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師丙級證照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整理懶人包

禮儀師丙級證照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尉遲淦邱達能鄧明宇寫的 悲傷輔導研習手冊 和王夫子,王琛發,王士峰,鈕則誠,黃有志,尉遲淦,馮月忠,譚維信,邱達能,李慧仁,林龍溢,陳旭昌,英俊宏,李明田,曹聖宏,張譽熏,的 台灣殯葬教育十年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暨尉遲淦教授榮退桃李紀念文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臺灣殯葬資訊網-喪禮服務人員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考試也說明:三年內,若另一科目通過檢定,即可獲得檢定合格證書。 學科考試內容分:. 1.禮儀部分。 2.公共衛生與遺體洗、穿、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揚智 和揚智所出版 。

國立東華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朱鎮明所指導 王惠如的 行銷、網絡與公共服務成效之提升-以宜蘭縣立櫻花陵園為例 (2012),提出禮儀師丙級證照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櫻花陵園、行銷組合、SWOT分析、市場區隔。

最後網站推廣教育| | 目前課程| 110年喪禮服務丙級考照班 - 嘉南藥理大學則補充:嘉南藥理大學(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 & Science),簡稱嘉藥,於民國53年由創辦人結合醫藥界與教育界所籌創。嘉藥的校訓為「真實」二字,為培育從事醫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禮儀師丙級證照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悲傷輔導研習手冊

為了解決禮儀師丙級證照班的問題,作者尉遲淦邱達能鄧明宇 這樣論述:

  過去,一般在談論悲傷輔導都是以西方為準。現在,本書試圖從中國角度提供另一種模式。對我們而言,解決悲傷的問題不只是情緒的緩解,更是問題的解決。要做到這一點,悲傷輔導就不只是對家屬的輔導,也是對臨終者、甚至亡者的輔導。因此,如何從殯葬禮俗或宗教儀式的處理中把含藏其中的悲傷輔導開發出來,實為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在此,本書只是一個拋磚引玉的嘗試,希望未來有志者可以沿著這個思路進一步發展,造福有需要接受輔導的人。 作者簡介 尉遲淦   現職   尼加拉瓜太平洋大學殯葬事業研究所總顧問   中華殯葬教育學會理事長   展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顧問   學歷   輔仁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博士

  經歷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副教授兼第二任所長   南華大學生死管理學系籌備主任   中華殯葬教育學會理事長   各縣市殯葬設施審議委員   各縣市殯葬業評鑑委員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關懷事業科副教授   著作   《殯葬設施公辦民營化可行性之研究》   《客家喪葬禮俗研究》   《殯葬業證照制度規劃可行性之研究》   《禮儀師與生死尊嚴》   《生死學概論》(主編)   《生命倫理》(一版、二版)   《殯葬倫理與宗教》   《殯葬臨終關懷》   《禮儀師與殯葬服務》   《殯葬生死觀》   以及相關論文百餘篇 邱達能   現職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關懷事業科副教

授兼主任   學歷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   經歷   勞動部喪禮服務技術士乙、丙級證照考試監評人員   新北市政府、桃園市政府、新竹市政府、新竹縣政府、苗栗縣政府、台中市政府、彰化縣政府、金門縣政府殯葬評鑑委員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學務處主任、推廣教育中心主任、客家研究中心主任   中華兩岸養生關懷與管理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環保自然葬協會常務理事   福祿壽殯葬園區顧問   中華殯葬教育學會秘書長 鄧明宇   現職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關懷事業科助理教授   學歷   輔仁大學心理所諮商博士   輔仁大學心理所諮商碩士   經歷   諮商心理師、喪禮服

務乙丙級技術士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高齡健康促進科兼任助理教授   新竹市諮商心理師副理事長   勞動部喪禮服務乙丙級監評人員   苗栗縣殯葬服務評鑑委員 序 言 i 1.殯葬服務與悲傷輔導 1 第一節 前言 2 第二節 現有殯葬服務的作為 3 第三節 問題的衝突點 5 第四節 殯葬服務中的悲傷輔導 10 第五節 小結 15 2.悲傷輔導是什麼 17 第一節 前言 18 第二節 後續關懷與悲傷輔導 19 第三節 西方對於悲傷輔導的認知 23 第四節 在西方之外的中國認知 27 3.什麼是悲傷 33 第一節 前言 34 第二節 悲傷的字源意

義 35 第三節 悲傷的現代意義 40 第四節 反省與深入 44 第五節 小結 47 4.人為什麼會悲傷 49 第一節 前言 50 第二節 人是不是一定要悲傷 51 第三節 人之所以會悲傷的理由 56 第四節 基本的內涵 58 第五節 小結 62 5.我們對悲傷的態度:悲傷是否是種疾病 65 第一節 前言 66 第二節 悲傷是負面的存在 67 第三節 對上述觀點的反省 70 第四節 我們對悲傷應有的態度 75 第五節 小結 78 6.悲傷是否需要協助:是否所有的悲傷都能自然化解 81 第一節 前言 82 第二節 悲傷是否會自然化解 83 第三節 為什麼悲傷不能自然化解 87 第四節 我們

要如何協助 91 第五節 小結 94 7.悲傷的組成要素 97 第一節 前言 98 第二節 悲傷的外延層面 99 第三節 生理的層面 103 第四節 心理的層面 105 第五節 認知的層面 108 第六節 社會(或行為)的層面 111 第七節 小結 114 8.化解悲傷的理論:任務論 117 第一節 前言 118 第二節 相關理論的選擇:任務論 119 第三節 四項基本任務 125 第四節 反省與再思考 133 第五節 小結 135 9.化解悲傷的方法 137 第一節 前言 138 第二節 完成第一個任務可用的方法 139 第三節 完成第二個任務可用的方法 143 第四節 完成第三個任務

可用的方法 147 第五節 完成第四個任務可用的方法 152 第六節 小結 154 10.與殯葬有關的案例分析 157 第一節 前言 158 第二節 親人託夢在冷凍櫃中很冷怎麼辦 159 第三節 如何藉由摺紙蓮花來化解悲傷 167 第四節 想夢見親人卻夢不到要如何處理 173 第五節 擔心親人在另外一個世界過得不好是否需要燒更多的庫錢 179 第六節 死亡體驗活動 184 第七節 小結 189 參考文獻 191 附 錄 193 附錄一 如何協助臨終者走過悲傷 194 附錄二 如何化解死後一無所有的困擾 203 附錄三 傳統禮俗角度下的生死圓滿 217   序言   過去,當我們在談論

悲傷輔導時,基本上都以西方的談法作為範式。但是,悲傷輔導其實是和不同地方的文化背景有密切關聯。如果這個地方的文化背景不是如此,而我們卻用這樣的悲傷輔導方式去輔導,那麼這樣輔導的效果可能就會事倍功半,甚至於輔導失敗。如果我們不希望如此,那麼在輔導時找出相應的範式就很重要。自從民國88 年開始在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教授悲傷輔導的學分班以後,原先也是以西方的範式為主。但是,隨著授課時間愈來愈久,自身對於殯葬的了解愈來愈深,就逐漸懷疑起所謂的西方範式是否就是唯一的範式?   經過多年苦思熟慮的結果,發現悲傷輔導的範式不是只有一種,它可以隨著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類別。尤其是,中國文化不是只有單一文

化,除了禮俗的成分以外,還有不同派別的宗教成分,例如像基督宗教的成分、佛道教的成分。前者認為悲傷輔導僅止於家屬,死後世界是屬於上帝的權限,人是無法介入的;後者則認為悲傷輔導不只和生者有關,也可以和亡者有關,只要借助法事來超渡,人是可以介入陰陽的。因此,對於不同的文化背景,當然就不能只以某種範式作為標準,而要依各別的特質加以重構。   基於這樣的反省與思考,我們可從現有的西方範式開始反省起,例如看看這樣的範式對於悲傷到底說了什麼?這樣的論說到底夠還是不夠?有沒有深入的可能?此外,對於緩解悲傷,到底要採用什麼樣的理論比較合適?關於任務論我們如何給予更系統性的建構,並對任務論的內容更加完整地敘述,

讓接觸任務論的人知道任務論可以怎麼用。我們還試圖與殯葬結合,過程當中如何結合會比較合適?等等。以上都是本書嘗試性的作為,期待諸位方家多予指正。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除了本人以外,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邱達能主任、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鄧明宇主任,大家都費盡心力,努力完成這樣的嘗試性工作。對我們而言,雖然這只是一種嘗試性的工作,但對悲傷輔導的在地化、本土化、文化化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因為,沒有相應的悲傷輔導範式就沒有相應的生死悲傷安頓。無論對生者或亡者,在現今社會變遷、家庭結構改變的情況下,這樣的安頓是有必要的。   當然,在合序的最後,除了要感謝家人的支持之外,還要感謝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

校生命關懷事業科所有同仁的全力配合,更要感謝閻總編輯其編輯團隊的辛勞,沒有她們的合作,這一本書是不可能出來的。 尉遲淦、邱達能、鄧明宇  謹識

行銷、網絡與公共服務成效之提升-以宜蘭縣立櫻花陵園為例

為了解決禮儀師丙級證照班的問題,作者王惠如 這樣論述: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會經過的道路,台灣地狹人稠屬於高密集人口,因此要如何有效的利用土地資源,又能兼顧對先人的追思,已經是政府需要解決的政策問題,因此政府從60 年代開始積極推動火化政策,希望能減少土地資源的使用,並引導民眾改善不良的喪葬風俗。隨民眾對遺體火化的接受度提升,火化塔葬已成主流,但是火化入塔治標不治本,對於納骨存放設施的氾濫且並無法解決台灣土地資源的浪費。而「櫻花陵園」是座公辦示範公墓,隸屬於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櫻花陵園成立之目的是因為員山福園之納骨存放設施面臨飽和,於是宜蘭縣政府從1999 年開始規劃櫻花陵園設置大型納骨設施,並交由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員山福園)銷售及管理。 

 針對研究問題的內容,本文主要透過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進行,透過蒐集相關文獻及訪談內容進行分析,並於最後提出研究發現與建議以回應研究問題。而本研究希望運用行銷策略來提升櫻花陵園的銷售績效,為了能夠瞭解櫻花陵園的行銷策略必頇先建構出櫻花陵園的行銷組合。本文針對現行營運狀況探討發現D區個人式目前只銷售出總數的3%;而家族式中12 人座的銷售量卻只佔總數的12%。再運用SWOT 分析四個構面瞭解櫻花陵園本身的優勢、劣勢、機會及威脅以及對外瞭解櫻花陵園的利害關係人與其市場區隔劃分,進而提出行銷組合。研究發現櫻花陵園現行營運狀況之問題,在於櫻花陵園建置所投入的時間和經費過多,且回收的狀況並不理想。而在行銷

的策略性建議上,櫻花陵園應該凸顯所提供產品之特性;在整體服務上應該以顧客為導向而非產品導向。在價格上,應該針對櫻花陵園所提供之產品設置獨立的價目表避免混淆。在通路方面,應設置網路購物帄台;除了定期舉辦祭祀法會,另外舉辦的露營和馬拉松賽市,都是很好的正面行銷。最後在促銷方面,透過名人區的設置以及增加見報度,才能夠吸引更多民眾對於往生後的安置選擇。  本研究建議政策推行必頇以顧客為導向、加強服務人員之專業知識、資訊公開服務帄台、針對預售市場推廣、增加通路結合、建立獎金制度以提供誘因、定期進行市場調查,最後,期望機關單位能運用行銷策略,瞭解問題以改善進而提高營運績效。

台灣殯葬教育十年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暨尉遲淦教授榮退桃李紀念文集

為了解決禮儀師丙級證照班的問題,作者王夫子,王琛發,王士峰,鈕則誠,黃有志,尉遲淦,馮月忠,譚維信,邱達能,李慧仁,林龍溢,陳旭昌,英俊宏,李明田,曹聖宏,張譽熏, 這樣論述:

  台灣殯葬教育發展,因有前瞻者與先行者開疆闢地,投入心力於殯葬教育與殯葬專業服務等相關領域,才得以促成現今殯葬國家證照制度、禮儀師制度,確立了殯葬的專業性。本論文集集結了殯葬教育界的先驅者、學者與專家們,共同針對台灣十年以來殯葬教育發展進行回顧與未來展望。環繞「殯葬教育」主軸,學者專家們分別針對四大主題進行探討與研究﹕一、殯葬教育歷史沿革回顧﹔二、殯葬教育變革與創新﹔三、殯葬專業管理與禮儀師制度﹔四、殯葬教育課程活動的研究與規劃等層面。透過各位專家學者的經驗分享、專題研究,重新詮釋、再建構,抑或提出前瞻性的引導,相信除了提供國家禮儀師們一個自我提升與精進方向指引,也能讓一

般大眾讀者們對台灣殯葬或殯葬教育有較為全面與宏觀的認識。