式設計 340 23.5 調試及應用 348 第24章 ATmega16A應用實例5——液晶即時曲線顯示監控系統 349 24.1 系統功能描述 349 24.2 系統方案及電路設計 349 24.3 數位溫度感測器DS18B20簡介 350 24.4 程式設計

355 24.5 調試及應用 377 第25章 ATmega16A應用實例6——圖文混排指針型電子鐘設計 378 25.1 系統方案設計 378 25.2 電路設計 378 25.3 程式設計詳解 378 25.4 調試及應用 397 第26章 ATmega16A應用實例7——數顯超聲波測距儀 398 26.1 超聲波測距原理 398 26.2 超聲波測距專用模組HC-SR04介紹 398 26.3 系統方案設計 400 26.4 電路設計 400 26.5 程式詳解 400 26.6 調試及應用 404 第27章 ATmega16A應用實例8——RS485遠端網路控制系統設計 405

27.1 RS485分散式資料獲取和控制網路原理 405 27.2 電路設計 405 27.3 程式詳解 405 27.4 調試及應用 410 參考文獻 411 進入21世紀後,由於電子技術及電腦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以單片機為核心的智慧化產品具有體積小、功能強、應用面廣等優點,正不斷取代傳統電子線路構成的經典系統。   以前組合語言是單片機工程師進行軟體發展的唯一選擇,但組合語言程式的可讀性和可攜性較差,採用組合語言編寫單片機應用系統程式的週期長,而且調試和排錯也比較困難。並且不同類型的單片機,必須採用不同的組合語言來編寫,這是因為組合語言

完全依賴於單片機硬體。對開發者而言,如果由於專案的變化而經常變更單片機類型,其開發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因為學習任何一種單片機組合語言開發,都需要歷經學習、探索、實踐、提高這樣一個過程,該過程少則半年,多則1~2年。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開發效率已成為電子產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為了提高編制單片機系統和應用程式的效率,改善程式的可讀性和可攜性,最好的辦法是採用高階語言程式設計。目前,C語言逐漸成為國內外開發單片機的主流語言。   C語言是一種通用的編譯型結構化電腦程式設計語言,它兼顧了多種高階語言的特點,並具備組合語言的功能。它支援當前程式設計中廣泛採用的由頂向下的結構化程式設計技術。一般的高階

語言難以實現組合語言對於電腦硬體直接進行操作(如對記憶體位址的操作、移位操作等)的功能,而C語言既具有一般高階語言的特點,又能直接對電腦的硬體進行操作。C語言有功能豐富的庫函數、運算速度快、編譯效率高,並且採用C語言編寫的程式能夠很容易地在不同類型的單片機之間進行移植。因此,C語言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用C語言進行單片機程式設計是單片機開發與應用的必然趨勢。對組合語言掌握到只要可以讀懂程式,在時間要求比較嚴格的模組中進行程式的優化即可。採用C語言不必對單片機和硬體介面的結構有很深入的瞭解,編譯器可以自動完成變數的存儲單元的分配,程式設計者就可以專注於應用軟體部分的設計,大大加快了軟體的開發速度

。統計資料表明,不同單片機的C語言編譯器80%的代碼是公共的,採用C語言可以很容易地進行單片機的程式移植工作,有利於產品中的單片機重新選型。C語言的編譯效率也很高,對於同一個問題,用C語言編寫的程式生成代碼的效率僅比用組合語言編寫的程式低10%~20%,由於現在片上ROM(或Flash ROM)空間做到32/64KB(或更大)的單片機比比皆是,因此代碼效率所差的10%~20%已經不是重要問題。至於對開發速度、軟體品質、結構嚴謹、程式堅固等方面進行綜合評述的話,那麼C語言的完美絕非是組合語言所能比擬的。   本書在第二版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大量實用應用程式及案例,讀者可以拿這些實例直接用於產品設計

與程式設計,也可進一步改良升級。   本書以初學者為物件,從零開始,循序漸進地講解當前最熱門的AVR單片機的C語言高級程式設計知識,在介紹AVR單片機的各單元部分基本特性的同時,使用入門難度淺、程式長度短且又能馬上實踐的初級實例,詳細介紹了如何使用ATmega16A的片上資源,幫助初學者快速掌握AVR單片機的高效設計。   光碟使用 隨書所附的光碟中提供了本書的所有軟體設計程式檔,讀者可直接複製下來使用,並仿照這些程式進行快速開發。還包括了本書的教學課件(PPT),可作為讀者自學本書的參考資料,也可供高校老師教學使用。   學習AVR單片機需要一定的學習、實驗器材,如讀者需書仲介紹的實驗器材或

想參加單片機/電子技術/FPGA/ARM等的設計培訓班,可與作者聯繫,諮詢購買事宜。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呂超亞、周濟華、沈惠莉、周淵、周國華、丁月妹、周曉瓊、錢真、周桂華、劉君禮、邱華鋒、胡穎靜、吳輝東、馮駿、孔雪蓮、方渝、付毛仙和呂丁才等的幫助和支持,編者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一些資料來自互聯網和非正式出版物,參考文獻無法一一列出,在此對原作者一併表示誠摯的感謝。   限於作者水準,書中難免存在不少錯誤或漏洞,誠摯歡迎廣大讀者提出意見,並不吝賜教。

多媒體鄉土教材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提升四年級學童社會科學習成效之探究

為了解決pid控制原理ppt的問題,作者邱暐心 這樣論述:

多媒體鄉土教材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提升四年級學童社會科學習成效之探究作者:邱暐心國立臺東大學 教育學系摘 要本研究旨在檢驗以研究者自編之多媒體鄉土教材「新、舊麻豆,攏是寶」融入教學,是否能夠有效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生的社會科學習成效及家鄉認同。本研究以臺南市麻豆國小四年級兩班48位的學童為研究對象,實驗班24人,實施多媒體鄉土教材融入教學,控制班24人,實施講述教學,進行準實驗前後測設計,共6週,14節課。成效評估包括社會學習成效、家鄉認同和課程滿意度。研究工具有「社會科單元成就測驗、教學意見表」。研究結論如下:一、 多媒體鄉土教學能提升學習成效,以抽象概念為最。二、 不同能力水準非教學

法對學習成效的調節變項。三、 多媒體鄉土教學更能提升不同能力水準學生的社會成效。四、 多媒體鄉土教學對提升中能力組的歷史概念最有效;對高能力組則是在抽象概念的學習。五、 實驗班學生認同「多媒體鄉土教材融入教學」之課程能提升上社會課的學習動機和對家鄉的認同。關鍵詞:多媒體鄉土教材融入教學、社會學習領域、學習成效、家鄉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