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篾製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竹篾製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日)鹽野米松寫的 回望手藝 和(日)鹽野米松的 留住手藝(II)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竹編DIY-第二代竹篾製作工具使用與組裝教學也說明:愛好竹編與相關竹製品DIY或是創作的朋友們,目前在仿間很難找到好用又經濟的竹篾製作的工具,本片為您介紹的改良後的第二代竹篾製作工具,使得在製作竹篾時可以更順心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廣西師範大學 和廣西師範大學所出版 。

大仁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 林爵士所指導 張榮昌的 糊紙工藝品在臺灣喪葬儀式中的角色與轉型探究 -以高雄地區為例 (2018),提出竹篾製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糊紙、紙厝、工藝、文化創意。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徐洵蔚所指導 魏靜怡的 圓形造形之竹編設計與應用 (2014),提出因為有 竹編工藝、竹篾、圓形造形的重點而找出了 竹篾製作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灣傳統竹編技法:六角編 - 臺灣竹會則補充:六角編是傳統竹工藝基礎技法之一,有多項優點,例如使用的竹篾數量少承重性又好、可直接凹折為立體造型,被廣泛用於製作各種竹容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竹篾製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回望手藝

為了解決竹篾製作的問題,作者(日)鹽野米松 這樣論述:

“通過一件物品來傳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才是手藝的終極意義,無關精美。” 那些曾活躍於“手工業時代”中的工匠們,他們的倫理道德觀與職業觀,在今天能否找到新的棲身之處? 作為日本采寫第一人,鹽野米松走訪日本各地30餘年,採訪和記錄了300多位元日本傳統手藝人,用手藝人自己的語言書寫他們的生活和技藝。他的《留住手藝》在日本出版後反響強烈,人們開始重新關注那些即將消失於工業化浪潮中的傳統手藝。 本書延續了《留住手藝》和《留住手藝Ⅱ》的視角與精華,除了採訪記錄手藝人的日常之外,更進一步深入探究手工藝品材料的困境、手藝曾如何通過師徒制度傳承、新時代的傳承制度等內容,以不同視角記錄了日本手工藝的時代變

遷,深度分析了傳統手工藝消失的內在原因。 本書是鹽野米松在數十年採訪手藝人後,對日本傳統手工藝和“人”與“物”關係的思考。雖然手工藝時代不可挽回地結束了,但鹽野米松通過《留住手藝》與《回望手藝》的記錄與出版,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試圖幫助我們找回原初的幸福。   鹽野米松 1947年出生於秋田縣。被公認為日本采寫第一人,曾四次入選芥川龍之介獎。走訪日本各地30餘年,採訪和記錄了300多位元日本傳統手藝人,用手藝人自己的語言書寫他們的生活和技藝,出版關於手藝人的書20餘部。2000年,鹽野米松來到中國尋找日本手工藝的根源,回國後整理出版了《中國的手藝人》。 由於他多年的

不懈努力,在日本,人們開始重新重視那些即將消失的傳統手工藝。為了表彰他的貢獻,國際天文聯盟將第11987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YONEMATSU)命名。 理想國·鹽野米松系列:《刃上人生》《回望手藝》《留住手藝》《留住手藝Ⅱ》《樹之生命木之心》。   序 / i 第一章 消失的工匠 製作鋤頭和菜刀的鐵匠 / 001 用薄木片修葺屋頂的屋頂匠人 / 007 製作柳編行李箱的柳編藝人 / 015 靜岡縣掛川的葛布織布匠 / 021 對馬的手工魚鉤手藝人 / 029 鹿兒島的手編簸箕 / 040 燒炭師 / 048 和歌山的備長炭 / 051 岐阜的鋸木工 / 060 山形縣關

川的椴木織 / 069 宮崎縣的篾匠 / 075 岩手縣的赤竹手編藝人 / 084 秋田的槭樹條手編藝人 / 091 檜枝岐村的木盆師 / 099 船匠 / 108 沖繩的鯊舟船匠 / 110 熊野川的平田舟船匠 / 117 岡山縣的旭川船匠 / 121 長良川的漁夫 / 131 在大阪製作櫓和槳的工匠 / 135 壘石工 / 145 壘石牆 / 151 石匠的工具 / 158 混凝土石牆 / 161 第二章 有關輪回的思考 採集原材料的季節 / 165 取之不盡的原材料 / 175 相互關聯的職業 / 181 原材料用盡的時候 / 187 第三章 何謂師徒制 工匠的培養 / 195 拜父

為師的情況 / 197 在師傅門下 / 216 另一位師傅 / 234 第四章 手的記憶 嘗試新的學徒制 / 239 重新思考學徒制 / 260 自滿等於末路 / 269 與學徒制一起消失的東西 / 274 工匠消失的原因 / 284 不需要經驗的時代 / 290 下一棒跑者 / 307 後 記 / 321   說起有關手藝人的話題,我就會想到驛站接力賽中,如果前一棒選手在規定時間內沒有跑到接力點,後續跑者即使沒能拿到接力帶也只能被迫提前起跑。 在驛站接力中,各組跑者需要逐段傳遞接力帶,完成長距離賽跑,力爭成為第一個沖過終點的隊伍。當上一棒跑者跑到接力點時,就會取下肩

上的接力帶,交給已經開始助跑隨時準備出發的下一棒選手。接棒的選手一邊將接力帶挎過肩頭,一邊已經離弦而出。各組選手都會這樣陸續跑到接力點,完成接力帶的傳遞。 還沒等到自己這一隊前棒隊員的選手們會一邊張望著遠方,一邊原地踏步,保持熱身,等待隊友出現,但有時也會出現左等右等也等不來的情況。當第一組隊伍跑過接力點,裁判就會開始計時,經過一定的時限之後,裁判就會無情地宣佈餘下的跑手必須“提前起跑”。 這時,即使還沒有拿到前一棒的接力帶,剩下的所有選手都必須先行出發,他們會披著臨時的接力帶出發。這就是所謂的“提前起跑”。 但此刻,前棒選手們還在拼命跑向接力點,想把接力帶傳給下一棒選手。當他們發現自己

身上的接力帶已經無法傳遞給下一棒選手時,不禁會哭泣著倒在地上。每年在賽事直播中都能見到這樣的畫面。 在驛站接力的比賽中,無法將接力帶傳給下一位隊員的跑者有兩類。一類是下一棒隊員被迫提前起跑了,另一類是排在最後一棒跑完全程的跑者。最後一棒的選手擔負著最終名次,雖然結果可能是榮譽也可能是失敗,但無論如何都會有完成使命的自豪感。然而遭遇下一棒隊員提前起跑的選手們就不會有這種大功告成的滿足感。 20世紀,在那段所謂的高速發展時期內,眾多職業都在日本國內消失了。我出生於日本戰敗後的第三年,也就是昭和二十二年(1947年),我們是最後一代能親眼目睹手藝人工作身影的人,如今那些手工藝匠人都已經不見蹤影了

。他們並不是挎著接力帶跑到終點的人,我覺得他們更像是沒能把接力帶傳給下一棒選手的跑者。沒有任何儀式為他們舉行,甚至直到他們放棄自己的手藝也不曾有人瞭解他們究竟是幹什麼的。棄業的背後當然有各式各樣的原因,有的是出於個人原因放棄了某樣職業,也有不少是整個行業都集體沒落了。 在這二十幾年中,我走訪了全國各地各式各樣的手藝人和手工業從業者,參觀他們的工作,傾聽他們的講述。 無論什麼行當,都是當地氣候水土影響下的產物。從大自然中獲得原材料,加以靈活運用,並努力把手藝留給徒弟或子孫,使之成為祖祖輩輩的營生,這就是技藝的傳承。師傅會不斷地叱責學徒,直到學徒能人劍合一般熟練運用簡單的工具,才能讓與這門手藝

相關的記憶得以留傳。 以手工業為主流的時代,社會發展還處於小型社會階段。製造者和使用者之間都互相認識,使用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製造者。要在這樣的小型社會中生存下去,製造者們就必須不斷地製作出最好的作品。物品經過自己的手製作,最後為人所用,手工藝人們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養成了自己的工作態度和職業思維,也養成了手藝人之間的道義和禮節。但這樣所形成的環境和人際關係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而逐漸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批量生產、大眾消費的時代,整個社會也進入了大型社會階段。 這個時代,物品的背後不再是手工藝匠人的身影,而是工廠。製造者也不再直接面對使用者。批量生產可以面向更大的消費群體,而這種生產規模持續不斷

地擴張,最終達到全球規模。 我想為那個不知不覺終結的手工製作時代,以及這個時代背後的故事留下一些證據。至少現在去回顧還不晚,因為消失的手工藝離我們還沒有太遠。 時代總在反復流轉中不斷演變。無論科學如何發達,技術如何進步,也無法確切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伸手探索明天的時候,會發現過去是切實存在的。無論變化多麼巨大,昨天都會是明天的指路標。在此,我想通過和手藝工匠們的對話來探究所謂“手工業時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鹽野米松 2001年8月  

竹篾製作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主要內容:北緯30°•中國行(9): 1、瀟灑桐廬; 2、富春江:水碧山青畫不如; 3、富春江:桐廬夜色; 4、桐廬:項氏內家拳; 5、桐廬:高空獅子; 6、深澳古村:千年未改古風醇; 7、深澳古村:明代水系。
深澳村位於富春江南應家溪畔,隸屬桐廬縣江南鎮,西距縣城16.5公里,地處丘陵地帶,南望天子崗,東瀕黃山,地勢南高北低。應家溪串起青源、環溪、徐畈、深澳、荻浦五個“中國傳統村落”,其中深澳村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深澳村悠久的文化傳統源自南宋申屠氏的開村之功。作為申屠氏的血緣村落,深澳村95%以上的村民姓申屠,其他少數姓為周、應、朱。明代時,村落規劃留下了一個完整的地下水系,水系的水源來自山上的泉水,清甜甘冽、冬暖夏涼,至今還是深受村民喜愛的生活用水,而取水、用水的澳口更成為深澳村獨特的文化風景點。“澳”在當地話中是“地下井”的意思,深藏地下的井即為深澳,深澳村古時稱同裡,也因深澳而得名。
深澳村呈長方形,中有老街,卵石鋪面,下築引泉暗渠,古村因水得名,以水為脈。村中絕大多數人複姓申屠,祖先于南宋初由富陽申屠山遷入,子孫繁衍遂成望族。走在深澳,就像“踩”在水上,先民引自然之水,營造了一個個延續數百上千年的水系格局,堪稱“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深澳村另一道風景線是位於地下水系之上的古民居建築群,主要集中了明朝、清朝和民國三個時期的建築,大致分佈在南北走向的老街兩側的弄堂裡。老街長約200余米,寬僅3米,建於元末明初,盛於民國期間,兩側建築為清中後期及民國建築,多為店鋪,曾有“小上海”之譽。村裡現存明清時期的古建築140多幢,民國時期的建築60多幢,無論是單體建築,還是村落形態,都保存得相當完好。除了地面和地下的兩道景觀外,深澳村還保留了一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空獅子的傳統民間技藝,每逢元宵、廟會等節日,村民們都用這一技藝來增添喜慶氣氛。深澳的高空獅子表演起源於清乾隆年間,是應當地村民舉辦廟會而生。經過數百年的歷史變遷,表演已經遍佈桐廬、富陽、新登等地。日前,浙江省文化廳公佈了2016年浙江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桐廬江南鎮深澳高空獅子就名列其中。高空獅子搶繡球主要包括一對雌雄獅子,各長1.5米左右,通體金毛,腿部繪有神火,下顎能夠上下自由滑動。其腰身用竹篾圈連而成,故能上下左右扭動。獅子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組成,內設機關,以提線木偶的形式進行表演,能變出多種表情,妙趣橫生。將雌雄一對獅子懸掛在4米多高的橫向毛竹杆上,將獅子的頭部和臀部兩個著力點系上繩頭,雙獅中間掛一直徑50公分的繡球,獅子對視,各長1.5米左右,通體金毛。橫杆長5米左右,兩頭固定在兩個人字叉架上。表演時,一人拉動繡球,一人拉獅子,一先一後使雙獅隨繡球上下同步追逐繡球,直到抓住為止。故拉繡球者與拉獅子者鬥智鬥勇,配合默契。鼓樂相伴,雙獅搶球,表演精彩,氣氛熱烈。表演隊伍一般在37~50人之間,具體人數看場面需要而定。作為一項傳統表演,高空獅子搶繡球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智慧,極具觀賞價值和人文價值。由於社會變革,解放後一度停止,直到 1989年深澳老年協會成立,負責人申屠國梅提議,為活躍農村文化生活,聘請申屠永清、申屠增榮等重新製作,並於當年春節到鄰村進行巡演,活動增添了新時代內容,被邀請參加了縣舉辦的民間藝術展示活動。近年來,江南鎮鎮村兩級對其採取了積極的保護措施,目前已被列入省、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現在,深澳高空獅子的傳統工藝、表演技巧和表演裝飾品經過挖掘、整理,已通過文檔、音像等形式進行保存。同時,這些年也恢復了常態性表演,每年都會在本村及周邊地區巡演,並積極培養年輕人的興趣,讓他們也加入到傳承和保護下來。

糊紙工藝品在臺灣喪葬儀式中的角色與轉型探究 -以高雄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竹篾製作的問題,作者張榮昌 這樣論述:

臺灣喪葬民間信仰與宗教禮俗融合後的每段過程,都要燒化法事所需各類糊紙,在法事圓滿結束後,會有焚燒庫錢以及各式紙紮品的儀式。 糊紙是臺灣民間藝術的一種,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第四類-工藝產業;是以竹枝作為骨架,外糊以各式色紙製成,隨著喪禮文化的演變,環保意識興起,高雄市殯葬管理處設置環保金爐用以焚燒糊紙品,改善空氣汙染情況,治喪主事家屬趨向受過現代教育的子嗣,紙紮的接受度也從傳統竹篾編製,轉型為現代小型化、精緻化紙板印刷製作的紙厝,亡者日常用品均可依需求客製化量身訂做,糊紙產業也做了適度的修正。 糊紙工藝創新的擴散,造成傳統竹篾製作紙紮式微,逐漸取而代之的是精緻並賦予文化創意的現

代化紙厝,因為宗族長輩觀念及宗教需求,傳統製作的糊紙仍然因需求而存在,現今屬於新舊並存的狀態,糊紙的角色也從上古時期陪葬品轉型為餽贈先人的禮物文化,屬於喪禮禮器的糊紙,亦強化治喪報恩、傳承倫理孝道、整合族群的功能,更確認糊紙在喪葬儀式角色存在的必要性。關鍵字:糊紙、紙厝、工藝、文化創意

留住手藝(II)

為了解決竹篾製作的問題,作者(日)鹽野米松 這樣論述:

為著更加富裕、便利的生活,我們每天奔波勞碌。 然而從某天起,街邊作坊裡敲敲打打的聲音止息了,接下來,蜻蜓和螢火蟲不見了,山川本來的顏色也失去了…… 我們,是不是太快了?這麼快的速度,我們是要到哪裡去呢? 我想知道,那些過去的手藝人,他們在思考什麼,他們的人生到底是怎樣的。 停下,站住,回顧。也許能看到一條指引我們的新道路。   本書是日本采寫名手鹽野米松,繼引起廣泛關注的談話錄《留住手藝》之後的同名續作。 1999年,初版《留住手藝》試圖呼籲人們關注即將消失於工業化浪潮中的傳統手藝。今天,手藝人總體仍在消逝,但也有一批批的年輕人開始接過手藝的傳承;醉心于追求高效的人們,對於過去生活的記憶逐漸

模糊,但也有人開始跳出現代化的輪盤,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本書採訪了十九位默默無名的傳統匠人,他們的技藝人生是過去生活的剪影,對於今人來說,仿佛熟悉,又很陌生。他們的語言真摯,樸實,不經雕琢;他們心手合一,所製作出的物品都刻印上自己的人格。願這些以一技之長走過一生的匠人,為讀者帶來鮮活的啟迪。   鹽野米松 1947年出生於秋田縣角館鎮。用三十年時間走訪全日本,對各地的手藝人進行采寫,用手藝人的語言記錄他們的生活和技藝,被公認為日本采寫第一人。曾因創作《古老的地圖》《加油的日子》和《空巢》等作品四次入選芥川獎候選人。2003年憑藉《夏天的池塘》榮獲日本繪本大獎。同年

,為了表彰他常年堅持不懈的寫作活動,國際天文聯盟將第11987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YONEMATSU)命名。   英珂(編譯) 生於六〇年代。現居北京。在日本生活和工作近十年。曾供職於日本NHK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現為自由寫作者、譯者。譯著有《留住手藝》《樹之生命木之心》。   中文版序  致中國的讀者們......................................... 001 日文版序................................................................... 007 壹 樹木要修剪才能成材 樹木

修剪師 山本總助......................................... 011 貳 河上的最後一代捕魚人 職業捕魚人 大橋亮一........................................ 033 三 大海不容忍陸地上的任性 海女 田仲之代..................................................... 055 肆 馬和親人是一樣的 馬倌 木村義男.....................................................081 伍 借助黑尾鷗和角嘴海雀捕撈玉筋魚 古法

捕魚師 阿部茂.............................................103 陸 要讓第二年也有蘑菇可采 采菇人 小松武一 追蜂人 田中春雄.................................................125 柒 石材其實比水泥更耐久 石匠  拓植英雄 採石工 橋井敏行................................................147 捌 用雜樹的種子育苗 造園師 千葉喜彥.................................................169 玖

祖祖輩輩都靠燒炭為生 備長炭的燒炭師 父 湯上勇/ 子 湯上升.......................................... 219 拾 從“師傅”到“老闆”的時代 茅草屋頂匠人 熊谷貞好..................................... 263 拾壹 將手工製作的生活雜物商品化 樹編袋工藝師 平田一......................................... 319 拾貳 從修建民宅屋頂到修復古建築 木板屋頂匠人 雲雀佐太雄................................ 351 拾三 野生山茶林造就

的手工技藝 山茶油榨油師 高田八郎..................................... 407 拾肆 過去的日常用品都是竹子做的 篾匠 廣島一夫..................................................... 461 拾伍 不同的季節采不同的花 養蜂人 藤原誠太................................................ 511 拾陸 學徒五年才能磨鋸 鋸木工 關谷文雄................................................ 533 後記......

.................................................................... 551  

圓形造形之竹編設計與應用

為了解決竹篾製作的問題,作者魏靜怡 這樣論述:

台灣竹類資源豐富,在竹的相關用途十分廣泛,而竹編則屬於竹材加工技術的特色之一。竹編工藝包括一般具產業化的實用性,及現今具美術賞析的純粹性,至目前工藝與設計的跨界與合作亦成趨勢,竹編工藝隨著時代潮流的外在形塑,產生內在意義的流變,而呈現不同的表現形式。本研究針對竹編工藝在圓形造形的內在含意(文化意識、圓的情感象徵等),與外在形式(材質特性、圓形造形結構),透過文獻收集探討其造物意涵,並以工藝造形原理說明兩者之間的關連性,亦略探竹編造形在設計變異中的現況與問題,並思索傳統材質、技藝的延續,以及對歷史、傳統文化的關照,期盼保持原初的工藝性特色並為繼續創新而努力。 創作主題方面,本研究

運用竹編工藝中竹篾具有彎曲、曲繞等特質之物理形態為發展,採用《圓》的造形為設計結構主軸,以組件的組合變化方式進行具有圓形形態之竹編設計創作,並以同心圓模式呈現,強調《團圓》為一核心概念,選定臺灣重要節日─春節為設計作品發想,象徵人與人之間的團聚及情感維繋,有一種回歸根本的企盼。而為傳達核心凝聚的團圓之意,亦為傳達核心凝聚的團圓之意。以期藉由竹編工藝創作設計,將其特色及傳統工藝之物用思維轉化應用到當代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