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新村規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中興新村規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學聖寫的 台灣都市縮影50+:關於台灣城市規劃的回顧與反思 和石牧民,王聖芬的 奔海:台灣智庫二十年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興新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也說明:中興新村官舍用地多分佈於中正路以東地區,包括光榮、光華及光明三個里,此為初始規劃中興新村的範圍,以低密度之獨棟住宅設置規劃,並依照省政府員工家庭狀態分配,但建設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釀出版所出版 。

逢甲大學 建築碩士學位學程 宋玉真所指導 余彥君的 中興新村空間形式及再利用原則之研究 (2017),提出中興新村規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興新村、形狀文法、花園(田園)城市、規劃理論。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所 蔣雅君所指導 沈書民的 戰後公營企業眷舍的空間規劃與實踐-以中鋼眷舍為例 (2013),提出因為有 公營企業、宿舍群落、地方、似城聚落、認同感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興新村規劃的解答。

最後網站快速連結-城鄉規劃-中興新村再發展相關研究計畫則補充:96.12. 中興新村北區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園區-整體發展規劃設計與可行性評估. PDF.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皓宇工程顧問公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興新村規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都市縮影50+:關於台灣城市規劃的回顧與反思

為了解決中興新村規劃的問題,作者張學聖 這樣論述:

  如果問你,哪些城鄉故事、事件或場景駐留於你的腦海記憶中,回憶的同時是否有些觸動心弦。如果你腦中的記憶是片斷的甚至模糊,不如一同再次踏進時光隧道,再探究竟。   本書是從二戰後開始,對不同發展階段時間軸的述說,回顧不同時期的城市發展案例與故事。戰後的時代,城市發展慢慢萌芽,從戰後渾沌時期到追求城市美好,乃至再造城市永續發展,你能想像這些歷經嗎?   孕育著台灣發展的環境,我們生長的城鄉空間,滿載著許多人的心血,促使現在的生活與環境更加美好。期待經由鑑往知來,讓讀者們能有不同角度觀社會、觀城市,並更加關心與重視我們城鄉發展大小事。   都市規劃的範疇包羅萬象,涉及居住

與生活空間品質、自然環境與生態資源的維護、工作與經濟產業發展的需求、文化的保存與活用、生活機能、基盤建設、公共空間的提供,以及都市面對災害防救、水資源分配、綠能產業、空氣汙染、交通壅塞等種種空間資源使用問題。其中還涉及「城市競爭力」營造、「土地正義」公平、面對氣候變遷「韌性城市」建構、「高齡友善」城市推動、邁向「永續發展」的實踐等多元價值的追求與挑戰。   本書則是討論台灣城市發展代表性案例故事,羅列了許多台灣過去發展各類型重要經驗的案例項目。城市與市民息息相關,小至個人生活中食衣住行、求學、就業等生活所衍生的基本需求,進而擴及整體產業經濟系統、自然生態與環境的和諧共存,都對我們有著深刻且長

遠的影響。故有關城市規劃的知識,除專業研究外,也應該用通俗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從現在回顧過去經驗,並藉由過去經驗展望未來。   現代對於生活環境議題的關注已是主流價值,使得「民眾參與」機制,逐漸演變常態性事務或是國民責任、國民權益,相信日後更多人對城市規劃的認識與理解,應有助於降低民眾參與溝通成本,進而邁向共同設計的理想未來。  

中興新村規劃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近年,政大校方礙於學校教學空間及學生活動空間長年不足,決定部份拆除化南新村無人居住之建物,興建法學院,且於2015年五月拆除外圍兩戶雙拼建物,引起附近居民、民意代表與校外人士異議。
2015年11月二日,化南新村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物的列冊追蹤名單,校方計畫因此擱置。化南新村目前居民多是向政大租約短期之住戶,舊居已全數遷離。
法定聚落建築群登錄:於2018年一月二十三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第102次文資審議大會,文資委員無異議通過決議將政大化南新村登錄為聚落建築群,但是指定範圍與保存方式,則留待下次文資審議會再作討論。政大總務處表示尊重決議,且若全區保留或無法興建法學院,原址也會以教育目的作最有效利用。
臺北市文化局於2018年三月三十日召開第104次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暨文化景觀審議會,政大代表與當地里民代表各陳述意見,委員會最後則宣布化南新村全區保留。
政治大學化南新村去年登錄為聚落建築群,但政大不服,以行政程序瑕疵為由,向市府提出訴願並成功翻案,化南新村目前身分為暫定古蹟;不過,5/24上午重啟文資會勘,居民提出疑義,政大要求撤銷文資身份的理由之一竟引用到舊的文資法。

這已是文化局、政大、社區代表化南萬新願景團隊,第三度至化南新村會勘,受邀參加的文資委員也都是去年曾出席的老面孔,對化南新村的文資價值都有所了解。

室內討論過程氣氛和平,政大派總務處秘書和承辦人作代表,僅表示政大會提供書面意見給局裡頭,還是多聽聽社區代表的發言,一併帶回,強調只是來聆聽,其餘完全沒有提到政大的訴求。

化南萬新願景團隊則把握機會,針對訴願書整理出3項政大撤銷文資的理由一一作出回應。訴願書中,政大對文化局文資審議會議紀錄出席委員人數和表決程序有疑義,認為不應將乙區空地(現為化南新村停車場)劃入聚落建築群中,和文化局未在登錄前對化南新村具體提出維管措施和指定登陸範圍影響、財務規劃等。

化南團隊強調,政大的撤銷理由引用到錯誤的法條,文資法106年修法,修法前,登錄文資前需做財務規劃,修法後這項規定已被刪除,政大不慎引用到舊法。

他們也認為,關於停車場的空地,翻查地籍圖發現,此地和建築是同一筆地號,且經口述歷史調查,該處早期是農地,居民會種茭白筍、抓蟬,直到民國96至98年間才改為停車場,屬於居民共同記憶,是不可或缺的一塊,仍堅持要全區保留。

有文資委員在席間提到個人看法,指出政大確實引用條文不太正確,而過去的確有些資料不足,或發現引用條文錯誤卻沒適時糾正,因此要再重新審議程序。

文化局今日派文資科長王秉五作代表,他表示,委員閉門討論時,主要針對訴願意見釐清、討論、交換意見,有討論到停車場空地是否有必要登錄文資,會遵照當時的歷史紋理和社區關聯性作價值判斷,全案要等送進文資會大會上才作決議。(維基百科 聯合新聞網)

中興新村空間形式及再利用原則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興新村規劃的問題,作者余彥君 這樣論述:

臺灣省政府所在地─南投縣中興新村,雖是因防空疏散計劃而形成,卻是在戰後資源匱乏時期,經國人考察後,仿照西方花園城市,自主規劃、完成的新市鎮。在當時,擁有完善的規劃,良好的居住環境,是現代人所缺乏及嚮往的。遂至精省、九二一大地震等影響,導致人口大幅外流。至今,許多原始風貌、光景,已不再,許多房舍荒廢不堪。本研究以中興新村未來發展為出發點,針對民國45年至65年間,中興新村整體規劃及眷屬宿舍空間形式之探討,透過文獻回顧法,探討中興新村歷史及相關規劃;接著以田野調查法,進行實地的建物測量並繪製;再以形狀文法推演其空間之構成。本研究將全村劃分成三個區塊進行分析推演,加以凸顯及印證其規劃理論。更以形狀

文法進行眷屬宿舍空間之推演,並彙整成樹狀體系圖,分析宿舍空間之特性,探討其後續活化之可能性,並擬一規劃原則,作為後續再利用、規劃之參考依據。

奔海:台灣智庫二十年

為了解決中興新村規劃的問題,作者石牧民,王聖芬 這樣論述:

  本書紀錄四十年來台灣的民主進程,也見證了台灣智庫自2001年成立至今,心繫台灣的海內外老中青世代匯流,以腦力激盪政策,以合作針砭時政,以行動守護台灣的故事。     自1980、1990年代社會力迸發,進而初步達成民主化開始,至2001年台灣智庫成立;歷經三度政黨輪替,台灣智庫始終為台灣尋找政策方向,為本土政權培養人才。在台灣智庫成立屆滿二十週年之際,本書透過訪談、專文,依時序詳實記載一群認同台灣、學有專精的志士,自威權獨裁時期,到民主新苗萌發,再到本土政權朝小野大左支右絀,最終見證本土執政在全球疫情及國際局勢劇變中站穩腳步的歷程。   名人推薦     林佳

龍(台灣智庫共同創辦人)   陳博志(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   呂曜志(台灣智庫執行長)

戰後公營企業眷舍的空間規劃與實踐-以中鋼眷舍為例

為了解決中興新村規劃的問題,作者沈書民 這樣論述:

本研究是以中鋼公司一到五期中鋼眷舍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如何透過公部門與建築專業者移植過去受現代性影響的空間形態,並在地化的過程。在過去國家經濟策略的發展過程,往往反映出國家公營企業的歷史變遷,而在當時台灣公營企業宿舍群落發展的過程中,主要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日本殖民時期開發後所承接下來的產業延續,為防由少數人壟斷,多數日資產業皆由國民政府歸為公營企業。二是因為受各方面環境時代影響所決定政治發展策略而興建;1970台灣面臨國際外交的挫敗與國際石油危機,國民政府為了安定政局,在1972由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推出「十項建設」,來發展強化本島空間的基礎建設以及減少對於國外資本的依賴,並推動第二次進口替代

來振興經濟。而「中鋼眷舍」,就是當時政經局勢所衍生的產物。 在戰後初期除了承襲日殖產業的宿舍群外,當時部分公家機關也因美援的關係而出現較完善的職員與眷屬生活場域,如同「似城聚落」般;而到了1970之後,興起的台灣公營企業與宿舍群落的關係似乎不如以往的規模及完整性,甚至出現公營企業與宿舍分離的情形;縱觀台灣公家機關與宿舍群落之研究來看,似乎只停留在戰後早期的宿舍群落做為對象研究,故本研究以1977興起的中鋼公司眷屬宿舍為研究對象,除了做為台灣公家機關宿舍群落時代發展在1970後的接續外,並探討眷舍居民從興建後至今所受各種政治與社會因素而不斷探就自身認同感的過程。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先以文獻收集

的方式,先建構出中鋼眷舍形成的環境背景與脈絡,再從台灣戰後住宅形式之演變與過去台灣公家機關宿舍群落之研究分析來交叉導出中鋼眷舍所受之形成的原因,最後再回歸到產業場所及居民與地方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