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用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釜底抽薪用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宗蓓寫的 晨讀10分鐘:成語故事集(2書+3CD)套書 和李海霞的 從論孟老莊的語言看其思維文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釜底抽薪[正文] - 成語檢視- 教育部《成語典》2020 [基礎版]也說明:釜,鍋子。薪,柴火。「釜底抽薪」指從鍋底抽掉柴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語或本《呂氏春秋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親子天下 和獵海人所出版 。

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蕭宏宜所指導 莊一桂的 司法資訊系統於刑事程序的應用── 以量刑及累犯分析為中心 (2018),提出釜底抽薪用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累犯宣告違誤、量刑資訊系統、釋字775、前案系統、接續執行、嗣後定應執行、主偵串連法、司法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劉梅君所指導 李婷的 護理人員執業環境與護士荒 (2013),提出因為有 護理人員、護士荒、執業環境的重點而找出了 釜底抽薪用法的解答。

最後網站釜底抽薪、如火如荼(黃琬惠) - Slideshare則補充:姓名: 黃琬惠(31) 班別:6C 成語: 如火如荼, 釜底抽薪. ... 做事非常徹底</li></ul>釜底抽薪的近義詞和反義詞相: 抽薪止沸反: 火上澆油、沸湯沸止釜底抽薪的用法; 8.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釜底抽薪用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晨讀10分鐘:成語故事集(2書+3CD)套書

為了解決釜底抽薪用法的問題,作者李宗蓓 這樣論述:

  第一套完整配備劇場版CD的成語故事讀本   精選52大主題,365個延伸成語,   一週一主題,一天一成語,輕鬆奠定閱讀與寫作基礎。   「這個人的優點真是罄竹難書。」「萬安演習時行人紛紛走避,街道上萬人空巷。」「屋外的噪音讓學生對上課內容充耳不聞。」中國成語博大精深,但生活中像這樣錯用、鬧笑話的案例卻不勝枚舉,原因就在於孩子在學習這些成語時,並沒有真正理解成語的由來和意義。《晨讀10分鐘:成語故事集》是親子天下成立以來,第一套由童書出版和親子天下故事有聲書APP團隊攜手打造的成語讀本,精選52大主題與365個延伸成語,將常用成語依照主題分類,並透過生動有趣的有聲故事,讓孩子在

聽讀故事的過程中,輕鬆累積不同類型的成語由來及用法,在學齡階段就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成為日後閱讀與寫作的堅實養分。   ◎本書關鍵字:成語故事、典故、解釋、例句、寫作、語文力、有聲書   ◎無注音,適合7~12歲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生涯發展、家政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社會、綜合活動、生活科技   【晨讀10分鐘】系列介紹   一日之計在於晨、高效閱讀十分鐘,培養快樂閱讀習慣、增進學習力!   晨讀10分鐘  讓你元氣滿分,學習加分!      從美國、日本到韓國,「晨讀10分鐘」運動已經被證明是養成中小學生主動閱讀習慣最有效的辦法之一,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閱讀興趣。學生的成

績迅速提高、寫作力、認識社會的能力,邏輯思考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增強。   本系列希望透過兒童文學學者和知名作者擔任選文編者,為孩子把關挑選各類兼具質感與閱讀樂趣的文章或故事,讓孩子每天利用10分鐘時間,在包羅萬象又逗趣的文字天地中,潛移默化,提升閱讀與文字能力,啟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最終愛上閱讀,養成每天讀書的優良習慣。   1. 臺灣第一套針對「晨讀10分鐘」運動策劃編選之讀物。   2. 邀請專家及文學大師為國小中高年級孩子編選兼具質感與閱讀樂趣的文章。   3. 精選各類作家作品;選文包羅各種文體、文類,創作背景橫跨經典及現代。   4. 10分鐘內能完整讀完的短篇故事,最能

帶給孩子閱讀的自信和堅持到底的成就感。 本書特色   特色1第一套完整配備劇場版CD的成語讀本。是改寫自原典的成語典故,也是生動有趣的有聲故事,每天聽讀10分鐘,自然學會各類型成語的正確用法。   特色2將常用成語分為:心情感受、待人處世、外在表現、社會生活四大類,全書精選52大主題、365個補充成語,一天一成語,一週一主題,按部就班,學習不漏接。   特色3書中成語皆附有解析及例句,單元後的「成語遊樂園」,透過題型多變的成語小遊戲在讀完故事後立即應用檢測,印象最深刻。  

司法資訊系統於刑事程序的應用── 以量刑及累犯分析為中心

為了解決釜底抽薪用法的問題,作者莊一桂 這樣論述:

刑事訴訟程序目的在於發現真實、保障人權。體現在審判實務中,妥適量刑乃為重要一環。量刑過低、量刑歧異以及量刑理由不備,為常被詬病之量刑缺失。而累犯乃量刑因子之一,因刑法累犯要件的設計,近10年來,累犯宣告違誤成為非常上訴的大宗;除損及被告權利外,法院也顏面無光,更大的問題是,斫傷了人民的對司法的信賴。本論文係以「司法資訊系統於刑事程序的應用──以量刑及累犯分析為中心中心」進行研究,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研究法」、「比較研究法」、「訪查研究法」、「判決研究及統計法」,歸納累犯的適用,乃至量刑在審判實務上所遇問題,提出如何以應用資訊系統,協助解決繁雜的刑罰判定工作。自1946年人類發明電腦以來,尤

其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之後,人力重複腦力勞動,終於有機會適度的解放;這對每天面對卷帙浩繁的刑事審判工作者而言,如能有資訊系統協助正確判讀前科紀錄、提供量刑分析統計,無疑係莫大恩典。量刑不合理的問題,從2010年白玫瑰抗議遊行運動後,逐漸受到重視;而累犯宣告違誤的情形,同樣在2010年後也日益嚴重。這也促成了,量刑資訊系統的誕生及前案系統中「累犯分析作業」等一系列相關功能的開發。本論文除說明前開兩大系統的發展緣起外,從法律要件去探究問題的原因,嘗試發掘系統功能的不足處,提出相關建議。當然在立法論上,如制度的設計能予以調整,將能釜底抽薪解決。而本論文研究期間,適逢大法官作成775號解釋,雖有為德不卒批

評,但就個案之量刑,法官已可不予加重最低本刑(例2019年台上字第1709號刑事判決),故其對累犯制度或量刑實務的發展影響,值得觀察。法律的解釋,司法機關因需謹守份際、權衡流弊,綜合各方利益所成。對比屬於中立色彩的資訊系統,如能嚴訂邏輯、體檢需求、搭配實務見解,與時俱進,導入自然語言處理等相關技術,無疑將成為司法從業人員的最佳良伴。

從論孟老莊的語言看其思維文化

為了解決釜底抽薪用法的問題,作者李海霞 這樣論述:

  本書從語言入手,探究《論語》、《孟子》、《老子》和《莊子》的語言、思維、文化及其發展。其獨特角度方法是,考察高頻詞的使用獲取真實語義,以行驗言,注重語料的縱橫對比和數據統計。同柏拉圖的《理想國》比較,四經典的倫理道德詞語體現了私宜的道德觀:強勢中心爲主,交織血族中心、奴役侍奉和冷血。老莊無情無義反盡職地自保構成消極反社會人格。四經典無真理概念,不將真實與正確相聯繫。儒家高唱的「仁義」因爲不講公正而陷入虛僞勢利。四經典還有不少骨架句,其主語、系詞、被動標志、介詞和連詞等常簡省,後代簡省量逐步減少,故漢語並非死守意合。四經典語言較模糊感性,無定義疏於論證。無成熟的「可能」命題和真正表應該的道義

命題。 本書特色       以科學般的視角,抽絲剝繭先秦諸子學說經典中的文字語言,重新理解並批判其傳達思維與文化。 作者簡介     李海霞   1954年冬生於重慶,右二代。文革中讀了初二。做過建築工人、菜店營業員、商業美工、中學教師等。46歲獲博士學位,卻比一般博士少讀5年書。後為西南大學教授,現退休。喜歡研究語言和人性(邏輯思維、文化等),并將它們結合起來考察,跳出正統語言學自走一條路。學術有獨立見解,不追隨官方導向和榮耀,多次給校方等上書要求改革管理制度,并寫文章反對不公正的學術評價體系等。自己創設《議論與思維》一門課,培養大學生研究生奇缺的理性思維。2014年初在香港出

版論文集《追問人性》。 內容提要 003 緒論 011 第一章 四經典重要語詞和概念 016 第一節 倫理道德詞場 016 一、六個重要語詞的真實意義 016 (一)倫理道德詞的分類 016 (二)仁、義、禮、事、孝、信的真實意義 019 二、倫理道德概念體系的性質 033 (一)道德體系的分段 033 (二)四經典道德體系檢討 034 第二節 代表性人格詞場 038 一、君子 038 二、聖人 043 三、至人(真人) 048 四、典型的社會性格 051 五、總結儒道二家的真性 067 第三節 邏輯與認知詞場 074 一、真偽觀 074 二、智慧觀 辯說觀 083 第四

節 四經典詞義的特點和詞義發展路子 091 一、四經典詞義的特點 091 (一)模糊性 093 (二)主觀性 095 (三)狹隘性 097 (四)籠統性 098 二、詞義發展的路子 100 第二章 四經典重要詞場概念與《理想國》的比較 103 第一節 稱謂語的比較 104 一、《理想國》的稱謂語及其特點 104 二、四經典的稱謂語 106 三、四經典稱謂語的特點 109 (一)尊崇先聖和權威 109 (二)等級複雜而嚴密 110 (三)卑己尊人 111 (四)親屬稱謂多並與孝悌有關 112 四、中希對異見者的稱謂與態度 112 第二節 《理想國》的「真」及其與四經典的比較 116 一、《理想

國》的「真」 116 二、《理想國》的「真」與四經典的「真」比較 122 第三節 《理想國》的「正義」及其與四經典的比較 123 一、《理想國》的「正義」 123 二、《理想國》的「正義」同四經典比較 128 第四節 《理想國》「智慧」「勇敢」和「節制」 及其與四經典的比較 132 一、《理想國》的「智慧」「勇敢」和「節制」 132 二、 《理想國》「智慧」「勇敢」「節制」 同四經典的比較 139 第五節 《理想國》的「理性」「理智」 及其與四經典的比較 143 一、《理想國》的「理性」「理智」 143 二、「理性」「理智」與四經典的比較 145 第六節 「仁」等與《理想國》的比較 147 一

、「仁」與《理想國》比較 147 二、「事」「孝」「信」「和」與《理想國》的比較 153 第七節 「無爲」與《理想國》的比較 157 一、「無爲」的含義與其動因 157 二、「無爲」與《理想國》的比較 164 第八節 老莊的人格和心理問題 171 一、老莊的人格和心理問題 171 二、留給我們的問號 172 第三章 四經典句子和判斷及其縱向/橫向比較 176 第一節 四經典的全稱、特稱量限表達 176 一、全稱和特稱量限的表達法 177 (一)全稱表達 177 (二)特稱表達 181 二、四經典量限表達的特點 182 (一)量限表達和量項主要是狀語 182 (二) 定語量項有了初步發育 特稱

尚無定語量項 183 (三)量項發展的狀語→定語階段 185 (四)全稱命題的「濫用」 187 三、全稱、特稱和單稱命題起源順序的推論 188 第二節 程度副詞的使用 190 一、四經典程度副詞的用法 190 二、程度副詞分析討論 194 (一)兩種語料程度副詞的狀況 194 (二)程度副詞產生的先後及發展 197 (三)程度副詞的語法化問題 200 第三節 謂語部分的多項考察 203 一、《論語》前1087個謂語 204 (一)謂詞 204 (二)修飾語 207 (三)表達粗疏問題 209 二、《論語》謂語和黃宗羲文謂語比較 211 (一)謂詞 211 (二)修飾語 212 (三)表達粗疏問

題 214 三、「問A」結構的狀況及其發展 215 第四節 「可能」和「必然」意義的表達 219 一、四經典「可能」的表達 220 二、四經典「必然」的表達 222 三、明清語料「可能、必然」的表達 224 四、現代語料的進展和結語 226 第五節 「應該」意義在古漢語中的表達 229 一、先秦五經典中表規範的詞項和命題 230 (一)用例和說明 230 (二)五經典規範命題的特點 233 二、明清語料中表規範的詞項和命題 236 (一)詞項和命題概況 236 (二)仍然存在的問題 238 三、同《理想國》規範詞項和規範命題比較 241 (一)《理想國》規範詞項和規範命題 241 (二) 四經

典和《理想國》規範詞項與命題的 比較 243 (三)規範詞項和規範命題發生發展的路子 247 第六節 句子形式的簡省與完善化 248 一、主語 249 二、主語的量項 251 三、判斷句的系動詞 254 四、被動標志 256 五、複句關聯詞 259 六、形式簡省及其消長的綜合考察 264 七、總論 269 第七節 句子長度及其發展 272 一、漢語句子詞數的增長 273 二、句子長度的討論 276 第八節 語言表達特色與《理想國》比較 279 一、主觀與客觀 279 二、模糊與清晰 284 三、敘事與論證 289 四、倚重權威與自重 293 參考文獻 298 語言承載並表現思維和文

化。亞當•弗格森說:「語言在最一般的意義上,包括所有思維、感覺或意志的外在符號。」在語言、思維、文化及其相互間的關係上,國內一些觀點如「愛國的自大」、漢語漢字特殊、意合優越等流行於學界。古代的語言表達,無論是準確的還是不準確的,是真的還是假的,都是古人思想感情價值觀及其發展軌迹的歷史記錄,就像深鍥的石刻一樣不能被填抹。把語言同邏輯的概念判斷等結合起來研究,同時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文化,可避免一般的浮淺聯繫語言和文化,人云亦云;可以別開一片洞天,窺見到我們不曾發現的許多奧秘。 思維,是人類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民族文化因素大多由之而生,對一切事物的看法以它爲基礎。思維的客觀性、普遍性、精確性和創造性

等,決定著道德、制度和習俗的特質。它們的變化是非常慢的。一類思維特徵爲多個民族所有,這些民族也會表現出相同性質的文化特徵,儘管具體行爲有各自的特色。 文化,根據英國人類學家泰勒的定義,它是一個複合體,包含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威斯勒簡要地說,文化指人類的習慣與思想的全部複合物。道德是文化最重要的方面,它指約定的社會行爲規範。在一個社群中,道德是社會成員文化認同的核心,是法律和各種制度產生的直接原因。道德體系集中體現著一個民族的人生觀和社會觀。道德來源於社會有序運作的需求,在人治社會,權威人物口中的道德規範就相當於法律,具有正式的獎懲效力。 本研究的基本介紹 選題和內容:對中國語

言、思維和文化的考察,選取儒家和道家的早期經典可謂是釜底抽薪之舉。它們是古代語言運用的楷模,其中的重要詞句被無數次地引用。通過它們可以考察漢語的特點及其發展路子。四經典的思想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大致儒家代表上層和公開文化,道家代表下層和私下文化。傳統文化並非由他們鑄造,而它們成於傳統又推助傳統,同中國人心靈的關係怎麼說也不過分。100多年來,雖然傳統思想受到外來文化的巨大沖擊,某些新價值在一定程度上爲人們所接受或表面上接受;但是,傳統力量最深沉且最易喚起,孔孟老莊4位先哲仍然是現代人的偶像,一般人有史以來看問題的立場觀點方法基本未變。

護理人員執業環境與護士荒

為了解決釜底抽薪用法的問題,作者李婷 這樣論述:

本研究希望瞭解護理人力不足的主因,探究護理人員的執業環境與勞動條件存在哪些不合理的現象,始導致「護理人力不患寡,臨床人力卻吃緊」。綜觀國內針對護理人員離職的研究,多數採量化研究且著重於離職傾向,護理人員並未實際具有離職經驗,對護理人員的離職因素較無法深入掌握。因此本研究利用質性深度訪談法,訪談九位曾在臨床服務一年以上的離職護理人員,透過她們的工作歷程來瞭解護理人員所處的執業環境與勞動條件,並歸納出護理人員離職的因素為何,期能找到「護士荒」釜底抽薪解決之策。根據本研究發現,護理人力緊縮為護理人員執業環境惡化的源頭,造成護理人員與病患人數不成比例的「失衡護病比」。人力不足造成工作量超出負荷,卻被

醫院濫用責任感來加以掩飾,護理人員陷入每天「超時工作」與「工作量無法負荷」的困境中。若再遇上畸形班表,護理人員不僅沒有充裕的睡眠,休假亦成為她們調整生理時鐘的時間,遑論家庭及人際關係的兼顧。加上近年來醫院評鑑的文書工作爆增與在職進修課程的要求,以上因素不僅剝奪了護理人員「合理的休息與休假時間」,也造成護理人員搏命上班,必須燃燒自己來守護別人的健康。執業環境的惡化更與護士荒形成惡性循環,倘若你我繼續忽視她們所處的勞動處境,最終損失的是一個個有熱忱的護理人員,未來等著我們的將是護理人力缺乏與照護品質的惡化。因此本研究根據結論,提出法律面、政策面及社會面三方,該如何改善她們不友善的執業環境,讓護理人

員及社會大眾達到護病關係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