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版本和合本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聖經版本和合本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BibleResourceCenterPress寫的 聖經:當代譯本(清新綠翻口彩繪仿皮索引精裝) 和聖經資源中心的 聖經:當代譯本(地圖金翻口彩繪仿皮索引精裝)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加拿大環球廣播– 中國事工部也說明:季奶奶的聖經故事內容生動有趣,富有真理的教導和應用。故事結束後,通過季奶奶列出的問題,還可以增強記憶和討論應用, ... 特大字版簡體字聖經(和合本). 文字書籍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聖經資源中心 和聖經資源中心所出版 。

南神神學院 基督教研究所 胡忠銘所指導 莊和忻的 各教會使用聖詩的現況評估以及展望—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嘉義中會為例 (2021),提出聖經版本和合本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聖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陳慧宏所指導 吳昌峻的 新教傳教士的中國宗教觀:《中國叢報》的「異教」 (2020),提出因為有 中國宗教、譯名之爭、馬禮遜、裨治文、衛三畏的重點而找出了 聖經版本和合本的解答。

最後網站聖經和合本繁體版: Holy Bible, T.Chinese Union Version則補充:馬太福音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18| 19|20|21|22|23|24|25|26|27|28 舊約聖經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聖經版本和合本,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聖經:當代譯本(清新綠翻口彩繪仿皮索引精裝)

為了解決聖經版本和合本的問題,作者BibleResourceCenterPress 這樣論述:

  ★ 聖經當代譯本,一本適合華人初信者及青少年的聖經譯本,隆重出版!   ★ 特殊翻口彩色印刷:讀經靈修賞心悅目,溫馨邊緣圓角設計。   ★ 翻譯準確通俗易懂:精準翻譯上帝話語符合當世代通俗語言。   ★ 語意清晰用詞貼切:準確譯詞,青少年、慕道友初學最適用。   ★ 現代用語一讀就懂:適用通用俗語,深入淺出陳明經文意義。   ★ 用詞新譯一目了然:因應現時代讀者之需要,翻譯適用語詞。   ★ 避免用字遣詞誤差:文風流暢結構嚴謹,避免艱澀拗口文字。   為了讓年輕世代與初信者讀懂聖經、朗朗上口,擁有自己經歷上帝的讀經體驗,《聖經當代譯本》前瞻問世,相信您府上中高年級小學

生、青少年,甚至福音朋友都可人手一本;至於跨文化華人宣教工場,更需全面採用一本可了解過去、仰望未來、閱讀無礙的普及聖經譯本!   ◆ 為什麼需要新的聖經譯本?   ● 譯經挑戰:語言具有深刻時代背景和文化特色。翻譯幾千年前的聖經不僅需要攻克古語言難關,還要追溯歷史長河,跨越文化藩籬。   ● 語言變化:從最早的文言文,到後來的白話文,再到近年通俗譯本,都是將上帝永不改變的話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獻給所處時代。   ● 釋經學演進:隨著時代變遷,聖經翻譯不可能一勞永逸。只要對聖經原文的理解和闡釋尚未完美,就會一直有新的聖經譯本問世。   ◆ 當今聖經譯本分為哪兩大類?   ● 側重原文:當今聖經譯

本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側重聖經原文,即希伯來文、希臘文和亞蘭文的格式,致力反映原文,多傾向於直譯方式。   ● 側重易解:另一類側重捕捉原文所表達的意思,致力用自然流暢的語言譯出原文的精義,多傾向意譯,兩種譯法各有千秋。   ● 各有優缺:前者忠於原文的同時,常常犧牲可讀性,以致艱澀難懂;後者強調自然流暢的同時,往往無法盡顯原文風貌。   ◆ 如何因應各時代讀者不同需要?   ● 譯文風格:翻譯之初要先確定主要讀者群,並適當取捨翻譯風格。聖經學者喜歡的譯本未必適合沒有任何聖經背景的非信徒。   ● 讀者取向:聖經是用當時簡易的語體文寫成的,耶穌和使徒在新約時代用的是當時的通俗希臘文,而非深奧的

古典希臘文。   ● 貼近民情:耶穌在引用舊約時常用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而非希伯來原文。祂選用當時百姓最能明白的語言來傳遞天國信息。   ◆ 《當代譯本》和《和合本》有何不同?為什麼採用四字成語?   ● 時代背景:1919年出版的《聖經和合本》廣受歡迎,正是因為直白、簡單、切合廣大人群,幾乎沒有四字成語,因為當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是文盲。   ● 讀經無礙:《聖經和合本》對青少年或初信者常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如很多人不懂「方伯」之意,而「自卑」、「手段」等褒義詞,在今天已屬貶義詞。   ● 教育普及:現今已是教育普及的年代,為此本譯本使用朗朗上口的成語已不成問題,反能深入並簡要地陳明經文

的意義。   ◆ 如何讓華人青少年、慕道友、跨文化讀者更愛讀經?   ● 貼近生活:力求譯文準確、清楚、平易通俗、貼近生活,特別適合廣大青少年、慕道友和尚不熟悉聖經文化背景者。   ● 流暢文體:以《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為準,避免使用與大眾語言習慣脫節的宗教術語。流暢的文風和嚴謹的結構,不再被艱澀拗口的文字羈絆。   ● 信仰引領:出版聖經旨在傳揚福音,幫助更多人認識基督信仰和耶穌,深願此譯本可成為華人尋求真理、踏上永生的階石。   ※ 內文字體約 Microsoft Office Word 11 級字。

各教會使用聖詩的現況評估以及展望—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嘉義中會為例

為了解決聖經版本和合本的問題,作者莊和忻 這樣論述:

2009年版《聖詩》出版至今已經超過十年以上了,現今使用舊有「聖詩」的教會仍然存在,為什麼他們不願意更換為最新的2009年版《聖詩》呢?因此筆者想要介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這五十幾年來,教會所使用的1964年版《聖詩》、1985年版《新聖詩(I)》、2002年版《世紀新聖詩》、以及2009年版《聖詩》,來幫助這些仍然使用舊版《聖詩》的地方教會,能夠因為更加認識、了解新聖詩,進一步來使用2009年版《聖詩》。本論文,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964年至2009年所出版的四種《聖詩》版本:1964年版《聖詩》、1985年版《新聖詩(I)》、2002年版《世紀新聖詩》、以及2009年版《聖詩》,並以台灣基督

長老教會「嘉義中會」屬下之各教會為「問卷調查」對象。經過本論文的問卷調查結果得知,現今嘉義中會各教會主要使用的《聖詩》為1964年版《聖詩》、2009年版《聖詩》這兩種版本。台灣基督長老會大力推廣2009年版《聖詩》,至今已經13年,嘉義中會目前仍有四成教會在使用1964年版《聖詩》,其他則為使用2009年版《聖詩》。 對於教會《聖詩》吟唱「阿們」的建議,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嘉義中會目前有在使用《聖詩》的60間教會,其中有20間教會期待2009年版《聖詩》出版尾句有加上「阿們」的《聖詩》版本;約占嘉義中會全體教會數的三分之一。期待各教會所使用的《聖詩》也能夠同時有不同的版本,供信徒來使

用。藉著更寬大的心胸,使大家能夠彼此理解、互相接納、盡力推廣,才不辜負為我們投下無數心力,參與聖詩編輯的眾牧長同工之貢獻。

聖經:當代譯本(地圖金翻口彩繪仿皮索引精裝)

為了解決聖經版本和合本的問題,作者聖經資源中心 這樣論述:

  ★ 聖經當代譯本,一本適合華人初信者及青少年的聖經譯本,隆重出版!   ★ 特殊翻口彩色印刷:讀經靈修賞心悅目,溫馨邊緣圓角設計。   ★ 翻譯準確通俗易懂:精準翻譯上帝話語符合當世代通俗語言。   ★ 語意清晰用詞貼切:準確譯詞,青少年、慕道友初學最適用。   ★ 現代用語一讀就懂:適用通用俗語,深入淺出陳明經文意義。   ★ 用詞新譯一目了然:因應現時代讀者之需要,翻譯適用語詞。   ★ 避免用字遣詞誤差:文風流暢結構嚴謹,避免艱澀拗口文字。   為了讓年輕世代與初信者讀懂聖經、朗朗上口,擁有自己經歷上帝的讀經體驗,《聖經當代譯本》前瞻問世,相信您府上中高年級小學

生、青少年,甚至福音朋友都可人手一本;至於跨文化華人宣教工場,更需全面採用一本可了解過去、仰望未來、閱讀無礙的普及聖經譯本!   ◆ 為什麼需要新的聖經譯本?   ● 譯經挑戰:語言具有深刻時代背景和文化特色。翻譯幾千年前的聖經不僅需要攻克古語言難關,還要追溯歷史長河,跨越文化藩籬。   ● 語言變化:從最早的文言文,到後來的白話文,再到近年通俗譯本,都是將上帝永不改變的話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獻給所處時代。   ● 釋經學演進:隨著時代變遷,聖經翻譯不可能一勞永逸。只要對聖經原文的理解和闡釋尚未完美,就會一直有新的聖經譯本問世。   ◆ 當今聖經譯本分為哪兩大類?   ● 側重原文:當今聖經譯

本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側重聖經原文,即希伯來文、希臘文和亞蘭文的格式,致力反映原文,多傾向於直譯方式。   ● 側重易解:另一類側重捕捉原文所表達的意思,致力用自然流暢的語言譯出原文的精義,多傾向意譯,兩種譯法各有千秋。   ● 各有優缺:前者忠於原文的同時,常常犧牲可讀性,以致艱澀難懂;後者強調自然流暢的同時,往往無法盡顯原文風貌。   ◆ 如何因應各時代讀者不同需要?   ● 譯文風格:翻譯之初要先確定主要讀者群,並適當取捨翻譯風格。聖經學者喜歡的譯本未必適合沒有任何聖經背景的非信徒。   ● 讀者取向:聖經是用當時簡易的語體文寫成的,耶穌和使徒在新約時代用的是當時的通俗希臘文,而非深奧的

古典希臘文。   ● 貼近民情:耶穌在引用舊約時常用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而非希伯來原文。祂選用當時百姓最能明白的語言來傳遞天國信息。   ◆ 《當代譯本》和《和合本》有何不同?為什麼採用四字成語?   ● 時代背景:1919年出版的《聖經和合本》廣受歡迎,正是因為直白、簡單、切合廣大人群,幾乎沒有四字成語,因為當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是文盲。   ● 讀經無礙:《聖經和合本》對青少年或初信者常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如很多人不懂「方伯」之意,而「自卑」、「手段」等褒義詞,在今天已屬貶義詞。   ● 教育普及:現今已是教育普及的年代,為此本譯本使用朗朗上口的成語已不成問題,反能深入並簡要地陳明經文

的意義。   ◆ 如何讓華人青少年、慕道友、跨文化讀者更愛讀經?   ● 貼近生活:力求譯文準確、清楚、平易通俗、貼近生活,特別適合廣大青少年、慕道友和尚不熟悉聖經文化背景者。   ● 流暢文體:以《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為準,避免使用與大眾語言習慣脫節的宗教術語。流暢的文風和嚴謹的結構,不再被艱澀拗口的文字羈絆。   ● 信仰引領:出版聖經旨在傳揚福音,幫助更多人認識基督信仰和耶穌,深願此譯本可成為華人尋求真理、踏上永生的階石。   ※ 內文字體約 Microsoft Office Word 11 級字。

新教傳教士的中國宗教觀:《中國叢報》的「異教」

為了解決聖經版本和合本的問題,作者吳昌峻 這樣論述:

本文主要探討《中國叢報》中的新教傳教士中國宗教觀,此處的中國宗教觀意指傳教士對中國宗教知識的調查結果或既存觀念。《中國叢報》的目錄《中國叢報二十卷主題總索引》(General Index of Subjects Contained in the Twenty Volumes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後簡稱《總索引》)中的「異教(Paganism)」類,是《中國叢報》與中國宗教最為相關的類別。本文將以「異教」類為基礎,適時加入其他類別,研究《中國叢報》撰寫文章數最多的三人對中國宗教知識的討論和演變,此三人分別為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

834)、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1801-1861)與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 1812-1884)。 馬禮遜曾協助《中國叢報》創刊,並在《中國叢報》上與漢學家或投稿者討論佛教、輪迴、未來國度福祉等議題,尤其關心政治與宗教之間的關係。馬禮遜以《中國叢報》作為平台,傳遞中國宗教的知識,討論宗教信仰的內涵。比較《馬禮遜回憶錄》與《中國叢報》的觀點差異,可知馬禮遜在1825年仍相信四書五經中最古老的部分存在God的知識;然到了1832年,他已改變此觀點。以上展現馬禮遜對中國宗教的看法,曾發生重大轉變。 裨治文在「異教」類中,

關注譯名之爭以及中國政治與宗教的關係。裨治文探究中國宗教與政治結合的地方實踐,並在1842年因閱讀《三才圖會》而認為古代中國君王帶領中國民族成為God的信從者。裨治文對中國人與God的關係,在此後歷經重大轉折。1847年在《中國叢報》上已可見裨治文完全不相信「上帝」一詞代表God,也不再相信中國人是認識God的民族。裨治文的中國宗教觀,並非僅是作為中國宗教觀察的結果,也是他認知與反思中國宗教、基督宗教以及God翻譯理念的過程。 衛三畏長期作為《中國叢報》的編印,在1848年出版的《中國總論》中,將「上帝」與God等同。但在1849年,他對中國的上帝信仰與God翻譯問題發表意見,主張時下中

國人已喪失God知識,而且「上帝」一詞不一定具有God的意涵。由於衛三畏認定用「上帝」一詞翻譯God,會使中國人將God與玉皇上帝和玄天上帝混淆,可見中國宗教對衛三畏God翻譯的選擇,以及對他如何認識中國人與God的關係,有至為重要的影響。 透過以上三人的文章,可以理解新教傳教士對於中國宗教的討論,不僅限於對異文化的分類與引介,而是中國宗教知識如何被傳教士們有意地使用,作為一種宣稱與論證的材料。《中國叢報》中的中國宗教知識傳播與傳教士對God翻譯的選擇、爭辯與轉變,皆與傳教士的中國宗教觀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