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容量不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ssd容量不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日経クロストレンド寫的 向AI贏家學習!:日本26家頂尖企業最強「深度學習」活用術,人工智慧創新專案致勝的關鍵思維 和吳軍的 見識:吳軍博士的矽谷來信,教你掌握商業與人生的本質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高寶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資訊科學與工程學系所 張軒彬所指導 張丞嘉的 利用主機端資訊及寫入區間特性改善固態硬碟效能 (2020),提出ssd容量不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固態硬碟、資料擺放、垃圾回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資訊學院資訊學程 曾煜棋所指導 黃誌祥的 階層式物聯網 (2020),提出因為有 物聯網、資料存儲、階層式設計、邊緣運算、固態硬碟、頻外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ssd容量不足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sd容量不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向AI贏家學習!:日本26家頂尖企業最強「深度學習」活用術,人工智慧創新專案致勝的關鍵思維

為了解決ssd容量不足的問題,作者日経クロストレンド 這樣論述:

――日本「深度學習商業運用大獎」首屆得獎專案全收錄!――   最具影響力的日本財經媒體之一《日本經濟新聞社》集團日經BP旗下日經xTREND與日經xTECH主辦   Kewpie、NTT DOCOMO、日本菸草產業、軟體銀行、SMBC日興證券、三菱總合研究所、日本交易所…… 26家頂尖企業最成功的AI戰略直擊,多領域豐富案例完整解析   日本AI書籍第一人、東京大學松尾豐教授深入剖析「以深度學習提高附加價值」的關鍵議題   AI改變世界之勢已不可擋,最大的機會在哪裡、最強的威脅是什麼, 擺脫技術層面的思考,以人為本,預見戰略全面革新的美麗新世界!   ★用AI監測網紅灌水,開發最直接有效的

創意手法! ★用AI預測股價走勢通知賣出時機,10倍報酬潛力可期! ★用AI自動寫文章,財務報表數據製作成完美說明文書! ★用AI打造最強球隊,開創轉會市場無限商機!   █ 深度學習只是計算處理技術,人工智慧不過是概念名稱,了解它的本質,才能掌握人工智慧真正的潛力!   深度學習確實已經融入商業面,開始運用於各種產品和服務。 有些公司因此提升了業績,也有些公司進而解決了社會課題, 本書深入介紹這些最先進的實際案例從發想、成形到實踐的過程。   書中具體剖析含括「深度學習商業運用大獎」獲獎六項計畫在內的26個案例, 將運用深度學習的效益分為四大類。   ▌改變產品開發流程和產業結構:介紹藉由運

用深度學習改變產品開發或行銷方式的案例,統整出通路領域製造商、批發、零售勢力平衡出現變化時的具體策略 ▌因應消費者的需求:介紹想要找到附近便宜的加油站或可用的停車位、投資股票讓獲利翻倍時,如何因應需求解決問題 ▌改革勞動方式:介紹藉由深度學習代替人工作業後,推動附加價值更高的勞動型態實際案例 ▌偵測錯誤和異常,解決社會課題:介紹以攝影機和深度學習技術來偵測不法與虛假資訊、以低價實現高準確率的最新技術   26家見解獨到的企業揭示有效運用AI的共通點, 全方位檢視實戰現場第一手觀點、開發規畫人員戰術思維、實踐成果體驗分析, 為各領域規模、目標各異的組織和人士,提供在這個空前時代開創新局的實用指南

。   █ 深度學習實踐案例全收錄   01  「AI食品原料檢查設備」,逆轉思維確保食安 02  「包裝設計喜好度評估預測AI服務系統」,徹底改變市調作業 03  從水處理到巧克力,流體動態影片與靜態影像辨識大不同 04  自動辨識貨架商品建議配置,改變製造商、批發、零售的角力 05  從改善生產流程到改善製造業,提升人工目測檢查效率 06  用深度學習掌握超商香菸陳列,以競賽作為獲得新技術的工具 07  分析餐廳暢銷菜單,開發外食數據標註技術 08  數據化強化選手戰力、分析球隊效益,訓練強度定量化 09  AI即時自動模糊加工處理,5G時代不只是通訊的多樣化服務 10  從日常對話到跨國

商務,運用深度學習自動翻譯降低語言門檻 11  連結現實與數位,找便宜加油站、停車空位輕鬆搞定 12  「AI股票投資組合診斷」協助投資,讓資產變十三倍 13  重現熟練操作員的雙眼,提高五倍垃圾處理效率 14  自動排除幼兒「NG照片」,解決幼兒園照護課題 15  餐廳自動結帳系統因應人力不足問題,讓氣氛更輕鬆活絡 16  辨識貨車車牌影像,縮短物流據點等候貨物時間 17  讀取財務報表數字自動製作報告書,實現高準確率自動化智庫 18  偵測駕駛習慣和風險因子,以資訊科技減少交通事故 19  AI與機器的「拉鋸戰」,食品加工製造生產線另闢蹊徑的智慧 20  自動讀取加工設計圖面,解決產業嚴重

人力不足問題 21  以原有強項為基礎,建立低單價累積長程獲利的商業模式 22  運用深度學習新手法更精確預測降雨,不用超級電腦即可完成 23  全球首創運用深度學習偵測證交所不當交易,假買賣無所遁形 24  用AI揭發網路名人不法行為,揪出灌水的網紅追蹤者人數 25  從眼底影像解讀健康狀況,設備的資料加工化為商機 26  超低價深度學習系統,運用邊緣裝置實現高準確率人臉認證

ssd容量不足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一年半前開始以4K高畫質的規格紀錄山岳的樣貌,到了最近想用我的SONY A7S3拍攝慢動作捕捉動物與山友間的互動。但相機總是會跳出錯誤的提示,便開始找尋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查了一下原來是記憶卡的『寫入速度不足』所造成!市面上記憶卡規格百百種,哪一張記憶卡適合我呢?

除了用單眼相機紀錄外,自己也會透過空拍機與運動相機以不同角度記錄山岳。每次在車上將素材過檔到我電腦時,每次因拍攝素材容量龐大,導致需等待漫長的時間。於是『傳輸速度快』『穩定性高』與『耐用度』是我購買我儲存裝置的首要方向!

話說記憶卡是我們拍照與錄影常見的存取設備,但對於記憶卡上的符號總是霧煞煞!!這一次跟大家分享我選購『記憶卡』與『SSD』的建議吧!

戶外與山岳紀錄的拍攝需求:
✓錄製 4K 高畫質
✓錄製120幀4倍慢動作
✓讀寫速度快
✓長時間處於低溫、潮濕的嚴苛的環境
✓因經常快速移動,儲存裝置穩定需求高

本次介紹內容:
✓如何挑選合適的記憶卡?
✓記憶卡上的符號是什麼?
✓適合專業影像創作者的存取設備?

SanDisk Extreme PRO SDXC UHS-II V90 記憶卡
✓讀取300MB/s、寫入260MB/s
✓可錄製4K 120p 高畫質慢動作影片
✓連拍快速存取
✓耐寒、防水、防震、耐高溫、抗 X 光
✓記憶卡隨附 RescuePRO Deluxe 資料修復軟體

SanDisk Extreme PRO Portable SSD
✓讀取2000MB/s
✓寫入2000MB/s
✓256位元AES硬體加密保護
✓登山扣環設計
✓IP55 防水防塵等級
✓體積小巧 重量僅85g

SanDisk Extreme PRO SDXC UHS-II V90 記憶卡購買連結:https://pse.is/3g8guf

SanDisk Extreme PRO Portable SSD購買連結: https://pse.is/3hmqr6

最後謝謝Western Digital 提供本次拍攝贊助!!

0:00 本次介紹內容
0:16 片頭
0:58 山岳創作者自我介紹
1:10 山岳拍攝經驗與需求
2:10 如何判別記憶卡規格
5:14 目前主要拍攝器材
6:25 如何挑選合適的記憶卡
8:25 後製儲存裝置需求
7:06 目前使用與推薦SDXC記憶卡
7:30 SanDisk Extreme PRO SDXC UHS-II V90 記憶卡
9:43 SanDisk Extreme PRO Portable SSD 開箱與評測
10:39 IP55防水防塵等級介紹


#SanDiskAPAC #Sponsored #記憶卡 #山岳 #SSD #冒險 #戶外

利用主機端資訊及寫入區間特性改善固態硬碟效能

為了解決ssd容量不足的問題,作者張丞嘉 這樣論述:

近年來,固態硬碟(SSD)在個人電腦及伺服器端逐漸取代傳統硬碟(HDD),相較於HDD,SSD擁有存取速度快且低功耗的優勢,此外SSD內部採用多通道(multi-channel)的架構,每個通道可以平行存取,可進一步提升 SSD效能。然而SSD卻有erase-before-write和壽命限制的缺點,因此許多論文提出新的GC演算法來降低Garbage Collection (GC) overhead並且分析資料存取特性來提升SSD的效能與壽命。由於現今主機端page cache的容量越來越大,所以大部分讀寫動作都會在主機端內Page Cache完成,因此主機端的讀寫行為更能判斷出此資料的存取

特性。有鑑於此,本篇論文透過把主機端內page cache的讀取與寫入的次數傳送至下層的SSD內的write buffer中,當write buffer空間不足時,我們會參考這些資訊將這些 victim pages選擇適合的擺放方式放入NAND flash中,以提高資料的存取速度。針對GC部份,我們紀錄每個block被overwrite的時間間隔,平均這些時間間隔來判斷block的穩定性,當SSD觸發GC時,將會選擇較穩定的block當victim,以減少GC overhead。

見識:吳軍博士的矽谷來信,教你掌握商業與人生的本質

為了解決ssd容量不足的問題,作者吳軍 這樣論述:

「得到APP・羅輯思維」最受歡迎專欄《矽谷來信》重新增訂! 這本書不是專欄內容的平移,而是更結構化的思考和更深度的寫作。   騰訊前副總裁、Google研究員吳軍博士的每日深談,   不僅談工作和成長,還涉獵生活和藝術。   讓你見識飛升、圈子更廣、還能更懂生活。   見識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見識多的人,有五個超越一般人的優勢:   1.不容易上當受騙   2.能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3.清楚自己和他人在世界的位置   4.能洞察事物背後的價值,抓住機遇   5.決策更理性   但很多時候,見識的高低,不是靠簡單努力就能得來,在這個悶經濟的時代,要想快速提升你的見識,就要和巨人站

在一起,從他的視野看世界。   有些見識,花錢買不來   吳常年在矽谷,全球創新最熱絡的地方,為美國大公司寫財報分析,為《富比士》雜誌寫商業評論,在美國幾所名校裡擔任大學顧問,每年還要投資大大小小幾十家科技公司。這些經歷,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難體驗一回。也正是這些經歷,讓吳軍有機會跟世界各地的聰明人打交道,見識那些即使再有錢,都不一定能去的地方、能看到的東西。比如:   google如何管理?怎麼傳承「基因」?   矽谷N+1創新會,大佬們在聊什麼?   巴菲特的午餐會都談些什麼?   哈佛商學院、史丹佛商學院傳授的精髓是什麼?   跟隨吳軍,把你的視野帶到時代的最高點。 本書特色

  見識=反思+學習+合作   ◎被人摑巴掌,反擊不如反思   人生中總會遇到各種麻煩和難題,就如同被人搧巴掌。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搧回去,或是自以為「內心強大」地認了,都只會陷入失敗的無限循環,唯有思考為什麼被搧,並藉此自我改進或是從根本解決問題,才能往前進。   ◎向天才學習做事的方法   向愛因斯坦學恆心、和莎士比亞學交友、和司馬遷學經濟;天才與常人的差異並不在智商,愛因斯坦的大腦也與常人無異,反而是知識、見識、勇氣及方法,可能是成就天才的原因。與其煩惱自己不夠聰明,不如多學習天才做事情的方法,這些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1+1=無限大,懂得與人合作才會更強大   單打獨鬥不如互助

合作容易成功,即使是他人利己的行為也可能對自己有益。舉例來說,google發展基於網路,因此任何網路技術的進步都能自然幫助到google;而無線網速提升、觸控式螢幕價格下降、SSD容量劇增,都對iPhone有助益。懂得與他人合作,才能透過交換彼此的特長提升效率、增加優勢。   擁有更多的見識,才能知道真實世界的規則,藉此找到時代的走向,把握成功的機會。 名人推薦   ◎羅振宇(羅胖)\羅輯思維、「得到」app創始人   羅振宇:「吳軍老師是我認識的見識最廣闊的人。跟隨吳軍老師,把你的視野對接到時代的最高點,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升級見識的方法。」 作者簡介 吳軍   約翰‧霍普金

斯大學電腦科學博士,知名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家,矽谷風險投資人。他的著作《數學之美》榮獲國家圖書館第八屆文津圖書獎、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文明之光》被評為2014年「中國好書」,《浪潮之巔》榮獲「藍獅子2011年十大極佳商業圖書」獎,《超級智能時代》(高寶書版)開啟了2016智能時代元年。   吳軍博士於2002年進入Google,擔任資深研究員,設計了Google中、日、韓文搜索演算法以及自然語言分析器。2010~2012年擔任騰訊負責搜索和搜索廣告等業務的副總裁,後回到Google負責電腦自動問答專案。   吳軍博士自2008年開始從事風險投資,並於2014年作為創始合夥人創立了矽

谷豐元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他也是上海交通大學客座研究員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 序言:「命」和「運」決定人的一生 第一章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當一個人對社會產生了極大的正向影響力後,他不僅可以獲得物質(比如金錢)和精神(比如名譽)的財富,而且會有一種由衷的幸福感。 人生是一條河 這個世界沒有欠你什麼 人生最重要的投資 先讓父母成熟起來 向死而生 第二章 人生需要做減法 人的天性是喜歡增加而不喜歡減少,喜歡獲得而不喜歡捨棄,但是,很多時候減少和捨棄會讓我們過得更好。由於這種做法有時違背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做不到,當然,這樣也就給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的機會。 不做選擇的幸福 做人

與作詩:我們需要林黛玉 西瓜與芝麻 生也有涯,知也無涯 我們一定比十八世紀的人過得好嗎? 第三章 談談見識 很多時候,成敗與否取決於見識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簡單的努力。今天,由於交通和通信技術的發展,我們增加見識要比過去容易得多。但在我們心中,有時依然有一道圍牆,阻礙了我們的見識。 我們和天才相差有多遠? 起跑點和玻璃心 論運氣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什麼? 對話莊子:談談見識 閱讀的意義 第四章 大家智慧 歷史上傳頌至今的名人大家,在不經意間將人生的感悟告訴我,也不知不覺地影響了我。後來,我有機會遇到世界上很多優秀的人,他們的思考方式同樣影響了我。 莎士比亞的智慧:論朋友 賴利•佩吉的經營管理智

慧 巴菲特午餐:人生的智慧 司馬遷的智慧:東方最早的經濟學綜合論文《貨殖列傳》 銷售大師的智慧 第五章 拒絕偽工作者 效率高低不取決於開始了多少工作,而在於完成了多少。很多我們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實想通了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它們是偽工作。所以,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提高效率都需要從拒絕偽工作開始。 不做偽工作者 努力一萬小時真能幫你成功嗎? 三板斧破四困境 OKR:谷歌的目標管理法 做好最後的百分之一 第六章 職場的盲點與破法 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的性質和成敗決定了你此後職業發展的方向和事業起點。對第一份工作,年輕人常常陷入一些盲點,尤其是過於看重薪酬而影響了對工作的價值判斷

。 1.    年輕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薪水 2.    五級工程師和職業發展 3.    職場上的四個盲點和四個突破 4.    基層員工要抬起頭,管理者要彎下腰 5.    職業中的帝道、王道與霸道 6.    職場完美進階:常識、科技和藝術 第七章 商業的本質 世界上每過一段時間,就會誕生出一些新的商業概念,最後大家發現炒完概念後,什麼也不剩。其實,不論概念如何炒,商業的本質上千年都沒有什麼改變。 商業的本質是讓人多花錢而不是省錢 經營和管理的祕訣:不給選擇 第三眼美女:新產品在市場上成功的三個階段 第八章 理性的投資觀 事業成功,賺到了錢,卻不會花、不會理財,可能最後白忙一場;沒

有賺到錢,空有一腔理想抱負,可能也不過是幻想。因此,金錢觀不僅會對人的事業產生影響,也會決定人的幸福。 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控制風險是投資的基礎 投資入門課 投資的盲點 以投資目的為中心,進行資產配置 第九章 好好說話 語言能力是我們的祖先智人最明顯的特徵之一。人類文明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信技術和手段不斷進步的過程。透過講話交流想法水準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成功。 講話做事都要達到目的 談談講理的方法 我們靠什麼說服人 如何做好演講 後記 從《矽谷來信》到《見識》 序言 「命」和「運」決定人的一生   看到這個標題,你可能會想,這不是宣揚宿命論或者出身論嗎?其實恰恰相反

,我是要破除那些所謂出身決定命運的舊觀念,希望每個人透過認清我們生活的環境來認清自己,盡可能地有一個「好命」。   講到命運,很多到了中年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無論多麼努力,似乎都得不到社會的進一步認可;相反,如果按部就班地做事情,好像也壞不到哪裡去。冥冥之中似乎被這兩條線給框死,其實這就是命。   一個人小富小貴,可以靠一時的好運氣。比如我曾經有一個鄰家師姐,高考時表現超水準,本來可能連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或者北京科技大學也考不上的她,居然考上了清華大學。我的母校在隨後十幾年裡,一直將這件事情當作高考表現超水準的範例來講,直到教過她、記得這件事的老師都退休為止。說到這裡,你一定會關心她後來

的人生發展。有一次我在校友會上見到了她,提起那次好運,她卻說,其實在清華就是受了五年罪,後來的生活發展該怎樣還是怎樣,不會因為一次好運氣而改變。   世界上永遠不缺運氣好的人,彩票中大獎的人也是如此,在美國,幾乎所有中大獎的人在十年內都會把幾千萬美元到上億美元的財產敗光。吳曉波在《大敗局》一書中總結的中國早期股市冒險家也是如此。當然,社會學家還可以給出更詳細的統計數字,說明僅僅靠一時運氣好是不可能大富大貴的。   對大部分人來講,其實很難一輩子好運,當然也不會一輩子倒楣,關於後面一點,我會在書中進一步論述。運氣是一時的,且具有很高的隨機性;但命卻影響人的一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一個

人要想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並不容易。要想命好,首先要認識命的重要性,即信命和認命。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認命則是不超越命運的界線,對於得不到的坦然接受。孔子曰:「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不逾矩」三個字就是認命的意思。古希臘沒有孔子,但是他們對命運的認知和孔子差不多。在他們的眾神之神宙斯後面,冥冥之中還有掌控神的命運女神摩伊拉。   當然,我知道這種說法和今天許多人從小接受的教育不一樣。我們認為人定勝天,創造奇蹟,挑戰人類極限,當然包括透過努力改變命運,而不是像我所說的認命。但是,稍微有點邏輯的人就不難想清楚,社會上(包括一些老師)給年輕人灌輸的心靈雞湯不能當真。如果那些心靈雞湯真的管用,在那

些灌雞湯的人自己身上就應該應驗,但事實上卻沒有。   有人將出身好等同於命好,這其實是兩回事,否則崇禎皇帝也不會講,希望子子孫孫不再生於帝王家。同樣的,對於曹雪芹而言,我們也不知道他從小錦衣玉食算是命好還是命差。出身好不過是人生交了一次好運而已,並不代表一輩子的命都能好;反之亦然,生於貧窮之家的人,未必沒有好命。   那什麼是命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對我來講,它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環境的因素和我們對未來劃定的方向。人生軌跡走不出這兩條線,個人的努力、運氣等,不過是讓我們在這兩條線之間做微調而已。   環境的因素不能忽視。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異數》一書

中強調,人出生的時間和地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命運。書中還說明了一個事實:在人類歷史上最富有(按照財富的可比性)的七十五人中,有五分之一出生在一八三○~一八四○年的美國,因為他們趕上了美國的工業革命。 生逢中國改革開放的人,就比生活在一百年前的人幸福;生在宋朝的人,就比生在明朝的人過得好。 人出生的時間當然無法選擇,不過「入境隨俗」的智慧是應該有的,時代需要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這就是信命。不信命是什麼結果?生逢亂世不懂得保全自己,結果就不用說了;生逢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治世,依然懷疑它的現實性,就會丟掉一切機會。在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總有不斷唱衰中國的聲音,一些朋友總擔心中國經

濟會崩潰,一直想買房子又不敢買。二十年過去了,這些人發現自己仍然兩手空空,錯失了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紅利。在《矽谷來信》專欄中,我從經濟學、科技發展以及歷史的角度,分析了為什麼中國處在最佳的歷史發展時期,為什麼中國有希望,如果錯過了中國的發展機會,一切努力都事倍功半了。   決定個人命運的第二個因素掌握在每個人手裡。所謂命,就是一個人看問題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它們卻決定了人的一生。我在《矽谷來信》專欄中講述了一個朋友的故事,他出身貧寒,卻總能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他順利地考入北京大學,之後又進入康奈爾大學學習。他在美國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就在其任職期間成功上市,之後他又趕上了兩次大的 IPO

(首次公開募股):一次是高盛,另一次是google。在離開高盛之後、加入google之前,他還進了另一家明星公司:亞馬遜。因此,他年紀輕輕不僅實現了財富自由,而且做出了很多重大的發明創造。此外,他的投資也非常成功,子女們也養育得非常好。你可能會說為什麼他的運氣這麼好,想去哪裡就能去哪裡,而且總是在合適的時候到了合適的地方。其實,這不是運氣好,而是「命好」,是他獨特的看問題的方法和行事方式。   我這位朋友看問題的角度很值得每個人學習。我在二○一○年離開google到騰訊時,他對我說:「你這個選擇不錯。」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這家公司有獨一無二的價值。」尋找獨一無二的價值,這就是他投資(開始的

時候他其實是用自己的時間投資,後來當然是用他的金錢投資)恪守的原則。   對於任何一個炒概念的公司,無論當時在媒體上多麼光鮮,無論一年後股價是否會漲,我的這位朋友都不理睬,他只看那些公司有沒有「錢」途,即賺利潤。即使同樣盈利的公司,他也只看它們是否在業界有說一不二的定價權,他加盟的高盛、亞馬遜、google和騰訊都符合這個原則。   對於某些被國內外投資人熱捧的公司,比如樂視等,他明確地講,它們從短期看,帶不來現金,從長期看,世界上有它沒它都一樣,所以他不會投資這樣的公司,甚至對於一些看似還不錯的公司,比如小米,他也認為不過是眾多公司中的一家而已,沒有定價權,不會帶來巨大的現金,他也不會感

興趣。   當然,他的判斷可能是錯的,也許小米會成為一家好公司。不過他認為沒有關係,本來他也沒有打算在股市賺所有的錢。這位朋友從不眼紅別人賺多少錢,比如我們周圍一些人當年從百度上市賺到一筆錢,他對這種一次性的收入根本不在意,不論多少。雖然這讓他失去了無數次賺快錢的機會,但是他從不後悔。很多人能夠靠運氣賺快錢,做到小富,但是不可能一輩子運氣好。對他來講,如果把注意力放到賺百度這種一次性的錢上,就失去了看問題的固有方法,最後不僅賺不到google或者騰訊的錢,在投資上也做不到長期複合增長。這位朋友非常認命,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從來不去想。他的資源並不比任何人多,但是他只關注自己命中能夠得到的,也就得

到了所應得的。   前一陣和影視圈的朋友談到一個大家熟悉的演員,大家說她是苦命人,嫁人不順,投資也不順,一輩子辛辛苦苦演戲,最後白忙一場。我說,這是她命不好,怨不得別人。一來讀書少,二來圈子太狹窄,以至於見識和判斷力不高。歷史上這樣的人很多,比如十九世紀賺了無數稿費卻又在投資上敗光的馬克•吐溫(Mark Twain)。但凡人的知識面稍微寬一點,交際的圈子稍微廣一點,了解事情稍微全面一點,命就會好很多。   無論是歷史上還是今日,很多人仕途不順,往往是命運使然,並非缺乏運氣。漢朝名將「飛將軍」李廣一輩子沒有封侯,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下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名句,為他惋惜,後人也多因讀了

這一千古名篇而為李廣抱不平。不過,客觀地評估,李廣雖然名氣大,但憑藉戰功卻難以封侯。李廣的運氣並不算差,不僅被匈奴人抓住能脫險,同時機會也不少,但是都失之交臂。因此,只能講李廣的命實在不好,為什麼?因為他看問題和做事的方法有很大的問題,比如,他貽誤了戰機,長官衛青派人去問話,他一氣之下就自殺了,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顯然有問題。再比如,他善於騎射殺敵,但是按照韓信的觀點,這只是匹夫之勇,不足以封侯。《史記》裡沒有記載李廣有效地組織大軍殺敵,雖然他有過這種機會。   李廣一生經歷了七十餘戰,但是沒有練就將才的基本素質(比如《孫子兵法》裡講的審時度勢等),說明他的思考方式有問題,也就是說看問題、處理

問題的方式沒有達到侯的等級(關於這段歷史可以看《史記•李將軍列傳》)。   和李廣相似的是三國時期(其實是東漢末年)的孫策,熱衷於逞個人之勇,結果被壞人所殺。這就是他的命,郭嘉早就算出來,孫策最終會死於宵小之手。孫策曾經有很多好運氣,但是再多的好運氣也改變不了他的命。   前段時間有則報導,說一群人一大早在汽車道上「健走」,被一輛計程車撞了,造成一死兩重傷。網友們評論說「自尋死路」,其實這也是那些人的命,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不是這樣做合不合適、安不安安全,而是在馬路上別人不敢撞他們。如果大家看看周圍,這種不把自己的命當回事的大有人在,而這些人幾乎沒有一個混得像樣。   既然命運不是天生的,那

麼一個人的命運又是怎樣決定的呢?讓我們來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搧了我們一個耳光,我們會做何反應?   所有的反應概括起來不外乎三種:第一種,一巴掌搧回去;第二種,認了,摀著臉走開;第三種,先冷靜分析,也許我們真該被搧,那就接受教訓,也許對方就是個混蛋,我們或許該叫警察,當然也可能日後會有人整治他,讓他記住教訓。   人生中總會遇到各種麻煩和難題,那就如同別人或者現實生活不斷地在搧我們巴掌。對待這些巴掌的態度和處理方法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比如上小學時,第一次考試沒有考好,怎麼辦?第一種方法是把考卷撕了,甚至把同學的考卷也撕了,這就相當於一個巴掌搧回去,甚至有的家長還幫忙搧。第二種方

法是從此不學了。很多人告訴我,這輩子沒有學好,就是因為小時候老師破壞了他的學習興趣,這相當於摀著臉認了。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是在找理由,為自己的不成器開脫。第三種方法是分析原因,或許該努力,或許老師改錯了考卷(這種情況是有的),或許老師不是好老師,或許家長考試第一天就不該帶孩子去迪士尼玩……接下來根據不同的情況找出改進的方法,並且落實。   人一輩子被搧巴掌的情況和原因很多,各不相同,但是一個人對待它們的方法卻不會改變。習慣於搧回去的人一輩子都在搧別人巴掌,認了的人一輩子都在認了。英國著名首相柴契爾夫人喜歡講以下這段話:   注意你的想法,因為它能決定你的言詞和行動。注意你的言詞和行動,因為它

能主導你的行為。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能變成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能決定你的命運。   這可能是今天所說「性格決定命運」的由來。其實決定命運的還包括習慣、行為及其背後的思考方式。思考方式出問題的人,命運之神是永遠不會眷顧的。前面提到的那些在馬路上健走的人,就屬於思考方式出了問題。   東方人愛走的另一個極端就是凡事都認了,當然大部分人會安慰自己說,「忍字頭上一把刀」,表示自己「內心強大」。比如在公司,某個主管就是小心眼,欺負他,工作都讓他做,但從不提拔他,很多人就想,自己應該更努力一點、勤懇一點,打動主管的心,但是主管還是會欺負他。這就相當於摀著臉

認了。   很多逼孩子讀書的家長也是如此。我聽到一些國內的家長教育孩子,「爸爸媽媽沒本事,你好好讀書,將來就有出息了。」事實上,等到他們成了學霸、上了好的大學,才發現自己依然沒有機會。家長沒本事,就像挨了社會或者周圍人幾個巴掌,夢想著孩子將來成績好就能翻身,其實就是認了的表現。以認了的態度對待人生一道又一道的難關,就會不斷地被這個世界搧巴掌。命運其實在從小對待挨巴掌的態度時就已經決定了。   在美國,很多亞裔的情況也是類似。美國的大學不能公平地對待亞裔子女,分數的要求比其他族裔高很多,大部分家長就是認了的心態,讓孩子多考幾分。其實,考再多分也沒用,只會讓亞裔之間的競爭更激烈而已。解決問題的

根本方式是要努力廢除歧視亞裔的「平權法案」,但是絕大部分亞裔家長一談到這件事就認了。二○一六年,作家劉震雲在北京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講,阿Q和祥林嫂是中國人的父母,其實他們都屬於被搧巴掌就認了的人。 人對巴掌的反應,其實決定了一生的命運。   當我們認清了決定命運的因素,以及古今中外各種智者、各種被命運垂青的人的思考方式,並能夠用它們來替代我們那種要嘛認了,要嘛魯莽地搧人巴掌的思考和行動,就會有好命。在中國今天的大環境下,成功的機率很高。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我們有好的思考方式,懂得如何最有效地做事,想不成功都難。   本書講述了我對人生的看法,以及古今中外智者自我提升的智慧,思考如何成功地創造精

采的人生。同時,我也就商業本質和未來世界,分享了我在職場晉升和投資等方面的經驗。當然,全書都是圍繞個人精進這個主題。 我們和天才相差有多遠? 我一直認為天才是存在的,而且我們往往無法望其項背。比如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是公認的天才。不過,在他那個時代,人們都說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更聰明。據費米(Enrico Fermi)和費曼(Richard Feynman)等人回憶,他們需要用電腦算一晚上的題目,馮紐曼心算半小時就能算出來。 當然,當時的電腦不是很快,每秒只能進行五千次運算。費米和費曼已經被認為是天才級的科學家了,但和馮紐曼的差距卻如此之大,可見

天才真是讓人難以仰望。此外,馮紐曼也是「現代電腦之父」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的精神導師,圖靈在提出電腦的數學模型(也稱為圖靈機)時,就是受到馮紐曼的著作《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of Quantum Mechanics)的極大啟發。 長期以來,我一直認為聰明應該是成就一番大事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在科學上。我的智力讓我難以理解那些最高深的科學理論,因此就算在科學上我有貢獻的精神,能做出的成就也非常有限。人常常會對自己沒有的東西好奇,正因為我不是天才,所以想尋找到那些超級聰明的人,和他們聊聊天,看看人能夠聰明到什麼地步。 我曾

有一位同事就屬於這種人,他在二十幾歲時,就獲得了三次世界謎題比賽的冠軍、四次亞軍,還是美國隊的領隊。實際上,有七次決賽都是他和同一名德國選手對抗,用他的話說,那個德國人比他厲害一點。我的這位同事後來第一次參加世界數獨比賽,就獲得亞軍。我曾經試圖解一道謎題,想了很久不得其法,他三兩下就搞定了。我並不是笨蛋,如果用智商來衡量,我測試的結果都在一百五十左右,但我的這位同事明顯高於我,應該算是很聰明的人了。不過這位超級聰明的人很快離開了google,因為他的心思並不在工程上,而在解謎題上。在google內部,成就最大的人並非那些智力最高的人。 在工程方面,智力只是成功的諸多因素之一,遠遠不是決定的因素

。但是我過去一直認為那些在科學上做出一番大事業的人應該是絕頂聰明的天才,這當然是從結果判定,或許有倖存者的偏見。我在博士畢業後,有幸先後和四位諾貝爾獎得主深入交流,他們分別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夏普(William Forsyth Sharpe)、物理學獎得主亞當‧黎斯(Adam Guy Riess)和朱棣文、化學獎得主布萊恩•克比爾卡(Brian Kobilka)。在這裡,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他們的印象。

階層式物聯網

為了解決ssd容量不足的問題,作者黃誌祥 這樣論述:

研究顯示2021年物聯網的裝置數量會來到350億,而到了2025年預計數量會成長到750億。面對海量的裝置以及巨量資料的處理,對於IoT應用的效能要求,資料的存儲,以及裝置的管理都成為研究課題。在我們的論文中,我們提出了階層式的概念,採用高效能的邊緣運算平台,並結合深度學習在感測器收到資料進來時,即時處理資料,並採用固態硬碟當做平台的資料暫存空間。當系統閒置時,針對應用面需求選擇不同的深度學習模型去清理資料。我們將感測器區分為輕量層級與重量層級,讓裝置之間透過MQTT能夠協同合作,有效的減少平台閒置時間也可以達到感測器低功耗的需求。整個系統更因為階層設計可以明確區分工作與閒置狀態,在不同的狀

態結合對應的深度學習模型,有效解決資料清理以及存儲問題,使用者不用擔心無效的資料可能會占滿暫存容量。裝置管理方面,我們運用頻外管理的概念,採用InnoAGE這類特別設計的物聯網存儲裝置,除了原本資料儲存的目的外,透過本身上面帶有一顆微控制器,可在獨立於系統之外,透過網路從遠端監控裝置本身狀態。這樣的組合更可以使平台因為當機或存儲容量不足而減少停機時間,可以降低維修與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